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绞刑架下的报告

绞刑架下的报告

绞刑架下的报告

绞刑架下的报告范文第1篇

这是2005年12月发生在伊拉克高等法庭审理“杜贾尔村案”中的一幕。一年后的2006年12月30日,即穆斯林传统节日宰牲节的这一天,随着萨达姆被执行死刑,“这一切”就真的结束了。16天后,提克里提和另一名原伊拉克高官班达尔也被处以绞刑,行刑地点和方式与乃兄如出一辙。就在本文截稿后的1月20日,在沙特的一个网站上又出现一个新的手机录像。该录像显示,萨达姆的尸体在被运往提克里特埋葬之前,曾遭游街示众……

萨达姆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同样没有结束的还有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1月10日,布什宣布向伊拉克增兵的新政策,同时承认在伊拉克犯有“错误”。16日,美国向海湾增派航母舰队,因为“伊朗威胁着伊拉克和中东的稳定”。这些事情接二连三、彼此纠结,每一件都足以引起激烈争议甚至重大后果,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各地。再联想到美国共和党在去年11月中期选举中的落败、布什身边那些强硬人士的失势、关于伊拉克是否已经陷于“内战”的争论、“伊拉克研究小组”报告承认在伊拉克的失败、驻伊美军死亡人数破3000大关和美国国内撤兵呼声的高涨……

下一期,让我们再梳理一下美国国内的有关情况。――编者手记

萨达姆“走”时,布什入了梦

“他们绞死了他,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为什么,我不明白。”在看到伊拉克官方电视台反复播放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绞死的画面时,10岁的逊尼派小孩阿莫尔・阿卜杜拉一脸的不解和恐惧。的确,在诸如小阿莫尔等伊拉克稍小年龄段的孩子心理,萨达姆已经成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早在三年多前,小阿莫尔心中一向崇敬的“萨达姆爷爷”却成了人们争相发泄的对象。巴格达街头,所有萨达姆的画像都被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糟蹋得面目全非。就连小阿莫尔所在的学校每间教室里的萨达姆的标准画像也被摘下,新版的教科书上就不再提到萨达姆的名字,小学老师也不再教孩子们朗读诸如“我爱萨达姆”这样的词句了……

2006年12月30日凌晨,当得知萨达姆即将被绞死的消息后,许多伊拉克家庭,包括幼小的小阿莫尔们,早早围坐在电视机前……

布什是在美国当地时间29日晚6时15分(北京时间30日8时15分)获知萨达姆将被执行绞刑消息的。当时他正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农场。然而,当萨达姆走上绞刑架时,布什却已进入梦乡。“在得知处决萨达姆的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后,总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白宫发言人施坦策尔说。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哈德利在电话中向布什汇报了处决的全过程。布什没有亲自出面发表讲话,而是通过白宫发表声明,说萨达姆被处决是伊拉克民主建设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表面看起来,萨达姆被顺利地执行了死刑。然而,事情的余波,却变成了轩然大波,至今未息。

第一个手机录像:萨达姆受辱而死

“萨达姆躺在一副担架上,身体盖着白色的裹尸布,头部露在外面,双眼紧闭。”这是伊拉克国营电视台12月30日下午播出的萨达姆被执行死刑时的无声画面。画面显示,当两名行刑的蒙面男子将萨达姆带到绞架前,身穿黑色大衣的萨达姆显得十分平静。

萨达姆被绞杀了,很多逊尼派伊拉克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给他们一点安慰的是,这位曾经让他们在伊拉克教派冲突时占据上风的强人也算是“安静”地走了。但,事实表明,这只是一厢情愿。

就在伊拉克国营电视台播出这段录像的同时,一段迥异于官方版本的、长达两分半钟的现场有声手机录像在半岛电视台和互联网上同步出现了――当绞索套在萨达姆脖子上的时候,行刑室里的几个人开始高喊“去见鬼吧”。萨达姆则针锋相对地嘲笑这些人缺乏男子气概:“你们就是这样展现你们的勇敢吗?这就是阿拉伯人的勇敢吗?”现场还听到一个试图制止对萨达姆嘲讽的声音:“我请求你们不要这样做,他正在被处决。”

后来证实,此人为现场监督行刑过程的伊检察官法鲁恩,他曾要求这些人停止起哄,并以离开现场相威胁。因为根据伊拉克法律,在检察官缺席的情况下,死刑将不得执行。但他的话反而招致更大的呼喊声。在萨达姆念完祈祷词后,那些人开始一遍遍地大喊什叶派领袖、迈赫迪军领导人穆克塔达・萨德尔的名字。

录像显示,行刑男子突然拉掣后萨达姆的身体从绞架上随即落下,吊在绳索下的身躯短暂摆动,脖子随即折断。但国营电视台并没有播出这些镜头,只是播到绳索套颈后就此打住了。

另据见证了整个行刑过程的伊国家安全顾问鲁巴伊透露,萨达姆在行刑前拒绝戴上黑色的头罩。他手持《古兰经》,并要求把它交给某个人。鲁巴伊说,萨达姆被处死时,身边并没有什叶派或逊尼派的宗教人士在场,也没有美国人在场。现场只有作为见证的目击者以及施行死刑操作的14人。据检察官法鲁恩说,这14人事先均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手机等物品都不准带入。然而却有两名伊政府高官混入现场,这段手机录像可能就出自他们之手。

据美国媒体的详细报道,这些见证人包括伊拉克司法部长、国家安全官员、议会议员和总理马利基的数名高级顾问,他们事先都经过马利基的严格挑选。在绞刑实施前的12月29日深夜,这14人接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通知,要求他们必须在凌晨3时30分集合。5时左右,这14人登上两架美军直升机,抵达靠近巴格达的位于底格里斯河河畔的卡迪米亚伊军基地。那里曾是萨达姆时期的情报部门总部。随后,伊上诉法院法官哈达德、检察官法鲁恩和司法部长三人立即进入一个小房间,10分钟后,萨达姆走进房间。他头戴一顶旧式的毛线帽,身穿一件黑色的短大衣,里面是深色西装和白衬衫。萨达姆的双手被塑料手铐扣在前面。哈达德回忆说,萨达姆走进房间时,“看起来很正常,神智清醒,也不害怕”。

在处死萨达姆后,目睹行刑过程的哈达德在接受英国BBC采访时回顾了萨达姆临死前的经过:“他说‘我们将上天堂,而我们的敌人将下地狱’,他还呼吁伊拉克人彼此宽恕,互相友爱,强调伊拉克人应该抗击美国人和波斯人。”

鲁巴伊称,一名蒙面警卫冲萨达姆喊道:“你毁了我们,杀害我们,导致我们陷入贫困。”

萨达姆回敬道:“我救你们于贫穷和苦难之中,摧毁了你们的敌人,波斯人和美国人。”

那名警卫骂道:“真主诅咒你。”

“真主诅咒你。”萨达姆回应道。

之后的情况就是手机录像中萨达姆与观刑者发生了争吵的那段。当萨达姆在进行祷告的时候,绞刑架上的活动地板突然打开,他应声悬挂在半空中,双目圆睁。

“暴君了!”观刑者中有一个声音传了出来。另一名观刑者则意犹未尽地说:“让他在那里摇晃三分钟。”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白宫2007年1月10日称,布什后来在观看萨达姆站在绞架上遭嘲讽的录像后感到不快。

第二个手机录像:他受到虐待或虐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录像事件引起伊国内局势极度恶化与争议无数的时候,当地时间1月9日凌晨,另一份由手机拍摄的萨达姆绞刑录像出现在一个据称支持萨达姆的前复兴社会党的网站上。这份为时27秒的录像新闻标题中说萨达姆总统是“不朽的烈士”。画面是从萨达姆尸体的脚部开始,进而推进到被裹尸布裹着的尸体全身。当镜头移到萨达姆头部的时候,白色裹尸布被拉了下来,露出了他的头部和颈部。他的头部朝右边扭曲了90度。在位于其颌线下部1英寸左右的左颈部,有一个圆形的带血大伤口。他左脸上有一些红色大疙瘩,裹着头部的裹尸布上有血迹。显然,这是在萨达姆被绞死并被放在担架之后不久拍摄的。其中的关键部分在于,录像中听到了一段不同于此前手机录像中的声音――当裹尸布被拉下的时候,有个声音说:“快,快!我从1数到4。1,2……快!你会让我们大难临头的。”然后有个声音回答说:“马上,马上,阿布-阿里。我就快拍完了。”此人显然是拍摄者。第三个声音说道:“阿布-阿里,你要负责任。”

“阿里”是谁?他就是那位特意要让萨达姆在最后一夜难受的伊拉克看守吗?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萨达姆2006年12月29日深夜被驻伊美军移交给伊拉克方面后,他拒绝了最后一顿晚餐,那是一只鸡。萨达姆只要了一本《古兰经》。30日凌晨1时前,萨达姆要求睡觉,但看守们却有不同想法,他们都是什叶派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的成员。其中一名叫阿里的看守特意要折磨萨达姆。“他们一直在取笑萨达姆。”一名看守告诉《星期日电讯报》说,“阿里拿着一根几个小时后用来绞死萨达姆的绳子,他还对萨达姆说:‘这东西等着你呢,这东西等着你呢。’”“看守们在他面前跳舞,但萨达姆试图入睡时,他们每隔30分钟就进牢房去一次,他们说:‘我们不让他睡觉,我们要毁掉他的人格。’”凌晨5时过后,萨达姆再次拒绝了早餐,他向看守们要一支烟,遭到拒绝。而后,萨达姆被带到行刑室,双手铐在身前。

如果,彼“阿里”就是此“阿里”,那么,他拍摄这份新的手机录像,显然要侮辱萨达姆和整个逊尼派。不过,伊拉克叫阿里的人不少,如果这个人是逊尼派,那么,他的目的显然是激化仇恨、为伊局势火上浇油。

还有,萨达姆脸上的“血迹”和“伤痕”从何而来?据负责拍摄萨达姆绞刑录像的官方摄影师马塞迪回忆,整个录像带时长15分钟。“我一直跟着他走上绞刑架,两名警卫在我们的身边,我站在绞刑架上近距离拍摄了萨达姆被执行绞刑的镜头。他立刻就死掉了,他的尸体扭曲,抖动得很厉害,但是尸体上没有血。”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萨达姆脸上的伤痕可能是因为绞刑架翻板过窄所致,这使萨达姆在绞刑架上掉下去后脸部受创。但有人不这样认为。萨达姆律师辩护团的一名成员就称,她将就伊当局允许萨达姆的私敌出席绞刑现场与执行人员对萨达姆的尸体进行羞辱一事向国际法院伊拉克政府。

紧接着,萨达姆的遗嘱由他的律师披露。遗嘱是萨达姆在行刑前24小时内对首席律师杜莱米口授的。除了墓地选择,萨达姆还在遗嘱中指控美国和伊朗一起合谋对他施以绞刑,并要求杜莱米不要为他向阿拉伯或外国元首乞命。后者曾于2006年12月28日向包括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发出过呼吁,请求它们立刻采取行动以阻止驻伊美军把萨达姆移交给伊拉克方面。

残忍报复开始了

在第一个手机录像出现后,伊拉克国内就像开了锅。逊尼派穆斯林悲愤不已、激情难抑。一系列残忍的报复行为与新一轮反美浪潮随之出现。在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以及逊尼派聚居的各重要城市,逊尼派举着萨达姆画像和自动步枪,游行抗议,并把矛头指向美国,发誓要把伊拉克变为“侵略者的炼狱”。

就在萨达姆被处死的30日早晨,伊拉克中部城市库法发生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91人伤亡;下午3时,首都巴格达西北部的哈里亚区发生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

此外,类似1月7日的报复行动也已变得稀疏平常了――这天早上,当巴格达海法街的商户和摊贩准备营业时,三辆面包车急驶而来,停在海法街上。们跳下车,将一些眼睛被蒙上的人质拖向大街。们在电线杆和电灯杆上挂上绳索。进行反抗的人质遭到枪击,活着的人质脖子上被套上绳索,然后在半空中被绞死。超市工人阿特瓦恩称:“我们看到所有这些眼睛被蒙上的男子被吊了起来,一些人头部中弹。总共有23具尸体,我们都是逊尼派,所以我们支持。有人打电话给警方,们伏击了警察。警察在半小时后逃走,随后,他们后来在政府军的支援下控制了这里,取走了尸体。”伊拉克内务部估计,在萨达姆被执行死刑后,有200名伊拉克人遭到绑架。

中国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殷罡研究员表示,伊拉克国内的教派仇恨更加激化是必然的。因为,手机录像以及对萨达姆行刑前的谩骂和侮辱确实过分。从任何角度看,这在伊拉克血腥历史上从未有过。自2004年伊拉克恢复死刑以来,已有约50人被绞死,但都是在监狱中不公开执行的。

伊政府难堪:国际社会指责,美国为自己“开脱”

国际社会也普遍指责萨达姆绞刑手机录像不能接受,要求严惩肇事者。联合国绞刑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利普・奥斯通表示,萨达姆是在人格尊严受到严重侮辱的情况下被绞死的。这明显是一种报复行为。它表明,伊拉克的法律仍然像前政权时一样遭到践踏。奥斯通呼吁伊拉克当局取消对萨达姆两名同案犯实施绞刑,并把国际法作为审判标准,即在判决做出之日起30日内可进行上诉。

在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面前,美国尽管做出了处死萨达姆是“正义之举”、是伊拉克民主建设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的公开表示,但也强调,美与伊政府在对萨达姆执行死刑的时间和方式上存在分歧和争议,并对绞刑录像流传产生的负面影响感到不安。驻伊美军发言人威廉・考德威尔2007年1月3日在新闻会上说,美方在执行萨达姆死刑的过程中没有扮演任何角色,决定完全在伊拉克手中。如果美方来处死萨达姆,其方式肯定会“完全不同”。当天,伊总理马利基的法律顾问马里亚姆・拉亚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直到萨达姆被执行死刑前数小时,美驻伊大使确实希望能延迟执行的时间,但马利基已下定决心,在新年到来之前执行对萨达姆的死刑。

中国社科院另一位中东问题专家张晓东研究员认为,其实这不过是美国面对舆论的说辞而已。美国就是刻意把自己“摘”出来,以营造一种印象:萨达姆从被判决到最后行刑,完全是伊拉克人民、政府、法庭的选择和行为。但殷罡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这不是托词,美国人确实不同意提前执行死刑。”殷罡说,对美国人来说,萨达姆被俘与被判死罪这就足够了。死不死,何时死,并不重要。

为了平息和缓解这场风波,马利基1月2日责成内政部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对现场侮辱与偷拍事件展开调查。3日,伊当局逮捕了两名警卫和一名负责监督行刑过程的官员。马利基的一名助手当天说,私自用手机拍摄行刑录像的是伊司法部的一名雇员。但也有伊官员认为,教派民兵武装分子可能渗透到萨达姆行刑的警卫队当中。

由于压力陡然增大,伊拉克政府困苦莫名。有消息称,马利基于1月3日向总统塔拉巴尼提出辞呈。但在美国最高层的迅速干预下,马利基收回了辞呈。1月6日是伊拉克建军节。在阅兵式上,深感压力的马利基竟然语气强硬地警告仍在对绞死萨达姆“说三道四”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他强调说,处死萨达姆纯属伊拉克“内政”,甚至威胁和这些国家和组织“断绝关系”。

那么,拍摄并播出手机录像是不是伊拉克政府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默许的呢?殷罡认为:“手机录像给伊拉克政府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可能是伊政府默许的。因为伊政府的录像当中,还对萨达姆淤血的脖子上围上了一条围巾,就是怕这种血腥的场面刺激国内的逊尼派。而且,从录像来看,寻找到的刽子手也是训练有素的。但现场行刑的警卫队伍全部是什叶派的人。手机录像的出现,只能说明伊拉克政府控制力的薄弱。”

殷罡所说的“训练有素的刽子手”,据美国媒体报道称,是两名对萨达姆“恨之入骨”的伊普通农民。在伊拉克,行刑者一职并没有专人固定担任,一般由司法部职员志愿临时担任。自2004年以来,伊拉克志愿行刑的人已有不少,但轮到萨达姆的时候,司法部里似乎没人愿意担任此职。伊政府一高官此前称,萨达姆被判死刑后,有来自全球的数百人提出充当行刑人的申请,有些申请甚至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到马利基的办公室。

萨达姆“叶落归根”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萨达姆的遗体已于2006年12月31日凌晨3时零5分开始,在其出生的提克里特奥贾村下葬。葬礼过程简单,持续了大约25分钟。

萨达姆死后,依据穆斯林宗教传统,尸体应在24小时内安葬。萨达姆的两个女儿拉加德和拉娜原先想将父亲临时葬在也门,等待适当时机再送回伊拉克安葬。但萨达姆所属的阿布・纳赛尔部落30日晚间则提出依照萨达姆的遗嘱将他葬在安巴尔省的首府拉马迪。经过协商,姐妹两人最终同意将父亲下葬拉马迪,但却遭到伊政府和美国的坚决反对。安巴尔省为伊拉克最大行政区,也是这个国家最具有战略性的地点。拉马迪位于巴格达以西大约70公里的伊拉克“逊尼派三角区”,扼守前往约旦和叙利亚的交通要道,反美抵抗运动相当活跃。据统计,伊拉克战争以来,在拉马迪附近伤亡的美军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地点。因此,美国与伊当局自然不会将萨达姆的遗体拱手让与此地的反美武装。

争执过程中,手机录像曝光了。美国驻伊大使要求伊政府改变原先将萨达姆遗体秘密掩埋的决定。在美国压力下,马利基妥协,同意将遗体转交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附近的奥贾村部落下葬。萨达姆小女儿拉娜在接受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专访时披露,开始时美国人建议,提克里特人自己把棺材运回去,但萨达姆的亲属们认为,如果那样的话,路上什叶派武装人员可能会杀害运送遗体的人。最终,美国人用飞机将遗体送到提克里特。

奥贾村是萨达姆的出生地和伤心地。1937年,萨达姆出生于此。2003年12月13日,他也是在此附近的一个地洞内被美军生擒。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葬在提克里特城的主要墓地中,他们和萨达姆的孙子一起于2003年7月在摩苏尔被美军打死。萨达姆埋葬地点选择在距离他两个儿子的墓地大约三公里、属于本部落清真寺的土地上。下葬当日,提克里特当地警察封锁了进出城的所有通道,禁止任何人在四天内离开或进入这座城市。但依然有数千人涌向提克里特。面对墓碑,许多人不禁失声痛哭,还有些人跪在墓碑前悼念这位前领导人。提克里特逊尼派女教师阿卜杜拉说,“萨达姆在我们的眼中将是英雄,我有五个孩子,我将教导他们向美国人复仇。”当地逊尼派清真寺的教长仍称萨达姆为“领导人、总统和烈士”。一些武装人员更是抬着萨达姆的画像,朝天开枪,并呼吁为萨达姆复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巴格达郊区萨德尔城,什叶派走上街头载歌载舞,以示庆祝。

舆论“爆炸”种种

萨达姆走了。这位在中东舞台上呼风唤雨、纵横捭阖几十载的一代枭雄,当然早就料到自己的结局,但不知他是否想到过,自己急匆匆的离去,却丢给国际舆论一堆话题……

争议之一:萨达姆死了,伊乱局能否就此改变?

萨达姆被执行绞刑,意味着美国2003年春天开始的“倒萨”行动最终完成。但萨达姆“倒了”,当前的伊拉克乱局就会因此而改变吗?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在伊拉克扶植亲美政权,并把伊拉克作为推销美国民主价值观的样板。然而,美国万万没有想到,正是他们的干预,使今天的伊拉克日益成为教派仇杀、宗派纷争和各种暴力活动的温床。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援引美国研究人员提供的数字披露,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直接或间接死于这场战争的伊拉克平民已经超过了65万人。作为占领军的美国大兵也不乐观,迄今已经有3000多个美国年轻人把生命留在了伊拉克,并且超过了9.11恐怖袭击2973人的死亡人数。而这一切,身陷囹圄的萨达姆影响有多大?恐怕极为有限。

萨达姆之死改变不了伊拉克的现状,更救不了焦头烂额的布什!其实,美国人对此非常清楚。在萨达姆即将被执行绞刑的2006年12月29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布赖恩・惠特曼在华盛顿就说,驻伊美军已经做好面对暴力袭击增长的准备。布什在处死萨达姆之后发表的声明中也说,处决萨达姆并不意味着伊拉克暴力冲突的结束。美国在伊拉克仍面临着许多艰难抉择,仍要付出牺牲。

鉴于“伊拉克是美国输不起的战争”(美国新任国防部长盖茨语),在美国当地时间1月10日晚,布什不顾包括部分共和党人在内的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宣布新的对伊政策――内容包括将向伊拉克增派2.1万多名军人(向巴格达增兵约1.75万人,向安巴尔省增兵4000人)、要求伊政府尽快承担起更多责任以及寻求美国中东盟友的支持等。同时,布什承认,美国在伊战中犯有错误,并表示他对这些错误负有责任。就在布什承诺增兵之际,伊总理马利基也对曾是盟友的什叶派萨德尔的武装“迈赫迪军”发出警告:要么解除武装,要么等待全面挨打。但一些伊拉克组织做出了强烈回应:将用裹尸袋将布什新派的两万多名士兵送回老家。

这份对伊新政策能否控制伊拉克局势呢?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等认为,增兵不是上策。而承认失败,体面撤军,才是必经之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月11日表示,最终实现伊拉克的和平与稳定,使伊拉克人民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还是要依靠“伊人治伊”。

争议之二:急送老萨“上路”的,是美国,还是伊拉克?

萨达姆长达几年的牢狱与审判,在2006年12月30日即将跨入新的一年的岁末戛然而止。这一天,也仅仅是萨达姆死刑上诉被驳回的第四天,而且又是伊斯兰教传统节日宰牲节,举世都感到意外和突然,也令伊斯兰世界感到惊恐和不安。按照伊斯兰教惯例,是不应在宰牲节期间处死犯人的,原本伊有关部门也表示,处死萨达姆至少应推迟到宰牲节以后。况且欧盟和俄罗斯等都反对处死萨达姆,紧急呼吁不要匆忙处死萨达姆。

杜贾尔村屠杀这一件罪行,的确足以判处萨达姆死刑。但萨达姆还有许多其他罪行,为什么不一一审判,以便让他死得更明白、让世人看得更清楚、也对一切企图重走萨达姆老路的人提出警告,而是仅仅匆忙审完了杜贾尔村屠杀案,就如此急火火地处决这位政治生命早已终结的人物呢?

中国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殷罡说,急于处死萨达姆是伊拉克决定的,反映了伊拉克总理和什叶派的意志。处死萨达姆是伊拉克总理签字的。但是如果不处死萨达姆,那麻烦会更大。伊拉克国内以及国际社会都有反对处死萨达姆的声音。如果就此问题进行协商,伊国内的逊尼派不会同意。美国中期选举后控制了众参两院,2007年1月4日美国新一届国会就将走马上任,届时肯定会找茬,甚至对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进行清算。万一布什顶不住压力,转而对伊拉克政府施压,时间就会往后拖,拖黄了怎么办?所以及时处死萨达姆可以使其掌握主动。伊拉克新政权是以什叶派为主的,而萨达姆在位时,什叶派可是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尽管处死萨达姆会在伊拉克国内出现一些麻烦,但不会出现大乱。这就是什叶派倾向于处死萨达姆的原因。但殷罡也说,之后的手机录像事件与萨达姆被杀,是两回事情。如果没有后来的手机录像事件,国际社会反映还是平静的。

但专家当中也有不同的看法。张晓东研究员就认为,伊拉克政府的背后就是美国人。美国人之所以这样急的原因,是在于新年后处死萨达姆,既可能添乱,也可能生变。因为新的一届国会即将走马上任,而它又是由主导的。虽然跟共和党在对伊总体政策上不会有太多的差别,但肯定会要求政府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要求对伊拉克的政治有所变动。因此布什为了显示伊拉克问题一切都还在轨道上并且有所进展,以防酝酿中的对伊新政策出台后出现其他的变数,精心考虑了在这样的时间处死萨达姆。张晓东也指出,当然还有其他考虑,比如根据伊拉克的一些法律,人一过70岁就可以免死刑,萨达姆到2007年4月就够70岁了。总之,时间越拖,对美伊双方压力越大,变数也越多。

争议之三:绞刑,野蛮还是文明?

为萨达姆画上生命休止符的是一副古老的刑具――绞刑架。绞刑,是萨达姆最不愿意的一种死法。2006年11月5日伊拉克最高法庭宣布萨达姆犯有“反人类罪”,并判处萨达姆死刑。而按照伊拉克的法律,死刑就是按绞刑执行。萨达姆对自己死刑判决的命运早有预料,不过他不愿意自己被绞死。他曾对法官说:“如果你不得不做出死刑判决,你必须记着,萨达姆是一名军人。在本案中,我宁可被枪决,不愿意像一个普通囚犯那样被绞死。”

致其被判死刑的是25年前的那桩“杜贾尔村案”。1982年7月8日,萨达姆前往巴格达以北约90公里的什叶派达瓦党的大本营杜贾尔村,拜会当地的部族长老。而达瓦党是萨达姆的死对头。他们经常在伊拉克境内制造恐怖袭击,给萨达姆政权制造混乱,并暗中策应正和伊拉克交战的伊朗。萨达姆政府为了除此“祸患”,先后杀害了该党创始人阿亚图拉・・萨德尔和其他多名领导人。当达瓦党获知萨达姆将来到这里时,觉得这是一个报仇雪恨的良机,于是精心策划了一个行刺方案。当萨达姆的车队驶进杜贾尔村时,埋伏在椰枣林中的达瓦党向车队开火。萨达姆的保镖随后进行还击,激烈的枪战持续了数小时之久。以至伊拉克军队最后出动武装直升机和步兵团才将萨达姆救出。

随后,萨达姆对杜贾尔村的大规模报复行动很快展开。萨达姆胞弟提克里提带领的秘密警察包围了整座村庄,将所有房屋夷为平地,并且残忍地处决了143名村民,年龄最小的仅仅13岁。其他1500名村民都被投进监狱,其中许多人受到拷打折磨后死去。

但萨达姆不曾想到,风水轮流转。当年要尽力剿杀的达瓦党人如今在美国人的扶植下掌权了!前总理贾法里和现总理马利基都是该党的领导人。这样,想叫萨达姆不死都难。

“美国入侵伊拉克说是为了民主和文明的回归,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废除绞刑呢?一个国家的总统即使罪该处死,也不应该用绞刑。”萨达姆死后,许多人――包括记者身边的一些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绞刑是一种极其古老且残忍的死法。它曾是所有古代文明民族最常用的极刑之一。绞刑的处理手法因地区而异,如土耳其人热衷于将人吊在大铁钩上,波斯人是倒悬、古罗马人则别出心裁地吊住人的头发,美国南北战争前私刑吊死黑奴的系绳位置是胸肋处,犯人死得缓慢,也很痛苦。因此,历史上统治者多用此刑对待政敌。法国大革命期间,绞刑就经常得到应用。只是看到罪犯过于痛苦,后来才改用断头台快刀斩刑。世界各国都曾以绞刑处决犯人。过去美国的三K党在处私刑时偏好这种方法。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在被游击队抓获时,也被处以这种残酷的死刑。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犯,如我们熟悉的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都处以绞刑。因此被绞刑处死被当作是不荣耀的象征。当前,中东的伊斯兰国家的公开绞刑也是这般套绳索的方式执行的。

据说,绞刑的效果还与绳索的长短有关。提克里提这次就是绳索太长导致尸体从绞架上摔下来时尸首分离。

绞刑就是这般残酷。但是,也有人认为,绞刑简单直接、操作方便且经济,尽管残酷,但与古代的腰斩、车裂、枭首等肢解尸体的死刑比较起来还是相对文明的,毕竟此刑保全了罪犯的尸首,是真正“杀人不见血”的处决方式。尽管二战后,绞刑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废止,但绞刑仍是当今世界上除枪决之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死刑手段。目前,世界上还有日本、新加坡、美国、伊朗、伊拉克、印度等少数国家仍保留着绞刑。

曾经在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办公室工作的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刑法研究室副主任刘仁文博士告诉本刊,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的刑罚也日趋人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了废除死刑之路,一些保留死刑的国家也纷纷对死刑的执行方式进行改革,废止过去一些比较野蛮的方法,如斩首、石刑等,努力采取“干净”的和“减少痛苦”的死刑执行方式。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保障将被处死刑者人权的保护措施》中也要求:对于那些尚未废除死刑的国家,执行死刑应尽量降低死刑犯遭受痛苦的程度。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还有约90个国家保留有死刑,除极个别国家外,绝大部分都是采用枪决或者绞刑的执行方式。而且在美国现在保留有死刑的38个州中,也只有五个州继续使用绞刑和枪决的执行方式,其余的都是靠电椅、煤气和注射药物等减少痛苦的方式执行。

争议之四:萨达姆的生死,谁来定?

萨达姆已成为首位因“反人类罪”被判死刑的前国家元首。一时间,舆论轰动。有叫好的,有抗议的,也有质疑的。有人说:这是美国人建立的法庭,是美国人要绞死萨达姆,判决怎么能公平?

曾经是国际刑事法院法律研究官员的刘仁文研究员告诉本刊,“反人类罪”早在二战后审判纳粹战犯的纽伦堡法庭就得到适用,现在国际刑事法院也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罪行加以管辖,它是广泛或有系统地针对平民人口进行攻击的一系列罪行的统称,包括谋杀、灭绝、奴役、酷刑、迫害等。伊拉克将此类罪行作为管辖的范围,并以此罪来判处萨达姆死刑,于法有据。

那么,是谁审判萨达姆的?“这个问题的确是应该弄明白的。要弄明白审判萨达姆的是什么法庭,是谁在审判萨达姆,审判的依据又是什么。”中国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殷罡研究员对本刊说。毋容置疑,战争是美国人发动的,萨达姆是美国人抓获的,为审判萨达姆而设置的特别法庭是得到美国人批准的,法官是美国参与培训的,数千万美元的培训经费主要是来自美国的,法庭的保卫工作也主要是由美国军队承担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审判萨达姆的是美国人。

殷罡说,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2003年7月15日,伊临时管理委员会在成立后第三天便决定组建特别法庭,审判萨达姆犯下的各种罪行。这个管理委员会是联军占领当局负责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任命的,组建特别法庭的事情显然也是经过布雷默批准的。2003年12月10日,英美法学家参与制定的《伊拉克特别法庭规约》生效。《规约》对特别法庭的权限、构成、法官的任命、法庭管辖范围、诉讼程序、适用法律和审理罪行的范围等作了比较严密的规范。

巧的是,《规约》生效不到100小时,萨达姆就被抓获了。

殷罡说,依照《规约》,特别法庭的任务是审理“所有伊拉克国民和伊拉克居民在伊拉克和包括伊朗、科威特等地犯下的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战争罪和其他严重罪行”,当过总统的萨达姆没有豁免权。

由于伊拉克原有刑法典并无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等项条款,《规约》特别申明:“根据1959年1月伊拉克签署的1948年12月《防止和惩罚种族灭绝罪的日内瓦公约》,在伊拉克的种族灭绝罪行包括:群体杀害、造成群体身体精神伤害、恶化特定群体的生活环境造成身体和精神伤害、强制性阻止特定群体的生育、强制向其他群体转移儿童。”

反人类罪的定义则是:“谋杀、群体灭绝、奴役、强制迁移、违反国际法常规的剥夺人身自由、酷刑折磨”等行为。

对于“战争罪”的定义,除了一般国际法解释之外,《规约》还特别援引伊拉克政府在1958年颁布的一项法令,明确“动用伊拉克武装力量向阿拉伯国家发动战争”也算是战争罪。这就明确排除了对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责任的追究,断绝了伊朗的索赔要求。

《规约》规定的一般审理年限是1968年7月17日至2003年5月1日,也就是复兴党执政的全过程。萨达姆尽管已被判处绞刑,但对伊拉克前政权高官的审判将会持续进行。在萨达姆被处决之前,对萨达姆其他罪行的审理也不会终结。

殷罡说,《规约》尽可能地维护了伊拉克原有法律的地位,规定了法官的任命、资格和任期均依据1979年颁布的伊拉克《司法组织法》,一般罪行的定罪分别依据1919年和1969年的《伊拉克刑法典》,诉讼程序则依据1971年颁布的《伊拉克刑事诉讼法》和1979年的《伊拉克公诉法》。

2004年12月23日,《伊拉克特别法庭与证据特别条令修正本》生效,进一步严格了与萨达姆案有关的伊拉克原有法律条文的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9月15日,萨达姆亲笔签署了革命指挥委员会第1477号决定,批准了1969年《伊拉克刑法典》的修正本。可以说,审判萨达姆的一部分法律依据正是萨达姆自己签署的法律文件。

2004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完成了向伊拉克的移交,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2005年5月,伊拉克全民投票选出了过渡议会,过渡议会认可了《规约》,特别法庭也随后更名为“伊拉克高等法庭”,对萨达姆案件的审理也开始了。

显然,对萨达姆的审判最终是伊拉克人依据伊拉克法律,在伊拉克的国内法庭上,对伊拉克国民犯下的罪行进行的审判。为此,殷罡强调,它不是一场国际审判,更不是美国人的审判。

殷罡说,至于判决是否公正,那是伊拉克人的事,外人是不好说三道四的。而判决能否执行,也是伊拉克人的事,外人更是不好干涉。

争议之五:萨达姆被处死在宰牲节,宗教上的报复?

中国社科院宗教所专家李维建告诉本刊,萨达姆并非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所领导的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是个民族性的世俗政党。后来为了拉拢和利用伊拉克老百姓的宗教情怀,他经常穿着穆斯林传统的宗教服装到清真寺做礼拜,谴责以色列、捍卫伊斯兰,把自己打扮成虔诚的穆斯林。萨达姆尽管在判处死刑之后知道死期来临,但这一天选择在穆斯林传统节日宰牲节和新年前两天,似乎是他与整个穆斯林社会都想不到的。张晓东也认为,萨达姆也许该杀,但处死萨达姆的日子选择宰牲节这个时间确实不好,尽管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但使整个穆斯林蒙羞。

宰牲节与开斋节是穆斯林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李维建说,宰牲节的日子并没有统一规定,它要根据开斋节来定,一般是开斋节后的第70天为宰牲节。这一天除宰牲献祭外,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等节日活动。同时世界五大洲的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还要云集在圣城麦加举行朝觐仪式。先知在《古兰经》中启示说“在宰牲节的时候,应当心情畅快”。可见,在这样一个向真主献祭和万民狂欢的节日里,身为穆斯林的萨达姆,自然不会想到伊拉克当局在宗教上采取这样一个报复心理!

萨达姆在这一天离去,招致穆斯林世界的强烈不满。曾想成为阿拉伯世界领头羊的利比亚,更是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坚决反对”的鲜明表态。卡扎菲说对萨达姆处以绞刑是“荒谬的”。利比亚为萨达姆之死全国降半旗哀悼三天,并取消了宰牲节所有庆祝活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认为,处死萨达姆是“政治谋杀,违反所有旨在保护战俘的国际公约”。

争议之六:血腥画面下的“杀戮”谁负责?

萨达姆被处死后,立即引起全球媒体的争相报道。“在美国电视台中,萨达姆脖套绞索的场景在一小时内至少播放了12次,这是一个真正的刺激性场面。”美国加利福尼亚心理学家爱德华・比斯乔夫担心地说。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元旦,美国得克萨斯州韦布斯特市一名叫塞吉奥・佩利科的10岁的五年级男童,当天在家中看了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的电视画面后,竟然在双层床上绑一根布条系在自己脖子上,试图模仿体验萨达姆的绞刑过程,结果不慎失去控制,活活吊死。

其实,除了塞吉奥之外,萨达姆被绞死的电视场景还至少导致两名未成年人身亡。2006年12月31日,一名9岁的巴基斯坦男童企图模仿萨达姆绞刑场面,他在10岁姐姐的帮助下将自己吊在了天花板上的一个吊扇风叶上,结果被活活吊死;1月3日,印度库尔达地区一名15岁的少女在观看萨达姆被处死的电视画面后,称她想亲身体验一下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的痛苦感受,竟然将一根绳子穿过天花板上的风扇,上吊自尽。

人们一直在猛烈批评电视、网络上充斥的色情、凶杀、暴力的画面,它们显然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那么,在电视上公开播放的绞刑场面,算不算凶杀、暴力内容?!

绞刑架下的报告范文第2篇

得 救

[捷克] 哈谢克

为什么要绞死巴夏尔,这是无关故事的宗旨的。临刑的前夕,当看守长端着酒肉出现在他牢房里的时候,尽管良心上压积着好些罪恶,他还是禁不住笑逐颜开了。

“这些都是给我的吗?”

“对,对。”看守长深表同情地说,“最后一顿了,您就吃个痛快吧。回头再给您把凉拌黄瓜端来――我一次端不了这么些。”

巴夏尔满意地听完了他的话,便舒舒坦坦地在桌旁坐下,咧嘴一笑,开始狼吞虎咽地嚼起炸牛肉来了。看来他是一条神清气爽的混世虫,要尽量从生活中捞取一切,连这最后的片刻享受也不肯放过。

只有一个念头冲淡了他的食欲,那便是:今天早上通知他,说他的请赦书已被驳回,只准缓期执行24小时,这些巴不得所有囚犯都乖乖地引颈就刑的人们,就要来绞死他,看着他一命呜呼。而他们自己呢,明天,后天,甚至好多年以后还是照常活下去,照常在每天晚上悠然地回家,而他巴夏尔却早已不在人世了。

他闷闷不乐地想着这些,嘴里塞满了炸牛肉。在旁人给他把凉菜和小面包端来的时候,他竟长叹了一声,说想抽口好烟。

大家就给这犯人买来上等烟叶,看守长还亲自给他递上火柴,并且趁便向他大谈上帝的无限天恩,说纵然失掉了尘世上的一切,未始不能在天上……

犯人请求给他再来一份火腿和一公斤烧酒。

“今天您要什么就有什么,”看守长说,“对像您这种处境的人,我们是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那么就请再添两份肝制香肠吧。另外再来一公斤黑啤酒我也领情。”

“决不会少您半点的,我马上就去吩咐。”看守长殷勤地说,“我们犯得着不讨您喜欢吗?人一辈子也活不了多久,还是多吃多喝点的好。”

当看守长将那些酒肴送来的时候,巴夏尔说已经够了。

然而并不如此。

“喂,”他扫光了碟子,说,“我还要一份炸兔肉、一份意大利干酪、一份油焖沙丁鱼和一些别的好菜。”

“您爱吃什么就请点什么好啦。说实在的,看到您的胃口特别好,真叫人打心眼里高兴。您大概不会在天亮以前上吊吧?我看您还是相当正派的。再说,巴夏尔先生,在政府把您绞死以前去自寻短见,对您又有哪点好呢?我是实人说实话,这您也是办不到的,办不到的!完全甭朝这上面胡思乱想!您最好还是再来几口啤酒吧。依我看,咱们还处得顺顺溜溜。意大利干酪下啤酒,真是奇妙无比!我再去给您拿两杯来。沙丁鱼和炸兔肉正好做您老兄的下酒菜咧。”

不一会儿,这些佳肴美酒的香味充满了整个牢房。巴夏尔将桌上的杯盘摆弄齐整后,就又大嚼起干酪和沙丁鱼来,一面还左右逢源地喝着啤酒和烧酒。

猛然间他记起了,在他还未入狱的时候,有一次,他也是这样酒足饭饱、心旷神怡地坐在郊外一家餐厅的凉台上进着晚餐。翠绿的树叶在皓月的清辉之下熠熠发光。在他的对面,就像眼前的看守长一样,坐着胖胖的餐厅老板。这一角天堂的主人喋喋不休地饶着舌,不住地向巴夏尔敬酒敬菜……

“讲个笑话给我听吧。”巴夏尔说。于是看守长便给他讲起一个正如他自己也不讳言的、下流的笑话来。

巴夏尔请求再来一点水果、一杯黑咖啡和几块饼干做点心。

他的这个请求也如愿以偿了。在他用完点心之后,牢房里进来了一个狱中牧师,打算给囚犯一番最后的劝慰。

牧师是个神情愉快、和蔼可亲的汉子,正如同巴夏尔周围这群为他操心、判他死刑、明天就要绞死他的人一样。他们一个个满面春风,和他们打交道很痛快。

“上帝会使您得到安慰的,”狱中牧师拍着巴夏尔的肩膀说,“明天一早便万事都了啦,不过也用不着垂头丧气,您还是忏悔,打起精神来瞻望一下天国吧。您要信赖上帝,因为他对每个悔罪的人都十分欢迎。谁要是不肯忏悔,就会在牢房里彷徨哭泣,一夜难安。但这对您又有什么好处呢,唉!只不过是自讨苦吃罢了。谁忏悔,谁就能在这最后一夜里睡个好觉,做个好梦。我再重复一遍,老弟,要是您肯洗涤一下灵魂上的罪恶,便会觉得好过得多了。”

谁知巴夏尔陡地面如土色。他直想呕吐,五脏六腑都翻动了,却又吐不出来。一阵可怖的痉挛攫住了他的全身。他蜷曲着,痉挛着,额端冷汗淋漓。

这下可把牧师吓坏了。

看守们纷纷跑来,连忙把巴夏尔送进了狱中医院。狱医们一看都摇头。傍晚,巴夏尔发起高烧了。子夜以后,医生们宣布他的病况非常险恶,并且一致断定是剧烈中毒。

重病的人照例是不处死的,因此当天夜里并没有在庭心给巴夏尔搭绞架。

相反的却是替他清洗c胃,还把那些未被消化的食物残块进行了一番化验,结果发现肝制香肠已经腐烂,含有剧毒。

在出售香肠的商店里突然光临了一个调查团。调查的结果是那香肠商违反了卫生规定,香肠没有放在冷藏室,而是放在温暖的地方。调查团做完记录,案子就转到检察长手中去了。检察长便以食物保藏不合卫生的罪名,把那商人审讯了一通。

在那些治疗巴夏尔的狱医之中,有一个心地善良的年轻医生。他寸步不离地守着那张病床,想尽一切办法来使病人起死回生,因为这件案子实在是太稀罕、太离奇、太有趣了。年轻的医生日夜不懈地护理着巴夏尔。两周以后,他便拍了拍犯人的背道:

“您得救啦!”

第二天巴夏尔就被依法绞死了,因为他已经有了足够上绞架的健康。

使巴夏尔苟延残喘两星期的香肠商被判处了三星期徒刑,而救了巴夏尔一命的医生却得到了上司的赞扬。

【解读笔记】

[知人论世]

捷克虽是个小国,捷克文学的历史也不长,但却产生了许多文学大家,比如长期生活在布拉格的卡夫卡,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捷克诗人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还有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米兰・昆德拉。此外,卡・恰佩克(代表作《万能机器人》)、尤利乌斯・伏契克(代表作《绞刑架下的报告》),还有和昆德拉一起被称为“捷克文坛三驾马车”的瓦茨拉夫・哈维尔以及伊凡・克里玛,同样也享誉世界。

其实还有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捷克作家,有评论者将他与塞万提斯、拉伯雷和鲁迅相提并论,有评论者认为即便捷克只产生过这样一位作家, “它对人类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也有评论者指出他最大的贡献是“为捷克民族和捷克文学找到了一种声音, 确立了一种传统,那就是幽默和讽刺”。这位被称为幽默讽刺大师的作家就是雅洛斯拉夫・哈谢克(1883年-1923年)。

哈谢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布拉格一个穷苦教员家庭,13岁丧父,童年生活凄苦。他曾经历过少年时代的杂货铺学徒生活、颠沛流离的漂泊旅行、与官场警方的冲撞较量,也有过沦落疯人院、贩狗场、警察局、监狱、俘虏营的辛酸境遇,他还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并赴俄作战,参加过俄国十月革命并加入苏联红军和布尔什维克党,而这一切都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自高中时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开始,他便与讽刺暴虐、愚弄统治者结下不解之缘,统治阶级各种典型人物的丑陋嘴都在他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另一方面,他对普通劳动人民则倾注了极大的热爱与同情。

以幽默、讽刺文学作品闻名于世的哈谢克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好兵帅克》,该书取材于作者在奥匈帝国军队服役时的经历,借主人公帅克在一战中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残暴无能以及军队的腐败堕落。此外,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杂文和讽刺、幽默小品文也达千篇以上,作于1907年的《得救》就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此时的作家已将其讽刺的笔触深入到奥匈帝国的官僚机构以及资产阶级法律等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这篇小说通过囚犯巴夏尔临死前的奇遇,对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嘲讽,充分体现了其短篇小说幽默隽永、短小精悍、讽刺辛辣的特色,引人深思。

[内容梳理]

1.次要人物先后登场,情节展开一波三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死刑犯,是一个“良心上压积着好些罪恶”却又“神清气爽的混世虫”,面对临刑前夕的最后一顿丰盛晚餐他“禁不住笑逐颜开”。作者并未聚焦罪犯被判绞死的原因,而是直接围绕这“最后一顿”,以看守长送酒肉为开端,以巴夏尔不断提出饮食方面的新要求为发展,以牧师的劝慰及巴夏尔的毒发为高潮,以最终巴夏尔被治愈并被绞死作为结局。整个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极富戏剧性,颇有些“福祸相依”的意味。围绕主人公巴夏尔,次要角色看守长、牧师、年轻医生轮番登场,故事的情节也随之起伏变化。看守长殷勤地满足死刑犯临刑前夕的各种要求推动了故事的展开,牧师出场后的“劝慰”恰到好处地与主人公的毒发同步,把故事推向高潮,而年轻医生“不懈地护理”则加速了犯人的康复与最终被绞死的结局。除了有力推动情节展开,使主人公命运发生一次次戏剧性转变外,这一系列次要人物的“尽职尽责”,更是让人不禁反思社会规则带给人们的种种影响。

2.巧妙“绕开”阅读期待,故事呈现趣味十足

这篇小说情节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曲折变化,还在于作者并未简单停留在设置悬念的层面,而是一次次绕开读者的阅读期待,把故事讲述得趣味横生。小说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绞死巴夏尔的原因是“无关故事的宗旨的”,直接让读者放弃对这个悬念的关注,把焦点转向“临刑的前夕”。随后作者用“满意”“舒舒坦坦”“咧嘴一笑”“狼吞虎咽”等一系列精练而传神的语言描写了主人公“最后的片刻享受”,再加上对主人公“闷闷不乐”的心理刻画,有力增强了他即将被处死的必然性。正当读者几乎要认定这个“混世虫”很快会被处死时,故事却随着看守长一次次满足他临终前的“好胃口”而悄然发生变化。当主人公说“已经够了”之时,作者直接以一句“然而并不如此”又一次绕开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直至最后的点心吃完,牧师登场“劝慰”,再次让人预感到死刑更加临近,但随后对主人公陡地“面如土色”“五脏六腑都翻动”“蜷曲”“痉挛”“冷汗淋漓”等神态动作的描写,再次把读者的阅读期待引向未知的悬念。最终医生诊断是“剧烈中毒”,狱医开始想尽办法帮助救治,又给人一种死刑可能要受影响的错觉,但恰好在这个节点上,年轻医生竭力护理换来的“得救”却一下子引出了主人公被“依法绞死”的结局,真让人有些“防不胜防”之感。在有限的篇幅中,作者并未按照读者通常的预期呈现故事,而是不断地先将读者带入某种阅读期待,而后又在不知不觉中绕开,给人以一种意外频生的奇妙阅读体验。

[技巧点拨]

1.详略安排有奇效

小说写得详略得当、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作品起伏有致,更能恰到好处地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主题。小说题为《得救》,主要写到了两次得救,第一次是临刑前主人公因食物中毒而延迟了绞刑,第二次则是剧烈中毒的主人公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救回。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将叙述的重点放在了第一次得救上。一方面,作者细致罗列了主人公最后一餐所吃的全部食物:酒、炸牛肉、凉菜、小面包、一份火腿、一公斤烧酒、两份肝制香肠、一公斤黑啤酒,一份炸兔肉、一份意大利干酪、油焖沙丁鱼、水果、黑咖啡、饼干等等,看似不厌其烦,实则以真切的细节有力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与主人公“尽量从生活中捞取一切”的人生态度相呼应。另一方面,作者主要借助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一句“这些都是给我的吗”,把一个死刑犯对于自己能吃上如此丰盛晚餐的诧异心理显露无疑,也直观呈现了其“捞取一切”的贪婪嘴脸。从“就请再添……”到“……我也领情”直至后来的“喂”“我还要……”,最后甚至直接让看守长“讲个笑话给我听吧”,这种语言上的细微变化,动态呈现了其得寸进尺、忘乎所以的心理。主人公的第二次“得救”,作者叙述简略且节奏较快,尤其是绞死前日年轻狱医“您得救啦”的感叹,使“得救”与“绞死”间的矛盾被快速放大,极大增强了讽刺效果。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在这一详一略的故事讲述过程中得以凸显。

2.独到的讽刺艺术

作为喜剧性的表现形态之一,讽刺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其对象通常是社会上具有普遍性的弊端和人们丑恶、虚伪、荒诞的思想或言行,其手法可以是通过描绘对象的表里不一、自相矛盾、虚伪来让对象自我暴露,也可以是借冷嘲、热讽、夸张、挖苦等进行揭露、鞭挞。讽刺离不开真实,其基础在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具有喜剧色彩的矛盾。《得救》中,作者着力运用各种真实的细节和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如实地记录了这个离奇的故事,看似不加褒贬,但辛辣的讽刺正是蕴含在众多的写实中。比如看守长“深表同情地”让死刑犯“吃个痛快”,看他胃口好而“打心眼里高兴”,甚至还夸赞他“相当正派”,“殷勤地”讨死刑犯喜欢;比如牧师看到巴夏尔周围“为他操心、判他死刑、明天就要绞死他”的人个个都“满面春风”,感觉“很痛快”,而在他重复“劝慰”巴夏尔要洗涤“灵魂上的罪恶”时对方却“陡地面如土色”;对于这个即将被处死的死刑犯,年轻的狱医“寸步不离”“想尽一切办法”“日夜不懈地护理”……这一切都讲述得有板有眼,深刻的讽刺意味喷薄而出。此外,是剧烈的食物中毒让死刑犯暂时“得救”,而再次“得救”的结局却是绞刑的立即到来,所以《得救》的标题本身也充满了讽刺。哈谢克的幽默讽刺艺术,由此短篇可窥见一斑。

绞刑架下的报告范文第3篇

提要:安德烈亚斯·维萨留斯是与哥白尼齐名的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不迷信权威,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人体,以自己的解剖学成就指出了被神学奉为经典的盖仑的学说中的错误,是近代解剖学的奠定人

 

像对天体无知一样,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也同样无知;像对宇宙结构的解释有一个权威托勒玫一样,对人体的解释也有一个权威,他就是公元二世纪时的古罗马医学家盖仑(129-199)。欧洲文艺复兴一开始,科学家便组成两支纵队,一支是以哥白尼为先锋,同托勒玫进攻的天文纵队,另一支是以维萨留斯(1514-1564)为先锋的人体研究纵队。事有凑巧,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一本《天体运行论》,而维萨留斯也出版了一本《人体结构》。请各位读者注意,一定要记住1543这个划时代的重要年头。就在这一年开始,这两支近代科学史上的大军便分兵誓师,开始了各自的进袭。

 

话说1536年,比利时卢万城外有一座专门处死犯人的绞刑架。白天行刑之后,晚上没有人来认领的尸首便如葫芦一样吊在架上。只要有风一吹,那死人便轻轻地打起秋千。四围荒草野坟,鬼火闪闪,就是吃了豹子胆的人也不敢在夜间向这里走近一步。这天刚处死了几个盗贼。白日里行刑时,那些兵士刀剑闪闪好不威风,围观的人群也熙熙攘攘,唯恐挤不到前面。可是绞绳一拉,死人的舌头往外一伸,无论是兵是民,赶快哗然而散,一个个转身飞跑,都怕死鬼附身。不一会儿日落月升,斗转星移,转眼就到了后半夜时分,一弯残月如弓如钩挂在天边。这时风倒停了,城墙在月下显出一个庞大的黑影,绞架上的尸体直条条的,像几根冰棍一样垂着。四周静得仿佛万物都凝固了,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有无形的恐怖。突然城门洞下几声狗吠,城墙上蜷缩着的哨兵探身往外看看,没有什么动静,一切照旧,只是更加寂静,不觉背上泛起一股冰凉,忙又缩到垛口下面去。这时绞架下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个蒙面黑影,他三步两步跳到架下,从腰间抽出一把钢刀,只见月光下倏地一闪,绞索就被砍断,一个尸体如在跳台上垂直入水一般,直直地落下,栽在草丛里。这人将刀往腰里一插,上去抓住死人的两臂一个“倒背口袋”,疾跑而去。这时城下的狗又叫起来,一声,两声,顿时吠成一片。城上的哨兵猛地站起,大喝一声“谁?”接着就听巡逻的马队从城门冲了出来,追了上去。那人背着这样一具沉沉尸体,顺着城墙根走上一条城外的小路,开始还慢跑快走,后来渐渐气力不支,马队眼看着就要赶上来,只见他一斜身子,死人落地,接着飞起一刀斩下人头,提在手里飞也似地钻进一片黑暗中,不知去向。

 

第二天,卢万城门上贴出一张告示,严申旧法,盗尸者判死刑,并重金悬赏捉拿昨天那个盗尸不成居然偷去一颗人头的人。一边又在绞架旁布下暗哨,定要侦破这件奇案。城里的老百姓更是饭后茶余,街头巷尾,处处都谈论这件怪事。你说是犯人的家属盗尸吧,不像,他怎忍心砍下头呢?你说是一般盗贼吧,可那人头怎能卖钱呢?

 

几天之后,这事渐渐再无人议论。这天晚上有个士兵挂着刀,袖着手在离绞架不远的地方放哨。说是准备抓人,倒像随时怕被鬼抓去一样,吓得缩成一团。过好大一会儿才敢抬起头来瞧一眼绞架上的死人。就这样不知过了几个时辰,当他再一次战战兢兢地回头一望时,原来分明吊着两具尸体,怎么忽然有一具不翼而飞。再一转身,看见城墙根下像有一个人影。他急忙握紧刀柄,给自己壮壮胆,紧走两步跟了上去,但是又不敢十分靠近,就这样若即若离地跟着那个影子,绕过一棵大树,顺着小路跟进一所院子,只见前面的人下到一个地道里去了。这兵想进去,又不知里面的底细,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有了一个主意:我就守在这里,到天亮你就是鬼我也不怕了。他这样守了一个时辰,渐觉肚饿体冷,又禁不住心里好奇,便想下去看看,弄清情况回去报告也好领赏。

 

这是一个不大的地道,迈下了三九二十七个台阶,再走九九八十一步,右边就是一个密室,门关着,缝里泄出一线灯光。这士兵蹑手蹑脚摸到门前,先侧耳静听,半天没有一丝响声,静得像城外的绞架下一般,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又爬过他的脊梁,随即全身就是一层鸡皮疙瘩,他用手按按胸膛,那心跳得咚咚的,倒像已跌到了手心里,他颤抖着双腿又挪了两步,将眼睛对准门缝,往里一瞧,不看犹可,一看舌头伸出却再也缩不回去。只见刚才跟踪的那个人坐在死人堆里,背靠墙根,咪着眼,他的右手捏着一把刀,左手搂着一根刚砍下的大腿,肉血淋淋。桌上摆的,不是人的头骨就是手臂。 

 

各位读者,你道这人是谁,他就是维萨留斯。这时他还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学生,但他对学校里传授的人体知识很是怀疑。那时的医学院全是学盖仑的旧书,而这个盖仑一生只是解剖猪、羊、狗,从未解剖过人体。既然没有解剖过,那书又有何根据?维萨留斯年轻气盛,决心冒险解剖来看个究竟。但是教义上说,人体是上帝最完善的设计,不许提问,更不许随便去肢割。法律规定盗尸处以死刑。这种既犯教规又违法律的事必得极端保密才行,因此他就在自己院子的地窖里设了这间密室,偷得死人,解剖研究。不想今天不慎,事情败露。他听见响动,推门出来,忙将那个已吓昏的士兵扶起,灌了几口凉水。那兵慢慢睁开双眼,不知这里是阳间还是地府,好半天舌头根子才会转动。维萨留斯拿出些钱来打发他快走。这兵一是得了钱,二是看看这个地方着实可怕,答应不向外说。维萨留斯知道这个地方也再呆不下去,便赶忙收拾行装到巴黎去了。

 

来到巴黎医学院,维萨留斯便专攻解剖。这里倒是有解剖课,但讲课老师巩特尔自己并不动手,只让学生去死背盖仑的教条。偶然遇有解剖时,便由一个理发师来做。说来好笑,那时的理发师和外科医生是一个行当,就可知外科医生的地位是很低下的,极受人轻视。但理发师做解剖也只是有一点割肉刮骨的手艺,连个医学术语也说不准。维萨留斯这么一个矢志求知的人对这种玩笑似的教学法当然不满,这样学了两年他实在不能忍受。这天巩特尔又带了一个理发师来上课,他将盖仑的讲义往桌上一放,连看也不看一眼便向学生背了起来。维萨留斯腾地一下站起来说:“我们实在不想听了,你每天总是这一套,像乌鸦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呱呱地叫个不停,还自以为了不起。”其他学生也都跟着哄了起来。巩特尔只好带着理发师忿忿退席。这学院里还有一位叫西尔维的老师,他教动物解剖,也发现了盖仑的一些错误,但他却不敢说出。一天维萨留斯拿看自己解剖的一个标本去向老师求教,他说:“盖仑讲人腿的骨头是弯的,我们每天直立行走怎么会是弯的呢?你看这解剖出来也是直的啊!”这位先生支吾了半天,嗫嚅着说:“恐怕盖仑还是没有错,现在的人腿直,只不过是因为后来穿窄裤腿之故。”维萨留斯听完真是哭笑不得。标本就在手中,事实就在眼前,怎么就是不肯说真话呢?

 

巴黎医学院也是当时欧洲有名的学府,却还这样荒唐,维萨留斯实在看着学不到东西,便愤然而去。

1537年末,他被当时欧洲的医学中心,意大利的帕多亚大学医学部聘请为教师,专门讲授解剖。这里条件稍好一些,他把自己多年辛苦积累起来的资料悉心钻研整理。开始写一本关于人体构造的书。1543年这本名为《人体结构》的书终于出版。书中破天荒第一次将人的骨肉、内脏准确地表示了出来。更让人惊奇的是,除文字外还有300张精致的木刻插图,有3张全身骨骼图,44张肌肉图。这些图和现在的解剖图不同,竟还有一点感情色彩,例如那全身骨骼图竟是一个农夫的形象,站在那美丽的田园背景之中,带着劳动后的疲倦,七分沉思,三分悲哀。这明显地带有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艺术与科学相统一的传统。这维萨留斯从盗尸割头到出走巴黎,转到帕多亚,多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他在这本书中竟指出了盖仑的200多处错误。他上解剖课,现场操作,仔细讲解,指责旧医学的陈腐毫不留情。一次讲课中,他将盖仑的文献随手一扬,像撒传单一样抛向空中,说:“这全是一堆废纸,我们还学它何用?”他又指着解剖标本说:“真正的知识在这里。我们不应该只靠书本,要学会靠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要用自己的手亲自去摸一摸,这才是真知呀!”

绞刑架下的报告范文第4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对于如何处置德国法西斯战犯这个问题,同盟国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活埋;有人主张不经审判就处决;苏联认为,所有穿过纳粹制服的德国人都应该枪毙,至少应该让他们到西伯利亚服苦役;甚至连法治传统悠久的英国也建议把德国的主要战犯不经审判就处死。

美国大法官杰克逊力排众议,主张用法律让罪人服罪、以公正培育正义、以理性巩固和平,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庭就诞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个战胜国各指派一名法官、一名助理法官及检察官等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战败国德国的首要战犯进行统一审判,并允许被告加以申辩,规定每个被告有权任选德籍律师一名。

国际军事法庭的首席法官是英国人杰弗里・劳伦斯爵士,首席检察官是美国人罗伯特・杰克逊。劳伦斯爵士是英国法学界元老,处事公正;杰克逊曾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为人正直,二人均富于雄辩。

由于庭审现场主要设在德国的纽伦堡,所以这次审判被称为纽伦堡审判。

二、同德国法西斯战犯最后较量的战场

纽伦堡审判是根据下述4条罪行对战犯进行和定罪的:1、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2、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3、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4、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

纽伦堡审判开始之前,希特勒和另外几个高级纳粹头目自杀的自杀、失踪的失踪,到1945年11月20日,共有24名纳粹分子被同盟国认定为“主要战争犯”。其中被告马丁・鲍曼未缉拿归案,被告罗伯特・莱伊(10月25日)在狱中畏罪自杀,被告古斯塔夫・克虏伯因病(11月5日)获准暂不出庭受审,所以,只剩下21人接受审判。

1945年11月20日上午10时,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开庭。21名被告被美国士兵押进大厅,苏、美、英、法四国的审判官们威严地坐在审判席上。

开庭后,由首席检察官杰克逊首先宣读总书。

杰克逊大法官的法庭陈词堪称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陈词之一。他说:“我们力图审判的这些罪恶曾是被精心策划的、是极端恶毒的、是充满破坏性的,人类文明无法容忍它们被忽视而不接受审判,更无法容忍他们再次卷土重来。”

他宣读着证据和证词,其中写道,因为被怀疑携带“布尔什维克传单”,3000名犹太人被集体杀害;他还引用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报道,盖世太保血洗华沙的一个犹太区时,把数不清的犹太人赶到简陋的小屋子里和下水道里,然后实施爆炸。

紧接着,苏、英、法等国代表陆续发言,书中所罗列的事实坐在旁听席上的德国人闻所未闻,听者无不为之震惊。

法庭在审判期间还听取了幸存者的证词,放映了记录集中营惨状的纪录片。有组织的、残忍的杀戮令人震惊,法庭中有人落泪了。

杰克逊宣读了希特勒1939年5月23日的一段讲话内容:“这是向东扩大我们的生存空间的问题,因此要并吞波兰。不管这个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毕竟,强者永远是对的,我们要野蛮地达到我们的目的。”杰克逊用颤抖的声音说:“人类文明的声音在呼喊,面对这样大规模的犯罪之时,现有的法律系统显得多么的滞后和无助!”

纽伦堡审判从1945年11月20日开始,到1946年10月1日结束,历时10个多月。这是一场艰苦的、面对面的舌战,法庭成为同德国法西斯战犯最后较量的战场。

四国检察官分别对被告们作出详尽的指诉。法庭共进行公开审判403次,200多位证人出庭作证,143人提供调查记录。22名德国辩护律师为被告作了辩护,并向法庭提交了30多万条书面证明材料。法庭英文审判记录长达17000页。

1946年9月30日,国际军事法庭对22名(其中一人缺席)战犯进行了宣判,判决书长达250页,判刑情况如下:

1、判处以下12人绞刑:

赫尔曼・威廉・戈林,纳粹政权第2号人物,普鲁士总理,空军元帅,第一任党卫队领袖,希特勒曾指定其为“全权继承人”。戈林发展起秘密警察并创建了最早的集中营,积极参与迫害犹太人。是侵略战争的指挥和推动者。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第二任德国外交部长。曾参加纳粹一系列重要会议,策划和推动侵略战争。参与炮制慕尼黑阴谋,还曾诱使英国放弃对波兰的保护。

威廉・凯特尔,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参谋长,陆军元帅。参与吞并奥地利的谋划,并参加制订、签署和实行多项侵略他国的军事计划。

恩斯特・卡尔滕布鲁纳,奥地利党卫队领袖,第二任德国中央安全总局局长,国际刑警总裁,武装党卫队上将。对集中营内种种罪行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参与虐待奴隶劳工和“最后解决”犹太人行动。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粹党思想领袖,纳粹刊物主编,德国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长。执行希特勒对被占区控制、管理、榨取的指令。

汉斯・弗兰克,纳粹党司法领袖,纳粹党法律事务全国领导人,德国波兰占领区总督。曾肆无忌惮地榨取波兰的经济资源,从波兰向德国输送100万劳工,参与杀害大批波兰人。

威廉・弗利克,纳粹党立法领袖,德国内政部长,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保护长官。曾签署一系列取缔反对党、镇压工会、教会和犹太人的条令。亲自宣布“犹太人不受法律保护”。他管辖的疗养院、医院、精神病院把大批老、弱、病、残及精神不健全者当成“无用的饭桶”加以杀害。

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反犹刊物《前锋报》主编。曾参加慕尼黑暴动。是公认的“天字第一号犹太迫害狂”。1923-1945年主持反犹刊物《前锋报》,鼓吹灭绝犹太人种,诬蔑犹太人是细菌、寄生虫和瘟疫。积极支持1935年迫害犹太人的纽伦堡法。在“最后解决”犹太人行动中,他操纵宣传机器,对这一暴行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处处长,陆军总参谋长、上将。1939年后负责作战处。他直接向希特勒汇报战事,并向三军传达其命令。曾策划并参与对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挪威、希腊、南斯拉夫等国的军事行动、草拟侵苏的“巴巴罗莎”方案,签署诺曼底登陆备忘录。

弗里茨・绍克尔,1932年后担任图林根内务部长和联邦总理等职。曾领冲锋队和党卫队将军衔。1942年被希特勒任命为奴隶劳工全权负责人,制订过榨取各占领区奴隶劳工的计划,他对劳工的原则是“用最低费用达到最高限度的剥削”。

赛斯・英夸特,德国驻奥地利总督,荷兰占领区总督,希特勒死后任德国外交部长。他对德国吞并奥地利起过特殊作用。

马丁・鲍曼,希特勒秘书,希特勒死后任纳粹党党务书记。(该被告在缉捕期间下落不明,但当时尚无确凿证据,法庭对之进行缺席审判。)

2、判处以下3人无期徒刑:

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1923年与希特勒一起被捕并在狱中协助希特勒写出《我的奋斗》一书。后任希特勒助理且为之心腹。曾系德国国防委员会成员及纳粹党书记处负责人,积极参与策划侵略战争。1939年被希特勒指定为继戈林之后的第二继承人。但他在1941年5月1日突然只身驾机飞往英国,原因众说不一,至今为历史一谜。此后一直被囚禁在英国。开审之前被引渡至纽伦堡。狱医认定他患有“时间性歇斯底里健忘症”,但“并非完全不清醒”,故依法受审。

埃里希・雷德尔,德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海军名义总监。曾参与策划和指挥一系列侵略战争,尤其是海战,对潜艇战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瓦尔特・冯克,政府新闻总署和宣传部负责人,德国经济部长,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负责人,德国国家银行总裁。曾参与迫害犹太人活动,卖力进行战争经济准备并对占领区进行经济榨取。

3、判处以下2人20年徒刑:

巴尔杜・冯・席腊赫,全德青年领导人,驻维也纳总督。他曾把各青年组织统一到希特勒青年团内,卖力向青年灌输纳粹思想并对之进行军事训练,使青年成为党卫军补充来源。

阿尔伯特・施佩尔,希特勒的建筑师和亲信。1942年后担任托特组织负责人。德国军备、军需及军火部部长,德国国会议员。

4、判处以下1人15年徒刑:

康斯坦丁・冯・纽赖特,第一任德国外交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驻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长官”。曾参加炮制慕尼黑阴谋和镇压捷克斯洛伐克人民。

5、判处以下1人10年徒刑:

卡尔・邓尼茨,潜水艇舰队司令,第二任海军总司令。希特勒临死前指定的继承人,希特勒死后任德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参与训练和发展德潜艇队,积极策划和参与海上侵略战争。

6、以下3人被宣判无罪,予以释放:

弗兰茨・巴本,第一任德国总理,内阁副总理,驻奥地利、土耳其使节。1934年发表过斥责纳粹党的演说,在“清洗罗姆”事件中被监禁,不久获释。他曾支持奥地利纳粹分子的活动,参与过吞并奥地利的准备工作。

耶马尔・沙赫特,国家银行总裁,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成员。他是纳粹上台的积极支持者。他通过种种手段为希特勒筹积大量资金,后因与戈林等发生矛盾而失宠。1944年曾被秘密警察逮捕。

汉斯・弗里切,1938年任宣传部国内新闻司司长,后任广播司司长。他执行戈培尔指示,每日制订和新闻宣传口径,为纳粹的活动制造舆论并进行煽惑。

三、有要求减刑的,也有要求加刑的

宣判完毕,庭长说明,凡有上诉者,可在4天之内向管制委员会呈交“宽恕请求书”。

之后,庭长又宣布了苏联法官的不同意见。苏联法官特尼基钦科认为,不宣告德国内阁、参谋本部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为犯罪组织,判处被告赫斯无期徒刑,宣告被告巴本、沙赫特、弗里切无罪而予以释放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根据的。苏联法官在长达30页的意见书中详尽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他列举了上述三组织的累累罪行,认定其均为犯罪组织。同时一一摆出四名被告的材料,说明均属罪大恶极,认为应将赫斯判处死刑。另外三名均应定罪,不该释放。

被告里宾特洛甫、汉斯・弗兰克、赛伊斯・英夸特、巴尔杜・席腊赫、阿尔伯特・施佩尔、卡尔・邓尼茨等6人先后上诉,要求减刑。

被告戈林上诉,要求改绞刑为枪决。

被告雷德尔上诉,要求改无期徒刑为枪决。

所有上诉均被驳回,一律维持法庭原判。

四、看守的数量远远超过犯人,施潘道盟国军事监狱成为世界上关押成本最高的监狱

1946年10月16日凌晨,在纽伦堡监狱,开始对被判处绞刑的战犯执行处决。

凌晨1时11分,里宾特洛甫第一个被套上绞索,2时许,10名死囚先后上了绞刑架,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罪首戈林在临刑前两小时,瞒过看守吞服氰化钾毙命。

被判处绞刑的战犯马丁・鲍曼是缺席审判,“需追捕归案后处决”(事实上,鲍曼已于1945年4月底至5月初死于柏林战役)。

审讯期间,全世界人民都在密切注视纽伦堡审判的动向。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判大快人心,但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少数首要纳粹分子的无罪开释或重罪轻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柏林25万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汉堡几千市民集会,要求国际军事法庭将沙赫特等人判处死刑;法国抵抗运动中的犹太人联盟致函国际法庭,抗议释放沙赫特等3人;奥地利政府要求国际法庭将开释的巴本、沙赫特及判处20年徒刑的席腊赫引渡给该国,以便对这些侵略奥地利的战犯重新审判。

三被告在得知自已获释后感到非常意外,他们不敢离狱。沙赫特说:“我深惧德国民众……实觉无处容身”,要求暂时“准许留狱”,巴本欲往法国,但法国拒绝为其办理过境手续。

1946年10月1日下午,纽伦堡欧洲国际军事法庭闭庭。

此后,又进行了后续审判。后续审判从广义上也可以纳入纽伦堡审判的范畴。后续审判全部由美国文职法官主持,审判的对象主要是为德国提供战争资源的人,如工业家、军事人员、集中营看守、医生(针对在战俘和集中营囚犯身上做医学试验)和一些不太著名的战犯。在后续的法庭审判中,超过5000人被控有罪,800余人被判处死刑,不过最终只有469名战犯被执行。

为了关押这些特殊的犯人,同盟国决定在西柏林建立一个专门的由军队管理的施潘道盟国军事监狱,苏、美、英、法四国各指派一名监狱长进行管理,四国各派30名卫兵进行看守,相关经费全部由新成立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承担。

这是世界上关押成本最高的一所监狱,因为看守的数量远远超过犯人,从1960年10月到1987年,联帮德国纳税人为此共付出2650余万德国马克。

随着岁月的流逝,监狱里的犯人日益减少。到1965年,能容纳600名犯人的施潘道盟国军事监狱只剩下了被判处无期徒刑的鲁道夫・赫斯一人,看守他的则有4名监狱长、1个监狱牧师、17名文职人员、20名军官、33名士兵和4名医生,关押费用一天约一万德国马克。鲁道夫・赫斯由此成为世界上享受待遇最高,也是最孤独的犯人。

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施潘道监狱中自杀身亡。他的死,是个谜。

绞刑架下的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堕落时代;拯救;悲剧;幽默;《荒原狼》

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而悲惨的境地。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也极大地破坏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还激发了人们的物质贪欲:争夺财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未尽,第二次大战的狼烟又即将燃起。这是一个是非颠倒、道德堕落的时代,到处充满战争的狂热,人们虚荣浅薄,争名夺利。而“现代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概念,出自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在这样的社会里找不到可以呼吸的空间,他们失去了信仰,无所归依,内心焦灼的痛苦无以言表。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何以生存?这是一切有良知的作家们深切关注的问题。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里记录这个社会的病症,并努力探索出路,给以疗救的希望。黑塞就属于这类作家之一。他中期的重要创作《荒原狼》就记述了一个精神超越于庸众之上的知识分子,在探索生存之路的过程中受到不朽人物的幽默教育,学会笑,最后重新获得信仰和对生活的希望的故事。

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叫哈立的自称荒原狼的中年知识分子。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悲观绝望的人。他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不为流俗所容,面临精神崩溃的危机,几近自杀以求解脱。在最绝望的时候,他认识了酒馆舞女赫尔米娜。她教他学会跳舞,带领他参与生活享乐的游戏。在舞会上,酒馆音乐演奏家巴伯罗引导哈立进入被称作“幽默学校”的魔术剧场。哈立在魔术剧场里经历了许多现实的幻象,虽然他没有经受得住魔术剧的考验,但他在歌德、巴伯罗和莫扎特的“笑”的教导下,最终理解了生活,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笑”。小说结尾暗示主人公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

小说的主体部分在魔术剧场里展开,哈立在这里接受不朽人物巴波罗和莫扎特的幽默教育。这个幽默教育分两步进行:

(一)一切较高级的幽默都始于不再认真地看待自己[1]169

巴伯罗的教育在魔术剧院门前开始——这是进入“幽默王国”的入门教育。在剧院门前,巴伯罗首先让哈立看一面小镜子。镜子里是荒原狼的形象,附在哈立身上不停地挣扎。巴伯罗说这是哈立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哈立的个性。它束缚他,使他不能从现实中解脱。“这种个性是您的牢狱”,“如果您以现在这个样子进入我的魔术剧,那您就会用哈立的眼睛,用荒原狼的旧眼镜看这一切”。[1]168因此,巴伯罗要求哈立放弃自己的个性,以消灭镜子里的形象。要消灭这个形象其实很容易,“您只要发出一个真正的笑来观看这个形象就足够了。”哈立对着镜子发出一个如释重负的笑,镜子里荒原狼的形象立即消失了。巴伯罗不见了,哈立进入了魔术剧院的中心,开始游历他内心的炼狱,继续受到莫扎特的教育。

(二)幽默是生活的绞刑架下的苦笑

哈立在魔术剧院里穿越一个个内心的炼狱,经历了许多“游戏”和“恶习”。他放纵自己的内心渴望,纵情享乐,但清醒过来之后又为自己违背原有的道德价值标准而痛苦。他感到自己更加远离神圣,厌倦地想到死。在他“等待死神”的时候——他希望的是神圣的、永恒的、不朽的死亡——“身后响起一阵笑声,一阵清脆而冷冰冰的笑声,这是从那不为人们所知的,充满已经受过的苦难和鬼神幽默的阴间诞生出来的。”[1]196这是莫扎特发出的笑。

当哈立把魔术剧游戏当真,杀死赫尔米娜的时候,莫扎特又出现了。他“穿着时髦的服装”,在摆弄着一个收音机,收音机里播放着韩德尔F大调大协奏曲。哈立一向是反对机器文明的。当他愤怒地指责收音机蹂躏了真正的音乐时,莫扎特以大笑作答——“他笑得多么冷酷,像幽灵一般,无声而又能通过他的笑摧毁一切!”他告诉哈立:即使这可笑的机器有令人绝望的愚蠢的面纱,但在其背后却有着神圣音乐的遥远形象,它不能破坏音乐的原始精神。这正是一切生活的一个优秀比喻:即使现实令人绝望,人们仍然可以怀有信仰和希望,因为污浊的现实背后仍然有神圣的东西;人们应该学会从现象的表面看到内在的光辉。对于生活的令人绝望的表面现象,“如果我们不是笨驴,我们就对此发笑。”当哈立愿为自己杀死赫尔米娜赎罪的时候,莫扎特以“令人难以忍受的嘲讽的眼光看着我”,说:“您总是那么郑重其事!可是您还会学会幽默的,哈立,幽默一向就是绞刑架下的苦笑,必要时您就在绞刑架下学会它。”[1]196他让哈立经受审判,哈立被判永生,还被罚受耻笑。莫扎特最后对哈立的教育是:“您应当学会笑,这就是对您的要求。您应当懂得生活的幽默,懂得这生活的绞刑架下的苦笑”;“应当学会听那该死的生活中的收音机音乐,应当崇敬这音乐背后的智慧,应当学会嘲笑这音乐中无关紧要的废物”。[1]206哈立最终理解了巴伯罗,理解了莫扎特,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笑。

在这部作品里黑塞提出了一条对抗令人绝望社会的自我拯救之路,那就是——学会幽默,学会笑。结尾处主人公在笑声中对生活充满希望,他甚至希望还能够继续穿越“生活的污泥浊水”。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我们通常就文学作品所讨论的幽默,无论是古典幽默、近代幽默还是现代黑色幽默,多是指的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古典幽默时期作品的幽默主要是以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的一种“技巧性的幽默”,近代幽默以来,作品的幽默已经开始是一种情绪,甚或是整部作品的格调,但总的说来都是幽默作家用来表现自己作品主题的一种表现方式。然而在《荒原狼》这部作品里,黑塞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幽默”作为对抗绝望、拯救生命的手段。“学会幽默,学会笑”成为作品要描述的思想主题,成为人物命运发展的方向。黑塞的悲剧幽默观不是表现在艺术形式上,而是成了作品的灵魂。

那么幽默何以拯救苦难人生,黑塞又何以仅以幽默作为拯救手段?

幽默在其发展史上有一个从古典幽默到近代幽默再到现代幽默的演进过程。[2]古典幽默是明快、欢乐、充满朝气的,与悲剧情绪的界限泾渭分明。而近代幽默摈弃古典幽默时期单纯的“笑”之明朗戏谑的特点,在幽默中揉进痛感经验,并以其为幽默之底色,形成悲喜交加的幽默特质,同时也使幽默染上了“崇高”的色彩。此时的幽默变成忧郁和悲哀的了,“他的笑,是对自己以及对人们的同情的微笑。”而以现代主义文学家族中“黑色幽默”为主体的现代幽默继续以悲剧为其底色,但是已经消解了传统幽默的“崇高”色彩,幽默以“荒诞”的形式出现,是一种“看破”、“玩世不恭”的“绝望的幽默”。不过无论幽默的内涵怎么发展变化,它都有一个基本一致的特性,如现代哲学家散文作家周国平先生所说,“幽默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式态度,它要求与生活保持一个距离,暂时以局外人的眼光来发现和揶揄生活中的缺陷。人……追求对人生缺陷的戏侮而暂时摆脱了这个缺陷。”这里有一个哲学上的前提,那就是:人要超越现实,以超脱无碍的心态使自己从“与对象之间利害关系的纠葛和其他情感的纠葛中超脱出来”,同时还要主动设置对象的“非严重性”,形成自我与现实之间的一个“审美距离”。[2]而人要超越现实就得首先超越自我,就是说幽默家以轻松的心态看待现实和对待自我,把一切看得不重要——包括自己,没有什么可以“严重”到使他愤慨或悲观绝望,那么面对丑恶、堕落,他就可以笑得出来。就像柏格森在他的《笑之研究》中说的:“你把自己解脱出来,作为一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参预生活,那时许多场面都将变成喜剧。”[2]小说《荒原狼》里巴伯罗所说“幽默始于不再认真地看待自己”也是基于这个道理。哈立的个性是坚持自己的理想,相信神圣,不能与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所在。摆脱这个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首先放弃自我,嘲笑自我,再以局外人的眼光去看世界。当哈立在巴伯罗的指导下做到这两点的时候,他马上就摆脱了自我的束缚,从而进入幽默王国,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开始生活。

然而,“不再认真的看待自己”,“作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参予生活”,也意味着放弃自我,放弃自己的个性和理想,嘲笑神圣,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冷漠,对社会和生活的一种绝望——这已经包含了悲剧的因素。如前所述,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中的矛盾和对抗也日益加剧,反映到文艺中的幽默特质上,幽默与悲剧联姻,幽默中含有痛苦和悲哀,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在每一种幽默里都包含着笑与悲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关于幽默的定义实际上都属于近代以来的幽默观,甚至包含了黑色幽默的特征。典型的如弗洛伊德,他说,幽默的真义在于一种精神的超越,面对一个荒诞冷漠的悲剧世界,偏作出喜剧性的反应。“幽默是当人实在想不下去时所可能拥有的人道主义的唯一表现形式。”[3]275黑塞的幽默观实际上也属于这一类。他认为幽默和悲剧是对立统一的,这一个的出现必然无情地引发另一个的诞生。他说:幽默是悲剧的结晶,是一种惟有在深邃而持久的悲哀中才会有的结晶;幽默是苦恼的人为了忍受痛苦的人生、或想要赞美痛苦的人生而有的产物。[4]209小说中莫扎特把幽默称为“生活的绞刑架下的苦笑”就是基于这一点。黑塞的时代是一个堕落的时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包括作家自己)怀抱理想和神圣,渴望一个理想的社会,他们对现实有强烈的失望和不满,但是又找不到可以改善的办法(或者没有力量)。这一群“荒原狼们”、“可怕而持续地忍受着痛苦”,不在痛苦中灭亡就在痛苦中爆发,然而他们虽不甘于灭亡,却又缺乏爆发的力量,于是他们找到一条中间的道路,一个第三王国:“要是他们的精神在痛苦中变得强大而又有弹力,那么幽默就是向他们呈现出的一条唯一的出路。” “当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都变得敌视人的时候,笑成为人抵抗命运的最后法宝。”[3]276哈立学会以幽默来抵抗悲剧的命运,而获得新生的希望。

表面上看来,黑塞提出的“绞刑架下的苦笑”已经跟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现代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派”相近,但终究还是不同于现代的“黑色幽默”,虽然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大致相似。但是黑色幽默作家“对于自己所描述的世界怀着深度的厌恶以至绝望,……他们把精神、道德、真理、文明等等的价值标准一股脑儿颠倒过来(其实是现实把一切都已颠倒了),对丑的、恶的、畸形的、非理性的东西,使人尴尬、窘困的处境,一概报以幽默、嘲讽、甚至‘赞赏’的大笑,以寄托他们阴沉的心情和深渊般的绝望。”[5]158可以看到,黑色幽默几乎不含任何希望。而在黑塞的作品中有希望也有信仰,这是作家的积极处,也是他区别于现代派作家的一个根本点。他的幽默虽然是悲剧的结晶,是“绞刑架下的苦笑”,但作家让莫扎特来完成这个幽默教育,寓意深远。就像前文所说的,莫扎特是永恒的象征,他带着超越人世苦难的笑来引领哈立超越现实的“污泥浊水”进入永恒王国。莫扎特的出现就代表了神圣和信仰的存在。作家(哈立)对未来充满信仰的热忱,这在此后的黑色幽默中是根本无法见到的。

此外黑塞还认为幽默是一种爱,在他的悲剧幽默论背后有充满希望的深意。“我对我们这时代的信心越少,对人类的腐化越看得真,我就越加觉得不要以革命去对付这种堕落,而要更加相信爱的魔力。对一件大家谈论不休的事保持沉默,就已经是做到点事了。对人和事物不怀敌意地笑笑,在小事上和私人的事上多付出一点爱,以此补救世界上爱的缺乏;……我很高兴《荒原狼》中已谈到:世界从来也不是天堂,……它一向是,并且任何时候都是不完善、都是肮脏的,为了使人能忍受,使它有价值,它需要爱,需要信仰。”[6]105

他所说的“爱”和“信仰”在小说中通过巴波罗和莫扎特对哈立的幽默教育体现出。而只要还有哈立和他所属的这个荒原狼群的存在,那么社会就还有希望——黑塞在书中写道——他们不仅拯救了自己,也以他们的存在来影响他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这也是黑塞怀抱的一个遥远的理想。

可以看到,黑塞的幽默观的实质是爱和信仰。他本人不提倡暴力革命,而是关注个人和个体的完善。他受中国思想影响很深,推崇中国的“和”的思想。这也是他反对战争的思想根源,也是被战后反思的一代人所尊崇的内在原因。

黑塞的幽默教育在整个创作中出现得并不多。综观他的全部创作,其幽默理论似乎很少派上用场。但它的出现决非偶然。实际上,早在《荒原狼》产生之前,黑塞的幽默解救苦难人生的想法就已经出现。20年代创作的《疗养客》和《纽伦堡之旅》,已经提到过幽默的作用。他写到:“我重又感觉到对立极之间的颤动,感觉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裂痕,现实与美之间细微的幽默之桥的摇摆。是的,有了幽默,一切就可以忍受。”[6]101

穿过近百年的时空,黑塞的创作和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正如他所说,社会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要做的不是愤世嫉俗、自甘堕落,而是要坚持爱和信仰,完善自我,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很和谐——即使听起来很遥远。

参考文献

[1]黑塞.荒原狼[M].李世隆,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2] 王玮.笑之纵横[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 陈家琪.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4] 林郁.黑塞的智慧[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矫形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女性职业教育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