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商小学

哲商小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商小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哲商小学

哲商小学范文第1篇

4月1日,这份榜单在网络上迅速被传播,卫哲以6479万港元赫然出现在榜首。

如此天价工资,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对于一些忘记这天是愚人节的很多人来说,自然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好料。

年薪“玩笑”

愚人节对于商业企业来说,更多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因此在愚人节前一天出自香港的这样一份榜单,被当作实际数据,也不应该意外。

阿里巴巴4月2日声明,指“该排行榜关于卫哲薪酬部分纯属猜测杜撰”。

根据阿里巴巴之前公布的2009年年报中并未提及公司董事酬金一项。

腾讯公司是与阿里巴巴最为接近的港股。据其2009年年报显示,三位薪酬最高的董事分别为刘炽平2592万元、马化腾1563万元和张志东1130万元。

参考腾讯公司的年报,卫哲的酬金可能只有1000万元左右,6479万元夸张的成分明显。不过,这也可以看作是业界对阿里巴巴的期许。

福克斯杂志说,卫哲到了一家非常有前景的公司,阿里巴巴则有可能在卫哲的手里发展成伟大公司,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相信近日,阿里巴巴就会将高管年薪的具体数据公布出来,以示“清白”。

一直在探索

无论如何,这件事再次把39岁的卫哲推到公众眼前,上一次是因为他是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生于上海的他,天性具有海派人的细腻和活络。虽然年轻,从业经历可谓丰富,从20出头的年纪做“中国证券之父”管金生的秘书到投行总经理,又从投行跨越到零售行业,成为世界500强百安居的中国区总裁,之后又跳槽到阿里巴巴。

可以说,卫哲的每次跳槽,都转变了不同的角色,但又能很快适应。在阿里巴巴,卫哲从支付宝到阿里巴巴国际再到阿里巴巴上市公司,一路上来,至少换了4次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好老板马云尽量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发挥。不过,由于之前,他在投行和外企工作,很多的审美与喜好,无法与阿里巴巴网上的小企业主们等同,也做过后来被证明不合适的尝试。

尽管马云知道他的方法可能行不通,却给予他支持,直到他自己发现问题。当初卫哲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阿里巴巴,因为之前在百安居做的是最传统的家居建材业务,隔行如隔山,对互联网并不熟悉。

卫哲说:“我得把自己首先放在一个学习的角度,新的上级、新的下属、新的行业客户都是我的老师。”他原本期望从更基础的环节做起,只是他过去的经历,马云显然不会给他从基层做起的机会。

对于马云来说,卫哲拥有的世界500强中国区高层的工作经历,可以为当初“草根班子”的阿里巴巴带来更具活力的未来。他到阿里巴巴后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在阿里巴巴3年多的时间里,卫哲不停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接近卫哲的人士4月7日对《投资者报》表示,实际上卫哲在阿里巴巴工作这3年多以来,压力一直很大,如何带领这家全球最大的网销公司迈上更高的台阶,其一直在探索。

心系小网商

对于天价年薪,卫哲个人并没有直接回应。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批发大市场阿里巴巴的CEO,卫哲坦言,现在最常做的事,是关心千万网商,因为1688的上线,其正在把千万网商网上做生意最重要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以惠后来者。

马云之前曾发表过题为“因小而美”的演讲,卫哲也有相似的言论。他说,相信以后是小品牌的天下,小店的天下。“一万个小店一定会超过一个上万平方米的大店”。

这种感觉,相信最近常逛巨型商场的消费者也会关注到。在多家商场的体育用品展卖区,会发现员工大多用一种懒散的态度,来面对寥寥无几的顾客。

同样的情况在网商那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商场一样的正品,价格却比商场便宜20%以上,作为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会选择在哪儿购物?正因为网上销售的火爆,网商们也迎来了激烈的竞争。

对此,卫哲表示,千万不要怕有多少人做一个行业,再多的人做都是有机会的。永远记住这几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廉”。

卫哲向来重视对网商的关怀,在一些网商眼里,他是一个“掏心掏肺”的领路人,在过去的2009年,金融危机严重挫伤外贸型中小企业时,卫哲“鼓动”这些外贸商把货拿到网上卖,结果还真不错。

只是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一件两件货品往外卖精力耗费不起,而有些网商则专门做网销生意,于是有了1688网站,在这里他们可以一拍即合,批发的批发,接单的接单,手指一点,即完成从批发到零售的过程。

哲商小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价值;冲突;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97-02

联系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问题,不能不注意一个思想理论基础方面的特殊的情况:有关价值问题的理论概念多是来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即与“商品价值”概念有关的价值观念,而对其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相对比较陌生。同时,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把人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追求和实现“经济价值”的上面,这起到了强化“商品价值”的作用。这两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造成对“价值”这一哲学范畴所固有的主体人文精神的否定,同时也使得学生在接受这两者概念时变得模糊不清。为了在理论上防止这种片面性,需要建立一种完整全面的价值观念及思考方式,并用于指导实践。

一、两种“价值”的区别

经济生活中的价值概念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劳动创造价值,它必须依赖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存在,并且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只有将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成为商品才能体现这个价值。政治教学中的这个“价值”,其理论的来源就在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一说。劳动价值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叙述的:“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就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也就是劳动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作为哲学范畴,它是指客体以自身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表示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满足需要和被满足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益关系。一种事物有没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一是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状况,它以这种性质和状况来满足主体的需要,它构成了价值的客观基础。二是取决于主体的需要。一种事物,无论它的性质和状况如何,如果它不满足主体的需要,对这一主体来说,就没有价值。所以,价值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体的性质、状况,这是价值的客观性;二是主体的需要,它体现了价值的主观性。价值不仅具有有用性和效用的客观性,而且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主观性。这样一来价值范畴就被上升到了哲学高度。

归结起来,哲学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其区别主要表现为两点:(1)表示的关系不同。哲学中的“价值”表示的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是对价值的最一般本质的抽象。而经济学中的“价值”是撇开了劳动的对象,使用的工具,以及生产的方式、方法等具体的东西,所剩下的唯一的一个共同的东西——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表示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大小的评判标准不同。哲学上的“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那么,判定一种事物是否有价值、价值大与小,当然就要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由于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千差万别的,面对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需要和利益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价值评价。所以说哲学上的价值评价带有很明显的主观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大小,以及由它决定的商品的价格而不是由任何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所以商品的价值明显地带有确定不移(一定条件下)的客观性。

二、两种“价值”的联系

关于哲学上所说的“价值”与经济学的“价值”即“商品价值”之间是什么关系,究竟是一个还是两个概念等问题,有很多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只能有一个,不能有两个;并且只能到《资本论》等论及“价值”范畴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它的统一规定,因此政治经济学中作为根据的“劳动价值论”也应该是哲学价值论的根据,具体说来就是必须从商品价值定义抽象出哲学价值定义,把价值规定为诸如人类劳动的凝结等,才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致性。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应该注意区别和分析两种不同的“价值”,但区分并不意味着要使它们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相反,正确地区分是正确地联系的基础。区别的意义正是要找到使它们合理地统一和结合的方式。事实上经济价值是哲学“价值”概念的子概念,

在经济学上,“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结论本身就是有严格限定的,而不是普遍适用的。在这里,“劳动”是个狭义概念,它始终只是指为了制造产品而支付体力和智力的活动,并不包括人们与商品生产无关的其他劳动;而它所创造的“价值”,也主要是指“商品价值”,即成为交换价值基础和尺度的“价值实体”。可见,它所回答的只是产品的交换价值与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任何价值的起源和本质问题。这里首先不包括普遍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也是价值,它在内容、特征和起源等方面都与交换价值根本不同。按照劳动价值论,一切不成为商品的东西,都没有“价值”。阳光、空气等之所以“没有价值”,无非是指它对人的使用价值中并没有吸收一定的直接劳动,并非指它们对人没有意义。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作为使用价值的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等于不属于哲学和科学的研究范围。

至于在哲学上,也就是在更广泛、全面的现实生活中,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就更加明显了。因为这里需要思考的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有诸如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现象。覆盖这些现象的共同“价值”概念,已经与“劳动价值论”中所说的价值概念完全不同。在这里需要回答的不是什么产品之间的交换尺度问题,而是人们通常所关心的“有用无用”、“善恶美丑”等的本质和规律问题。我们把经济学中几个与价值相关的概念结合起来,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两者概念之间的相同性。经济学中物的使用价值其实就代表了哲学价值中物的有用性,而经济学中的价值其实就代表了哲学价值中主体需要的程度,价值大一般就意味着满足的需要程度高。当然这里的主体实际上指的就是人,而且不是个人,而是社会人,如果说是个别人的话,那么价值就无法衡量,就像商品价值一样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另外,商品价值必须在用于交换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这实际上就代表着哲学价值在于强调满足人的需要,不交换不能称其为商品价值,那么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也就没有了哲学上的价值,交换其实就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而进行的。

讲到这里,回到教科书来看看哲学的概念,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那么其实哲学“价值”的含义也就是对各种具体价值概念的概括和总结,除了经济学中的价值外还有如审美价值等,所以论述到这里,两者价值概念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50.

哲商小学范文第3篇

门萨俱乐部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也是做智力测试的国际组织,1946年在英国由律师罗兰德・贝里尔和科学家兼律师兰斯・韦林创立。俱乐部通过门萨测试来测量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一般从注意力、观察力、逻辑思维、想象力和记忆力这几个方面出题,分布比例大致相当,共有30题,答对23题,即智商148,而这也是加入门萨俱乐部的最低标准。与此同时,门萨俱乐部也认可其他标准智商测试,底线为130。

遍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万名会员聚集在这个俱乐部中。除了智力交流论坛,门萨俱乐部也组织一些收费活动以及出版活动,收入用于俱乐部的拓展和完善。非凡的高智商是进入门萨的唯一标识,只有总人口2%的人群才有资格。因此,外界对门萨俱乐部充满好奇。

这些有惊人高智商的人身份职业各异,或是教授科学家,或是农民工人,或是家庭主妇,甚至是街头流浪汉,但是在神奇的大脑下,他们同样天赋异禀。有的2岁就熟悉有丝分裂、古罗马历史、三种语言,有的20岁左右就取得了博士学位甚至教授头衔,有的在棋类运动、科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

人物故事

陶哲轩:聪明程度并非成功的决定因素

若要用“帅、绝顶聪明、华裔、菲尔茨奖”这几个关键词来解一道谜语,猜出一位国际顶尖数学家,想必不少人能够脱口而出他的名字――陶哲轩。没错,现年40岁的他是当今全球公认最聪明的人。

数学史上似乎从来不乏天赋异禀的神童,陶哲轩是那些自幼被“天才”“叹为观止”“难以置信”等溢美之词包围的数学天才之一。2岁,他开始用积木教比他更大的孩子如何数数;9岁,他开始学学数学课程;13岁,他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迄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20岁,他取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他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31岁,他捧得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

有趣的是,外界始终不忘隔三差五地拿“智商”来提醒人们陶哲轩的与众不同。2008年,美国《探索》杂志曾评选出本国20位40岁以下最聪明的科学家,为他们冠以BestBrain(最强大脑)的称号,陶哲轩毫无悬念位居榜首。

据测试,陶哲轩的智商介于220至230之间,如此高的智商百万人中才会有一个。

不过,也有人开始追问:“对于数学家来说,聪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我不认为聪明程度是在数学领域中取得成就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看见过很多聪明的人从非常有难度而有前景的问题人手,但是他们失去了耐心,最终因无法解决问题而放弃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陶哲轩曾直言,“在数学中极具天赋并不是必须的,但是你需要耐心和成熟。”

屁股大的人更聪明?

网上有条消息称,美国心理学家史特纳斯发现,臀部大小与智商强弱成正比。在276名成年人参加的智力测验中,“宽臀族”比臀部尺寸小的人得分高出31分。研究表明,确实人的臀部愈大智力愈高,文章还列举了很多“宽臀族”的历史名人,例如埃及艳后、拿破仑、圣女贞德、华盛顿等。

如果说这是一项科学研究,那么必然有相关论著收藏在科研文献数据库中。然而对相关领域的论文进行了检索,既没有这项研究的相关内容,也查不到这个“美国心理学家”的大名。

通过用谷歌搜索引擎仔细检索,不难发现:这条消息在中文互联网世界被多次转载,然而在英文网站中,却丝毫不能发现同这篇报道有一点类似的帖子或文章。

再看看这个“研究”本身。正如很多网友批评的一样,这项研究从一个调查统计的结果,试图推导出“臀部大”与“智商”的因果关系,这种思维是极不科学的。统计数据相关很有可能属于“相关非因果”的关系。且不说这件事情的真假,就算真的有人发现了统计数据上的联系,也不能简单推论“臀部大”就是“智商高”的原因。只有排除了调查人群的年龄差别、家庭差别、教育程度差别等各种干扰因素,在非常严格的限定下去做统计比较,结果才是有意义的,而且即使这样也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有科学家做过一项与之相似的研究。匹兹堡大学的William Lassek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teven Gaulin研究了女性的“腰臀比”同生下孩子的智商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发表于2008年。研究的样本包括1.6万名妇女,仔细排除了人种、教育背景、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后,数据显示:“腰臀比”低(细腰丰臀)的女性,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得分会更高。文章认为,女性的“腰臀比”反映了她体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而这种脂肪酸对于胎儿的神经发育是很重要的。而后续的研究还在开展。

晚睡晚起的人更聪明?

猫头鹰跟百灵鸟之间谁更聪明,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需要追溯到1999年的秋天。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心理学家罗伯茨跟美国空军研究机构的基罗纳合作,招募了400名刚刚训练6周的新兵。两名研究者测量了新兵的夜节律得分、记忆力、敏捷性,结果发现越是早起早睡的新兵,他们在记忆力和敏捷性方面都要弱于晚起晚睡的同伴。因此,罗伯茨和基罗纳认为,晚起晚睡的人更聪明。不过,因为样本的特殊性,他们的结论能否得到足够多后续研究的支持,还是一个未知数。

8年后,也就是2007年,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者发现,在创造思维的所有维度上(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跨越性),猫头鹰型的人得分都要高于百灵鸟型的人,尤其在独创性方面两者之间存在实质差距。该项研究中参与者的年龄从19岁到76岁,具有相当宽广的年龄跨度。

这些事实似乎意味着晚起晚睡的人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或者,智力高的人更适应晚起晚睡的昼夜节律(这种可能性被很多人忽略了)。到底哪一种解释更合理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心理学家金泽哲在2009年把自己的智力假设应用到昼夜节律方面,初步解释了为什么聪明人更适应夜生活。

在远古环境中,人类更多的是在白天进行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比之下,夜晚可以说是一个进化上更新颖的环境。金泽哲认为鉴于夜晚是一种进化上的新环境,因此聪明的人更善于在这种环境下活动。在一项对美国青少年的追踪研究中,金泽哲测量了15197名18到28岁的学生在1994-1995年间的智力水平,以及2001-2002年间作息时间的数据,目的是探讨早年的智商对后来的作息时间的影响。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之后,结果和预期的一致:无论在周日还是在平时,智商越高的学生入睡时间越晚,起床时间也越晚。

哲商小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当代哲学;误解;困境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36-02

哲学就其本意是一门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科,如古希腊哲人多认为,哲学是关于人类智慧的学问。然而,综观当代哲学在现时这个社会,并未表现出其使人聪慧的征兆。不仅如此,反而在有些地方使人变得偏激、迟钝和思维定势,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如今却陷入了重重困境。

一、从哲学自身的状况来审视哲学当前的困境

1.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来看哲学当前的困境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哲学与科学有着不解之缘。那时,人类的思想探索还没分化为各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和科学交织在一起,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两者并无明确的分界。人们最初关于世界万物“本原”的探索,既是科学,也是哲学。随着探索的深入,哲学和科学才逐渐“分家”,科学集中于解释经验现象之间的联系,而哲学则侧重于追问经验现象背后的本原。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已经‘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禀赋’。这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明白地,这些必须是禀于本性的事物……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第一原因也应当求之于实是之所以为实是。”[1]走出人类思想史早期的混沌状态,随着近代西方实验科学的兴起,自然科学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主题。”[2]至此,科学戴上了耀眼的光环而成为一切学科的判据、范式。科学成了哲学的头脑和主宰。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让人们认识到,科学才是通达真理的真正途径。科学不仅能够解释现象之间的联系,也能说明现象背后的原因。关于世界是怎么样的,世界未来的可能图景是怎么样的,人们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说明知识等,哲学并不会知道得比科学更多。实际上,哲学还要依仗科学才能“看”世界。既然这样,那么哲学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就遭到了严重的质疑。

2.哲学语言的晦涩难懂、远离现实生活必然导致其陷入困境

从语言上看,哲学是运用凝练的语言和抽象的思维对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本质背后的原因、原因背后的机理高度概括和总结,追求大本大原,至善至美。哲学语言来源于生活却超越生活,具有抽象、凝练和高度概括特征,致使非哲学专业人士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意蕴。人们感到哲学话语极其抽象、晦涩难懂,对哲学类原著,更是望而生畏而“逃之夭夭”。因此,哲学也就变成了少数业内人士的一种精神爱好,甚至变成了某些文化闲人显示其深沉的一种作秀本领。这样,哲学就从原本是生活的智慧象征而变成了缺乏生活气息和人文底蕴的语言表达,变成了专业行话,变成了只在专业人士间的精神奢侈品。有学者指出:“从根本上而言,哲学从来就是一门深刻的隐喻学科,它处处充满隐喻,不自觉地受制于隐喻……隐喻总是超出自身的东西,它使思想也超出自身而趋向更高的存在。”[3]而哲学家又习惯于用隐喻的方式谈论哲学。由于哲学的隐喻性,哲学通常都是用大量抽象的概念,冗长枯燥的论证来进行深奥的推理,人们难以理解其中的奥妙,导致哲学少有人问津。

3.哲学不能直接产生效用和价值而遭到指责和误解

哲学是一种学术活动,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哲学不能帮助人们达到某种直接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目的。我们很容易理解具体学科的直接效用和价值,但是,哲学不是那种人们可以像对待工艺性和技术性的知识那样可以直接学到的知识,不是那种人们可以像对待科学的和职业性的知识那样可以直接运用并指望其实用性的知识,它很难给人以非常具体、实用的帮助。且不说哲学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无法直接给人们带来面包,不能告诉我们发财致富的窍门,不能教给我们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等具体的实用技术,即使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也少有因为哲学而生活优裕的先例。相反,哲学的贫困、包括哲学家的贫困潦倒,却是普遍的令人尴尬而无法否认的事实。因此,有人对哲学的价值提出了质疑,甚至加以嘲讽。哲学作为一种精英文化,它“总只是极个别人的直接事务”(“极个别人”是指那些创造性的改革家)[4]。

二、从生活实践层面观照当代哲学面临的困境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持有“哲学无用”的偏见。一直以来除了致力于钻研哲学的专家、学者会主动去关注哲学这一领域的动态及其发展,忙碌的人们无暇顾及或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哲学,他们不看好哲学,觉得学哲学没前途。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的盛行导致人们日趋功利化、世俗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市场经济倡导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诱发了人们对物的过度依赖和崇拜,使社会生活紧紧被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包围。为了不落后于人,人们奋起直追,带着功利心去学那些实用性的知识,希望能把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服务领域,追求的是一种时效性、实用性。而“哲学从来就不可能具有直接性的力量,不可能造成生发一种历史状态的方法和机会。”[4]哲学对超乎寻常事物的发问,更是不会在满足紧急生计需要的圈子内提出的。他们认为哲学“生不出什么东西来”,“凭哲学什么都干不了”。他们片面地认为哲学之“无用”是由于哲学不能产生直接的物质经济效益,简单地以物质之“小用”去评判哲学之用,致使哲学在他们那里没有“销路”而无人问津。

对于那些崇尚自然科学,习惯了用科学实证思维的人来说,抽象的哲学思维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他们会站在纯“客观”的立场,俨然哲学之功用完全是哲学自身的事情,然后发出“哲学有什么用”的疑问。他们认为哲学只是徒劳无功的思辨,没有实际意义,哲学最令人苦恼的就在于哲学命题不可实证和检验,无法提供确定的、可以积累和传承的知识,主张以科学的范式来评价和改造哲学。克拉夫特指出:“对科学思维的那种严格要求被用来作为哲学的先决条件。毫不含糊的明晰、逻辑上的严密和无可反驳的论证对于哲学就像对于其他科学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那种仍然充斥于今日之哲学中的独断的断言和无从检验的思辨,在哲学上是没有地位的。”[6]

此外,现时的一些哲学家“片面强调哲学分析的‘价值中立性’,从而使哲学严重脱离了人和人的现实生活,脱离了时代所面临的那些激动人心的问题”[7],只顾以其孤高自傲的姿态,躲在大学的学术“象牙塔”里,哲学未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写真”而遭到人们的冷落。而这种逃离生活的哲学家最终要么变成孤寂的学人,要么变成“伪”学人。他们对尘世不闻不问,而只顾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假装深沉,未能承担其作为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当代哲学之所以被边缘化,与一些哲学家试图逃避社会责任不无关联。

三、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对哲学的消解

消费社会中的视觉文化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它以其特有的方式抢占着人们的眼球,吸引着人们的感官刺激。

其一,视觉文化的日常化、生活化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领域而使哲学遭遇冷场。视觉文化从电视到电影,从书籍到报刊,从购物中心到室内家居,从公共广场到大学校园等,无孔不入地,时刻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以其可视性、直观性、体验性在文化和生活领域不断蔓延,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带有强迫性的东西,展开对人们的围困。由于视觉文化追求的是“快”、“多”,快速地传递、接受、不断地淘汰和进行再生产,以求得瞬间的辉煌,而人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思考。这种大众化、碎片化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说,是对哲学思维方式的消解和变构。

其二,视觉文化利用其可视化的图像对文字进行压制而使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更是无人问津。在消费社会中,视觉文化以其生动的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获得人们的偏爱。消费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行为,而且成为渗透在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文化。商品不但要满足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时下的杂志、报纸、电视中的广告,通过明星的代言,通过可视化的效果来强化商品的形象和人们对商品的欲望。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某些哲学经典著作也改编成了通俗版,某些世界名著“插图”变成了书的主体,而文字成为了图像的注解和附庸。可以想象,时下还有多少人会去关心那些摆在图书馆书架上尘封已久的哲学著作呢?

其三,视觉文化借助于工业化的传媒和文化产业拉近了文化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距离,也使文化变得碎片化、简单化和快餐化,丧失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视觉文化不利于思想的积淀,其更新与发展已使我们无法反思。而哲学是一种反思文化、精英文化、超验文化,它要求超越日常生活进行反思和抽象、提炼和超拔。视觉文化的生活化表明其不让经典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无疑是对哲学的消解和变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8.

[2]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63.

[3]毛凡宇.关于隐喻的哲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哲商小学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艺术设计 审美文化 审美价值取向 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情欲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转贴于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相关期刊更多

浙江工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

浙商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商业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