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陌上桑作者

陌上桑作者

陌上桑作者

陌上桑作者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陌上桑 使君 贪官

《陌上桑》是乐府中的名篇,诗歌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罗敷和使君。历来对罗敷这一形象的评价很多,美丽、聪明、不畏权贵、不贪富贵是对她一贯的评价,而对于罗敷的对立面“使君”这一形象关注则较少。从诗歌的字面意义上使君给我们的印象是贪恋女色、以势压人,笔者认为从这个表面的形象下包裹着一个贪官的嘴脸。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可以得出这位使君是个贪官的结论,理由有三:

一、不误正业,尸位素餐

使君乃是一州一郡之长官,即地方的父母官,其本职工作应该是为百姓造福。父母官,顾名思义为人父母,自然而然要爱护自己的子女,也就是要爱民如子,要让自己的子女(子民)过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每天做的事情应该是劝农桑、理诉讼,为民解困。而《陌上桑》中的这位使君听说其治下有一名远近闻名的美人变心痒痒,于是“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一见到倾国倾城的罗敷便及不可待地派自己的狗腿子去打探情况。当他得知罗敷不但美貌而且还年轻(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时便马上提出:“宁可共载不?”也就是说:姑娘要不要坐上我的豪华马车做我的小妾(使君自有妇)啊?汉宣帝面对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的《贾生》),而这位使君是“不问民生问美人”。一个堂堂州郡长官不问百姓疾苦反而到处打听谁家有美女,而且一见美色就想据为己有,这是赤裸裸的不务正业。

二、贪色无礼,见异思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面对美人应该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应该待之以礼。普通百姓见到罗敷的反应是:“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鞘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无论是“行者、少年”,还是“耕者、锄者”,见到罗敷都只是远远地欣赏,并没有逾越礼节的不良举动。而这位使君却“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宁可共载不?”一见到美人就派人去问她是谁家姑娘、愿不愿意嫁给他,这是何等唐突、何等无礼。就是一般人家,谈婚论嫁都需要征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要经过三姑六婆这些程序,守牧一方的使君不可能不懂这些起码的礼数。他之所以敢单刀直入就是想倚仗自己的权势来威吓一个乡下小姑娘。更何况这位使君老爷已经有妻室了(使君自有妇),见到美人就想据为己有,这不但是对其妻子的不忠,更是对罗敷的亵渎。作为父母官带头欺男霸女,执法者带头违法乱纪,如此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比寻常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恕孰不可恕?桑建中在“汉乐府《陌上桑》中的‘使君’形象别议——兼谈《陌上桑》的主题”一文中写道:“‘使君’不仅没有猥亵肮脏的语言、威逼恐吓的行动,而且‘遣吏往’、‘谢罗敷’,‘遣’就是‘派’,而不是‘哄’、‘赶’,‘谢’就是‘向’,而不是‘喝’、‘吓’。这里的一‘遣’一‘谢’,吏的规矩,君的明智,使我们更容易想到这种言行的自在情理之中,是丝毫用不着非议的。”桑先生的这一论断显然是幼稚天真的,这样的解释无论如何是站不住脚的。卑劣的目的往往披着光鲜的外衣,难道一“遣”一“谢”就能够消除使君想霸占民女罗敷这一肮脏的想法吗?而且使君并非只是想想,他已经付诸了实施。我们不能够因为使君的一个“遣”一个“谢”就忽视了他行为的卑劣本质。

三、仗势压人,鱼肉百姓

桑建中在“汉乐府《陌上桑》中的‘使君’形象别议——兼谈《陌上桑》的主题”一文中写道:“是的,使君是‘自有妇’的,罗敷也是‘自有夫’的,但作为‘自有妇’的使君来说,却并不知道罗敷是‘自有夫’的,不知不为过嘛。即使‘自有妇’的使君一定要聘取一个自己并不知道‘自有夫’的罗敷,那顶多是“一夫多妻”制的反映,而在当时上层社会中也是一种现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怎么能背情悖理去强人所难,把一些不实之词强加于使君呢?”这也是赤裸裸地为处于统治阶级的使君张目。不知道就不为过,那些违法乱纪者往往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了,难道就不用受到法律的惩治了吗?更何况一方太守,如此明目张胆地抢占民女,可以原谅吗?今天见了一个秦罗敷,明天又觅到一个李罗敷,后天说不定会遇见一个刘罗敷。见一个就要霸占一个,一个个肯定是始乱终弃。对于自己治下的百姓,这位使君毫无爱惜之意,反而利用手中权势在光天化日之下欺男霸女,这难道不是鱼肉百姓吗?

基于上述三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位使君是一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贪官。因此,我们在称赞罗敷不畏权贵、不贪富贵、聪明机智的同时,还要看清使君这样一个贪官的丑恶嘴脸。歌颂劳动人民、讽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乐府诗歌讽喻时事、讥刺贪腐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桑建中 汉乐府《陌上桑》中的“使君”形象别议——兼谈《陌上桑》的主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陌上桑作者范文第2篇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历代学人均对其评价甚高。钟嵘《诗品》评其曰:“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多方面的,在此我们仅就其“孤独感”来作浅析。《古诗十九首》从题材上看,占绝大多数是游子、思妇诗。因此我们主要是从游子的孤独和思妇的孤独这两个方面来论及其中体现的生命意识之孤单感。东汉后期,社会动荡,宦官与外戚交替控制政权,“党锢之祸”更是给文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以察举、征辟制来选拔人才的初衷便成为泡影,知识阶层被权力中心彻底边缘化了。正如汉桓灵时《童谣》所唱:“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知识分子求仕无门,找不到出路,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对自身前途的迷茫和对社会命运的迷茫,使他们产生一种生存的孤独焦虑感。比如《回车驾言迈》:“回车驾言迈,悠悠涉远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诗句说出人处广袤空间中的孤独感。又《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则是对人生苦短的哀叹。而士人长期游宦在外,与家中妻子分离,也产生一种思乡、思妻的孤独感。如《涉江采芙蓉》中,诗人写到:“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游子长期背井离乡,令闺中之人思念不已,思念而不得,遂产生深深的寂寞孤独感。比如《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是由于空间上的阻隔而产生的不得见的落寞;又“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在无尽的思念和等待中,感慨年华飞逝的感伤和无奈。《青青河畔草》中的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寂寞直言不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这孤独太沉重了,“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河边的草地发芽泛青了,园中的柳树吐叶变绿了,季节的变化提醒着她们逝去的时光,闺中之人空独守,寂寞难耐。《冉冉孤生竹》的主人公把自己比作“寂寞开无主”的幽兰,无奈地怨嗟着“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古诗最后一首《明月何皎皎》之中的孤独愁闷感更是浓厚:“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作者忧思愁苦以致夜不能寐,独自徘徊惆怅,心中满是愁思,却无人可诉,只能一人默默地哭泣。通过流传下来的文字,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那些文人的心理和情感,感其所感,怜其所忧。

二、《陌上桑》与《羽林郎》之比较分析

《陌上桑》和《羽林郎》堪称古代诗歌中描写女性光辉形象的双璧。虽一为乐府民歌,一为文人创作,却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和结构,然而反复阅读,对比会发现其构思方法,人物塑造,艺术风格等又各有不同。

我们先比较其相同之处。两首诗内容和主题相似,都是描写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同社会恶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为反抗侮辱而斗争的故事,歌颂了美丽、坚贞、机智、勇敢的女性形象。其次两诗的故事情节也极为相似,都是先写女主人公的美丽和勤劳(罗敷采桑,胡姬当炉),继写封建官吏(太守)和爪牙(冯子都)为其美貌所倾倒,心怀不好之意,调戏女子,并欲强占为己有,然后写女主人公通过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与其斗争。

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的是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人物刻画不同。《陌上桑》为民间诗歌,《羽林郎》为文人诗歌,因此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民歌喜渲染、烘托,更具戏剧性效果,文人诗追求精美,用语精炼。《陌上桑》中,对罗敷的美丽,未着一字正面的具体的描绘,只是从其所用工具之美、服饰之美来烘云托月般表现其形貌之美,尤其是通过人们对罗敷容貌之美的惊慕与倾倒的异常反应来表现其美貌的无与伦比。而在《羽林郎》中,诗人直接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其装扮之美,无过多的渲染。其次人物性格有所不同,罗敷和胡姬都有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一柔一刚,一智一勇。这从她们对男主人公的拒绝方式即可看出。《陌上桑》中罗敷婉言谢绝,柔中见巧见智,她自信的向使君娓娓道来自己的夫婿是如何出色,暗含深意,于不动声色中令使君自惭形秽,不敢造次,《羽林郎》中,胡姬是断然拒绝,“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此等言语,何等决绝,使人凛然不敢轻犯,其刚中见贞见烈。由于人物性格的不同,故事结局也有所不同,《陌上桑》的结尾虽构制了悬念,但更倾向于一个喜剧性的结尾,符合民间诗歌迎合大众心理的特点,而《羽林郎》结尾的冲突激烈,女主人公性格刚烈,读者会为其结局而担忧。最后是两诗在语言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陌上桑》的语言通俗自然,生动活泼,更显俏皮风趣。由于乐府民歌属于大众集体创作,《陌上桑》基本上使用口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俗易懂,便于口耳相传,如“照我秦氏楼”中的“我”字。相比之下,《羽林郎》则雕琢气息较重,是比较典型的文人语言。

总之,《陌上桑》和《羽林郎》两首诗虽是同一题材,但二者展示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各放异彩,相映生辉。通过对它们异同的对比,我们也对这两首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则鸣《的孤独伤痛与汉末士人的生存焦虑》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

[2]曾惠莉《论的生命意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

陌上桑作者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诗歌《陌上桑》 曲笔烘焙 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

《陌上桑》是一首东汉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诗歌,讲述了一个名年轻美貌女子巧拒太守调戏的故事。这位叫罗敷的女子家喻户晓,她的名字成为后世美女的代名词。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被塑造成功,是因为作者步步铺垫、层层蓄势,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了曲笔烘焙。

一、景物烘焙,酝情酿意,增色添彩

1.环境烘焙,酿造美好氛围。

美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常常和周围的景物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山之嵯峨,离不开青翠覆顶、白云缠腰;水之浩渺离不开烟笼雾绕、波光涌动;有青松有白云始见山之风韵,有烟雾有波光方显水之灵动。景之若此,人物亦然,大家都喜欢看电视,都被电视里那些歌星的美丽和她们那甜美歌声倾倒,甚至成了她们神魂颠倒的粉丝。其实,那些歌星固然天生丽质,但是没有了艳丽的服饰,没有了精心的化妆,没有了舞台上迷幻的灯光、缥缈的烟火、高保真的音响形成的一种氛围,那美就不会那么惊心动魄。不信你让她们到一个空旷的广场上演唱,让她们素颜朝天地面向观众,你会看到她们眼角涌起的皱纹和脸上的一个个雀斑,你会听到她们歌声中的干涩和不快,这足以让你大跌眼镜,何来的美感?《陌上桑》这首诗就很注重这种人物活动场景的烘焙、美好氛围的营造。“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作者安排罗敷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去采桑,此时,旭日东升朝霞满天,罗敷采桑就有了一个层次分明、色彩艳丽的背景:苍翠欲滴的桑叶,晶莹剔透的露珠,都沐浴在灿烂的朝阳中,还有地上艳丽的野花,翩跹的蝴蝶,矫健飞奔的稚兔。这一切都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氛围。这就像人们照相的时候,在身后挂一幅山水布画一样,渲染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境,在这美好的情调和意境中,罗敷出场了,不要说美艳的罗敷,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会平添几分姿色。

2.器物烘焙,映衬人物高贵的神韵。

古人云“好马配好鞍”,反言之,就为“好鞍衬好马”。此话道出了事物之间有一个相得益彰、相互映衬的映照衬托的关系,美好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能达到一种烘云托月的效果。现代车展之所以重金聘请美女车模,要的就是发挥“美女香车”的特殊作用。冷金属质感的轿车的流动性和美女的千娇百媚的灵动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那车就不再是一堆钢铁、橡胶,而是有了人的灵性和神韵,甚至有了人的情感,活脱脱一个玲珑少女站在你面前,向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你恨不得立即执子之手相约还家,这样,那辆车即使你一时三刻不能买回家,也会让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贷款把它买下来。在这个活动中,汽车商家要的就是美好人、物之间的互补映衬、添姿加色。《陌上桑》在写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着意强调罗敷采桑时所使用的篮子的络绳是用黑丝做的,用来钩桑枝的笼钩是用桂树的枝条做的,主要目的是用器物的精美华贵来映衬罗敷神韵不凡,达到“好鞍衬好马”的效果,就像一个开宝马轿车的女人一样,那富有高贵是别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这样,罗敷高贵的气质美就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

3.服饰烘焙,映旷世娇颜。

常言道:“人要衣服,马要鞍。”从古到今的文学作品,无一例外地对人的着装进行描写刻画,这是因为人的着装能衬托人的容貌、气质,反映人的性格特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塑造了众多女子形象,曹雪芹不厌其烦地对其穿着的细微之处勾勒着色,通过她们的服饰来反映她们的性格,或“满身锦绣,珠光宝气”,或“青缎白绫,衣着朴素”,人物的富贵贫贱在衣着服饰描写中充分显示出来。《陌上桑》描写罗敷的服饰可谓别具匠心,作者并没在款式、色彩、图案上下工夫,而是抓住其服饰的质地来描写,这是为了突出罗敷的美丽高贵。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头上的“倭堕髻”中自然少不了金钗银饰,“耳中明月珠”更是世间珍品,“湘绮”、“紫绮”皆布中的奢品。这一切精美、高贵的服饰,自然映照出女主人罗敷的旷世娇颜。

综上可以看出,诗歌这一部分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直笔写景、写物、写人的服饰,其真实目的却不是景、物、服饰,而是为了烘焙那种氛围。之所以不说衬托,是因为衬托往往是一次性完成了的,而对罗敷的衬托则是由外往内、由物及人,文火慢炖,是一点点地积累聚集的。这种从背景到器具再到服饰由远及近层层深入的烘托写法,叫它烘焙是再合适不过了。罗敷正是在这烘焙好的氛围中出场,她的美才得到生动形象的展示。

二、人物烘焙,旁写旁绘,它化美貌

《陌上桑》是一首来自民间的诗歌,民间文学描写美貌的女子常用两种手法:一是正面夸张法,如“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迎风展”。美不美?美到了极点。我们读后脑海自然就浮现出一位素手纤纤、柳腰婀娜的窈窕淑女形象。但这是一种夸张的文学形象,你不能据实理解,要不就成笑话了:“柳叶眉”,柳叶有多宽多长,长在脸上那还不是活生生的一个“李逵”;“樱桃小口”,小口真如樱桃大小,不仅不美了,连吃饭都是问题,你吃大米都得一粒一粒地吃,一顿饭还不得吃半天;杨柳细的小腰,一阵狂风吹来还不得拦腰折断。这样的女子不要说美,简直是个妖精。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样写追求的是一种文学的神韵,讲的是夸张下的艺术真实,一种艺术形象的可触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夸张,人物形象的真实可感才呼之欲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美到极致的东西,很难用语言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种时候,古人往往采用避实就虚、旁写旁绘、侧面描写、曲笔烘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这种描写能借助读者的认知再构,融入读者的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在内心再现一个符合自己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象,这样的“美”才真正到了读者心中。因此,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常常被民间文学采用。如写一女子美貌,如,“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相容女子身材恰到好处;用“沉鱼落雁之容,闭花羞月之貌”,极言这女子美丽。《陌上桑》在描写罗敷美貌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曲笔烘焙的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歌不着一笔正面写罗敷的美貌,而是通过对周围的人见罗敷失态的旁写旁画,烘云托月地烘焙出罗敷惊人的美貌来。这样罗敷一下子就美到了每个读者心中,创造了一个“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罗敷”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曲笔烘焙的魅力。相反,如果罗敷本人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她的美则不可能震撼每一个人,因为众口难调;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看法,一美难称百人心,罗敷就不会美到每个人心里。所以,正是采用了曲笔烘焙的手法,读者在读此文时,才能结合自己的审美爱好、个人认知,再创出一个符合自己审美爱好的罗敷形象。

三、语言烘焙,巧借夫婿,严拒太守

陌上桑作者范文第4篇

古代养蚕人很辛苦。元・杨维桢《采桑子》:“吴蚕孕金蛾,吴娘中夜起。明朝南陌头,采桑鬓不理。”忙啊!为采桑,女人连简单的梳妆都顾不上。明・高启的《养蚕词》说得更具体入微:每到养蚕季节,“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二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繁劳的蚕事,历历如在眼前。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养蚕业仍然艰辛备至。茅盾先生的《春蚕》,即是一幅吴越之乡蚕事生活的全景图,深刻地再现了当时蚕农的勤苦和辛劳――虽然作者的立意并不仅在于蚕。

养蚕自然离不得桑。我记得小时候桑树都是高大的乔木。旧读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常不解,鸡怎能飞上高高的树巅?后去农村,发现有些地方桑树长得矮小,树型也不美,七歪八扭的,原来此地蚕农采桑是将整枝剪下,捋下叶子,枝条用于沤纸浆造纸,年复一年,造就了灌木丛似的桑林,鸡自然方便地跳了上去,鸡喜“落架”,故而能于枝头引吭高歌。可见陶先生对乡村生活之熟悉,“田园诗人”的桂冠不为虚有。但由此也感佩桑树对人的贡献不小!

除为养蚕、造纸外,桑树还结有桑葚,三五个一簇,躲在枝叶间与孩子们捉迷藏。桑葚青而红的酸,颜色发紫、发黑就成熟了,熟透的桑葚甜而汁水充盈,胜似枣,我们小时候就把它亲切地叫作桑枣,至今想起桑枣的甜美,依然令我回味无穷。桑葚也有写作桑椹的,绍兴鲁迅的“百草园”里有一棵桑树,园门两侧的楹联题为:“俯听蟋蟀鸣,仰视桑椹熟。”写作椹似乎更贴切些,椹从木,本就是树上的果实。少年鲁迅大约也喜欢爬树,摘食桑葚的,或许也曾采桑养蚕?

养蚕于孩子们自然是好玩,我常守在蚕盒旁看它们吃桑叶,我发现蚕吃桑叶很有规律,它们总是沿着叶子的边缘一圈一圈地吃,吃相也雅,不争不抢,忙而不乱。蚕盒里如果有很多蚕,环境安静,可以听见它们啮咬桑叶的声音,嘈嘈切切,下小雨似的。蚕的食量大得惊人,它们几乎一天到晚都不停嘴地吃,桑叶像铺棉絮似地盖上厚厚一层,转眼间便吃得只剩下些筋脉叶梗。我小时候常为桑叶发愁,附近的桑树采光了,到远处去,远处的没有了,省下早点钱买,看到宝宝们吃得香,比我吃饱还高兴。

陌上桑作者范文第5篇

古典诗文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同样的作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经典诗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因此《大学语文》的诗文教学无需刻意规避初高中教材里出现过的经典诗文,而是从审美上感染学生,从人文素养上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增进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关键词:

大学语文;古典诗文;经典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流的能力,但更重要的,还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以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因其重要性,而贯穿了大部分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让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高考,中学语文教育仍然偏重于诗文背诵和字词、段落的理解,意境优美的古典诗词变成了“文言串讲”。虽然这种做法能够强化学生对文言文含义的理解,但是在审美教育方面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古典诗文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加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热爱的主要途径,因此欣赏古典诗文美感,感受中华文化精髓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上。

在教授《大学语文》的时候,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疑问:“课本中选的诗歌很多是已经学过了的,为什么到了大学还要学?”我一般不直接回答为什么,而是给学生提几个问题,比如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要作品、人生经历,又如作品中最让你有感触的诗句是什么,作品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学生们十有八九不能回答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还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对诗歌有所认识,但既没有从美感上欣赏诗歌,也没有从情感上感受诗歌。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为我们指出了学习古代诗文的几种层级:“接受美学指出:读者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上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结构、形象的使用、体类的传统中,从它的价值、作用等各方面去品评和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有感发生命的读者。”[1](24)显然,初高中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可以算作是第一个层次的读者。而《大学语文》中同样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为的是通过对诗歌意境的阐释,使学生能够成为第二个层次,甚至是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拿《天净沙•秋思》为例,学生都知道是元朝诗人马致远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思,而且能够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但是这种羁旅之思是如何通过意象叠加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表现出来的呢?这首小令共27个字,却包含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意象与意象连缀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展现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行人归家,而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行走在荒凉古道上的图景。第四句“夕阳西下”,化用了“日夕当归”这样一个传统的原型意象,在这里,黄昏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同诗人的心理轨迹联系在一起,悲凉孤寂之情顿生,于是就自然出现了最后一句的抒情:“断肠人在天涯”。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运用,调动读者的人生体验,使读者与诗人达到情感上的沟通。首句“枯藤老树昏鸦”,描绘出一幅深秋的黄昏,乌鸦归巢的凄清景象。但是诗人为何要选择在中国文化中作为“晦气”象征物的“乌鸦”呢?这是因为乌鸦最恋巢,在归巢时会发出尖厉的叫声,因此当漂泊他乡的游子听到乌鸦互相召唤着回巢,自己却有家难回时,心情一定会异常感伤。这种情绪上的感受,实际上就通过视觉和听觉表达出来,这就是通感的修辞。下句也是这样,“小桥流水人家”,写的是人归家。唐人有诗“小桥流水有人家”,江南水乡很多人就居住在小桥之下,流水之旁,黄昏时分,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开始烹制晚饭,到处是炊烟袅袅,一派人间烟火的温暖景象。这句除了视觉之外,还有听觉和嗅觉的参与。黄昏人家必是热热闹闹、饭菜飘香的。这种归鸟与归人的热闹,更衬托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所以这首小令也被称为是“秋思之祖”。

我们这样从文字的排列组合,意象的叠加和通感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这首小令,就阐释出诗人创造出的意境之美,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鉴赏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理解,加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想象,就可以达到诗歌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很好地品评和欣赏诗歌了。《大学语文》教育还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培养第三个层级的读者。我们以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汉乐府《陌上桑》为例。这首诗也是中学时已经学过,并且要求背诵了的。中学在讲这首诗时,强调的是民女不惧强权,反抗太守的无礼调戏。到了《大学语文》讲这首诗时,就不再重复这样的一种分析角度,而是进入到诗歌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中去,通过对“赞美女”、“桑林戏”和“夸女婿”这三个中国民间习俗的介绍,来重新解读《陌上桑》的故事。第一段是对罗敷美貌的描绘,罗敷穿戴华丽,她的身份究竟是富家小姐还是如她自己所言,是个官太太呢?其实中国民间流行着“赞美女”的习俗,因此在对罗敷之美的表现上极尽夸张,正面的穿戴打扮,加上侧面的烘托渲染,塑造出一个中国美女的典范。而罗敷的身份很可能只是一个相貌美丽的“采桑女”,衣着的华美只是出于“赞美女“的需要,而做出的夸张。这首诗的重头戏是在“桑林戏”这个部分。在汉代以前,男女约会比较自由,桑林就是这样一个幽会场所,《诗经》中有多首诗歌表现男女在桑林中的恋爱,“章培恒、骆玉明两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说到《陌上桑》母题渊源:‘中国古代的北方盛产桑树,养蚕业也相当发达,每当春天来临,妇女们便纷纷采摘桑叶,《诗经•魏风》的《十亩之间》,对其情景有生动的表现。”[2](175)到了汉代后,男女交往受到限制,但是每年在春季阳光明媚的时候,还是会开放数日,供男女在桑林中自由相会。因此故事发生的场所在桑林,使君敢于在桑林中大胆地向罗敷提出要求,也就不难理解了。从这点来看,“使君”还是一个遵守礼法的人,他不是在任意的场所里示好,只是在特定的“桑林”中,并非像有些教科书中写的“强占民女”那样恶劣。罗敷为了拒绝使君的要求,所使出了夸耀丈夫,羞辱使君的一招,这是有“夸女婿”的民俗根据的。“夸女婿”实际上就是夸丈夫,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却有着四十多岁的做太守的丈夫,在情理上说不通,因此只能说她利用了“夸女婿”的习俗,让使君自惭形秽,从而拒绝使君的示好。汉乐府有不少佳作是采自民间,因而故事的发生、发展就与当时的民风、民俗密不可分。从民俗的角度来看《陌上桑》,我们会修正以往对于罗敷和使君的看法,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传统文化,对诗歌的意蕴和情感产生自己的看法。这也就成为了第三个层次上的,“最有感发生命的读者”。不仅诗歌的欣赏可以从意象、文化上加以延伸与开拓,古典散文教育同样不可局限于文言翻译。以庄子《秋水》来说,这篇散文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出现过,所以学生基本具有疏通字句的能力,也理解庄子的用寓言故事阐发哲学道理的艺术手法。《大学语文》也收录《秋水》,我们就要从人生价值的层面来启迪学生,因为大学四年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熟的重要阶段,如何从庄子的思想中找到对现实有意义的因素就更为重要。

《秋水》中河伯和北海若的第一次对话里有这样几句:“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马体乎?”[3](24)庄子分析了大和小的概念都是相对的,而人看似很强大,其实不过是万物之一,过分地夸大人在世界中的重要性,不断满足人类膨胀的欲望,必然造成对自然环境的大肆掠夺,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近年来全球北极冰川的消融,酷热、严寒等极端气象的出现,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发等等,无一不在警告人类必须要认清自己不过是万物之一,世界上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而已,人类的过分膨胀终将导致自然的报复。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提出的观点,正与现在西方学术界流行的生态美学有着思想上的共通之处。我们在介绍《秋水》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启发他们重视环保,善待自然,这样古典散文就具有了当下性和现实性意义。从这三个例子不难看出,同样的作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经典诗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因此《大学语文》的诗文教学无需刻意规避初高中教材里出现过的经典诗文,而是从审美上感染学生,从人文素养上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增进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作者:冯雁 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好诗共欣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欧阳萍,邱光华.《陌上桑》母题渊源[J].合肥:学术界,2007.

相关期刊更多

散文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益阳市委宣传部

农机市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苏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