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范文第1篇

周晓榕

每个人都对爱情充满了神往,有真正神往的,有表面上再也不相信爱情的。所有人心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给爱情留有一个位置。这些人对于爱情,有得到过的,有没有得到过的,有得到过然后被伤了的。但是得到过真正爱情的人真的不多。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它填补了许多人心中留着的爱情位置的一些空白,让人在文字里跟着安娜·卡列尼娜和伏伦斯基去享受爱情的无穷魅力和惟妙惟肖的销魂。

安娜·卡列尼娜是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女人,是个丰富多彩的女人,是个真实可感的女人。

首先,安娜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她惊艳,使几乎所有人过目难忘,并喜欢了她。上帝给她的这个恩赐,使她在获得爱情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开了第一步。而第二步呢,就是她因善良和勇敢而造就的不可阻挡的人格魅力;她喜欢读书,写出让专业作家赞叹的小说,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深深吸引了男人;她真诚,真实,诚实,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蔑视当时社会的传统习俗,她的纯粹使男人可以为她献出一生。但是人无完人,安娜的失败不仅在于她所处的社会和所爱的人,还在于她对如何拥有爱情的偏执。

安娜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家庭里,和丈夫卡列宁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过着得过且过的贤妻良母的生活。安娜不爱虚荣,丈夫显赫的政治地位并没有给她带来多么大荣耀感。安娜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内心世界犹如大海冰山,犹如一座摇摇欲试的火山口——尽管她自己也许是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

安娜父母早逝,寄居在姑母家里,寄人篱下的生活,给安娜埋下了不安全感,以致,导致了日后在爱情中的不安全感。后来由姑母包办,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自主意识的长期压抑助长了安娜日后的反叛精神。

说说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他一心扑在权势上,野心勃勃,虚伪,自私。当安娜告诉他自己爱上了伏伦斯基,卡列宁首先担心的是自己名誉的受损,继而因为妻子的不忠而疏远亲生儿子。他是一个连自己妻子出轨都引不起他对妻子行为愤怒的人,一个连亲生儿子都不怜悯的人,这个家庭的情感生活就是一滩死水了。最后,卡列宁不同意安娜离婚,就是想置安娜长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也是把安娜逼向绝路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杀害安娜的刽子手之一。当然,杀害安娜最大的刽子手是道貌岸然的当时社会。

说说伏伦斯基。他原本是个花花公子,他不想结婚,不刻意追求爱情,但是他喜欢漂亮女人。他潇洒倜傥,仪表堂堂,是众多女人的梦中情人。是安娜改变了他,是他不由自主和安娜产生的爱情改变了他。他为安娜舍弃了一切,前途,名誉,地位,他陪安娜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爱情可以是阶段性的,永恒的爱情很少,很少。

只要经历过一段美好的爱情,就是最幸运的人。像爱情天梯里的爱情,也是只有他们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高山顶才得以到善终。那里远离社会,远离人群,为爱情开辟了一个真空的世界。而伏伦斯基在激情渐渐冷却了以后,尽管爱情依旧,但是思想和生存的需求,使他不得不面对事实。他需要自由,不愿意只被爱情关起来。在爱情之外,作为男人,还有许多天地需要翱翔。然而不幸的是,安娜把爱情看作自己的唯一,把爱人看作自己的唯一,在决定离婚就会得不到儿子后,更是如此。她不知,作为女人,也要有自己的自由,也有爱情之外的旷阔天空。她不知,爱了一个男人,也不能把自己全部交出去,也要有自己的心的角落,供自己累了歇歇,伤了默默舔舐伤口。她不知,爱了一个男人,就要给他自由,也包括结交异性朋友的自由。她不知,毫无根据的妒忌,会毁了爱情。安娜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源于此。

而造成伏伦斯基的悲剧,也有他自己的因素。他曾经给予安娜的无与伦比的爱,让我敬佩。但是,他后期与安娜的相处缺乏耐心和等待,而是采取了冷漠。这种冷暴力把安娜推向了死亡,也把自己推向了活着的死亡。至始至终,我相信伏伦斯基是爱安娜的。安娜的死,把他的魂也带走了,这不单单是内疚,更多的是对安娜的爱。两个如此爱着的人,竟然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这不得不让人感叹爱情在现实面前的脆弱。爱情很浪漫,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且多变。这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是需要爱情中人的智慧和慧根的。怪不得,现下许多人谈爱情而色变。怪不得,爱情大多数只停留在歌曲里,诗歌里、小说里、散文里,爱情在那里泛滥成灾。怪不得只停留在人们美好的想象里、镜子里、梦里。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很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成功地描写了爱情,爱情的脆弱也是列夫·托尔斯泰这本巨作的成功之一。

那么关于爱情和道德呢,它们也是一对矛盾。婚外情向来被看作是不道德的,只因为它会伤害孩子,伤害许多人。适可而止的婚外爱情,如《廊桥遗梦》,男女主人公把现实中的爱情留在廊桥旁边的四天里,把心中的爱情留在廊桥边遗留下来的梦里,一直到两人生命的终结。《廊桥遗梦》之所以感动了许多人,也在于对爱情的诠释。真正的爱情是超出道德之外的,是至上的。道德,如必须一夫一妻制,仅仅是某一个阶段社会的规定,而尊重人性是永恒的。比如列文。记得书本开始不久,列文对人说过,“我对于堕落的女子抱着一种厌恶感,厌恶感。”但是当被列文曾经认为过的堕落女人安娜站在他跟前并跟他亲切交谈时,列文内心里一下子就难以抗拒地对安娜坠入了情网,而自己羞得满脸通红。那时,列文已经追到了他心爱的女人,结了婚,婚姻美满,他非常爱她的妻子,妻子也非常爱他。尽管事后,列文遏制住了自己的这个苗头。可见,世俗的认定在一切美的事物面前,是毫无阻挡之力的。这是人性使然,不受自己的意志支配。对爱情的爱,对异性的爱是美好的原始的人性。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责备和苛求受人性指使的客体了。假设一下,如果安娜像《廊桥遗梦》主人公一样,把一切埋在心里,或者也可以私下里与伏伦斯基幽会,做一对至始至终的情人,也未尝不可。但是安娜太天真了,她太追求完美了,以致在现实面前走到了绝路。我假设一下,如果卡列宁同意离婚,如果安娜给伏伦斯基一些自由,如果伏伦斯基对安娜忍让一些,耐心一些,等待一些,他们是完全可以把他们的生命完善在爱情里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电影改编;时代性;人性

《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影史上被改编次数最多的名著之一,2012年,因成功翻拍《傲慢与偏见》成名的英国导演乔·怀特带着新版《安娜·卡列尼娜》于伦敦时间9月4日晚在威尼斯电影节期间举行了首映,但从随后的院线票房以及各种影评来看,似乎与人们的预期大相径庭。为此,笔者重新研读了托尔斯泰的原著,期望对20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艺术进行解读。

一、舞台剧的表现形式

关于2012年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各方褒贬不一,有评论说:“电影在形式上非常具有创新性与超前性,但是原著的社会批判性与文化反思性却大打折扣,难免给人形式大于内容的感觉。”

文学经典历经持久的阅读考验,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相较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而言,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更易招致“篡改原著”的批评。最初,可以说,电影完全处于从属的地位,“成功”的改编作品,必须严格地忠实于原著。而乔·怀特正是凭借改编英国经典名作《傲慢与偏见》在年轻导演中脱颖而出的。事实上,文学改编电影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是是否忠于原著,忠于原著的什么?之后才是能否超越原著。而在这一点上,即便是学术界也始终争论不休,评论界更是莫衷是。

关于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方式,美国电影理论家杰·瓦格纳曾提出过三种:第一种是“移植式”,即几乎不做任何明显的改动,通过再现的方式将小说照搬到银幕上;第二种是“注释式”,影片对原作虽有改动,但总体上只是“加了许多电影化的注释”; 第三种是“近似式”,影片脱胎于小说,但从叙事角度到主题内涵都有可能自成一体,是“另一部艺术作品”。

托尔斯泰的原著《安娜·卡列尼娜》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及其矛盾,提出了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因此被称为俄国的社会百科全书。新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大胆尝试戏剧化舞台式拍摄风格,将影片中传奇的爱情故事放置在一个美丽而衰败的俄罗斯剧院中呈现,它不仅延续了经典的爱情主题,记述安娜为爱痴狂的心路历程,还推陈出新地加强了列文的平行故事。我们跟随列文的脚步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安娜的旅途则在剧院中进行。必须得承认,乔·怀特是个聪明的导演,他避开厚重的俄式叙事和俄国气韵这两座大山。

这样的改编也许源自20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编剧汤姆·斯托帕德。作为英国最具声望的剧作家之一,已经75岁高龄的汤姆·斯托帕德曾是英国戏剧最高奖项劳伦斯·奥利弗奖和百老汇最高戏剧奖托尼奖的双料得主,长期从事舞台剧创作,写电影剧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和以前的思路完全不同,就像用左手写作,有点不习惯。但是正如人们所见,斯托帕德的文学剧本为影片打造了故事框架,以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舞台”家底带来全新的风格。而这也正是20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被诟病所在。批评者认为:“剑走偏锋地把老故事拍出新意固然讨人欢喜……炫目的表面没能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没能体现“托尔斯泰笔下的灵韵”。认为乔·怀特“玩了一场为形式而形式的把戏”,“ 用别出心裁的形式战胜了人们的阅读记忆和审美习惯”。而喜欢这部片子的人认为“影片一开始,导演就将观众视作剧院里的观众,所以在观影中会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感。”“画面在虚实之间自由转换,将安娜与沃伦斯基之间澎湃的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舞台和现实时空交错的方式结构全片,是乔·怀特对电影世界的贡献,也是他对作品的深度解读。“我希望更明确地表现整个小说的精华部分。”乔·怀特说。他阅读原著和资料特别是关于19世纪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书。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菲戈斯的《娜塔莎之舞:俄国文化史》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当时的俄罗斯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是在舞台上表演一样。”这个观点是比较接近托尔斯泰的本意的,在托尔斯泰的原著小说有两条叙事线索并行,一条是安娜追求爱情幸福的悲剧,另一条线索则是外省地主列文经历种种磨难,最终与贵族小姐吉蒂建立幸福家庭。两个故事两组人物一个悲剧一个喜剧宛若月亮的阴晴两面交织在一起。当时的上流社会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有着一套不能逾越的规则,所以每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着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人,上流社会希望自己成为的人,因此,他们的生活每时每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则成了观众。另一条线索列文,在他看来,他们质朴、辛劳,理应出现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给别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

由此可见,从小说到电影,无论索菲·玛索主演的法版《安娜》还是费雯丽主演的意大利版《安娜》列文的线索都被很大程度上抹去这两版《安娜》几乎变成了爱情悲剧故事完全将小说的阶层对比意义抹除。而乔·怀特执导的最新《安娜》延续了两条完整的叙事线索,并用安娜的哥哥与列文的关系让两组人物产生丝缕关联,同时通过舞台剧和现实时空交错的方式带来全新的形式表现,在这个角度上说最新版《安娜》可以说是改编忠实度最高的一部。

近几十年来,由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很多呈现出不完全忠于原著的反叛特性,无论在剧本改编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呈现明显的后现代趋势,他们认为“也应当从文学的立场转到电影的立场,用电影自身的标准即电影化的标准把改编后的影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来加以衡量”。在文学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电影人力图抓住原著的精髓同时寻求电影自身的独立话语权的探索中,应该说乔·怀特这一次走得更快,更远。

二、去背景的内容选择

在斯托帕德动笔前重读了《安娜·卡列尼娜》,看了嘉宝和费雯丽主演的电影,最终决定围绕安娜的情感和遭遇从“欲望的挣扎入手”重点描述安娜与丈夫卡列宁、情人握伦斯基之间的纠葛,而忠实于原著的读者和喜爱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们并不认同这种选择,他们认为安娜·卡列尼娜身上体现的俄罗斯文化中的悲剧性是原著的核心价值所在,但是新版《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当代爱情电影中的敢爱敢恨的女性并无二致,观众却没有了对原著中安娜的那般怜悯与同情。”影片“将原著的社会性和批判性在最大程度上淡化,将人从时代背景中抽离出来,”“如果将剧中人物设置在19世纪的英国同样说得过去。”

也许托尔斯泰做梦也不会想到这部《安娜·卡列尼娜》会如此受到后世的偏爱。当时托尔斯泰深处上流社会,为身边花花公子式生活的年轻贵族所困扰,一心想写作一本家庭伦理劝解小说,阐述他“家庭幸福才是人生快乐之首位”的价值理念,于是有了原著小说开头那句箴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乔·怀特也直言他只想把《安娜·卡列尼娜》拍成家庭伦理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暗合托翁的初衷。其实,早在1997年苏菲·玛索版的《安娜》中,编导伯纳德·罗斯就将托尔斯泰的《安娜》和《千悔录》进行了对照阅读。他指出反观托翁的一生,他在写作之外欠下许多风流债,婚生子与私生子数十人。托尔斯泰是将自己人性中的两面同时赋予在列文和安娜身上。列文代表现实中的托尔斯泰,而安娜代表托尔斯泰的内心:向往激情的爱情渴望远离社会的枷锁。托翁借用对安娜矛盾心理的繁复描摹将自己的情感亏欠婉婉道来。因此,苏菲·玛索版的《安娜》,还原了原著小说女主角在爱情理想与之间的挣扎。我想,这也是乔·怀特心中所想。

除去以上所说,另一方面的因素也是乔·怀特的新版《安娜·卡列尼娜》以“爱”为主题,去背景选择内容的原因,那就是时代性。创作者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之中的,他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因此他的创作风格必然表现出时代性。这适用于身处150年前的托尔斯泰,也适用于“70后”的青年导演乔·怀特。在当代,年轻人构成了观影主体,对于他们而言,爱情这一主题易于理解接受,能引发观影心理驱动。而原著中对于农奴制,对于,对于人生哲理的探求,则显得过于抽象和艰涩。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比如爱、信仰、忠诚和友谊这些都是电影改编的绝佳材料。用乔·怀特的话来归纳就是:“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故事中学习怎么去爱。”

三、颠覆性的人物刻画

在新版《安娜·卡列尼娜》中,由于主题是“爱”,从“欲望的挣扎入手”重点描述安娜与丈夫卡列宁、情人渥伦斯基之间的纠葛,因此这三人成为核心人物,占据了影片的绝大部分时空。在过去对托尔斯泰的原著的解读中,安娜被塑造成了敢爱敢恨的女子,她不耻于上流社会的虚情假意,矫饰清白,与既定的游戏规则进行着抗争,并最终被上流社会的洪流吞没。卡列宁则是一架国家机器,他刻板、固执、冷漠,是扼杀安娜的凶手。而渥伦斯基是深受上流社会女性喜爱的,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公子哥,他既想能满足自己欲望又不想违背世俗。他和卡列宁以及俄国的上流社会共同扼杀了安娜。

正如乔·怀特所说“我喜欢电影和书里的那种暧昧的氛围……我总是试图捕捉人与人交流时的细节……我想人们交流真正是靠眼神和触摸”,乔·怀特对人物情感纠葛的拿捏是十分精准的,但是对历史大背景、时代特点的展现并不是他擅长的,这个也可以从他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赎罪》中得以体现。在新版《安娜·卡列尼娜》中,他用更现代的视角来看待这场著名的婚外情事件。观众体会明显的是他对人物的改编,比如裘德·洛饰演的卡列宁,在托尔斯泰的原著中,卡列宁是一部国家机器,他没有活人的情感。而在乔·怀特的电影里,卡列宁是一个隐忍而理性的丈夫。在影片结尾,在漫天雏的田野里,他看着安娜的两个孩子,甚至流下了意味复杂的眼泪,这其实是现代西方典型的好父亲形象。以至于有观众说“这样的改编虽不是完全忠于原著,有些不切实际,但却大大提升了卡列宁的角色魅力,甚至让观众开始质疑安娜的品味,怎么会选择毫无深度的青年军官握伦斯基。”

从人格的深层次解读来看,他基本上是按“至善原则”行事。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对卡列宁的评判是有失偏颇的。乔·怀特的新版《安娜·卡列尼娜》恰恰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结构的奥妙,反映出导演对托尔斯泰原著的深度解析。作为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托尔斯泰对人性观察是细微而和深入的,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的三重论不谋而合。而乔·怀特不过是运用声光电手段,如实地体现了这种人性的纠葛。

总的来说,乔·怀特“我希望更明确地表现整个小说的精华部分。”在形式上取得了众人的赞誉,就内容来说,人性的纠葛是跨越时空,长存与任何时代的,而这种深度理解是需要观众达成共识才能产生共鸣的。

[参考文献]

[1] 程惠哲.电影改编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03).

[2] 李晓虹.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与电影改编[J].当代电影,2011(08).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范文第3篇

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咯一些关于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1安娜,活泼,开朗,热情,可爱,追求爱情,很具有贵族气质。她的一生从平稳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后恢复到平静。

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她安于与卡列宁的互相蔑视,毫无爱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她将爱情逐渐转变为对儿子深深的母爱。火车站上与伏伦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点燃了她渴望已久的爱情火花。从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对儿子的爱也抵消不了对伏伦斯基的爱,所以她选择了抛弃丈夫,抛弃儿子,只留下伏伦斯基。过了爱情最甜蜜的时期,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伦斯基的爱,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怜的小女儿。

越是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可怜,她越想用力紧紧抓住这仅有的。也就导致了她对伏伦斯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她变得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爱嫉妒,越来越爱猜忌。使渴望爱情又不愿让爱情枷锁锁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伦斯基越来越无法忍受,对安娜也越来越冷淡。处于绝望边缘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报复伏伦斯基,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让其后半生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剧,我觉得是她一手造成的。爱情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猜忌与占有欲是爱情最大的敌人。既然选择了爱情,就应该细心呵护,而不是计较与埋怨。爱情是要经过升温期,高潮期,面对诱惑期和平稳期,每1步都是很难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后,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诚,善良,不喜欢贵族圈里的气氛,喜欢农民,喜欢农村。

他的一生大多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中。他渴望的爱情是那么的纯洁与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须过程(婚礼前的聘礼与订婚)都会影响它的完美性。他很单纯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样单纯。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样单纯,他们的结合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最乐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实;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对所有人都能平静,礼貌,温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总处于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过执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毕竟不同,不同的人就会让你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情,那么自然而然你就会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如果非要一视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后,我想他们2个主人公的结局也是1种鲜明的对比。他们俩都有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与大胆追求的精神,但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安娜只想着完全占有,而列文却懂得在爱情中反省,很能为他人着想。这也许就是导致他们人生不同的主要原因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2“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节里这样写到。而书中的安娜的生活,却由虚伪的幸福演化成了意料之中的不幸。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在文章中,女主人公安娜,在自己的少女时代就嫁了人,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高级官员卡列宁。安娜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可又有谁知道安娜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小说中描绘出的安娜,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少女,花一样的少女,就像那人们花园里的花朵,渴望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空间,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个善良而又贤惠的妻子,在儿女面前,她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并不是安娜所渴望的幸福空间,并不是她所渴望的美满幸福的生活,因此,她总是郁郁寡欢,强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娜邂逅了渥伦斯基,一个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热烈的追求,而安娜也陷入了情网。他俩不顾社交界人们的非议,公然同居,而安娜也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却在分娩时差点死掉。

虽然因为这件事情安娜得以和自己的丈夫和解,但最终她仍和渥伦斯基一起逃到意大利,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的时间。在这虚掷的光阴里,两人的生活极为空虚。后来安娜回到俄国,又走入她所熟悉的社交领域,但物是人非,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她,不再欢迎她,用冷言冷语将其拒于千里之外。与此同时,渥伦斯基也弃她而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并置身于新的农业经营。两人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隔阂而逐渐疏远,变得冷若冰霜。安娜也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虽然依旧美丽,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幸福的空间或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最终,生活的苦闷,无人支持了解。最终,安娜带着自己那美丽纯洁的追求和梦想,结束了自己空虚的生活,卧轨自杀,了结了自己在空中飘忽不定的短暂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农奴制度改革已过了10年,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在建立,新旧交替,导致了原先建筑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家庭,婚姻,伦理道德,宗教信念等一系列的混乱,动摇和崩溃。托尔斯泰怀这极度不安的心情紧张地思考和探索着俄国社会的出路问题。她在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几乎是并行的。能如此迅速而真实地通过长篇小说反映社会现实,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小说的另一重要成就是塑造了在俄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采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安娜是一位追求资产就、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的全身心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却受到封建的传统观念,道德规范,法律条文,宗教教义的束缚与压抑。她对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她的行动确实是对贵族阶级的一个勇敢的叛逆,她的死不愧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有力的反抗,这种叛逆和反抗是正义的,并且在世界进步人类中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3《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相对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大家都说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没罪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 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而文章的作者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4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种感觉就是:不正当的感情最终是不会有好的结局的。现在想想,这应该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吧,至少对于这个故事来说。

故事叙述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背叛自己的婚姻享受一段短暂的婚外幸福之后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死亡。在阅读的过程中或许会因为女主人公对自己婚姻的不忠而对她产生一种厌恶感,认为最后走向死亡的结局也是她罪有应得的。可是从整个故事来看,真相并不是表面上呈现给我们的。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为了爱情,她可以抛弃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自身的名誉。或许,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羞耻,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勇敢。众观卡列宁娜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她身边的人,如她的哥哥及尼古拉,在遭受?种植恍抑?竺挥腥魏蔚木俣??皇茄壅稣龅慕邮茉帜训睦戳佟6??心?饶??在一个如此阴暗的社会里,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情宁愿抛弃一切,一往直前。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叛逆的精神,一种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精神。卡列宁娜虽然承认自己背叛了家庭,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她没有感到羞耻,即使在这个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因为她觉得真正的爱情是至高无尚的,只要两个人之间的爱是真诚的。最让人震撼的是,她选择了卧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的决定并不是为自己之前所做的感到后悔,而是她觉得她和渥伦斯基(情人)之间已经没有爱情可言了,因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情。这更加体现出她的勇敢,正如现在的人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去自杀的。

在那时的社会里,充满着阴暗,有的人选择默默的承受一切不管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权利去改变什么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一种没有思想,一种麻木,不懂得对生活有任何反叛的人生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这个社会的枷锁完全的束缚了,因为他们已经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是什么了,他们只在乎名誉和金钱。而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不甘愿被社会的枷锁所束缚,即使遭受的困难会很艰巨,即使最终的结局不是那么美好甚至是一个悲剧,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他们向往真正的幸福和自由的脚步。在阴暗的社会里,他们的行为或许会遭众人的唾弃甚至整个社会的的抛弃与孤立,这些都不算什么。就像女主人公被众人成为行为不检的女人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羞耻的,她勇敢的承认了。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一个如此勇敢,叛逆,敢于与社会对抗的女性形象熠熠生辉。

可是,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又有多少次勇敢过!或许这个故事可以给我带来一点触动吧:人活着,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时刻被周围的人和事所约束,或者随波逐流,大学生活,更应该如此。大胆尝试,不要害怕困难与失败,尝试过了,努力过了,即使没成功那又怎样?生活就应该多一点挑战,多一点尝试,这样才会让生命更加精彩,才会感觉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5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写书评!看完这本书感慨颇多!优雅美丽的安娜,在莫斯科车站邂逅了彼得堡的花花公子,风流倜傥的佛隆斯基!在安娜回到彼得堡,佛隆斯基对她狂热的追求。面对佛隆斯基的追求,想着自己的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安娜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放弃婚姻!最终的结局是悲惨的!让我明白理想是敌不过现实的!

安娜在所有人的眼里似乎具具备了完美女人的条件,在佛隆斯基初次遇到她,被她的气质与美丽深深折服!在交际场上最受欢迎的吉蒂眼中的的安娜是与众不同,格外迷人的!是令人羡慕的!但是,是人都有她的劣根性!安娜的失败是在与她所处的社会和爱的人,还在于她拥有对爱情的偏执!安娜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家庭里,想到和卡列宁过着虚伪的生活。而卡列宁面对着妻子的出轨,他也没所谓。就因此事引起众人的注意,他才感到不安!面对不在乎自己的男人,连爱情的都不懂的男人!青春美丽的安娜对于英俊潇洒的痴心者追求,尤其自己也蠢蠢欲动!不甘心现状,觉得完全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为爱情而活!对于爱情的渴望,年华正好的女子,在邂逅公子哥,并被其痴缠追求着,在爱情和安定生活,还有骨肉面前,对于向往爱情的自由的安娜!她无法做出偷情之外的选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主题;俄国社会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的杰出作家,他的作品屡次被改编成电影,也被大多数的读者群所崇拜,他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被视为巨作,在社会上有极其大的影响力,被称为是“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探寻人们内心世界的一面宝贵的镜子。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并不约而同地被多个国家进行电影改编,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与电影创作技巧给观众呈现了新的艺术视觉,原著的中心思想也得到重新诠释,引领观众一起领略了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当前,由于角度的不同就产生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载体,前者是语言功能性较强的文字表达方式,用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征服读者;后者则用音画等造型以艺术结合镜头的捕捉给人一种视觉感官,并因其不同的思维角度和叙事方法的差异,直接影响了电影的故事性特征。但两者又具有共性,分别用不同的形式来演化一个个故事,并折射出各种不同角度的主题,所以在对文学与电影两种形式的改编上,就具有一定的相融性,电影的改编就是电影创作者站在电影视觉要求上对小说的故事内涵与基本风格掌握后,通过电影的方式对小说的整体布局进行改编,其中也包含着各种转换的方式,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良好的艺术视觉,并且也植入了新时代下的精神内涵与创作者本身的意向。所以电影改编不是一味对原著进行故事化的重合,更多的是基于小说的主题思想上,发挥各种想象与重构而达到改编的目的,是一项具有强烈视觉性要求的艺术创造。电影改编的过程中通常把小说中的情节故事与当代生活相融合,从而使艺术感基于生活或高于生活。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具有良好的艺术改编模式,也有助于导演进行电影改编思路的启迪。

一、多义主题的简练明晰化

电影改编并不能作为原著的缩影,因为电影改编只是遵循了原著的故事进程,而刻意忽略了其中蕴含的复杂的人物情节与结构,电影改编只是集中突出某一视觉与内涵,并加以补充,使其能清晰、明了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也让观众能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发现导演的角度重点,并与观众产生共鸣。《安娜?卡列尼娜》作为19世纪俄国历史上的一面镜子,集结了在当时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政治领域的矛盾与冲突,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托尔斯泰的家庭思想

作者在小说中诉说了三个家庭的故事,但我们也可以针对这三个家庭来具体分析人物的感情变化与情感遭遇。首先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主妇,在她的感情生活中,她为了执著于自己的婚外恋情不惜抛弃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和她的情人渥伦斯基去国外旅行了,而故事发展后面,两人回国后一起生活,但他们的行为作风不为世人所接受,因此到处充满了挫折与阻挠,而渐渐地也被情人渥伦斯基抛弃,于是她就用了最痛心的报复方式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渥伦斯基也经受不起良心的谴责,毅然决定去做志愿军;而与安娜?卡列尼娜相反的是吉提和列文,他们相亲相爱地选择在一起,并得到众多亲友的祝福,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在多丽和奥勃朗斯基的婚姻家庭中,多丽是一个称心如意的家庭主妇,但他的丈夫奥勃朗斯基也出现过婚外情的行为,但他们面对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不同,也就缓和下来了,他们家庭的结局也是安娜?卡列尼娜和渥伦斯基深刻的对比。通过这三组家庭的分析,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家庭观念是希冀美满的家庭,也追求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家庭与爱情、亲情息息相关,既有责任也有义务。

(二)社会问题的探索

小说的主题旨在揭示一个个的家庭问题,并由此看到社会现象与人们的思想意识,小说全篇囊括了俄国大地上形形的人物与社会环境,是对当时历史的再现。小说紧随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情感变化线索来探析俄国社会中交际关系的实质与种种社会矛盾,同时也蕴含着对俄国上层社会的抨击。

(三)托尔斯泰宗教意识的展现

我们可以从作者在对小说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命运的安排以及列文等人物对社会矛盾的深重思考上,看出影响作者托尔斯泰的思想观念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受到俄国浓厚的宗教气息渲染,宗教教条提倡忽略个人主义,而主张遵从集体主义;同时他也深受西方自由观念的影响,主张个人的人身自由和充分发挥个性思想,所以他飘浮在禁锢的俄国思想与开放的西方思想之间,极力想挣脱出来却又被紧紧地拴在其中欲罢不能。于是在他的作品里,他就用西方开放、民主的思想来诠释安娜?卡列尼娜的种种行为,作者把她的行为当作是个人欲望的宣泄,也有权力去追逐自己的幸福,所以在字里行间中便能看到作者对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尤为认可、理解,把她塑造成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的形象,但俄国的宗教观念又不容许她做出违背人性道德的事情来,她抛夫弃子、背叛婚姻受到宗教观念的指责,这是世人所不能容许的,因此作者在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命运的最后安排上自然是以悲剧收场,饱经痛苦的折磨。而作者借用列文这一人物来阐述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小说中有关对社会矛盾与现象等问题的看法都洋溢着托尔斯泰的思想意识。

二、拱形结构的重新编排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范文第5篇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浮雕美质的人物。他用大量篇幅,通过多重视角来描写安娜的肉身之美,把安娜的性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一方面让我们感叹造物之美,感叹天赋的激情与活力;另一方面又让我们体会造物之美的诱惑力以及潜在的破坏力。在安娜·卡列尼娜的身上,似乎已经看到了“永恒女性”的魅影,然而出于对内体的恐惧以及诺斯替主义立场,托尔斯泰不得不残忍地为安娜设计了一个惨烈的自杀结局,从而终止了肉体神圣化的可能。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诺斯替主义;列夫·托尔斯泰

中图分类号:1512.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3)02-0038-05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浮雕般美质的人物。当我们虑及作家使用的不过就是二维平面的语言文字,就不能不为其惊人的“造型艺术”而折服。而这应当归功于作家“本人特有的高度才能,可以称之为对肉体的洞察力吧。”梅列日科夫斯基说:“似乎可以说,在世界文学中,在用语言描绘人体方面,没有可以与托尔斯泰相比的作家。”托尔斯泰是作家当中罕见的能够窥视肉体深渊的人,他没有停留在对人物外部肖像的静态刻画上,而是赋予描写以鲜明的动态性、多变性、复杂性、内在性,甚至是神秘性。他力图揭示出肉体与内在精神特性的关系。在安娜·卡列尼娜的身上,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永恒女性”的魅影,然而出于对肉体的恐惧以及诺斯替主义立场,托尔斯泰不得不残忍地为安娜设计了一个惨烈的自杀结局,从而终止了肉体神圣化的可能,令读者为之扼腕。  

 

一、非符码化、非客体化的看视与激赏

对于安娜的外貌,小说通过众多人物的视角从正面或侧面作了细致精彩的描绘。首先,安娜的出场是通过弗龙斯基的眼睛带给读者的。本是不经意的一瞥,但弗龙斯基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这并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也不是因为她的整个姿态上所显露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而是因为在她走过他身边时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俄国上流社会美女如云,贵族男子是从不会缺少欣赏美的机遇的,然而美人之美如果冷若冰霜,也会拒人千里之外;而美之容貌,加上优美文雅的风度和特别的柔情蜜意,纵使男人心如枯井或者定力非凡也会为之所动。正是这不由自主地回头一瞥,安娜的形象便深深地镶嵌在了弗龙斯基的心中,从此开启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癫狂浪漫之爱的序幕。这一段描写中,女性的“柔情蜜意”得到了特别强调,这是女性美与魅力的一个重要特质。这种特质是安娜的天然品格与自我呈现。

 

正因如此,弗龙斯基对安娜的看视是非符码化、非客体化的。非符码化是女性主义批评对符号学的借鉴。所谓非符码化是指不把女性置于男性霸权制定的规则之中予以概念化、标签化,而是把女性视为活生生的具体人格。非客体化则是客体化的反义词。客体化是一个哲学概念,俄国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认为,客体化是反人格主义的,即不把他者视为主体和个性。在托尔斯泰笔下,由于弗龙斯基不自觉地回避了符码化和客体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安娜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魅力的女性。

 

安娜的魅力还可以从列文那里得到证明。列文没有弗龙斯基那样英俊潇洒的外表,但毫无疑问,他是小说中最有品位、深度和内涵的一个男人。列文的深邃凝重与安娜的优雅美丽在人物设置上构成一种对位关系,然而在作品中这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却只有一面之缘,这可能是作者有意识的安排,即把这唯一的一次会面设计成外显的“圆拱接榫处”,虽然托尔斯泰曾经声明“圆拱衔接得使人觉察不出什么地方是拱顶”。因此,托尔斯泰自己所说的“这所建筑物的联结不依靠情节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交往),而自有其内在的联系”,这种说法只能说披露了大文豪自己一半的想法。然而无论如何,这唯一一次会面,给列文造成了强有力的感官与精神震撼。列文虽然从未见过安娜,对其人其事早有耳闻。作者没有让列文即刻见到安娜,而是先让安娜美妙得惊人的画像把列文不由自主地吸引住,就如同弗龙斯基最初遇到安娜那样,都是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托尔斯泰三次运用了“凝视”一词,并且都辅之以状态词,如“定睛”、“目不转睛”和“得意而温柔”。颇有意味的是,原本是列文单一视角的凝视竟被写成观画者与画中人的相互凝视,不能不给人以似曾相识、神交已久的感觉。

 

继之安娜出场。列文的眼光由画像转移到本人身上,他发现安娜的脸上闪烁着一种特别的光辉。顿时,“列文的脸涨得绯红”。这一句节奏短促的描写生发出十分丰富的意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光芒”是托尔斯泰塑造安娜形象时频繁使用的一个意象,是安娜内在生命激情的自发性表征,这一表征与优雅的仪表、妩媚的面容、雍容娴雅的风度合成了安娜的外在之美。尤其是安娜脸上的光辉,既是其内在生命激情的自发性表征,也是其性感与性欲望的非自主的召唤。因此,列文的脸涨得绯红,其实正是安娜的性感之光辉投射其内心的瞬间反应。

 

相关期刊更多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复旦大学

网球俱乐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出版总社

歌剧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