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蛙泳教学

蛙泳教学

蛙泳教学

蛙泳教学范文第1篇

随着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致使越来越多群众参与到游泳这个健身运动项目之中,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掌握游泳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更是掌握了一个求生的方法和技能,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利用暑假时间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作者利用暑假时间在游泳馆进行少儿游泳培训,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对如何让少儿尽快掌握蛙泳的技术所采取的教学步骤与方法,提出了意见,通过实践证明,大多数少儿通过培训,能够比较好的掌握蛙泳,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蛙泳;教学方法;少儿

一、前言

游泳运动是一项在水中进行的体育运动,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种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过程,会形成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这四个阶段。每一个游泳初学者都是这四个阶段的学习才最终学会游泳。要使初学者尽快的掌握游泳技术,就要求教练员熟练掌握教学方法。本文的作者对于如何指导少儿学习蛙泳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教学步骤

(一)安全教育

游泳运动毕竟是在水中进行的,环境的不同,安全情况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在每次课前都要强调游泳的安全性,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学生在生理上和心里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熟悉水性

熟悉水性是游泳教学的第一步,熟悉水性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初学者适应水里的温度,环境,了解水的特性,从而消除初学者对水的恐惧。熟悉水性主要是在水里做一些如行走,站立等动作,为下阶段教学打基础。

(三)陆上练习(呼吸)

主要是在岸上指导学生做呼吸的模仿练习,掌握吸气-吐气-吸气这个过程。等学生熟练掌握呼吸的方法以后,在进行水中练习。

(四)水中练习

入水以后,为了防止学生继续产生恐惧心里,可先进行些准备活动,如,手拉手一起行走,用水洗脸,洗头等,使学生逐渐活跃起来以后在进行教学。

1.吸气练习

首先要求学生整个吸气过程鼻子关闭,不参与。吸气时,口型要大,深吸气,将吸到的气储于腹中,而非嘴里。吸气完成后,迅速将头沉于水中,要求整个面部,耳朵全部沉于水中,直至憋不住气,抬头起水。

2.滑行练习

待吸气练习熟练以后,可以进行第二步滑行练习。在水中练习时,深吸气后将头沉于水中,先不吐气,双手慢慢伸直并拢,双腿缓慢蹬地后伸直,且伸直并拢,让学生逐步感觉,憋气时,人体在水里是逐渐上升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消除学生恐惧。(此教学也可先让学生从双手抓住泳池栏杆开始)当憋不住气时,嘴巴缓慢均匀的吐气,当嘴巴快出水面时,用力吐出最后一口气,并抬头。滑行练习时要强调两臂伸直并拢,两腿伸直并拢,低头平时下方,下颌内收,整个身体像根绳一样绷紧。肩膀,脖子放松,眼睛平视下方,从而使身体能充分浮出水面。出水时,两臂顺势向后划水,一腿内收至胸前,一腿自然擦地,头部自然向上抬起。对掌握不好的学生可使用辅助练习,可以拿着浮板或者由教练员抓住其手臂进行滑行漂浮练习。滑行漂浮练习主要是使学生适应水性,掌握水的浮力,还能给学生心理上一个安全感,使其快速适应水的浮力。

3.划手练习

蛙泳手臂划水动作是影响蛙泳速度快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掌握蛙泳节奏的基础。当学生掌握呼吸以及滑行以后,可进行蛙泳的手部动作练习。教师可站立或弯腰向学生进行讲解和示范。上体前倾,两臂伸直,做划水,夹手臂,伸直手臂的动作。两手臂向外划水是抬头吸气,手臂伸直时低头吐气,体会手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进行练习时,学生手指并拢,手臂伸直,掌心向下。划水时,两手掌心外翻分开,角度不能太大,比肩膀宽一点即可。划水结束后,两臂迅速向胸前收拢,两肘关节应尽量收在胸前,避免划手时抱住的水流失。收拢以后两臂迅速伸直并拢。辅助练习,可使学生俯卧在游泳池边,腰部以上在水中,腰部以下俯卧在陆地,或者由教练员在水中抱住学生的双腿,使学生在水中进行练习。动作熟练以后可进行完整的划手加呼吸练习,吸气完成后迅速低头,双手伸直并拢,双腿离地滑行,并缓慢均匀的开始吐气,滑行以后进行划手练习,第一步两手向外翻开划水时,抬头吸气,第二步吸气结束后,两臂迅速向胸前收拢,并且低头继续缓慢均匀吐气。第三步低头以后,两手臂迅速向前伸直并拢,完成划手,吸气动作。辅助练习可采用同上两种方法。

4.腿部练习

蛙泳腿部动作是蛙泳前进的主要动力,腿部动作的要点概括起来主要是边收腿,边分腿,收腿时两脚掌外翻对准睡,而后立即向后快蹬腿,夹腿,伸直,并拢滑行。故首先进行收,翻,蹬练习。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有全面的感知认识,再进行统一练习,最后进行水中练习。水中练习时学生先进行憋气滑行蹬腿练习,连续蹬腿2~3次进行1次划手。熟练以后,划手时加上呼吸动作,连续蹬腿2~3次进行1次划手加呼吸,反复练习。辅助练习为,学生俯卧地面,下肢在水中,腰部以上俯卧在陆地,进行收,翻,蹬的腿部练习。也可使教练员在水中抓住学生的手臂,学生在水中进行蹬腿练习。在进行蹬腿练习时,要注意,收腿时,大腿尽量少收,主要是收小腿,小腿,脚跟尽可能向臀部收拢,收完以后,两脚掌尽量向外翻开,脚底向上,角度为宽与肩膀,翻开以后,两腿迅速的向后,向外蹬腿,蹬完以后,两大腿迅速伸直并拢。

5.配合练习

前面进行了划手,蹬腿,呼吸的分解练习,最后进行配合练习。注意,在进行配合游时划手开始时腿不动,一边划手一边抬头吸气,夹手臂低头吐气时开始收大腿,翻大腿,手臂伸直吐气时,蹬腿并夹腿,伸直并拢滑行一会,反复练习。

三、总结与建议

少儿蛙泳不同于成人蛙泳,对不同年龄的教学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进行教学时,多使用简明的语言,利用各处感官教学,加强对少儿的视觉刺激,充分利用岸上教学和水中技术动作示范。蛙泳对少儿来说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较难学的课程,为了让少儿尽快掌握蛙泳技术动作,还应保持教学的连贯性。

作者:徐斌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体军部

[参考文献]

[1]黄伟文,彭熊辉.蛙泳教学方法新探讨[J].游泳季刊,2005.

[2]陈永新,李辉.不同年龄初学者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J].游泳季项,2005.

[3]张沪.对游泳启蒙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学教育,2005.

[4]霍焰.对少儿游泳初学者教学顺序的探讨[J].游泳季刊,2000.

蛙泳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初学者;教学方法;心理障碍;蛙泳

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从而也开始重视锻炼的方法。许多人把游泳作为锻炼身体、娱乐休闲、人际交往、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在游泳馆游泳的人数逐年增多,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儿童是否掌握这门技能。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游泳馆儿童培训班学员40名(学员为初学者,无任何游泳技能)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我校图书馆相关资料检索,查阅有关游泳教学方面的论文20篇,参考相近项目教学方面论文50篇。

2.2.2 对照实验法

根据研究需要把上述学员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20人,采用深水教学与浅水教学分别培训15天,每天2个小时,最后比较学习蛙泳效果。

2.2.3 数理统计法

用表格对上述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2.4 综合分析法

通过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儿童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首先,儿童对水产生的恐惧心理有怕水心理和厌水心理两种。

3.1.1怕水心理产生的原因

(1)直接原因:初学游泳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曾发生呛水或溺水事故,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产生怕水心理。(2)间接原因:初学者,本人并未呛过水或溺水,但看见和听到其他游泳者在溺水和呛水事故中的严重后果,由此产生恐惧心理,产生保护性抑制。

表1 儿童对水产生恐惧心理原因的调查

通过表1调查,在学习过程中呛水是导致怕水的主要原因,也是怕水的直接原因;也有少部分人是看到别人呛水后导致怕水心理产生的,儿童怕水完全是自我保护抑制。

3.1.2厌水心理产生的原因

(1)从教育心理的角度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有密切的联系。(2)忽视了兴趣爱好的培养。(3)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缺乏针对性。(4)不良的教学环境 外界环境均可成为条件反射的刺激源。

表2反映了儿童对水中环境不适应的几种情况,环境和介质的改变也是儿童产生怕水心理的重要原因。

3.2 深水教学与浅水教学具体方法研究

3.2.1 何为儿童初学者

儿童的定义是:14岁以下的均为儿童。深水教学与浅水教学的对照实验选择年龄在6岁--12岁年龄段的儿童,身高在1.2米--1.6米之间的儿童,把所选学员均匀分布到两个组中,没有分组差别。

3.2.2 深水与浅水的区别

游泳馆长25米,宽20米,水温26摄氏度。浅水区水深1米,深水区水深1.8米。在具体实验过程中,简单定义水位在儿童胸肌下缘到下巴之间为浅水教学,水位可以没过儿童头顶且还深10cm的为深水教学。浅水教学实验在游泳馆浅水区完成,深水教学在1.8米水深的深水区完成。

在实验过程中,两组同时开始,每日培训时间都为2个小时,总共培训课程15天,两组分别采用深水教学、浅水教学两种方法。

3.2.3 深水教学具体方法

(1)深水教学的第一步———跳水与呼吸

在深水条件下,由于儿童两脚不能接触池底,不能在水中任意停留,因此,在深水条件下如何熟悉水性,如何使儿童停留在水中,保持在水面上作各种动作,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2)呼吸练习

在脸盆或水桶中闭气—吐气;坐在池边往脸上撩水同时吐气;用桶往学生头上浇水同时吐气;水中扶池边呼吸练习。通过这些练习使儿童习惯于把脸放入水中并在脸离开水面或脸上有水时作出吐气—张嘴吸气的动作。

(3)跳水练习

带游泳圈或漂浮带跳:带圈作为过渡性练习,开始几次应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下进行,当他们不怕之后就可以独立完成。准备姿势两臂前平举、屈肘、两脚与肩同宽屈膝,入水时,身体稍前倾,臂腿保持弯屈姿势。跳水练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4)采取先教抬头蛙泳的方法

在学习蛙泳时,我们采取了先教抬头蛙泳的方法,然后再过渡到正规蛙泳。

3.2.4浅水教学的具体方法

(1)手抓池边,憋气浸水

让儿童逐个沿扶梯下水,手抓池边,沿池边远离扶梯移动。

(2)手抓池边,做蛙泳腿蹬水

手抓池边,两腿伸直,抬头平卧水中,做两腿直腿的夹水。手抓池边,做蛙泳腿蹬水。

(3)手扶浮板,强化腿蹬水效果

深水教学组与浅水教学组培训15天,观察教学结果。

3.3深水教学与浅水教学的对照和分析

经过深水教学与浅水教学培训15天,观察教学效果。

表3教学实验对照,深水教学的儿童对水的恐惧心理持续时间短,很短时间就能适应深水,而浅水教学的儿童对水的恐惧心理持续的时间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对水的恐惧;在学习效果方面,深水教学的学员由于不能踩到池底,游进距离比较长,而浅水教学的学员对池底的依赖比较强,游进距离短;深水教学的儿童在深水和浅水都可以游进,而浅水教学的儿童对于在深水中游进还有一定的顾虑;深水教学的儿童蛙泳达到标准姿势的人数要比浅水教学的儿童的人数多;在兴趣方面,深水教学的儿童80%对水有了兴趣,浅水教学的儿童有65%对水有了兴趣。

4、结论与建议

4.1通过以上的对照实验,在儿童蛙泳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儿童特殊的心理、生理条件,深水教学的效果要优于浅水教学,尤其是在消除儿童对水恐惧心理方面效果很好,还有就是可以培养儿童对水的兴趣。

4.2在深水教学过程中,由于深水教学采用跳水练习,儿童换气掌握的比较好,但对儿童的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

4.3浅水教学对儿童心理素质要求低,儿童容易接受,但对浅水依赖程度比较大,对深水存在恐惧。

【参考文献】

[1] 温仲华.漫谈婴幼儿游泳[J].游泳季刊,2000.

[2] 阮怀云,董彦斌.游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李惠.少儿游泳耐力训练[J].游泳,2002(8).

[4] 刘晓娟.试析初学者游泳水感培养方法及其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01).

蛙泳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初级女生游泳;仰泳;蛙泳; 教学顺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1.000

1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提出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全民健身;南方高校体育选项的游泳课越来越受女生的欢迎,女生游泳 初、中、高级班报名人数每年都在增多。这样一到每学年开学上女生游泳课时,总有不少“入门班”学生来询问任课教师,老师:先教什么游泳姿势呀?针对这个提问问题,笔者查阅了有关许多文献资料及凭本人的对比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论述分析如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2级所有专业大学体育女生游泳初级选项班6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实验班)30人,平均年龄为20岁,2班(对照班)30人、平均年龄19.8岁,据了解访问都为初学者。

2.2 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对比法。以2012级所有专业大学体育女生游泳初级选项班1班为“仰泳”姿势教学即实验班。时间从从2013.4.14上午—2013.6.27上午止,共11周11次课,每次课90分钟,有2次为熟悉水性,1次课考试课。仰泳练习为8次课。另以2012级所有专业大学体育女生游泳初级选项班2班为对照班采用蛙泳姿势教学,时间从2013.4.14下午—2013.6.27下午止,共11周11次课,每次课90分钟,有2次为熟悉水性,1次课考试课。练习蛙泳为8次课。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通过统计整理2012-1班女生采用了仰泳姿势教学实验班考核情况列表如下:

通过统计整理2012-2班女生采用了蛙泳姿势教学对照班考核情况列表如下:

3.2 讨论与分析

普通高校初级游泳教学以往一般都先从蛙泳入手。 人们普遍认为蛙泳是游泳的基础, 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掌握,安全性高。然而,通过本人对比实验教学,〔女子初级游泳教学〕表1、表2对比效果证明,〔会游20m算合格〕实验班最高值〔即游距最远〕成绩及合格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班。

3.2.1 从两种泳式所包含技术环节对比如下

3.2.1.1 漂浮

蛙泳:初学者尤其是从未下过水的学生,在水中不敢睁眼。由于见不到东西,身体又处在一种无固定支撑状态和失重的感觉,学生内心容易恐惧,(特别是现今独生女生,胆子小)因而使漂浮水性练习进度迟缓。

仰泳:(在1.4左右米深水里)人体仰卧,口、鼻部露出水面,双眼可睁开观察四周的参照物,尤其便于看到教师在岸上的指导(也方便同学托腰保护),同时两手可在体侧适当轻轻划水以延长漂浮时间。

3.2.1.2 呼吸

蛙泳:正是由于俯卧水中,呼吸时必须让口、鼻露出水面才能吸气,就打乱了人体在陆地上的正常呼吸节奏,对初学者来说,难度就大。在蛙泳教学过程中,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这一技术环节上的教学时数,差不多要占总学时数的一半。

仰泳:仰泳基本可以避免上述呼吸花多时间问题,与其他陆地上的运动项目的呼吸节奏相差就小,所以这一环节可较简单安排,这就可以省去许多时间。

3.2.1.3 腿的技术动作

蛙泳:分收大腿小腿,两膝尽量靠拢,然后外翻脚掌,蹬、夹水几个环节。初学游蛙泳者在做收腿练习时,往往会出现太大的收大腿,使大腿与躯干夹角超过90度。这就增加了截水面,必然就增大了向前的阻力。从外观上看人在水中大腿与小腿做收腿蹬夹动作,实际上整体却难于向前行进。还有的学生分收大腿小腿后没外翻脚掌,直接向后蹬水,形成腿后蹬的错误动作。总之,蛙泳腿的技术, 技术动作比较复杂难学,掌握起来较难。

仰泳:腿的技术动作较简单,两腿伸直以髋(为主)、膝关节发力,大腿带动小腿做上、下鞭打水动作近似人们日常在陆地上的行走动作较容易掌握。

3.2.1.4 陆地上的模仿练习

蛙泳:仰坐在池边作模仿练习,动作往往“做不到家”的感觉;俯卧又难受又看不到自己的腿部动作,只是靠教师或较优体育委员逐个辅导,花费较多时间。

仰泳:坐在泳池边或将两脚伸入水中做打水练习均可,并且观察很方便,更便于配合游泳教练的指导与纠正错误动作。

3.2.1.5 手臂技术动作

两种技术动作姿势的教学大体相同,只是蛙泳还有一个手臂与呼吸配合较复杂的技术环节。除此以外,先学仰泳还有额外优点: 对于教师来说更便于水中辅助和辅导,特别是男教师对女生的安全保护,托着女生的背后就很自然,(否则“较不方便”)另由于技能迁移原理,〔仰泳与爬泳手脚动作基本相似〕仰泳教学为下一步学习爬泳可打下一定的基础。

3.2.1.6 游泳整体配合技术的比较

学体育技能时,学、练者的掌握规律一般是分解单个动作,然后才是整体动作的配合,游泳教学也如此,仰泳的配合练习比蛙泳容易,从仰泳的技术角度看,脚、手、呼吸的关联、配合较小。另从流体力学的原理来解释,仰泳基本较易保证人体在水中成流体型。蛙泳就较难了,如果要达到流体型,技术就要保持“手动腿不动,腿动手不动”,另还要配合呼吸动作,因此蛙泳的手、脚、呼吸配合就困难复杂多了,对于时间少,〔有时还碰到下雨天停课〕的初级游泳教学,选择先教仰泳是有科学道理的。

3.2.2 从女生人体解剖生理、心理角度来分析

游泳教练及研究工作者,假如只从技术动作结构的难易来论证先教什么姿势,难免是片面、简单的,对于女生游泳姿势教学顺序选择,还须从解剖、心理特点及当代社会现实、环境等来分析阐述。

3.2.2.1 女生骨骼的特点

骨组织中水和脂肪的含量比男子多,故韧性大,但无机盐含量较少,因此,重量较男子轻,漂浮力更好,利于仰卧在水上做划水动作。

3.2.2.2 女生肌肉的特点

①一般的青年女子运动器官的重量占体重百分比较男子小,内脏器官占体重的百分比较大,肌肉的重量男子占体重的40%一50%,女子占31%一34%,女子肌肉重量仅相当于男子的肌肉重量的80%一89%o

②女子的体脂占体重的27%一29%,而男子仅占体重的17%一18%,女子肌肉中的水分占74.8%,男子占58.5%,女子脂肪相对含量较男子多,糖原含量比男子少,所以,女子肌力弱.仅为男子肌力的70%一80%。同理,也利于仰卧在水上做划水动作。

3.3 其他

另外,当代的独生女生相对胆小,〔大部分父母过于溺爱〕特别是平时少“玩水”而怕水心理严重,肥胖者也较多,也较适合选择仰泳姿势先教学。还要加以“分享”的是:通过查阅文献,科技比较发达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初学游泳大多数是从仰泳开始的。那为什么我国有众多游泳教师对游泳初学者先采用蛙泳教学呢?我想是习惯传承过去苏联的教学模式吧,这只能说明传统的教学观念、意识根深蒂固。

4 结论与建议

4.1 从表1、表2对比可看出:实验班最高值〔游距〕和总合格率,都比对照组好。

4.2 仰泳时脸部可露水面上呼吸,可以“避免”初学游泳的难关(呼吸),可以集中精力进行脚和臂的练习。

4.3 仰泳脚的动作比较简单容易学,且可以为其他游泳姿势打下基础。无论在陆上练习还是水中练习时眼睛都可以看到腿的技术动作,科学实验证明:直观练习比感受练习更容易于掌握技术要领。

4.4 仰卧时人体的重心较容易接近身体中心,身体易于平稳平行于水面上, 身体易自然放松,稳定性好.女学生们在有了这种仰卧漂浮的感觉后,较容易就能划游进的。

4.5 建议:普通高校女生“入门班”游泳教学,应先采用仰泳姿势教学为佳。

参考文献:

[1] 李子明.初学游泳先教“蛙泳”还是“仰泳” [J]. 游泳季刊,2013.04.

[2] 庄嘉. 游泳普修课教学程序探讨[J]. 山东体育科技,2014. 04.

[3] 颜 敏. 儿童少年和女子的生理特点与舞蹈训练[J].黑龙江史志,2013. 05.

[4] 李卓维. 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顺序与方法的探讨[J]. 搏击.体育论坛,2014. 10.

[5] 全浙平,张 龙. 蛙泳、仰泳混合教学的实证研究[J].体育教育,2012. 05.

蛙泳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年儿童;游泳入门;游泳姿势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17-01

引言:游泳运动对少年儿童有特别的吸引力,学游泳不仅可在水中自如的玩耍,还以全面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可与大自然作斗争,具有实用价值。学游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改变了人类在陆上习惯的直立的姿势,在水中俯卧或仰卧地做动作,没有固定的支撑,同时水中的压力又造成呼吸的困难,改变了人们习惯的陆上自然呼吸,游泳的划水动作较复杂,它除了要求具备较高的关节灵活性以外,还要求较好的柔韧性和浮力以及较强的力量素质。这些特点决定了游泳初学者难以正确地掌握游泳技术,但是在教学训练中却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完好熟悉水性任务外,还要将游泳技术的特点和规律与少年儿童的解剖、心理、生理、心理特点相结合,使他们能够顺利的,由简至繁,由慢到快地掌握游泳基本技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年龄6―8岁的初学者,其中男孩8名,女孩8名。

2、研究方法

(1)教学实验法

把16名学员分A、B两组进行比较:

A组为实验组,教学顺序为:爬泳―仰泳―蛙泳

A组为对照组,教学顺序为,蛙泳―仰泳―爬泳

教学时间为一个半月,实际教学进行了30节课。

(2)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需要,收集整理了有关启蒙教学方法的著作、学术论文、期刊文章等有关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3)专家访谈法

用电话的方式对山东省游泳教研室、山东省游泳训练中心等业余体校的几位在职工离休的教练、教师进行访谈。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先教蛙泳

目前游泳培训班与业余体校大都采用蛙泳作为入门姿势。蛙泳采用的是正面抬头呼吸,动作自然,动作节奏有明显的间歇,动作与动作之间有滑行动作游进时就相对省力,突破呼吸的难关以后,很快就能达到上百米的游距。蛙泳动作与踩水、反蛙泳动作相似,掌握蛙泳后可迅速掌握踩水和反蛙泳等实用游泳技术,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安全,并可在蛙泳教学中结合踩水,反蛙泳实技术的教学,但蛙泳腿的对称动作毕竟不是人类所熟悉的双替动作,再加上蛙泳腿臂呼吸配合节奏复杂,动作协调性要求高,因而完整技术动作较难掌握,手腿的有效动作均需较大的力量方能完成,所以从蛙泳学起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2、先教爬泳

爬泳动作接近人的行走动作,臂、腿动作相对于蛙泳简单,其配合节奏也不如蛙泳要求高,易于学习和掌握,而且掌握了爬泳技术之后,由于动作技术的相似转移,对学习仰泳、蝶泳技术均有一定帮助,但爬泳转头呼吸技术较为复杂,掌握较为困难,在泳进时动作和动作之间没有间歇,因此初学者在一开始掌握后,游不了太远。

3、先教仰泳

仰泳仰卧水面,腿、臂配合技术简单,脸露出水面呼吸可不受水的影响,易于初学者学习,特别是浮力好的人学习,掌握后,可在较短的时间游较长的距离,由于仰泳与爬泳动作相似,掌握仰泳后便于爬泳学习,但是,许多人在仰卧水面时较为恐惧,习惯性的抬头收腹,加上初学游泳又不会自救,很容易出危险,而且有些在启蒙泳式学习中学会仰泳的人,在学习游其他的泳式时不敢翻身,对呼吸也有一种恐惧感,因此现在基本上不从仰泳教起。

4、先教蝶泳

由于游蝶泳时两臂需经水面向前移动,前进时身体起伏较大,其动力源于腰部发力,体力消耗大,且配合节奏也难以掌握,加之少儿力量不足,一般都不选此项为启蒙教学。但在学会以上三种泳式的基础上进行蝶泳教学是有利的。a、每个学生的水性、水感逐步的好起来,随之而来的爆发力也有较强的增长;b、从学爬泳中,臂有了抱水动作,腰在学蛙泳中得到了波浪式的锻炼。

三、结论

1、爬泳作为启蒙泳式,好处是动作简单,接近人类陆上行走姿势,对以后其他泳式的学习有帮助。

2、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来看,爬泳作为启蒙泳式对其他泳式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从生理、解剖学的基础上来看,爬泳作为启蒙泳式是适合少年儿童的。

4、对以后从事游泳训练的少年儿童来,说比较合理的学习顺序是:熟悉水性爬泳仰泳蛙泳蝶泳。

作者单位:中国海军潜艇学院军体教研室

作者简介:赵铭(1984― ),男,山东青岛人,中国海军潜艇学院军体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军事体育;宋杰(1978― ),男,山东青岛人,中国海军潜艇学院军体教研室。

参考文献:

蛙泳教学范文第5篇

摘 要 在深水环境中进行游泳教学,必须首先设法使学生浮于水上,并置于安全措施的保护之下,任何缺少安全保护措施的深水教学法和手段,都是不可取的。如何把深水浮具法在少年儿童的游泳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其目的在于加快教学的进程,为从事游泳教学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水浮具法 蛙泳 初学者 少年儿童

一、前言

游泳是人们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既是竞技性的重要体育项目,又是一项老少皆宜、便于推广普及的全民健身及娱乐的体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游泳活动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利用双休日和下班以后的时间去游泳,已成为一种发展中的社会时尚。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蛙泳教学方面的著作、文献资料,为实验结果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法:观察深水浮具法对学生学习蛙泳的效果如何,利用深水浮具法进行教学实验,检验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是否理想。

3.数理统计分析法:通过实验,取得一组学生在学习蛙泳技能中的数据,把数据作常规处理,整理和绘制图表,分析和讨论深水浮具法对初学者学习蛙泳效果的如何。

(二)研究对象

在广州市旭景家园游泳培训班的学员中抽取2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6人,年龄在7―10岁,学生在教学之前不会游泳。在水深为1.6米的游泳池进行教学,共进行10次课的蛙泳教学,每次课时间为90分钟。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步骤和结果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每次课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本次试验制订了课后的测试项目,每节课上完后都由广州旭景家园的3 位游泳教师及施教者进行测验或技评,然后登记测验成绩,学生的课后测试结果见表1。

(二)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的实验结果看出,学生经10次课的教学,最后95学会了游泳,这反映了在蛙泳教学中运用深水浮具法这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很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从理论上和具体操作分析,深水浮具教法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深水浮具法学蛙泳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弊端。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学游泳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溺水事故的发生,而深水浮具法就将这一危险降到最低。戴上浮具,就好像是穿上了救生衣,人不会沉底,头可以露在水面上,不会溺水。

2.不会游泳的人,大多数对深水会有恐惧心理,在水中活动时身体难以控制平衡。采用深水浮具法学员可以安全地在水里熟悉水性,安全地在水里模仿蛙泳的动作,安全地享受在水中漂浮的感觉,在自然而然中悟出在水中游泳的窍门。

3.深水浮具法是在深水区学习游泳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学会游泳以后,就是真正学会游泳了。深水浮具法简化了学习过程,因为有浮具的支撑,可以直接在深水区学习游泳,这样学会的游泳,完全是一种游泳习惯,如果遇到呛水或者是意外情况,会立即变为踩水,不会停止游泳的幼鳎故很少发生意外。

4.初学者到水中会受到浮力、重力、阻力、身体姿势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对或体会到正确动作。因此要学习动作应先以陆上强化练习为主,当形成一定的动作习惯后再下水。深水浮具法异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是开始就学习蛙泳的完整配合动作。

5.在学习蛙泳技术动作阶段,陆上练习方法和要求:(1)方法:由于在水中练习蛙泳配合动作较难,因此,应该在陆上做蛙泳技术动作的练习,配合口诀为:外划腿不动、收手又收腿、伸手后蹬腿、伸直并拢飘一会。(2)要求:陆上练习时就要求肩臂充分伸直伸远,可使身体重心上移;抬头吸气动作只靠颈部动,手不得压地面,也不得挺胸抬头过高。经过强化练习养成习惯后,水中减少了影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浮具的辅助,可以保持身体平浮。陆上的模仿动作,均由教师口令指挥,除了技术动作方法要求做正确外,教师口令要引导学员做出节奏来,经强化养成习惯,否则学生下水时动作节奏不对则效果不好。

6.直体的蛙泳练习主要是加强蛙泳手腿的技术动作和手腿动作的配合,头部露出水面时减轻了学生的恐惧心理。练习开始时可以靠着水线练习,当技术动作习惯后转为靠近池边的练习。练习的方式可以由原地转向移动,之后逐渐加大练习的距离。由直体的蛙泳转为俯卧式的蛙泳应该注意学生对身体重心变化的适应。

7.运用浮具时要注意掌握好脱掉浮具的时机,避免个别学生产生对浮漂的依赖心理,否则会延长教学时间。

四、结论与建议

深水浮具教学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目前每个暑期都有大批中小学生学习游泳,对这些少年儿童来说最普通的游泳池(1.5m深以上)也是深水池,因此,深水浮具教学法对他们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在2008年暑期少儿游泳学习班中采用了这种教法,在符合年龄规定(7岁以上)的完全初学的20人中,通过10次课的教学,有19人达到或超过了规定的25m蛙泳标准,达标率为95%,得到家长的好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游泳季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体育学院

游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体育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