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月有阴晴圆缺作文

月有阴晴圆缺作文

月有阴晴圆缺作文

月有阴晴圆缺作文范文第1篇

晴朗的月,好似一颗散发荧光的明珠,悬挂空中,这时,躺在草地上,享受着月光的沐浴,优雅至极。

月忽明忽灭,乍是一看,又像嫦娥在月亮上舞动彩袖时洒下的阴影,充满神秘,留以人无限的遐想。

月圆时,就是中秋了,在外的游子该回家了,望着月亮,心中涌起无限的动力,对家的思恋越发浓厚。

月有阴晴圆缺作文范文第2篇

(1)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How often can we have

such a glorious moon?

Raising my goblet,I put

the question to Heaven.)

我们可以看到朱氏的译本将“明月几时有”译为疑问句――像这样美丽灿烂的月亮我们能够拥有几次?笔者认为“明月几时有”这一句强调:明月出现的机会是稀少的,而且也是用“几时”这种带有疑问含义的词来强调稀少,这与朱氏的“how often can we have”译文不论是意义上还是句式上都是对等的。但用“glorious moon”来指示明月并不恰当。在字典中,glorious的意思是“characterized by great beauty and splendor;magnificent”,而在本诗中“明月”指的是八月十五中秋的圆月。“glorious”用在这里,涵义不全。笔者认为要在glorious后面加上round。

(2)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Aloof there,one could dance

but with a lonely shadow;

So why not

stay on this Earth?)

译文中的“there”指的是上文的“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但笔者认为“起舞弄清影”发生的场所应该是诗人喝酒的地方。因为上文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就是说,“我”想去,但因“不胜寒”没去,那么“起舞弄清影”就应该还是发生在人间,而不是“天上宫阙”。另外,译文中,用one作为“起舞弄清影”的主语,笔者认为也是不准确的。诗人才应该是“起舞弄清影”的主语。因为“我”没去“琼楼玉宇”,所以才在这里“起舞弄清影”。朱氏用one,那也就可以指世间上的任何人,因此是不准确的。还有一点,就是对“何似在人间”一句的理解。朱氏认为应该是“为什么不留在这世上呢?”。笔者认为“何似在人间”一句的意思是“有一点不像是在人世间”。因为,上文提到“我”想去,却没去,于是在这里痛饮,怀念友人,对着自己月光下的影子“起舞”,此情此景,有一点不像是人间,反而像是在仙境。笔者查看了林语堂对这两句的翻译,更为简练准确一些:“Dancing to my shadow,I feel no longer the mortal tie.”

(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This is,anyway,an eternal flaw――

an uncertain world

under an inconstant moon.)

朱氏的译文是意译。他在自己的译注中说“为了保持译文的的精警,也没将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展开”。笔者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an uncertain world”和“人有悲欢离合”,“under an inconstant moon”和“月有阴晴圆缺”在句式和意义上都是不对等的。首先,“人有悲欢离合”是不能简单地就用“an uncertain world”来指代。后者的含义比前者要大很多,且前者更注重感情上的不稳定。“月有阴晴圆缺”,朱氏译为“under an inconstant moon”,笔者认为这句译文是全文中最大的败笔。首先,“inconstant”这个词选得不好。在字典中inconstant的意思为“changing or varying,especially often and without discernible pattern or reason(善变的;易变的或反复无常的,尤指常无一定格式或道理的)”,但月的“阴晴圆缺”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而不是随便变化的。只用inconstant一个词就指代“阴晴圆缺”,这是不够的。其次,在句式方面,原文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主谓结构,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在译文中,变成了名词短语。原文的这两句是并列句,笔者认为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阴晴圆缺,是不可避免的,而朱氏却译为“an uncertain world under an inconstant moon(善变的月亮下的无常的世界)”,并列句变成了名词短语加介词短语。译文弱化了“月有阴晴圆缺”与原文里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月、人的因果关系,是不相符的。笔者查阅林语堂的译文,该句译为:“But rare is perfect happiness―― The moon does wax,the moon does wane,and so men meet and say goodbye.”林氏译文中的句式和意义都很对等,而且也充分考虑了原文的韵律。

古诗词的翻译本来就很难的,而且个人对诗文理解的不同,也会导致译文的不同。朱纯生的译本也有很多是值得称道的,此文只是笔者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王璐.英汉诗歌翻译中语言美学功能的运用[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3.

[2]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

月有阴晴圆缺作文范文第3篇

2、原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翻译:

月有阴晴圆缺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概念隐喻;月意象;哲理

作为中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亮承载了文人们太多的情感,思有月,孤有月,玄想有月,叹有月,聚有月,别有月,羁旅有月,征战有月;山月,林月,水月,边关月;圆月,残月,冷月,寒月,孤月……文人们通过月亮不仅抒发了难以名状的情感,而且在月圆月缺自然变化之间不断思索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

Lakoff的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Lakoff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示来解释隐喻现象,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的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示,即两域的相似性。([1] Lakoff, G. and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230-234.)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会直觉地、本能地通过隐喻的方式理解诠释诸如感情的抽象的概念。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2]Ungerer, F.& Schi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3]李诗平.隐喻的结构类型与认知功能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1).)例如在“爱情是旅程”这个隐喻中,旅程是源域,爱情是目标语,二者之间多有相似,从出发到终点,或一帆风顺或崎岖坎坷,或旷日持久或闪电般短暂,或甜蜜如糖、浓烈如酒或平淡如茶。抽象的“爱情”概念通过可切身体验的熟悉的“旅程”框架概念得到更好的诠释。本文旨在运用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中国古诗词中月意象中所隐含的哲理。以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为例: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娶玉纤横管,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辛弃疾所作这首词单从景色角度看,其中数次提到月亮,经历了由赏月到叹月的过程,这何尝不是词人心境变化的一种表达呢。其中上阙第一句中的快、怕二字生动的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急于赏月的心情,第三句的“冰壶”取义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展现月亮的皎洁之美,“玉斧”取吴刚伐桂典故暗指月亮就像被玉斧修过一样圆。词人在上阙中形象的表达了圆月之皎洁美丽,急于赏月的心情,但也隐晦的传达了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种苦闷的心情在下阕中也通过月意象渗透出来。

“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词人感慨如果月亮能够“长圆如此夜”即中秋节,那么人们就不会感到离别的痛苦。由于中国古人喜以月的阴晴圆缺表达人的悲欢离合,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杨万里“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悲欢离合,不人由,盈月空明照当楼。”等,可以看出在人们的认知概念框架中,月圆映射着人团圆,月缺映射着人别离。而且月亮总是“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一月之中月圆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乍满还缺。映射了人们总是少团圆多离别的现状。

但同时,这句词何尝不是道出世间事物变化的永恒真理呢!以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理解世间事物的发展规律,月圆正映射着美好的事物,但是月圆短暂正隐喻着世间美好事物不会永存这一道理,月亮“欲磨还缺”、月盈则亏表达了事物在达到最美好的一刻即向相反方向发展这一哲理,正如人们常表达的“水满则溢”的道理。

月有阴晴圆缺作文范文第5篇

一、知人论世,作者写作此词的情感基调

分析这首词的情感变化,可以先从词前的题序入手。题序中清楚地交代了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文史资料,对作者写作此词之前的人生境况、思想脉络、情感线索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归拢。

题序中说的“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这距他遭遇御史的弹劾,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离开京城,已有六年时间,而他与弟弟子由也已经七年不曾见面。面对政治仕途的失意和思念亲人而难见,他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醉后抒怀,抒发兄弟骨肉亲情的深情思念,写作了此首词。

二、欲归去“天上”做逍遥游与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

词的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纯属神来之笔,他巧妙地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其意境和用意也颇为相似。苏轼之问,仿佛陡然发之,但其意又与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有传承关系,笔力奇崛,排空直入,显露了诗人心中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与思考。

紧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两句,承前问意,“天上宫阙”对应明月,“是何年”对应“几时有”。应接构思奇妙,非同一般。以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姿。词面之意,是回应篇首的发问,想要乘风归至天上,去探询月宫的奥秘,实则是作者厌倦尘世间的纷扰,欲想摆脱尘世羁绊,弃绝人间,飘然仙去,出尘脱俗,飞天探月,做一个逍遥子,这几乎是作者久有的夙愿。但事到临头,词人又有些犹豫不决。

这是词上半片的字面意思,如果我们结合苏轼的生活境况和人生信仰做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其实反映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

三、超越汲汲功名的俗世追求,升华为君子坦荡荡的高远境界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作者的思绪由“琼楼玉宇”的月宫、“高处不胜寒”的广寒宫,顺着月光的挥洒,自然转移到了人间,投射在不眠人的身上。这是因思念弟弟,转辗反侧不能入眠的作者境况的写照。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两句,承接“照无眠”而下,笔势顿挫逆转,表面上是恼月光照人,徒增了月圆人难圆的怅恨和缺憾,以月缺月圆的自然规律,借月表达人事,借月寄托感情,借月比况人生聚散难以团圆的常态。其实这句化用了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的诗句,也和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意修辞,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又进一步深化了“何事常向别时圆”一句的意思,指出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自古亦然,是人生常态,就像月亏月盈的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对月缺月圆作无谓的怅恨,为人事的聚散难圆徒劳无益的伤情。这三句,由感性的伤情转为理性的思考,从郁闷悲怨中化出旷达超然。既然亲人团聚的希望难以实现,也不可强求,当此中秋月明,花好月圆之夜,唯有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整首词的词眼,概括了全词的主题思想,升华了词的意蕴和精神意境。而全词的情感线索和作者的心路轨迹,也由此达到了顶峰,完成了诗人由仕途失意的苦闷落寞心情,到亲人离散的伤感情怀,最后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这种对生命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转而升华为他达观超脱的生命观和天然旷达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