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儿香

女儿香

女儿香范文第1篇

女儿茶的由来

“采得女儿三千年,人间极品话雅兴”。听一位开茶庄的朋友说,山里采得的极品茶,也就是让妙龄少女上山采茶,山风吹来,人影伴着蝶影纷飞,采得的茶自然就有了女儿的灵气香韵了。如果是采皇家的“女儿贡茶”,采摘过程更加玄妙:少女们凑近一棵棵绿色的茶树,先用美丽的睫毛扫去叶子上的露珠,然后才能用纤纤玉手,采摘一片片新茶嫩芽,每位少女还必须戴上可以盛装新茶绿芽的胸兜(古时候少女戴的文胸),因为只有这样,劳动时流出来的汗水才会随体温一同沁入胸兜――氤氲之气浸染片片新叶――这就是“女儿贡茶”必须进行的第一道加工程序。

朋友说,女儿茶喝到嘴里,一杯茶就是一种清香可口的感觉,一杯茶就是一阵袅袅升腾的热情,一杯茶就是一点若隐若现的缥缈,一杯茶就是一腔思绪练达的幻境……

关于女儿茶,笔者最早是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读到的――袭人和晴雯为宝玉准备的女儿茶,拿出来给巡夜到怡红院的“林之孝家的”喝――就是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让笔者第一次认识了文学作品中的女儿茶。

其实,女儿茶也不是文学大师的凭空杜撰。现在,云南和山东泰山都有女儿茶,云南是普洱茶的产地,清朝的阮福写道:“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因而,笔者以为,《红楼梦》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一种。后来笔者终于到了云南,亲自品尝了女儿茶,感觉与《红楼梦》中描写的毫无二致。另一处就是山东泰山的女儿茶,相传唐代帝王到泰山封禅祭天,于是当地官吏选派美丽少女采下泰山深处的早春新茶,将泰山的泉水用少女的体温焐热。然后供帝王品尝享受。前年,笔者去泰山时,终于见到了现代女儿茶。这种茶采用现代剥学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已经是中国茶中的一朵奇葩。那次笔者喝到了真正的泰山女儿茶,品一口茶在口,清香婉丽,回味无穷,仿佛咀嚼着茶与人生,一种美好的幸福感受让我渐入佳境。

盘点“女儿茶”

其实,在中国许多产茶的地区,有不少地方都有女儿茶。

云南的女儿茶

其实,女儿茶并不神秘。在云南茶区,勤劳的各族妇女自古至今都是茶叶生产劳作的主力军,她们常常迎朝露,顶烈日,冒风雨,踏夕阳,早出晚归,采茶制茶。茶叶融入了她们的情感,茶叶寄托了她们的希望,她们采制的茶叶也常常被称为“女儿茶”。

清代普洱贡茶之五:女儿茶 《红楼梦》第63回中写到:“宝玉忙笑道:‘……今儿因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顽一回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说:‘该焖些普洱茶喝。’袭人晴雯二人忙说:‘焖了一茶缸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

这里提到的“女儿茶”其实就是一种普洱茶产品,是由云南上贡满清皇室的贡茶之一。

明清时期,云南茶区以生产普洱紧压茶为主,产品主要有团茶、饼茶等,其加工工艺为:大叶种茶树鲜叶――锅炒杀青――手工揉捻――晒干、晒青毛茶――蒸软――揉(压)制成形――晾干。

公元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满清平定云南,普洱茶作为云南特产之一开始上贡清皇室。公元1729年(清雍正七年),清朝廷设立普洱府,管辖今思茅、西双版纳等广大地区,同年在府治宁洱县(今普洱县)设立普洱贡茶厂,以西双版纳的倚邦等六大茶山原料精制普洱贡茶,并在攸乐山(今景洪市基诺山乡)设立攸乐同知(后改为思茅同知),负责监管普洱茶生产、进贡及运销事宜。由于满族是一个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满族统治者更是山珍海味无所不及,难免引起消化不良。普洱茶由于具有显著的消食健脾作用,而深得满族统治者的喜爱,皇宫中饮普洱茶成为时尚。除了皇宫自用之外,普洱茶还大量赏赐给皇亲国戚或有功之臣,拥有普洱茶成为满清显贵的一种标志。

女儿茶作为普洱贡茶之一,在清代史籍中多有记述。其中,在阮福《普洱茶记》(公元1825年前后)中,对女儿茶等普洱贡茶的记述较真实、详尽:“福又检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可见,普洱贡茶中的女儿茶是专指以春季优质原料加工而成的四两重团茶。《红楼梦》中贾宝玉喝的也应是这种小巧玲珑的女儿茶。清末民初,四两重团茶逐渐演变成“碗臼状”沱茶,主产于大理州下关茶厂。至今,这种由普洱贡茶演变而来的沱茶一直是下关茶厂的主要产品,且一直深受国内外普洱茶消费者的喜爱。

现代女儿茶 在云南茶区,至今仍有不少被称之为“女儿茶”、“女儿环”、“女儿绿”、“姑娘茶”的茶叶产品。

勐海现代女儿茶 香港茶商称之为“白针金莲极品”,属于普洱散茶类,其原料为当地傣族、哈尼族等民族妇女采制的优质晒青手茶,经轻微渥堆后精制加工而成。成茶青栗色带金色芽头,有薄薄的白霜及淡淡的荷香。

女儿环 又叫玉环茶、玉坠茶,属手工造型优质绿茶产品。其加工工艺为:大叶良种茶芽――锅炒杀青――手工揉捻――手工造型――烘干。女儿环主产干勐海、景洪、思茅、普洱、景谷等地,主要由各族妇女采制,其外形为一小圆圈,似女人的耳环,故得名。该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选料考究、制作精细,且滋味甘醇、清香四溢、回味无穷。

临沧女儿绿 又叫姑娘茶、女儿茶,是云南省临沧地区名优绿茶中的佼佼者。传说当地年轻女子经常上山采摘茶树上等鲜叶,带回家中加工成茶叶出售,以备婚嫁。由于此茶汤清明亮、香气馥郁、形姿窈窕,为茶客所钟爱,冠以姑娘茶之名,后又叫“女儿茶”。临沧地区茶叶科技综合开发试验厂在挖掘总结前人茶叶采制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精心研制出“女儿绿”系列产品。该产品纤巧秀丽、披霜带绿、娇嫩可爱。汤色碧绿如玉、甘甜爽口,被誉为“滇中绿茶皇后”,1996年获国家农业部优质产品博览会铜奖。

广南姑娘茶 是一种竹筒茶,产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底圩乡,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茶树生长在底圩乡云雾缭绕的高山峡谷之中,每年阳春三月茶芽萌发之际,壮家少女们上山采摘细嫩芽叶,回家精心揉制,并掺入少量糯米,装入青竹筒内,压紧后在火塘边烘烤,待竹筒被烤得金黄时,剖开竹筒即成。少女们将这种竹筒茶珍藏于闺房之中,到“赶花街”时才将其作为定情之物赠送给对山歌时爱上的壮家小伙子。这种由姑娘们自采自制,且主要作为定情物的竹筒茶,被称为“姑娘茶”,一般客人只有在壮家儿女婚礼上才能品尝到这种风味独特、甘醇爽口、芳香袭人且茶香、竹香、糯米香三香合一的姑娘茶。

泰山的女儿茶

泰山女儿茶因相传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时,当地官吏找来美丽少女采下泰山深处的珍贵茶叶,浸以泰山泉水,经体温暖热,供帝王品尝而得名。

当代泰山女儿茶,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成果。经过几代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泰山周围培植繁育了上千亩优质茶园,成为我国茶叶家族中一束亮丽的奇葩。

泰山女儿茶具有许多独特的价值。其一,由于茶园分布于泰山周围属中国最北的茶区,又因泰山水质优良、昼夜温差大,且茶叶生产期长,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香高味浓。其二,泰山女儿茶属炒青绿茶,叶体肥厚,耐冲泡,汤色碧绿,有浓郁的泰山板栗的清香,且因加工管理精细严格,实为难得的绿色饮品。其三,泰山女儿茶成品曲卷优美,冲泡时茶叶始终沉于杯底,叶色由黑变绿,舒展开来,仿佛一群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给人以美的享受,引发无限诗情画意。

“男儿茶”VS“女儿茶”

女儿香范文第2篇

“叛徒”卡尔的女权秀场

一场先锋时尚秀?还是一场商业投机主义?无人可作出解答。唯一可以判断的是2015年的Chanle(香奈儿)毫无意外的取得了瞩目。

巴黎大皇宫被装点成巴黎街道的模样,道路两旁耸立着整齐的欧式 建筑,阳台、栏杆,甚至斑马线、水泥地都被悉数搬来复刻至此,造就了一条长达 130 米的“香奈儿大道”。名模卡拉・迪瓦伊、吉赛尔・邦辰 等为首,高举告示牌和标语,上书“历史是‘她’的历史”“女士优先”“拥有你自己的风格”,并拿着饰有山茶花的喇叭,卖力喊出各种女权倡议口号……

再反观 Chanel 本季设计,倒真有着尖锐凌厉的女权意味。Chanle设计总监卡尔将Chanle2015春夏成衣的结构分解重组,抽象的丝绸印花有着后现代主义的色彩,经典的斜纹花呢、小外套、阔腿裤、大翻领背、嬉皮群体的斜挎布袋、画满反战标志和标语的“绿书包”与手提箱……粗花呢外套继续大量出现,志在向香奈儿女士致意。略去了女性浓妆艳抹的性感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平底鞋和迷幻长靴。

你以为这只是为了布景而搞的噱头?那你可低估了卡尔背后的良苦用心。

“我已经完成了Coco Chanel都无法企及的成就,她会嫉妒我的。”自1983年起,“老佛爷”卡尔一直担任Chanel的总设计师,他是将Chanel成功复活的现代设计师,但他同时是众多人眼中的香奈儿“叛徒”。

一场女权主义的宣言由一位男性设计师策划,已是话题性十足,更何况,主角是早年曾对女权主义充满不屑的卡尔。他在《卡尔的世界》一书中曾写道:“我母亲说她从不玩女权,因为她还没丑到去做一个女权主义者。”

这些元素毋宁说是反映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等心声和卡尔对创始人可可女士的致敬背后,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卡尔深谋远虑的“思绪”。

秀场是一场话语权的战争。概念决定着时尚,左右着下一季的款式、流行、颜色、面料。2015巴黎春夏时装周包括巴黎世家、三宅一生、迪奥、让―保罗・高缇耶、高田贤三、纪梵希、圣洛朗、路易威登和爱马仕等全球著名时装品牌、新老服装设计师携新作亮相。

流行由谁领导成为一场明争暗斗。纵览所有大牌,无不别出心裁:GUCCI选择了复古,以复刻杰奎琳・肯尼迪时代的款式为主题;GIVENCHY一翻大面积印花的叛逆艺术家气质,将黑白作为主打Louis Vuitton 将科幻复古作为主题……

几乎所有的大牌们都试图塑造自己的概念和领导地位。女权之风劲吹,甚至也不是 Chanel 一家独大。――然而,赢了的当然是卡尔,因为――这是对以女权起家的品牌,却有着一个对女权从来不屑一顾的“叛徒”。

时尚就是一种不断“叛变”的玩意:永远不是衣服,而是“革命”

“我说的话都是玩笑,因为我就是一个玩笑。”自执掌Chanel以来,卡尔不可不谓“无事生非、不务正业”,与其说,他发扬了Chanel的时装,不如说他发扬了Chanel的概念和名声。

卡尔与可可小姐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叛徒与另外一个时代的叛徒的故事。

CoCo(可可),是典型的穷家女创业。正因为沾染着劳动人民的痕迹,她的设计从一开始就侧重于使用。她注意到当时的帽子都比头小,戴上后还要别上帽针才能固定,并不实用。所以决定设计出稍宽大而没有太多繁缛装饰的帽子。一顶舒适方便的帽子奠定了香奈儿王朝的根基。当时杜维尔的贵妇崇尚华而不实的风格,羽饰、长裙……她们以高规格的服饰来炫耀丈夫的地位。但越来越多走出家门工作的女性,感到这样的装扮不方便,而且很滑稽。因此,香奈儿服装坦率、自由的风格便大受欢迎。它的裙子为齐膝短裙,上衣为宽松直线形外套,衣料着重保暖和轻便。

香奈儿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只要结合当年的时代背景,就不得不佩服可可善于把握住时代脉搏的天才。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它意味着新纪元的到来。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女性就业的增加,这首先注定了女性服装不再是单纯地以取悦男性,不是以各种方式不“人道”地扭曲或强调女性曲线去满足男性的审美观点。更多的是以方便和舒适为前提。在人类漫长的服装发展史上,女性服装第一次被平等地定位为“适合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穿着”,可可作为第一批女性设计师,把第一代女权主义的诉求表达在服装上。

“我做的永远不是衣服,而是‘革命’”。步入20年代,可可设计出了令人哗然的作品,香奈儿从男装上取得灵感,一改当年女装过分艳丽的绮靡风尚。例如,将西装褛样式加入Chanel女装系列中,又大胆推出香奈儿女装裤子。

截止2013年1月31日,法国妇女权利部部长娜雅・瓦洛・贝尔卡桑才正式宣布不得在法国首都巴黎逮捕因穿裤子而被视为违法的女性。“女人禁止穿裤子”,这条1800年开始生效的法令一直延续至今已在法国有两百多年历史。

时至80年代,女人早从根本上被解放,女权和职业的概念早就无以撑起一个时装帝国的天地。保持精神领袖的地位,须得重新缔造一个时代的话语。

1983年,卡尔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接管Chanle,成功使品牌复活,令其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时装品牌之一。卡尔完美提炼 Coco Chanel的优雅精髓之余,适可而止地注入运动、摇滚元素,吸引一众年轻人,并将高级定制精湛工艺发扬光大,成功将战后的 Chanel引领上一条摩登典雅的康庄大道。

卡尔永远像“吃饱人参”一样精力旺盛,他第一个将芬迪的时装秀开上中国的长城,将Chanel秀一会儿开在火车上,一会儿开在旋转木马上。与其说他是一个时装大师,不如说他是一个“时代大师”,他精准的叛逆着时代,不停的开着玩笑。因为想穿下吸血鬼风格的Dior Homme男装,竟13个月减了42公斤,目前他最为畅销的还是在2002 年出版的《Karl Lagerfeld 减肥指南》。

卡尔对时装、摄影、文学、广告、音乐、报业、神话、插画、幽默作品和建筑,无不参与,随时把时尚和自己当做一个:玩笑!

2013年11月,曾经身为大胖子的卡尔,因涉嫌歧视胖子的言论被法国女性团体。“宽松的运动裤就代表失败的人生,如果你承认自己失败了,那就穿吧!”“结婚礼服没那么重要,反正还要离婚的。”“房子里最重要的物件就是垃圾桶““服装是用来自救的,而不是自杀。”……

卡尔执掌Chanle以来自来弃香奈儿的女权传统于角落,因为他深谙:时尚永远没有历史,只有革命,只有不断“背叛”自己。行为上与香奈儿小姐的截然相反和精神气质上的如出一辙,让他真正带给了Chanle现代生命力,被传媒封为“当代文艺复兴的代表”。

自由的“真伪”:

时装是女性权利的最大战场?

前阵子,艾玛・沃特森以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的身份发表题为“He for She”的女权主义演讲,引得全场起立鼓掌。关于男女平等的讨论往往视为一个政治话题,可卡尔认为大部分的女性自由其实只是个时尚话题。

“女人的自由往往先由身体开始。”女权首先在于“权”,大部分的女性主义首先将其强调为“女”。卡尔认为再也没有比时装和身体更利于女性的反叛和解禁,也更利于男性和女性同时接受。

“女人的脑袋更容易吸收身体的信号,而不是思想的信号。如果以美丽为目的,更容易让她们介入到自我的表达。”小说《乱世佳人》中,斯佳丽赴宴时,把绿色羊皮鞋从裙下露出一点吧,那已是一个淑女裙下能暴露的最大限度了。

迷你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度风靡了世界。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个热情、激烈、动荡的时代,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修复,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起来,他们自由,叛逆,反传统,热爱新思想、新事物,玛丽・奎恩特女士适应了这种趋势,勇敢地把裙子剪下一大截,女人从此露出了腿部。

裤装的出现,也是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往,裙子是女人惟一的正式服装,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桌子的腿都要用桌布围起来。桌子的腿如此,女人的腿可想而知。

上世纪初,夏奈尔女士设计的运动裤装,被保守人士视为离经叛道。此后,裤装却不可遏止地盛行起来。女人发现,扔掉一层层叠屋架式的裙子,穿上简洁裤装,她们是如此自由。

事实上,女人的自由往往是从衣服的解禁中开始。从拿破仑的禁止女性穿裤子,到黑色西装夹克搭配窄窄的裤脚的香奈儿出现在时装舞台上;从一句 “男女都一样”的号召举国列宁装男女穿一样,旗袍、裙子是罪恶,到泳装流行的年代,穿比基尼的女人比比皆是。

无论穿热裤还是全男装,女人通过时尚要求的其实只是一个问题:身体的自由度;女权主义要表达的其实也只是一个问题:女性不等于女性身体。

女儿香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性暴力有关情况进行了回顾研究。通过讨论社会对性暴力的认知说明了法律与社会支持机制及文化观念对受害者的报告和求助行为的影响,总结和评估了现有的干预及服务现状,进而对华人社会今后预防和制止性暴力提出了对策建议:(1)推进法制改革;(2)制定与完善反性暴力政策;(3)发展专业化和专门化的服务;(4)培训专业人员;(5)加强研究。

论文关键词:性暴力;妇女与儿童;理论与实务

导言

性暴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存在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包括社区、工作场所、学校,甚至家庭。性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危害,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性是人们从前羞于公开提及的话题,但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个体权利意识的崛起,性暴力、家庭暴力等问题得到了来自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内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都已对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等行为作出明令禁止,反暴力工作也在不同层面逐渐展开。在香港,性暴力犯罪及其诉讼程序早已在法律中有了明确规定,并已形成了专业性的社会服务系统。研究认为,一方面社会中的性暴力侵害事件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由于问题的敏感导致大量事件未被揭露,不论从研究还是实际干预来说,现有资源与实际需求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两岸三地都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者、决策者和服务者共同参与到反对性暴力的工作中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立场,对中国内地与香港性暴力理论及实务进行回顾、检讨及展望,以期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并为更进一步的讨论提供参考。

本文讨论的问题包括:性暴力概念的界定、性暴力的形式、数量及发生率,中国内地与香港性暴力问题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有研究,社区对性暴力的认知及其防治对策。

本项研究是在对多个学术期刊及书籍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riminal JusticeAbstracts(刑事司法文摘)、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PsycINFO(心理学文摘)、Social Services Abstracts(社会服务文摘)、Sociological Abstracts(社会学文摘)等数据库。一些政府文件,如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等,以及对该领域重要学者、政府官员和港、沪、深三地NGO组织成员的访谈也构成了本文的资料来源。

一、性暴力的界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性暴力是指“在任何地点发生的由任何人强行施加的性行为、性行为企图、非意愿的性评论、性要求和性交易以及其他直接针对他人性特征的强迫行为(如,心理恐吓、身体暴力或人身威胁),而不论该行为人与受害人的关系如何,发生地点包括但不局限于家庭和工作场所”。不同国家对于何种行为可被视为性暴力有着不同的区分标准。概括来说,这些行为包括强奸和非意愿性接触(不论侵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如何),对无自我防御能力者的性虐待(包括有精神和身体缺陷的成人和儿童),一定关系内的强迫交往(包括婚姻和同居关系),拒绝采取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措施,强制堕胎,强迫他人卖淫,以及其他侵犯妇女性权利完整的行为。目前在中国相关研究中,强奸、性侵犯、性虐待、性骚扰以及性暴力等具有相似内涵的概念,常常被相互替代使用。此外,在涉及家庭内部的性暴力时,也往往与家庭暴力相提并论。研究认为,所有对妇女性权利的侵犯行为都可视为性暴力,既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又可发生在亲密关系之间,对这类关系的界定目前还存在一定分歧,广义而言,可以包括夫妻关系、恋爱关系、亲友关系、同事、同学关系乃至其他的一般相识关系,而在狭义上则主要指具有恋爱关系的双方。基于性暴力的广义内涵,本文的回顾主要涉及婚内强奸、约会强奸、陌生人强奸、强行性要求、性骚扰以及儿童性虐待等多种形式。

二、中国性暴力的形式和数量

1.婚姻中的性暴力

婚内性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2.7亿个家庭中,30%存在程度不同、形式不一的家庭暴力,16%的妇女承认受过配偶的虐待。施暴者九成是男性,受害者85%是女性,婚内强奸是导致家庭解体的一个主要原因。另有研究指出,农村女性受配偶性暴力的比例相对更高。

一项关于香港家庭暴力的概率人口研究中,约8.9%的女性承认以往曾遭到过伴侣的性强迫,上一年发生的比例为4%。该研究还指出,调查前一年中对女性的严重性暴力发生率为0.35%,即以威胁或使用武力的方式强行实施性行为。以此推算,每年遭受婚内强奸的女性应在6000人以上,这一数字远远大于香港社会福利署接到的报告数,2006年报告的个案仅有11例。政府掌握的数字和研究估算数字之间的巨大出入表明,多数性暴力受害者在事发后并没有向警察或社会服务机构报案。

2.约会性暴力

约会性暴力通常发生在具有恋爱关系的双方,是亲密关系暴力的一种主要形式。一项对中国女大学生性受害情况的调查显示,88.20%的人遭遇过口头性骚扰,42.36%的人经历过非意愿性的身体接触,0.56%-11.80%的人遭到过不同形式的性强迫,其中7.30%被强奸或企图强奸。然而受害者的报告率极低,只有18%的人告诉了父母,3.73%的人向警察报案,多数人没有得到外界支持而默默地承受伤害。香港一项对651名高校学生的调查得出,以往和过去一年中受到过性强迫的人分别占19.8%和14.6%。

3.儿童性虐待

陈晶琦等在辽宁省进行了两次高中生调查,当被问及16岁以前的经历时,2.3%的女生说自己曾在非自愿的情况下遭遇过别人的性企图,5.8%的人曾被触摸或抚弄胸部或下身。他们后来的研究还证明,16岁以前任何形式的非意愿性经历在女生中的发生率(16.7%)都高于男生(10.5%)。

香港的一项大学生调查得出,有4.3%的男生和7.4%的女生存17岁前曾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性暴力,其中有近1/3由是陌生人实施。后来的一项住户调查中,根据家长的反映,有0.3%的孩子受到过性骚扰(如被强迫进行性接触或被接触),还有0.1%被强迫性交(儿童总样本数为2081),这还不包括家长未曾得知的事件。香港社会福利署的保护儿童资料系统(CPR),收集了儿童虐待案的有关资料,根据该记录,2006年,在806件儿童虐待案中,约有28.9%涉及性虐待。

4.性骚扰

目前中国内地学者对性骚扰较为一致的认识是,它是违背当事人的意愿,采用一切与性有关的方式去挑逗、侮辱和侵犯他人的性权利,并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其行为方式包括口头性骚扰、行为性骚扰和环境性骚扰。性骚扰大多发生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工作场所,最常见的是非意愿的性玩笑和性评论,非意愿的故意身体接触,以及要挟性的约会要求。

新浪网前不久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8282名回答者中有60%的人表示曾遭到过性骚扰。全国妇联的调查结果类似,70%的妇女都受到过性骚扰,其中32%的人曾被上司骚扰,16%的人曾被同事骚扰。香港的住户调查显示,1.6%的妇女受过性骚扰,0.5%的人曾被他人强迫进行性行为,其中27.3%的人受性侵害时的年龄未满17岁。

5.强奸

强奸是一种严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的性犯罪。在香港,强奸、性骚扰等个案资料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以帮助受害者为目的的社会服务机构,如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每年报告的强奸案为100-200件。另一类是由香港警务处记录的犯罪资料,根据该记录,每年约有100起强奸案,1000起性骚扰和猥亵案。香港政府统计处也组织过一些关于强奸和性骚扰犯罪及受害案的调查。1998年的调查报告了12500起案件,参考前面由香港警务处提供的数据,可以推算当年强奸和性骚扰的报案率仅为10%。由于中国内地没有公布关于强奸和性骚扰犯罪的官方记录,因此很难估计其实际的发生率。

6.性工作者暴力

中国社会的性产业现实地存在着,但却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可,即便在香港这样的国际化都市也同样如此。研究表明,相对而言,性工作者更容易受到暴力和歧视的伤害,例如,缺乏人身安全感,被顾客强奸(3.4%)、殴打(7.9%)或口头侮辱(11.2%)。香港一项针对女性性工作者的研究也指出,回答者所捕述的自身生活质量要低于从事其他工作的妇女,她们同时还面临着较高的性虐待风险,且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

7.网络性暴力

网络性暴力已经成一种新的威胁青少年健康的暴力形式。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中国也未能摆脱这种影响。香港有研究指出,约有60%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曾经历过网络性暴力,其中女性(63.8%)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51.7%)。这一新的暴力形式应当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三、社会对性暴力的认知

1.对性暴力概念的认识

与以往相比,性暴力问题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但公众对于性暴力的认识仍不够充分。中国法学会在1999年进行的“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的项目调查显示出,在涉及精神暴力、身体暴力和性暴力的行为中,公众对身体暴力的认识情况较好,而与性暴力有关的,如迫使妻女卖淫、强行与妻子过性生活、与女儿姐妹有性关系等行为,都有相当比例的人认为不属于家庭暴力。另一项研究也显示,被调查的夫妇中有半数以上都认为夫妻间不存在“强奸问题”。

有一项对香港中国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同意公然的非意愿身体接触和强迫性行为是性骚扰,但对于性别歧视和厌恶女性的行为、要挟性的约会要求以及未经允许公开他人私人情感等问题,只有小部分人认为属于性暴力。

2.对性暴力受害者的态度

受害者的报告和求助行为也与其自身及社会上的观念有关,香港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受害者中,只有39%告诉了他人,并且在已经报告的事件中,有56%没有得到追查。受害者隐瞒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对事件处理结果的预期很低,还有一些人害怕侵害者会施加报复使自己再度陷入困境,或是对相关责任部门能否进行积极干预抱有怀疑态度。

羞耻感是妨碍受害者求助的重要因素。在中国文化中,性的问题及与性相关的问题,仍然主要被看作一个道德问题而非一个权利和人权问题。长期以来男权主义文化对女性的定位是,以其父亲、丈夫和儿子为自己的生活轴心。而一个中国妇女的成功之处,也主要体现为她的家庭,特别是丈夫和子女的安康。传统文化对女性贞操的强调,使得受强奸的妇女往往会被认为是与人私通或是品行不端。对犯罪人进行强力反抗被认为是受害者自身的责任,甚至在医疗工作者中(比如香港急诊室的医生)也有36%的医生认同“妇女有责任保护自己免遭强暴”,还有更多的女医生同意“如果一个妇女尽力反抗,她就可以成功地躲避强奸”。这些观念都可能导致人们对暴力受害人的谴责态度。如果受害事件被公开,就会使其家庭蒙羞,这给受害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而她们可能会选择长期忍受这种伤害。

四、性暴力的干预和预防

1.中国内地:自上而下的政策干预

1995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中国内地促进男女平等,打击对妇女的暴力工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目前,中国内地已有多部法律明确禁止对妇女和儿童的家庭暴力及包括性暴力在内的其他暴力形式,这些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除了法律规制,一些政策文件也将禁止家庭暴力和性暴力反映在了妇女和儿童的方针政策中,如《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等。

这些政策法规主要依靠一个自上而下的中央机制来具体实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各政府部门贯彻执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政策,它和相关组织、各级政府的各成员单位通过制定详细计划来指导国家和地方两级的工作。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作为全国最大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在国家和地方两级通过其各省分支机构推动消除暴力和保护妇女儿童的工作。

除了政府部门的政策干预,在中国内地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家庭暴力服务,包括热线和咨询服务、受虐妇女庇护所、教育和竞赛活动等。如全国妇联于2005年举办了全国性的“零家庭暴力社区”活动;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也在国内开展了多项宣传、研究和服务项目;北京著名NGO组织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一直为遭受家庭暴力和性暴力的妇女受害者提供热线服务和咨询;陕西妇女家庭研究会为受虐妇女提供了培训及其他服务;深圳市罗湖区建立了由十部委组成的家庭暴力防护中心。在许多地方社区,也出现了为受虐妇女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机构或团队。但目前,中国内地还没有专门以性暴力受害人及其家庭为对象的专业性服务,NGO组织也未得到充分发展。

2.香港:社会与司法的协调干预

香港地区对性暴力的干预机制与内地有所不同,以政府提供资金,专业机构提供服务为主,刑事司法、卫生及福利制度互相配合,在惩罚犯罪者的同时也为受害者提供支援。而法定服务,如处理儿童性虐待问题,由社会福利署专门提供。

目前,香港主要有三项条例主要对家庭暴力和性暴力受害人提供保护,分别是《刑事罪行条例》、《防止儿童色情物品条例》、《侵害人身罪条例》,这三个刑事法律具有惩罚性质。另外两个民事法规则具有预防性质,它们是《家庭暴力条例》(第189章)以及《性别歧视条例》(第480章)。

香港于2001年成立了一个打击暴力小组,由社会福利署署长担任主席,并由相关决策局和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制定方案,以协调有关方面处理家庭暴力和性暴力问题的工作。性暴力的干预和服务主要有三个层面:在初级层面,各种宣传和社区教育项目已经启动,以提高公众对于强化家庭团结、鼓励及早求助和预防家庭暴力必要性的认识;在支持层面,广泛的服务如家庭服务、住宿托儿服务、住房协助等都可提供给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帮助他们应付不同问题并防止情况恶化;在第三个层面上,专业性服务通过不同单位(例如,家庭及儿童保护服务课、临床心理学课、妇女庇护中心以及家庭危机支援中心)提供给遭受家庭暴力或性暴力困扰的个人或家庭。

东华三院营办的芷若园向性暴力受害者提供危机介入及支援的一站式服务,包括为受害人、面临家庭暴力或其他家庭危机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全面支持,并联系医疗和社会服务等单位,使他们获得所需的保障和服务。由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在2000年成立的性暴力危机中心(风雨兰)向女性性暴力受害者提供的服务包括:热线电话,24小时危机干预,安排警方问询和法医检查,医疗服务支持,深入或长期的咨询、陪护服务,遗属支援组,义工培训和宣传。此外,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护苗基金(ECSAF)、防止虐待儿童会也都向性暴力受害妇女和受害儿童提供多项支持服务。社会福利署还通过专门网站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证人援助是其主要服务之一。

五、中国性暴力研究的局限及防止性暴力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性暴力研究的局限

1.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目前已有学者开始从不同视角关注性暴力的研究。但关于性暴力流行率和风险因素的研究在样本和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研究样本主要取白中同内地、香港、台湾,还有少数来自中国移民。这些研究用流行病学方法来了解性暴力的发生率和相关性,用人类学方法来研究引起这些问题的风险因素,多以问卷、焦点小组访谈以及个案法来收集资料,有些研究者采用了标准化量表进行测量。关于性暴力发生情况的研究,由于研究者选取的目标群体、抽样方法、样本规模不同,所取得的结果也不同。而从公共部门,如卫生机构、庇护服务机构、信访部门、司法部门等获得的数据,南于大批受害者隐瞒了自己的受害经历,因而也难以反映出问题的实际情况。

2.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风险因素的解释

特定环境中的文化会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影响,而影响的方式会因社会政治与经济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有着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因而在分析文化因素的影响时必须保持谨慎。例如,中国文化中的孝道,有学者将它看作是家庭暴力的风险因素,也有人认为是遏制家庭冲突及其他家庭问题的保护性因素。目前,在讨论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家庭暴力风险因素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文化因素的讨论太过宽泛并且缺乏经验支持;第二,研究者没有对现代社会中的社会法律经济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3.中国文化:和谐文化还是容忍暴力的文化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容忍暴力的文化,这就假定了所有针对妇女的暴力形式,甚至是杀害,在文化上都是可以接受的,从而忽略了法律制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因此,这一说法只是就轻微暴力而言具有一定正确性,但却不适用于严重暴力。既然法律已经对暴力行为作出了定义和惩戒,就不能说暴力是被容许的,虽然文化可能会对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一定影响。这类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得到高度发展的时代,中国人还在多大程度上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对施暴者和受暴者产生影响。

4.未来应进行的性暴力研究

性暴力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认为,今后的重点方向主要有:第一,导入科学视角,如对不同形式性暴力的流行程度和年发生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风险因素,从而为中国性暴力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第二,建立收集案件资料的权威数据系统以及社区资料库,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性暴力受害的趋势和模式,探讨相应的对策。第三,统一研究概念,至少是对其做出系统界定,从而避免因定义不同而导致的案件发生量和发生率统计结果出现的偏差。第四,研究中缺失社会性别视角,导致研究深度与力度不足。此外,在今后研究中还应对自创量表或翻译量表的有效性做出证明。

(二)预防与制止性暴力的建议

1.法律改革

由于家庭中的性暴力目前还未得到法律的规制,因此需要对家庭暴力的定罪作出更具体的规定,同时应禁止所有形式的对妇女和儿童的性暴力,此外还要引入家庭暴力案件的强制和自愿报告机制。其他方面的法律措施还包括,加强儿童及被害人保护服务,重新讨论逮捕和起诉政策,推行法院委托处理罪犯的做法,成立家庭暴力专门法庭,要求进行家庭暴力凶杀和死亡审评,以及设立家庭司法中心等。内地的刑事和民法应当进行改革使之包含对家庭暴力案件的禁止令、限制令或保护令。香港的《家庭暴力条例》(第189章)也应当进行改革,以扩大性暴力定义的覆盖范围,同时也要扩大提供保护的范围。

2.完善反暴力政策

只有一个全面、完整和明确的反暴力政策才能引导和保障反家庭暴力和性暴力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政策应当包含以下原则:

(1)暴力零容忍:要向公众明确传达任何一种暴力行为都不可被接受或容忍。

(2)定义性暴力:政策应对所有形式的性暴力作出明确定义,并加以禁止。

(3)性暴力是一项人权问题:每一个人都有权维护其身体和人格权利完整,并且保护自己不受任何形式暴力的侵犯。

(4)采用公共卫生法处理性暴力问题:认识到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取决于社会政策和规划,以及国家、地区和社区在建设健康社区方面的协同努力。早期预防比后期的补救更为重要,有效的预防应当着眼于减少风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

(5)协调法律和社会对策,进行多学科协作:政府部门应明确自身角色,协调各方工作,采用整体性、跨部门、跨机构的社会和法律相结合的办法来防止性暴力,同时要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立与民间的伙伴关系。

3.发展专业性和专门化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性暴力受害者和处理施暴者,应当考虑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和项目。以下框架可为将来的服务建设提供一个参考。

(1)鼓励报告性暴力的做法,反对指责受害者的态度。通过宣传来保护受害者,并要求施暴者交代自己的暴力行为。

(2)安全是首要问题,将对受害人的保护置于维护家庭完整或关系和谐之上,加强受害人和证人的法律支援服务。

(3)结合法律、医疗和社会领域的服务,如紧急医疗照顾和医疗跟进服务,咨询,法医证据收集,法律支持以及社区咨询教育等,为受害者提供全面的支持。

(4)对性暴力施暴者除依法惩罚之外,还应进行治疗和教育。可以通过法院强制和自愿参加两种形式实行施暴者辅导计划,并定期进行项目评价,必要时作出适当调整。

(5)形成全面的包括咨询、保健及特别服务的家庭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强有力的社区和邻里网络,弱化家庭不良习俗的影响,减少暴力风险。

(6)进行全国性的、反性暴力宣传和教育,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求助,性暴力相关法律,法律援助服务和社会服务)和态度(强奸迷思,暴力零容忍,承认性暴力是一种犯罪,性别平等)两个方面。

(7)提供热线电话服务,使之起到风险评估和问题分类的作用,指导来电者转向紧急服务(如庇护所、警察、急诊)或是寻求危机服务。

(8)在学校开设基础课程,教导儿童如何识别暴力以及危险情境,向他们传授保护自己免受性暴力的技能。

4.培训专业人员

首先,要对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人员进行专门培养,并形成一份多学科干预和支援受害者的协议案。第二,通过专业化的培训项目来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敏感性和理解力,包括律师、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第三,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相应课程,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受到甄别、评估和处理性暴力案件的充分训练。

5.研究

在推动政策法规和专业服务发展的同时,应当鼓励和支持开展相关研究。除前文提到的建立数据系统,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概念规范化之外,还应引入社会性别视角,进一步研究特定的文化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考察性暴力对受害者、施暴者及旁观者的影响,对各项规划和服务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测量家庭风险水平,计算性暴力服务的成本。

女儿香范文第4篇

2007年底,程菲出任国家女子体操队队长。19岁的程菲也算是“老将”了,她的 “程菲跳”,既是她的绝招,也是被国际体联命名的动作。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大名鼎鼎的“体操皇后”,并不出生于体操世家,而是出生在一个寒门贫户,她的妈妈还是个下岗女工!那么,一代体操名将和她的下岗母亲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妈妈送我走上体操路

程菲的爸爸程立高是黄石港的一名普通调度员,妈妈徐春香也是一位普通女工。徐春香长得小巧玲珑,丈夫的身材也不大高,怀上程菲的时候,家庭条件又很差,根本没有补充什么营养,所以,程菲降临到人世间,个头也很小。女儿“先天不足”,让徐春香夫妇十分着急。

为了让女儿长高,徐春香和丈夫商量,想多多培养女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程菲长到4岁的时候,她便和丈夫一起,把女儿送到了黄石体操队训练。过了一段时间,徐春香却后悔了:女儿这么小,就要参加强度那么大的训练,是不是她这个当妈的太狠心了?她跑到体操队,站在训练场边,偷偷地看着女儿小小的身影一次次摔倒在地上,禁不住就落泪。而女儿的教练告诉她:“程菲是块从事体操运动的好苗子。我预言,她会成为国家顶尖运动员!”听教练这么一说,徐春香的伤感就减少了。于是,徐春香便和丈夫在家里的屋梁上安上了吊绳,又在吊绳上安装了杠子。就这样,程菲在家中也有 “单杠”和“双杠”训练器材了。女儿有点困惑:“妈,您这是干嘛?”徐春香说:“菲菲,你在体操队有教练,可回到家里,就靠你自己练了。”徐春香对体操是外行,可她一刻也没放松对女儿训练的督促。不过,在女儿训练后,她会给女儿送上一碗米汤,家里没别的营养品,只有米汤最养人。

经过体操队和家庭两方面的训练,程菲进步相当快。那年湖北省少儿体操全能比赛在武汉举行,徐春香陪女儿前往参赛。谁也没有想到,第一次参加大赛的程菲夺得了第一名。从此,徐春香更加坚定了对女儿的信心,并决定让女儿到武汉体育学院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然而,高额的学费却令她束手无策。徐春香和丈夫的经济收入本来就很低,两人加起来也不足一千元,即使不吃不喝,也远远不够女儿的学费。徐春香跟丈夫的意见十分统一:决不能因为家里穷,就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可唯一的办法,就是揽点活做,多赚点钱。徐春香打听到,街道新近开办了一家手套厂。于是,她跑过去,恳请厂方“照顾”。加工一副手套,只有不到2角钱的利润。徐春香租下了一台编织机,跟丈夫一起没日没夜地织手套,给女儿攒学费。

10天之后,当她把手套交给厂方检验,却因质量问题全部退货。这样的打击太大了!徐春香大哭了一场。哭过之后,徐春香又开始夜以继日的返工。时间一长,她和丈夫都得了严重的肩周炎和腰肌劳损。不过,当手套销出去,换了钱,补贴了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她认为:值!

生活在贫苦家庭的程菲从小就很懂事。她知道,为了她,妈妈和爸爸付出了许多许多。所以,在训练中她特别吃苦。1998年,程菲代表黄石市参加湖北省运动会。在五项体操比赛中,她一人独得四项冠军。不久,她被湖北省体操队破格录取,正式开始了体操运动的职业生涯。

下岗妈妈是我的“教练”

后来,因单位经济性裁员,徐春香下岗了。让她感到高兴的是,女儿又被国家体操队看中了,赴雅典参加奥运会比赛。在运动员心目中,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赛事非常神圣,奖牌也最具分量。由于程菲参加过很多大赛,既夺得过很多奖牌,又积累了许多大赛经验,大家都对她寄予了很大希望,期盼她给中国添一块金牌。在这样的情况下,程菲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唯恐有什么闪失,拿不到金牌,辜负了大家的厚望。

当时,程菲才十四五岁,还是个小孩子,要背负这么大的压力出征奥运会,这需要多大的承受能力啊!徐春香一向很少给女儿打电话,她担心电话打多了,会扰乱女儿正常的心理秩序,影响女儿的训练。而这一次,徐春香深知,女儿的压力不是她这个年龄能够承受得往的。再说,女儿为了这一天,也苦苦训练了4年,苦苦等待了4年啊!肯定女儿很想拿到这块沉甸甸的奖牌。可是,冲金欲望越强烈,也会越束缚自己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徐春香有一肚子的话想跟女儿说,却又无从说起。她是一个下岗女工,没多少文化,尤其是对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比赛知之甚少,担心自己说不到点子上,反而影响了女儿的情绪。要是不说,她又唯恐女儿压力过大而趴下了。那一阵,徐春香坐卧不安,不知怎么办才好。

经过慎重考虑,在女儿出征前,徐春香给女儿打了一次电话。在电话中,她没有婆婆妈妈地跟女儿说上大半天,而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菲菲,别想那么多事,我跟你爸永远给你加油!”

在妈妈的鼓励下,程菲在预赛中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冲出了众多选手的“重围”,胜利晋级决赛。徐春香坐在电视机前,一边观看女儿精彩的比赛,一边给女儿鼓掌。到了决赛的时候,为了向金牌发起冲击,程菲选择了“团身后空翻两周加720°转体”。这是世界跳马比赛史上最高难度的动作。徐春香屏气凝神,通过电视画面观看着远在雅典的女儿矫健的身姿。就在从空中着地的一瞬间,意外却发生了:程菲站立不稳,影响了成绩,与奖牌擦肩而过,仅获得了第四名。

徐春香虽然惋惜女儿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她更清楚,这时候女儿更需要的是安慰。一向勤俭节约的徐春香,第一次打通了远在国外的女儿的电话。听到妈妈的问候,程菲忍不住大哭起来了:“妈,我怎么这么没用呢?平时训练,这套动作我完成得很好,可到了关键时刻,怎么出现了这么大的失误呢?我多么想拿一块奥运会的金牌啊!”徐春香十分理解女儿此时此刻的心情,她劝慰程菲说:“孩子,你拿没拿奥运会奖牌,妈都认为你是好样的!”接着,徐春香又高声说:“不过,妈对你有个要求,这就是受了挫折,不能哭,不能趴下!一个人没有坚强的品质,能成大器吗?”正是听了妈妈这句话,程菲擦干了眼泪:“妈,我听您的,不哭了!我还有机会,亚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等,我不会让您和爸失望的。”

回国以后,程菲开始赛后总结。徐春香不失时机地给女儿写了一封信,絮絮叨叨几页纸,也帮助女儿总结。徐春香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你出现失误,是因为你太想拿这个冠军了。”细细想想,程菲觉得妈妈说到了根子上,就打电话问:“妈,你怎么分析得这么准呀?”徐春香只说了一句话:“你是我的孩子嘛。”过了不久,她从报纸上看到有关女儿这次比赛的报道,称裁判给程菲打分有失公正。徐春香不以为然,而女儿受到这类报道的影响,心态有点不平衡,流露出怨天尤人的情绪。于是,她便马上给女儿发了短信息:“一个优秀运动员,首先应该是无条件地服从裁判。”在妈妈的提醒下,程菲很快就忘记了这次大赛留下的遗憾,开始投入到新的备战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程菲越来越感觉到,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妈妈就是她不可缺少的“教练”。国家队给程菲设计了一套最新、难度也最高的跳马动作,而且,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运动员完成过这套动作。正因为这样,训练强度就比以前大多了。徐春香清楚,国家队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意味着对女儿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也意味着女儿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多,训练的残酷性也更大。女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徐春香哪有不心疼的!然而,她却鼓励女儿:“就是再苦再累,你也一定要按教练的要求训练。”

有一天,程菲在训练中手掌心磨出了几个血泡,疼痛难忍。她想休息一下,可教练不允许,还用一根针把她手掌心里的血泡刺破后,下令叫她继续练习。程菲不敢怠慢,跳上马又练了起来。哪知,手掌心里的血和肉跟器材粘在了一起,撕裂的疼痛让她禁不住叫了起来,泪水也流了下来。这天夜里,程菲很想很想遥远的爸爸和妈妈,就拨通了妈妈的电话。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她就情不自禁地向妈妈诉说了训练的情况。女儿手心里流着血,徐春香的心里流着泪啊!当初,她和丈夫给女儿选择这一行,也就注定了自己的孩子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多吃苦头。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除了自己要“狠”下心来以外,还得稳住女儿,一定不能让女儿半途而废。于是,徐春香用了一句朴实的话,告诫女儿:“孩子,不吃苦中苦,哪能做一个人上人?坚持下去,我和你爸相信你一定行!”而放下电话的那一刻,徐春香早已是泪流满面了。

妈妈的鼓励,给了女儿战胜困难的力量。第二天,程菲早早就出现在了训练场上。训练结束以后,她还主动向教练提出加时训练。而徐春香十分惦记女儿的伤情,在黄石找了一家信誉度最好的药店,买了几盒“创口贴”,立即寄往北京中国体操训练基地。没过几天,程菲就收到了妈妈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创口贴”!她连忙告诉妈妈:“队里有最好的医生,什么药都有。妈,往后您就别操这份心了。”程菲在说这话的时候,早已抽泣起来了。她明白,妈妈是多么地疼爱她啊!

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墨尔本开赛。在程菲临行前,徐春香正要给女儿拨打长途电话,却接到了女儿从北京机场打来的电话。程菲轻松地说:“妈,您放心,我会争取拿一块奖牌送给您和爸的!”女儿夸下海口,这说明她对比赛充满了从未有过的信心。但是,徐春香还是提醒女儿:“别太在乎奖牌了,只要你努力了,我和你爸一样高兴!”

经历过雅典奥运会锻炼的程菲,在这届世锦赛女子跳马决赛中,以从容的心态,圆满完成了一套举世无双的动作――“程菲跳”,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当五星红旗映红了女儿的脸庞时,徐春香坐在电视机前热泪盈眶。她对女儿很满意,不仅因为女儿获得了世锦赛金牌,更多的是因为女儿在赛场上的霸气。当即,她就用手机给女儿发了一条简短的贺信:菲菲,你是最棒的!

期待女儿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精彩

鉴于程菲完成的这套动作难度大,又由程菲开创,而且她在赛场上完成得这么出色,国际体联研究决定:把这套动作命名为“程菲跳”。于是,她成了媒体追捧的对象。然而,程菲却显得十分低调,也没跟爸爸妈妈提及此事。其实,“程菲跳”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徐春香和丈夫早有所闻。正是因为女儿一直没给他们报喜,这对贫寒夫妻才觉得,自己的女儿成熟了!

女儿获得了许多殊荣,徐春香既感到欣慰,又担心女儿骄傲自满,于是,她开始给女儿泼“冷水”了。她告诫女儿:“菲菲,你不叫冠军,你叫程菲。当冠军不容易,而再当冠军更不容易。”程菲懂得妈妈的心,为了下一个冠军,她还需要继续拼搏。39届世锦赛开赛,程菲除夺得个人强项跳马第一名外,还获得了自由体操的冠军。就这样,她在国际体坛上确立了自己更加显赫的地位。徐春香又叮嘱女儿:“人可以自豪,但一定不可以自满。今天你是冠军,明天呢?”这么多年,尽管母女俩相聚的时间很短很短,即便春节也没全家人团圆过,可她时刻都关注着女儿的表现。有一次,程菲好不容易从北京回到湖北老家,看望爸爸妈妈。这一夜,母女俩为了多说说话,睡在一张床上。程菲说:“妈,我很想多陪您住几天。”徐春香也想女儿在家多住几天,可一个个赛事容不得孩子分心啊!第二天,她就把女儿赶回北京。临行前的早晨,徐春香在黄石最有名的一家早点摊上买了3根油条,又煮了6个荷包蛋,给女儿、丈夫和她自己一人盛了两个荷包蛋,又一人吃了一根油条。这一顿早餐,是她和丈夫最奢侈的早餐。她一边吃一边说:“菲菲,一根油条加上两个鸡蛋,表示你可以得100分。妈知道,你以后的考验多得很。妈祝愿你都能得100分。当然,我跟你爸也会有许多的考验,我一定跟你爸努力,都得100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程菲遇到了一个重大难题,这就是身体进入青春发育期。她明白,这是每个运动员无可避免的一道“坎”。但是,当身体渐渐比以前胖了起来的时候,程菲惶恐不安了。更为严重的是,她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也没以前那样集中了。程菲十分苦恼。

徐春香知道女儿的苦恼后,也着急起来,开始担心女儿的技术水平滑坡。她找来了许多女运动员的资料,想从中了解到她们是如何渡过难关的。有的女运动员就是因为没控制好自己的体态和心态,而只能遗憾地离开了运动队。徐春香继而又细细琢磨起来:不是还有那么多的女运动员这样走过来了,并技压群芳吗。于是,她收集了不少优秀女运动员的资料,马上给女儿寄去,一边给女儿鼓励,一边给女儿提醒:叮嘱女儿少吃多练,就会保持身体的轻盈;乐观对待发育期,就能取得好成绩。没过几天,她又买了一堆布娃娃和动物玩具,给女儿寄过去。徐春香对女儿说:“妈记起来了,你很喜欢布娃娃和动物玩具。妈希望它们给你快乐,让你天天开心!”

女儿香范文第5篇

CHANEL时尚王国发展史

很多人虽然熟悉CHANEL,但并不了解其创始人香奈儿女士的故事。关于香奈儿的故事纷繁复杂,再加上香奈儿对自己的身世一直持掩饰的态度,因此她的身世也颇具神秘感。比较确切的说法是,香奈儿于1883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十二岁时,香奈儿的母亲去世,而她的父亲随之抛弃她和她的四个兄弟姐妹。从此以后,香奈儿的姨妈将她抚养长大,后入读了修女院学校,也学会了针线技能。总的来看,在香奈儿的童年生活中,痛苦远远大于欢乐。

1905年,香奈儿22岁,她给自己起了艺名“Coco”,在咖啡厅和歌厅靠卖唱艰难维生。在卖唱期间,她结交了很多达官贵人,并凭借他们的帮助开设了第一间店铺。1910年,英国贵族Etienne Balsan资助香奈儿在巴黎开设了女帽店。与当时市场上卖的花里胡哨的帽子不同,香奈儿设计的帽子风格大气简洁,因此她的帽子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赢得了女士们的喜爱,香奈儿甚至把她的店搬到了更时尚的康明街区。

1914年,香奈儿开了两家时装店,CHANEL时装品牌正式诞生。在二十年代左右,CHANEL很多新款式层出不穷,香奈儿更是从男装上汲取灵感,为女装加入了男士风格,给当时艳丽的女装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

香水也是CHANEL的典型产品之一。1921年,香奈儿推出了CHANEL No 5香水,这是历史上第一瓶以设计师命名的香水。香水瓶子上有标志性的“3C”图标,整体艺术风格显著。这款香水日后成为CHANEL最赚钱的产品,长盛不衰。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HANEL店停止经营。1954年,CHANEL重新开张,喇叭裤、毛呢大衣等迅速在巴黎街头风行起来,而衣服依然坚守着简洁而高雅的风格,让人感到自然而舒适。

1971年,香奈儿去世。1986年,德国天才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接管了CHANEL,使CHANEL走向了另一个高峰。他将法国的浪漫主义和德国的精致主义融合在一起,将CHANEL的风格打造得更为纯正。他在保持CHANEL简洁、高雅风格的基础上,使CHANEL更加现代和成熟。比如他在1991年设计了传统外套搭配迷你牛仔裙的套装,再点缀上闪亮的纽扣和项链,使CHANEL的风格更加年轻、时尚。这位“时装界的凯撒大帝”似乎永远有着旺盛的精力,他甚至自信满满地说:“我已经完成了Coco Chanel都无法企及的成就,她会嫉妒我的。”

TIPS:CHANEL正品识别方法

① 双C:在CHANEL服装的扣子或皮件的扣环上,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将Coco Chanel的双C交叠而设计出来的标志,这是让CHANEL迷们为之疯狂的“精神图腾”。

② 菱形格纹:从第一代CHANEL皮件越来越受到喜爱之后,其立体的菱形车格纹竟也逐渐成为CHANEL的标志之一,不断被运用在CHANEL新款的服装和皮件上。后来甚至被运用到手表的设计上。尤其是“matelassee”系列,k金与不锈钢的金属表带,甚至都被塑形成立体的“菱形格纹”。

③ 山茶花:“山茶花”已经等于是CHANEL王国的“国花”。不论是春夏或是秋冬,它除了被设计成各种质材的山茶花饰品之外,更经常被运用在服装的布料图案上。

高雅、简约、永恒的CHANEL精神

“衣服挂在橱窗/有太多人适合/没有独一无二……”很多年前,王菲演唱过一首名为《香奈儿》的歌曲,这句歌词也成为里面的经典。在众多品牌的交相辉映中,人们往往逃不过跟风和流行,在这其中想找到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着实不易。而CHANEL则让你不必担心这一点,因为它的风格鲜明而独特,超越了流行风,成为永恒。

一个品牌的内涵永远寄托着它的创始人的性格、精神和气质。香奈儿女士无疑是独立、自主而又懂得享受生活的新生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一生都没有结婚,相反,她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位男性都为她带来了创意的灵感。据悉,与西敏公爵出游时,她受启发,进而设计出了第一款斜纹软呢料套装。香奈儿敏锐的直觉、永远站在时尚先锋的视野,为CHANEL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高雅、简约、精美的风格。

在上天赐予了她过人的审美能力的同时,香奈儿也是一位对待工作充满热情、一丝不苟的女性。在70多岁的高龄时,香奈儿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纵观香奈儿女士的一生,她追求自由,又对男人放不开手;她强势自我,又设计出一款款充满女人味儿的衣服。是的,成功的人似乎总有矛盾的两面,而他们矛盾两面的相互磨合又会激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创意的火花,给她的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可能。

她的一生始终围绕着时尚事业,她的性格光芒也早已无形地渗透在了CHANEL产品的每个细节设计中,成为支撑CHANEL发展壮大的重要指导力量。香奈儿女士说:“香奈儿代表的是一种风格,一种历久弥新的独特风格。”笔者认为,香奈儿女士赋予CHANEL的最重要的精神是一种被压抑后得以释放出来的解放精神,她打破了从男性观点出发的潮流观,真正给女性提供了展现美丽与表达个性的舞台,这恰恰是香奈儿赢得女性市场的秘密所在。

而谈起CHANEL的第二任鬼才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眼前就会立刻浮现出他那招牌式的打扮:一副酷酷的墨镜,手拿一把抓扇,脑后拖着白发苍苍的辫子,十足的时尚味儿。

和香奈儿女士一样,卡尔・拉格菲尔德也是一位才华横溢而个性十足的设计师。据悉,在他上任后的第一季,他将长裙的裙摆剪破,并配上了鲜艳张扬的假珠宝,让整个时尚界为之震惊。网上流传着他的“惊世语录”,诸如“服装是用来自救的,而不是自杀”,“我说的话都是玩笑,因为我就是一个玩笑”……瞧,这是一位多么傲娇的“老佛爷”啊,也只有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和令人无法捉摸的个性,才足以支撑得起CHANEL的独特精神。

CHANEL打造卓越品质和巨大影响力的奥秘

一个品牌要有高品质的保障和广泛的营销才能真正深入市场,赢得人心。以香奈儿香水为例,出产于格拉斯的茉莉和五月玫瑰一直是香奈儿香水的独特配料,也是其坚持高端品质的基础。

1986年,香水调配师Jacques Polge研制出了香奈儿5号香水,他将柠檬果和云呢拿香草混合出了淡雅而甜美的香气,重新演绎出了优雅的女性美。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曾坦诚她维持魅力的秘密:“在床上我只用香奈儿5号”,一语道出了CHANEL香水的高端品质,这也是香奈儿女士注重的一点。

与按部就班地按程序调制香水不同,在CHANEL公司,香水的生产过程是在充分调动调配师的视觉、嗅觉、听觉等神经官能的基础上,调配师全身心投入创造出来的。也因此,鼎鼎大名的香奈儿5号香水与人们的嗅觉习惯保持得非常一致,甚至香奈儿女士都忍不住感叹:“这就是我要的。一种截然不同于以往的香水,一种女人的香水,一种气味香浓、令人难忘的香水。”

随着人们的审美眼光的愈加苛刻,CHANEL产品在营销上自然也花了一番心思。

首先,CHANEL非常注重对产品包装的打造。虽然香奈儿5号香水在品质上已经做到了极致,香奈儿女士仍然认为香水还需要在瓶身方面进行革新,让香奈儿5号香水在众多高档香水中凸显出来,成为让人们一眼就能记住的产品。

她强调:“我的美学观点跟别人不同。别人唯恐不足地往上加,而我一项项地减除。”因此,在瓶身设计上,香奈儿女士摒弃了繁杂的外形设计,代之以简单的CHANEL品牌推出香水。这样的结果就是,在众多纷繁复杂的香水瓶中,香奈儿5号香水成为里面最“特立独行”的一支。它简约的设计让它乍一看蛮奇怪,但却成为最能吸引女性注意力的香水。而那些名媛小姐们,也终于可以摒弃掉她们在时尚道路上的浮华,回归到一种简约奢华的格调中来。

其次,在广告营销方面,香奈儿香水不仅注重广告的策划,也注重广告的投放效果。

香奈儿5号香水在广告设计方面一直注重惊人的视觉冲击力。在黑色的纯色背景下,一个土黄色的“5”符号赫然屹立在最中央,而一位长发飘飘的美女则站在正中央,香奈儿5号香水从这位美女手中抛洒出来,形成香水四溢的飘逸氛围。这幅广告呈现出来的唯美、浪漫情怀在将香奈儿5号香水的品牌魅力传递出来的同时,也在一刹那捕捉住了名媛们的心。

除了注重广告设计外,香奈儿也注重精准的广告投放,以更有效地到达目标受众群体。香奈儿5号香水的广告多投放在高端的杂志,其终端专柜和专卖店也多开设在高档的商场和五星级酒店等地方。这些地方的消费群体经济实力较强,也对香水更为感兴趣。正因此,香奈儿香水才会吸引到更多的富甲名流们的关注。

“华丽的反面不是贫穷,而是庸俗。”最终,CHANEL在整个时尚界熠熠闪耀了。那标志性的双C标志、那朵美丽的山茶花,早就刻在了追求独立和格调的新时代女性的心中,成为她们追求美丽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陪伴品。

TIPS:如何辨别香奈儿香水真假

1. 闻味道。好的香水留香时间长,一般具有前味、中味、后味,而且每个阶段的香味会有不同,层次感明显。因为香奈儿的基调是乙醛,所以它会略带酒精味,喷在皮肤上10分钟后,就会散发出香水的前味,而仿制的香水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味道,一般两三天就没什么香味了。

2. 看外形和包装。香奈尔香水的瓶盖有如宝石切割般精致、瓶身造型如水晶般透明、而且需要手工捆绑棉线,再用有双C标志的蜜蜡进行封印,所以制作非常费时;而假的香奈儿香水由于成本非常低廉,通常做工比较粗糙。另外包装盒正面的香水名字及CHANEL标志,摸上去具有凹凸感,其他的小字印刷清晰但没凹凸感。瓶底有非特许不能卖的字样,还刻有该香水所属批号,制作精致圆滑,并且两组数字相同。瓶底还有一排类似条形码的编码,遇水会呈现出黑色条码和数字,像是镶嵌在纸盒里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