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它们

它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它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它们范文第1篇

用绿茶来制作衣服,来自时装设计师Suzanna Lee和两名生化方面专家Paul Freemont、Alexander Bismarck的合作,生物时装 (BioCouture)项目目前仍然处于实验室阶段,但是已经可以产生足以穿上身的衣服了。简单地说,这两个伙计用含糖的绿茶水作培养基,培养某种或者说某些种的细菌,就能茶水里“长”出类似布料的东西来,而根据配方的不同,这层东西的质感既可以类似纸,也可以类似皮――当然,对衣物而言,后者也许会更加接近我们的习惯。

时尚刀叉:Dress Fork

Dress Fork大概算得上是这世界最时尚的刀叉了,如同Prada、Gucci、Hermes、Dior灵魂附体,我们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许多经典的时尚元素,以至于它们看上去更像是大咖们的配饰,而不是对付汤水和血肉的餐具。产于日本新泻,据说是采用了某种激光雕刻技术制作。

让咖啡走迷宫的Oluk咖啡杯碟

现在连咖啡杯也玩起了游戏,看到这个迷宫一般的Oluk咖啡杯碟你就知道该怎么玩了吧?简单地说,你得控制这些不小心滴落在杯碟上的咖啡走迷宫,娱乐自己,同时压榨它们最后一丝的剩余价值。

不会激起泡泡的“歪歪”啤酒杯

许多人倒啤酒时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将杯子倾斜,据说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啤酒倒入杯子时激起太多泡泡。也许是受到这个的启发,设计工作室Argentine Synopsis带来了这款不会激起泡泡的“歪歪”啤酒杯:将普通啤酒杯的底部平面,“切”一半来变成可以让杯子斜放的斜面,于是,在喝酒的时候可以平放,而在倒酒的时候则可以斜放,非常适合三五好友排排坐喝酒酒之用。

冰吸管:Ice Straws

冰吸管 (Ice Straws),其实是一种冰格,将尺寸合适的吸管卡在这冰格的两端,倒入适量的水将吸管包围 (当然,吸管里面是不会进水的~),然后放冰箱冷冻,等取出时,你就有了一根冰做成的吸管了。

能够腾空的筷子Uki Hashi Chopsticks

这是日本设计师Mikiya Kobayashi对筷子进行的一点小改进: Uki Hashi Chopsticks和普通筷子的造型不同,其背面是一个类似三角的造型,且重心在筷子末端,于是,它不需要筷子架就能让在平放的时候确保前端不接触到桌面,保持卫生。

咖啡杯便签:Take-out Memo

这是一款会让人舍不得用的便签:咖啡杯便签 (Take-out Memo),将便签纸做成了外卖咖啡的样子,一次两杯,每一杯里面都密密地竖直装着便签纸,需要的时候抽出一张即可。哦,对了,注意到咖啡杯中的吸管了吗?那是一支笔。

厨房里的锥形瓶

看到这些锥形瓶,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做化学实验时的容器,当两个或多个锥形瓶内的物体接触后

就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而这次,设计师Kevin Champion 和 Duncan Taylor把它们

带进了厨房,用来盛放油盐酱醋等,当你在烹饪菜肴时,加点“化学调料”,就能生成一道道美味家饶呢。

它们范文第2篇

科学家在对人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了许多有益的发现,比如:人在做梦时,呼吸浅促,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脑血量倍增,脸部及四肢有些抽动等。这时,如果用眼运动计可测得其眼球在快速转动,而脑电图上必然同时出现快波。根据这些已有的经验,科学家们对动物做了各种各样的试验。

法国生理学家波希尔・诺夫用猫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化学和手术的方法阻断了猫的大脑中一个叫做“脑桥”的部位。这样做的结果是,猫梦见了什么,就会按梦境去行动。这只猫经过手术之后,在熟睡中忽然抬起头来,四处张望,然后又起来绕着圈子走,好像在寻找食物。突然,它举起前爪,双耳紧贴在脑袋上,对假想之敌猛扑过去。诺夫还把两只动过手术的猫关在一起进行观察,发现原来和睦相处的两只猫,睡着睡着突然打起架来。为了证明这些行为是在睡梦中做出的,诺夫故意在猫身旁撞击物品发出声响,甚至将老鼠放在它们身边。可是,两只猫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态都无动于衷,它们继续攻击对手。诺夫认为,这两只猫是在与梦中的敌手交锋。猫是会做梦的,可是每次做梦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在试验的时候,猫甚至还会忽然站起来把地板舔个干净,好像那里有一碟子鱼汤似的。为了验证猫是不是真的在做梦,实验者在猫做上述动作时,把食物死鼠放到它眼前,去引诱它。但它正为梦境所左右,对平时垂涎欲滴的食物熟视无睹,毫无反应。

美国科学家对猴子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在一只猴子面前设置一个屏幕,屏幕上反复出现同一个画面;每当屏幕上映出这一画面时,就强迫猴子推动身边的一根杠杆。如果猴子拒绝执行,就用电棍击它。过了一些日子,猴子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它一看见那画面,就主动去推杠杆。后来,科学家发现,这只猴子在睡眠中也会不时地去推那杠杆。这表明猴子在睡梦中“看见”了那幅画面。

还有的科学家为了研究老鼠是否做梦,以一小块巧克力作为诱惑,让老鼠走入一个又一个迷宫,然后在老鼠大脑中植入了小型电极,观察它们活动和睡觉时的神经活动。这种电极不会给老鼠造成痛苦,但能用来监测老鼠的神经元活动。他们主要观测大脑中记忆形成区域的神经活动。他们先是监测老鼠走迷宫时的神经活动方式,然后再记录它们睡觉时的大脑活动。跟所有哺乳动物一样,老鼠在睡觉时会经历眼睛快速运动的阶段,而这一阶段对人而言与做梦有关。结果发现,这两种神经活动状态极其相似。利用这种方法,他们甚至能够判断出老鼠正梦见它们跑得有多快,以及走到了哪个地方。

它们范文第3篇

■ 西子姐姐:你怎么了?说来听听,看看我能不能帮到你?

■ 豆豆我想你:我的狗狗死了!呜呜呜……

■ 西子姐姐:啊?!怎么回事儿啊?!

■ 豆豆我想你:医生说豆豆感染了细小病毒。

■ 西子姐姐:你先不要太难过。豆豆几岁了?看得出来你很爱它的。

■ 豆豆我想你:豆豆3岁了,很小的时候就到我家,一直陪我长大。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 春雨惊春晴谷天: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我以前养过一对兔子,非常可爱,不过后来也死了。我也难过了很久。

■ 西子姐姐:嗯!我想,应该有很多同学都有过养宠物的经历。不管是小狗也好,小兔也好,它们跟我们朝夕相处,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如果它们突然离开我们,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 豆豆我想你:是这样的!豆豆生病以后,我们都不清楚它得了什么病。只是看到它总是吐,再后来就没有精神了,总是趴在地上……等把它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晚了……

■ 西子姐姐:西子姐姐也养了一只狗狗,不过它已经很老了,现在已经10岁了,身上开始掉毛,越来越不喜欢动弹了。

■ 悠悠:姐姐,你有没有担心过你的狗狗如果有一天离开你,你该怎么办?

■ 西子姐姐:这正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问题。你们为什么会喜欢养宠物?

■ 哆啦A梦:因为宠物很可爱啊!我最喜欢小猫了!

■ Rainbow:我喜欢狗狗,尤其喜欢哈士奇。电影《南极大冒险》里面的那些哈士奇太帅了,还那么通人性!

■ 西子姐姐:对,我们养宠物,就是因为喜欢这些可爱的动物。但我想说的是,一旦我们养了宠物,就要担负起对它们的责任。

■ 哆啦A梦:我开始养猫的时候,妈妈说,要像照顾自己的弟弟一样照顾它。

■ 西子姐姐:与我们相比,它们都是些弱小的生命,所以需要我们对它们付出更多的关爱。

■ 哆啦A梦:我会给它洗澡,给它准备它喜欢吃的东西,还要陪它玩。

■ 西子姐姐:我想,只要是喜欢小动物的同学,都会好好对待我们的宠物的。另一方面,大家想想,我们是不是在跟这些小动物相处的时候,得到了很多快乐?

■ 豆豆我想你:是的!我现在脑子里都是豆豆可爱的样子。每天我放学回家,它都会围在我身边转,有时候还会撒娇,用脑袋使劲拱我。屋外有动静的时候,它就使劲叫。有它在的时候,我觉得很安全,也很快乐!

■ 西子姐姐:尽管不能用语言沟通,但我相信,我们的宠物都会用它们的方式来表达对我们的感情。所以,我们从它们那里得到了很多的快乐和心理安慰。

■ 春雨惊春晴谷天: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 西子姐姐:你说得非常好。我们不能把它们当作,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 Rainbow:可是,西子姐姐,正因为它们是我们的朋友,所以当它们生病,甚至死亡的时候,我们才会非常非常难过的呀!

■ 西子姐姐:嗯,对它们负责任其实还包括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对它们生老病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

■ Rainbow:这我还不太理解……

■ 西子姐姐:大家想想,一般宠物的寿命最多也就是十几年,这期间也许还会碰到生病或其他意外情况。总之,它们不会永远都陪伴在我们身边。

■ 哆啦A梦:哎呀,要是这么说的话,还是不要养宠物了……

■ 西子姐姐:不,正是因为它们的生命相对我们更短暂些,所以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怀。在它们生病甚至残疾的时候,我们要悉心照顾它们,不抛弃它们。

■ Rainbow:对哦,我们家小区附近就有一些被遗弃的小狗小猫特别可怜。

它们范文第4篇

记忆里南方的家庭不少都养着猫儿,狗狗反而没有现在那么多,吃的大多都是自己做的饭菜。奶奶每星期都会去市场买“狗棍鱼”,煮好放冰箱,每天加热后混着米饭给猫儿吃。它吃得津津有味,我会趁机摸摸它的尾巴和肚皮,这时候的它顾不着反抗。

那时,大家还没有接受现代的养宠物观念,心理定位也没有现在高,宠物医生在广州寥寥无几,绝育手术还是强行捕捉不打麻醉进行的,很少有人舍得买狗粮猫粮,没有听说过宠物还要洗澡,洗澡还要用专门的沐浴液。如果小猫小狗死了,一般只有小孩是最伤心的,因为小孩把它当成好朋友,大人还没有意识把宠物放在家庭成员的地位。

我的成长伴随着祖国宠物行业的变迁与飞速发展,随着经济环境的变革,人们开始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动物伴侣身上,会关注它们的健康快乐和宠物福利,会训练一些特殊的犬种作为导盲、陪护工作,会学习科学的饲养观念和懂得维持社区的环保等。以我工作和居住的城市广州为例,城市人口老龄化加重,外来人口也较多,年轻子女工作繁忙没有很多时间照顾老人,部分人会选择让老人养一只温顺听话的小型犬,陪他们说说话,一起睡个安逸的午觉。而部分外来的年轻人士来到陌生城市需要逐渐适应,初期朋友也不多,他们也会选择养宠物来减轻一些工作的焦虑和孤独。

我理解饲养宠物这种行为,在社会上有很多支持者,而更多的是反对的声音,我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媳妇准备怀孕,一家老少来到我的诊室,老人要求我说服媳妇放弃饲养宠物,说医生不主张孕期养宠物;年轻的夫妇觉得老人不懂科学,希望我说服老人家不要继续嗦养宠物的事情。每次面对这样的情形都很为难,两边不讨好。科学的宠物饲养观念在国内逐渐科普大概才10年左右,我们都是处于一个进步的阶段,和西方宠物行业远未接轨,也有很多特殊国情和固有思维的主导作用影响。

养宠物可能带来的满足和好处

心理的安慰和负面情绪的转移

有文献报道,猫狗的最高智商水平约相当于人类的7岁孩童,它们一般天性乐观,活泼顽皮。主人面对爱宠,如同一位成年人看待一位天真无邪的孩子,或许这位小天使在主人怀中呼呼大睡,或许会把洗手间的厕纸全拉出来,或许它会偷吃草莓酱,然后若无其事在大厅大摇大摆,你会好气而好笑。

闲暇中的陪伴

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总有一些状态,时间充裕但已经没有很好的魄力,希望儿女在身旁但他们各自在忙。这些群体例如孩子,老人,孕妇等。狗狗会每天跑到主人床前呼唤起床,带它到户外活动大小便,回来帮它洗洗脚丫,它欢天喜地的在你面前感激摇尾巴。优点是可以消磨时间,缺点或许是如果遇到很粘人的猫狗,那就太消磨时间。

带动主人参与户外运动

如果你喜欢的是中大型犬,如德国牧羊犬、边境牧羊犬、金毛寻回犬、拉布拉多犬、雪橇犬等,那么运动能力强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它们活泼好动,安静的时候又能很温情,它们可以陪护你一起探险山野,减轻旅途的疲惫,可以在秋日的黄昏陪伴你散散步,还可在周末组织宠友活动露营等。

看家护院,警报防盗

狗的天性是具备领地保护意识,尽管这种对领地、对主人保护的忠诚有时候是一种愚忠。常听主人哭诉晚上有邻居投诉,因为走过门口爱犬就会警惕地乱吠。主人需要耐心引导爱犬的这种保护行为。它们甚至能够在危急时候保护主人的生命,我们都听说过很多忠犬护主的故事。

培养孩童的爱心耐心,健全人格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养宠物,学习西方的一些培育文化。养宠物确实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同情心、责任心、耐心、交流欲望等,这种交流不是单纯的买一个宠物给孩子,它需要恰当地选择一些性情温和的品种,做好体检和免疫,教育孩子正确的卫生知识,一起探讨如何相处和自我保护。试想,猫狗的正常寿命只有十多年,在他们只有一两岁的时候,孩子不懂事,好奇贪玩多于责任感,随着孩子变成少年,爱宠已经逐渐步入老年,这种长久积累的爱心耐心,让还在成长的少年对宠物多了一分爱护和回馈,如同有天对待家人的孝顺和感恩。

养宠物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坏处

行为异常 宠物会因品种和个体的不同表现出习性的差异,有些会特别的调皮甚至具有攻击性,这时候他们会过分吵闹,甚至出现抓咬行为。这很考验主人的脾气和耐心,合理引导。另外,还有一个大前提,请为爱宠注射好狂犬疫苗以及其他的一些免疫。

成为过敏原 宠物的毛有可能引起主人过敏。

共患病 包括狂犬病毒、弓形体、钩端螺旋体等。这些共患病绝大部分都可以做到很好预防的。狂犬病、钩体病都有很好的进口疫苗作为保护,弓形体在做好环境卫生,做好孕妇与宠物的定期的弓形体抗原抗体检测的前提下,一般能够做到有效的保护。

时间、情感、经济的投入 可能在养宠物的初期,我们并不理解时间的魔力,有养宠经验的人回忆他们的付出,能够说一个下午,例如主人不敢去长途旅游担心爱宠不习惯,例如每月花费多少钱去为爱宠美容、添置玩具、饲粮等,例如会担心爱宠的各种疾病和是否快乐,纠结是否做绝育手术等。当爱宠成为了家庭成员,那是份付出,会对它有期待。

分享:猫儿乌乌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家以前的猫儿,叫乌乌。那是一只普通的家猫,但一个生命总有属于它自己的历程,和很多小动物一样,在别人眼里可能毫不起眼,但在它们的主人心中却弥足珍贵。

乌乌本来是一只流浪猫,在2009年夏天,被一位好心的女主人在路边捡回家收养。结果第二天,她家的狗狗对这个外来的小生命非常讨厌,把它的右脚趾部咬断了,把腹部1/2的皮肤咬撕裂了。

女主人很心酸,立即带到我那时工作的医院,然后对我说,医生你救救它吧,我家的狗狗不能和这只外来的流浪猫共处,实在不忍心重新放归,如果治不好就安乐死吧。毕竟只有大约两个月大的小猫,我就跟主人说,那就交给我们吧,我们无权随意放弃一个小生命。

随后我们为这个流浪猫做了皮瓣手术,重新长好皮肤,又做了膝关节以下的截肢手术。那时我根本没有想到,接下来乌乌最后会生活在我的家里,聪明,任性,调皮,嘴馋,在我家里会生活得这么开心。

不久之后,家里出现了我可能这辈子最不愿听到的消息,妈妈被确诊结肠癌转移肝癌,末期。我学医,明白每一个生命总有其历程,生老病死不能例外,但我不知道原来离别有时候离我们这么近。我不知道能够做到什么,尽量提供最好的医疗,陪妈妈多说话,给予信心……那时我问妈妈,你怕猫吗?我在医院有一只当自己孩子养的猫猫,很调皮可爱,我把它带回家陪您好吗?妈妈欣然同意,一只流浪猫终于有了一个家。

这个叫乌乌的“孩子”从来到我家那天起就很适应我们的生活,它不喜欢我,因为我负责做“坏人”,帮它剪指甲,不让它乱吃肥肥的三文鱼;而趁我上班以后,乌乌在我爸妈面前撒娇,哀求几下,抱抱大腿,又是一块饭桌上的鱼肉;乌乌会跳到沙发边上,陪着妈妈睡午觉,醒来的时候,妈妈看着它,它看着妈妈。

大年夜,我买了两盆年桔和桃花回家,乌乌很好奇,第二天大年初一,桃花被抓掉了几个枝头,年桔掉了一半,我们投降吧,输给这调皮的猫儿。

它们范文第5篇

同样令人惊讶的还有这家公司的营销成本─这一点并不为常人所知。即便是Horace Dediu这样的市场分析师,也是从一次偶然的研究里发现的。Horace Dediu为美国数据调查机构Asymco工作,他当时的研究议题是三星在安卓市场上与谷歌的利益分配关系。但他很快发现,在营销支出上,竞争对手苹果花的钱只有三星的1/5。其他科技公司的支出也远低于三星。事实上,Horace Dediu最后得出了一个比例关系:三星全年营销费用为98.48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苹果、微软、惠普、戴尔以及可口可乐5大品牌的总和。

Horace Dediu在2012年11月的《Galaxy手机销售成本》报告里公布了这一点,这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三星的销售策略。在各种分析的另一端,则是三星强有力的销售数据:根据调查公司IDC的报告,三星2012年在全球的智能手机销量高达2.16亿部,超过苹果的1.37亿部。而即便是在美国本土,三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也已达到33%,超过了苹果的30%。

“考虑到三星的其他产品并不怎么需要做广告,比如半导体、液晶屏等,而电视和其它家电的销售增幅已经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可以推想三星绝大部分的营销费用都用来支持手智能机品牌,尤其是Galaxy。”Dediu在报告中这样解释自己的推算依据。在这份报告中,同样可以看到手机已经成为了三星这几年销量增长最快和利润贡献最高的产品。

这其实是所有公司的营销准则:把钱花在能带来最大回报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把营销预算设定为销售额的某个百分比或者某个区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董事会主席David Reibstein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而这个百分比也成为了衡量投资回报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选取了不同行业的10个代表品牌,包括三星、苹果、微软、宝洁、可口可乐、通用、福特汽车、优衣库、LVMH和欧莱雅,图中的数字代表它们2009年至2012年的“营销与销售金额比率”。你能够清楚看到这些品牌2009年至2012年间的销售额、营销费用以及那个最为直观的百分比。这可能能让你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理解大公司“营销”的基本状况。这些或许也是你印象中“怎么到处都是它们的广告”的一些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广告就是我们选择它们的理由。

从表格中的数据看,最明显的差别可能是行业。汽车领域,通用和福特在营销上的花费没有太大差异,营销占销售额的百分比基本稳定在3%至4%,似乎比想像得要低。Dediu觉得对于成熟行业的成熟品牌而言,3%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而且对于汽车来说,消费者可能要每隔好几年才会做一次购买决定,随便改变主意的成本太高,所以品牌忠诚度也会高一些。通用比福特略高,是因为金融危机后,它还是一个仍在挣扎中的品牌,因此会有1个百分点左右的浮动。

而宝洁、可口可乐这样的快消品就没那么幸运了。如果不通过持续的广告给消费者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购买理由,人们很容易就改变选择。因此,图表中可口可乐和宝洁的营销所占销售额比例比汽车品牌要高得多。可口可乐为7%至9%,宝洁更高,在9%至11%。“对于快消品来说,可以认为9个百分点足够了。”Dediu说。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很多人都质疑宝洁的营销策略是在乱花钱,而宝洁也已经在2012年年底宣布5年内缩减10亿美元的营销预算,以提高它的利润率水平。

快消品营销花费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渠道成本。这其实也是三星的营销支出为什么会比苹果高出许多倍的原因。

联合利华北亚区总裁Alan Jope在刚刚参加由JWT全球CEO Bob Jeffrey主持的一档网络脱口秀节目中说,“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化仍然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媒介购买计划中,电视广告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至少在中国市场是如此。所以我们的两条线是好玩的数字化营销,还有稍微老套的电视业。”可以猜测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的宝洁,其媒介投放策略应该不会差太远。

尽管所有人都在谈论数字营销,但眼下品牌还不能抛弃电视。根据KPCB的王牌分析师Mary Meeker在D11大会上的《2013年互联网趋势报告》,过去1年,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这几种传播媒介中,电视依然是广告投放的主要渠道,占43%,互联网排在第二,占22%,而移动终端则只有3%。

“三星的很多钱都花在了电视、户外、地铁这些付费媒体上,”三星的长期合作伙伴、管理咨询公司R3的全球CEO Greg Paull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像苹果那样有这么多的自媒体。”

iTunes,App Store这些苹果自建的生态系统免费赚到了很多注意力,当然还有每一次新产品前就已经在社交媒体上议论纷纷的果粉们。因此苹果对于电视广告的依赖度相比之下要低得多。“苹果,你懂的,它们的态度就是―你应该知道我们。”Dediu评价说。而相比之下三星显然还没有这样的底气。作为一个追赶者,三星必须在营销上采取更激进的策略。

“苹果已经是一个知名品牌,而三星正在变得知名。”Reibstein说。三星试图以最快的速度追赶。三星的广告创意公司72andSunny2012年拿到的Brief就是“咬”下苹果的市场份额。它们为三星做了一系列嘲笑苹果的视频广告,最为知名的是被称为“iSheep”的视频,它对苹果粉丝排队购买iPhone 5大加嘲讽,这个90秒的广告还被Visible Measures评为2012年最佳科技广告,在线观看次数达到7100万。

“苹果在美国市场实在是太强大了,其他品牌只能去争夺老二的位置。”72andSunny的CEO John Boiler在接受《广告时代》的采访时说。三星用嘲讽苹果形象的方式来找到自己,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它是通过苹果来表达“我是谁”,以及“你为什么要买我”。这让人想起苹果在1984年的美国超级碗广告Think Different,但它达到的效果是Mac和PC,而不是苹果和微软。

这里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那个数据:苹果的营销费用仅为三星的1/5。除去品牌发展阶段、渠道成本带来的差异,如此大的悬殊还是让人感到吃惊。在福特和通用身上就看不到这种对比,宝洁和可口可乐也是一样。在科技领域,简单追随成功公司并不能为所有人带来同样的成功。尽管微软将营销投入百分比成功稳定在2.5%,但此前Surface遭遇的营销尴尬还是让它难以成为基准。

在技术公司这一行,还没有可以遵循的营销规则。

其实从图表上看,三星一直都不吝在营销上的花费,只不过Galaxy让它变得更激进了而已。三星2012年的营销费用比2011年猛增了30亿美元。作为一个子品牌,不论是Galaxy S4还是Galaxy S3,都是为了延伸它们对于三星这个品牌的意义。这就像大众的“VW”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符号之后,它们有了奥迪以及其它子品牌,之后营销开始倾向于产品,但VW品牌仍然在子品牌之上,它传递给消费者这样一个信息:你可以像信任大众一样信任斯柯达。

在每个行业你都能发现像三星这样依靠巨额营销卖出更多产品的公司,这类公司用术语来总结属于“营销驱动型”的范畴。彼得・德鲁克的说法是,这属于品牌贿赂消费者的行为―本质上他认为营销都有贿赂的意思,但大规模的促销尤其如此。一般来说,营销费用包括促销和广告,而三星在促销上的花费比广告还要 多。

“这跟‘消费引力’有关。”Paull解释说。像LVMH、Tiffany这样的奢侈品更在意品牌形象广告,这样它们的符号性地位会帮助它们不断获得注意力,而对于电子消费品来说,新品促销至关重要。如果你每1至2年就推出利润区间更丰厚的新品,你就会把消费者注意力引导到这上面来。

当然,苹果仍然是个特例,你可以从表格中看到它在促销上的让利比三星少太多了。原因就在于三星正在努力快速增长,而促销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足够大的用户基础,直接让利显然可以产生比广告更显著而迅速的影响。不过这往往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根据Dediu提供的信息,诺基亚手机的利润在25%左右,HTC在27%,黑莓手机为30%,iPhone高达45%,而三星只有17%。

在广告界,所有人都认为把三星、宝洁这样的公司定义为营销驱动型公司并不过分。但别忘了所有营销的根基都是一个好产品。“营销驱动的不仅仅是广告和促销,还包括产品本身,所有这些公司,首先是从特定消费者心目中的一个好产品开始的。”Reibstein说。

宝洁在2012年的研发投入是20多亿美元,三星则超过100亿美元。“三星的产品是还不错,但对我来说,还没有那么好,”Dediu说,“当每个人的产品都差不多的时候,做最多广告的赢了。”

但是如果不靠营销,三星就一定会输吗?这个品牌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无论是苹果还是HTC,渠道力量都没有三星强大。你不能在美国之外的很多地方轻易买到iPhone,比如巴基斯坦。但三星Galaxy S4在全球的60个国家同时上市,之后迅速扩展到155个国家。

再来看宝洁。它的营销费用和三星差不多,但从回报率上看三星做得更好。不过和三星不同,“宝洁”这两个字本身对应不了任何一个具体产品。宝洁旗下有40至50个左右的个人消费品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营销计划,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对所有品牌管理者来说,自从广告业在100多年前发端,确定营销费用就是一个挑战,它需要考虑行业、品牌发展阶段、渠道成本等各种相关因素。更何况这是个动态的决策过程,需要根据市场反应不断调整百分比。广告业把这个过程叫做“响应曲线”(Response Curve)。成功把握这条曲线的案例有很多。比如相比竞争对手,玉兰油的价格略高,但是通过营销,它的价格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和它的市场定位是匹配的。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数学大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师范大学

新科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