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范文第1篇

和平与发展

论文摘要:“和平发展一外交战略提出后,学术界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存在着把“和平发展一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中的“发展”混为一谈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这两个概念的联系-5区别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土会场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并领导课题组对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这一重大课题,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做了深入研究。2004年4月24日胡锦涛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在《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的主旨演讲中,又将“和平崛起”这一提法改为“和平发展”。笔者在研究与“和平崛起”和“和平发展”有关的一些问题时,发现学术界相当一部分学者把“和平发展”中的“发展”与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中的“发展”混为一谈。在笔者看来,这两者中的“发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一、“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两个概念的提出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下,在对“文革”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改革:允许试验,一项措施取得实效,就加以推广;失败了,另辟蹊径。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结果是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道路—这就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的前提条件和依据。正是因为邓小平做出了世界上“战争的因素在增长,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增长”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的判断,才会有一系列与这一时代主题相呼应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出台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出现。因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我们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如果25年前的时代主题不是和平与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也许跟今天一样,但是指导我们进行建设的方针政策也许就不是今天邓小平理论所涵盖的内容,而是别的什么其他的内容。

    “和平发展道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后,在秉承邓小平“中国外交是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这一宗旨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且明确提出了新的外交理念:在处理好“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关系的同时,完善“以周边外交为首要、大国外交为关键、发展中国家外交为基础”的外交格局,为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平发展”这一概念是继“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后,新一届政府针对“中国威胁论”提出的。如果说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是在“韬光养晦”外交政策的指导下,默默从低起点发展起来的,那么,在今天成就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则不能不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变动。诉诸历史,尚没有大国和平崛起的先例。近代历史上,凡后兴大国的崛起,走的都是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实行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道路。因此,在海外对中国崛起后果的各种评估中,都存在着强烈的不信任,一时间“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然而,在邓小平理论指导卜的中国崛起又势不可挡。一贯奉行“不称霸,不当头”外交理念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追求和平的发展环境作为谋求自身发展的目标。这种不信任的存在势必构成中国发展的阻力,长此以往就有可能演变成中国发展的敌人。因此,提出和平发展战略构想,其实质就是向世人表明,中国不仅要继续发展,更要坚持和平的发展观。

    二、“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两个概念的区别

    1.产生的时间不同。“和平发展道路”产生于改革开放25年后,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产生于25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时至今日,虽然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内涵与邓小平提出它的时候有了不同,但现在的时代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因此,它仍旧是现在我们必须坚持的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之一。同时它要求我们的对外战略要与今天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内涵相一致,而不是与邓小平提出它的那个时候的内涵相一致。当今旷时代主题虽然没变,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尤其是“9" 11”以后,随着美国国际战略的改变,它的内涵同过去相比有了一些不同,因此我们也必须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通我们的外交战略,而不是墨守成规、固步白封。以往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会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提出的条件不同。“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是基于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积累的基础上,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策略。其内渡中包含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其宗旨是为了发展自己,增强白身的实力。实际上是邓小平“韬光养晦”外交策略的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是与现在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相适应的一种外交战略。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则是国际社会不同利益取向的力量之间反复博弈的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要想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认识达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需要提出者对国际社会的全局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智慧。

    3.两者的历史使命不同。“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是出于我国外交战略的需要,它的目的是为了回应“中国威胁论”,是为了服务于我们继续坚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是邓小平对国际社会洞悉后提出来的,它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土义道路产生的国际条件,是指导我们制定内外战略的基本依据之一。

    4.实质不同。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1/4世纪里建立起来的强大物质基础的必然结果,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和平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实质是对国际形势的一种切合实际的判断。

    5.内涵不同。“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在于我们中国坚持的是一条与国际社会的主题相一致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即争取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和平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来发展自己,赶超发达国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的内涵是:整个世界虽然局部战争仍旧此起彼伏,但总体来说和平是土流,要求和平、争取和平的力量是主流;各个国家都在全球化背景下努力发展自己,而第二世界国家的发展由于关系着未来整个世界的发展而显得尤其迫切。

    三、“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两个概念的联系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和平发展道路”产生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后者是以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为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对外更强调中国继续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争取一个有利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即“和平发展道路”既服务于时代主题,义坚持了时代主题。两者既是层次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又一脉相承于国际社会的大环境。因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和出发点,因此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和平与发展范文第2篇

以上这些事件,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与中国相关。正在崛起的中国引发周边一些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猜疑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我们国内一些媒体上也不乏好战的声音、网络上充斥着一些网友的好战言论。这些声音虽然不大但十分刺耳,它让人发生错觉: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临战状态。而这种声音,又反过来给国外某些散布“中国”的入提供了新的口实,也使得某些国家怀疑中国是否已经放弃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局势果然已经如此严峻,或者说,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吗?

其实,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绝非事情的真相。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潮流未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也没有变。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8日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从来没有动摇过。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些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同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的讲话,既阐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最高目标,也强调了“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线。国内外对其反应大多是积极、正面的。在东亚地区安全局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它打消了国外一些人士对中国是否将放弃和平发展道路的疑虑,在一定程度上回击了“中国”,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但是,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人们看待事物也有两面性。对这一讲话,有的从中看到的是“和平”的坚定宣示,有的从中看到的是“绝不牺牲核心利益”的强硬表态。同样的新闻内容,有的标题是“中国将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的则是“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核心利益为代价”,这既可以理解成对讲话内容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也可以理解成看问题的聚焦点不同。假设一场国际纠纷就在眼前,大约前者从中看到的是和平解决的愿望,后者看到的却是不惜武力解决的决心。

其实,如果不是故意或者无心,从新华社的报道中是嗅不出任何尚武味道的。新华社的这则消息,全文近1500字,绝大部分引述的是的讲话内容,其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述中国为什么要走、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占了90%,即便是强调“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的部分,也绝无“不惜动武”的字样,而是特别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和平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和谐社会和平与发展经济执政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平与发展的需要

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上看,当今世界虽然政治与经济多元化的局面还没有形成,冲突和竞争还:存在,但是不能否认,和平与发展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主题。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抓紧一切时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中国社科院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中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排名第六位,中国国力资源的发展优势在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裕的资本资源、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稳中求进的政府政策方针等等,我们看看这几个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质量低下;资本资源用充裕来形容并不贴切,远没有达到充裕的程度;只有第三个优势我们可以认同,就是我们有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今年7月份中美贸易顺差就在250亿美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就不断的抛出商品安全问题来控制中国的出口,包括食品、玩:具、纺织品等,所以中美之间的谈判和磋商几乎就没有中断过。我们的宗旨就是要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各种冲突和争端,为我们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或者说是源于这个宗旨,这是和谐社会提出的重要政治目的之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需要我们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增幅年均在9%以上,总量已居世界第4位,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2003年我国的财政总收入突破2万亿元,2004年突破2.5万亿,2005年突破3万亿,2006年达到39373.2亿元,接近4万亿,在财力不断增强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够有可能去解决我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在农业上,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3397亿元。像合作医疗、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减免学费以及村村通的公路、电信、电视等等无一不体现了我们在财政投入上的力度。这就说明,只有我们的经济条件好了,我们才有可能在社会公共事业上、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在失业就业方面、在城乡差距、中东西部差距和贫富差距等方面,通过经济的手段去逐步完改善,使我们的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有钱了,我们以前不敢想、不能做的事情,现在才有可能去做。这是第一点,有了定的经济基础,我们才能够为社会和谐做一些具体的事。

其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在加大,人口、资源、环境承受能力愈来愈弱。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过分的强调了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我们长期坚持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在价值观上,向钱看、金钱至上的思想深入人心,这和我们当初的过分gI导不无关系,过去人和人之间还有感情、还有亲情,金钱并不是纽带,现在完全不同了,形成了以金钱为核心的复杂关系。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就像在地区差别上、城乡差别上,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样,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比如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发达地区走过的路子并不适合我们,他们当初可以搞粗放经营、可以先污染后治理,我们今天可以吗?一些垃圾企业由外国流人中国,由发达地区流到落后地区。所以我们搞招商引资,首先要把好入口关,不能什么企业都照单全收,干个一年半年走了,跑了,我们为什么不把土地和优惠政策给我们自己呢?现在,我们和发达地区根本就是不平等的竞争。假如他们当初建个厂子需要1O0万(我们先不考虑是不是国家投资),一年可盈利200万,我们今天建同样一个厂子恐怕要l000万,每年也许只能盈利50万,建厂的成本高了,生产的成本高了,产品的标准高了,环境的要求高了,企业的利润低了。我们在同一个市场上,却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这种差距不是财政转移支付、不是搞大开发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不能再单纯的强调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其他,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的良性延续。也就是说要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3构建{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需要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的决策和部署,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虽然我们以前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但是它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好在哪里,共产党好在哪里,和谐社会就是一幅中国共产党为中国老百姓勾画的新的蓝图。我们提出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们与和谐社会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们从内涵到外延,从外表到本质都是完全一致的。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而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是有人在问:我们搞社会主义五六十年了,却仍处在初级阶段,什么时候才到高级阶段,什么时候才能到共产主义啊?人们为此会感到疲劳。而和谐社会让人感到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明天或者后天,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希望。实际上,它仍然是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没有变。超级秘书网

和平与发展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和平发展 道德意蕴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既是一个被昨天的历史和今天的现实证明了的客观命题,也是一个被政治家和学者反复论证了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被广大普通百姓亲身感受了的现实命题。和平与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繁荣的必要条件和客观需要,虽然已成为全人类的广泛共识,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却无情地告诉我们,和平这一以人类现有的理性实现起来并不太难的目标,却总在自称是热爱和平的人类自己之间不断的相互残杀中,离我们非常遥远。饥饿、贫穷、无助与生存危机,这些以人类现有的聪明才智和当今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本应该远离我们的东西,却总在困扰着我们。“类和平”与“类发展”成为人类永远的关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除了现行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之外,还有一个内化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东西——道德。笔者认为,和平与发展作为一个原则,所包含的道德涵义,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对于这一命题已不存疑问。作为人类文明延续的前提,它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对于和平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普通而善良的人们总是认为,和平与发展本应是一对孪生姊妹,和平既是人类自身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平与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如果说没有和平的发展难以实现的话,那么,没有发展的和平也同样难以维持。从这一角度看,和平与发展可以说是互为前提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大国,把实现自己的和平与发展建立在别国的战乱和贫穷的基础之上,以牺牲别国的和平与发展为代价。他们从极端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客观上,为了自己发展所需的资源,他们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来掠夺别国的资源;主观上,他们总是认为别国的繁荣与发展会对他们国家安全和利益构成现实或潜在的威胁。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破坏别国的稳定,控制、打压别国的发展。正如,美国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au)在其《国际纵横策论》一书中所指出的:“国际政治可以界定为维护和增强本国强权、遏制或削弱他国强权的一种持续努力。"而从这一角度看,和平与发展又是互不相容的。

和平作为一种状态是就世界而言的,与之相对立的是战争和冲突,战争和冲突是和平最大的敌人。就整体而言,二者之间具有不相容性,战争破坏和平,和平拒绝战争。一些人从私有制理论、国家理论、社会制度理论和社会心理理论等角度分析了战争的起因和战争的不可避免性。有人认为,“私有制是战争的根源;人类要消灭战争,必须消灭私有制。”有人认为,“战争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冲突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不能用其他手段去解决。”有人认为,“战争是由于非民主的制度所致,”他们宣称民主国家之间没有战争。有人认为。“战争现象与人的本性和心理活动有关。”他们认为,“人本身存在着物质欲、权力欲、竞争欲、激动欲和虚荣心等欲望。

人类的这些欲望在一些条件下导致人们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不可否认,上述分析的客观存在和历史的合理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地球村和全球利益共同体的客观形成,我们同样也不可否认,即使在私有制、国家、不同政治体制、人的欲望继续存在的条件下,以人类的理性和道德水准,也同样存在避免战争、实现和平的可能。

和平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佳社会状态,本身包涵着极其丰富的道德内涵。和平原则的道德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生存原则的肯定和尊重。求生总体上说是人的一种本能,求生就是对生存的追求和向往,对死亡的拒绝和逃避。生存原则无疑是人类最基本的共同原则,离开了这一原则,一切将无从谈起。而只有在和平原则实现的前提之下,人类的类生存原则才能成为可能。

和平原则的道德意义还体现在对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包容与尊重。因为,没有这种包容与尊重要实现和平是不可能的。如前所述,和平作为一种状态是就世界范围而言的。那么,道德的适用范围又怎样呢?众所周知,道德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道德原则的适用范围也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ei益扩大的,其轨迹是从氏族、部落到城邦、国家为核心单位的扩展。尽管目前人类的道德实践还没有完全超出一种以国家为基本模式的伦理体系,也就是说,目前人类各种不同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还深深地打上了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烙印。

和平作为一种原则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和平作为一种状态是就全世界而言的。这就是说,和平是全世界的共同和平,而不是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和平;和平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专利。那些企图把自己的和平建立在别人的战争基础之上的图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你不让别人安宁,别人也不会让你安宁;你让别人难受,别人也不会让你好过;破坏别人的和平就必然会以牺牲自己的和平为代价,人类几千年相互交错的战争史和和平史无不证明了和正在证明这一点。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还远没建立的情况下,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国家的领袖对本国的安全和其他利益有一种优先和权重的考虑,“只有在致力于保障自身生存的同时也顾及其他政治体中人们的生存,顾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这样的行为原则才能获得一种客观普遍性,才可能构成为一种道德原则。”如果他“只是单方面地追求本国的绝对安全,只是视本国公民的生命为至高无上而不顾他国人民的生存,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道德上有缺憾的。”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和平是一个国际概念一样,这里将要讨论的发展也是一个国际视野中的问题。一般来说,广义的发展理论,是指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前景。它不仅涵盖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冷战”结束以后,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和探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知识经济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新理念的提出,就充分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发展问题的关注和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时,发展又是和平的保障,没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没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人类要安享和平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和平原则关注的基本点是“类生存”的话,那么发展原则的终极关怀也应该是“类发展”。

道德融人发展的意义,即发展的道德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类最大限度地共享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的同时,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发展的终极关怀,就是使人们的利益(现阶段主要是指国家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和各种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关于利益的本质,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换言之,利益是人们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道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明的提高,对社会道德的进步和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发展,邓小平有一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才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物质前提。关于物质与道德的相互关系,中国有句俗语,“饥荒起盗心”,颇能说明道理。“饥荒”本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属于客观世界的范畴,如果不把它与“盗心”联系起来,是没有任何道德的涵义的(这里所讲的道德涵义,既包括正面的道德涵义,也包括负面的道德涵义);但一旦把它与“盗心”联系起来,就赋予了这句话非常深刻的道德涵义,它从一个侧面深刻揭示了物质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即适当的物质基础是良好道德的物质支撑。

道德融人发展的价值还在于促使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目的、方式和手段道德化。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发展的终极关怀,就是使人们的利益和各种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那么,谋求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和手段谋求发展,则是伦理学所密切关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发展与冲突相互交替或并存的历史。从哲学的角度讲,发展并不排斥冲突,也不否认冲突在发展中的作用,但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发展和冲突(从哲学的角度讲,冲突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完全意义上哲学的概念。一般意义讲,发展是人类永恒追求,冲突,特别是战争是发展最大的敌人。如果从伦理学的视角谈发展,我们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发展的阶段性结果,发展的目的、过程、方式和手段等都是伦理学所要关注的,即发展的目的、过程、方式和手段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从伦理学的视角谈发展,我们就会赋予发展以道德的涵义,即什么样的发展是道德的,什么样的发展是不道德的。

通常情况下,道德是指道德行为全过程的道德,而任何一个行为通常包括行为目的、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目的是否道德是判断主体行为道德与否的根本依据,罪恶的手段是由罪恶的目的所支配的,罪恶的目的和罪恶的手段必然导致罪恶的结果。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是衡量主体行为是否道德的外在依据,通常情况下,罪恶的目的总是与罪恶的手段相一致,要实现罪恶的目的往往需要使用罪恶的手段。但有时罪恶的目的却要用善的手段来实现。“目的是无法被直观的,因此恶的目的有可能被掩盖。道德常被带有恶意的国家当成手段。……道德可能成为一种最廉价也最能有效地达到目的的手段。”仁爱之国践行道德,狡诈之国利用道德。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人权”、“道德”、“人道主义”往往被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政治家们大加渲染和利用,并以此作为他们对外扩张势力范围、武装颠覆别国政权、武装干预别国内政、掠夺别国战略资源的理论依据。“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没有任何问题比道德问题更使人迷惑、引人注目的”。伪善(hypocirsy)因此在美国的对外政策界成了普遍现象。道德沦为了虚伪的意识形态。”他们往往打着“人权”、“道德”和“人道主义”的旗号,实际上却干着粗暴地践踏他国人权、不道德和非人道的勾当。道德的涵义被他们歪曲,道德的作用被异化。诡辩论者通过道德辩论,可能把一个道德的国家说成不道德的,也可能把一个不道德的国家说成道德的。但国际道德规范得到认同的前提是建立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维持国内道德规范的力量是以民意为基础的国内舆论的话;那么,维持国际道德规范的力量则是以大多数国家的意愿为基础的国际舆论。我们不否认,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即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某些特殊的道德规范和标准,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否认道德原则的普遍性。想用道德标准的相对性来否认道德原则的普遍性,或把道德标准的特殊性凌驾于道德原则的普遍性之上的作法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我们不排除特殊情况下,善的目的也可能与“恶的手段”相结合。如联合国授权的武力维和行为,一个国家使用国家机器来维护本国的社会秩序,见义勇为、用暴力制止犯罪等等。这种善、“恶”结合,虽属无奈之举,也广泛被人们所理解,但它却为那些使用恶的手段来达到恶的目的的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崇尚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客们提供了一个现实依据。

和平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平发展 道德意蕴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既是一个被昨天的历史和今天的现实证明了的客观命题,也是一个被政治家和学者反复论证了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被广大普通百姓亲身感受了的现实命题。和平与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繁荣的必要条件和客观需要,虽然已成为全人类的广泛共识,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却无情地告诉我们,和平这一以人类现有的理性实现起来并不太难的目标,却总在自称是热爱和平的人类自己之间不断的相互残杀中,离我们非常遥远。饥饿、贫穷、无助与生存危机,这些以人类现有的聪明才智和当今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本应该远离我们的东西,却总在困扰着我们。“类和平”与“类发展”成为人类永远的关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除了现行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之外,还有一个内化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东西——道德。笔者认为,和平与发展作为一个原则,所包含的道德涵义,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对于这一命题已不存疑问。作为人类文明延续的前提,它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对于和平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普通而善良的人们总是认为,和平与发展本应是一对孪生姊妹,和平既是人类自身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平与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如果说没有和平的发展难以实现的话,那么,没有发展的和平也同样难以维持。从这一角度看,和平与发展可以说是互为前提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大国,把实现自己的和平与发展建立在别国的战乱和贫穷的基础之上,以牺牲别国的和平与发展为代价。他们从极端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客观上,为了自己发展所需的资源,他们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来掠夺别国的资源;主观上,他们总是认为别国的繁荣与发展会对他们国家安全和利益构成现实或潜在的威胁。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破坏别国的稳定,控制、打压别国的发展。正如,美国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au)在其《国际纵横策论》一书中所指出的:“国际政治可以界定为维护和增强本国强权、遏制或削弱他国强权的一种持续努力。"而从这一角度看,和平与发展又是互不相容的。

和平作为一种状态是就世界而言的,与之相对立的是战争和冲突,战争和冲突是和平最大的敌人。就整体而言,二者之间具有不相容性,战争破坏和平,和平拒绝战争。一些人从私有制理论、国家理论、社会制度理论和社会心理理论等角度分析了战争的起因和战争的不可避免性。有人认为,“私有制是战争的根源;人类要消灭战争,必须消灭私有制。”有人认为,“战争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冲突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不能用其他手段去解决。”有人认为,“战争是由于非民主的制度所致,”他们宣称民主国家之间没有战争。有人认为。“战争现象与人的本性和心理活动有关。”他们认为,“人本身存在着物质欲、权力欲、竞争欲、激动欲和虚荣心等欲望。

人类的这些欲望在一些条件下导致人们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不可否认,上述分析的客观存在和历史的合理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地球村和全球利益共同体的客观形成,我们同样也不可否认,即使在私有制、国家、不同政治体制、人的欲望继续存在的条件下,以人类的理性和道德水准,也同样存在避免战争、实现和平的可能。

和平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佳社会状态,本身包涵着极其丰富的道德内涵。和平原则的道德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生存原则的肯定和尊重。求生总体上说是人的一种本能,求生就是对生存的追求和向往,对死亡的拒绝和逃避。生存原则无疑是人类最基本的共同原则,离开了这一原则,一切将无从谈起。而只有在和平原则实现的前提之下,人类的类生存原则才能成为可能。

和平原则的道德意义还体现在对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包容与尊重。因为,没有这种包容与尊重要实现和平是不可能的。如前所述,和平作为一种状态是就世界范围而言的。那么,道德的适用范围又怎样呢?众所周知,道德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道德原则的适用范围也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EI益扩大的,其轨迹是从氏族、部落到城邦、国家为核心单位的扩展。尽管目前人类的道德实践还没有完全超出一种以国家为基本模式的伦理体系,也就是说,目前人类各种不同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还深深地打上了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烙印。

和平作为一种原则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和平作为一种状态是就全世界而言的。这就是说,和平是全世界的共同和平,而不是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和平;和平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专利。那些企图把自己的和平建立在别人的战争基础之上的图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你不让别人安宁,别人也不会让你安宁;你让别人难受,别人也不会让你好过;破坏别人的和平就必然会以牺牲自己的和平为代价,人类几千年相互交错的战争史和和平史无不证明了和正在证明这一点。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还远没建立的情况下,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国家的领袖对本国的安全和其他利益有一种优先和权重的考虑,“只有在致力于保障自身生存的同时也顾及其他政治体中人们的生存,顾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这样的行为原则才能获得一种客观普遍性,才可能构成为一种道德原则。”如果他“只是单方面地追求本国的绝对安全,只是视本国公民的生命为至高无上而不顾他国人民的生存,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道德上有缺憾的。”

相关期刊更多

和平与发展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

原子核物理评论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统一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央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