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上帝的花园

上帝的花园

上帝的花园

上帝的花园范文第1篇

无论你是乘飞机还是火车,到达马拉喀什那一瞬间,你几乎会以为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会。汽车沿着宽阔的默哈默德五世大道向老城开去,宽阔的道路两旁,漂亮的红色建筑、群青蓝色的琉璃墙面、郁郁葱葱的棕榈树,在终日阳光明媚下,如同上帝打翻的调色板,让人兴奋得目不暇接。

街边,餐馆、咖啡馆比比皆是,到处充满着浪漫的法国气息。

撒哈拉路上的马拉喀什

以侵略扩张著称的穆拉比兑人于公元1071-1073年建立了马拉喀什阿拉伯人聚居区。这时,他们已经控制了撒哈拉西部的交通要道。穆拉比兑人为他们新的聚居区修建了城区和堡垒,在城区周围种上了棕榈树丛。公元1147年,莫哈底斯人从穆拉比兑人手中夺走了马拉喀什。他们是柏柏尔教派(编者注:柏柏尔教为回教的一个教派)的信奉者,利用宗教势力摧毁了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把它发展成了一个享有盛誉的都城。莫哈底斯人延伸了城墙,用新种的植物重新划定了居住区的范围。这一阶段是马拉喀什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公元1269年,柏柏尔人的另一部落马里尼兹人从高原下迁,占领了非斯,把它作为自己的都城,之后又征服了马拉喀什。在马里尼兹人占领的这段时间内,马拉喀什虽然又有所发展,但阿拉伯人聚居区已经几近消失。公元1510-1659,马拉喀什处在萨阿迪王朝(编者注:萨阿迪王朝信奉伊斯兰教)的统治下。在这一时期,马拉喀什再度成为都城,重新繁荣发展起来,直到1659年马拉喀什被另一个民族占领。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庙会

我的出租车在一个热闹的路口停下,不能再向前,通往不夜广场Djemaa el Fna广场的道路,是步行街。我对广场的热闹多少有点准备不足。当我一只脚迈进广场的时候,我真的是情不自禁地低声叫到:天哪!广场热闹得令我眼花缭乱。我多少还没醒过来的时候,过来一个当地人,问我住哪个旅馆,一定要带我去。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跟着他,在老城的巷子里走了足足十多分钟,才终于找到了我的旅馆。他伸手跟我要20 Dhs,我无语,只有给他。

安顿好行李,在旅馆主人指引下,我走向Djemaa el Fna广场。这时我才发现,其实我住的旅馆走到广场,最多只要2分钟,也许他是怕我不给他钱,故意带我绕了一圈又一圈。

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过太多的广场了。可是像Djemaa el Fna这样如此光怪陆离的广场,还是让我目瞪口呆!这哪里是广场,简直就是北京的庙会!这里绝对是我们评书里描写的景象,真是:卖水的、卖药的、卖鱼卖肉的,敲鼓的、耍蛇的、打把式卖艺的、说书的、算命的、倒卖香料的……长袍加身的当地人、穿着时髦的游客、蒙头遮面的穆斯林女人、短打扮的欧洲女郎……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的!实在热闹得令人眼花缭乱。

入夜十分,Djemaa el Fna广场更是比白天热闹。尤其在斋月期间,斋戒了一天的人们,都纷纷走向广场中心。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混杂的味道,烤肉的、烙饼的、榨果汁的…一切都笼罩在烧烤摊的烟雾缭绕中。杂耍的音乐声、商贩的吆喝声、游客的尖叫声,夹杂着马车的铃铛、讨价还价声,冲击着你的耳鼓。

你所知道的所有摩洛哥美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你可以放开肚子品尝。3块钱,先来一杯新鲜的鲜榨橙汁吧,这可是马拉喀什有名的饮料。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不夜广场都是一个鲜活的舞台。你可以看到千百年来当地人日复一日的生活状态,他们就如活着的历史教科书,无怪乎这里的老城和广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马拉喀什,因为Djemaa el Fna广场充满了无限的活力。难怪有作家说,“没有Djemaa el-Fna,马拉喀什就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摩洛哥城市。”

在这里,你真的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存。

走街串巷逛老城

马拉喀什的标志性建筑,无疑属于库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无论你怎么迷路,只要看到清真寺宣理塔,朝着它走过去,你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传说,当年建造宣理塔时,在粘合剂中加入了名贵的香料,使得清真寺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所以库杜比亚清真寺塔被称作“香塔”。黄昏时分,我站在Djemaa el Fna广场,远望落日余晖笼罩下的宣理塔,华丽的外表、繁复的伊斯兰花纹全都笼罩在一片红色之中,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清晨的马拉喀什,似乎是另一个世界。不夜广场安静得出奇,就像演员谢幕后的舞台。麦地那里的小巷,也在沉睡之中。我更喜欢这个时候的老城。趁着大家都没起床,我走进麦地那。

在麦地那,地图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你始终都会迷路,不如索性抛开地图,就让自己迷失在马拉喀什红色的老城之中。那些密密麻麻的街巷,有些窄得只容得下一人通过,白日里,家家户户都会摆出各自的摊位,卖纪念品、卖头巾、卖水果……如此,怎能不迷路呢?与其说马拉喀什的集市(Souqs)很有名,不如说整个麦地那就是一个大集市,游走其间,你是在浏览城市,也是在闲逛市场。

不知道在老城里转了多久,我走到了褐红的城墙边。长十几公里的城墙,将马拉喀什分割成两个不同的世界。墙外,是一个时髦的现代都市,墙内,是千年古城。而马拉喀什人,每日穿梭在城墙内外,就如往来于千年之间。马拉喀什的的魅力似乎就藏在老城的房前屋后、城内墙外。也只有这时,你才会明白为什么马拉喀什被称作‘红色之城’。 老城的城墙、民居、清真寺,都是褐红色的,而城墙外的新城,建筑大多也是显现的褐红色,在晨光和夕阳下,整个马拉喀什,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沿着城墙,这么走着,就来到了巴迪宫 (Palais el-Badi),这座建于16世纪、曾被认为是世界最美丽的宫殿,如今已是一片废墟。残垣断壁上,居然有朱做窝筑巢,越发透着破败荒凉了。17世纪,摩洛哥史上最著名的国王Moulay Ismail,将巴迪宫的很多建材拆走,用于建造他钟情的皇城梅克内斯Meknes,而巴迪宫,从此,满目疮痍。

在巴迪宫爬上城墙,附近的麦地那老街尽收眼底。城墙下的小巷中,当地人在懒散地走着,城墙上,朱在优雅地梳理着羽毛, 远处高低错落的宣理塔无处不在……

伊夫圣洛朗的花园

马约尔花园 (Jardin Majorelle) 无疑是马拉喀什,乃至整个摩洛哥,最让我惊喜的景点,它是属于服装大师伊夫・圣・洛朗的Majorelle花园原本属于法国艺术家Jacques Majorelle所有。1919年,他初次游览马拉喀什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并定居下来。1924年,他在马拉喀什的郊区(现在的城市新区)获得了一块土地,从此,就几乎将毕生的经历用来设计、建造这个花园。它是传说中20世纪最神秘的花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或许是这位艺术家最得意、最被人传诵的作品。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Yves Saint Laurent,始终对北非有着深厚的感情。1980年,他在马拉喀什发现了马约尔花园,立即爱上了它,并买下了这个花园。伊夫・圣・洛朗无限钟爱这个花园别墅,花费了很多精力将彼时已经有些破败的花园修建得更加光彩照人。此后将近30年时间,每年春天,大师都会住进马约尔花园。

2008年6月1日,伊夫・圣・洛朗去世。为满足大师生前的愿望,他的合作伙伴、生前至交Pierre Berge将他的骨灰撒在了花园里。“过去30年里,他经常在花园里滞留、沉思,这座花园是他无可替代的栖身之所”,Pierre Berge说,自己死后也会将骨灰撒在花园,永远与他的至交作伴。

Majorelle花园的大门极普通,若不是有人指点,小巷深处的花园,会很容易错过的,连带我去的司机都不太清楚具置。也许正是这样,Majorelle花园才给了所有游人巨大的惊喜。一进门,就会看到一个蓝色的喷泉和水池在庭院的中央,这样的设计,会让你立即清凉下来,尤其是当你在大广场,与游人、摊贩摩肩擦踵之后,在小巷子里与那些争着抢着给你做导游的当地人斗智斗勇之后。

穿过喷泉,走进花园,你的视觉几乎立即就会被强烈的色彩冲击所震撼。那些平日里你很难接受的出挑的颜色,一古脑就挤进你的视野中,妖艳的蓝、跳跃的黄、怯生生的粉…所有这些色彩,掩映在翠绿的热带植物中,与那些充满摩洛哥风格的建筑元素融合起来,真的让人又惊又喜。

让人清凉的,还有挂满藤蔓的长廊,在摩洛哥少见的竹林,袅袅娜娜的莲花池。如果不是那些仙人掌,你一定想不起自己身在北非。花园里的竹林深处,还藏有一个凉亭,充满了东方的韵味,这是不是院子里的中国元素呢?

竹林尽头,是一座象征性的碑柱。请安静,Yves Saint Laurent长眠于此。足见时装大师生前对这里的热爱。花园的一处角落中,还有一间小屋,里面藏有很多伊夫圣洛朗的设计手稿,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进去慢慢欣赏,说不定也可以从大师的手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灵感。

花园的中心是马约尔曾经居住的别墅。据说,马约尔当初设计时,整个园林景观都是围绕着别墅设计的。他从世界各地搜罗各种植物,建造了仙人掌园、藤蔓长廊、莲花池塘、竹林小径……(据说,仅仅仙人掌就有100多种)花园中,充斥着画家喜欢的蓝色。别墅、花瓶、墙壁、水池,到处可以看到那种魅惑的、妖冶的蓝色,就似燥热中的一股清凉,令人立刻神清气爽。这种蓝色,被后人称作Majorelle蓝。

我喜欢这里跳跃、明快的色彩,尤其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花盆;喜欢这里混搭的建筑,尤其是那些繁复的阿拉伯门窗;喜欢这里魔幻变化的光影,尤其在那些热带植物间。

当然,最爱的,还是那妖冶的Majorelle蓝,还有那么多开花结果的仙人掌,跳跃在池塘绿植间的小鸟儿……

上帝的花园范文第2篇

1.造园思想

宁寿宫花园是在乾隆皇帝掌握政治大权后建立的,他对皇祖康熙十分敬仰,即位之初就曾下在65岁之后禅位给皇子的誓言,后来还下旨在紫禁城东北部修建宁寿宫,作为退位后的修养之地。可见,修建宁寿宫是乾隆皇帝归政后的愿望,继承了禅让制度,关于禅让制度还有一段传说,即传说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出现了三个著名的领袖,分别是尧、舜、禹。其中尧是黄帝的五世孙,当上部落首领之后依旧和大家一样吃糙米饭,住茅草屋,夏天麻衣,冬天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的地步绝不更换,老百姓十分拥戴他。尧的年龄越来越大,到了退位的时候,但他的儿子粗野喜闹事,有人推荐他儿子继位,遭到了尧的拒绝,后来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都一致推举德才兼备的虞舜,尧也正有此意,考验了三年后是才将帝位传给舜。乾隆也希望继承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高品德的禅位制度,他希望“其诚符我望,惟静候天恩”,以此实现自己“归政理德,以待天殊”的初心,不再关心政治,而是在老年之后专心修身养性,岁寒三友,碧螺品茗,流连于山水间,怡然自得。因此,宁寿宫设计思想彰显乾隆皇帝退政归隐的想法,表现出修身养性,远离尘嚣的心境。表面上看乾隆皇帝效仿舜的禅让制度,实际上他想通过此方式把自己标榜为舜一样受后人赞扬的皇帝,因为他认为只有他自己真正承袭了舜禹皇位禅让。

2.园林设计

不管是历史记录上还是当前都将宁寿宫花园称为乾隆花园,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分析,首先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若运用这一造园理论来欣赏宁寿宫花园的话,则可看到宁寿宫各个院落景观一区左右、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例如,在颐和轩的前庭西望能将萃赏楼及前后假山上的耸秀亭与碧螺亭之秀美尽收眼底,使观赏者陷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若从平面布局上看,东、中、西各庭院横向是无法切割且交错合而的整体,因此不管从设计角度还是园林观赏角度分析,宁寿宫中路和东路划分出来西路,较为复杂,难以理解其中的设计意图和造园情趣。宁寿宫之所以成为皇家园林建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实践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它的设计理论。事实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理论基础[4]104。如李渔的《闲情偶寄》和明末计成的《园治》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实践和发展。仅从建筑结构和建筑造型来看,宁寿宫花园的艺术价值最高,而它们的建筑设计恰恰来源于计成的《园治》。《园治》是我国17世纪杰出的造园家计成所著,对我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造园规则进行了总结,从紫禁城内园林的现状看,皇家园林中早已渗透了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梅花亭地图式:梅花基作为石砌,立柱于瓣……”十字亭地图式“:十二柱四分而立,顶结方尖……”宁寿宫设计原则遵循了以下方面:

(1)相地。园林选择合适的用地并结合外部环境、园林地貌条件及应用者的兴趣爱好,虽说皇家园林等级较高,但其设计原则依旧遵循园林建筑用地的条件为主,设计与园林景观相符的平面,尽量就地取材,因地成形,减少环境破坏。宁寿宫花园一区宫殿建筑在一区建筑西侧,平面布置为程式化的院落格局,采取横向分隔的方法设计前后四进院落间,恰当地弥补了面积狭长的缺陷。在空间的处理上,宁寿宫花园巧妙地化解了地势上的不足,运用建筑物空间的大小、方向、明暗的对比和收、放相间、循序渐进的手法改变了人类传统意识中固有空间认知。还利用横向分隔巧妙地将一个狭长的空间分隔为四进互相渗透的院落,以此拓宽人的视觉。全院最主要的建筑为进院,院落之间互相穿插、彼此联系,形成整体空间序列,也创造出曲径通幽的意境和无限的艺术效果。

(2)立基。厅堂位置是园林中建立基地的重要区域,关系到游览路线的设计和园林的总体规划布局。由于宁寿宫主打是江南风光中的田园之乐,充分借用园林陶冶性情,为此,设计师则利用地形优势创造了多元化的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5]。布局依照造景需要,虽然有所变化,但还是建立在北方的四合院院落布局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皇家宫殿建筑的对称式布局,建筑与建筑之间有游廊,山石叠砌的山路,相互各有特色,形成移步换景的纵深观赏路线。

二、宁寿宫园林继承和发展

乾隆皇帝执政六十年中,其执政方法、统治思想、文化观点以及审美情趣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在建筑艺术风格中融入了雅致、精细和萧疏的文人意境。从宁寿宫的修建的历程中,乾隆皇帝对园林的看法在时间流逝中也有所改变,其中和他六次南巡及对文人艺术的喜爱息息相关,以至于在后续园林设计中融入了很多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理念。中国古代园林十分看重设计者的胸襟,认为园林的风格是和设计者自身的思想和气度有关,对构造山水画境一般和意境高远的设计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式园林建筑的自然化就像历史弥新水墨山水,越品越觉得有品位,因为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和道家的思想。紫禁城内的建筑园林中最为出彩的一座园林就是宁寿宫花园,虽然吸取了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但整体效果还注重富丽堂皇和独一无二。可以看出,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其造园思想都和古典造园思想相结合,体现建筑、山水及意境完美合一的特质。总之,宁寿宫花园的设计乾隆皇帝从造园思想和园林审美上与前期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承的过程中应遵循固有的建筑特点,不断丰富其构园法则,开辟一种全新的宫廷花园模式。

三、结语

上帝的花园范文第3篇

“你很美丽。”

“是的,我也这么认为。”

“你可以算是这园中最美丽的花朵,你有姿,有色,有香,可是……”

“可是?”

“可是你并不实用,你看见那棵结满果实的大树了吗?它们不但长得茂盛还结满了生灵所需要的食物,玫瑰啊,你跟它们比,你的美丽又算什么呢?”

但玫瑰并不听,仍然骄傲地显露出火红的花瓣。

有一天,上帝来到“漫心”花园,看到娇美的玫瑰花,赞美到:“它是多么美丽啊!”玫瑰花扭了扭身子,嫩叶也在翩翩起舞,散发着芬芳香气,上帝无意转了身子,看见一棵结满果实的苹果树,硕大的苹果和茂盛的枝叶,使上帝惊讶的叹息到:“苹果树,你虽然没有玫瑰花有姿、有色、有香,但你却实用,不但长得茂盛,还结满了生灵所需要的食物。”

玫瑰花心里一震,这和精灵说的不是一样吗?

于是,玫瑰花开始渴望自己有用,它把自己身上的红色素送给了别的花朵,设法褪去自己身上艳红的颜色,它自己感觉自己以不在像以前那样受欢迎了,但它仍然这样做着,因为它明白平凡,才是最美的。

有一次,上帝再次来到“漫心”花园,但他并没有见到艳丽的玫瑰花,因为玫瑰花已经不在鲜艳了,它变得面无血色,这时,玫瑰花在上帝面前,乞求上帝让它变得有用。

上帝看着玫瑰花,笑了笑:“你何必呢?你知道这样会让你天天痛苦不堪的。”

“我知道,我要变得平凡,变得有用。”

“好吧,既然你这么坚决,我就答应你。”

上帝的花园范文第4篇

复辟闹剧的总导演是那个留着辫子的张大帅。复辟失败,他遭到通缉,情急之下,他剪掉辫子,躲进了外国使馆,通电全国,宣称,现任总统段大帅也跟他一样,参与了复辟密谋。这一招也真灵!段总统投鼠忌器,马上取消了对他的通缉令,允许他回天津租界中的张家花园当“寓公”。

大难化解,张大帅长长地嘘了口气,他躲在张家花园里,整天和梨园名伶交往,不问国事。三日一堂会,四日一选秀,张公馆成了当时的戏剧中心。

这天是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张大帅六十大寿。京、津、沪三地的京昆剧界大腕明星云集张家花园。其中既有前辈名家,八十多岁的孙菊仙,还有众多当红生旦。大家都拿出看家绝技,争奇斗艳,争取在这里出人头地。

孙菊仙资格最老,准备上台露上一手。张大帅说:“慢着,你是有名的‘孙一捋儿’,到台上,只要感觉不好,就吊儿郎当光‘泡汤’。现在大家爱听刘鸿昇、余叔岩的,你的玩意儿过时了。”孙菊仙赔着笑脸说:“大帅,就让我唱头一出吧,看我老孙功夫。行,你叫一声好,不行,那就拉倒。”张大帅扭头不理,一挥手,叫朱桂芳唱头场。

朱桂芳识趣,唱了个《蟠桃会》,赢得了头彩。孟小茹演《打棒出箱》,程继光唱《连升殿》,钱金福演昆曲《出山》,台下观众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如醉如痴,喝彩叫好声,此起彼落。

这时,张大帅特别追捧的旦角王惠芳上场了,一曲《穆柯寨》,清歌绕梁,声如裂帛,听得观众痴呆呆的鸦雀无声,突然,一声喝彩声,如暴风骤雨一般。张大帅“噌”地一下,从椅子上跳上台,差点跌倒台上,幸亏被下人扶住。他对王惠芳赞美有加,亲手给了她双份的“戏份”。大帅这才跳下台来,坐到第一排正中间的座位上。

接下来是刘鸿昇的《斩黄袍》和《探阴山》。刘鸿昇是票友出身,台步身段差强人意,他一只脚有点跛,舞姿做功就不是他所长了。但是,他的嗓音特好,清脆激越,甜润透亮:高亢处,如华山五峰,峰峰都有风景;委婉处,如黄河九折,折折尽是情趣。刘鸿昇的戏,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派风格,“一响遮百丑”,他的唱腔,被人誉为“鹤唳九霄”。今天,这位大师级的人物登台,演了两出戏,在《斩黄袍》中唱老生,而在《探阴山》里唱花脸。一人两角,“凤凰一鸣,百鸟噤声”,刘大师的精彩表演在张家花园里刮起了一阵旋风,将堂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张大帅满心欢喜,赏了刘鸿昇的老生戏三百大洋,而花脸戏赏了四百大洋。梨园百戏,老生总要比花脸高出一头,自从张大帅这次奖赏之后,花脸扬眉吐气,而敢于叫板老生了。

梅兰芳和杨小楼登台唱《龙凤呈祥》,这时,孙菊仙的冷板凳,再也坐不住了,上前又去央求大帅,张大帅在兴头上,好说话,就说,好吧,你接着上。

大帅也不看戏,他叫来王惠芳,两人转过回廊,来到了后书房。

大帅脸色一变,郑重其事地说:“京城里那些头脑们有什么动态,快给我说说。”

王惠芳花容失色,气急败坏地说:“大帅,大事不好。京城里的头头们都跟大帅过不去。他们说你是铁杆保皇党,袁大头登基有你的份,溥仪复辟是你一手操办的。他们说,现在两个皇帝都倒了台,但是你张大帅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解决你这个人,国无宁日。”

“都是些什么东西!袁大头,溥仪自做他们的皇帝,我不过是他们的跑腿,现在戏演砸了,恶水尽往我一个人身上泼。难道他们就没有份!”张大帅暴跳如雷,“我是个保皇党,保皇党怎么啦!‘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我是个军人,军人以效忠为天职。没有了皇帝,效忠个屁?有一个皇帝总比没有皇帝强吧!现在,我什么权力也没有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他们总不至于来搬一颗两手空空的人的脑袋吧。”

王惠芳还用话撩他:“大帅,你也真是!帝王将相,忠孝节义,在戏台上演演,给你们这些遗老遗少看看,过过怀旧瘾,那无伤大雅。你怎么假戏真做了!现在是什么时势?老百姓有了新希望,向往新生活,这天下不是皇帝一家子的,而是大家的。你却抱出个皇帝老古董来,压在大家头上。谁还会服你!”

张大帅:“他们说行不通,那就算了。为什么还要跟我纠缠不清。”

王惠芳说:“大帅的权力是没有了,但是影响还在呀。像大帅这样的人,‘树起招军旗,便有吃粮人。’当局怎么会放心得下。前天,我到黎元洪大帅府去唱堂会。黎大帅说,在你手上,还藏着一件袁世凯的东西。这件东西如果一旦暴露,不用说判你死罪,就是剐了你也不为过。”

“藏个鸟东西?我一向跟袁大头面和心不和,他能给我什么东西!我一个当兵的,家里不过有几条破枪,看家护院的。他们要,尽管拿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惠芳,你在京城,常去他们家唱堂会,有什么风吹草动,要尽快给我报个信。”

“你也应该小心在意。北洋大臣的倾轧功夫和革命党人的刺杀本领,你不是不知道的。”

两个人在内书房缠绵多时,出来时,孙菊仙已经一曲唱罢,台下叫好声不绝。孙菊仙伸手向张大帅讨赏。殊不知,张大帅刚才高高兴兴,现在的脸色已经变黑了,他一挥手说:“去去去!那边账房里领你的‘戏份’去。”打发他走了。

当晚,王惠芳和刘鸿昇乘一辆车,回京城了。风声紧,人不安。张大帅下令,家里的枪支弹药全部归拢,上交政府。家人一律脱下军装,穿上便装,不再是军队编制,而是家里的仆从。管家、厨师、勤杂分配有序。

张家花园,是一座占地二十五亩的豪宅,洋楼假山,掩映在花木丛中。张大帅日日告诫仆从,平时注意周边动静,外松内紧,静观其变。

一天深夜,张大帅梦中惊醒,花园内一片嘈杂声。推窗一看,几条黑影在园中打斗。他拉亮灯火,一道光束从窗户射出,照见那几个不速之客:蒙面黑衣,赤手空拳,与家丁在打斗。蒙面人出手敏捷,步履矫健,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武术行家,五大三粗的家丁很难靠近他们。蒙面人见屋内亮起了灯光,便从腰间掏出软梯,抛向院墙,蠖曲猱行,越墙而去。

张大帅看得真切,问家里护园的人。护园人说,听见房内有响动声,赶来看,几个人正在翻箱倒柜,搜寻什么东西。他们见形迹暴露,也不恋战,翻越院墙逃了。

张大帅四处查看,房内器具杂物被翻得一塌糊涂。他不禁悲从中来,想自己从一员兵丁熬到今日大帅的地位,一帆风顺,从没有遭到过这样的凌辱。小小蝥贼,也胆敢如此,真是墙倒众人推啊!想不到,为了“复辟”一事,葬送了他的一世英名,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呵!

家丁报告:家中的细软贵重之物,被翻得凌乱不堪,但是一件也没有缺少,看来,盗贼并不是为钱财而来。

不为财,为什么?张大帅猛然想起王惠芳说的话,“你家里藏有一件袁世凯的遗物,这件东西一旦暴露,不用说掉脑袋,就是剐了也不为过。”显然,这几个“盗贼”是受人指使,为这件东西而来。这说明,有人要借题发挥,找到实物证据,问罪于他。这是件什么东西呢?捕风捉影,袁大头会留给我什么东西?事关重大,张大帅告诫家人,今夜遭“盗贼”光顾的事,不能透露半点风声。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二天的《天津晨报》,在显著版面报道了张家花园“遭窃”的事。报道还煞有介事地说:“传说,袁世凯死的时候,有一件有关皇帝禅让的宝物传到了张大帅的手里,这些‘窃贼’是不是为这件‘宝物’而来呢?我报将对此事跟踪报道。”这句话极有煽动性。第二天,张家花园门外,各报记者,闲人看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都想看个究竟。张家花园大门紧闭,没有一个人进出。

张大帅闭门在家,背手踱步,像只热锅上的蚂蚁,心神不宁。他叫一名家丁,出花园后门,骑快马进京,找王惠芳,叫她务必来张家花园一次。

王惠芳第二天凌晨急急赶到张家花园。大帅说:“我的姑奶奶,我叮嘱你在京打听消息,随时给我报个信。你看,这么几天,我遇上大麻烦了,你却风筝断了线,不见个踪影。快说说,那边有什么消息。”

王惠芳说:“那边的形势很吃紧,段大帅这个反皇党,他的总统位子也坐不稳了。看来,你这个保皇党更没有戏了。现在革命党深得人心,孙中山又去了岭南。”

大帅说:“‘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孙中山不到京城来争权力,去边远的岭南干什么?”

“我说大帅呀,你的脑袋瓜子,该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水里洗一洗了。眼下西风东渐,‘岭南开风气之先’。你看,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哪个不是从岭南走出来的?你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

“孙中山在岭南有什么动作?”

“什么动作?他要办军校,组织军队,誓师北伐,扫平北洋军。前几天,他在广西演讲。演讲完毕,走在桂林大街上。有一个老婆婆端了一碗茶水给孙中山喝,一边祝福道,‘孙大总统万岁’。你猜,孙中山说了什么?”

张大帅说:“他当然高兴了。”

“你又错了!孙中山说,‘老婆婆,你是在骂我呀。我们革命,要打倒‘万岁’。现在的国家是人民的,没有‘万岁’了。谁再称‘万岁’,全国共讨之,全国共诛之。’我看,孙中山的这一番话,就是说给你听的。”

张大帅恼怒地说:“我叫你探听消息,就探听这个?”

王惠芳说:“我终于探听到了,人们怀疑你藏了什么东西。”

“什么晦气的东西,弄得我如此不堪!”

“袁世凯登基要穿的龙袍!”

龙袍!张大帅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原来,当初袁世凯做皇帝,想仿照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由北洋军将领准备一件龙袍披在袁世凯身上,胁迫他做皇帝。于是,张大帅花了五千大洋,在上海定制了一件龙袍。龙袍做好,袁世凯临时变卦,他要名正言顺地做皇帝,成立了帝制筹备委员会,花了五万大洋,在海外又定制了一件龙袍。袁世凯穿着五万大洋的龙袍登了基。张大帅家的龙袍就闲放在那里,日子长了,也就忘了。袁世凯死后,那件五万元的龙袍,给袁世凯殉葬了。现在剩下的最后一件真正的龙袍,就只有张大帅家里的这一件。因为这龙袍袁世凯没有直接经手,张大帅想不到,这也算袁世凯的东西。

“这事好办,明天把龙袍交上去,不就了结了。”

王惠芳说:“事情不那么简单。私藏龙袍,在皇帝时代,是砍头的罪;现在民国时代,也是‘全国共讨之,全国共诛之’,你担当不起呀。你把龙袍交上去,只证明你没有那个贼胆,但是,证明不了你没有那个贼心呀。”

“那怎么办?”

王惠芳附耳低语,如此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不久,张家花园的戏曲堂会又紧锣密鼓开场了。各路戏剧名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唱腔激越,响遏行云,舞姿婀娜,赏心悦目。当京剧大师刘鸿昇再次上台唱《斩黄袍》的时候,张大帅一挥手说:“慢着,我今天叫你们看一下真家伙,”他叫手下拿出那件龙袍来,说“这是当年袁大帅登基备用的龙袍,今天刘鸿昇戏唱得好,我赏他这件真龙袍。以后,他就可以穿着真龙袍唱戏了。”

上帝的花园范文第5篇

中国的皇帝,都挺霸道的,当然,汉献帝这样的除外。霸道的皇帝,花钱一定多。皇帝老婆多,派头大,用的人多。一大群的正式妻妾,加上更大一群的伺候这些妻妾的宫女,然后是更多的过的男人,一些是办事的,一些是伺候人的。

这样大的一个畸形的家族,人口众多,需要的房舍肯定多,家具以及日常用品也多,首饰珠宝更多。光马桶一项,估计就得排成好长一溜。这样多的人,每天需要多少,需要什么?可不是一般人家柴米油盐那么简单。

现在仍存的故宫,是明朝人修建的。明亡之后,清人占了接着用,所以,这两朝就有个比较。康熙朝,有个详细的账目,来比较明清皇宫的开支,比较的结果,清朝省的太多。

这个账目,有点含混之处,比如说明朝光禄寺用在大内的银两每年24万两,而清朝康熙年间,每年仅3万两。又说,明朝光禄寺一年用银100万两,清朝则10万两。

但宫内开销的明细账,则又比较清晰了:明朝每年木柴2686万余斤,清朝最多不过8万斤;明朝每年用炭1280余万斤,清朝则百万余斤;明朝床帐舆轮花毯等项,每年花费28200余两,清朝没这项开支。明朝的太监最多时达到10万人,而清朝则四五百人。

做账的是清朝人,自然向着清朝,在我看来,虽然宫女和太监人数,清朝是比明朝要少。但皇室的开支,也并不比明朝少多少。这个账目,有的地方明显有问题,比如床帐之类的开支,清朝不可能一点没有,这些日常用品的消耗,任何一个机构都是难免的,何况皇宫?

账面上两朝如此大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朝宫内的开支管理机构不同。明朝宫内的开支,由太监机构十三监统筹管理,花多少钱,比较明显。而清朝则由内务府来管,很多开支都是隐性的。在清朝,只要做过一任内务府的官,一辈子都不愁花销了。

其实,明朝的宫里也不过就是伺候人的太监宫女多了一些,这些下人所消耗的金钱,相当有限,一万人也抵不上一位皇妃。宫里真正的消耗,还是在皇帝和皇室成员身上。况且,明朝除了皇宫和三海,没有别的皇家园林,而清朝则有圆明园以及一些零散的园林。这样大的园子,日常消耗绝对不比皇宫小。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地方交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道路行业协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