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中秋节的诗

写中秋节的诗

写中秋节的诗范文第1篇

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写中秋节的诗范文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内容,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迁移运用精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借助诗歌描绘的景物进行想象,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初读诗文

1.导语: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都对秋天情有独钟,他们是怎样描绘秋天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诗歌的节奏。

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分小节读诗。

(二)整体感知,交流“画面”

1.再读诗文,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汇报。

(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写了归巢的鸟、斜阳、江上、白色的芦苇。教师相机点拨:运用“多感官”创造性地想象画面,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写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与现实的抗争;把芦苇拟人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花牛歌》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写了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西山的青峰。教师相机点拨:运用“多感官”创造性地想象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的情景。这是一首写花牛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要注意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三)整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上册1《慧眼观天下》第21页《西

湖秋泛》和第23页《会说话的草》

1.《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黄昏时美丽的景色,《花牛歌》描写了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情景。下面,请自读《西湖秋泛》《会说话的草》这两首诗,想想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小组交流。

(学生读诗后,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迁移运用精读课文多感观想象画面的方法,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鼓励学生个性表达。

3.课堂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有无数的梦想,也有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课后再把今天读的这4首诗歌熟读,挑你喜欢的诗歌背一背。注意运用精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借助诗歌描绘的景物进行想象,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板书设计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归巢的鸟

写中秋节的诗范文第3篇

月亮赋予诗人以灵感,诗人为月亮添光辉。多少诗人写下了优美的咏月诗篇,这尤其反映在对“月亮”的不同称谓中,如唐韦庄称月亮为“月宫”,在《贵宫子》诗中写道:“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高适命月亮为“月魂”,在《塞下曲》中吟道:“日轮驻霜月,月魂悬雕弓”;杜甫给月亮冠以“月窟”之名,诗曰:“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清丽柔和的月亮,引来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也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因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于是诗人称月亮为“银兔”、“兔影”,如隋炀帝的《望南诗》诗:“清露冷侵银兔影,西风吹落桂花枝”,卢照邻的《江中望月》诗:“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又传说嫦娥奔月后变成一只蟾蜍,于是诗人又将月亮喻为“蟾”、“蟾蜍”等,如司马光的《伫月亭》诗:“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李白的《初月》诗:“玉蟾离海上,月露湿花时”。诗人还借助月亮中有吴刚伐桂的传说,将月亮与桂花联系在一起,沈称在《登台望秋月》中称月亮为“桂宫”,诗云:“桂宫袅袅落桂枝,早寒凄凄凝白露”;王维名月亮为“桂魂”,他在《秋夜曲》诗中写道:“桂魂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明月之美,不仅为人们所赞赏,更是诗人吟咏的题材,每每流淌于诗人的笔端,或托月言志,或赏月写景,或借月抒情。唐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图,呈现出休闲恬淡的境界。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意气豪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充满着哲理。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气势磅礴,开创了咏月诗的新意境。

“八月中秋月正圆,平分秋色一轮满”。崇尚团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说文》释:“圆,全也”。中秋节民间最看重的就是团圆,诗人更是不惜笔墨,低吟浅唱,歌咏不绝。殷文圭的《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寥寥数语,道出了中秋团圆的愿望。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明月光团圆”,宛如一幅清新的画卷,勾起了人们对月圆人团圆的向往。苏舜钦的《和解生中秋月》诗:“银塘通夜白,金饼隔林明。”诗人将中称圆月比作“金饼”,别有一番情趣;苏辙视中秋圆月为“金丸”,他在《中秋见月寄子瞻》中吟道:“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蟠”。苏轼直呼圆月为“玉盘”:“幕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孔平仲在《玩月》诗中则将圆月比拟为“冰镜”,诗云:“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轮皓如昼,得意是中秋”。中秋的不少风情都与月亮连在一起,祭月、赏月、玩月、踏月……可谓风情各异,有的还屡见于诗中。吃月饼是中秋节习俗之一,坡吟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苏州石湖景色迷人,每逢中秋之夜,当地素有“石湖看串月”的风俗,清代诗人蔡云曾为此吟道:“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胜看串月,几个醉倚望河亭。”中秋时节,正值桂花飘香,一些地方有踏月赏桂的节俗,周瘦鸥的“踏月归来香汗湿,红闺无奈木樨蒸。”就道出了月下赏桂的特有心境。

写中秋节的诗范文第4篇

安徽 鲍亚民

对于秋,文人们似乎情有独钟。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以秋景入诗,抒发自己无限的感慨,涌现出不少咏秋的佳作名篇。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结合,通俗清新。秋天的景色如作者笔下所写:明净洁白,有红有黄,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令人肃然起敬。诗人设想若登上高楼而望,便可觉清澈入骨,不会像繁华浓艳的春色那样让人轻浮若狂,作者最后用反衬手法来突出这一主旨。诗人在这首词中,用咏秋色来颂情操之清白。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他乡居的老朋友王处士在一天的田野劳作之后,在秋夜不期而遇。一轮圆圆的月亮高悬天空,清辉洒满大地,飞舞着的萤火虫发出的光闪来闪去。寂静的月夜和流动的萤火虫的光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秋夜图,衬托出此时此地诗人的心境,虽不着一“喜”字,而“喜遇”之情跃然纸上。全诗平淡质朴,色调清朗,景中藏情,意境优美,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情趣。

秋园

(唐)吴融

始怜春草细霏霏,

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

满园烟露蝶高飞。

这首诗开头的“霏霏”,本来多用以形容又细又密的小雨,诗人却在此用来形容初春刚生的嫩草,很有新意,表达了对新生的细绿小草的喜爱之情。第二句的“不觉”,正与起句的“始怜”相呼应,表示时间之短。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红销翠减的秋天,那可爱的绿色也渐渐稀少起来。季节如此,人何不然,岁月流逝,美人迟暮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表面上看说的是采花、爱花的人都离散而去,深一层寓有即使有“鲜花”也不会有人采摘,何况自己已是迟暮之年,更不会有人赏识,只会像今年的秋园一样“满园烟露蝶高飞”了。全诗以春衬秋,借春秋季节的变化,抒发人生无常之感。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这首小令,首句写出了山的雄奇,船在湘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只见那苍劲的枯松倒挂在悬岩峭壁间。次句写水的明丽。作者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用船帆的飞驶来表现自己欢愉的心情。尽管是秋风飒飒,整个天地充满了秋意,但湘江上的景物却在萧瑟中见雄奇,在惨淡中见明丽。前五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湘江秋天的落日图。船移景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两句作者为我们推出了一幅湘江秋天的月夜图:在空旷寂静的江面上点缀着“云帆月影”。面对着这迷人的景色,作者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融进了这幅自我描绘的图景中去,他几乎惊奇地要叫起来。这首小令描绘的虽是湘江两个不同时空的景物,但透过这两幅画面,可以看到一个心胸豁达、洋溢着喜悦之情的仕宦者的形象。

[越调]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以极简洁的语言把秋天写得绚丽多彩。前两句仅十二字,便写了村、日、霞、烟、树、鸦六种秋天的景物,又用孤、落、残、轻、老、寒六字加以点染。乍看去,你会觉得这秋景确也肃杀,但第三句的“一点飞鸿”却以一个有力的动景打破了沉寂,使画面活了起来。紧接着的四五句,展现出秋景绚烂成熟的一面——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夏天的脚步还余音袅袅。尽管秋草罩上了一层白霜,但枫叶却如血如火,似日似金,生机勃发,使秋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气。

写中秋节的诗范文第5篇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构解析

    全诗四节,可分为两段。前三节为第一段,写秋风破屋雨漏床湿的困苦。

    第一节五句,连用了五个开口呼韵脚,“号”、“茅”、“郊”、“梢”、“坳”,句句押韵,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读来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风拟人化,更显示了秋风撼天动地的威力,并借以反衬出人们处在自然威力下的巨大惊悸。

    诗人好不容易刚刚盖起了这座茅屋,而秋风却似故意作对,怒吼而来,一下子就卷走了层层茅草,怎不使人万分心焦?然后,诗人极力铺叙狂风吹着茅草,“渡江洒江郊”、“挂罥长林梢”、“飘转沉塘坳”的情景,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在节奏上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诗人没有抽象地直抒胸臆,而是把一片焦急万状之情寓于客观描绘之中。掩卷沉思,我们眼前分明浮现出一个衣衫破旧、形容干瘦的老人,手扶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面对狂风,流露出焦灼和怨恨之情。

    第二节五句,写一群顽童不听呼唤,抢走茅草,和诗人的感叹。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屋顶的茅草给风吹散了,本来可以拣回一些,想不到群童却“欺我老无力”,“公然”把茅草抢跑。儿童们故意的恶作剧,害得诗人喊干了喉咙也不顶用,因而诗人发出了“忍能对面为盗贼”的愤懑的斥责。这里把儿童和诗人对照起来写,使老人和群童的形象都栩栩如生。严辞斥责既显示了老诗人的焦躁,又显得很幽默。诗人笔下的儿童固然可恶,但他们顽皮、幼稚的神情又确有可爱的地方。诗人如果不穷困就不会因失去茅草而心急如焚,儿童如果不穷困,也不会冒着寒风抢那些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笔。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无可奈何地走回家来,“倚杖”是写实,也是对“老无力”的照应。“自”字下得很沉痛,这样的处境无人同情,世态炎凉,意在其中。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屋漏、床湿,彻夜难眠。秋天黄昏大雨降临前的短暂沉寂,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沉重的苦闷。诗人用“铁”来形容棉被,可见被子陈旧、僵硬的程度;娇儿睡觉不规矩,脚一蹬烂一块,更见得被子破旧不堪。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仅是写被子破旧,而是为下文屋破漏雨蓄势。屋漏床湿,不能入眠,长夜漫漫,哪有尽头!这里,诗人一放一收,纵横捭阖。一纵,从眼前处境扩展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战争频仍、破烂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诗人从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末段写诗人在风雨不眠之夜,产生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愿望。

    这里不仅有眼前的痛苦,而且有过去一连串悲惨的遭遇,不仅有个人悲惨的遭遇,而且联想到了天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并且因而产生了以自己茅屋独破受冻死亦足,而换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崇高愿望。这就是诗人彻夜不眠、苦苦思索而产生的极其伟大、极其高尚的思想感情,也是这首诗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已不是个人的悲苦命运的哀叹,而是含蕴了巨大而深厚的社会意义,它既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又显出救世济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于一个像杜甫这样的热爱人民而又对生活有深切体验的伟大诗人,这样的表达,才格外真实,有力量,感人至深。末段几句与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相适应的是,节奏铿锵有力,气势奔腾向前。五句诗中,前后用七言,中间九言,句句蝉联而下,“广厦”、“千万间”、“大庇”、“欢颜”、“安如山”等,声调宏亮,恰切地表达了诗人从痛苦中迸发的希望、激情,以及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艺术成就

    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是诗人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表现自身的痛苦,而是以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苦难,社会的苦难和时代的苦难。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社会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灵。

    与这种崇高的理想、真挚的感情相适应的,是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艺术才能。总体来说,这首诗的艺术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善于根据主题的需要选用精当的材料,不技不蔓,问题集中。茅屋给秋风吹破,从傍晚到第二天早上,所见所闻所感当然很多,可写内容也很多。但诗人不是面面俱到地写,而是有所选择,细致描写了风卷茅草、群童抢茅、娇儿蹬被、屋漏床湿、彻夜不眠等细节。诗人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才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承受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才能使读者理解他那崇高的理想和宽阔的胸怀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正是有这样的生活实感做基础,才愈益显示这种理想的愿望的崇高和伟大。

    全诗看似平铺直叙,但前后贯穿,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点破主旨。因而读来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相关期刊更多

重型机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重型机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中外鞋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