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雪

听雪

听雪范文第1篇

悄悄的,她来了。没有浓妆艳抹,只带来了一身冰清玉洁。就这样来到了我的身边,连脚步声都未听见一丝。

她打着旋儿飘落,并非春雨的细如丝,也不是夏日的狂风骤雨。雪毕竟是雪,她生来便有着一缕高洁而随和的气息。她很静,她喜欢这种静。小小的六边形的雪花慢慢得落下,带着一声声祝福落下了。落在我的手心里,凉凉的。在温暖中,它满足的融化着,我分明听见一首柔和而悦耳的歌儿从她的心轻轻的飘出来。很微弱,却很美、很美。她用生命歌唱着那原本无情的生活,她是幸福的。

不知怎么的,我的心弦也似乎被这旋律拨动了,全身洋溢着一种莫名的感动。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我总是抱怨生命的无情,感叹上天对于我的不公。叹息成功的日子为何总是这样短暂。是的,我是卑微的,就如同这空中的雪花。是的,美好的生活太少太少,就如同这雪花落到掌心的温暖的一瞬间。可是,那雪从不因自己的卑微而郁闷,也从不因温暖的短暂而伤心。她仍然在静静地唱歌。而我呢?除了叹息,还做过什么?我的心颤动了,对于雪,多了一份钦佩。

掌心的雪已经化为一滴清澈、剔透的小水珠。清晰的映出一个美丽的笑脸,那是雪的微笑,是生命最后一刻,她对于命运的感谢。“嗒”她落到了地上,又一个美好的旋律唱响。多么坚强的声音。那一刻,我听见了雪的乐观,听见了她对于生活的期待,听见了她那柔弱的身体内顽强的灵魂,更听见了这冬日里她静静的送给我的希望。捧着那笑,我懂得了许多。

轻轻的,她走了。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却透着一种令人感动的美。她岁渺小、卑微,却将芬芳撒满大地。我想这就是一种升华吧!

听雪范文第2篇

听雪!莫名奇妙。雪花的一生,从来都是默无声息的。她悄然而至,又默默无闻地离去;默默地融化并渗入大地,毫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孕育生机。雪花能有什么声音?我怀着一种好奇和异样的心情,跟老师去听雪。

踏着积雪,来到操场边。昔日热闹喧嚣的操场,眼前成了一个平坦坦、软绵绵的白色大毯子,静悄悄的;操场四周的马尾松树上,长满了扎着绿色松针的毛茸茸的小白球,一只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往日铁面无私的蓝板铁圈上面镶上了一道漂亮的银环,现在看来变得那样友善。老师问我们听到了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听到脚踩雪时咯吱咯吱的声音”。“屏住呼吸只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除了麻雀叫,一片寂静”……我和同学们一样,什么异样的声音也没听见。

老师领我们来到广阔的田野里,高高的山坡上,让我们仔细看,用心听。

放眼望去,漫天飞舞的雪花,犹如满月的银辉洒满大地,遍地银装素裹,满山冰清玉洁。好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同学们陶醉在这静谧洁白的景色中,我的心也被这片圣洁占据了。我扒开厚厚的雪,听听冬麦是否在酣睡,再看看路边的小草还会不会呼吸。只听老师高声吟诵起来,那声音,如纷纷扬扬的雪,悄悄滋润我的心田:“冬雪似初春的扬花柳絮,飘扬飞舞,搅动着整个天空,似能听得到花絮联袂起舞的细响,听得到众多花神相视而笑的妙音。宇宙被翻滚的银色所霸占,大地被沉静的白光所覆盖。”这是刘家科先生写雪的散文,老师领我们学过,今天,我才真正听懂了文章的含义,感悟出雪花平凡中的伟大。此时,我好象听到了轻盈温柔的雪花呼啸翻滚的声音,感受到了雪花排山倒海的气势,也领悟了老师此时此刻的心情。老师一生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好像这无声无息的雪花一样,无怨无悔奉献自己,带给大地一片生机!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在空中打着转儿的雪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白蝴蝶,纷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阳光照耀下的雪地,显得格外圣洁迷人。同学们身上像披了银色的纱,老师更像一个身背礼物的圣诞老人。老师告诉我们:写雪,要用全身的器官去看、去听、去触摸、去感悟。将视觉用听觉来写,更能衬托出雪的静谧、雪的品质……

雪在融化。我听到雪花在与大地窃窃私语,在与阳光窃窃私语;我听到了雪花融化、滋润大地的声音,听到了大地万物酣睡的声音,还听到了春姑娘编织春天的急促的脚步声。

在我心里,永远有一片洁白的雪地,和那被雪光与阳光映照着的慈祥的脸庞;在我记忆的深处,永远铭刻着一种声音,那是老师呕心沥血铸造人类灵魂的心声;她像滋润万物的雪一样默无声息,却能穿越时空,震撼宇宙。

主题点评

古往今来,以各种形式写雪的文章很多,通常写雪的如漫天飘落、雪花飞舞等。但以“听”雪为题写雪的还着实不多,很有新意。它能深刻地揭示出主题思想。文章以“听”为线索,用抒情散文的笔调,描写出雪的洁白无瑕和默默无闻。文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将老师比喻成象雪一样,独出心裁地抒发了自己对老师的真情实感,讴歌了老师呕心沥血铸造人类灵魂的奉献精神,犹如毫无声息奉献一生的雪花一样,从而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老师的无限崇敬之情。特别是文章由爱雪、咏雪,最后到听雪,揭示了老师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其实也是撒播着希望的种子这一主题,告诉人们严寒过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就要到来。

选材点评

本文的老师带领学生观察雪景写作文为线索展开全文,从初一到初三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雪,感知雪,同学们在田野里仔细看雪,用心听雪,从中悟到静谧的雪所具有的高贵品质,进而由听雪到聆听到老师呕心沥血铸造人类灵魂的心声。这种选材立足一堂课外教学,作者使用通感拟题,新颖独特,引人入胜。

布局点评

开头部分交待事情起因。如初一时,老师带我们看雪、拍雪人、打雪仗来品味童趣;初二时老师又教学生们赏雪、咏雪从而懂得洁白的雪象征了什么;初三后,老师变了花样,领我们去听雪。从而听雪的画卷向人们展示开来。

中间部分讲述了怎样“听”雪,“听”到了什么。如开始时不明白雪花能有什么声音,心里只是好奇。渐渐地听到了“咯吱咯吱”的声音,心脏的跳动以及麻雀叫声,后来在老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中,老师吟诵名篇散文后,同学们似乎“听雪”的内容多了起来。如“雪花呼啸翻滚的声音”,“雪花与大地窃窃私语”,“滋润大地的声音”“听到了春姑娘编织春天的急促的脚步声”。从而进一步“听”到了如雪花精神默默奉献的老师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人格魅力和伟岸精神。

结尾部分进一步点明题旨,照应开头,使主题思想得到升华,将老师的品格深一层展示出来,如“她像滋润万物的雪一样默无声息,却能穿越时空、震憾宇宙”。

语言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感情真挚,中间部分引用散文名篇使学生们“听”雪的灵感得到启迪,又加上拟人手法使文章意境深远。如“听到了大地万物酣睡的声音,还听到了春姑娘编织春天的急促的脚步声。”结尾处的语言运用也使文章意味深长,使主题升华彰显。

听雪范文第3篇

如果让你用几个词来描述冬天,那么一定少不了“寒风凛冽”、“冰天雪地”这些字眼,这是北方的冬天,“满眼黄沙茫茫的地与天”。难怪徐志摩会说“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南国的冬天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贵州,这里的冬天异常和善。倘若适逢冬水艳阳天,那就是非常喜庆的事了。可是贵阳的阳光实在太“贵”了,大多数时间,这里的冬天总是阴沉着脸,或者飘着寒雨。那雨通常不大,但阴冷绵密,那冷就如针一样,丝丝地侵入骨髓。

唐朝诗人刘驾有《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我想他一定没去过息烽、石阡或者别的地方、没见过那样热腾腾的泉水――“温泉”。

“温泉”最早记载于《山海经》,1000年前的《山经注》也曾作过描述:“东合温泉水,水出西北喧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白芨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汉代天文学家有《温泉赋》:“览中域之珍轻,无斯水之神灵。……温泉泊焉,以流岁兮,除苛,服中正兮。熙哉帝哉,保性命哉。”北周的庾信在《温泉碑文》中记述了温泉的治病作用。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将我国的矿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

“温泉”在日本被称为“汤”。还记得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吗?“穿过县境的长长隧道,就是雪国了……”那热气腾腾、缥缈如仙境的浪漫雪国汤(汤泽温泉),似真似幻,如在梦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幕不仅仅在杂志、电影中出现。在南国的冬天,我们也可以去体味一下大师笔下的梦幻感受……

走进剑河温泉――依水人家,近泉生活

在贵州,你是很难体验到那种“呵气成冰”的感觉的,贵州的冬天总是那么柔和,没有漫天的飞雪,亦没有瑟瑟的寒风。可是在温泉,你却可以体验“呵气成雾”的奇妙景象。看吧,池中的热气,从水中悠悠地升起,再缓缓向上空凝聚,仿若仙境。甫入池中,当寒冷的身体遭遇暖暖的热水,只觉身上每个毛孔都张开舒展,处处透着温暖舒坦。暖沸肤添润,云蒸气自香。这时你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片白茫茫之中,朦朦胧胧,如梦如幻。身体慢慢习惯了温泉的水温后,会觉得全身都懒洋洋的,身心放松,人也慵懒起来。从池中走出时,清风拂来,心旷神怡,那种轻松如意的感觉就达到了极致,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只知那种感觉很美。

古人也是很会享受生活的:“冬浴之则身暖而寒退,夏浴之则体轻而凉生,夜浴之则睡眠安稳,疲浴之则精神复振”,“饱,浴之忍饥;醉,浴之忽醒;郁,浴之忽舒;昏,浴之日月开朗;劳,浴之营卫安和。”这是在剑河温泉流传下来的古训。

好个养垭好条沟,冒出热水呼呼流。

哪怕天寒大雪飞,洗衣洗澡不用愁。

好女莫往别处嫁,嫁我内寨乐悠悠。

这是贵州省剑河县内寨苗族后生的情歌,它与此地的温泉息息相关。

温泉已成为内寨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寒暑晨昏,花开花落,在温泉那汩汩的水声中都可以听到阵阵的欢笑声、清亮的欢歌声。内寨人至今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裸浴习惯。在他们看来,裸浴是非常自然的,即使有人偶然出现在澡池外,他们也不以为意。温泉村的村民祖祖辈辈一直这样在温泉里沐浴。温泉水滑洗凝脂,由于经常沐浴温泉,村民们的肤色都很好,尤其是那些女孩子,个个皮肤光滑细嫩,像汁液饱满的水蜜桃。

有水当有桥。在苗家众多文化活动中,内寨的敬桥节独具特色。它折射了一个民族在洪荒时代繁衍生息的经历。有这样一个传说:

有一对夫妻非常恩爱,他们很勤劳,生活也富足,但到50多岁仍膝下无子。一天,一只燕子飞来对他们说:“你们家门前的溪沟太深了,孩子腿短,跨不过去。如果你们架上一座桥,他就能到家里来了。”两老便按燕子的指点架了一座杉木桥,第二年就生了个胖娃娃。从此以后,谁家没有子女便去架桥,据说往往能如愿以偿。后来,很多架桥后所生的男孩起名为“久”(Jux)或“当”(Dangk),都是“桥”的意思。

千百年来,温泉之水就这样绵绵不绝地从一座座小桥下流过,见证了数不清的美妙传说,数不清的人间是非。你听,它还在诉说着,诉说着……

寻找文人笔下的石阡温泉――

“斯泉灵幻极,地喷水如汤。暖沸肤添润,云蒸气自香。人心能去垢,炎世就生凉。独有探奇客,临流歌未央。”这是清代某郡守笔下的石阡温泉。

石阡温泉,在贵州石阡县城南松明山下。泉水从山麓石隙中间涌出,水温47.5℃。热气腾腾,水声哗哗,奔泻入江,源泉滚滚,昼夜不舍,冷暧相融,浪涛拍岩,珠飞玉溅,令人惊叹。是全国少有的沐、饮两用优质热矿泉水。被誉为“天下神汤”。

约在16世纪前,那时石阡温泉是露天的,人们常常濯于云蒸日蔚之中,美其名曰“温泉浴日”。 几经历代官府百姓改建,终于形成现在大家看到的设施完善的风景名胜。《贵州通志》这样介绍:大者如盘屋,小者中有石门,环为太极,可供出入,而景象尤奇。“1920年,始建简易女塘,乃有上、中、下三塘及官塘,为官僚绅士所用;中为男民塘,系后来掘地”。官塘院中还立有一碑:“泉温可濯,水清可鉴,男女有别,德不逾闲。”关于官塘之水,清代河南任元敏有诗曰:“滚滚长流似沸汤,松明山下方塘。”

1936年,英国传教士R•A•勃沙特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石阡时,曾在温泉洗浴,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国后,他写了《神灵之手》一书,对石阡温泉浓墨重彩介绍:“石阡城外的断岩外有三个温泉,最上面的那一个虽然小一点,但温度较高,主要供官员享用。中间的供一般人洗澡用,最下面的那一个则为妇女专用,妇女除洗澡之外,还在里面洗衣服”。

关于温泉的起源,流传有这样的神话。从前,有一个勘舆家从云南驱赶火龙。走到石阡时,他见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舍不得离去,就索性把火龙镇在了江底。火龙尾在云南,头则在石阡,地下就喷出了温泉,方便人们洗衣沐浴。这个勘舆家临终前,嘱咐后人把他葬在温泉北面小山上,并建一座三层石塔,以将火龙永远镇在这里,为石阡万民世代谋福利。

盛唐遗风“小华清”――明皇御温泉

明皇御,顾名思义,取材于唐明皇御赐温泉的历史。

明皇御温泉位于开阳县,依山傍水,丛林环抱,数层院落全仿古建筑,设施完备。院中一大池,名为“贵妃池”。四周饰以轻纱薄幔,随风拂动,似有若无。这里的一亭一榭,一桥一池,雕梁画栋、重檐高阁,处处流动着的富丽气息和古色古香,比之骊山脚下的华清池,无不有过之而无不及。

“温泉水滑洗凝脂”,一句话演绎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与之相伴的是那场浩浩荡荡的战争,无数后人为此唏嘘动容。我们回忆它,不仅仅是因为帝王和后妃之间的绮丽艳情,而恰是因为那个有关温泉的时代――曾经大气磅礴、金碧辉煌的大唐;这样一个时代曾牵系着多少中国人的目光和心怀?它是那样的让人念念不忘,追忆扶念,逐渐凝化为一种大唐情结,宛若盛开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牡丹,永远花开不败,永远富丽堂皇。这种情结并非仅存于西安,陕西,关中,从北方到南国,只要是熟悉那段历史的中国人,无不心向往之。

在温泉水滑中,我们感悟一段历史,洗去一身尘埃。

听雪范文第4篇

1、《听雪楼》根据沧月同名小说改编,以“听雪楼”的兴盛更迭为背景,讲述了被武林誉为“人中龙凤”的听雪楼主萧忆情、“血魔之女”舒靖容与江湖热血少年们共同缔造的一段江湖传奇的故事。

2、《听雪楼》是由尹涛、刘国彤执导,秦俊杰、袁冰妍领衔主演,韩承羽、袁澧林、林源、赵东泽、张天阳、白澍、宣萱、傅程鹏、习雪、吕鹏主演,何中华特别出演,芦芳生、黄思涵、卢星宇、谢宁、杨明娜、娜仁花友情出演的古装武侠言情剧。

(来源:文章屋网 )

听雪范文第5篇

《庄子》中有一段盗跖与孔子

的对话:“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

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

盈。”此段秉承庄子一贯的顺其自

然的主张,提出“耳欲听声”乃人之

本性,顺乎人情。翻开历史的画卷,

用耳聆听,用心聆听有声之声、无

声之声、绝响之音,在如椽之笔的

渲染下,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的声

音世界。

有声之声

学中文,先学拼音。在“a、o、e”

构成的声音世界里,在纷繁芜杂的

历史声音中,有几种声音给我留下

的印象最为深刻。

一是文人的情趣。自然的声音融

人历史的篇章,形成移步换景的审

美情趣和效果。以水滴与植物为

例:在竹叶上,是“竹露滴清响”;在

芭蕉上,“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

潇,晚也潇潇”;纵然花季已过,也

要“留得枯荷听雨声”,别有一番韵

致。

二是文人的风骨。“风声雨声读

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自然界的声响与文人的

风骨浑然一体,苍莽雄劲。

无声之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本是

哲学的思辨,却将对声音的欣赏推

到了更高的境界,所谓“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有声烘托无声,愈

显情致。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段描

写被称为神来之笔,也正可为之作

注解:“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

江心秋月白”。一者弹奏者的意境

高妙,二者蕴含欣赏者的如痴如

醉,静中无言,静中有言。

绝响之音

介于有声和无声之间的,自然

就是曾经韵响而终归寂绝的声音。

嵇康临刑一曲,“《广陵散》自此绝

矣”的浩叹,宛若一瓣落花,随悠悠

琴音一起消散于天地间。曾经的美

好的消散,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

前的一切。“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

无花空折枝”,“满目山河空念远,

不如惜取眼前人”。记得曾看过一

则环保广告,画面上在干涩的眼中

一滴泪缓缓落下,旁白道:“不要让

你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

水。”当时颇有感触,现在觉得二者

之间也有共通之处:不要让美丽成为

过去,不要让绝响成为永远的遗憾。

你听,你听,在声音构成的美

妙世界里,用耳倾听,用心倾听。有

一首童谣这样唱道:“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

和尚在说什么,听不懂的,在千遍

的循环、用心的体悟中,就了然于

心了,正是“谁也不用奇怪也别问

为什么呀,几千年的奥妙谁也不会

说破”。

声音中有多少奥妙或玄机,简直难以言传,然而作者还是

斗胆一试,写了文人的声音、音乐的声音,还有来自心灵的更难

解读的声音。第一种感觉为“浑然一体,苍莽雄劲”,第二种都是

相关期刊更多

家庭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家庭与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