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烷化剂类抗肿瘤药-替莫唑胺(TMZ)对胶质母细胞瘤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按体表面积分别给以替莫唑胺和司莫司汀(CCNU)化疗2~6个疗程。每疗程进行临床随访、定期复查强化CT或MRI,分别进行未进展存活率、实体肿瘤客观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和药物安全性的评定。结果 TMZ组患者未进展存活率较CCNU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烷化剂;替莫唑胺;司莫司汀; 胶质母细胞瘤

A clinical effect of new-type alkylating antineoplastics temozolomide in 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ecurity of new-type alkylating antineoplastics temozolomide (TMZ) in 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Methods From January,2005 to January,2008,70 patients,certified to have glioblastoma by patholog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MZ or Semustine (CCNU) was administer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body surface area,and 2~6 treatment courses were performed in these cases.Meantime,clinical experience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or GD-MRI scan should be performed every course.Th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image based tumor response,quality of life,and security were evaluat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rates of patients in TMZ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CNU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Alkylating;Temozolomide;Semustine;Glioblastoma

胶质母细胞瘤是原发性脑肿瘤中恶性度最高的一类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术后化疗是胶质母细胞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司莫司汀(Semustine,CCNU)属于第1代烷化剂类抗肿瘤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化疗药物。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作为一种新型烷化剂类抗肿瘤药,于近期在国内外临床上使用,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带来了突破[1,2]。我们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TMZ对照CCNU研究,评价两种药物治疗手术后及术后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计7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l9~65岁,平均40.6岁。均经病理学证实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Kamofsky评分≥60分;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近4周内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中药等);每位患者在头颅强化CT或MRI上至少有一个双径可测量病灶。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盲、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方法,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配至TMZ组中35例,CCNU组中35例。全部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疗程用药,研究期间无脱落。两组患者均按体表面积接受化疗方案,根据耐受情况给药2~6个疗程,每个疗程28d。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用药后每周进行1次血、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并于第3周加查肝肾功能,评价药物毒性和患者耐受性,调整用药。TMZ组:TMZ最初剂量为150mg/m2.d,空腹口服,第1~5d。CCNU组:CCNU最初剂量为150mg/m2.d,空腹口服,第1d。若复查的血常规结果正常,则下一疗程的剂量增加30%;若检测结果低于标准,则下一疗程的剂量减少25%。记录主观症状、客观体征,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不良事件。每位患者均于用药前半个月内、给药后2个疗程末、3个疗程末及6个疗程末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头颅强化CT或MRI)以评价实体肿瘤的缓解率,并计算无进展生存率。出现疾病进展证据的患者,则终止试验。

1.3 疗效评价

1.3.1 未进展存活率评定分别计算第2、3和6个疗程末两组患者未进展存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未进展存活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 定义为从用药治疗开始后,患者病情没有进展且存活。

1.3.2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依据头颅强化CT或MRI检查结果,评估两组患者在第2、3、6个疗程末肿瘤客观疗效。采用WHO制定的实体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的评判标准[3],分为完全缓解 (complete respond,CR);部分缓解 (partial respond,PR);稳定 (stable disease,SD);病变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以 CR+PR 为治疗有效。

1.3.3 生活质量评定 Kamofsky评分在80分以上为非依赖级,即生活自理;60~70分为半依赖级,即生活半自理;60分以下为依赖级,即生活帮助级。

1.4安全性评价包括对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体检结果、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所有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记录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AS8.02 for window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2 结 果

2.1疗效评价

2.1.1 未进展存活率TMZ组与CCNU组在2、3和6个疗程时未进展存活率比较结果见表1,经Log rank检验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1,P=0.0255)。

表1 不同时间未进展存活率的比较 例(%)

观察时间 TMZ组 CCNU组

2个疗程 31(88.57) 25(71.42)

3个疗程 29(82.85) 22(62.86)

6个疗程 22(62.86) 11(31.43)

2.1.2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TMZ组与CCNU组肿瘤客观疗效比较见表2,经χ2检验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1,P=0.0196)。CR病例典型影像资料见图1,

表2末个疗程客观疗效指标的比较 例(%)

评估情况 TMZ组 CCNU组

CR 8(22.85) 3(8.57)

PR 10(28.57) 6(17.14)

SD 11(31.43) 12(34.29)

PD 6(17.14) 14(40.00)

图 1患者女性,43岁,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化疗前肿瘤位于左侧额顶区(A),2个疗程后肿瘤明显缩小(B),6个疗程后肿瘤未复发(C)。

2.1.3 生活质量评定TMZ组Kamofsky评分平均值为86.83±12.66,CCNU组为72.02±11.8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0010,P=0.031)。说明TMZ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机能状态的改善情况优于CCNU组。

2.2 安全性TMZ组的血液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均低于BCN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例)

组别 n血液毒性胃肠反应 肝肾毒性

TMZ组 35 4 6 2

BCNU组 35 24 15 4

χ2 24.81* 5.66* 0.18

3 讨 论

如何提高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一直是神经外科学领域的努力方向。目前的治疗原则还是以手术切除肿瘤为基础,这是因为手术治疗对于明确诊断、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肿瘤负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细胞的生长特性,可绕沿神经束与神经纤维生长或沿血管周围的空隙绕血管向外浸润。因此即使在胶质母细胞瘤肉眼全切术后,肿瘤细胞还存在于所谓的正常组织中。如术后残余的肿瘤细胞数为≤109时,在影像学上可能被判定为完全治愈;但若无后续治疗,残余的细胞仍会分裂增殖,恢复到危及生命的l011个细胞数只需要50余天时间[4,5]。因此术后需要化疗的帮助进一步杀灭残留肿瘤细胞 [5]。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化疗是继手术切除胶质母细胞瘤后的诸多治疗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病人的预后影响重大。

国外学者对胶质母细胞瘤化疗效果采用Meta分析,收集了全世界12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3004例患者,均采用亚硝脲类为主体的单一或联合用药。结果显示,接受化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年生存率增加了6% (从没有化疗的40%提高到接受化疗患者的46%);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延长了2个月。其中以司莫司汀为代表的亚硝脲类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药物,属于第一代烷化剂类抗肿瘤药,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1晚期和S早期,可使细胞DNA链断裂,受到烷基化破坏,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但由于其与血浆蛋自结合率高,故进入体内后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达到肿瘤局部的浓度较小;加之长期应用易产生肿瘤耐药性等原因,故单独应用第一代烷化剂类抗肿瘤药药物已不能显著提高病人生存率;同时该药的毒副作用较大,易出现严重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较差[6,7]。

替莫唑胺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新一代烷化剂类抗肿瘤药,化学名称为:8-氨基甲酰胺-3-甲基咪唑-四氮嗪-4-酮。它经口服后吸收快速而完全,有着近100%的生物利用度,进入体内后不经肝脏代谢广泛分布于全身,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在生理pH值环境中自动转化为活性化合物-甲基三氮烯咪唑酰胺并水解为甲基肼,作用于肿瘤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导致肿瘤细胞DNA烷基化,从而发挥其细胞毒作用[8]。英国癌症研究战略技术公司已在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其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可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两项国际性大型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用替莫唑胺治疗首次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治疗6个月未进展存活率为56%,12个月未进展存活率为25%,平均无事件生存期为5.4个月,总体应答率76%(CR+PR为52%,SD为24%)[9]。200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表临床肿瘤研究进展报告,评出肿瘤临床研究的十一项重大进展,其中包括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有效[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患者第6个疗程的无进展存活率为62.86%,略高于国外同行的研究结果,同时明显高于司莫司汀组的37.13%,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一直是胶质母细胞瘤化疗的主要目的,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同样是胶质母细胞瘤化疗的重要目标。尽管司莫司汀在传统的胶质母细胞瘤化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较强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作用,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显示,替莫唑胺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好于司莫司汀,而在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司莫司汀,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而替莫唑胺作为一种新型烷化剂类抗肿瘤药,较之传统的胶质母细胞瘤化疗药物,具有作用机制明确、易透过血脑屏障、服用方法简便、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良好等优点,因而可以作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线化疗药物。

【参考文献】

[1]Stupp R,Hegi ME,Gilbert MR,et al. Chemoradiotherapy in M alignant Glioma:Standard of Care and Future Directions [J].Clin Onc1o,2007,25(26):4127.

[2]Cavaliere R,Wen PY,Schiff D.Novel therapies for m alignant gliomas.Neurol Clin,2007,Nov,25(4): 1141.

[3]杨树源,只达石. 神经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77.

[4]Asthagiri AR, Pouratian N, Sherman J, et al. Advances in brain tumor surgery[J]. Neurol Clin, 2007, 25(4): 975.

[5]Lukas RV, Boire A, Nicholas MK. Emerging therapies for m alignant glioma [J]. 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 2007,7(12):29-36.

[6]Brandes AA,Vastola F,Basso U,et a1. A prospective study on glioblastoma in the elderly [J]. Cancer,2003, 97(3):657.

[7]Gliomas Meta-Analysis Group. Chemotherapy inhigh-grade gliom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12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2002,359(9311):1011.

[8]Chfibbaro S,Benvenuti L,Caprio A,et a1. Temozolomide as first 1ine agent in treating high grade gliomas:phase II study [J].Neurooncol,2004,67(1): 77.

胶质母细胞瘤范文第2篇

胶质母细胞瘤是脑占位性病变中恶性度最高、治愈效果最差、术后复发率最高的疾病[1]。一般对此类患者采取手术兼施放疗或化疗,但其疗效仍不容乐观,无法将其瘤细胞全部消灭,复发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2]。到了后期,疼痛不可避免,成为患者最常见、最难以忍受的症状。持续进行性加重的疼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其痛苦的折磨和复杂的心理反应;同时,给其亲人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的改观,护理心理学在临床运用中的收效,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为了减轻脑癌患者的痛苦,在给予三阶梯止痛疗法的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将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下面介绍我科护理1例脑癌患者的情况。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11岁。CT示:右顶叶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8日17∶30拟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急诊抱送入院。入病房抢救时,患者情绪激动,四肢乱动,用手捶打头部。护士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静滴20%甘露醇100ml,120滴/min,快速静脉注射速尿20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吸氧1~2L/min。笔者手握患儿双手,给予安慰和鼓励,患儿渐渐安静下来。之后,笔者时常为其讲故事、笑话以及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的知识,患儿每次都听得很专心,并相信在医疗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他的病一定可以治好。平时,要求其父母亲多给他讲故事,讲他以前在学校里的情况,老师对他的赞赏等他感兴趣的话题。护士为其进行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和神志的监测,qh。在观察期间与患儿和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同时护患关系也十分融洽。在晨晚间护理时,尽量使患儿处于一个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环境。保持床单位清洁,协助患儿洗漱,让患儿穿着整齐。在第2天根据当时的病情,与责任护士一起为患儿制定有关护理干预实施的计划。在护士监护、指导与患者的良好配合下,患儿住院14天后,家属强烈要求出院。期间,患儿疼痛时,在应用三阶梯止痛疗法中辅以护理干预,患儿的痛阈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耐受性有所增强。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暗示

良性心理暗示[3]可引导患者痛苦意境或淡化疼痛意念,分散注意力。视患者情况允许,鼓励其多听音乐、听广播等。

2.2 转移止痛[4]

卧位舒适,回忆过去值得留恋、愉快的人和事,或谈其感兴趣的话题、讲故事、讲笑话等。能转移患者注意力,以达到转移止痛的效果。

2.3 放松止痛

全身放松能给人轻松感,同时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指导患者进行缓慢腹式呼吸,伸腿,屈膝,打呵欠等动作。

2.4 护理人员的非语言交流

匈牙利著名精神分析医生巴特林博士认为:医生护士本身就具有与精神安定剂相同的作用[5]。疼痛发作时,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纯挚的同情心,美好的语言,给予患者鼓励、安慰的眼神,握手、为其抚摸等都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2.5 减少外界的刺激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等,使患者放松,以提高疼痛阈值。

2.6 给予患者重视与尊重[6]

鼓励患者家属予以积极的配合,如与患者多交谈,协助患者完成日常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多加关心照顾患者,尽可能满足其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2.7 及时观察止痛的效果

如止痛效果不明显时,应按照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治疗原则进一步加强止痛。密切观察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予以预防和治疗。

2.8 根据患者的需要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 在护理此例患者中,护理干预始终运用于护理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体会到,护理干预在癌性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保护其临终前的尊严。另外,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沟通,让医务人员成为患者最为信赖的朋友和护卫者,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使工作更易于开展。同时,也反映了整体护理的价值,体现出整体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7.

2 朱相达.死神逃跑.广州日报,2003-10-11.

3 杨卫兵.心理护理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3,17(2):139.

4 尹文秀.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6):77.

胶质母细胞瘤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脑肿瘤,胶质瘤;体层摄 影术,x线计算机

ct图像上表现为均匀高密度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不多见,国内文献只有零星报道,较少有系统介绍[1]。本文收集1997年3月-2008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影像追踪证实的27例,主要就其ct表现介绍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30-70岁,以头部外伤检查者7例,以突发癫痫来检查者9例,以头痛伴肢体无力来检查者1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

2.检查方法 

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全身螺旋ct机或岛津sct-4500tf全身ct机。使用岛津sct-4500tf全身ct机扫描12例。常规10mm层厚/层距,部分5mm层厚/层距。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用60%泛影葡胺50ml静脉手推后扫描。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全身螺旋ct机扫描15例,9例直接轴扫,6例螺扫后重建。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50ml碘海醇高压注射器注入静脉后螺旋扫描。

结果

1.ct表现 

本组幕上多见,共23例,幕下4例。幕上者分别位于额叶、顶叶、枕叶各7例,基底节3例,位于大脑白质区20例,灰质区10例。病灶边缘不清楚者24例,清楚者3例。病灶最大者2.8cm×3.2cm,最小者1.0cm×1.0cm。病灶周边均无水肿。12例行增强扫描,4例无强化,8例轻度至中度均匀强化。

2.手术病理  

19例于一周内手术,2例经定向穿刺活检。病检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7例,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7例,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3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4例。

3.病例举例  

患者,女,60岁,以突发癫痫来诊。头部ct平扫示:左额顶叶白质区见一大小约1.2cm×2.0cm稍高密度影,边缘不清,质地均匀,ct值约47hu,周边无水肿影,考虑灰质异位或者脑肿瘤(图1)。临床经脱水对症治疗,两周后复查ct。平扫见左额叶病灶明显扩大,边缘不清,质地不均,局部密度增高(图2)。手术见肿瘤呈紫红色,质软脆,血运丰富,边界不清,无包膜,分块切除肿瘤,镜下全切。病理诊断: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

患者,女,60岁,头痛一周,伴右下肢无力。头部ct平扫示:左尾状核头部见一小结节影,呈稍高密度,ct值约67hu,边缘尚清,外缘不整,增强扫描无强化(图3,4)。选择病变为靶点,穿刺搜集约5mmx5mmx10mm组织,见组织呈暗紫红色,血运丰富,冷冻送检。病理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

讨 论

脑胶质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为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常见的有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及髓母细胞瘤等,以前者最常见。该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幕下。肿瘤无包膜,生长方式呈浸润性。肿瘤易发生囊变、坏死、钙化、出血等。其病理表现因细胞间变程度,肿瘤血管及退行性变而异。通常ct表现为脑内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围脑质有水肿,有显著占位效应。而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但与胶质间境界清晰,周围很少有水肿区。由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紧密,血脑屏障较为良好,因而不发生或较少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溢,故无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1,2]。

组织学上脑胶质瘤分4型,即纤维细胞型,原浆细胞型,毛发细胞型和肥胖细胞型,在ct和mri上4型无明显区别。ct及mri将其分为四级,i级为良性,ii级为过度性,iii,iv级为恶性[2]。

文献介绍,通过对照研究发现,毛发细胞型一般仅表现在i级,肥胖细胞型仅表现在ii级以上者,以iii,iv级为多,纤维细胞型和原浆细胞型表现在i-iv级中[2]。据统计,i级者13.3%为混合密度灶,iii,iv级中13.1%为高低等密度灶,其中高密度灶为出血,ii级中多数为混合密度灶[2]。本组病例所见与此不一,本组病理分级为iii--iv级,但均为均匀高密度病灶。本组ct显示的高密度灶病理中未发现出血灶,多为纤维细胞。

作者发现部分胶质瘤平扫时为片状略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中等强度强化,此类肿瘤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畸型,海绵状血管瘤。此类胶质瘤病理改变常为细胞间变程度低、浸润性小、生长缓慢,多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3]。本组ct表现与其相似,但病理分级均比较高,多为iii-iv级。

本组病例在早期多数被误诊[1],分别误诊为脑挫裂伤并血肿、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畸形、脑灰质异位、脑膜瘤等。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上述ct表现应想到高密度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能。

【参考文献】

   1. 胡洪斌. 高密度脑胶质瘤ct误诊分析[j].中华误诊学杂志,2009,9(25)6212-6213.

胶质母细胞瘤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特征。方法对各种肿瘤的病理检查进行诊断分类包括未能行肿瘤切除或活检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CT与MRI表现及诊断性治疗,进行临床诊断。结果根据特点处理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能够在尽可能的保留神经系统功能的条件下综合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10年间在医院神经科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共163例。

1.2方法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为主。其中包括75例依据CT和MRI所进行的诊断性治疗的患者,但除外非肿瘤性囊肿,血管病等病例。根据病理学诊断标准,对各种肿瘤的病理检查进行诊断分类。

2结果

2.1肿瘤类型163例患者中,根据WHO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以颅咽管瘤最多,占12.8%,其次为:星形细胞瘤占12.3% ,髓母细胞瘤占9.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占7.0%,生殖细胞瘤占5.4%。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在患者中也较常见,占1.3 %。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着神经解剖的好发部位。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细胞肿瘤,神经元和神经元性混合性肿瘤可同时见于幕上及幕下。星形细胞肿瘤以大脑半球最多见,占33.2% ,其次为小脑(27.7%)、三脑室(11.7%)、脑干(9. 2%)及脊髓髓内(5.1%)。在星形细胞肿瘤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占有重要比例,占29.1 %,主要位于鞍区一三脑室前部一下丘脑(25.9%),小脑半球(29.6 % ),与小脑绷部(24.1% )。在室管膜细胞肿瘤中,患者好发于四脑室,脊髓与大脑半球。生殖细胞肿瘤是常见肿瘤,好发于松果体区(35.5% )、鞍区(33.8% )、三脑室( 8.2%)及丘脑基底节区(12.9%)。本组生殖细胞肿瘤中,生殖细胞瘤占56.5%。,其余为畸胎瘤(16.1 %)、未成熟型畸胎瘤(14.5 %)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9.7%)与胚胎癌(3.2%)。在生殖细胞瘤中11. 3%呈多发性。神经元与神经元一神经胶质肿瘤在本组中共17例,主要位于大脑半球64. 7%与脑干17.6%。本组血管母细胞瘤9例,以脊髓(55.6%),小脑(33.3%)与脑干(11.1%)为多见,其中11. 1%为多发性。脉络丛乳头状瘤9例,位于侧脑室7例,四脑室与桥小脑角各1例。本组错构瘤共6例,主要位于下丘脑(2例)与脊髓(2例),其余为大脑半球与小脑半球各1例。

2.2特定神经解剖部位的好发肿瘤本组位于大脑半球的肿瘤主要见于星形细胞肿瘤(45.1%)、少枝胶质细胞肿瘤(17.6%)、室管膜细胞肿瘤(6.9%)、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6.9%)与神经元和神经元一神经胶质混合性肿瘤(8%)。神经元一神经胶质混合性肿瘤中节细胞胶质瘤占63.6%,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36.3%。在星形细胞肿瘤中,主要以星形细胞瘤(69.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5%),与胶母细胞瘤(28.8%)为主。在丘脑基底节区好发的肿瘤中,主要为星形细胞肿瘤与生殖细胞肿瘤。星形细胞肿瘤中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与星形细胞瘤为主。本组鞍区一鞍上三脑室前部一下丘脑肿瘤中,主要以颅咽管瘤最为多见,占51.1%。其次为垂体瘤(28.7%),生殖细胞肿瘤(12.4%)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7.9% )。在鞍区的生殖细胞肿瘤中,以生殖细胞瘤最常见,占95.5%。在颅内多发的生殖细胞瘤中,本组中只有1例未累及鞍区。松果体区肿瘤中除幕镰型脑膜瘤多见于成人外,其余类型均多见于儿童,其中以生殖细胞肿瘤最多见,其次以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为主。本组松果体区肿瘤共28例,生殖细胞肿瘤有22例,其余为松果体细胞瘤3例,星形细胞瘤2例和少枝胶质瘤1例。在幕下肿瘤中,小脑纠部与四脑室肿瘤占48.9%,以髓母细胞瘤为最多,占50.9%,其次为星形细胞肿瘤(21.0%),其中主要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4.1%)。室管膜肿瘤占11.1%。在四脑室肿瘤中尚可见脉络丛乳头状瘤与生殖细胞肿瘤,本组各2例。小脑半球肿瘤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占绝大多数,本组占75.7%。

2.3临床诊断的肿瘤类型及分布情况在这些患者中,幕上肿瘤50例(66.6%),幕下肿瘤24例(32.0%),脊髓肿瘤1例(1.3%)。在幕上肿瘤中,以鞍区-下丘脑-三脑室前部肿瘤居多,占38.0%,其次为松果体区肿瘤,占18.0%。在幕下肿瘤中,脑干肿瘤最多,占45.8%,占全部脑干肿瘤的1/3。其次四脑室、小脑绷部肿瘤未获病理诊断者有8例,占33.3%,但仅占该部为全部肿瘤的7.0%。根据病史特点、CT及MR影像学特征,诊断为颅咽管瘤10例,生殖细胞瘤12例,垂体瘤4例,脑干胶质瘤10例,髓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脑膜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其余肿瘤诊断均较难以明确。

3讨论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的飞速发展,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技术亦不断提高。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对神经系统诊治水平的提高,许多以前认为疗效很差的肿瘤,目前通过综合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组患者进行手术活检者手术致残率及手术死亡率均为0。因此,手术切除或活检后获得宝贵的病理学诊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安全的。不同病理学类型的肿瘤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不同的手术方法及放化疗方案。

胶质母细胞瘤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母皂苷AⅢ;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增殖;MAPK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imosaponin AⅢ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glioblastoma cell line U87MG and investigate its related mechanism A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tumor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imosaponin AⅢtreated group Timosaponin AⅢ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U87MG cell line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t upregulated the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p21, meanwhile inhibit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βCatenin, Cyclin D1 and Bcl2 It also inhibited the translocation of βCatenin into nucleus, suppressed the phosphorylation expression of ERK, but increased the phosphorylation expression of p38 and JNK Combined use of JNK inhibitor SP600125 and p38 inhibitor SB203580 could decrease p21 and increase βCatenin protein expressions Timosaponin AⅢ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glioblastoma cell line U87MG partly by intervening MAPK and Wnt/βCatenin signal pathways

[Key words]timosaponin AⅢ; human glioblastoma cell U87MG; cell proliferation; MAPK signal pathway; Wnt/βCatenin signal pathway

中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具有滋阴润燥、清热泻火等功效。其性寒,味苦,归肺、胃、肾经,临床用于外感热病、骨蒸潮热、肺热燥咳、高热烦渴等症状[1]。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知母皂苷在知母根茎中的质量分数约为6% [2]。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知母皂苷AⅢ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等[34],近年来对于知母皂苷AⅢ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日益深入[57],有希望将其开发成一种新的抗癌类药物。

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70%。恶性脑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患者平均存活的中位时间是14个月。脑胶质瘤多呈侵袭性生长,总体疗效不佳,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810]。目前尚未有知母皂苷AⅢ抑制脑胶质瘤增殖生长的相关报道。该文考察知母皂苷AⅢ体内外抑制脑胶质瘤增殖生长的作用并基于MAPK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考察其机制。

1材料

11药物与试剂知母皂苷AⅢ、淫羊藿苷Ⅱ、红景天苷、原薯蓣皂苷元均购自上海同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87MG购自美国ATCC公司;DMEM干粉培养基、胎牛血清购自Gibco公司;二甲基亚砜、噻唑蓝购自西格玛奥德里奇(SigmaAldrich)公司;cDNA逆转录试剂盒、Trizol试剂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RealMasterMix(SYBR Green)试剂盒、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酸酶抑制剂PhosSTOP均购自美国Roche公司;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Marker预染蛋白购自Progema公司;NC膜购自英国沃特曼Whatman公司;一抗βactin,pERK,TERK,pp38,Tp38,pJNK,TJNK,βCatenin购自美国细胞生物技术(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p21、Cyclin D1抗体、二抗山羊抗鼠、二抗山羊抗兔均购自美国abCAM公司。ECL化学发光试剂盒购自美国通用公司生命技术科学部门(GE);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RIPA蛋白强裂解液、Bcl2抗体、HDAC1抗体、细胞白细胞浆蛋白抽提试剂盒购自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仪器生物安全柜(Delta series,Labconco,美国);CO2培养箱(HEPA CLASS100,Thermo,美国);细胞计数仪(XDS500C,上海蔡康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倒置显微镜(IX 71,Olympus,日本);QB9006 恒温微孔板快速振荡器(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有限公司);荧光定量PCR仪(7500 Fast System,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美国);超声波细胞粉碎机(JY922D,宁波新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低温高速离心机(Eppendorf Centrifuge 5810R,德国);电泳仪(PowerPacTMHC,BIORAD公司,美国);脱色摇床(TS8,Kylinbell Lab Instruments,中国);凝胶成像系统(Tanon NIM2045,上海天能公司);Spectra MAX190酶标仪(MD公司,美国)。

2方法

21细胞培养U87MG细胞培养于添加了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置于37 ℃恒温、5%CO2培养箱中饱和湿度的条件下培养。稳定传2~3代后,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后续实验。

22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裸鼠左上肢腋下缓慢推注注射02 mL U87MG细胞混悬液,含2×106个细胞。定期观测裸鼠成瘤的时间和瘤体积大小。肿瘤的体积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最长径(a)及最短径(b),并根据公式V= ab2/2进行计算。成瘤后,给予中药单体1 mg・kg-1腹腔注射14 d,取瘤称重,免疫组化检测Ki67。

23MTT法考察知母皂苷AⅢ对U87MG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U87MG细胞悬液调节成密度为5×104个/mL,每孔接种100 μL于96孔板中,在CO2培养箱中过夜。为考察知母皂苷AⅢ对U87MG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预试验中设置24,48,72 h时间点,数据差异不大(未显示),最终选择24 h为MTT检测时间。知母皂苷AⅢ于125,25,5,10 μmol・L-1剂量处理U87细胞,孵育24 h后,每孔加入 5 g・L-1 MTT(1×PBS为溶剂)溶液20 μL,继续避光培养 4 h,弃上清,每孔加入 150 μL DMSO,37 ℃摇床振摇5~10 min至其充分溶解,于酶标仪测得在49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A,计算用知母皂苷AⅢ不同浓度处理的各组细胞的细胞活性。细胞活性率=(A给药组-A空白对照组) / (A对照组-A空白对照组) ×100%。每组独立实验重复3次。

24QRTPCR考察知母皂苷A Ⅲ对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p21 mRNA表达的影响为考察知母皂苷AⅢ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检测其对细胞周期阻滞蛋白p21的表达的影响,文献报道知母皂苷AⅢ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时间为4 h[11],预实验中比较了4,6,24 h知母皂苷AⅢ诱导p21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数据未显示),最K确定4 h检测p21基因表达变化,6 h检测蛋白表达变化。U87MG细胞贴壁过夜培养后,更换为新鲜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给药处理组加入知母皂苷AⅢ(5,10 μmol・L-1)继续培养4 h,每组加1 mL Trizol按照Trizol说明书提取步骤收集各组细胞的总RNA,读取和计算各组RNA浓度,加DEPC水将全部样品的RNA调整至同一质量浓度500 mg・L-1。A260/A280在18~20的样品进行逆转录。按照HighCapacity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20 μL逆转录体系的反应条件为:25 ℃ 10 min,37 ℃ 120 min,85 ℃ 5 min,产物置于4 ℃备用。按照RealMasterMix(SYBR Green) 说明书,以20 μL反应体系合成模板cDNA,进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引物序列如下:p21 Forward 5′TGAGCCGCGACTGTGATG3′;Reverse 5′GTCTCGGTGACAAAGTCGAAGTT3′; βactin Forward 5′CTCCTCCTGAGCGCAAGTACTC3′;Reverse 5′CGGACTCGTCATACTCCTGCT3′,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反应条件为: 95 ℃ 10 min,50 ℃ 2 min,95 ℃预变性15 s,53 ℃ 1 min,扩增40个循环。每组样品均做3个复孔。知母皂苷AⅢ处理组的相对含量用2ΔΔCt计算得出。每组独立实验重复3次。

25Western blot考察知母皂苷AⅢ及抑制剂联用对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含量的影响为考察知母皂苷AⅢ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而蛋白磷酸化水平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最终确定知母皂苷AⅢ(5,10 μmol・L-1) 处理30 min后,收集蛋白检测MAPK主要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抑制剂联用组为抑制剂联用预处理1 h后加入知母皂苷AⅢ(5,10 μmol・L-1)、抑制剂联用单独处理组、知母皂苷AⅢ(5,10 μmol・L-1)单用组处理6 h,冰镇1×PBS清洗,加入磷酸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RIPA强细胞裂解液后收集细胞,超声细胞粉碎机超声破碎(3次,3 s/次),离心机在4 ℃以12 000 r・min-1离心15 min后取上清。根据细胞白细胞浆蛋白抽提试剂盒说明书,对细胞白和浆蛋白进行分离。各组蛋白均用BCA试剂盒测定总蛋白浓度。电泳前将每组15 μg的蛋白以4∶1的比例加入5×loading buffer,金属浴95 ℃ 2 min后即用10%或12%的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湿转法将蛋白转到NC膜上后,用5%脱脂牛奶或5%BSA溶液封闭1 h,分别用一抗βactin,βCatenin,Cyclin D1,p21,Bcl2,pERK,TERK,pp38,Tp38,pJNK,TJNK,4 ℃孵育过夜,用TBST洗膜5 min,6次后加入相应二抗(1∶1万)孵育,TBST洗膜5 min,6次后,ECL显影液显影。每组独立实验重复3次。

26统计分析本实验所有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两样本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3结果

31知母皂苷AⅢ对裸鼠皮下荷瘤模型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知母皂苷AⅢ处理组的瘤重呈显著性降低(P

32知母皂苷AⅢ对U87MG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不同剂量的知母皂苷AⅢ(125~10 μmol・L-1)和人脑胶质瘤细胞共孵育24 h,知母皂苷AⅢ在25~10 μmol・L-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的细胞增殖(P

33知母皂苷AⅢ对U87MG细胞中 p21 mRNA的影响经知母皂苷AⅢ处理4 h后,p21基因水平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提高 (P

34Western blot法检测知母皂苷AⅢ对U87MG细胞中βCatenin,Cyclin D1,p21,Bcl2,pERK,TERK,pp38,Tp38,pJNK,TJNK蛋白水平的影响经知母皂苷AⅢ处理6 h 后,p21的蛋白表_上调(P

35Western blot法检测联用SP600125和SB203580对知母皂苷AⅢ干预p21和βCatenin蛋白水平的影响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知母皂苷AⅢ处理组(5,10 μmol・L-1)、JNK抑制剂SP600125(2 μmol・L-1)和p38抑制剂SB203580(20 μmol・L-1) 联用组、抑制剂联用组和知母皂苷AⅢ共同处理组。抑制剂联用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影响p21和βCatenin在U87中的蛋白表达;抑制剂联用预处理细胞1 h 后,知母皂苷AⅢ继续处理6 h,抑

与对照组比较1)P

制剂联用和AⅢ 10 μmol・L-1共同处理组与AⅢ 10 μmol・L-1剂量单独使用组相比,p21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βCatenin显著上调,逆转了AⅢ处理后提高p21和降低βCatenin的蛋白变化趋势(图6)。

36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对知母皂苷AⅢ干预βCatenin蛋白水平的影响经知母皂苷AⅢ处理6 h后,知母皂苷AⅢ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共同进行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的分离,检测核质内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U87MG细胞经AⅢ干预后,βCatenin的白表达显著降低(图7)。在AⅢ 10 μmolL-1剂量处理组中,该组的细胞核内βCatenin的蛋白表达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

4结果与讨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相关,在多个细胞过程(分化、迁移、极性和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胶质瘤组织中,WNT1表达比正常脑组织显著提高,并与Cyclin D1的表达显著相关。Kailiang等基于UCSC癌症基因数据库分析发现βCatenin和Cyclin D1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12]。βCatenin作为核转运受体,通过与黏附分子相互作用,获得协调核功能和细胞黏附的属性[13]。熊果酸可通过降低βCatenin的核转移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而抑制骨肉瘤的生长[14]。在本研究中,经知母皂苷AⅢ处理后,

U87MG细胞中βCatenin,Cyclin D1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且AⅢ 10 μmol・L-1能显著降低βCatenin的核转移。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p21(也称为p21WAF1/CIP1蛋白)是响应于各种刺激促进细胞周期阻滞的一个因素,在转录调控调节、抑制细胞凋亡、DNA修复中发挥作用[15]。p21由p53依赖性和p53非依赖性的机制来诱导。在p53非依赖性机制中,在有些情况下,p21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16]。结果显示,知母皂苷AⅢ处理后,可于体外显著提高U87细胞中p2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胞浆中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由细胞外信号引发细胞核内反应的一条经典通路,影响着细胞形成、分化、生长、增殖及凋亡等多个生命过程。研究表明有4条信号通路存在于MAPK家族中: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即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JNK (cJun Nterminal kinase)即cJun N端激酶、MAPKp38和ERK5/BMK1通路。在哺乳动物中,MKK4(MAP2K4)和MKK7(MAP2K7)磷酸化并激活JNK,而MKK3(MAP2K3),MKK4,MKK6和(MAP2K6)激活p38[17]。ERK是肿瘤细胞成瘾性基因,ERK信号通路与细胞增殖生长密切相关[18]。JNK和p38调节细胞存活(如Bcl2和Bax),细胞周期(如P53和Cyclin D1)和细胞增殖(如JUN和MYC)众多基因的表达[17]。JNK通路参与知母皂苷AⅢ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19]和白血病HL60[11]诱导凋亡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知母皂苷AⅢ呈剂量依赖性降低U87MG细胞中ERK蛋白的磷酸化,同时呈剂量依赖性提高p38和JNK的磷酸化水平。联用JNK抑制剂SP600125(2 μmol・L-1)和p38抑制剂SB203580(20 μmol・L-1)可逆转知母皂苷AⅢ在10 μmol・L-1剂量对p21蛋白的提升作用和对βCatenin的抑制作用,而抑制剂联用组对p21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JNK和p38信号通路参与知母皂苷AⅢ抑制U87MG细胞增殖的进程。

综上所述,知母皂苷AⅢ部分通过MAPK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提高p38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抑制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抑制βCatenin的核转移,提高p21和抑制Bcl2,Cyclin D1等抗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的体外增殖和体内生长。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一部[S]2010:197

[2]王迪,姜艳艳,石任兵中药知母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4):263

[3]Kang L, Zhang J, Cong Y, et al Steroidal glycosides from the rhizomes of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and their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y[J] Planta Med, 2012, 78(6): 611

[4]Lok C N, Sy L K, Liu F, et al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of aggregationprone ubiquitinated proteins by timosaponin AⅢ[J] J Biol Chem, 2011, 286(36): 31684

[5]潘会君,聂绪强,刘朵,等4种中药单体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2): 245

[6]Kang Y J, Chung H J, Nam J W, et al Cytotoxic and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of timosaponin AⅢ for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J] J Nat Prod, 2011, 74(4): 701

[7]Sy L K, Yan S C, Lok C N, et al Timosaponin AⅢ induces autophagy preceding mitochondriamediated apoptosis in HeLa cancer cells[J] Cancer Res, 2008, 68(24): 10229

[8]Paw I, Carpenter R C, Watabe K, et al Mechanisms regulating glioma invasion[J] Cancer Lett, 2015, 362(1): 1

[9]Lee P, Murphy B, Miller R, et al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epigenetic glioblastoma therapy[J] Anticancer Res, 2015, 35(2): 615

[10]De Bonis P, Marziali G, Vigo V, et al Antiangiogenic therapy for highgrade gliomas: current concepts and limitations[J] Exp Rev Neurotherap, 2013, 13(11): 1263

[11]Huang H L, Chiang W L, Hsiao P C, et al Timosaponin AⅢ mediates caspase activ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JNK1/2 pathway in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J] Tumor Biol, 2015, 36(5): 3489

[12]Zhang K, Zhang J, Han L, et al Wnt/betacatenin signaling in glioma[J] J NeuroIm Pharm, 2012, 7(4): 740

[13]Fagotto F Looking beyond the Wnt pathway for the deep nature of βcatenin[J] EMBO Rep, 2013, 14(5): 422

[14]Zhang R X, Li Y, Tian D D, et al Ursolic acid inhibit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by inactivating Wnt/βcatenin signaling in human osteosarcoma cells[J] Int J Oncol, 2016, 49(5): 1973

[15]Karimian A, Ahmadi Y, Yousefi B Multiple functions of p21 in cell cycle, apoptosis an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fter DNA damage[J] DNA Repair, 2016, 42: 63

[16]Kang M R, Park K H, Yang J O, et al miR6734 upregulates p21 gene expression and induc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colon cancer cells[J] PLoS ONE, 2016, 11(8): e0160961

[17]Kamiyama M, Naguro I, Ichijo H In vivo gene manipulation reveals the impact of stressresponsive MAPK pathways on tumor progression[J] Cancer Sci, 2015, 106(7): 785

相关期刊更多

纺织教育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东华大学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

职教论坛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巴音职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