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烈士的诗句

烈士的诗句

烈士的诗句

烈士的诗句范文第1篇

楚秦曾于河南丹阳和陕西兰田交战。楚国在这两次战争中都吃了败仗。《国殇》即是以这两次战役为题材的作品。

全诗可分为两段。前十句记叙死难将士英勇作战和壮烈牺牲的经过;后八句是诗人热烈赞颂为国捐躯将士的歌词。

诗一开始就描写一场激烈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程度:“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这就为楚国将士英勇杀敌和壮烈牺牲准备了典型的环境。前句写披坚执锐的将士的威武形态,后句写敌我双方战车交错、短兵相接的激战情景。这两句,勾勒了一幅广阔而又悲壮的战争图画,像磁石一样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战马驰骋、刀光剑影的古战场上。

“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敌军之众多,来势之凶猛。它直叙敌方势力的强大,为下文进一步描写战斗的激烈和战场的悲壮作铺垫。随即,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则是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画面:“矢交坠兮士争先”。“矢交坠”写敌我双方如雨般的利箭互射的情景,表明战斗的激烈和形势的危机。可是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更为感人的是:楚军将士却奋力“争先”。“士争先”三字,把楚军将士不怕牺牲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的形态刻划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形象地表现了楚军将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楚军将士的倾慕和颂扬之情。

接着,描写战斗的场面更加激烈了:“凌余阵兮躐余行。”这句写敌军已冲入楚军阵地和队伍之中,楚军正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凌”、“躐”两个动词都是贬义词,表现了诗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而此时诗人又对楚军的阵地和队伍亲切地称“余地”“余行”。两相对照,褒贬昭然,憎爱分明。“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兮击鸣鼓”三句,更进一层描写楚军在战事节节失利的情况下,将士们仍顽强地作战的情形。高度集中地描写了楚军将士临危不惧、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战车左边的战马已战死,右边的战马又负伤,但将士们不怕牺牲,埋好车轮,拴住战马,举起玉,紧擂战鼓,拼命杀敌。这种奋不顾身,鏖战疆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真是气贯长虹,可歌可泣。

最后,诗人先议论后写实,交待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天象怨恨,鬼神愤怒,这是议论;将士殇尽,尸体遍野,这是写实。“严杀尽兮弃原野”,这是一个何等悲壮的场面啊!

以上十句,九句写实,一句议论,主要描写了楚军将士壮烈牺牲的经过,字字句句渗透着诗人对死难将士的无限景仰和热烈赞颂之情。

诗的后八句,写诗人对以身殉国的楚军将士的热烈颂扬和深切悼念。由于内容上的连贯和协调,因此,在结构上,这两部分的承接显得十分自然。“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怒兮路超远”,写出了出征将士们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决心,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死难将士的无限真挚而深沉的悼念之情。读之,仿佛看到诗人悲痛欲绝,而对苍天述说着死难将士出征时振臂宣誓的动人情景。

烈士的诗句范文第2篇

王昌龄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冢作品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用的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旧题,原诗共有七首,此为第四首。作者王昌龄字少伯,人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害。他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有“诗家天子”之誉,属于盛唐边塞诗派,因善作七言绝句,被人称为“七绝圣手”。《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都是其代表作。

2.理解这首诗所反映的边地激烈战斗情景和战士们的艰苦生活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首先反映的是边地激烈战斗情景和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广袤的青海高原上,乌云低垂,连白色的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战士们驻守在孤单的城堡里,遥望远处的玉门关。与敌人交战,是常有的事情,以至于金甲都被黄沙磨穿。“百战”,表明战争之频繁,从军之日久;“穿金甲”,表明战斗之激烈,环境之艰苦,表现了诗人对从军战士的同情。

烈士的诗句范文第3篇

莎士比亚之所以能以其精湛的诗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的最高峰,特出之处在于他能用这种章法十分严谨的诗体表达出强烈的真情实感,声韵优美而又寓意深刻、主题鲜明。莎学家斯托普斯女士(Charlotte Stopes)在1904年这样评价莎翁的诗:莎士比亚的艺术的完美,哲理的深邃,感情的强烈,意象的丰富多样,诉诸听觉的音乐的美妙,只有在他的十四行诗中才表现得最为充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能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要归功于伦敦的出版商托马斯・索普。按照文献记载,他在1609年获得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独家印行权,不久,这本书就公开出售了。索普的版本包括154首十四行诗,这就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最早的、最完全的“第一对开本”(FristFolio),也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所有莎诗。关于莎翁十四行诗写作的年代,尚无定论。有些评论家认为写于1594-1596年之间,另一派意见是大部分写于1598-1603年之间,还有人认为写于莎翁创作的各时期。这些十四行诗的内容按照18世纪末两位莎学家梅隆(Malone)和斯蒂文斯(Steevene)的解释(1780),大致是这样的:从第1到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到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女郎”的;最后两首与整个故事无关。这种解释一直广泛流传到今天。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十四行诗的传统主题是爱情和友谊。莎翁十四行诗也充分体现了欧洲文学十四行诗的这一传统内容,但莎翁对此传统也有所创新。在莎诗中人文主义成为诗歌的核心主题。“中世纪,人的思想被控制在神权政治之下。人文主义解放了人的思想并使其认识到人自身的价值,人们把对神的崇拜转为对人类自身的崇拜”(王佐良,李赋宁:《英国文学名著选注》,商务印书馆,1983,P255),诗人从不同方面高度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不朽,表达了对友人及爱人的赞美与热爱,以及对人类爱情及文学艺术感染力的无限崇敬。

下面对莎翁最为著名的第18首十四行诗略作评析,期望能从中些许地领略到莎翁诗作的艺术魅力。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第一句,“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作夏日?”热烈、浪漫的情怀扑面而来,比喻新奇而内蕴丰富。历来对人的赞美,无不比作花、月、或太阳这样具体的事物。如中国形容人的美常用“面如满月”、“眉若远山”、“目似点漆”之类。但在这里,莎士比亚将友人比作“夏日”,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季节――英国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英国位于北纬50-60度之间,气候特点决定了其夏季气温宜人,倒同中国的春季极为相似。这个比喻并不由具体的意象引发人的联想,而是由季节将人带入相应的美的感觉之中。这种感觉由于意象的巨大包孕性而更加丰富多彩。因而,诗人所赞美的就不仅仅是爱友的形色之美了,而是这个人所具有的由外而内的一切特质以及给和他在一起的人所带来的心怡之感。这句用问句“能不能”,似乎是在商量,更多的是斟酌。当然不能。因为“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将爱友的可爱再次深化。

接着六句,诗人承接第一句的夏日的总体意象,将夏日中的种种美好景象与友人一一对比,从细部突出友人的美。七八行总结每一样美,“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自然的代谢所摧残”。是啊,花会凋谢,太阳会暗淡,但是夏天,夏天却永远是明亮的、温暖的、可爱的,这是“夏天”这个意象的另一个妙处。

如果说诗人出于对爱友的热烈感情,或是出于美好的愿望而认为爱友的美是如夏日一样永恒的话,那么第十一行就让人有些费思量了。“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踟蹰”,作为人类的爱友,他的美怎么能躲过死神之手的劫掠呢?原来,友人的美将与自己的诗行一起得以永生。最后两句体现了莎翁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全诗的境界得到升华。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肯定人的智慧、美德、力量、理想、友谊、爱情、幸福、荣誉、肉体和精神魅力,他对人类的颂扬通过哈姆莱特之口已为大家所熟悉:“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的智慧尤其伟大,它可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而达到永恒。诗人在最后自信地宣告:“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的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多么明确的自我认识,多么准确的自我评价,多么认真而巨大的自信心!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夸口,历史证明了他自我评价的正确。有人说诗歌是不可翻译的,虽然莎诗的许多优美之处在传译的过程中会受到损伤,但通过这首译作,我们依然可以欣赏到莎诗音韵的和谐、优美,气质的委婉、甜蜜。

烈士的诗句范文第4篇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附有序言“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可见这是一首唱和诗。序中张公指的是当时的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张守。

据《旧唐书・张守琏传》记载,“(开元)二十六年,守琏将赵堪、白真陀罗等,假以守之命,逼平卢军使鸟知义,令率骑邀叛奚余烬于潢水之北……及逢贼,初胜后败。守琏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事颇泄。”高适《燕歌行》所述正与本次战事有关。

全诗为七言歌行,共28句,197字,四句一转韵,完整叙述了唐朝边防军由出征到战败的过程,讽刺了过分轻敌和战时仍过着奢糜生活的唐军统帅,表达了对战死将士深深的哀悼之情。

诗文前八句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唐朝边防军出征的目的和战局的走势。“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点出了要征讨的是在东北的奚族和契丹(以当时唐朝首都长安为参照),而“残贼”一词也为唐军统帅的“轻敌”埋下了伏笔。“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男儿”显然特指军队统帅,暗中点出发动战争的原因只不过是为了皇家和将领一己的私利。

“金伐鼓下榆关……单于猎火照狼山”四句,概括了唐军作战失败。先出山海关(即榆关),一路金鼓震天,好不威风,大军中林立的旗帜迤逦在渤海之滨(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另有一说,古碣石山在渤海之滨,但六朝时就没入海中)。然而甫一交锋,军情不利的加急文书就飞越沙漠(时奚族和契丹聚居在夸内蒙古自治区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古人曾以“瀚海”形容沙漠,唐代时也指代内蒙古高原大沙漠)而来,原来敌军强大,双方实力悬殊,在敌酋看来这简直是一场畋猎,而他们的猎火已经照彻了狼山(或为狼居胥山,或为泛指)。显而易见,唐朝边防军统帅的轻敌情绪令人发指,情报工作一塌糊涂,原本以为奚族、契丹只是“残贼”,如今对阵的唐军却成了“残贼”的“猎物”。

“山川萧条极边土……力尽关山未解围”八句叙述了战况的惨烈,点明了唐军失败的根本原因。唐军阵地平缓开阔,无险可守,而胡骑却从高地上像飓风一样席卷而来。将士们在阵前拼杀,出生入死,军队统帅却在帐中欣赏歌舞。时值深秋黄昏,边草已经枯萎,孤城外的沙场上生还的士兵已经非常稀少。看看军队统帅身受皇家的恩宠,却轻敌冒进,结果被困关山,无法突围。

在这里,诗人有力鞭挞了唐军统帅的昏聩无能,首先在战场上没能占据地利,其次不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再次轻敌冒进,最终陷入重围,其中一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通过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唐军统帅层的腐朽与麻木。统帅如此,有再勇猛的士兵,也打不了胜仗。

“铁衣远戍辛勤久……寒声一夜传刁斗”八句,表达了诗人对唐军将士深深的哀悼和同情。他们身披铁甲。长年驻守边关,家中的妻子哭泣不止。虽然思念不绝。但相隔千里,她们的思念之情如何才能到达遥远的边塞?边关的战争是多么残酷,那里的杀气终年不散(三时,意指历时很久),凝聚成云,就连在半夜,营地之中也回荡着警报声。

全诗在最后四句情感达到高潮,前线的将士们直面雪白的刀刃和飞溅的鲜血,为国捐躯又哪里是追求个人功勋?然而,如今边疆战事不断,军队连年征战,造成民间深重的疾苦,让人不禁怀念起西汉的李广将军来。普通将士慷慨赴死与高级统帅拼命邀功,甚至将败仗说成胜仗的龌龊行为形成对比:西汉爱兵如子的李广又与不顾将士生死,作战时还一味享乐的愚昧唐军统帅形成对比。此诗深刻揭露了唐朝边防军将领腐败无能的现状,又紧扣开元二十六年潢水之败的时事,这使得全诗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和现实色彩。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高适的《燕歌行》,代表了唐朝边塞诗的两大重要部分。其一是歌颂正义的战争,赞美唐朝军队的威武雄姿和不畏艰险的气魄,诗篇气势雄壮豪迈。综合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给读者昂扬向上的精神愉悦感。其二是敢于讽刺穷兵黩武的战争,并对这种战争进行深刻反思。同时对长期服役的边关士兵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为他们的战死而哀悼,为他们远离家乡而忧愁,这类诗篇大多语调悲壮,气韵低回,往往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烈士的诗句范文第5篇

这首诗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之作。诗的全文是这样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极形象地写出了石灰石烧成石灰的过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而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句句都在写石灰,而实际上却句句在写人。前两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若等闲”三个字,抒发了作者在困难面前的大无畏精神。末句表现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作者用这寥寥数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报国的高贵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心中热血澎湃,被这种豪迈气概所深深吸引。“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这些词汇语句映入我眼帘时,我心中感受到的是无所畏惧的精神和豪迈不已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