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2006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只有引导材料和写作要求,而没有话题,看起来跟我们熟知的话题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只要细致分析一下引导材料,便不难从中发现,引导材料中涉及的对象无外乎就是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校园的课钟、窗外的风雨、新岁的爆竹、梦中的短笛等声音。也就是说,这道作文题的话题其实就是“声音”。这种不明确点出话题而需写作者自行确立话题的作文题型,我们称之为潜话题型话题作文。这种作文题型是2005年才出现的新题型,它能更好地引发我们思考,反映出我们的生活情趣,从而有效地考查我们的观察力、感悟力、体验美的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认识的高度等。潜话题型话题作文一诞生便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估计将成为今后各省高考作文的首选题型。

潜话题型话题作文的写作跟一般话题作文的写作稍有不同:一是我们必须准确地确立话题,否则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写2005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时,必须准确确立好“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这一话题,否则便难以把握好“内”与“外”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必须高度重视审题。一般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往往较低,而潜话题型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它的引导材料或提示语都有可能对话题起限制作用。如2005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假如我们仅从三个广角镜头归纳出“当今的文化生活”这一话题便匆匆行文的话,便有可能偏题,我们还必须注意提示语――“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其话题应为“当今的文化生活与自己的成长”。本道作文题则在材料中对话题进行了限制,即要求我们所写的“声音”必须是能“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

【佳作一】

父亲的笛声

佚名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著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时分,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他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魂。

【推荐理由】

小作者以笛声为线索行文,而又把父爱熔铸于笛声之中:年少时爱父亲,其笛声最美;年龄稍长时厌父亲,吹笛被看作“不务正业”;到外地求学时复苏了爱父的情感,其笛声与我的心产生强烈的共鸣。笛声始终牵动着“我”的内心深处,“是我的心魂”。这笛声,其实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笛声了,而是如山般深沉的父爱的象征。

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耐人寻味,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小作者仅用“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脸蛋”“兀自傻呵呵地笑”“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等几个细节,便把“父亲”的质朴、憨厚、隐忍、痴心的形象勾勒出来了。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清新,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真情款款,富有乡村风味。掩卷思之,令人回味无穷。

【佳作二】

听 雨

佚名

小时候,住在瓦屋下,每当下雨,便能听到淅淅沥沥、凄凄然然的雨声。长大了,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听不到雨声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灵气。缺了能让人感动的至柔至弱的东西,心便开始在慢慢沙化。于是就怀念起那瓦屋的雨声。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情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雨声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闲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经听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声。迷蒙之中,雨声里透出一种古怪的情调,是久未沟通的那种。它拒我于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对我的陌生,然而我却能从意识的最深处感受到它存在的气息。我有一种从梦中猛醒的畅快和历经迷茫后的沧桑感。

哦,我在雨声中相约的竟是已隔了时空的自我,它在讲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问自己,我是谁?还是从前的那个我吗?

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然而听雨却都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似乎只有在这瓦屋轻灵的雨声中,心灵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续。

雨声依然在响,像我真实的心跳……

【推荐理由】

全文紧紧围绕“雨声”行文,抒写了作者深入品味生活之后的独到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饱含深情,颇为感人。文中的“雨声”,既可敲打出“岁月的回响”,又可敲打出“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还是“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意蕴丰厚,能与读者眷恋往昔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共鸣。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与“雨”有关的诗句,作者信手拈来而又能用得恰到好处,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佳作三】

人生需要掌声

李新林

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当年,俞伯牙轻奏《高山流水》时,钟子期为之高声喝彩,于是钟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断,流传着一曲千载称颂的金兰之交的赞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断有谁听?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人生,就像开放在郊外的野花,万紫千红,芳香四溢。人生的掌声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片花瓣。恩赐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而掌声比恩赐更为重要,精神的鼓励感召着每一个孤独无助的行人。

人生,就像颠簸在海上的小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人生的掌声犹如远方的灯塔,引你挂云帆,济沧海。恩赐是一缕海上轻柔的微风,使躁动不安的人感到人世的温情,而掌声比爱心更为重要,心灵的通道连接着每一个沉思忧郁的哲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动,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人脸上并没有一些欣喜的笑容。后来,一个旅游者抬起手来为之鼓掌,卖艺人眼里溢出了感激的泪水。可见,卖艺者是哲人,他寻求的是知音,期待的是掌声。人生需要掌声,掌声比恩赐比金钱更为重要。

当你失落丧气时,你希望有人给你勇气;当你犹豫彷徨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理解;当你精神穷困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热烈的掌声。是的,我们在不断地等待着,祈求着爱心的降临,但我们更在时时刻刻寻找着知音,寻找着精神世界的同路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绝望,也会像那位卖艺人一样流出感激的泪水。

没有掌声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谁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掌声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谁愿意在压抑中生存?人生缺少了掌声,只会剩下英雄垂泪、七子悲歌的结局。正如当年的屈原,世人皆浊惟他独清,世人皆醉惟他独醒,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没有掌声,没有理解,只有渔夫的叹息,终于使他熄灭希望之火、生命之灯。

人生的掌声永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善,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为重要。

让掌声响起来,人生需要掌声。

【推荐理由】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背影教学 课本到生活 写作到品德教育

《背影》一课,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这一课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具体实施的问题。

我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之后,上第二课前临时调整教学方案,将本课时的内容与重点确定为:研讨课文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的写法。我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探讨文中所写的四次“背影”与四次“流泪”入手,用对话的方式,同学生讨论总结出结果:

第一次是在文章开头,作者点出“背影”,引出本文的主题是难忘父亲的“背影”,接下来作者着重描写父亲不惧艰辛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作者对父亲购买橘子的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具体的描写与刻画,这时父亲的背影让儿子感动至深,让读者不难看出作者难忘父亲背影的原因。第三次“背影”是父亲安顿好儿子离开之时,进入茫茫人海之中,儿子在人海中搜寻父亲的“背影”,难舍父亲的离开,这别离时的背影更让儿子情难自已。最后,作者再次写道因读父亲的来信而想起当初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将想念父亲的情感和盘托出,使文章戛然而止。整篇文章材料与内容围绕主题丝丝入扣。

文中的四次流泪,学生通过研讨,也一一总结:第一次流泪,是因为祖母去世,父亲“下岗”赋闲失去经济来源,家中光景变得惨淡,父子见面,难免伤心难过,这当然是作者的伤心难过之泪,此时父亲却抑制着自己的伤心难过宽慰儿子,“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儿子听了这话,自然感到轻松些,然而父亲却是将一切都压抑在自己的心间。这是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的表现之一。第二次流泪,便是文中的重点,被父亲不辞辛劳为儿子购买橘子而深受感动之泪,同时也是一把辛酸之泪。买橘子本是儿子自己能轻松搞定的事,对于年轻的儿子来说,也是举手之劳,而父亲却一定要亲自去为儿子购买,这一份情,这一份爱,是何其的深沉,也难怪儿子在那一瞬间为之感动得潸然泪下。第三次流泪,相对应的是文中所写的第三次背影,作者在人海中搜寻父亲背影时,难舍父亲的别离之泪,那是因为父亲在离开之前,紧接着说的两句话:一句是“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的含义为父亲一定要收到儿子到了那边的信以后才会放心;一句是“进去吧,里边没人。”要儿子看守好行李,这是父亲交待儿子在外一定要小心,别出了什么问题。父亲的话然而简单,但每一个字里都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是一份山一样深沉的父爱。第四次流泪,是作者在读父亲的来信时,对父亲流下的思念的泪水。父亲的信中流露出对儿子的牵挂,也真实地将自己的晚景如实地告知儿子,那也是情不能自已的真情的流露,是预知将来故去时对儿子不舍的一分真情。这里的字字句句都是父亲最真挚最深沉的一份爱,伟大的父爱的写真。儿子怎能不知道呢。

学生们研讨到以上内容之后,有一个学生突然说:“我明白了,作者的构思非常精巧,选材是经过精心取舍的。每一处都是为中心服务的。”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我也明白了,本文的中心,作者在于重点刻画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极为深沉的爱。”

又有一个学生说:“哦,对了,也就是说,作者写到的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以致文中的每一句话,无论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无不都是在为中心服务,无不在于表达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的爱。

“从文章内容及课外材料来看,据我所知,作者写父亲这种深沉的爱,是在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越深,而作者的内心便越愧疚。因而,作者精心选材的这种写作手法的精妙,应该是我们学习这一课的重、难点。”

“不过,文章的最后一段话中,父亲来信告知儿子说到他‘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言语之中,何其凄凉,对儿子是何其的难舍与牵挂?按理说,儿子读到这儿的时候,就不应该叹气说:‘唉,我不知道何时再能与父亲相见!’我觉得这不应该啊!既然父亲这样了,你立即起身去看看父亲不行么,干嘛就不知道何时相见?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真是一个千古旷有的问题啊!教过了那么多年初中语文,我自己没有这样去想,过去的学生也没有提出相类似的问题来过。的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展开了新一轮激烈的争论。最终,没有结果。

我对学生说:“也许,作者的这种处事方式不是完美的。要是你的话,你应该怎样处理?”

“我合上信件,擦干眼泪,决定立即回一趟家,回到父亲的身边。”

立即有学生反对:“不对,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作者也许因为工作上的种种原因,在得知父亲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不能立即回到父亲的身边,也不知道何时能与父亲见面如果勉强去的话,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损失。父亲一旦得知,他会理解我原谅我么?”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父亲的手电筒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的手电筒袁继明

时至今日,依然难以忘记那一幕:那耀眼的铁皮手电筒所发出的光亮和朦胧夜色中父亲瘦小而又强大的身影。从此,夜路上惨淡的月光,路边鬼魅般伸展着的树木,远处荒坟上传来的猫头鹰的叫声,便都染上了一种深沉的温情和格外的明亮……

幼年和少年记忆里的父亲是威严的。他的话多是指令性的:“不许打架!”“不能抽烟!”“别老惹你妈生气!”而感情上面对面的交流几乎是没有的。他从来没有打过我,我对他却有着格外的畏惧。

至于父亲少有的温情也都是通过母亲传递给我的。在外求学和工作的日子里,每次往家里打电话,总是在听完母亲的一顿唠叨要挂电话的时候,才会隐约听见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母亲便会最后又补上一句:“你爹让你多吃点,别太省钱……”

每次回家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出家中那个老式的铁皮手电筒,装上三节一号电池,看它是否还能“正常工作”。就是这个普通的铁皮手电筒,它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父亲深沉而又彻底的爱。

那是我十六岁那年的秋天,家里所有人都忙着收庄稼,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父亲夜里还要看护即将收获的果园。可能是因为农活太多着急的缘故,父亲第一次大声训斥了我:“都多大了,也不知道帮家里忙,果园里没人,昨天丢了不少果子!”我当时很难理解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所承受的生活的压力和重担,只觉得自己已经比同龄孩子懂事多了,为什么父亲还是那样对我,我含着泪水独自来到果园。深秋的天黑得很快,夜风的寒气和树枝纠缠,发出鬼魅般的呻吟。让我一个独自守在这里太不近人情了!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来换我回家,在手电筒的光晕下,我看到父亲嘴角还沾着饭粒,忙碌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本该惬意地吃完晚饭的,是什么原因让他吃得如此匆忙?除了父亲对我的担心和关爱,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一时百感交集,不知说什么好。

“爹,你这儿沾着饭粒……”我用手轻轻地帮父亲擦去脸上的饭粒,父亲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下,对我说:“赶紧回家吧。”

我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一步步摸索着往回走,当我正想象着这样难挨的夜晚父亲将会怎样度过时,突然一束光从身后打过来,本来漆黑难走的路变得明亮了!我知道这是父亲手电筒的光,我回头告诉父亲不用帮我照路了,父亲没有说话,也没有动。我转回头继续往前走,淡淡的月光和手电筒的光将我的身体投影出两个影子,一高一矮,像一对一同前行的父子。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父亲的爱就像这手电筒的光,默默地为我亮着,照耀着我不断前行着的道路……

(1)文章开头画线句中“那一幕”指的是下文所写的哪一件事情?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

(2)文章以“父亲的手电筒”为题有哪些好处?

(3)仿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所表现的父爱有怎样的特点。

示例:父亲借助他人来传递温情。比如:父亲通过母亲给“我”打电话时关照“我”多吃点,别太省钱。

①父爱是威严的.比如:他的话多是指令性的:“不许打架!”“不能抽烟!”“别老惹你妈生气!”

②父爱是深沉而又彻底的(或:父亲通过行动来表达父爱).比如:父亲晚上匆忙吃完饭就来换我回家,用手电筒照亮我回家的路.

(4)请你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以第一人称写出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字数不少于30字)

我用手轻轻地帮父亲擦去脸上的饭粒,父亲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下,对我说:“赶紧回家吧。”

答:

(1)“那一幕”指的是我十六岁那年的秋天晚上,我看果园回家时,父亲用手电筒帮我照路的那件事.

(2)①“父亲的手电筒”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分);②“父亲的手电筒”象征着父亲对我的爱

(3)示例:(1)父爱是威严的.比如:他的话多是指令性的:“不许打架!”“不能抽烟!”“别老惹你妈生气!”(2)父爱是深沉而又彻底的(或:父亲通过行动来表达父爱).比如:父亲晚上匆忙吃完饭就来换我回家,用手电筒照亮我回家的路.

(4)示例:这小子要干什么?我一个大老爷们,让儿子擦嘴像什么话!只是这感觉又好温馨,儿子懂事了,懂得照顾爹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啊!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时,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将相关内容概括出来.本题中“那一幕”,看到冒号后面的提示“那耀眼的铁皮手电筒所发出的光亮和朦胧夜色中父亲瘦小而又强大的身影”写的是下面晚上看护果园父亲为自己用手电筒照亮道路的事,概括时注意用“人+事”的方式,语言要简洁.交代时间,地点,“父亲用手电筒帮我照路”.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标题的好处.我们要明确理解标题的好处主要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兴趣.本题比如如答“交待了文章写作内容,点明中心”.

(3)此题考查的是文章中心及人物的理解,故事情节的概括.回答这道题时,要结合故事情节来加以概括,文章中除了写父亲的严厉,还写了父亲对孩子的深沉而彻底地爱,从文中找出相关情节.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庭三部曲》;多元;叙事主题

《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是李安电影创作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部重要作品,创作的主题都是家庭,因此被誉为《家庭三部曲》。在这三部电影中,李安创设了多元的社会文化语境,采用多元叙事主题,细腻地勾勒出全球化语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形态。综观三部电影,可以发现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社会文化语境,如中西跨文化语境、代际语境、婚恋语境和女性话语语境等。多元语境中的叙事主题交相辉映,错综复杂,层层铺展,贯穿三部电影始终。不同叙事主题的冲突与融合,不仅增加了影片的戏剧张力,还延展了影片丰富的人性内涵。多元叙事主题是李安创作《家庭三部曲》的重要风格与特色,也是李安电影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每一个叙事主题展开分析,可以更充分地展现李安电影的文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一、《家庭三部曲》的多元语境分析

叙事都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下展开的,语境赋予了叙事的涵义,深化了叙事的主题。语境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他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家庭三部曲》三部电影的情景语境都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家庭成员的活动范围和社会交往关系为辐射的具体场景。《推手》和《喜宴》的故事都发生在美国,《推手》中的中国父亲来到美国和儿子家人团聚,本想就此安度晚年,却未能如愿;《喜宴》中的父母在中国听到儿子要结婚的消息,迫不及待地来到美国准备儿子的婚礼,意外却接二连三地来临;《饮食男女》的故事发生在台湾,父亲和女儿们围坐在餐桌前吃着父亲准备的大餐,却各怀心事,六次家庭聚餐,六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宣布。三部电影的文化语境呈现多元化,有中西跨文化语境、代际语境、婚恋语境和女性话语语境。《推手》和《喜宴》主要是在中西跨文化语境下展开叙事,《饮食男女》主要是在婚恋语境和代际语境下展开叙事。在多元语境中,女性话语语境是隐藏在其中的,主要是为了构建男性话语语境中的叙事主题和承载叙事意义。

二、《家庭三部曲》的多元叙事主题分析

李安曾经说过《家庭三部曲》是关于“一个家庭解构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李安不仅在多元语境中讲述如何“解构”,还以含蓄的中国式留白来“重新建构”。解构与建构在多元叙事主题下展开:中西跨文化语境中的和而不同;代际语境中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婚恋语境中呈现的是人们的多元婚恋观,展示的是对婚姻与爱情的开放包容。以上叙事主题都具有显性特征,而女性叙事主题则是一条隐性的线索,极易被忽略,但正是女性们的隐忍与妥协,才最终成全了家庭的重新建构。

(一)中西跨文化语境中的叙事主题:和而不同

李安对中西文化都有深刻的体验和独到的理解,《家庭三部曲》代表着当代台湾电影在东西文化冲突和交融这一叙事主题上审美创造的最高成就。[1]《推手》片头就以蒙太奇手法展现了朱父和美国儿媳之间的冲突。冲突的本质在于两种文化对于空间的需求、家庭的观念以及交际规则不同,而中国文化所体现的群体意识,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更为宽容。因此打太极的朱父气定神闲,敲键盘的美国儿媳烦躁不安。而且在这些冲突的细节中,朱父一直在宽容忍让,暗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如练完太极轻轻地搬回凳子;正投入地听京剧时无奈地接过儿媳递过来的耳机;微波炉爆炸时被儿媳训斥却一言不发;看到儿媳跑步时面露慈祥的微笑;儿媳写作时端来一杯茶水放在她的桌子上,等等。《喜宴》中的冲突是父母的传宗接代观念和自我价值观念的碰撞,归根结底是以“他者”为中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中西文化价值观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叙事主题中,和而不同作为中国哲学智慧的最高境界,成为最终的解决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了所有的差异。《推手》中,父亲的委屈成全最终得到美国儿媳的认可,她在新家为父亲挂上了一把中国宝剑;《喜宴》中,父亲给雷蒙送上了他的红包,并第一次用英语跟他说“我听,我看,我懂”。正如李安自己所说“在骨子里面,我还是用中国人的眼睛在看世界”。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和而不同”正是李安在中西跨文化语境中采用的叙事主题。只有承认中西文化差异,才能促进人们对异质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最终达到整体的和谐,融合共存。

(二)代际语境中的叙事主题:冲突与和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代际语境中,父亲具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父亲的话语权体现在多方面,如“仁义”“尊卑”“忠”“孝”等,而父亲的权威一旦对子辈构成抑制,就会导致子辈的反抗和突围。[2]《推手》一开始,晓生一心要尽孝,并努力在妻子和父亲之间维持平衡。餐桌上的细节暗示了这种努力,他一边用刀叉吃媳妇递过来的菜,一边用筷子吃爸爸给他夹的菜;一边跟妻子说英语,一边又跟爸爸说汉语。当父亲第一次无意走失时,平衡完全被打破,冲突升级。《饮食男女》中对两代之间的冲突叙述得更为细腻。星期天的晚餐是父亲话语权的象征,三个女儿谁都不敢反抗。家庭成员团聚的时刻,却总有意外的消息宣布,先是家倩投资房产打算搬出去住,接着又是家宁未婚先孕,再就是基督信徒大姐家珍闪婚,所有的事情都在反抗父亲的话语权威。二女儿家倩说:“不过想到要离开那个家,一切都值了。”一句话概括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与反抗。

对于父子之间的冲突,李安一直都在探索和解的路径。《推手》中的和解是父亲既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又与儿子的家庭保持密切关系,还得到了儿媳的理解;《喜宴》中的和解是父母默认了儿子的性取向,儿子也完成了父母传宗接代的心愿。《饮食男女》中的和解是父亲和女儿们既追求各自的幸福,又重新建构了家庭。李安说:“处理父亲形象十分有助于我的生活与创作,有着净化与救赎的功能。”[3]父亲的话语权在三部影片中越来越弱,从《推手》的强势主导,到《喜宴》的无奈认同,最后是《饮食男女》中的父女话语权利平等,追求各自幸福。代际语境这一叙事主题由冲突走向和解,李安成功化解了父亲带给他的压抑和阴影,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三)婚恋语境中的叙事主题:开放与包容

婚恋语境是社会文化语境的一个缩影,婚恋观体现了社会文化特征以及价值观取向。《家庭三部曲》中容纳了多样化的婚恋形态,包括《推手》中的跨国婚姻、儿女撮合父母等;《喜宴》中的同性恋、父母催婚、父母安排相亲、假婚真结、父母晚年生活等;《饮食男女》中的分手后关系、幻想恋爱、闪电结婚、未婚先孕、单亲妈妈、老夫少妻等。但是在多样化的婚恋形态中,也有一些不能被接受的话语。如家倩的前男友告诉家倩他要结婚了,并问她“我们的‘朋友关系’是不是还维持跟过去一样?”时,家倩立刻离开,慌乱地走到楼下,扶住一根柱子平息自己。

《家庭三部曲》中对多样化婚恋形态呈现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但是这一叙事主题是逐层递进、渐渐明朗的。以父亲对婚恋的态度为例,在《推手》中,朱父虽对陈太太有好感,但一直也没有表明,还尽量遮掩。陈太太对朱父也有好感,但不满意女儿的摆弄,哭着说她们“嫌我老了”。朱父明白事情真相后离家出走,在给儿子的信中,朱父说:“谢谢你的好意撮合,我们两个老人家这点志气还是有”,这点“志气”就是传统中国婚恋语境中的“晚节”。直到影片结尾,两个人都离开儿女独居,遇见时也只轻轻地问了一句“下午有事儿吗?”。结局暗示了两人结合的可能性。与此相反,《饮食男女》中的父亲在一次全家聚会中,不想再委曲求全,抛开顾虑,用和女儿一样的方式宣告了自己追求婚姻幸福的态度。比起《推手》的欲说还休和《喜宴》的折中求全,《饮食男女》更加直接明朗,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四)女性话语语境中的叙事主题:隐忍与妥协

《家庭三部曲》主要探讨的是父亲话语权利下的社会文化,在多元语境中,女性话语始终处于被隐蔽、被压抑的境地。[4]在女性话语语境这一叙事主题中,李安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独立、坚强、隐忍的女性,历经了情感挣扎,最后选择妥协。《喜宴》中的威威一个人在美国拼搏,为帮伟同假结婚,最后同意留下孩子,不仅满足了伟同父母内心深处香火传承的大愿,而且成功化解了两代之间不可避免的观念冲突;[5]但三个人的“和谐婚姻”隐藏了威威的个人幸福诉求。《饮食男女》中漂亮能干的家倩第一个提出离家,但却为了父亲放弃出国晋升的机会,最终成为家庭的守候者,接管了父亲的厨房,唤醒了父亲的味觉,维系了整个家庭。与此相反,不具备隐忍、坚强、独立特质、不妥协的女性在电影中就成为被嘲讽的对象。锦荣妈妈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她不仅要靠女儿们养活,还常常挑三拣四,当所有人都以为她要成为朱太太时,却意外听到朱父宣布取锦荣为妻,她当即昏倒在地。

在《家庭三部曲》中,女性的心理诉求常常被忽略,如玛莎对独立空间的诉求、威威对自我婚姻的幸福诉求、家倩对爱情事业的诉求等,都掩盖在看似和谐的完美结局中。可以说,这些女性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完成了家庭的重新建构。这说明在父系文化中,女人是作为另一个男性的能指,女人是意义的承载者,而不是创造者。[6]

三、结语

通过多元语境下的叙事主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语境中,李安都没有满足于表层的叙述,而是从更深层次来寻找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平衡,这是李安多元叙事主题的最高境界。

经典的电影经得起时间的洗刷,任何时候观看都能引发深刻的思考。《家庭三部曲》之所以成为经典,包含很多元素,如高超的蒙太奇手法、精炼的剪辑技术、戏剧化的结构情节等,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多元叙事主题所展现的多元社会生活形态,真实而深刻,丰富了影片的内涵,最终成就了《家庭三部曲》的经典。多元叙事主题表达的是李安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厚重的人文关怀,在不同叙事主题之间游刃有余,将其所信仰的中庸之道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李安电影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孙慰川.试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叙事主题及美学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 高媛媛.喜剧性中父权、文化的平衡――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探析[J].电影文学,2007(14).

[3] 张克荣.华人纵横天下――李安[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120.

[4] 景银辉.文化冲突中的女性创伤――李安电影《喜宴》中的被隐蔽的女性话语[J].电影文学,2011(23).

[5]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卷)

应 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她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 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2)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

3. 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的一种,并说说理由。

A. 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4. 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而人物又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时代背景下生活,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的那一个。在阅读时,多问几个问题很关键。譬如文章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何?人物个性怎样?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个性?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透过这些人物,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在问的基础上,整合相关信息,获取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合理运用答题技巧,正确处理阅读思路,用流畅简洁的语言表述答案。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就能培养良好的小说阅读和欣赏能力。

第1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能力。本题从问题设计中可以看出围绕“应聘”这一中心事件出现了两个关键人物:母亲、儿子。通读全文后不难发现母亲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儿子只是个配角。作者想借母亲帮助儿子应聘一事,引发读者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儿子应聘,母亲不放心帮助应聘,帮助中有不满、有嗔怪,更多的是包办代替,由这“一斑”可窥见目前普遍存在着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全豹”。家长不放手,孩子不自主,导致孩子缺乏责任心、主动性、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充分展示自我优势的能力。因此,在应聘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表现出漫不经心、抱怨、不自信及缺乏责任感等问题。而母亲却始终处于积极强势的状态,或替儿子说话做事打圆场,或表现对儿子做事不满意,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在概括事件时,要尽量把妈妈所做的事情找全,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答案示例:(1)母亲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2)母亲替儿子填写表格;(3)母亲替儿子打圆场;(4)母亲陪儿子面试;(5)母亲替儿子回答问题。

第2题考查对重点词语蕴含的意义的理解和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这是作家在描绘人物时使用的评述类词语,它会帮助我们了解人物的个性、思想和生活态度。解答这类题,首先要能把这些词语还原到具体语境中,根据语境进行思考;还要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入手,并能说出运用这种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1)“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人群拥挤以及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2)“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

第3题属于拓展题,考查对情节、主题的理解能力,并鼓励考生多角度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可以从情节发展、作品整体倾向的角度进行判断,并根据母亲与儿子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场人员都“面露微笑”这一情况,给出答案。

答案示例:选择A项,理由可以从文中母亲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积极态度着手,也可以从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写法着手。选择B项,理由可以从母亲的心理落差着手。选择C项,能自圆其说即可。但是在通读全文后,应该可以判定A答案出现在小说的高潮(也是结局)部分,应该是最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揭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培养孩子的方向必须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即负责任、有能力、善思考、能担当、自信独立。而母亲具备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儿子却欠缺太多。从母亲接电话时的“非常高兴”,到听过电话却“呆了”的结果看,这样构思更精彩,更能突出小说的主题。因此选择B、C两项不能给满分。

第4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探究能力。小说反映的主题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引发我们对主题的深思,即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作者赞同什么,反对什么,从小说情节的设置,从最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母亲被录取的精巧构思,从儿子与母亲的表现中已经有了答案。如果再能联系我们的切身体验,反思现实生活,我们对主旨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当然看法源于真实事件,既要有自己独到的新颖的见解,又不能架空分析,理由要从文章中找,要以文本为依据,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答案示例:可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提出看法,阐述理由。例:我认为这种现象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

小说向来都是各地中考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文体之一。小说阅读的考查一般会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文章:篇幅千字左右,贴近时代、文短意长、以小见大、情节完整、结局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内容使人回味无穷等。

小说阅读应特别关注如下四个方面:

(1)关注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社会环境,它对解读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性格与思想、挖掘作品的主题等非常重要。

(2)关注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自然景物是由许许多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关注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人物性格、挖掘作品主题。

(3)关注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程。小说中的人物随着小说中人与人之间、人物自身思想与行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性格特点越来越突出。客观地认识人物形象,则必须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对人物在某一阶段表现出的性格、思想等作出正确判断。

(4)要把人物形象分析放在全文中考虑。这类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要理解全文,能够从全文中找到刻画人物形象所用的方法,并能敏锐地把握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这种形象又是如何发挥其社会效应的。唯有站在全文的高度才能准确把握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先,要了解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对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等,明确其写作意图。

相关期刊更多

钢琴艺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三峡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

宋史研究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