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soa技术

soa技术

soa技术

soa技术范文第1篇

(一)移动通信的概念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中每一代技术的发展都要经历从提出、增长、高速发展、成熟到衰退的过程。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模拟移动通信,其主要缺点是频率利用率较低、系统容量小、制式多且不兼容,不能实现自助漫游、通信保密性差、提供有限的业务种类。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移动通信,其容量和功能比模拟移动通信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类别仍局限于话音和低速率数据。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B3G)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统称。它将可以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0Mbit/s,甚至更高,支持的业务从语音到多媒体业务,包括实时的流媒体业务。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根据这些业务所需的速率进行动态调整。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低成本。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3G的技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ICT业务的概念与特点

一般理解,ICT(Informationandconnec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英文缩写。广义上的ICT可以扩展到国家信息化层面;狭义上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种业务,ICT就是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用以满足“客户综合信息化需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通信、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在这个概念上讲,ICT其实就是CT企业将价值链延伸到了IT行业。但是,与传统的CT业务相比,ICT业务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市场特性。

第一,“一揽子解决”特性,重新整合了价值链。传统运营商价值链的核心是信息传递服务,末端是用户,向上一个环节是CT网络及平台生产商。CT经营主要涉及网络及平台传输、连接服务,而ICT则涉及到从设备到厂商到客户端使用服务的全部链条。在CT时代,“客户端”的设备、维护、服务、障碍都与电信企业无关,我们只管“局端”。在ICT时代,只要客户有信息化方面的需要,我们就主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做“交钥匙”工程,之后还要承办好“物业”。

第二,“综合集成”特性,涉及所有相关业务。我们习惯于向公众客户“卖话务”,向政企商务客户“卖电路”,营销服务多停留在客户“关系营销”层面。ICT业务就要把所有用户需要的元素都“加”到产品中,“电路”+“话务”+“维系”+……只要客户需要,我们可以做所有客户的“信息通信外包商”,做信息通信领域的“沃尔玛”。

第三,“技术方不可复制”,解决客户个性需求。个性即差异。传统的CT产品基本上是无差异的、标准化的,因此竞争的结果就是“拼”2M或者话务量的“价格”和个别服务指标,这是CT企业的“红海”。如果能够深入到客户的具体工作中,深入到管理、财务、物流、销售、后勤等领域,每个企业或多或少均有差异,这就是个性,个性的需求要用个性的方案来解决,这就是ICT业务营销的目标与方向。

第四,“海量市场空间”的特性,为传统业务找到新的出路。从CT到ICT,就如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开始“搞运输”,不仅收过路费,还要收“运费”甚至物流涉及的“全部费用”。突破了原来只赚取接入利润的定位,开始涉足价值链的全部环节。虽然单位利润率可能比流通企业小,但总量规模明显增大。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不断膨胀,ICT市场空间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与逐渐走向饱和的单一CT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三、SOA概述

(一)什么是SOA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也叫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或面向服务架构,是指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则是采用面向服务的商业建模技术和WEB服务技术,实现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实现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协同。WEB服务和SOA的本质思路在于使得信息系统个体在能够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工作。对于面向同步和异步应用的,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分布式计算来说,SOA是一场革命。一个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businesslogic)或某些单独的功能被模块化并作为服务呈现给消费者或客户端。这些服务的关键是他们的松耦合特性。

SOA是一种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构建在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图1给出了其体系结构,SOA结构中共有3种角色,即Serviceprovider(服务提供者),对外提供服务,并且通过注册来服务信息;Servicebroker(服务),提供服务的和定位功能;Servicerequester(服务请求)。

二)为什么选SOA

不同种类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infrastructure)相互交织,这便是IT企业的现状。一些现存的应用程序被用来处理当前的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es),因此从头建立一个新的基础环境是不可能的。企业应该能对业务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利用对现有的应用程序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infrastructure)的投资来解决新的业务需求,为客户、商业伙伴以及供应商提供新的互动渠道,并呈现一个可以支持有机业务(organicbusiness)的构架。SOA凭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企业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以解决新的业务需要,从而通过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务,把企业现有的或已有的应用作为服务,保护现有的IT基础建设投资。

(三)基于SOA的ICT集成的体系结构

当今市场的SOA解决方案有三种主流标准:一是以IBM为代表的J2EE架构,其优点在于具有开放的标准和良好的可拓展性,适合大型系统和项目的使用;二是以微软为代表的“.NET”架构,其优点在于具有快速便捷的部署性,价格低廉,但难以支撑大型系统的使用,相对适合于对技术架构要求不高,预算有限的中小用户使用;三是以SAP为代表的ERP型SOA,适合已有ERP系统和准备以ERP作为核心应用的用户使用。ICT集成系统是一个涉及部门众多且极其复杂的大型系统,因此在综合考虑以上三种解决方案之后,最终选定第一种。

图3是本文中建的基于SOA的ICT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分为客户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技术层四个层次。

第一,客户层。客户层包括了中国移动营业厅、网站、10086客服等接入方式,受理客户的业务需求,统计用户、收入、业务发展情况。

第二,服务层。服务层包含了针对业务流程层的各种服务以及Web服务平台。Web服务平台可以允许以一种与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无关的方式来定义和使用业务服务,服务层为业务流程层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供了粗粒度的业务功能;提供了良定的、无歧异的接口,因此业务流程无需了解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的细节;服务层数据模型是根据服务业务领域定义的,而且是独立于特定应用的数据模型的;服务层安全模型提供了单点登陆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这确保了任务可获得使用服务的授权,并令业务流程层免于处理各种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提供的安全接口;服务层管理模型可以生成有关服务使用状况的统计数据,供业务流程层使用。

第三,应用层。通过对ICT现状的分析,并参考国内外市政管理的先进经验,本文中建立了应用子系统,即OA、BOSS客服。

第四,技术层。技术层包括了各种应用平台、技术平台和各种操作系统等,技术层是确保实现上述各个应用的技术细节。市政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各应用系统所依托的技术平台、技术细节各不相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技术的应用系统都可以实现与技术无关的通信。

soa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WEB Service;综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4-0050-01

1 中间件技术简介

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与应用软件中间的一类软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或服务程序,它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相关服务,而其他应用程序利用相关中间件在不同平台之间实现跨平台应用或远程调用。

如今中间件产品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应用系统中,无论在桌面应用系统或网络应用系统中都可以使用各类中间件产品,比如微软公司的COM组件、Sun公司的JavaBean等,这些主流的中间件产品封装了许多事务处理的细节部分,为计算机网络异构环境提供了重要基础,只需要采取相同的中间件作为基础构件,就能让程序开发人员节省大量时间,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系统的业务逻辑设计上,提高了开发效率。而且中间件技术在射频识别、电子商务、远程调用、多线程测试等行业和领域都有丰富的应用,例如图1即是一种基于数据转换中间件技术的系统结构模型。

图1 基于数据转换中间件的系统结构模型

2 中间件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中间件产品对各种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实现了兼容和开放。基于中间件开发的产品容易在不同的架构与系统之间互相移植,中间件保持了平台的透明性,实现了对交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用各类不同的中间件产品组合,配合可复用的商务对象构件进行开发,这样可以大幅的缩短开发周期并提高开发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中间件面临的网络分布计算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传统中间件大多使用专有API接口和协议,这使得传统中间件不能得到大规模普及,制约了中间件技术的发展。

3 面向服务架构体系SOA

近年来面向服务架构体系(SOA)逐渐成为IT界的热点,甚至被称为软件开发中里程碑式的技术,成为软件开发的一种新的模式。随着用户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应用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度和扩展性。应用系统应该能够根据用户业务逻辑的变化而进行一定程度的变更,并具备一定的可扩展以便为以后随时出现的新业务逻辑进行扩充,而这些正是SOA架构体系的强项,SOA的特点正是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松耦合度和可灵活支持业务流程的重构,因此这使得SOA更适用于业务系统间的互操作和无缝集成。利用SOA架构体系开发的应用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应用系统中普通存在的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等问题。SOA架构体系主要使用在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等系统规模庞大、业务逻辑复杂且模块功能聚合度较高的应用系统中。

4 一种基于SOA的中间件技术——ESB

传统的信息系统平台厂商是以某种服务器为中心(例如: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为企业建立业务整合解决方案,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但企业的投资较大且构建的信息系统不够灵活。如今SOA架构体系的思想已被开发人员所广泛接受,那么如何能够真正实现基于该架构体系的应用系统就成为业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根据以上所述一种新的中间件技术ESB(企业服务总线)出现了。那么什么是ESB呢?ESB是基于SOA思想并利用中间件技术实现的一组基础架构,这种架构支持异构环境中的服务、消息和基于事件的交互。ESB要实现的目标是将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迁移到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总线及其连接点上,进而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ESB的工作原理是:通常P2P的集成应用是通过Request/Response方式来完成的。ESB位于各类同构或异构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转换,而SOA架构体系可以充分发挥ESB平台无关性的特性,体现出ESB带来的灵活性。通过使用ESB每个应用系统相对于其他应用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应用系统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在ESB模式下每个应用系统独立运行并完成一项任务,完成之后即发出了一个请求到ESB,这个请求进而被其他应用系统所响应,比如:数据提供系统或流程控制系统等,最终的响应信息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件返回的。这种事件驱动的交互模式的优点就是保证应用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各种应用系统只需接入ESB中,而不用了解如何与其他的应用系统交互的具体细节,由ESB负责处理所有的协议转换和数据格式转换等问题。

5 ESB的应用

目前企业服务总线(ESB)正成为构建基于SOA架构体系应用系统的新热点,该方案的提出可以使企业以较小的投入整合现有应用系统中的资源,并快速构建基于SOA架构体系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采用ESB中间件构建企业信息系统平台无须再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即可将现有系统整合在新的企业信息平台中。作为一种中间件技术,ESB通过与之连接的其他系统平台所提供的接口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ESB的这种特性正在逐渐的被应用到各类信息系统平台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生成管理信息系统,为广大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构建企业级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整合模式。

6 结束语

这种新的基于SOA架构体系的中间件技术克服了传统中间件产品必须面向特定系统平台或应用环境的限制,因此对于种类繁多的应用系统而言具有更好的通用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的中间件技术将成为中间件产品开发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soa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ICT;SOA;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一、新一代无线宽带系统的介绍

(一)移动通信的概念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中每一代技术的发展都要经历从提出、增长、高速发展、成熟到衰退的过程。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模拟移动通信,其主要缺点是频率利用率较低、系统容量小、制式多且不兼容,不能实现自助漫游、通信保密性差、提供有限的业务种类。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移动通信,其容量和功能比模拟移动通信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类别仍局限于话音和低速率数据。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B3G)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统称。它将可以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0Mbit/s,甚至更高,支持的业务从语音到多媒体业务,包括实时的流媒体业务。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根据这些业务所需的速率进行动态调整。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低成本。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3G的技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ICT业务的概念与特点

一般理解,ICT(Informationandconnec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英文缩写。广义上的ICT可以扩展到国家信息化层面;狭义上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种业务,ICT就是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用以满足“客户综合信息化需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通信、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在这个概念上讲,ICT其实就是CT企业将价值链延伸到了IT行业。但是,与传统的CT业务相比,ICT业务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市场特性。

第一,“一揽子解决”特性,重新整合了价值链。传统运营商价值链的核心是信息传递服务,末端是用户,向上一个环节是CT网络及平台生产商。CT经营主要涉及网络及平台传输、连接服务,而ICT则涉及到从设备到厂商到客户端使用服务的全部链条。在CT时代,“客户端”的设备、维护、服务、障碍都与电信企业无关,我们只管“局端”。在ICT时代,只要客户有信息化方面的需要,我们就主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做“交钥匙”工程,之后还要承办好“物业”。

第二,“综合集成”特性,涉及所有相关业务。我们习惯于向公众客户“卖话务”,向政企商务客户“卖电路”,营销服务多停留在客户“关系营销”层面。ICT业务就要把所有用户需要的元素都“加”到产品中,“电路”+“话务”+“维系”+……只要客户需要,我们可以做所有客户的“信息通信外包商”,做信息通信领域的“沃尔玛”。

第三,“技术方不可复制”,解决客户个性需求。个性即差异。传统的CT产品基本上是无差异的、标准化的,因此竞争的结果就是“拼”2M或者话务量的“价格”和个别服务指标,这是CT企业的“红海”。如果能够深入到客户的具体工作中,深入到管理、财务、物流、销售、后勤等领域,每个企业或多或少均有差异,这就是个性,个性的需求要用个性的方案来解决,这就是ICT业务营销的目标与方向。

第四,“海量市场空间”的特性,为传统业务找到新的出路。从CT到ICT,就如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开始“搞运输”,不仅收过路费,还要收“运费”甚至物流涉及的“全部费用”。突破了原来只赚取接入利润的定位,开始涉足价值链的全部环节。虽然单位利润率可能比流通企业小,但总量规模明显增大。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不断膨胀,ICT市场空间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与逐渐走向饱和的单一CT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三、SOA概述

(一)什么是SOA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也叫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或面向服务架构,是指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则是采用面向服务的商业建模技术和WEB服务技术,实现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实现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协同。WEB服务和SOA的本质思路在于使得信息系统个体在能够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工作。对于面向同步和异步应用的,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分布式计算来说,SOA是一场革命。一个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或某些单独的功能被模块化并作为服务呈现给消费者或客户端。这些服务的关键是他们的松耦合特性。

SOA是一种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构建在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图1给出了其体系结构,SOA结构中共有3种角色,即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者),对外提供服务,并且通过注册来服务信息;Service broker(服务),提供服务的和定位功能;Service requester(服务请求)。

(二)为什么选SOA

不同种类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相互交织,这便是IT企业的现状。一些现存的应用程序被用来处理当前的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因此从头建立一个新的基础环境是不可能的。企业应该能对业务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利用对现有的应用程序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的投资来解决新的业务需求,为客户、商业伙伴以及供应商提供新的互动渠道,并呈现一个可以支持有机业务(organic business)的构架。SOA凭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企业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以解决新的业务需要,从而通过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务,把企业现有的或已有的应用作为服务,保护现有的IT基础建设投资。

(三)基于SOA的ICT集成的体系结构

当今市场的SOA解决方案有三种主流标准:一是以IBM为代表的J2EE架构,其优点在于具有开放的标准和良好的可拓展性,适合大型系统和项目的使用;二是以微软为代表的“.NET”架构,其优点在于具有快速便捷的部署性,价格低廉,但难以支撑大型系统的使用,相对适合于对技术架构要求不高,预算有限的中小用户使用;三是以SAP为代表的ERP型SOA,适合已有ERP系统和准备以ERP作为核心应用的用户使用。ICT集成系统是一个涉及部门众多且极其复杂的大型系统,因此在综合考虑以上三种解决方案之后,最终选定第一种。

图3是本文中建的基于SOA的ICT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分为客户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技术层四个层次。

第一,客户层。客户层包括了中国移动营业厅、网站、10086客服等接入方式,受理客户的业务需求,统计用户、收入、业务发展情况。

第二,服务层。服务层包含了针对业务流程层的各种服务以及Web服务平台。Web服务平台可以允许以一种与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无关的方式来定义和使用业务服务,服务层为业务流程层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供了粗粒度的业务功能;提供了良定的、无歧异的接口,因此业务流程无需了解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的细节;服务层数据模型是根据服务业务领域定义的,而且是独立于特定应用的数据模型的;服务层安全模型提供了单点登陆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这确保了任务可获得使用服务的授权,并令业务流程层免于处理各种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提供的安全接口;服务层管理模型可以生成有关服务使用状况的统计数据,供业务流程层使用。

第三,应用层。通过对ICT现状的分析,并参考国内外市政管理的先进经验,本文中建立了应用子系统,即OA、BOSS客服。

第四,技术层。技术层包括了各种应用平台、技术平台和各种操作系统等,技术层是确保实现上述各个应用的技术细节。市政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各应用系统所依托的技术平台、技术细节各不相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技术的应用系统都可以实现与技术无关的通信。

四、结束语

随着SOA技术的逐步成熟,ICT以服务模块化的方式搭建更加灵活开放的架构,提高异构系统交互性,降低管理复杂性,提供对业务的支持用户。企业移动化,将企业的信息管理、业务交互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管理与决策、业务促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通信基础知识[EB/OL].http://blog.csdn.net/wannew/archive/2007/05/11/1604973.aspx.

2、杨巍,唐红,刘宴兵.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业务环境需求分析[J].通信技术,2007(6).

soa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SOA;面向对象;软件开发;可移植性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4-0075-01

1 引言

随着软件工程技术的快速提升发展,分布式管理系统已经在物流运输、酒店住宿、旅游线路、金融银行、政务办公、商务活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1]。分布式管理系统开发也经历了面向过程、面向结构和面向对象等多个时代,尤其是当前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技术开发过程中,SOA是一N非常先进的开发框架,其可以实现松耦合、可复用、可移植和高可靠等操作模式,更好的缩短软件工程开发周期,满足人们的信息化操作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互联网+”时代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应用现状

“互联网+”时代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目前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包括Booch方法、Coad方法、OMT方法、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语言等[2]。

(1)Booch方法。Booch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可以更加接近人们对客观事物理解和描述,通过对问题解空间进行转换操作,获取面向对象操作处理功能。

(2)Coad方法。Coad方法可以将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经验与面向对象概念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完善的认定对象、结构、属性和操作原则,能够从用户需求角度进一步完成类以及类层次的认定。

(3)OMT方法。OMT方法是一种新兴面向对象开发技术,从真实的世界进行抽象建模,围绕这些对象使用分析模型设计独立的语音,促进软件工程师对面向对象建模的准确性,为用户提供一个更清晰的、更容易维护的软件系统。

(4)UML语言。UML语言吸取了Booch方法、OMT方法、OOSE方法的优点,定义了一种更加易于表达和功能建模的面向对象技术,融入了新的软件工程思想和技术,更容易与软件使用人员进交流和沟通,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3 SOA在练习对象软件工程开发中的应用

SOA能够重复使用软件组件,简化定制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满足用户需求,SOA已经在软件开发中应用很长时间,SOA在软件工程开发中得到了较多的实践,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1)松耦合。SOA架构使的软件开发已经发展到了一种最高的松耦合境界,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可以将软件划分为三个关键部分,分别是网络连接、数据转换、业务逻辑,这样就造成应用软件无法适应环境变化,不能够为应用软件提供强大的支撑服务。SOA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将各个逻辑组件进行分离,并且使用消息中间件将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异步通信操作处理,增大了软件的灵活性。

(2)组件复用。SOA是以服务为中心的软件开发架构,该架构采用了组件复用模式,其可以为各类型的软件计算平台提供强大的支撑,核心内容为组件对象的管理,但是由于分布式组件依赖计算环境,因此组件运行和支撑技术之间存在很多的异构性,为了保证不同技术组件的复用性,SOA采用了Webservice、SCA、SDO等服务模式,通过这些服务模式,可以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解耦、复用和互操作,也即是利用SOA实现标准封装,实现各个服务组件之间的安装、编排、重组,实现各个服务组件的复用,能够实现不同开发架构、程序语言之间的复用,并且可以兼容各个厂家的软件开发工具,实现动态可配置的复用。

(3)消息机制。传统的组件利用COM、CORBA等,这些组件模型从服务器端可以传输到客户端一个二进制编码对象,这样客户端调用这个对象方法能够完成某些功能,但是在开放网络环境下,不同的余元和不同的平台数据都需要不同的类型定义,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不同服务之间传输消息对象,并且实现信息组合。

(4)SOA与Web服务结合。基于SOA的软件开发过程中,SOA需要与Web服务实现一个良好的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完成网络通信处理、封装和反馈功能,SOA与Web服务结合时,可以构建一个强大的服务建模、描述、、通信、脚本交互、安全保障功能,并且引入先进的服务编程、领域建模、应用集成等先进的方法和理念,进一步提升服务的操作处理。

4 结语

SOA作为一种松散耦合、优化复用、动态扩展的服务体系和架构,其吸收了传统的过程调用、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同时接收了组件化、构建化改造和集成的理念,并且SOA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直得到持续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王玉新.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技术在GIS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21(19):96-96.

soa技术范文第5篇

二、SOA架构技术

SOA是一种组件模型,有利于将传统业务层面、技术层面之间构建出一种服务层次系统。在此平台中,主要的服务功能、技术层、业务层会独立运行,为今后主要业务工作的拓展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在SOA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其基本的元素已经包括其服务质量和功能。

三、构建技术

构建技术以面向对象为基础,在此环境中进行软件技术的有效性应用。构建技术充分的以软件复用为重要核心,提高软件的生产利用率。具体来讲,第一,获取构件。在构建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构件获得有利于充分挖掘系统信息资源,最终可以稳定的获得构件信息资源。第二,构建模型。构建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主要是研究和分析构建系统的本质特征、各个具体构件之间的关系。第三,构件分类和信息检索。通过有效性的策略,有利于对构件进行优化分类,开展组织模式、检索信息的分析,通过构建高质量数据库实现构建系统的有效性管理。第四,构建复合组装系统。在主要构建模型组装、设计的过程中,对源代码进行有效组装、对构建对象的操作进行有效分析,可以使得系统具有稳定运行状态,提高软件系统应用水平[1]。

四、基于SOA架构和构件技术的软件开发方法

为更好的研究和分析SOA架构和构件技术的软件开发,本文以某指挥软件为具体研究的案例,通过对此软件平台的优化设计工作,提高了软件系统的应用质量和效率,实现了此应用的价值。

(一)系统的总体架构

某指挥软件在具体开发设计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方面的原则,依照总体性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工作的开展,实现软件的良好应用效益和价值。具体来讲,第一,需要在简明、高效、拓展、重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软件设计。第二,进行架构层的设计工作。比如:在CBSOA体系结构中,需要依照具体应用逻辑将此软件划分为资源层、服务层、构件层、接入层、流程层五个方面,保障整个的软件系统具有良好应用效率和水平。(其主要的结构运用方式如图1所示)

第三,进行架构数据总线设计。在运行的时候,数据总线需要采取Xpath统一方式进行应用,进行系统页面流程、工作流程、逻辑流程的有效性把握,有利于不同模块可以从众多数据容器不同区域中进行各种类型数据信息的获得。第四,进行系统接口有效设计。比如:主要的外部接口通过指挥系统运用,进行数据访问、有利于各个机构之间进行各种数据指标应用标准转换。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需要依照数据信息有效性沟通和交流方式来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还需要对内部接口、用户接口进行有效性设计,使得系统各个模块、主要的功能元素之间进行合理化安排,充分的实现信息调用、数据的共享、信息的传递。

(二)各个分系统设计

软件系统需要依照以下方式进行各个子系统优化设计工作,使得软件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体现。具体来讲,第一,系统处理流程设计。系统的处理流程从系统应用高度有效性的描述了各个层级之间关系,对于各个层次开展了高质量规划与应用,实现了系统的质量和效率。第二,系统数据流转。第三,系统构件包的有效性划分。

第四,进行资源层的设计。资源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主要的功能是进行数据信息资源的访问,有利于对系统各个资源进行优化,有利于软件平台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格式的转化、数据的显示、接口的合理化运用。其主要通过实体查询、命名SQL、O/RMapping功能提高运行效率(系统的数据开发体系模式从图2中体现)。

第五,构件层的有效性设计。软件平台中构件依据不同粒度构件方式,需要在不同支持程度下进行复用。比如:通过页面构件直接将页面显示的数据信息向用户界面进行有效性传输,并且通过其中的一组页面来实现。而工作构件的内部实现是通过一组流程逻辑来实现,多个流程逻辑需要依照一定关系组织、一定的顺序来组成构件网络,可以向外提供高质量的XML数据。

第六,服务层的设计。比如:对于外部系统调用业务逻辑构件WebService进行应用,明确运用的所有信息数据参数指标。系统调用的外部Web服务。系统可以有效性的应用一个自定义基础运算逻辑来实现服务调用。

第七,流程层的设计。流程层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工作流程优化管理,对多部门、多环节等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如:在业务驱动流程中,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分析,并且将主要数据信息在URL对应页面中进行实例研究,解决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个软件系统应用水平。第八,接入层的有效设计。接入层主要是负责UI交互管理,保障各个数据信息页面之间进行数据信息共享。为进一步提高整个软件平台应用效率,需要进行数据区的有效设计。比如:充分的结合XML数据特点,将其分成4个不同区域,保障每一个数据区在不同作用下具有不同生命周期,提高对数据信息鉴别的能力。

(三)进行有效性测试与分析

进行有效性测试与分析,提升软件运用水平。比如:对于系统架构实现环境进行有效性研究,使得软件平台系统各个架构层次具有良好应用质量和效果,可以更好的滿足客户对软件平台功能的实践化应用[2]。

相关期刊更多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复旦大学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