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鸡排球

小鸡排球

小鸡排球

小鸡排球范文第1篇

1. 发病情况 2014年7月21日,内蒙古赤峰市某养鸡场的1500只40日龄海兰褐雏鸡开始发病。患鸡表现为缩头呆立,排白色或红色稀粪,消瘦,几日后死亡。养殖户用盐酸氨丙啉、电解多维饮水,用喹乙醇拌料,并同时添加黄芪、黄连等多味抗病毒中草药,连续治疗5天,但鸡群病情没有得到控制,仍有雏鸡发病、死亡,截至7月27日发病鸡数达到五百多只,死亡鸡数达六十多只,损失严重,遂带病死鸡前来就诊。

2. 临床症状 患鸡消瘦,闭眼缩颈,可视黏膜苍白,两翅下垂,羽毛蓬松逆立,采食量下降;早期排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粪,后期转变为血便。

3. 病理变化 剖检4只病死鸡,可见胸肌苍白,主要病变在肝脏和小肠。肝脏轻度肿大,呈土黄色;十二指肠和其余小肠壁增厚,浆膜和黏膜表面有大量的出血点,肠道内容物减少,仅见有少量淡黄色液体。其中1只病死鸡盲肠极度肿胀,内容物为干燥的黑褐色柱状体,肠壁变薄,浆膜面密布针尖状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①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病死鸡肝脏、脾脏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未见病菌;将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普通肉汤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未见有病菌生长。②血清学诊断。随机采集鸡群的血清进行新城疫、禽流感和法氏囊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其抗体效价水平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③小肠内容物镜检。在小肠出血部位刮取少量肠黏膜及内容物,加1滴生理盐水搅匀,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见有大量椭圆形虫卵。

5. 诊断 根据鸡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为球虫感染。

6. 治疗方法 ①彻底清扫鸡舍地面及周围环境,用氢氧化钠和三氯异氰尿酸进行紧急消毒;病死鸡和鸡群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将其焚烧或表面撒布氢氧化钠后深埋。②全群雏鸡饮用水中添加驱球虫药磺胺氯吡嗪,用量为1毫克/升,连用4天;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以促进血凝,减少肠道出血。治疗3天后,鸡群采食量开始增加,排水样粪便和血便的鸡逐渐减少,5天后鸡群恢复健康,不再出现死亡。

小鸡排球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鸡球虫病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1流行特点

(1)各种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多发生于3-5 周龄的鸡,成年鸡对球虫也敏感。有时5-6 日龄雏鸡也可感染发病。刚孵出小鸡由于小肠内没有足够的胰蛋白酶和胆汁使球虫脱下卵囊,多对球虫无易感性。本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易发生流行,地面散养鸡多发。

(2)病鸡粪便是主要的传染源。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土壤或用具等均为传染源。苍蝇、甲虫、鼠类、鸟类、人、运输工具等都可成为机械传播媒介。鸡感染球虫的主要途径是吃了感染性卵囊。

(3)发病诱因。雏鸡拥挤、垫料潮湿、饲料中维生素A、K 缺乏以及日粮营养不平衡等,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4)球虫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发生球虫病后能加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新城疫等疾病发病率;球虫病常与坏死性肠炎并发,死亡率增加。

2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为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胡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 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病鸡消瘦,鸡冠与黏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

(1)患病1月龄左右的鸡多患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球虫病,2月龄左右的鸡多患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小肠球虫病。

(2)盲肠球虫主要侵害盲肠,引起出血性肠炎,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羽毛松乱,不爱活动,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逐渐消瘦,排鲜红色血便,3-5 d 死亡。

(3)小肠球虫主要侵害小肠中段,引起出血性肠炎,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排出大量的粘液样棕褐色粪便,3-5 d死亡。耐过鸡营养吸收不良,生长缓慢。

(4)慢性球虫病常见于1-3月龄的雏鸡或成鸡,病原体主要是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病鸡逐渐消瘦,贫血,间歇性下痢,排水样、乳白色或砖红色的粪便,夹杂未消化饲料,鸡有强烈饮水欲。病程长,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羽毛蓬乱逆立,尾部羽毛沾有粪便。体重比正常的低25% 以上。

3预防措施

3.1药物预防

抗球虫药很多,常用的有20 多种。

(1)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d的药物:克球粉、盐霉素、莫能霉素、马杜拉霉素、拉沙霉素( 又称球安)、地克珠利等,此类药物只适用于肉仔鸡,具有高效、广谱、增重等作用。主要是用于预防。

(2)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d的药物。尼卡巴嗪(球净)对毒害、柔嫩、堆型、布氏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均有高效,作用峰期在第4d,安全性良好;球痢灵对毒害艾美耳球虫最强效,对巨型、堆型艾美耳球虫较差,对其他型有高效,作用峰期在第3d,安全性良好;氯苯胍等。

(3)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4-5 d的药物。强效氨丙啉( 强效安宝乐) 对盲肠球虫效力最强,对堆型也较强,对其他较弱;磺胺类药物主要作用第二代裂殖体,对第一代裂殖体亦有作用。

(4)百球清作用于球虫发育的各个阶段。对柔嫩、巨型、堆型、布氏及毒害艾美尔球虫均有高效。特别适合预防和治疗。

3.2疫苗预防

(1)球虫苗种类。球虫苗有弱毒苗和强毒苗,强毒苗已少用。弱毒苗分:肉鸡三价、四价苗(柔嫩、巨型、堆型、和缓艾美耳球虫)。

(2)种鸡四价、七价苗( 柔嫩、巨型、堆型、毒害、和缓、早熟、布型艾美耳球虫)。

3.3免疫方法和程序

鸡球虫疫苗接种的方法有滴口、拌料和饮水免疫等。应使用滴口和拌料的接种方法,饮水免疫免疫不整齐,应慎用此法免疫。

(1)滴口免疫的整齐度和效果最为理想,但要逐只滴服,工作量较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尽量使用滴口的免疫接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按1 000 羽份疫苗用53-55 ml 生理盐水或凉开水稀释(不能用温热水稀释),充分摇匀后用滴管(无滴管时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每只鸡滴口两滴即可。要注意经常摇动疫苗,以保持疫苗的均匀。

(2)拌料拌饲料的免疫方法,操作简便,工作量小,免疫效果不如滴口,但也是效果较为理想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将鸡一天的饲料均匀撒在供料用具中,然后按1000 羽份疫苗用1kg凉开水稀释。充分搅拌均匀后装入已彻底清洗干净的喷雾器中,按每只鸡1 羽份均匀喷洒在饲料表面,以只浸湿饲料表面为宜。喷洒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喷雾器,保持疫苗均匀。

4治疗

治疗药物。百球清:2.5%的百球清饮水连用2-3d。青霉素:3000-5000单位/只,每天两次,连用4d。球痢灵:0.03% 拌料,连用3-5d。强效氨丙啉(强效安宝乐):500 ppm,连用4-5d。鸡特灵(磺胺喹恶啉+敌菌净):500 ppm,连用4-5d。尼卡巴嗪(球净) :100-200 ppm,连用4-5d。三字球虫粉:治疗量500-600 ppm, 预防量150-200 ppm。

药物配伍禁忌:有些抗球虫药与其他药物配伍禁忌,如莫能霉素、盐霉素要禁与泰乐菌素、竹桃霉素并用,否则可造成鸡只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中毒死亡。同时,还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垫料的干燥和清洁卫生。降低饲养密度,对产蛋鸡群要防止机械性传播。发生疾病时要及时更换垫料。发病后要及时用药,但药量不宜过大,应至少保持一个疗程。治疗时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如百球清、三字球虫粉等药物)以外,饲料中多维素要增至3-5倍,每公斤饲料或饮水中加维生素K33-5mg,饲料中的粗蛋白降5%-10%。球虫很易产生耐药性,最好是几种药物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小鸡排球范文第3篇

近年来,规模养殖比重逐渐提高,但一些养殖业主只重视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的免疫,忽视了寄生虫病的存在,造成饲料浪费、鸡只生长发育受阻、产蛋下降、病死率增加,给养鸡行业带来较大损失。事实上养鸡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供参考。

(一)体内寄生虫

1. 球虫病。

(1)临床症状。盲肠球虫病:常见于15 ~ 50 日龄的小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不振、鸡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

小肠球虫病:常见于3 ~ 20 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量黏液样棕褐色血便。

(2)剖检病变。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厚, 有许多出血斑并发生糜烂,其他脏器均有不同失血特征。

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 病变肠管异常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2 ~ 3 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切开肠管, 可见黏膜面有许多出血点, 内容物中常有黏液和血凝块。

(3)预防。引种前,空鸡舍冲洗干净后用20% 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处理,如有条件可用火焰喷灯进行烧灼,可有效杀死舍内球虫卵囊。饲养过程中,鸡舍内的地面、用具、人员、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爽。

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及时清除鸡粪,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按常规量添加不要低于7 d。目前临床预防球虫病效果好的的中药制剂拌料,选择具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消炎功效的如常山、柴胡、苦参、清篙、地榆炭、白茅根等拌料,7 d 为一疗程。

(4)治疗。西药饮水,1 g 磺胺氯丙嗪钠原粉兑10 kg 水集中饮用,连用5 ~ 7 d。适当添加维生素,特别是VA、VK 及VB,效果显著。

2. 绦虫病。

(1)临床症状。病鸡消瘦、不愿走动、呆立、羽毛松乱无光泽,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可见多少不等的白色、大米粒大小、长方形绦虫节片,成熟的节片中有虫卵。

(2) 病理变化。病鸡消瘦,十二指肠降部向下进入空肠10 cm左右可见虫体,小肠黏膜肥厚,盲肠扁桃体出血肿胀,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3)预防。强化鸡场生物安全:经常清除鸡粪,进行发酵处理,以杀死孕卵节片中的虫卵,减少中间宿主。

笼养蛋鸡从60 日龄上笼到淘汰,要经过漫长的产蛋期约500 d,大部分要经历一个夏秋季节,不断啄食中间宿主( 主要是苍蝇),持续的感染鸡绦虫,依感染程度不同对体重、蛋重、产蛋率都有影响,所以产蛋期要驱绦虫,特别是夏秋季节驱虫尤为重要。

(4) 治疗。用吡喹酮20 mg/kg 体重拌料, 集中1 次投服。5 d后再用1 次。每吨饲料添加鱼肝油500 g,连用7 d。

槟榔煎剂饮水。槟榔煎剂的制法是用槟榔粉1 g/kg 体重( 槟榔粉的用量不敢太大,以免中毒),加水煮成槟榔液,用纱布滤去药渣,冷却后待用,一般服完药后2 h 内开始排虫,持续1 ~ 2 h 排完。

3. 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1)临床症状。贫血,鸡冠和肉髯苍白,排草绿色粪便,咳血、呼吸困难而死亡,雏鸡3 ~ 6 周发病严重, 死亡率可达20% ~ 80%,成年鸡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

(2)剖检病变。剖检病鸡可见肌肉苍白、出血,肝脾明显肿大,质脆易碎,血液稀薄、色淡;在胸肌、腿肌、心肌、肝脏等器官上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结节突出表面,严重时可见腹腔内有血凝块,外观鸡冠苍白,产蛋鸡见卵巢变形,卵泡破裂,有卵黄性腹膜炎病变。

(3)预防。定期消毒和喷洒一些杀灭昆虫的药物,消灭中间宿主,在白冠病流行季节对鸡舍内外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用0.01% 的敌百虫或溴氰菊脂等,禽舍门窗也可考虑用细网眼纱窗封闭,以防库蠓飞入鸡舍。

(4)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按50 ~ 100 mg/kg 饲料, 并按说明用量配合VK3 混合饮水, 连用3 ~ 5 d, 间隔3 d 后, 药量减半后再连用5 ~ 10 d 即可。

4. 鸡蛔虫病和异刺线虫病。鸡蛔虫病是3 月龄以下鸡的常见病,偶见于成年鸡。病鸡除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停滞外,无特殊症状。异刺线虫病症状与蛔虫病相似。剖检盲肠,见其发炎、肿大,尖端有大量白色的小虫体。使用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30 mg 口服,用药第二天,能见到粪便中有虫体排出。

5. 鸡组织滴虫病( 又称黑头病)。

(1)临床症状。当鸡有异刺线虫寄生时,组织滴虫侵入异刺线虫,在雌虫卵巢中繁殖,并随卵排出体外,长期生存。雏鸡易感率高,成鸡多为隐性感染。病鸡呆立,翅膀下垂,行走如踩高跷;下痢,粪便呈硫磺色或黄绿色,病重者迅速死亡。

(2)剖检变化。组织滴虫的主要病变发生在盲肠和肝脏,引起盲肠炎和肝炎,故有人称本病为盲肠肝炎。剖检见肝脏表面有大小、数目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灶,盲肠异常肿大,肠壁增厚,质地坚实。

镜检盲肠内容物,见呈钟摆样运动的虫体。

(3)预防与治疗。由于组织滴虫是通过异刺线虫卵传播的,所以有效的预防在于减少或杀灭这些虫卵。阳光照射和排水良好的鸡场可缩短虫卵的活力,因而利用阳光照射和干燥可最大限度地杀灭异刺线虫虫卵。定期驱除鸡体体内异刺线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 二) 体表寄生虫

1. 鸡羽虱病。

(1)临床症状。羽虱咬食羽毛使羽毛受损、脱落,病禽出现瘙痒、不安等,有时还可见皮肤上形成痂皮、出血、寝食难安、甚至引起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止,产蛋下降,啄羽、啄肛等。

(2)预防。经常清扫洗刷地面用具等,及时清理粪便,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干燥和通风。

(3) 治疗。用2% ~ 3% 的杀虫菊酯喷洒在病鸡全身羽毛上。隔10 d 左右重复一次。同时对圈舍、环境和所有用具喷洒灭虱药。

2. 鸡刺皮螨。

(1)临床症状。鸡群不稳定,焦躁、采食量下降,日渐消瘦、贫血、生产性能下降。可使产蛋率下降10% ~ 50%。使蛋壳颜色变淡,肛门和腹部皮肤上形成小红疹。

(2)预防。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在饲养过程中,随时观察笼舍,鸡群的情况,要经常检查鸡只体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刺螨病的发生。

(3)治疗。用拟菊酯类药物,在夜间对鸡群及鸡刺螨栖息处喷洒,间隔1 周再喷洒1 次, 连续3 次。

鸡身上的刺皮螨可用拟菊酯类药物直接喷雾杀虫。

( 三) 小结

小鸡排球范文第4篇

一、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

鸡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球虫中的9种球虫(危害较大的是堆型、柔嫩、巨型、毒害、布氏5种艾美尔球虫)寄生于鸡肠管上皮细胞所致。寄生于盲肠致病的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又称脆弱艾美尔球虫),雏鸡常见。寄生于小肠前段致病的为堆型、哈氏、变位、和缓、早熟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小肠中段致病的为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部致病的为布氏艾美尔球虫,青年鸡易感染小肠球虫病。一般为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病鸡和球虫病携带者是发病群体的来源。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圈舍潮湿,空气质量差,鸡群过于拥挤,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不当等为本病发生的诱因。另外,本病的发生与马立克氏病有密切关系,两者能相互促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病唯一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主要是雏鸡食入球虫孢子化卵囊而感染致病。饲料、饮水、尘埃、垫料为传染媒介。野禽、昆虫及饲养员、工具亦能机械传播本病。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精神委顿、嗜睡、被毛松乱、闭目缩头、呆立吊翅、喜欢拥挤在一起,嗉囔充满液体、便血下痢、肛周羽毛因排泄物污染粘连、喜饮或绝食。可视粘膜、冠、髯苍白。病末期有精神症状,昏迷,两脚外翻、僵直或痉挛。

2、慢性型:无明显症状,表现为厌食、少动、消瘦、生长缓慢、脚翅轻瘫,偶有间歇性下痢。急性患鸡经5-10天不愈衰竭死亡;急性经过不愈者转为慢性。

三、病理变化

一般集中在肠管,其它器官无多大变化。不同种类的球虫侵害所造成的病变程度和部位亦不同。

1、柔嫩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盲肠,表现为盲肠两侧明显肿胀(较正常的肿大3-5倍),肠道粘膜出血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肠粘膜脱落,肠内有凝血块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2、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中段,表现为肠管扩张,肠壁松弛增厚,有严重的坏死灶,肠粘膜有少量小出血点和白色斑点相间,肠腔有凝血,浆膜淡红色。

3、堆型艾美尔球虫表现为十二指肠肿大明显,肠粘膜出血,浆膜可见灰白色小斑点。

4、布氏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后段与盲肠联合部位,表现为上皮细胞脱落,粘膜出血,有针尖状出血及灰白色斑点。

除上述几种球虫外,其他球虫对鸡的致病力较低,其病变也不严重。

四、防治措施

在鸡的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外,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2、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

3、雏禽期可用抗球虫类药物按最佳剂量拌料投喂3-5天。

4、群体暴发球虫病时,常用下列药物予以治疗。

(1)氯苯胍为广谱抗球虫药,疗效高,毒副反应轻,适口性好,当使用其它球虫药无效时,改用本药可以奏效。每100公斤饲料用3-5克拌料,连用3-5天。

用氯苯胍1.5克,丙二醇20毫升,土温80-00毫升,加热至70℃溶解后,配成30ppm浓度的水溶液,供鸡群饮用。长期使用可能会使鸡肉(蛋)产生药味。

(2)10%盐霉素钠。每100公斤饲料用5-7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3)磺胺二甲氧嘧啶。每100公斤饲料拌药50克,连用3天,停3天再用3天(预防剂量减半)。

(4)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3万单位配合Vk3针剂0.2毫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

(5)30%磺胺氯吡嗪钠粉(水溶性)。广谱高效抗球虫药,对各种球虫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用量按每公斤鸡1克饮水3天。预防或一般性治疗按每公斤水加1克供其自由饮用;严重感染时每公斤水2-3克药粉兑水饮之。也可按每100公斤饲料用药25-30克拌料投喂。

(6)硫酸钠辅助治疗法。本方法适用于小肠球虫病的后期,肠腔内充满脓血时,此法优于单一使用抗球虫药治疗。用法:每1000羽鸡用硫酸钠500克饮水3-5天,重症者可口灌服2次。目的是迅速将肠内脓血排除,以利药物被充分吸收而发挥疗效。

小鸡排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鸡球虫病;球虫耐药性;药物防治;生物免疫;疫苗;日粮调控

近年来农村很多地区大力发展集约化养鸡业,然而鸡球虫病的暴发对养鸡业危害极大,控制球虫病是发展养鸡业的关键。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9种球虫:柔嫩、毒害、巨型、堆型、变位、布什、早熟、和缓、哈氏寄生于鸡的盲肠和小肠中段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或8~18周龄的鸡,死亡率可高达80%。病鸡、耐过鸡和带虫鸡均为感染来源,耐过鸡可持续排出卵囊达7个月之久。感染途径是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凡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其他动物、昆虫、尘埃及管理人员,都可为球虫病的机械传播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往采取单纯药物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联合防治,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搞好环境卫生

1.1清洁鸡舍

鸡舍要每天打扫,保持清洁干燥。水槽、食槽、鸡笼等用具都应定期彻底清扫冲洗,墙壁、地面使用20%生石灰水或2%来苏儿进行消毒,在鸡舍门口设消毒湿垫,进出鸡舍均应消毒鞋底,减少和杀灭鸡舍环境中的球虫卵囊和阻止其孢子发育,这对降低球虫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1.2处理粪便

通常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需18~36h发育成子孢子,因此鸡场中的粪便要在当天或次日打扫清除,运到远处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利用发酵产生的热和氨气杀死卵囊,防止饲料和饮水被污染。

2分群饲养管理

因成年鸡带虫无明显症状,且不断向外排出球虫卵囊,增加了幼鸡感染球虫病的可能,因此要坚持幼鸡与成鸡分开饲养。另外,对于不同批次的雏鸡也要严禁混养,最好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以切断传染源。在饲养期间,每天注意雏鸡食欲、精神、排便情况,有病及时隔离治疗,治愈的鸡不能再重新入群。

3及早发现病症

初期血粪往往看不到,等到大量的血粪出现时,病情已经严重,不好控制。因此,在血粪出现之前,能判断球虫病即将发生就显得特别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预测球虫病的发生:

(1)球虫病出现的前1~2d采食量明显增多。饲养者在饲养中要认真观察,并记录每天的采食量。

(2)一部分鸡排的粪便水分偏多,少量鸡伴有白色的粪便。

(3)脱落的羽毛比正常多,出现这些现象时就要开始用药。

4药物防治方法

选择作用峰期与球虫致病阶段相一致的抗球虫药物作为治疗性药物。在使用抗球虫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4.1防止球虫耐药性的产生

抗球虫药物长期低剂量使用,可以诱发球虫产生耐药性,甚至会对结构相似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同类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以致使抗球虫药物的有效性降低或完全无效。实践证明,有计划地在短期内轮换或穿梭使用作用机理不同、抗球虫活性峰期不同的抗球虫药物,能维持药物的抗球虫活性和防治球虫产生耐药性。

(1)穿梭方案。在同一饲养周期内,换用2种或3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即饲养前期用一种药物,中后期使用另一种药物,是目前采用最多的用药程序类型。

(2)轮换方案。每隔一段时间便合理地变换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对于一直在网上或笼养的后备母鸡和蛋鸡,不需要药物预防,对于从平养移至笼养的后备母鸡在上笼前要实施药物预防,上笼后即可不再预防。

(3)联合用药。在同一饲养周期,同时并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球虫药物,用药物间协同作用来延缓抗药虫株的产生,又可增加药效减少用量。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案,不能看到病症减轻就停药,这样达不到彻底治疗目的,反而会导致耐药性虫株的出现而影响以后球虫病的治疗效果。

4.2抗球虫药物的选择应用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鸡感染后必须在前4d内用药才能有效,雏鸡到了易感日龄,2周龄后就应该使用药物来预防球虫病,雨季更要注意预防。鸡场一旦暴发球虫病,必须立即用药治疗,最好是水溶性的,因病情严重时,鸡的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仍能饮水。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一般都含有抗球虫药,在使用时要详细阅读说明书,小心用药,以免重复用药引起药物中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生物免疫方法

采用免疫方法减少球虫病的发生,是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

5.1疫苗选择与保存

建议选择联合苗,免疫效果最为理想。球虫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适宜的温度为2~8℃。温度过高或结冰情况下都易致死,不论运输、保存还是使用时,温度都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5.2避免药物对疫苗的影响

在进行球虫免疫时,要确定所使用的饲料中无抗球虫药。同时,在免疫接种的前2d和后21d内,不能使用任何抗球虫药。前2d和后14d内,也不能使用具有抗球虫作用的磺胺类及四环素等药物,以免疫苗被杀死,影响免疫效果。

5.3免疫时要注意鸡群健康状况

免疫时应只接种健康状况良好的鸡群。鸡群发病时,免疫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发生鸡法氏囊、马立克氏、鸡传染性贫血及网状内皮增生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时。

5.4免疫程序要合理

鸡球虫病免疫的适宜时间是1~3日龄,越早越好,以避免早期感染。接种剂量为每只1羽份,不要错过免疫最佳时间和随便增减剂量。

5.5正确接种疫苗

鸡球虫疫苗接种的方法有滴口、拌料和饮水免疫等。应尽量使用滴口和拌料的接种方法,饮水免疫不整齐,只有在鸡的食欲不佳时才使用此法免疫。

(1)滴口。免疫的整齐度和效果最为理想。具体操作方法:按1 000羽份疫苗用53~55mL生理盐水或凉开水稀释(不能用温热水稀释),充分摇匀后用滴管(无滴管时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每只鸡滴口2滴即可。要注意经常摇动疫苗,以保持疫苗的均匀。

(2)拌料。操作简便,工作量小,免疫效果不如滴口,但也是效果较为理想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将鸡1d的饲料均匀撒在供料用具中,然后按1 000羽份疫苗用1kg凉开水稀释。充分搅拌均匀后装入已彻底清洗干净的喷雾器中,按每只鸡1羽份均匀喷洒在饲料表面,以致浸湿饲料表面为宜。喷洒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喷雾器,保持疫苗均匀。

5.6免疫期间注意事项

(1)在免疫接种时,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有利于减少应激,增强鸡群健康,提高免疫效果。

(2)如在免疫接种后14d内使用了具有抗球虫作用的药物,应在用药结束后2d补充免疫1次。

(3)在免疫接种后7~14d,可以投喂一些无抗球虫作用的广谱抗菌素,减少继发感染。

(4)免疫期间应尽量减少换饲料、噪音及惊吓等因素给鸡群造成应激,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6日粮调控和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

饲料品质差,以及缺乏VA和VK,均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通过调控日粮营养水平来减轻球虫感染程度的方法。许多科学家对日粮营养与鸡球虫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有效地利用抗球虫药之前已被推荐。近年来,研究发现日粮成分可影响寄生虫的发育与致病性。在养禽业中通过在日粮中添加某些营养物质或改变日粮组分来提高鸡体的免疫力,达到减轻或控制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减少因添加预防药物带来的抗药性问题及药物残留问题。

相关期刊更多

消费经济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商学院

国际消化病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小氮肥设计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化工规划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