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豁达人生

豁达人生

豁达人生范文第1篇

【李家鼎先生,祖籍广东南海,1955年来到香港,1976年入职T.V.B武术指导及演员,1982年12月加入T.V.B香港八一剧集。现于无线电视担任演员,并兼任武术动作指导,时有接拍电影。自1968年起在香港及美国习英、美式骑术,精于马术、骑术及马术特技,现为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马术导师及统筹。】

戏里人生:虽无浓彩,却留重墨

李家鼎先生祖籍广东南海,1955年,年仅八岁的他来到香港。1965年起,开始参演电视剧、电影,到1976年加入香港无线电视,除了演戏之外,他还兼任武术指导,前前后后共参与制作的影视作品多达四百余部,可谓是香港影视界近四十余年来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毋庸置疑,香港是一个影视发达的城市,大小明星风靡一时,然而不管何时何地,影视的舞台都不会只属于一两个巨星,当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汪明荃等闪亮荧屏时,类似于李家鼎先生这样的一大批普通演员及演艺工作者的付出,默默耕耘,同样值得称道。如果说,光彩照人的明星是香港娱乐圈这顶皇冠上耀眼的明珠,那么李家鼎先生等人,则是构成这顶皇冠的基本质地,虽不夺目,但同样绚烂异常,不可或缺。

纵观李家鼎先生的从艺之路,参演作品数量多,虽很少担纲主角,但能够四十余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常在舞台,却不占也不争焦点,能够做到如此,除了热爱,更主要的还是内心的那份澹然。回顾李家鼎先生早年的经历,或者能够对这份澹然做出注脚,因为早期的艰苦生活往往能磨练出一个人宠辱不惊的从容心态。

当年,初到香港的他,面临着生存的困窘,为此十一岁时,他即步入社会,打工挣钱。“那个时候,一天工钱一块五,做了半年后,才涨到了两块。”李家鼎先生回忆说,“每天早上七点就开始做工,到天黑以后才回来休息。”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经济尚未起步,为了生存,他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经历了最底层的磨练,这些经历无疑为他以后的演艺生涯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素材,正因如此,每当他日后出演底层角色时,往往能入木三分。1965年,他开始参加电影拍摄,担任角色,从此一发不收。1976年,他加入香港无线电视,并在《香港八一》至《香港八六》(共1400多集的处境喜剧)中演出“银禧小食店”的伙计李威。

多年来,李家鼎先生参演的电视电影不计其数,塑造的角色更是各式各样,虽然一直以来并非以耀眼的角色出现在荧屏,却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现于无线电视担任演员,并兼任武术动作总指导。

戏外人生:静则品茶,动则驯马

除了演员这重身份之外,李家鼎先生还是一位资深茶艺人士,对茶道、茶文化有着深深了解,更主要的是,这份自小养成的爱好,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坚持至今。“爱之,品之,更藏之”,多年来,李家鼎先生还非常喜爱收藏茶叶,在其收藏中,各种各样茶叶陈列其中,既有年代久远的,也有最新品种,而作为一名真正的茶爱好者,不同的茶产品,都是他的“知己”,每天饮几杯或浓,或淡的茶,生活自是惬意无比。

不过,在他的收藏中,第一珍贵的便是普洱,也是自己最为锺情的。据他介绍,他收藏的普洱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也有五十年代、七十年代的,颇为丰富。此外,他的另一情之所系的则是铁观音,他说:“我喜欢的铁观音,是属于岭南派,不是一般人概念里的潮州的,比较清火,没有潮州的味道那么重,比较淡一点,清一点。”从李家鼎先生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他对茶艺的爱好,绝不是停留在情感上,而是有着理智深刻的认识。这种情感与理智的结合,与他从小的家庭氛围密不可分,正是由于从小的熏陶,才铸就了他一辈子超乎常人的爱好。他说:“我父母都喜欢喝茶,我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就喜欢上了喝茶,养成每天必喝茶的习惯;到现在,如果一天不喝茶,就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一样。”

正是有着这份家风的传承,李家鼎先生有了一辈子的爱好和兴趣,同样他也将这份享受传给了自己的孩子,让这一份优雅得以传承,得以流传。他笑着说:“我的孩子们品茶,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本来,他们对喝茶不是很感兴趣,但自从喝了我亲自泡的茶后,他们开始真正喜欢,并逐步迷恋上。”李家鼎先生不但将爱好与孩子们分享,更将此与大多数人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正是“奇文共欣赏”,在他看来,好茶也要与人分享,“以茶会友”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而对于曾经一段时间普洱茶被热炒的现象,李家鼎先生也道出了他的看法,“一直以来,我极为反对市面上以次充好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生意人,为了利润而将茶道、茶文化放置一旁,更是感到遗憾不已。”

此外,李家鼎先生还是资深马术教练,自1967年起在香港及美国习英、美式骑术,精于马术,骑术及马术特技,现为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马术导师及统筹。他说:“香港的马会是世界一流的,而我则是专业训练马师,同时还带有很多学生,是香港马队的代表。”对于李家鼎先生而言,驯马既是自己的爱好,也是自己的工作,因此,在演戏之余,他可谓是“静则品茶,动则驯马”,生活丰富精彩,自不待言!

豁达心态:居安思危,知足常乐

生活中,李家鼎先生为人率真,性情爽朗,是一位知足常乐,且居安思危的人,他常言希望以后能多点时间与朋友们聚会,泡泡茶,聊聊天,更是将“常在有日思无日,莫在丢时念有时”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懂得珍惜,未雨绸缪。

对于子女的教育,李家鼎先生也是看得重要,却不死板,反而灵活,更多地引导。他说:“我自己小时候家规很严,父母对我们很严格,凡事都讲究,吃饭时不能讲话,夹菜、喝茶都有规矩,生活细节处处都要注意。因此,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我更加灵活,尊重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但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要求他们先过自己的良心,只有过自己的良心,才能过得去他人的心。”

豁达人生范文第2篇

“艺术小票友”视兴趣为老师,终成艺术大家

在黄苗子寓所里,除了满屋子的书画、书籍,便是各有来历的坛坛罐罐,以及叫不出名的大小葫芦画,而夹杂在这古色古香的环境中,还有现代化的电脑、传真机。在黄苗子的“安晚书房”里,电脑占据了其中很大一角。86岁时,黄苗子开始学用电脑,之后经常用电脑写稿子。他曾说,他是他们那代人中最先学会用电脑写字的人之一,偶尔还上网“冲浪”。

顾炎武说“行已有耻,博学于文”,这也是黄苗子的座右铭。“从事文艺的人应该多点兴趣,不妨先杂点,打开尽可能多的大门”,黄苗子说,特别是从事文学艺术类的人,更需要广博的知识做底蕴,然后在广博的时候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深入,不管是对书法还是其他的艺术,都要掌握其艺术规律,尔后融会贯通,做到“由博返约”。黄苗子年轻的时候兴趣广泛,自己感兴趣的就去钻研,而且在涉及的领域都颇有建树。

黄苗子说,“‘天才只有三分,用功要有七分’,这是张大千总结而我们也都认同的经验,不过,要想有点成就,天分是要有的,但更需要的是埋头苦干。”他曾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行走在艺术世界里的小票友。但是,自诩为“小票友”的黄苗子竟在艺术上玩出了大家风范。

黄苗子的各类爱好中,惟一能称得上刻意经营的,就得算美术史了,20世纪50年代专注美术史研究,成绩斐然。《美术欣赏》、《吴道子事辑》、《山人传》、《画坛师友录》、《艺林一枝》……美术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本接一本。

最初鼓励黄苗子研究中国美术史的,是文学家阿英。阿英是爱好中国传统艺术的学者,他的书籍收藏是当代闻名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畅安、启元白、叶誉虎、谢稚柳、傅抱石都曾给予他在美术学学识方面的启发和帮助。

解放后来到北京,通过朋友盛家伦介绍,黄苗子从一个油坊老板那里花40美金,买了一大批美术史方面的书籍,装了6辆三轮车。这不但使他后来成为这个领域藏书较多的“富豪”之一,也更激起他研究美术史的深厚兴趣。

1955年左右,黄苗子被安排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但因为问题,1960年初他从北大荒回来后才正式上班。开始是在资料室整理图书,因祸得福,他由此有了大量阅读史料的机会。在那段时光中,他在书中与古人对话,心游八极,乐而忘我,一边读,一边摘抄材料,读书卡片记了上万。“从出土文物中的美术实证到野史中的逸闻传言,从唐诗宋词中对美术的吟诵到话本、小说中不时出现的画家行迹,历史上与美术有关的一切,应有尽有。于是,中国美术史在他那里便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动的千年故事”。他特别喜欢从事古代美术书的分类编目工作,并且给社里购藏过一些善本。记得曾经购得明版《陈伯阳集》等,并在那时编过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所藏善本书目(油印本)。

之后,黄苗子被调到古典美术编辑室。那时,人民美术出版社交给黄苗子编纂《中国美术论著丛刊》的任务,打算把南北朝以来的历代美术著述(包括美术史、论,技法,美术家的诗文著作,历代公私收藏等近一千种)选优整理出版。期间,黄苗子到过上海、江浙各地图书馆访寻古美术珍善本书,也写过一些笔记心得和简介之类的文字。但这个计划只做了个开头,出版了《历代名画记》等六七册书,就终止了。

被人们称为书法家的时候,黄苗子已年近七旬了。黄苗子的书法功力深厚,小时候受教于名书法家邓尔雅。邓尔雅写得一手好篆书,刻得一手好印章,是燕大名教授容庚的舅父兼老师。在南京的时候,黄苗子又与书法家于右任、沈尹默交游,得书法大家的真经。他还非常欣赏书画家张正宇的“以画入字”的才气。

“”中,黄苗子在监狱里也没有停止过对书法的研究与探索。没有纸和笔,他用意念继续着对书法的揣摩,看着墙上滴下的水痕像个字,他就仔细观察其结构与笔法。出狱后,心有所感,黄苗子参透了不少东西。

黄苗子的书法融众家之长,雄健潇洒、老而弥精,显示了极其深厚的传统功力和艺术造诣。人们评论他的书法艺术:他的作品是发自性灵之作。他不拘绳墨,由工而不工,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没有束缚,没有框框,没有负担,随心所欲,书写的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黄苗子说:“不要把写字看得太神秘。关键是要不断学,互相研究和自己琢磨。”

据说,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在学习书法时,很喜欢黄苗子的字,曾和郭沫若一同去看望黄苗子,到黄苗子家就四处找他写的字,连纸篓里的字纸也拣了出来。吴冠中曾说:“对黄苗子,我先是拜读文章,从中获得艺术方面的教益,后才看到他的字,一见倾心,十分喜爱,突出的感受是构图美、虚实美、节奏美,总之是造型美。”

进入晚年,黄苗子又兴趣突发,拿起画笔,不过不是画漫画,而是学着泼墨着色。他总说自己画画是跟老伴郁风学的,可郁风却说其实不然,老伴学画乃是“偷用自己所剩颜料”。20世纪90年代初,黄苗子夫妇客居澳大利亚。那时,看到一幅幅的创作和速写从郁风笔下如泉涌出,曾被人称作漫画家的黄苗子不免心有所动。他便利用老伴用剩的颜料,也试着拿起画笔来涂抹,坚持多年,“抛弃了半辈子的行当,认真去做,也能捡得些回来”。

晚年的黄苗子与夫人一道畅游世界各地,在传播东方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众多精华。专家称他的画:“绘画在继承中力求新意,有时把中国古代象形文字、图腾符号等和绘画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现代感。”而他却认为是:不土不洋,非驴非马,也不敢说像个骡子,还是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正是这些“四不像”的书、画在世界各国的展览中,让人刮目相看,纷纷被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方美术博物馆等收藏。

黄苗子的诗创作少有人知。20世纪30年代刚到上海时,黄苗子寄居在一个喜诗词书画的长辈家中,有幸拜见柳亚子,经常去他家里,又结识了主办诗歌杂志的诗人林庚白。柳亚子鼓励黄苗子投稿,黄苗子此时远离家乡,思乡之情郁郁于胸,于是有感而发,写了几首古诗,还真的被刊登出来了。这又引起了他对古诗的兴趣,此好至今不灭。

其时,柳亚子发起的“南社”召开了几次盛大的纪念集会,江浙和上海等地的诗词名流很多人参加了。一统计,人数恰好108个,于是仿效梁山大排队,在报上发表了“南社点将录”。头一名,是蔡刁民,自然称之为“托塔天王”,柳亚子居二,名之为“乎保义”。21岁的黄苗子也在其中,因其身材矮小,恰合“矮脚虎”之誉。

1958年,黄苗子被下放东北。冬日深山老林里零下30度,其寒彻骨,但黄苗子被逼迫去拉大锯伐木。一直握笔写字的手被冻得僵直,虽戴着破棉手套,也难握住锯把儿。他们锯的是又高又直的红松。群山之中,北风呼啸,传送着凄厉的锯声。可黄苗子写诗抒怀:“偶从完达赤松游。”读来轻松悠闲,一种乐观的情绪,苦中作乐。

在黄苗子身上,艺术总是以不同形式伴随着他的人生行程,但不管形式如何变,艺术却始终是他生命的轴心。他说:“生活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什么比对艺术的爱好更重要的,爱情也不例外。”正是因为将艺术看作生命,他才能在兴趣广泛的同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成就。

与众多名流大家因艺术而结缘

作为一位书画艺术家,黄苗子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造诣颇深。然而,黄苗子这样谦虚地评价自己的一生:我这个人从外形到内在,始终都很矮小,一辈子都没有“日高千丈”的希望。他表示,能走到今天,全仰仗身边朋友们的潜移默化和自己那么一点点勤奋。

黄苗子、郁风夫妇最自豪的是一生中有无数良师益友相伴,没有门派与专业之见,只因志趣相投。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40年代的重庆“二流堂”、50年代的北京栖凤楼和后来的王世襄芳嘉园小院,劫难重逢后北京的一场场聚会,让这对艺术夫妇总是生活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朋友圈中。

上世纪50年代,黄苗子研究美术史。为了搜集资料,经常去半壁街的作家聂绀弩的家。他发现聂家藏书颇丰,从唐代丛书到明清笔记小说都有。于是就一批一批地借阅,一个月总要去三四次,每次布包里总是夹几本书回家。

有一天,黄苗子跟聂绀弩开玩笑,说他是研究古代小说的,研究《三国》、《红楼梦》、《金瓶梅》、《水浒》,给他的书房起了个斋名“三红金水之斋”。聂绀弩很高兴,黄苗子用隶书写好了挂在聂绀弩的书房。后来红卫兵来了,让聂绀弩说“三红金水”的意思,他急中生智,说“三红”是“思想红、路线红、生活红”;“金”是“小红书”《语录》;“水”是的“江”字边旁,因为尊敬不敢直接写出来。红卫兵撕掉了,说:“你也配!”10年后,黄苗子与聂绀弩见面,又用草书给他写了一张。

黄苗子的同辈朋友不少人日后成为文化大家。“反右”后,黄苗子、张光宇两家人没有住处,王世襄毅然让他们住进了王家的芳嘉园小院。那时,他们没有多少工作需要做,便各自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王世襄研究明式家具,研究清朝建筑法则,还研究鸽子、葫芦等。黄苗子当时研究唐代画圣吴道子,写了大概十几万字。还有一个朋友替他们抄东西,抄完之后大家交流互看、提意见。

郁风则记得,1976年唐山地震后,芳嘉园小院的主人王世襄不肯离开他收藏的宝贝,竟想出一个办法:在他心爱的紫檀大柜里睡了好几个月。后来黄苗子书写一联赠他:“移门好教橱当榻,漏屋还防雨湿书。”横批:“斯是漏室”。

在黄苗子家的客厅里,挂了一大幅著名画家黄永玉2005年的画作《一枝荷花》,题款是:“郁风黄苗子兄嫂惠存。”说起两人的友谊,源于他们在青年时代的一件趣事。在上海,黄苗子很喜爱黄永玉的才气,又感动于他学习的刻苦,于是,写了一封信,意欲购买几张自选的木刻,请黄连同画价一起寄来,然后从南京汇款过去。为其真诚所感动,黄永玉很快如信照办,并计划着画款的用处。不期,画作寄出,画款却久久未到。黄永玉坐不住了,左思右想,决定去南京“收账”。当黄永玉坐在了黄苗子的客厅里,不好意思的黄苗子连连说:“对不住,对不住,我以为早给你寄去了。”尴尬的初次见面,竟成了他们倾心数十载朋友之谊的开始。

“”之后,分别了多年的黄永玉听说黄苗子回来了,赶快上芳嘉园去看他。他推开小屋的门,却只见黄苗子鼾声如雷地大睡。他摇醒了黄苗子,黄苗子晃了晃脑袋,看看黄永玉,以为在梦中。黄永玉那些年发展了他的画作,画荷花出新意,很有些自得的作品,他邀黄苗子去自己家里看画。黄苗子虽还在困顿之中,但是爱画心切,急于想看黄永玉的画作,就说:“可以骑自行车去。”于是,迅速搬出自行车,腾身上了车座。可是“忽”地又从那边掉下来,原来他忘了自己并不会骑车。

黄苗子与齐白石老人也有一段画缘。一天下午,爱好绘画的黄苗子去北京西城跨车胡同的“铁栅书屋”看望白石老人,正好邮递员来送信,黄苗子就把信带了进去。白石老人接到信后立刻坐下看,读完信后,白石老人高兴极了,他看了黄苗子好一会,颤颤巍巍地打开大橱的门,拿出很多卷画,指着说:“你挑吧,挑一张你喜欢的,我送给你。”

对国画有特殊偏爱的黄苗子很受感动,他知道白石老人以卖画为生,画作从不轻易送人。他小心地在画卷中选出一幅浓淡对比较强烈的虾。白石老人沉吟一番,然后拿起毛笔,在画上题跋曰:“89岁白石老人,久客京华,梦也思家,时值黄苗子弟携予亲人书至,此谢之。”这幅画中,白石老人没有画水,可大虾的须、爪、腰、尾和身上的水晕,都让人看出虾正在水里游的姿态。

晚年,他已经是耄耆老人,但更乐意别人叫他“黄苗子”。他说,“黄苗子”二字听起来既温暖又亲切,就像冬日里的一簇火苗。这个总是一副笑眯眯模样的老人一生喜欢交友,夏衍、叶浅予、沈从文、启功等一批老朋友去了,总有慕名而来的一拨拨新朋友找上门来,他的家里既是他们夫妇俩起居、创作的地方,又是新朋旧交交际聚会的沙龙。

乐观豁达的艺苑大家笑对人生

有一本非常精美别致的书画集,书分两面,从前往后翻是郁风的画,名曰《小小画集》,从后往前翻是黄苗子的书画,名曰《我这本画册》。郁风优美柔和的画面,配上黄苗子那粗砺刚猛的书法,一个至柔,一个至刚,刚柔相济。黄苗子、郁风夫妇书画合璧,被誉为中国艺术界的“双子星座”,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他们彼此互为师友。郁风总是笑着对人道:“我经常是他的第一个批评者,他写的字,我其实不懂,但是我从艺术的角度、直觉、构图等方面,给予最不客气地评价。他有时候听,有时候也不听。我的画,他也批评。”

提起黄苗子和郁风,人们都会羡慕他们的幸运,在茫茫人海中牵手自己人生的理想伴侣。黄苗子认为,生活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什么比艺术的爱好更重要的,爱情必须建立在有共同爱好的基础上。“我和郁风走到一起,可以说是艺术做的媒,我们的结合完全是志同道合,然后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兴趣一致,心灵相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是爱情、婚姻牢固的基础。”

像大多数老人一样,黄苗子常常喜欢回首自己过去走过的路。因为悔恨年少时没有好好用功,老人更加珍惜晚年的每一天,“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中午小憩片刻后继续工作到午夜。画画、练书法、写文章、整理书稿,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以前是时光撵我,现在是我挥汗逐日”。

黄苗子一生爱书,嗜好藏书。20世纪50年代,他成为享受北京的古旧书店送书上门待遇的老主顾,还经常到琉璃厂和隆福寺购书,以至于他家一度成为业内朋友借书的“图书馆”。“我的生活就是读书,读书也就是我的生活――我就是这样过活的。”黄苗子戏称家里是书店的仓库,书架上都堆着一包又一包的书。零零碎碎也好,拉拉杂杂也好,这恰恰如实地反映着他那种“读书过活”的状态。黄苗子曾笑言:“人家说,千万不要到我家里来,因为,你如果要玩股票啊、打麻将啊什么,都怕输嘛,到我这儿来,全‘输’。”

“这些书确实值得留恋。可是已经到了这个年龄了,哪还有时间看那么多书。”1998年,黄苗子把自己珍藏的1000多本古线装书捐给了香港大学图书馆,还潇洒地说:“走后一身轻,干干净净。”这就是他的洒脱。

黄苗子自言生活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搓麻,一生最爱的事就是读书,最痛苦的事就是没有书读。另一个嗜好便是爱吃肥肉,但老是被孙女“黄牌”警告,所以总是藏着、掖着“偷吃”。在北京万荷堂的黄永玉81岁生日晚宴上,黄苗子开怀大吃,馋嘴的模样活像个大孩子。晚年,黄苗子偶尔也参加音乐会,但他坦言也不是真喜欢,只是为了陪老伴郁风。

在高龄之年,黄苗子对当今书画界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当下多数年轻书画家存在的共同毛病是,对艺术理论浅尝辄止,文化底蕴不够,“一些人可能字写得不错,但画得很糟;画得可能很棒,但字又写得不忍卒看;有的善书画,却不会写诗词。其实诗、书、画本为一体,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应该在一专多能的基础上,学会将此三者融汇贯通到作品中,而不应偏废某一项。”

对于一些年轻书画家不安心创作、四处走穴挣钱的现象,黄苗子颇为反感。“我知道有一些年轻画家,他们刚把握着的画笔暖热,丰满的狼毫还未磨秃,基本功还没有打好,就开始热衷于四处走穴卖书画了,急功近利严重损害了艺术创作的纯净性,长此以往,艺术家必将自毁前程。”

黄苗子的书法作品也有假冒,但他表示毫无办法,“虽然有版权法,可我们哪有时间和精力管这事。在这方面我非常佩服启功先生,他就是一概不管。人家问他潘家园卖的字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启功说,‘别管了,反正写得坏的都是我的,写得好的都是人家的。’”黄苗子说,“现在中国处在一个转型期,法律还不健全,一切都不正规,还需要时间和过程。”

晚年,黄苗子身体特棒,精神也好,还爱说笑话。以前有人问他:“您这么大岁数了,头发怎么还不白?”他回答:“不白之冤。”70岁的时候,黄苗子在自寿诗中自称“老顽童”,年过九旬“本性”不移,俏皮依旧。黄苗子还很爱笑,谈话间说到高兴处,常常伴随一阵爽朗的笑。郁风曾对老伴说:“你这个人呀,将来怕是笑死的。”

黄苗子和郁风是艺坛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2007年4月,郁风离他而去。这时,黄苗子开始系统整理书画作品,系统性拍卖藏品。2007年,黄苗子、郁风“回风书画存珍”专题拍卖218件拍品全部成交,启动了“黄苗子郁风基金会”,资助文化艺术与教育事业,作品基本不留给儿女。黄苗子以前常到各地搜集古代碑帖拓片,1949年前辗转收藏到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斋的一批金石拓片,其中《六朝诸家石佛造像》被视作当今所发现的对六朝时期佛像碑刻品相最好的拓片。黄苗子曾将这一生珍藏捐给高校。就在去世前的20多天,他还获得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并将所获奖金100万元捐赠给人民美术出版社。

乐观豁达的黄苗子对生死看得尤为淡漠,他说:“死是自然规律,一定要来的,你忧心忡忡、害怕都没有用,还不如顺其自然,能够活多久是多久。”他70岁以后曾4次写遗嘱。告诫家人坚决反对在自己死后开追悼会、座谈会,更不许宣读“悼词”,也绝对不允许向遗体告别。他和几个“生前好友”有过协议,称:“趁我们现在还活着,约好一天,会作挽联的带副挽联,画一幅漫画也好;不会作挽联的带个花圈,写句纪念的话。趁我们都能亲眼看到的时候,大家拿出来欣赏一番。这比人死了才开追悼会,哗啦哗啦掉眼泪更具有意义。”关于人死后“住房”――即骨灰盒的问题,黄苗子吩咐家属:预备一个放过酵母片或别的东西的空玻璃瓶,便可作为临时的“行宫”。

豁达人生范文第3篇

1、豁达也有程度的区别,有些人对容忍范围之内的事,会很豁达,但一旦超某种极限,他就会突然改变,表现出完全相异的两种反映方式。

2、豁达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但从更深的层次看,豁达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

3、豁达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仅二三。面对世事沉浮,想要“胜似闲庭信步”,就得有豁达的胸襟。

4、豁达者的游戏精神,就是如此。既然他把一切视为一种游戏,尽避他同样会满怀热情,尽心尽力地去投入,但他真正欣赏的,只是做这件事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游戏的乐趣在于过程之中。

5、豁达的人,每每是乐观的人。

6、人生在紧要关头处,选择与豁达为伴,就像收获心灵的一方乐土和澄净和谐的氛围。

7、追求豁达的人生态度其实就像一次旅行,沿途的风景和经历会丰富你的阅历,会一次次的冲击你的心灵。

8、豁达是一种感觉,不是因为你是有钱人,或者你是有地位的人,只有从心里感到真正的豁达,才是真正的豁达,才能达到利吾身的作用。

9、豁达更是一种境界,我们追求之!追求豁达人生,追求大爱无疆!

10、豁达是一种特质,它一部分来源于性格,但更多的源于修养。拥有素质,追求内涵!男人儒雅,女人高雅!

11、把酒临风,那是一份豁达;乐观处世,那是一份潇洒。

12、豁达的人,有着健康向上的思想,洒脱、坦荡、热情、开朗;豁达的人,敢于直面得失、敢于示弱、善于修正自我;豁达的人,光明磊落,不会文过饰非,更不会暗箭伤人,热爱别人也为别人所热爱;豁达的人,宽容大度,在他面前,不必为说错一句话而担惊受怕,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豁达的人,从容淡定,听到逆耳忠言会报以感谢,听到诽谤谗言则会一笑了之。

13、豁达的人在遇到困境时,除了会本能地承认事实,摆脱自我纠缠之外,他还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思维习惯。

14、豁达,于无声中悄然绽放着美丽的春蕾。

15、一本一本的书,就像是一口一口的饭,不断喂养着我,让我明白生命的真谛生命的真谛——豁达。

16、豁达也是生存的艺术,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人生处事为人皆方圆之间,方圆有度,不卑不亢。

17、豁达是一种修养,一种沉稳,洒脱,严于律己的风度;豁达是一种哲学,用火豁达的眼光欣赏世间的万物,我没会发现生活的美好;豁达更是一种心态,用豁达的心态对待亲人和朋友,我们会由衷的感激人生有缘,相聚同行。

豁达人生范文第4篇

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跬步之积才能致千里。拥有豁达的心才能平和地看待他人的优缺点,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和快乐;拥有豁达的心才能眼界宽阔看得长远,从而不斤斤计较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为自己营造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豁达,是一种处世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琐屑小事,即使吃亏不必睚眦必报。豁达地生活,才可能有精彩的人生!

通向豁达,就要学会不在意。不在意,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事事“较真”、“小心眼”;别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与利的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动不动就大喊大叫,以致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别那么多疑敏感,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人;也别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顾影自怜。人生有时真的需要那么一点点傻。

不在意的功夫做得好,其实真的是门学问。

不在意,是大度与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流于琐屑与平庸的。而实现了豁达与宽容,自然会产生轻松与幽默,从而洋溢出一种性格的魅力。

豁达,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的大智慧。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锱铢必争的人,其实是在占小便宜,争大烦恼;而豁达面对,乃是不争之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其乐无穷!

豁达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因为没有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身心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

豁达,也是在给自己设一道心理保护防线。不仅不去主动制造烦恼的信息来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面对一些真正的负面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要处之泰然,做到“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妙方,也是一种坚守目标、排除干扰的良策。

豁达人生范文第5篇

习主席指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争当"四有"军人,必须勇挑强军的历史责任,军人应该怎样把自己的岗位和强军目标联系起来呢?

深刻的历史和严峻的现实告诫我们,懈怠必颓,忘战必危。习主席深刻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只有军人枕戈待旦,人民才能安枕入眠。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是每名革命军人责无旁贷的担当。

在日常工作中,个别战友在实践强军梦中可能存在思想"雾霾":有人认为强军梦目标宏大,距自己比较遥远;有人感到自己人小事微,起不了关键作用,难有大作为。真的是这样吗?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79年前的泸定桥。大渡河水深流急,两岸高山陡峭,红军唯有过桥别无他路。22名突击先锋攀爬着仅由13根铁索组成的"桥",以"要桥不要命"的精神飞夺泸定桥,挽救红军于命悬一线。这场小规模的夺桥战斗已影响历史车轮走向,怎么能说个人作用不重要、细小岗位无碍大局呢?

战争年代如此,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更加突出,信息化战争的复杂性、联动性更加深化。岗位就是战位,每个岗位都是制胜的关键"节点",关乎战争全局。

能战方能止战,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平凡的岗位干出极致的业绩,岗位就是制胜的战位;细小的任务做到卓越的标准,岗位就是强军的战位,这就是岗位与战位的辩证法。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人人都应有肝胆有担当。要立足本职岗位把自己有限的军旅生涯燃烧起来,把个人力量汇聚为实现强军梦的意志力量。

(作者系总装备部军械工程学院研究生)

军人心得演讲稿:与豁达同行

各位领导,各位战友:

大家好!

豁达,如点点春雨,滋润你我干涸的心田;

豁达,如支支火把,照亮你我熄灭的心塔;

豁达,如七彩虹桥,沟通你我理解的桥梁。

在这样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干部,以豁达之心对待世间万物,以豁达之心真诚待人,显得必要而且迫切。先让我们从历史长河掬几朵浪花,以抚慰喧嚣社会中浮躁的心。

"以宽厚相处,协和人我""兼相爱,交相利",先哲古训在耳边回荡;"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不行而不相悖",古老而鲜活的民族精神,在中华儿女身上薪火相传。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终换得廉将军肉袒负荆,将相和好,国家安定。豁达是一种素养,尖刻、势利、贪婪、嫉妒,以及舍我复谁、四面树敌的傲慢,几乎与之无缘,更不会文过饰非,甚至暗箭伤人;豁达又是一种宽容,有人对不起他,他不会记人一辈子,他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知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知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他知道"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豁达是一种智慧,豁达的人能坦然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想当年的庄子,在濮水垂钓,楚王"愿以境内累矣",庄子"吾将曳尾于涂中",终久持竿不顾。这样豁达的胸襟,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在中国知识分子无路可走的时候,他成了看守心灵月亮的一棵孤独的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做了很多年的地方官,不断地调动。黄州,杭州,定州,密州,最远去过海南岛(当时称为儋州),这种调动基本都是平级,我们设身处地想想,摊在诸位身上,谁受得了?但苏东坡怎么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豁达的襟怀,走到哪里都是成功者!

相关期刊更多

火控雷达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皮肤病与性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