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第1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我也不例外,我也有自己向往的生活。

我不羡慕有些人有很多金钱,也不羡慕有些人有很高的职位很大的权利,因为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一份简单平静的生活,有一个我爱的,恰巧也爱我的人。爱可以让人的精神世界很富足,有了爱,什么困难都能被克服。我向往的生活,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职业,这份工作可以不要挣得很多,但一定要是我喜欢的,这样我在工作的时候才能感到成就感。我向往的生活,应该有几个可以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不开心以及挫折时,她们可以陪伴着我。我向往的生活,应该有自己的房子,它可以不大,但一定要布置的温馨干净,因为自己的房子才会给人家的感觉。我向往的生活,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要的生活,应该父母身体健康,因为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所以我希望他们身体健康,等将来我有了足够的能力,可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向往的生活,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周末或者闲暇的时间,我可以阅读书籍或者去看一场电影,这样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

我向往的生活简单却又不简单。简单的是,靠自己的努力,这些都可以实现,不简单的是,这样的生活,有人却会不甘。想要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我现在就要努力,就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在未来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第2篇

【英文标题】ThePresentAestheticPracticeandtheConstructionofLiteraryOntology

CHENChuan-cai

(ChineseDepartment,ChinesePeople''''sUniversity,Beijing100872,China)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因此,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重建,就不能停留于文学主体性和文学价值论的探索,还应当推进到文学本体论的构建上。

【摘要题】文论建设

【英文摘要】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theChineseliteraryontologyprotrudethevisualangleof"literatureishumanlearning"Throughthedisplayofthecontradictionprocedurethatdeeplyhidesinman''''snaturalcharacter,literaturegreatlyenrichesman''''sspiritualworld,strengthensman''''sconsciousness,displaysmanypossibilitiesfortherichnessanddevelopmentofman''''snature,thusprovesthesubjectof"literatureishumanlearning".Fromtheunderstandingofdeepestlevel,itmaybeconsideredthatthesubjectistheliteraryontology.Therefore,thereformandreconstructionofthemodernliteraryideacannotonlystoptheexplorationofliterarymainbodynatureandliteraryvaluetheory,theyshouldbepromotedtotheconstructionofliteraryontology.

【关键词】文学本体/生命本性/文学价值取向/人生观念/文学的层次品位

Literaryontology/lifenaturalcharacter/directionofliteraryvalue/humanlifeidea/thelevelgradeofliterature

【正文】

中图分类号:B83-0/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424(2003)01-0068-08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异己化,力求通过高扬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砺相长,促进人超越异化而获得全面发展。从而显现了未来的变革不仅是物的变革,更是人的变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会变革,就须在变革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当代文化(文论)建设的旨归。

当代文学审美实践越来越明晰地显示了文学(文论)的变革、创新,始终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相伴随、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即文学本体和人的生命本体相关联,应把文学放到人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上,与人的自由解放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那种回避人的问题的文论是肤浅的,而缺失文学维度的文论则是片面的。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文学与人的生命本性,与人的生存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和意义?或者说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学?这也许只有循着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首先,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论主体自觉与否,这种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实现和确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由于人是有意识的,他不仅面对着一个外部客观世界,而且还有一个自身的内部精神世界,因此人就不仅在现实中,而且要求在精神上肯定自身。现实的肯定方式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而精神肯定的方式则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学艺术活动。马克思说:“艺术创造和欣赏都是人类通过艺术品来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P125)这里指的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力量特别是精神本质(比如某些复杂的意欲和情感),作为一种潜能,无不时时在追求着实现。尤其是当现实的实现遇到障碍时,便往往转化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实现。人类童年时期创造的文学艺术,如壁画和神话,虽不无符咒意味,但主要还是表现某种当时无力实现的幻想,比如,把实际上还不能战胜的野牛杀死,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征服等等,这实质上是人类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实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随着人自身物质实践能力的增强,想象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如飞天、奔月、远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现实。这样,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和实现的东西一般说来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寻求实现和肯定了。所以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

论文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来自

从人类的发展趋向来说,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质力量得到现实的肯定和实现。与之相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质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如果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无限可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类相互间的爱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合理,爱情的甜美丰富等,却也许难以完全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和肯定,或者说它们具有永远不可穷尽的内涵。因此人类就不仅永远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远需要在精神上实现和肯定自己。这也许是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本质自我实现和肯定的一种方式,将和人类共存下去的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其次,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追求自我肯定和实现,往前推进一步,他还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也就不仅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联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联系,从而展开和生成着它多方面的丰富本质。

人的解放包含着互相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现实解放。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当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联系并显示自己的意义。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在人们的现实生存中,被压迫的地位处境,自由生存权利的被剥夺,还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挫折打击,都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烦恼、苦闷、压抑,或者导致精神的麻木,灵魂的扭曲,主体意识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严重束缚,甚至成为精神变态的人。这种精神上的压迫状态往往会生发出一种内驱力,寻求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这种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可以有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径,这就是宗教和文学艺术。宗教给人送来上帝的关怀或天国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这是一种外力的拯救;文学艺术活动则使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无疑问,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都不能代替现实的解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不从现实中获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终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现实解放总是相联系的。文学艺术活动虽然直接与人的精神解放相关,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毕竟要导向现实解放,因此文学艺术活动也必然要指向现实,与人们争取现实解放的活动相联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一开始总是从个人出发的,人的解放也往往总是从争取个人的解放开始的。然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在复杂的现实关系之中的。因此,个体解放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会解放,都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现存关系才有可能实现。而要改造现实社会关系,就不是靠某一个体,而要靠一个社会群体协调努力才能奏效。这样,个体解放就和群体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了。文学艺术活动虽然从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但是当个人的生命活动指向争取自身的现实解放从而与群众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会超出个人狭隘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意义,就会指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对现存关系的揭示批判,对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这样个人创造的文学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具有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性,对于它的创造者来说就带来了一个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文学艺术活动这种由个体意义向社会意义的衍化,显然不能认为是它的本性的异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和展开,因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当然,对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者来说,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间确实有一个如何统一和契合的问题,而这则与创造者的主体自觉意识相关。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的解放也具有无限的内涵。马克思曾经强调,所谓人的解放,是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这就不仅包括人的现实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使人获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压抑,而且也包含着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觉、精神特性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发展,比如耳朵成为音乐的耳朵,眼睛成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这样,人才真正实现“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就不仅对一定历史范畴内人的现实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的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无限可为。而这也许是文学艺术活动具有永存的意义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又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文学活动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实现方式,那么人们的文学观念就在根本上与他们的人生观念相通,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的人生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文学观念。

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念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的说来大概有两种主要取向,即“兼济”与“独善”,或者叫“兼济人格”和“独善人格”。所谓“兼济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怀天下,面向社会,改造现实,解放大众,而自身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改造社会解放大众的事业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体的解放之中。“独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则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有的也许偏于强调“兼济”,有的也许偏于追求“独善”,有的也许是两者复杂交织互相转化,形成了人们人生活动的千差万别。

和人生观念的这两种主要取向联系,在文学观念上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种指向,即“为社会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前者主要指向参预现实变革和大众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整个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发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这样两种主要倾向和潮流;而从具体作家的创作和理论主张来说,则同样存在种种复杂情况:有的偏于强调为社会人生,干预生活,参与变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现;有的则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正是由于人们在人生观念及其文学观念的指向上存在这些差别,因此带来了文学创作上的种种复杂现象以及文学基本观点上的几乎无尽无休而又难分高下的争论。

总之,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使人们知道文学活动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学观念并不是人们随意杜撰和随便选择的,而是和人们的人生观念相关联的。在实践中,根据一定的主体性条件又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观念就实际上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主体论,另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价值论。因此,由文学本体论的思考就还要分别推及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进一步认识。

文学主体性是和人生观念相联系,和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因此,考察文学主体性还应当从现实主体性入手。

主体性是人在一切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人类一切活动的实质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动,那么,主体性具体说来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动(包括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所谓自由,指人的活动不听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体的自由意志,是自发的;所谓自觉指人对自己的活动及其目的意义有着清醒充分的意识,而不是盲目依从的,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就是主体意识。人在现实中的主体意识指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不仅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具有自我主体意识。从人类史的角度看,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萌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是到了人们逐渐具有了一些自我主体意识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包括对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渐变得自觉起来。不过从个体方面看,情形又显得复杂得多,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是否具有自我主体意识或这种意识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也就带来了人们生命活动和人生追求上自觉程度的差别。

人的主体意识往往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因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体的存在。通常所谓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也总是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人的主体意识虽然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但并不仅仅具有孤立的个体意义,因为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处在复杂的群体关系之中。因此,所谓意识到自我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就包含着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合理的社会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体的存在联系起来,同时也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群体的生存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并进而在实践上使自我个性解放与群体社会解放相协调,只有在这种个体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体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个体意识仅仅只局限在意识到个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孤立地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并且最终也许会因为孤立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实际上难以实现而使这种个体意识在悲观中重新归于沉落。当然这里并不否认个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本身的相对独立意义,比如在封建专制极权统治压抑和否定个体、个性的条件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个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对不符合人性的现实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形式,但它终归要汇入民族社会解放的潮流,否则仍将走向自我迷失。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文学主体性是指人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主体在文学活动中自由自觉的特性。文学主体性同样和主体的自觉意识相关,即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以及文学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意识到文学本来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们的文学观念实际上就根源于此。

文学主体性其实并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于人们的主体意识有着不同的层次意义,文学主体性也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品位。

前面说到,人的觉醒总是首先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基于这种觉醒,个体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而这往往是整体意义上人的解放的开端。但是,当人的主体意识还停留在比较狭隘孤立的个体意识层次的时候,这种所谓主体性就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学主体性也同样是如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当然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这种自觉不过是单纯个体意识的自觉,这种文学活动的自由也往往是个人精神上的某种自由,或者说只是在审美境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比如“自我表现”论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学活动当作单纯表现个人生命意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自我实现”的文学观念也实际上是把文学活动视作个体人格价值、精神本质的一种自我实现和确证。这种从比较单纯的个体意识出发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在个体人格比较高尚的条件下,也许可以表达某种超出个人意义的情感,如对他人以至对人类的爱;而在个体意识比较褊狭的情况下,则往往会限于表现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当作人的生命本质来表现和追求,从而导致人欲横流,这实际上是主体性的沦落。因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虽然也不失为一种主体性,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它的意义毕竟有限,因而还只是一种较低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

更高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则是基于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意识、民族意识的有机统一。如前所说,真正清醒自觉的主体意识应当是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与时代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民族群体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在这种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民族意识有机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主体性,就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博大的内涵。以这种主体性来对待和参与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就不仅仅只具有表现自己的意义,甚至也不只具有实现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质(如想象、意志、爱等等),而且也是争取和实现自身及民族群体现实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学就不只具有个体活动的特性和价值,而且具有社会的特性和意义。即使是对于个体自身来说,与那种单纯追求精神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相比,这种包含着整个现实人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无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义,与这种生命活动相联系的文学也必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说,这种超越了狭隘个体意识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实现、全面解放、全面发展的文学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品位的主体性。

由于文学主体性事实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品位,那么文学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也往往有着不同的品位和意义,而且文学上的所谓生命意识、忏悔意识、忧患意识等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为思维中心而生发的,也可以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导向个人的享乐追求,后者可以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在谈文学主体性的时候,笼统地主张以人为思维中心,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解放及种种主体意识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区分文学主体性及种种主体意识的不同层次品位。文学主体性的品位不同,文学活动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观照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强化相联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样与文学主体性的层次品位不高相关。

如前所说,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生存实践活动之间实际上并不隔绝,而是相互联系,双向流动转化的,那么对于文学活动的价值,也许就不能仅仅从精神需要方面,还应当从人的本体存在,从整个现实人生的发展需求来理解。根据现实人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文学活动也许可以说有两重主要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

首先,从比较消极的方面来说是补偿调适功能。所谓“补偿”是指对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东西)的某种弥补和偿还。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憾。这些人生缺憾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会生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当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便很容易借助于这种方式实现心理补偿。我们看到,主体在哪个方面缺憾最甚,便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审美追求:失明者偏爱于描绘明丽的景物和缤纷的色彩;失聪者则钟情于节奏和旋律;肢体残缺者更愿意表现人的强健体魄和自由活动等等。而且,由于伤残者一般都有一种深层自卑心理,而在文学中则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坚强的人格。这种现象从表层来说是主体精神意志的投射,从深层心理来说则根源于对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补偿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学中也往往会有相反的表现:一个缺少家庭生活温暖的作家可能描写出一个又一个完善幸福的家庭;在爱情生活上屡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编写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怀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喜悦等等。俗话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都可以说是对人的缺憾补偿心理及其文学审美创造(也包括审美欣赏)的一种朴素说明。此外,关于“调适”,是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到某些打击、挫折和压迫,使心理失去平衡,这样就需要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使之适应于现实的生存发展,这时文学活动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发挥某种调适功能。比如人在现实中受到打击、被现实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学活动中寻求自我肯定;由于现实生存环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闷、压抑,也往往借助文学活动加以宣泄释放,一吐积郁,以获得某种精神解放;有时由于过度劳累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紧张疲劳,失去平衡,文学审美活动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复平衡,如此等等。总的来说,补偿调适主要在寻求心理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审美的世界是不安灵魂的栖息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和宗教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其次,从比较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建构激发的功能。“建构”与补偿相对应,是对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义的人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和塑造;而“激发”与调适相对应则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变革现实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种主动呼唤与激励。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丰富人生、完善自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和要求,虽然这种愿望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有种种局限,却可以转化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积极追求。它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出发,对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合理的人生生活进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写,从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进取精神,从简·爱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从莺莺、杜丽娘的纯洁钟情到宝、黛的叛逆反抗,从高尔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凤凰,直到当代文学中乔光朴、陆文婷等人格类型。当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写了某种人格人性的自由现实,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种悲剧性的描写往往包含着对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显出对有价值人生的肯定与呼唤,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激发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对异化心态,畸形人格,扭曲了的灵魂及一切违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写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话中对众恶神的描写,各民族文学中对种种丑恶人格的刻画: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悭吝人,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中的人物,冈察洛夫写到的奥勃洛摩夫,鲁迅笔下的阿Q等。展现人性人格的异化和扭曲,实质上还在于唤起、激发人们对自身的反思,让人警惕自身的异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构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一般说来,在文学审美活动中,人在美的事物面前往往有一种心理压力,一种失落感;而在丑的事物面前则有一种恐惧感,这意味着主体在对对象的观照中内含着对自身的发现和反思,由此也生发出自我超越的愿望,从而导向重新塑造自己。因此,积极的文学审美活动就不只在寻求心理的平衡,而在于激发自身向善向美的意志情感力量,追求自我发现,超越、重塑,使人变得高尚完善,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和投向现实人生。克莱夫·贝尔曾说,虽然审美情感是置于生活之外和之上的,所以从中可以逃避生活,但当步入审美情感世界的人回到人情事物的世界时,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勇敢地、甚至是略带一点蔑视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被艺术品的纯审美意味激动着的男女,总是以一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走进外部世界,这种心情使得他们对于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更为敏感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可能性前景。”[2](P155-156)这种审美活动对于文学创造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都有同样的效应。其区别在于,创作活动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一种自觉投射和实现,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观照,自我呼唤,指向主体人格的自觉建构与激发;而欣赏活动则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自觉迎合与投入,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发现与反思,从而导向主体人格相对被动的建构与激发。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第3篇

一、审题

看到文题,我们总要去思考,作文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可以写写什么呢?选择哪些材料来写?可以表达生活中的什么思想感悟呢?

1、向往是理想;追求;幢憬;渴望的意思。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这“向往”也许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也许是一种抽象的境界(“空中楼阁”“香格里拉”),或许只是区区卑微的愿望,或许是一个人的远大的人生目标,也许是永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然而都代表了自己内心的向往、幢憬。

3、这是一个独词式的话题,我们可以在它的前面、后面添加词语来明确我们要写什么。将文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例如:我向往大海、我向往泰山、我向往那令我神往的橄榄绿、我向往父亲的怀抱,这些在自己的记忆中一直是让我向往、幢憬值得珍惜的美好的东西。

例如:我向往心中理想的高中、我向往我能成为一名作家、我向往彼岸(我向往成功)、我向往幸福的生活(我向往生活像雾像雨又像风)、因为在生活中有缺憾,所以才有向往,向往那幸福、美好新生活,这一向往应该是积极的、乐观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立意明确集中深刻新颖

1、神奇的大自然,人类的家,你有那么美向!有多少令我向往的地方,草原、湖泊、山川,更多的地方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美,感受自然,向往自然。

2、我向往大海。她的温柔而沉静,威严而宽容,时虚怀而广博-----散发在她身上的品格魅力如磁铁般吸引着我,指引着我人生前进的方向。我向往您,渴望与您来个亲密的接触,我希望能像您一样,能做一个“海化”的人!

3、我向往泰山,我登上了泰山,我明白了:对向往的事物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得到的道理。

4、向往,你是人们心灵中的净土,正是因为你的存在我们勇敢面对人生中的风吹雨打。?5、向往远方,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开拓新的世界,去应对三百六十五里路的风风雨雨。

6、每个人心里都长着一双翅膀,所以我们要学会飞翔,不要让它慢慢地退化。或许我们不可能达到远方,但只要拥有这份向往、往和平

精彩构思?

向往结合个人经历,讲述自己所向往的某件事。

??小时候,我就知道泰山是五岳之尊,也听过“重于泰山”,“稳如泰山”的成语;读书后,我知道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也看到了杜甫在登完泰山后写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于是,登泰山成为了我向往已久的一件事。今年暑假,我和父母一起终于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也明白和体会到了对向往的事物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得到的道理。?

向往随想曲用抒情散文的方式,抒发自己对向往的认识和感受。

??向往,你是夜航中的灯塔、旅行中的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向往,你是嘹亮的号角、擂响的战鼓,鼓励着我们积极向上;向往,你是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学生试卷上的满分,把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人分享;向往,你是追求过程中的汗水,是失望后的叹息,但“有梦就去追逐”的信念我们却不会改变;向往,你是人们心灵中的净土,正是因为你的存在我们勇敢面对人生中的风吹雨打。?

小草的向往变换主体视角,用一株小草的向往讲述向往与努力奋斗的关系。?

??从小草的视角出发:我是一棵刚从冬天睡醒过来的小草籽,是妈妈拜托风姑娘把我放在了泥土中。临行前,她叮嘱我先在土壤阿姨的怀抱中睡觉、养足精神,然后用自己的努力长成一棵健康快乐的小草,于是,长成一棵真正的小草成为了我最向往的事。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石头的阻力,风的调皮,太阳的无情,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坚强。今天,一个小朋友看到我然后对他的妈妈说,我是最漂亮的小草,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向往。?

盛开的幸福花反向思维,讲述一个用不正当的方式实现向往的故事,说明有了美好的向往还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实现的主题。?

??汤姆的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汤姆的妈妈爱花,无论是玫瑰、康乃馨、郁金香还是野百合,汤姆想给妈妈买一盆花帮助她减轻病痛的折磨,但是汤姆家里很穷,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花。为了妈妈的病,汤姆乘一位老奶奶不在家把她家窗台上的幸福花偷了回来,但是幸福花却一天天枯萎下去。汤姆把花送回老奶奶家、并向她承认了错误,老奶奶把花送给了汤姆。幸福花在妈妈和汤姆的照料下又开出了新的花朵,妈妈的病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NextPage]

向往和平

和平是宁静,是财富,是幸福。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世界才会美好,国家才会发展,人民才会安全幸福,孩子才会快乐无忧。所以,我非常向往和平。

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战火连绵,那里的人民正陷于战争带来的痛苦中。就像现在的伊拉克。从电视中看到的伊拉克,就像是一片废墟,许多房子都倒塌了,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偶尔看到的人们都穿得破破烂烂的,瘦得皮包骨,据报道,他们许多人整天只有一点点食物,城市里没有干净的水和足够的粮食供应。电视镜头前,我们还可以看到小孩子们时常在垃圾堆中出现。由于战争,环境被破坏了,食水被污染了,粮食又不够,伊拉克发生了瘟疫,许多的无辜受难者得不到治疗,许多人痛苦地死去……这全都是战争带来的后果。不管是什么理由开战,战争都会带来死伤无数,使国家财产、个人财产都会受到损失,使人民颠沛流离,生活

艰难。每当我看到这些场面,我的心便沉重起来。

每一场战争爆发之后,电视里常常播的是被攻的国家和攻击别人的国家,它们的情况怎么样?美国电视台经常播一些他们认为是英雄的事迹,这些人都是为自己国家利益着想的人,但在同时,他们又被对方视为仇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既被人恨又被人尊敬?

我真不明白。国与国之间发生了矛盾,难道不能用其他办法来解决吗?不能双方坐下来好好商谈吗?战争大多数都是因为少部分人的自私心而起的。或者是为了争夺别国家的资源,或者是为了占领土地……只有人们都收起自私心,才能换来真正的世界和平。如果人类不自私,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十分美好。

战争是黑暗的,无情的,残酷的,人类啊,快醒悟吧!

看啊!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天空是蔚蓝的,花儿是灿烂的,鸟儿是活泼的。假如我们不懂得珍惜,还这样自相残杀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让我们热爱和平,负起保护世界,保护地球母亲的责任。让和平在我们心中永恒,让和平在世界中永恒吧!

向往

我不向往苏轼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也不向往易安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婉约凄凉,更不具有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怀。我所向往的生活,就是快乐幸福、安定和谐。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伴着清脆的鸟鸣,携着飘香的鲜花,和一群知心的朋友在和煦的阳光下,嬉戏、玩耍。让碧丝般的小草,轻抚我们疲倦的身体;让轻柔的春风,抹去我们心中的烦恼;让悦耳的鸟鸣,唤醒我们青春的活力。这是我神往的生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最快不过于伙伴们像鱼儿一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你追我,我赶你,时儿水花四溅,时儿欢声笑语。让清凉的溪水冲刷快要蒸发的身体,使我们依旧像新生的嫩叶一般鲜亮;让水花和笑声一起飞溅,使我们仍然充满生机地迎接下一步的挑战。这是我追求的生活。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往变迁;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范式发展

当代人的存在方式的虚拟延伸、价值观念的多元主义,以及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同质化使得人的价值观念重构问题日益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性、社会性话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观念重构的一种方式需要通过实践的不断反思与改良来适应乃至超越这一现实境遇。在此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研究必须扩宽视野紧跟时代步伐,从哲学高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究的思维层次。引入交往概念,以交往为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展,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更深植于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形成富有现实性与针对性的理论,最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

交往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之间借助一定的手段,互为主客体之间物质的和精神的交互过程,亦即人们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人的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同时,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实现了逻辑与历史和科学统一,深刻地阐明了交往与人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同一的历史发展过程。

首先,交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交往,交往本身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根基和条件,不仅是人类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而且也是造就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社会性品质的根本所在。随着交往范围的全球化、交往主体的多元化、交往内容的全面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发展由不自由走向自由,由片面走向全面。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交往的前提。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所形成的交往都紧紧依赖于一定的人的整体状况和水平,人所掌握的能力素质和技术水平都直接影响着人类交往的水平和程度。为此,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可能形成全球性的社会交往。没有人的发展就谈不上交往,交往主体不同,交往活动的表现形式也相差各异。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认为交往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手段,而且是人们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既根源于交往而又在交往中得以展现确认。因此,交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高度一致的。这一点,结合涉及人的价值观念信仰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无疑其本身也是以人的社会交往为存在之基和源起发端的。换言之,立足与人们的普遍的、日常的、时刻发生的交往活动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

其一,我们可以充分地把交往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实在的发生基础,即现实基础。从交往为视阈,“既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认定为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并没有将人对客体物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作明确的区分。”[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就并不仅只是实现或达成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交往本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具有本体论意义。因而,以交往方式的变迁为研究出发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就始终凸显了“现实的个人”和肯定的人之为人的第一性。

其二,我们可以充分地把交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逻辑起点,即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其实也就是一种特定的交往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交往方式。从交往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性和引导性的交往;从交往类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交往;从交往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反思性与生成性相统一的交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为视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行为,就可以通过反思现当代人们交往的显著变迁而思考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迫切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就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维范式进行了扩展,而不是总拘泥于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本体构建一种试图更为精致且科学的学科理论以便指导具体实践。其深刻之处在于:当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之合理性、合法性与实效性众口质疑之时,是不是亦应当反思,难道“错”就真的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吗?能否把所有思想道德价值观滑坡的“罪名”都附加到思想政治教育不力的名下?

其三,我们可以充分地把交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解析范式,即新型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定位是“国家(主体)(中介)受教育者(客体)”的过程,而不是狭义的“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的过程。因而系统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非常重要。按照交往目的的层次递进,可以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交往。这就有利于促进实践的科学分工和有机通力合作,达成学科化的话语,确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实际运作当中,也有利于区分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过程,真正使其成为一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交往方式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任何教育行为本身都是一种师生间交往行为。这一点,不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同,西方学者也一致认同,例如杜威认为:“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而且一切交往(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4]雅斯贝尔斯也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5]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还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指向个体人的完善和整体社会化。总之,以交往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转向的重要认识论基础,同时对指导具体实践也具有方法论意义。

二、当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现实生态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认为交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与生产力一起推动社会发展,根源于社会物质基础的社会交往方式也是个变迁发展的过程。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分析当代人们交往问题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启示。一方面,考察我国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要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中去寻找;另方面,也要从一定时代社会交往的变迁中查找具有某一个时代的新特征和新变化,从而研究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里,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变化,宏观上当前我国最深刻的交往变迁就是交往方式的跨地域化、交往主体的独立化、交往方式的虚拟化这三大特点,而这三个特点亦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生与发展的现实背景,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是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对一定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限度内的交往方式构成“同质化”的影响。马克思用“世界历史”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发展问题,指出世界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人也必然得到相应的发展。随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的交往也越来越不局限在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而是转变成为世界性的交往,即“普遍交往”。马克思曾对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导致的世界交往的广泛形成深刻地描述并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交往的全球化已经非常突出了,交往全球化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消除了不同劳动部门之间的专业性的固定,摆脱了文化的局限,建立起与各民族文化的普遍联系,促进了具有多样性的文化特征的人的形成。也正是因为这样,全球化交往时代造就了人的自由个性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

在这种变迁里,当承认全球化交往实质上是一个充满复杂的辨证复杂的发展过程。全球化的加剧在改善人际交往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社会性关系的物化,使人的活动的异己性、不确定性加剧。同时,全球化交往也使得以国家主权为出发点的逻辑原则受到冲击,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其中大多包括具有对抗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也在整个全球化的交往当中得以传播,并潜移默化地动摇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整个交往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资本主义在交往上始终以一幅“指导员”的派头希望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向之“看齐”。这种深层次上“不对称交往”中我们面临不少挑战。例如,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少数政客向来以所谓“主流文明”自居,所有不同于己的政治体制都是“非民主”、“非人道”的“非主流政权”,并炮制“人权”问题,以人权的优先性反对国家主权的优先性,同时,还反复宣扬一种所谓“普世价值”,用抽象的概念掩饰具体的形式和内容,极力夸大某些问题的普遍性,忽视作为一定民族、地域、文化的国家所天然的独特性。连自然界生物存在都有多样性,为何人类社会形态就不应该有(且不说‘有没有’)多样性?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是部分人日益在私人领域里声张和呼喊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却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否定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引起的人们日常交往方式的个性化、独立化、自我化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以人的依赖为特征的共同体交往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交往;从以身份为基础的交往到以契约为基础的交往;从重人情关系的封闭式交往到重利益关系的开放式交往。为此,人们的思想行为也表现出新的特点:人的独立性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人的自由、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日趋丰富;人的需要的日益丰富及生产能力的提高。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全面的控制,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三者高度叠加,国家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因此社会生活也表现为趋一元化和重行政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带有单位人、组织人的色彩。有学者认为我们1949年以后建立的是一个总体性社会,即一种结构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这一总体性社会的形成是通过单位制这个组织中介实现的。[7]而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冲突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之间的‘领域合一’状态,出现诸领域的分离”。[8]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分工的市场交换所造成的人们之间以物为中介的依赖关系的普遍化,构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执行的生产方式,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组织和单位为依赖的交往关系。人际交往关系也成为了建立在不同分工和交换基础上的普遍的联系。这种关系,马克思曾指出“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独立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本身相对立而独立化的、他们互相间的生产关系”。[9]

在这种变迁里,表面看,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似乎对于任何领域都不无促力,但公平竞争背后的原动力乃是理性的功利主义原则。我们在肯定市场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推动市场发展的功利原则对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其一,由于财富趋同到贫富悬殊的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物质交往基础大为不同。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任何一种交往方式当中,物质交往首先是第一位的。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转型期间国家的政策调控不当所引起的各种“非常态致富”,在导致物质基础的极大差异同时,所激发的多元意识也消解了作为价值认同基础的公共性。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与提高思想觉悟相比更具有实践上的优先性。人们看不到提高觉悟的重要性,提高觉悟并不能给自身带来绝对的收益,因此有人称“通过政策调整来平衡利益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被看作“多余无用”。其二,多元语境下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拷问。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确认了多样性价值主体的客观存在,唤醒和强化了不同人们的主体意识。人们从过去单一的崇高的政治化价值取向朝多维化、立体化的务实的价值取向转化。人们对自身素质和觉悟的关注远不及对自身财富地位程度的关注,“成功”成为这一时代交往中别俱“至上性”的话语主题。一些人认为以党和国家的意志来促使单个现实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是“荒唐可笑”的,甚至偷换了信仰自由的概念,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信仰自由的干预为由扣问其合法性。其三,市场功利原则渗透到教育领域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再弱化的现实背景。市场导向和功利主义思维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所打破了大学校园的“象牙塔”地位。市场原则不仅被运用到校际、校内之间的科研、经费、人才、师资、资源等的竞争上,而且被广泛当作价值原则贯穿到了学科设置、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上。形式主义和浮躁之风盛行、师生关系出现异化、精神激励日益失效,物质激励觉到理所当然。一定程度上,教育显得很“沉不住气”,越来越追求“短平快”的效益模式。同时,功利原则使得高校内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甚为显现,科学主义得以高扬而人文主义惨遭低视,形成了有的人可能有知识、有技术,但未必有文化、有涵养。知识和文化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知识与修养同样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表面上很重视,实际上却往往沦为例行公事。教育价值目标取向的过分垂青市场认同导致对人的政治道德素质的忽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沦为高等学校的“可形式化”的环节。学校育人的技能性与职业性倾向显然会使得一些内涵式的教育落到整个高等教育最不受关注和最易遭忽视的境地。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的层级化使得具备教育功能的组织只剩下学校了。学校成了“单枪匹马”、“孤立无援”的只身力量。加之家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性功能正在市场化的生存危机下被无形削解和逐渐弱化,家长们往往陷于“面包”问题而非过多关注子女的“德性”问题。育人职能机构的单一化与育人组织的非合力化,是当代人际交往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影响所在。

三是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对网络技术的过度依赖而引起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交往向网络空间的虚拟交往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人——人”的直面交往到“人——机——人”间接性或中介性交往;从人与人真实、坦诚的表达沟通交往方式向一切都可以掩饰、虚伪的表达沟通方式的转变,并最终是符号交往代替了人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也具有一些前所为有的特征:交往范围的全球性和超时空地域性;交往主体的多元化与交往自由度的加大;交往信息的中介化、交往手段的数字化和交往方式的交互性;交往速度的快捷性和交往后果的可沉迷性等等。不同时代的媒介带来不同时代的交往方式,“不同的媒介赋予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轮子决定了人所能拥有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决定着人与人交往的方式”。[10]

转贴于

在这种变迁里,网络以其高科技优势俘获并控制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传统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轴心的社会交往变为了无限制、跨时空、跨人际的新型交往方式,人类交往突破了时空隔制,大大降低了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限制,包括成本。在这种隐性人际交往模式下,人越来越难以把握,“网络背后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成了虚拟交往时代的鲜明写照。可以不必在乎廉耻、道德、情感、地位和身份等,无须“自知之明”,既可“乱言”亦可“裸聊”,总之可直奔任何“主题”、直逼任何“目的”。在充分体验互联网方便快捷的同时,网络带来的价值冲突、责任感弱化以及网络犯罪等等问题,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网络交往之令人堪忧的窘迫现状。在网络信息时代,作为以规约人、教育人为本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越来越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这都亟待我们加速现有实践范式的变革,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问题。

三、立足交往——分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发展的视角和基点

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社会交往的视野当中去考察,经由交往的新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全新阐释,我们获得了以下有益启示:

一要从跨时空文化交往活动中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基础与价值所在。承认全球化、参与全球化是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重大特色,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要从全球化交往的层面把握和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增强时代感、提升价值性、富于创造性;又要“南北合作”的背景下反思和批判任何“借口全球化之名”和“借利全球化之势”粉饰下的霸权主义思维。在全球化交往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基础,在于国家之于国家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在于存在于主权国家之下的国民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其价值所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关心人、体贴人和塑造人,更能够充分高扬“主人翁”的姿态,增进群体幸福感和凝聚力。反对那种借口“普世的价值”、“全人类利益”来打压和否定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观念、政治理念的企图,倡导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正是为个人之多样性发展争赢难能可贵的“空间”和“土壤”。国家政治形态的发展有如生命个体的发展一样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全球化时代每个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都应该以“人权”的名义得到尊重,同样,每一个国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应该以“主权”的名义得到尊重。这个世界不存在“同样相同的两片树叶”,一个世界好比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构成系统的个体都是多元的,国家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当充分考虑其具体性和特殊性。“没有多元主义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在生态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基础”。[11] 抛弃国家具体性空谈大谈什么“普世”的民主自由实质都是反民主和反自由。

二要从人际互动的主体间性层面生成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关系的新认识。从交往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两者在活动过程中以共同的活动客体为连接纽带,结成了“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交往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体际关系生成的内在根源。过去,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视教育者为唯一的主体,视受教育者为客体,是一种不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主体,是主体——主体的关系。[12]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转向的前提是依据于世界交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生活空间虚拟化等现实人类生活的新变革的。主体间性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得以体现的,因此理解主体间性必然要和交往联系起来。于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主体间性转向的理想模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空间日益增大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内涵包括:树立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尊重受教育者应有的话语权,保障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的主体实现;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涵盖人的现实生活的全部;重视交往这个架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实现受教育者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式回归。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范式以及后现代主体间范式存在种种缺陷,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和主体性的丧失。要变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性的失落,应着眼于从理论根基上去寻找突破,即从哲学视域探讨交往实践的重大转向。交往实践观走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将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趋势”。[13]

三要从社会交往的关系对育人的潜在影响出发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建构。开放环境下任何一种行为都难做到单方面显效,育人活动更是如此。为此促成具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同向合力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构并形成这种育人合力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体性培育,例如有学者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生态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方面的生态关系,而是指社会活动方面的大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中包括着如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心理生态、社会意识形态生态等环境。生态学方法十分注重研究一定环境中各动态有机体之间的功能关系和它们对整个生存发展(即生态)系统的调节整合机制。[14]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能够且需要奠基于交往活动,就在于人的交往所牵涉的社会复杂生态关系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而任何职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得不考虑整合这些生态关系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教育的“系列组合”,建构起育人的同向合力。

四要从契合现代人的交往变化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的生活化与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简言之就是倡导回归生活世界本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指在研究教育对象生活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对象的各种生活环节,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规范教育对象的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有机融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现实的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方式当中发展建构。从根本上,其现实背景在于现代教育已经使人高度社会化,人已经深深融入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社会性本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以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出发点,改变过去脱离了学生生活多样化的道德实践环节,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世界而造成对学生个人日常生活世界的冷漠,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最好也最有效的渗透面就是生活。与人的交往变化相契合的另一方面就是网络化教实践形态的构建。由于网络正日益占据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定位置,人们不仅生活在现实关系中,而且也生活在网络的虚拟关系中,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了现时代的必然。就此论点而言,传统观点仅仅视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载体,而非一种环境。其实,网络不仅只是一种载体,还是一种环境,更是作为现实之延伸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奠基于这种特殊且新兴的存在方式,在虚拟生活中准入一种哲学思维,即虚拟哲学思维,并借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的发展。应当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师生同场”的教育模式不同之处,就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一种基于教育对象自身的自我教育,并使之最大化地减少虚拟状态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已有“成效局面”的消解。教育学中称为“E-learning”,强调学习的自行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一般网络科学知识文化教育所不同的,就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把网络视为环境(潜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视为载体(直接的作用),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更多具有一定立场、观点的导向性,这与一般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知识建构有差异。

总之,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和深化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分析本学科研究范式发展均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立足交往变迁来寻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既拒绝那种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教育实践模式,也要反对那种自我中心主义、拒斥教育的虚无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无能、无用的主观臆断。与此同时,多元价值主体的存在定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国家、社会的常态化可持续发展中寻找与充分满足个体化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之间的恰当的结合点,在处理多种价值取向的取舍、平衡、协调与整合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着眼于处理好多样性与主导性,充分引导整个社会在多样基础上形成新的核心价值实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3]闫艳.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基[J].理论与改革,2007(5):144-146

[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页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3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7]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1-17

[8]刘明合.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变迁与人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7(6):50-5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10]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32页

[11][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译者:郭英.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5页

[1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4页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第5篇

周六的午后往往都是最美好的啦。一个可爱的小点心,一杯最爱的柠檬花茶,唔这样就已经满足了我的所有欲望啦。真希望时间就永远停留在这一刻,没有纷争没有纷扰,安静的只剩下我和我的下午茶,什么都不用想,之前的烦心事不用去烦恼,以后的麻烦事不用去想着如何解决。

如今我的眼前我的世界中仿佛只剩下了这个甜甜的午后,心情本十分愉悦。可又是个多愁伤感的我出现了,总觉得如今的自己过得的确美好也开心,可以后的自己呢?作文库今天的篇数还没有这么写,晚上的心情那就更是一塌糊涂了。那么今天的我何谈努力,何谈奋斗呢?很多时候,我们脑子里幻想出的东西,无论自己想的多么真实,可到底做起来的时候真的特别艰难。因为我们要克服的东西不仅是自己身上的懒惰,还有对那种懒洋洋生活的向往和喜欢。是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谁不喜欢那种生活呢?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愿意每天喝着啤酒吃着炸鸡过着这样简单懒散却又人人向往的生活。慵懒携带的午后总是如此的惬意温柔,可是啊,还是有一颗奋斗的心存在胸膛中跳跃着。想去奋斗的心,却是懒散的胳膊和腿。人生往往都是如此,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慢慢的改变人身上都有的劣根性——懒惰,谁都希望每天懒懒的躺在床上呀。可我们的生活环境却同样的不允许我们这样懒散下去,生活所迫,我们不得不一点点的努力。懒散的午后结束了,开始奋斗的傍晚了!

慵懒懈怠的午后总是那么美好,可是奋斗努力开始的傍晚也是那么令人向往。因为奋斗之后得到的成果,总能会心一笑,那种快乐是长久的,可一个短暂的午后得到的快乐却是短暂的。喜欢这美好的午后,可奋斗的日子里也充满了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