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天的战争

秋天的战争

秋天的战争

秋天的战争范文第1篇

在传统儒家看来,孟子“春秋无义战”正是社会“礼崩乐坏”的最好注脚,用此标准反注《孟子》就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如汉代赵岐说:“《春秋》所载战伐之事,无应王义者也。彼此相觉有善恶耳,孔子举毫毛之善,贬纤芥之恶,故皆录之于《春秋》也。上伐下谓之征,诸侯敌国不得相征。五霸之世,诸侯相征,于三王之法,皆不得其正者也。”(《孟子注疏》)朱熹则说:“《春秋》每书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征,所以正人也。诸侯有罪,则天子讨而正之,此春秋所以无义战也。”(《孟子章句集注》)在他们看来,春秋时期的战争无论有着怎样的合理性,只要不符合“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原则,都应归于“无义战”范围。

当然,学者注解的依据采源于孟子本人的言论,他说:“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尽心下》,以下凡《孟子》只注篇名)尽管春秋时期各诸侯强国均竖起“尊王攘夷”的旗帜,但实质上却是以五霸为主角的利益之争。虽然孟子也说:“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但“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已将这点合理性给抵消了。同时学者们以此标准来阐释《孟子》,更重要的在于其“私淑”孔子的标榜。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在学者们看来,孔孟学说一脉相承,他们在用历史事实向当时酣于战争的诸侯们发出警示:即使像齐桓、晋文般具有雄才大略的霸主,其国家最终的结果也必然走向混乱,更甭说疲于战争的诸侯小国。

然而,既然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周天子的征伐也不例外。据学者统计,《春秋左氏传》所载531次战争中至少有五次自周天子起。因此,这就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悖论,是孟子没有看到相关记载?还是在判定正义标准上另有所据?为弄清孟子的本意就有必要对其“义战”标准重新阐释。纵观《孟子》一书,他所谓“义战”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外,更看重“汤武革命”式的“至仁伐至不仁”的征伐。在他看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标准只有在王道大兴时才适用,而“大道之隐”的三代乱世,特别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才是“义战”,而战争双方“至仁”与“至不仁”缺一不可。所以孟子是想让诸侯意识到自己并非“至仁”,由酣战的外交政策转向内修政治的轨道,以避免被“贼残”征伐与诛杀,实现得民心、稳定社会的目的。既然此时的周天子非“至仁”,所以《春秋》中周天子的五次征伐也应属“无义”战。

可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并非其衡量“义战”的唯一标准,它与孔子的“正名”学说有明显不同。他不但否认周天子不能凌驾于诸侯之上。对魏、齐等诸侯国君称王的既定事实给予默许,而且认为“礼乐征伐”的权力也并非来自周天子,而是具有仁德、仁义的君主。如当齐宣王询问“汤放桀,武王伐纣”之事时,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相比,孟子明确提出“于传有之”。而宣王“臣弑君,可乎?”一语的反问,正是对儒家所崇尚“正名”学说的质疑,而孟子则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对齐宣王欲借儒家所推崇的“汤武革命”模式为其恢复桓公霸业的意图,孟子看得非常清楚。

当然,孟子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当时争霸诸侯的警示上,并不厌其烦地推行其仁政学说。如梁惠王因魏国备受屈辱而向孟子寻求良策时,他对此绝口不提,而只是奉劝惠王内行仁政,并得出“仁者无敌”的结论。他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正因孟子笃信“仁者无敌”,他才对《尚书・武成》中“血流漂杵”的说法予以否定。他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又说:“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责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尽心下》)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其在列国游说中反对一切战争的有力武器。

秋天的战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泓水之战 礼崩乐坏 战争规则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在战场上讲规则迂腐可笑。下面就结合《左传》中描写的著名战争泓水之战进行比较说明,提出一种战争规则观,以求教于大家。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①

对宋襄公在泓之战中的表现,古往今来人们都毁誉不一。毁贬之人除宋国国人外,大司马子鱼也说:"君未知战。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②据说宋国上下都在埋怨国君,说是他一意孤行,这才遭致泓水惨败。大多数清儒都对宋襄公不以为然,而且说法往往更趋激烈。吴曾祺《左传菁华录》说:"(宋襄公)用人于社,昏暴甚矣,一败之后,无以自解,乃姑托以仁人君子之言。何不知羞耻如此。窃谓宋襄公此番举动,是为后世伪道学之祖。"清人高士奇则讥宋襄公为"妇人之仁","甚矣哉,宋襄之愚也……吁,宋襄其谁欺乎?夫祸莫于残人骨肉,而以国君为刍狗。无诡之杀,曾子之用,以视重伤于二毛,孰大?逆天害理之事,宋襄敢行之,而故饰虚名以取实祸,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泓水之战,怎么就是计末遗本?仁义之名怎么就是小名?我感觉有很多人赞成,这也深层次地反映出了国人的实用主义理念。一切都以实用为目的,只要有一种好的结果,从来不管手段如何。"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种简单的划分法,成了惟一的衡量标准。

在上古时代,战争是讲究礼仪的。比如儒家的《礼记・月令》一书认为在春天不可发动战争,只有到了立秋这一天,国王带大臣到西郊"迎秋"后,才可以开始发动战争。所以,《左传・庄公十年》中说,"十年春,齐师伐我。"一个"春"字,就暗含了齐国的不讲礼仪。

古代打斗的时候以战车为主,战车一般使用大排面横列作战方式:两军对垒的战车都以横排前进,迎面对冲,敌我车辆两两交错,战车兵从车上立直了身子,趁着与敌车一错轴的时刻,拿戈往旁边车上的人脑袋上招呼,或者用矛去戳。正因为要错轴而战,所以战车的队形非常关键,一排排要稳齐,在鼓点指挥下横排前进,这样才能确保错车时两两夹击对方战车,威力叠加,才占便宜。如果一方败退,要不要追杀呢?按照周朝作战礼仪,追击逃跑的敌人不要超过一百步距离,跟踪追击不要超过九里,这都是为了表示礼节,打仗点到为止,不为已甚。

宋襄公在历史中的恶名全因他在泓水之战中的举动而致。其实他的作为并不是因为轻率或者骄纵以至视战争如儿戏,而是他极力恪守战争规则。春秋时代的车战,布阵有共同的规矩,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一切均出于礼制。两国交兵,不伤国君,不斩来使,胜利后不逐败师,敌手不列阵不发起攻击,甚至还要为敌国伤兵医药救治,这就是所谓的"君子治军"。体现军礼要求的《司马法》就明文规定,用兵应该"正而不诈",即当做到"成列而鼓,不相诈","逐奔不远,纵绥不及",杀戮的血腥程度要有界线,决不可滥用暴力。宋襄公本受礼乐文明熏陶,他既然以礼制作为行动指南,自然要在争战中贯彻泱泱君子风度。在宋襄公生活的春秋时代早期,信用就是最神圣的战争规则,任何人都必须遵从。宋襄公明知危急,却甘愿冒战败的风险坚决不破坏战争规则的最后底线,你完全可以说他痴,笑他傻,但你不能不承认,那是一个充盈着人文魅力的时代,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时代,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时代,中国几千年来泱泱大国的君子之风便奠基于此刻。

其实,战争就是政治的继续。打仗目的只是为了分出个胜负,从而使政治上的争端和争议(比如土地归属、国与国之间的主次关系)有了裁定的依据,点到为止,人员杀伤不是追求的主要目标,一方溃散就达到判定胜负的目的。所以,春秋时代的战争描写,最终常见都是"某某师溃"。溃--就是阵形乱了。退了,也就完了,不求杀伤多少。战车的杀伤力不如步兵和骑兵,但大家并不介意,依旧发展战车,即使南方山林水网密布的楚国,或者远在西垂的秦国,也用战车。这都是为战争为政治服务,而不是掠夺杀戮为目的。直到某一天,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异族武装迫使中原放弃车战,战争技术才进一步残忍化。这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变革。于是,到了后来,各诸侯国渐渐地抛弃了仁义礼智信,各种各样的罪恶阴谋手段都陆续粉墨登场,在中原大地上,进行攻城掠地的大厮杀,给整个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讲究礼仪的会一败涂地,不讲规则的却凯歌高奏。君子输给小人,劣币驱逐良币,竟然成了战争发展的规律。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③实质上,无义之战在春秋时期并不明显。大家还都在遵循着战场的规则。战争原则还保存在《尚书》、《左传》、《司马法》等书中。从这些书中可以看出,战争不是单独的军事行为,而是政治的一种继续。古人说"师直为壮,曲为老"。(出师有名则理直气壮,出师无名则冒天下之大不韪,士气不盛。)④在战争中,坚守战争道德的一方称为"义师"、"义兵",士气自然雄壮;如果是非正义之师,那么士气自然低迷。这些战争原则其实一直为春秋时代的人们所遵守着,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春秋时犹言礼与信,至战国则无其事矣。"当时的霸主如齐桓、晋文不是以其横蛮不讲理而成为霸主的,而是因为他们代表着华夏世界来抵抗强大的楚国和处在原始状态的戎狄而得到拥戴的。但是齐桓、晋文之后,一些古老的礼仪传统渐渐断绝了,诸侯间的盟约逐渐失效,信用让给了强权,正义让给了,成为孔子所说的"无道"的礼崩乐坏社会。而到了战国时代,战争更加残酷更加不讲信用更是不择手段。"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当今,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势之下,我们就要制定和遵守战争规则,为战争加上文明的锁链,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注释:

①《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译注》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397页。

③《孟子・尽心上》。

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参考文献:

[1]夏继先:《战争描写特点论略》,《社科纵横》,2008年第12期。

[2]杨伯峻:《春秋左传译注》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

[3]《周礼・春官・大宗伯》。

[4]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

秋天的战争范文第3篇

拿“春秋五霸”来说,他们尽管是“霸主”而非圣贤,但在争霸的过程中,也还是要讲道义的。首霸齐桓公打出的旗号是“尊王攘夷”,这个口号并不全是虚的,他之所以称霸,在实力之外亦有道义和文化的担当。这种担当就是要保护中原文化。(所以孔子才对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就是实力不足、备受嘲笑的宋襄公亦有值得称赞之处。他在战争中严格遵守“国际战争法”――“不重伤”(一个人受了伤就不再攻击他了)、“不擒二毛”(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不鼓不成列”(要列阵敲鼓进攻,不搞偷袭)。有人说这种做法很愚蠢,可我觉得这种把讲诚信、尊重老人等原则置于具体战争胜负之上的做法,还是很有风度的,是一种难得的“春秋范儿”。雨果在其名著《九三年》中曾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宋襄公的做法符合这种人道主义原则。

“春秋范儿”更多体现在具体的历史细节中。在著名的“鞍之战”中,齐国被晋国打败。败逃之际,逢丑父和齐顷公交换了座位。晋国大将韩厥追上齐顷公的战车后,把逢丑父认作了齐顷公。逢丑父诈称口渴,对身边的齐顷公说:“丑父可去为我取水。”齐顷公借机逃遁。逢丑父被当做齐顷公带至晋军大营,晋军主帅克曾出使齐国,认识齐顷公,见到逢丑父,知道上了当,就要杀他。逢丑父说:“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戮乎!(臣子能代替君主赴难,现在已经快没有这样的人了,有一个这样的人,你们还要将其杀掉吗!)”克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一个人不怕以死来免除君王的灾难,确实值得敬佩。杀了这样的人不吉利,我赦免他,以此来激励那些忠心侍奉君主的人)”于是放掉了逢丑父。这场战役中,逢丑父固然是君子,而晋国主帅克不愿意杀害忠于君王的人,亦很有君子风范。这说明双方主要将领均认为维护忠义精神比一时之胜负更重要。

人们常说“春秋无义战”,从宏观上说确实如此,春秋时期的战争多是诸侯之间的争利之战、争霸之战。但就战争的细节而言,春秋大义依然存在。这种大义就是一些诸侯及将领身上所体现的君子风范和人性魅力。他们知道战争的限度,知道在绝对重要的战争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道义力量。

“春秋范儿”是春秋时期的一种精神氛围,这种氛围不止体现在重要的历史人物身上,民间亦有体现(所以后来孔子才说“礼失求诸野”)。还是在齐晋“鞍之战”之后,齐顷公战败回国,他的卫队要为他开道,一个女子故意挡着路,问:“在这场战争中,国君免于遇难了吗?”卫队中有人回答:“免了。”她又问:“锐司徒免于遇难了吗?”有人回答:“也免了。”这个女子说:“国君和我父亲都免于遇难了,那我也就不敢有更多的乞求了。”说完就跑开了。齐顷公觉得她很懂大义,就派人查问,原来她是辟司徒的妻子。为了表彰她对国君和父亲的关爱之情,齐顷公把石这个地方封给了她。

辟司徒之妻的故事很典型,女子的父亲锐司徒是个管兵器的中下级军官,丈夫辟司徒是个管营垒的军官,父亲和丈夫的位阶都不高,可她很懂礼法。齐国和晋国发生战争,军人家属都很惦念自己亲人的安危,而这个女子却把这种感情表达得极其别致:先问国君安危,然后再问父亲的安危,这里面既有爱国之情,又有对父亲的一片孝心。她的丈夫也在军中,她不可能不关心,可是她没有明着问。因为她知道,忠孝是大义,而男女之爱为私情。虽然没明着问,但她对前方将士的那种关切之情却不言而喻。这个细节,极好地表现了那个时代女子含蓄而深邃的情感世界,可看作“春秋范儿”之女人版。

秋天的战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史学发展 史书

殷商以前的传说时代,产生了原始的历史意识。自商代甲骨文出现,史学获得了从口述传统向成文纪事发展的可能。殷商时期可谓中国史学的萌芽阶段,直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史学才得以初步形成和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史学

1.春秋史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经济上,牛耕和铁制工具开始被广泛应于到生产和生活、农业和手工业等各个领域,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上,“各诸侯之间的兼并争霸战争,以及频繁的朝觐聘问互相交往,构成了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①春秋前期,小的诸侯国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各国内部的卿大夫势力日益强大,动乱时有发生, 《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就多达43起。春秋中后期,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著名的“三家分晋”。随着诸侯的逐渐崛起和周王室的日益衰微,各诸侯国都设置了自己的史官,从事历史记载的工作,打破了原先周天子垄断修史的局面。

文化上,这一时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诸子百家的思想十分活跃,纷纷引用史事为自己立论提供依据。此外,对神意的崇拜在历史观念中虽仍占重要地位,但一些人开始怀疑上帝和鬼神,不再从神意出发,而是用历史上的人事来解释和说明,出现了重视人事的新思想。思想的活跃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春秋时期史学的发展概况

“春秋”的出现,以按年编纂为记载方式,以人事为记载的内容,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春秋”本为古代各国史官编写的编年体史书的通称。之所以称为“春秋”,在于其书以年为纲,举春以包夏,举秋以赅冬。这一古老的名称在春秋时代以后仍为许多编年体的历史书籍沿用。但春秋时期所留下来的“百国春秋”,如晋之《乘》、楚之《杌》几乎都失传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完整的是由孔子修成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春秋》是我国目前为止所能看到的第一部史学著作。孔子以鲁国的历史为基础,参考了他所能看到的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各种史料,并积累历代史官的一些写作经验,按照“据鲁、亲周、故殷”的原则,修成了流传至今的《春秋》。孔子继承了“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编纂方法,以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情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整理,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与夏商周三代的零碎孤立的记事(如《尚书》)已完全不同,标志着中国史学开始走向完备;但孔子又规定了“常事不书、详内略外”的办法记述历史,《春秋》叙事过于简约,一事甚至只有一字,使人难以理解。所以,我们说《春秋》还是编年史的雏形。

二、战国时期的史学

(一)战国史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由春秋列国纷争到战国各国变法,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时代。经过两百多年的兼并战争,原先一百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初年,形成了秦、楚、齐、燕、赵、魏、韩七雄并峙的局面。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存在于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新兴的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及各发展不平衡的诸侯国之间。各国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其既得的利益,大举变法。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取代了奴隶主贵族所有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士”阶层不断壮大,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常常利用史事来加以论述,各家各派学说不断丰富和发展。战国的史学就是在这个动荡时代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战国时期史学的发展概况

战国时期史学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时期史学成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编年体史书的完备

这一时期出现的《左传》,可谓我国第一部完备的编年史。

《左传》最初称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古文》,汉代经学家将其与《公羊传》、《谷梁传》看作是解释和传授《春秋》的三大系统之后,才称其为《左氏传》,简称《左传》。

无论是取材、历史编撰内容和技术,还是注意事物联系、反映社会变革等方面,《左传》都大大超过《春秋》。

从取材看,孔子删《鲁春秋》而成《春秋》。《左传》取材广泛,充分利用了当时所能得到的成文记事及口诵材料,包括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杌》,周、卫、宋、郑等国的旧文简册等编撰而成。由于《左传》取材于各国的国史,而各国使用的历史不同,虽改之以周正,但并末能全改之,以致书中往往出现历法混用的情况。

从历史编撰内容上看,《春秋》记事非常简略,如同大事记。而《左传》全书编年记事,“十二公”详略不等。《左传》或直述或间述,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注意事物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事具本末”和“专写人物”的笔法,展现了穿插了记事本末和人物传记的最初形式。

从编纂技术上看,《左传》还创立了多种史评的表达方式,或“君子曰”等直接发论,或“孔子曰”引用他人的言论,或依托某些应验的预言,等等。

《左传》是继《春秋》以后,在编年成就上的又一大进步。《左传》突破了各国地域的界限,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历史的前进性。第一次把众多国史汇成一书,展现了春秋时期历史发展变动的整个局面。把编年体推向了成熟,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形成。因此,梁启超评价它为“商周以来史界的革命”②。

2.史学领域的拓宽

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史学不断向前推进。这一时期史学转变在于,战国时期的发展不再把目光仅仅停于某一地方。战国时期的史著,除编年类外,还有谱牒类、语类、志类、史论等。

(1)编年类:《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为西晋时汲郡魏襄王墓被发掘而发现,时称《纪年》或《汲冢书》,后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时引用此书,并前加以“竹书”二字,从此人们习称《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百国春秋”中起始之年最早、编次时限最长的编年体史书,记述了“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记到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后,就接记晋国史事,战国时三国分晋后,就只记魏国史事,一直写到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③

《竹书纪年》古本起自夏,自宋代开始逐渐散失。到了元代以后又出现了《竹书纪年》2卷,起自黄帝,后称《今本竹书纪年》。“经清代学者考证,认清其为元明时人杂缀佚文而成”。④“其文简要如《春秋》,记事则多同于《左传》”。⑤《竹书纪年》与古代传说、古史记载有很多不同之处。至于所记战国部分,与《史记》也有颇多不同。尽管今仅存《竹书纪年》佚文,但它是后代学者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史料。

(2)谱牒类:《世本》。

《世本》最早著录见于刘向《别录》。据《史记集解序》和《汉书・艺文志》记载,《世本》录黄帝以来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共15篇,下限至春秋时。其书自春秋以后,不断层累叠加。《史通・古今正史》更将下限延至秦末。古本《世本》在唐代开始已有散佚,后清代学者多加辑佚、增补,但编目不尽相同,形成了今天多个版本的《世本》。

《世本》开创了一种富有新意的历史编纂体例,以记“帝、王(侯)、大夫”世系为主,配以记“帝王与诸侯都邑"的居篇、记“各种器物”的作篇、记“各族氏姓及由来”的氏姓,以及记“谥号的含义”的谥法。从其体例上看,《世本》已初建了纪传体规模,与后代《史记》开创的“本纪、世家、传、表、书”体例对比,有一定关联性。但“《史记》中未曾有《世本》这一书名。《世本》之名是刘向所定,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才开始用司马迁‘采《世本》’的说法”。⑥

(3)语类:《国语》、《战国策》。

《国语》作者是谁,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左丘失明,阙有《国语》。”但至今还不清楚。《国语》现史学界基本公认成书于战国时期。其打破了春秋时期各国国史的界限。全书共21卷,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纂,“先王室后列国,先夏后夷”。《国语》与《左传》不同,它按国别编撰而成,是一部国别史,并以记言而主,是汇集各国国史中言论而成。此外,它在编写上还注重对一件事情发展的结果或历史发展的趋势发表言论。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众横家游说各国诸侯王或互相辩论的言论辑录,并不是一人一时而成。原本编排很杂乱,名称也很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等。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辑、校订成33篇,并定名为《战国策》。至北宋后散佚,经曾巩校补而成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所记载的言论,包含了战国时期谋臣、游说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兼并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大多数谋臣策士的目的在于猎取个人的功名富贵,并无固定政治主张。特别是在“战国七雄”力量消长之时,有其深刻的反映。《战国策》是研究战国时期重要的史料。

(4)志类:《山海经》。

《山海经》从学术研究领域上看,可算一部地理书,其性质相当于地理志。它以神话形式来展现,所以又被认为是一部神话小说。此书不成于一人一时,最早一部分成于春秋中后期。经后人增削窜改,最后经汉代刘歆校订,编定为18篇。

《山海经》由《山经》、《海经》两大部分组成,“《五藏山经》以山岳系为纲目,共记述四百四十八座山,每座山为一目,主要内容记述山川、民俗、动物、植物、矿物和神话,而叙及神话的仅有五座山。《海经》所记的是自人类诞生之初以至作者当时的漫长年代沉积起来的各种事物”。⑦《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为我们了解古代原始社会的情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5)史论类:《天论》。

史论就是就史料阐述观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主张各不相同,常通过对他们所记载的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加以评述来阐发自己的政治观点。有的侧重于政治道德,有的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有的则侧重于名辨。如荀子针对夏商灭亡在《天论》中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虽然他们并未完全成为史学家,但他们的思辨为史学更深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这一时期出现的论史形式,推动了后代史学的发展和新史学的产生。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本史著外,战国时期出现的史著还有很多,如《战国众横家书》、《仪礼》、《周礼》、《逸周书》、《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等。《战国众横家书》属于语类,是战国时期游说辩士言论辑录;《仪礼》、《周礼》、《逸周书》都属于志类;而《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属于最早的史论著述,对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加以评述。

三、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初步形成时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春秋》一书的出现,标志着编年体史书的诞生,对后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是我国史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发展了春秋时期存在的以记言体、记事体、国别体、编年体记载史事的方式。此外,还出现了初具规模的纪传体、语体、典志体及史论方面的著述,甚至出现了通史性质的历史著作,为我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22.

[2][3]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0,21.

[4]谢保成.中国史学史(一).商务印书馆,2006:125.

[5]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

秋天的战争范文第5篇

紫日 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 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降临灾难。 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

————题记

片首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平淡的诉说,岁月的浓重已深陷他满脸深深的褶皱中,花白的胡茬凌乱密布在他枯黄的双颊上。沉重的历史,漫天弥漫的硝烟总是能让人变得苍老如斯。 “那些人都死了,就我一个人回来…”老人浑浊的眼中略有些湿润闪着回忆的微光,依旧平静地说道,不时望望手心捧着转动的八音盒,耳边剩下的唯有八音盒的轻吟,那让人心神悸动的淡淡旋律朦胧模糊了视线… 故事发生在1945年8月9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 随着一声突兀的推门声,一道昏黄的光划破岑寂的黑暗,接踵而至的便是一双双拴着黑色铁链满是龟裂的脚,拉长的影子是一个个无辜落魄的灵魂,无比疲惫地向前挪着,铁链相碰发出细琐悚人无比压抑的脆响。或许他们麻木了,在这无休止的战争中无论是他们的灵魂还是肉体都已疮痍遍布颓然若尸了,就算此时的他们正走向死亡,面向那冰冷无情的子弹,亦是毫无畏惧之感,木然相对。死亡也是一种解脱,对于他们已是上天施予的恩泽了。 战争的无情总是抹去人们心底残存的希望,让人落败于世,一个人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信念,死亡又何惧? 但事情总不是绝对的,总有人有着用不完的傲气,坚定不移的信念,他就是杨玉福,一个不屈的中国普通百姓。 他是不幸的,因为正蜷缩在一片烽火硝烟中苟且偷生,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在面对日本法西斯机枪的扫射依旧能够安然逃生。苏联红军已经与日本正式宣战,他也被苏联红军救于万难之中。在杨玉福和苏联伤员一起转移后方的途中,偶然认识了苏联红军女医生娜佳。可是命运弄人,军车误入日本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枪林弹雨中,杨玉福与娜佳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她们遇见了在混战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陌生没有尽头的林莽已然让他们心生恐惧,因此忍着愤怒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帝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秋叶子成功了,她将他们带向了一片雷区,也因此让一名苏联士兵长眠于此。她的举动引起了娜佳的暴怒,娜佳含着泪水瞄准秋叶子但始终无法扣下扳机,只好鸣枪发泄心中泛滥的仇恨。枪声引来了日本士兵,三个人又无奈穿梭在寂寥的白桦林中逃亡。只是仇恨已经漫上了杨玉福的心头,多少次拿起泛着寒光的军刀想刺向秋叶子的胸膛,多少次想起自己母亲惨死在日本法西斯的嗜血的刺刀下,多下次想起自己的同胞,那么多生命如同枯草般的被残忍无情地收割。双眼擎满泪水,愤怒如潮涌上心头,可杨玉福终究下不了手,压抑矛盾并存的杨玉福发疯般的咆哮,响彻天宇。那是对自己怯懦的嘲讽,对仇恨的发泄,对漫长战争的不满与无奈。他是个流血不流泪的汉子,同时也是有着真性情的中国人! 明媚的阳光被枝叶扶疏的白桦筛成片片光斑洒向三人的眼睛,大兴安岭的广阔已经超乎了三人的想象。表面上安静美好的大兴安岭同样险地密布。当三人谨慎的走上一根横亘沼泽之上的枯木时,杨玉福一不小心失了重心,无意间将秋叶子推向了沼泽…沼泽地里,秋叶子越陷越深,一只稚嫩的胳膊绝望而又无助的伸向他们……那只孤立无援的手臂还在半空中挣扎着,一双清纯的眸子渐渐模糊了。抛开个人恩怨,杨玉福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他深恶痛绝的日本人,而是一个柔弱的女中学生,听到奢望般的呼救,人类善良的天性终于战胜了心中的仇恨,他将手中的枪向她递了过去,秋叶子像突然抓到了一棵救命稻草,拼命地想拉住枪把。此时的杨玉福依旧在挣扎,他仿佛看到自己已经被拿着枪的秋叶子击中身亡,他害怕,但他总是不忍看着生命就此逝去,同时他们隔得太远了,秋叶子越挣扎陷得越深,眼看就要被稀松的泥浆吞没了,死亡像一条毒蛇沿着他们的手臂蔓延开去。就在这生死一瞬,是娜佳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她扶住杨玉福的双腿,使他可以将整个身子探下桥去,两只手终于连在了一起,美好的感情和人性的力量在一瞬间改变了秋叶子的命运,这种力量使她挣脱死神的手臂而获得新生。 只有彼此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凸显生命的价值,不是吗?

不知不觉中,太阳落了山,宿霭迷空下,三人点起篝火,围坐在一起。秋叶子拿出了本想送给自己爱人的八音盒,听着八音盒的旋律,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杨玉福脑中浮现的是老母亲惨死的一幕,秋叶子看到的是与至爱之人大西分别的那个雨天,而娜佳想起的是自己刚会叫妈妈的儿子骑着木马的场景…漫长的夜,漫长的缄默,三个人都在回忆中或欣慰着,或痛苦着… 秋末的大兴安岭美丽如斯。登高望去,万树鎏金,四野苍黄。飒飒的松涛由近到远,又由远到近无休止的翻滚着。 三个语言不通的异乡人奔走在无尽的桦树林中,已然有一日一夜了,不知经过多少条溪流,多少片树林,娜佳仅剩的干粮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大兴安岭依旧是一片宁静,时而传出几声鸟雀的鸣声。骄阳炙烤着大地,草木也都失了水分,变得枯黄干燥。三人终于走出了那片白桦林,可眼前的又是一片莽原,依稀可见莽原的尽头又是一片树林,三人无疑信心尽失。这时空中传来飞机交战的声音,片刻后,一架日本飞机带着一道浓重的黑烟中弹坠落,在三人不远处的一个山谷中爆炸。秋叶子不禁心中一紧,她想到了自己去当飞行员的男友,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至爱之人。她头也不回地挣脱了杨玉福,也不顾娜佳指向她的冰冷枪口,跑向心中所眷顾的地方,但秋叶子看到的却是漫天的大火涌向自己,失声大叫。此时刚追上秋叶子的杨玉福也被吓了一跳,用尽力气示意正赶来的娜佳快跑。 熊熊烈火迅猛的吞噬着一切,所经之地皆是一片焦黑狼藉,恐惧和惊慌写满了三个人的眼眸。他们与大火奔跑,与死亡追逐,可终究无法逃脱。秋叶子也顾不上娜佳的反对,点燃了火柴立即丢在地上,一边烧出一片隔离带。三个人就如此狼狈的趴在隔离带中侥幸还生,当看到对方满脸乌黑,都放肆地大笑起来,那是劫后余生的欣慰,那是彼此之间的信赖,秋叶子早这位深受法西斯茶毒的少女已在无形间被感染了,沉睡于秋叶子心底的善良本性也已彻底苏醒。 时间似乎总是可以抹淡一切仇恨,当三人经历过重重磨难,山林大火,沼泽或是猛兽的突袭,患难中逐渐产生了情感。山花烂漫时,能够一起吞吐芬芳,潺潺溪流边也能够肆无忌惮的发泄嬉闹。他们都彼此原谅了对方,在那片无边的芦苇荡中诉说了心中的苦楚。 “对不起,你能带我一起走吗…我很害怕,不知道会怎么处置日本人…我想到海边去,战争结束了,那样我就能和大西重逢了。”秋叶子带着满脸的期盼平静的说道。 “重逢…那我,我又和谁重逢去…”杨玉福满心苦涩,声音越来越低沉。 “真像噩梦一样,总算都过去了。”秋叶子眼神空洞,疲惫地道。 “过去了,就这么过去了,你们就那样把人给活活挑了,挑了,现在就这样都过去了…。”杨玉福又陷入了回忆,那一幕幕犹如噩梦般的浮现在他的脑海。 “对不起,对不起…。”秋叶子把头埋得很低,小声地啜泣。 “一句对不起就完了,那是多少条人命啊…”杨玉福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怒悲伤,抹干脸上的泪水哭喊道。 … … 两人都有些近乎疯狂,仇恨,情感矛盾地盘旋流转在两人心中,他们很累,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太多,或许就是倾尽一生也无法弥补。 此时,日本已经向世界无条件投降,秋叶子也知道马上就能回家了,那个她朝思暮想的地域。 只是这个消息来得太晚,太晚… 偶然间,他们来到了河边取水,秋叶子稚气未脱,看到满山的野花在微风旭日下静静摇曳,跑向了那个山坡采花玩耍。可她看到却是让她心生苦涩的场景。一个个日本人都以为日本灭亡了,在着宁静的山谷集体自杀。无论男女老少都将与国共亡 。一位日本军官递给一位年高八旬的老婆婆一颗地雷,老婆婆满脸滞涩地道:“日本没了…”说罢,便在爆炸声中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硝烟弥漫的世界。更让人心痛的,那些尚未懂事的孩子也需夭折于世,面对指向他们的手枪还是满脸疑惑,眼眸干净无比望着对方,战争的结局为何也是如此惨烈,人性的光辉依然彻底暗淡了吧。秋叶子再也无法忍受,不顾一切地跑向他们,高声尖叫,喊道:“快停下,战争已经结束了,不用去死了!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了。”秋叶子的声音在一道突兀的子弹破空声中戛然而止,手中的野花突地被她跑向了天空,凄美的让人不禁流泪。秋叶子永远的沉默了,倒地的瞬间眼眸中是道不尽的迷惘与痛苦,八音盒从她手中滑落,想起了那段凄然的旋律,片刻后也随着秋叶子的离去永远地消音了… 太阳已经落山,那是轮紫色的太阳,因为蒙上了硝烟。 “经过了惨烈的战火之后,和平又回到了这个世界,无论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不论什么信仰,本就可以和平的相处,建立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命的尊严将被所有人尊重,任何野蛮的暴行和恐怖都将被禁止,任何侵略的战争都不会发生在这个世界里,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是朋友…” 片末也是一个老人,那是已经老去的娜佳,还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手里捧着转动的八音盒,有些怜爱地看着眼前的碑,1945,那个让人难以忘却的日子,为此献上一支野花,那是秋叶子最喜欢的…

星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