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旗谱作者

红旗谱作者

红旗谱作者

红旗谱作者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说;电影;传播;红色经典

近年来,“十七年”期间一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被统称为“红色经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客观地看,所谓“红色经典”,不仅仅指作为原著的长篇小说,而且应该包括以这些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为基础改编的电影作品。事实上,由小说改编为电影,正是这些作品走向“红色经典”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没有在小说基础上改编的电影作品,便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红色经典”。也许,通过一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考察它成为“红色经典”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本文拟以《红旗谱》的“红色经典”之路,考察《红旗谱》成为“红色经典”的过程,并力图发现其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初版于1957年,一出版即好评如潮,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多次重印,被当时文艺界的主要领导人周扬将称为“全国第一部优秀作品”,可以说,《红旗谱》是“十七年”文学的标志性作品。小说以朱、严两家三代和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的阶级仇恨为线索,通过朱老巩大闹柳树林、朱老忠还乡、脯红鸟事件、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等一系列斗争,力图描写朱老忠由“家族复仇”走向“阶级斗争”的历程,塑造朱老忠由“古典的农民英雄到现代的革命战士”的英雄形象。反割头税斗争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从江涛回乡发动群众到朱老忠和大贵在家门口安锅宰猪;从刘二卯当街挑衅到冯老兰派儿子到县衙求救;从反割头税示威游行到朱老忠、严志和、大贵宣誓入党,整个过程都描写得紧张激烈、有声有色。杀猪一段尤其出色,老驴头和春兰父女二人偷偷杀猪的情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描写了当急狈脚迮┟竦恼媸敌睦碜纯觥P∷抵衅渌内容的描写也不乏精彩之笔,例如对春兰的描写,小说从她与运涛从两小无猜到相知相爱,再到忠贞不渝的爱情中,塑造了春兰动人的形象,春兰将“革命”两个字绣在衣襟上的情节和运涛在瓜棚中看春兰手的细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瓜棚中,当运涛要看春兰手时,春兰说:“俺晨挑菜,夜看瓜。春种谷,秋收麻。长着什么好手呢?给你,看个够!”寥寥数语,春兰既爽朗又略带矜持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把这一形象塑造的格外美好,被有的文学史誉为“当代文学创作中最优秀的农村闺女形象之一”。但是,突出的成就掩饰不住小说存在的重大缺陷,那就是,作为小说主人公,被认为是当代文学创作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朱老忠的英雄形象并没有通过具体的斗争事件充分表现出来,正如陈思和在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分析的那样,在“大闹柳树林”事件中,主角是朱老巩,“脯红鸟事件”中朱老忠始终游离于斗争之外,“反割头税运动”的领导者始终是江涛,朱老忠只是跑龙套敲边鼓的角色,“保定二师”的中心人物依然是江涛,作为主要英雄塑造的朱老忠完全被架空了,在小说中,朱老忠的“‘完善’与‘理想’主要是通过作家的理性分析与人物的主观抒情来完成的”,这不能不说是个重大的艺术缺憾。

《红旗谱》出版后,迅速被改编为不同的戏剧形式,扩大了小说的影响。1960年,由凌子风导演,崔嵬、蔡松龄、赵子岳主演的电影《红旗谱》的上演,更进一步扩大了《红旗谱》的影响。《红旗谱》是凌子风从事电影以来,第一部改编自长篇小说的影片。《红旗谱》的拍摄,前前后后经历了两年时间,凌子风曾说:“该舍弃什么,该保留什么,的确是一件难下手的事,电影要两个小时把事情讲完,这对我是一次考验。我选小说中的朱老忠作为主线,在这条主线上来作取舍。和他有关系的就保留,没关系的就删掉,精益求精。”这部“精心”之作成为了凌子风早期颇具风的代表作,电影对小说的改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影结束于“反割头税运动”的胜利,删除了小说中对于“保定二师的描写”,这样,电影起于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在和冯兰池的斗争中失败而死,终于朱老忠在“反割头税”运动中对冯兰池的胜利,故事就完全围绕朱、严两家与地主冯兰池一家的家族复仇和阶级斗争这条线索进行,整个故事被装进了朱老巩的失败和朱老忠的复仇的框架,结构更为紧凑、完整。其次,电影删去了在小说中占有大量篇幅的张嘉庆、严知孝、严萍等人物,删去了对江涛学校生活和爱情生活的描写,压缩了贾湘农在小说中的篇幅,这样,一方面突出了朱、严两家的故事在影片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回避了执行中共党组织内部左倾路线的“保定二师”,回避了在当时非常敏感的知识分子问题。避免了影片中出现过多的爱情内容,保证了电影在政治上的正确性,为电影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相比于小说,电影更加突出了朱老忠的斗争性和在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在朱老忠刚回家乡时,电影里增加了这样一个情节:朱老忠一家和严志和坐着马车经过冯兰池家门口时,严志和出于对地主势力的畏惧,准备下车从冯兰池家门前步行通过,朱老忠则让严志和坐在车上,响亮地摔响了马鞭。感觉受到蔑视的冯兰池让刘二卯上前阻拦,朱老忠一鞭抽在刘二卯脸上,扬长而去,朱老忠的举动就像一声响亮的春雷,让冯兰池感到了极大的惊慌。朱老忠回到锁井镇后,与朱老明的相见,由小说中的朱老忠探望朱老明改为朱老明听说朱老忠回来后,急忙赶到严志和家和朱老忠会面,证实了回来的确实是当年大闹柳树林的朱老巩的儿子后,他踉踉跄跄地向前冲了几大步,又张开双手,向前奔去,高声呼喊道:“乡亲四邻们听着!当年大闹柳树林的朱老巩的后代朱虎子回来啦!”由于利用了电影音响的扩大效果,比现实生活中的唤声加强了无数倍,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改动,有力地突出了朱老忠的斗争精神和他给乡亲们带来的鼓舞。另外,电影中将朱老忠寻找党和受党教育的内容推向幕后,仅以几个镜头做象征性的交代,集中力量表现朱老忠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及其成长,让他在反割头税运动中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从而大大突显了这一英雄形象。可以说,通过这些改动,作品的艺术结构更完整,朱老忠真正成了被时代推动着前进的、行动着的英雄人物,其形象更为丰厚、感人,从小说到电影,至少从朱老忠形象塑造这个角度来说,作品的艺术成就有了很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饰演朱老巩和朱老忠父子的演员崔嵬,同时是著名的电影导演,他执导的《青春之歌》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影片,他的电影作品和他的为人一样“粗犷奔放,浓郁炽烈”。崔嵬的战斗生活经历,为他出演《红旗谱》奠定了生活基础,崔嵬看过小说《红旗谱》后曾说,“我不仅看到了屹立在千里堤上俯视着滹沱河激流浊 浪的朱老忠,也想到自己身穿紫花裤褂,手提驳壳枪,在千里堤上行军奔走”。精深的艺术造诣和不同凡响的气度和演技,以及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使他创造的朱老巩、朱老忠这两个角色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崔嵬也凭借在《红旗谱》中饰演的朱老忠的形象摘取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大奖。另外,蔡松龄、赵子岳、葛存壮、村里都是当时或后来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出色的艺术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共同主持编选的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精品选人了电影《红旗谱》,可见这部电影的深远影响。

红旗谱作者范文第2篇

(男)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女)母亲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男)一百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共产主义的伟大梦想,扬帆起航创伟业

(女)一百年后,在中国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里,中华民族的巍巍巨轮,劈波斩浪向前进

(男)一百年的历史沧桑,一百年的风云激荡

(女)一百年的波澜壮阔,一百年的壮丽辉煌

(男)中国共产党的昨天,是一首用血泪和牺牲谱成的生命交响

(女)中国共产党的今天,是一部由初心与使命组成的华美乐章。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亲爱的各位来宾

(合)大家晚上好

(男)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响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时代引导激励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女)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办新建区“盛事谱新篇 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响音乐会

(男)今天,我们心潮澎湃,用歌声颂扬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祝愿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女)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晚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主持人轮流介绍)

……………………

(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

(女)现在我们宣布新建区“盛世谱新篇 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响音乐会——

(合)正式开始!

(男)担任此次音乐会演奏的是南昌交响乐团,南昌交响乐团是江西省唯一一支职业交响乐团,今年4月6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关心关怀下,由江西文演集团与南昌市政府以“省市共建”的方式正式成立。乐团采取三管建制模式,特聘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指挥学会会长、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担任艺术指导,秉持“高水准、高质量、高要求”理念,边组建、边训练、边演出,艺术水准呈现跨越式发展,并以弘扬赣鄱文化、推广高雅艺术为己任,不忘初心、淬炼佳作、煅炼品牌,以独特的交响音乐魅力成为了英雄城南昌的新名片。5月14日,乐团在省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首场音乐会,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6月18日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党课,更是引发了轰动性的社会效应。

(女)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红旗,激情涌心头。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让我们在红旗下,唱出对祖国最诚挚的祝福,请欣赏交响乐《红旗颂》,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音乐会的指挥:崔鸿嘉博士,崔博士系德国慕尼黑戏剧与音乐大学演奏博士、瑞士伯尔尼音乐学院指挥硕士、德国黑森州卡塞尔室内乐团首席指挥,在如此强大的乐团与博士的完美配合下,将给我们带来美妙的视觉与听觉享受。有请崔指挥!

(男)感谢乐团的精彩演奏、感谢崔博士的精彩指挥!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记忆,而用音乐烙成的记忆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给中国的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接下来将演奏的曲目有:《北京喜讯到边寨》、《白毛女》选段“北风吹” 、《我的祖国》,首先请欣赏独唱《我爱你中国》,演唱者:李凡,李凡老师系江西省侨联青委会常委、江西省文促会常务理事,曾荣获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铜奖,教育部“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一等奖,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青年歌唱家李凡!

(女)跟着党走,我们迎来了希望;跟着党走,我们实现了梦想。新建区委区政府将坚决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永远跟着党走。接下来将演奏的曲目有《跟你走》、《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娘子军》组曲,首先请欣赏男声独唱《跟你走》,演唱者:程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掌声有请!

(男)100年前的7月,一个伟大的政党庄严宣布成立,一面火红的旗帜迎风由由升起。从此,中华大地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华夏儿女创造了震惊世界奇迹,今天我们迎来了党的100华诞,举国上下,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接下来请欣赏男女声重唱《不忘初心》

交响序曲《英雄之城》:略

(男)美妙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

(女)无论多优美的歌曲,也唱不够我们对党的爱

(男)无论多悠扬的旋律,也诉不尽我们对党的情

(女)回顾历史,我们心潮澎湃

(男)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

(女)百年大党历经百年风雨,正值风华正茂

(男)伟大斗争引领伟大时代,正逢千秋盛事

(女)春潮竞风流,跨越赶超的新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正在阔步迈向新征程

(男)盛潮再扬帆,砥砺前行的新建,在党旗的坚定指引下,正在砥砺奋进开新局

(合)让我们携手同行、上下同心,为新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实力繁荣和谐的大美新建谱写新的篇章!

红旗谱作者范文第3篇

时间向前推移262年,公元1744年,农历八月廿三,乾隆皇帝一道圣旨,3000户八旗子弟相继离开皇城根儿下的百年老宅北上来到拉林。在乾隆的圣旨里,称其地为拉林阿勒楚喀。

此后,包括索额图、和、鳌拜、谭泰、付恒等八旗子弟的族人们,在拉林地区按各旗方位建起24个旗屯,称为“京旗24屯”,这些戍边的八旗子弟,一边守护着清朝的北大门,一边务农自立,过起亦兵亦农的“兵团”生活。

而今,大清已成历史,旧时的八旗贵族已成地道的农民,然而,他们还在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京旗文化”的历史。

1月4日,记者走进拉林,记录八旗子弟的后现代生活。2006年1月4日,农历腊月初五,索额图第十二代孙何玉歧卷了支旱烟,又和邻居付英儒杀了几盘棋。

63岁的付英儒其先辈是乾隆九年戍边到拉林的,但他已不知道自己的满族姓氏了,付老说,自己家是小族没什么名气,他对何氏家族很是羡慕:“早年,老何可是正宗的正黄旗贝勒爷,索额图那是康熙的老丈人,像我们这样的人见着都要问安。”

付老说的“早年”是262年前的乾隆年间,那时的何氏姓赫舍里,何氏祖谱上记录着何玉歧是赫舍里・索额图的第十二代孙。那时,赫舍里氏在京城的主要生活就是遛鸟、喝茶、听戏。

如今73岁的何玉歧是拉林镇红旗乡孤家子村的农民,他的主业是种地,但在农闲时,下棋、抽旱烟、和族人们唠唠祖上的事儿,就成了何老的主要营生。

大年三十拜“老影”家史口口相传

“满族以西为大,‘老影’都放在西墙,所以在我们这儿,西炕是不能坐的。”

2000年,一本叫《拉林阿勒楚喀京旗原案》的清朝档案被发现,档案记录262年前索额图、和、鳌拜等家族大移民的整个过程。

拉林的八旗后裔们从没忘记那段辉煌的家族史。每到大年三十,何氏家族就会跪请出“老影”(即祖宗的画像),族人会从各处赶来,一起祭祖。那段历史也通过这种方式,一辈辈地口口相传。现生活在拉林镇双桥子村的和后人和氏家族亦如此。

何玉歧说,索额图的“老影”近3米高,1994年被盗。现在何玉歧家保留了一张“老影”的复制品,何老还是把它卷好放在家里西墙上。何老说:“满族以西为大,‘老影’都放在西墙,所以在我们这儿,西炕是不能坐的。”

拉林镇镇长贾洪林介绍,该镇各村的名字多以旗名为名,当年的“京旗24屯”现在在拉林都可找到,比如现在的双桥子村就是镶红旗的头屯,和后人和英琦家就住在那里。这些戍边八旗子弟也给拉林留下大批历史文物,据拉林镇初步调查,珍贵文物就有3000余件。

说话没有东北味

勺子不能叫勺子

“过节、结婚串门走礼叫‘走事儿’,‘走事儿’时,年长些的妇女进门还行清时的礼。”

在孤家子村,村民们讲话一点没有东北口音,年轻人的普通话很标准,而上些年纪的人,说话都带着几分京腔。

为了不让记者犯规矩,在何家做客的付大爷京腔京韵地低声提醒:“别说错了话儿,在这儿得管勺子叫马档子(音)。”付老讲,索额图的小名儿叫勺子,为了避讳,满族何氏都叫勺子为马档子。

保留嫁女“领生”传统

爱喝黄豆豆汁

“我们这规矩大,现在年轻人不太讲老礼儿了,但‘走事儿’时一些老规矩还讲。”付老说,“‘走事儿’就是过节、结婚串门走礼。‘走事儿’时,年长些的妇女进门还行清时的礼。”

“你来得不巧,要是去年5月份来,正好能看见我们这一家嫁女儿,都是清朝的礼仪,那场面,就跟看古装电视剧似的。”刚进屋的何老小孙子何龙说。

在拉林几个满族村里至今还保留着嫁女“领生”的传统,即杀黑猪,杀猪前,向猪耳朵里倒酒,猪摆头了,就叫“领生”,说明神灵同意了这场婚事。

陪同记者走访的拉林镇宣传委员苏龙说:“如果去年5月份来,你还能喝到我们这儿的豆汁儿。”

“提起豆汁都知道北京有,其实我们这儿的比北京的好喝。”苏龙说,“北京的豆汁儿是加绿豆的,这的豆汁儿是用黄豆、小米、大馇子一起发酵制成的,样子像酸奶,比较稠,酸甜口儿。”

生下男孩绑布条

“妈妈口袋”代代传

“每生一个男孩就绑一个五彩线或蓝布条,再有了儿子再绑条,然后装到袋子里,叫‘妈妈口袋’”

苏龙说:“拉林人讲排场,好面子,性格也直爽,一会儿到双桥子村,那儿的人也一定都留饭。”这点后来果然得到印证。到双桥子的初衷是走访和后人和英琦家,看看和“老影”。这也是拉林8张“老影”中,现存唯一一张真品了。

但和英琦说,以前有很多搞研究的人来看过,但后来家人觉得常拿出来看是对祖先的不敬,所以拒绝让记者看真正的“老影”。最后,记者只得到一张去年苏龙随哈尔滨社科院研究员来访时拍到的和“老影”。

双桥子村会计贾洪文见记者有些失望,便请记者到自家,请出贾氏祖谱和“妈妈口袋”。

“妈妈口袋”是另一种形式的家谱,贾洪文讲,旧时满族家里每生一个男孩就绑一个五彩线或蓝布条,男孩再有儿子就在代表他的布条下再绑布条,有几个儿子就绑几个,女儿不计。

“一辈辈传下来,布条就成了一个树形家谱,把这棵大树放在袋子里保存,这个袋子就叫‘妈妈口袋’。”贾先给放“妈妈口袋”和祖谱的祖宗匣子烧香磕头,才打开让记者看。

贾洪文说:“我们贾氏满姓是嘉佳氏,也是清时的望族,有这张祖谱时就有了这个黄色的‘妈妈口袋’了。祖谱上的满文记载,这个‘妈妈口袋’的主线是262年前留下的。也就是说,乾隆九年我们祖宗来拉林时开始记录的,传到我这,已经是第十代了。”

冻饺子吃到正月十五

八旗子弟能侃

在贾家出来,记者又被双桥子村村长赵亚平挡下,说,“哪能不吃饭就走?到我家吃点满族的冻豆腐馅冻饺子去。”赵说,家里包了一百斤面的饺子,要用大缸装,这里的人都有包冻饺子的习惯,现在正是包冻饺子的时候,这些饺子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赵是爱新觉罗氏后裔,“咱正黄旗还能不讲这排场?”赵哈哈大笑,“现在的八旗后人们都不会说满语了,是地道的农民,但这好面儿的性格还是流传下来了,可以说我们这的人朴实、豪爽,也可以用老百姓的话讲,善侃能吹,讲排场。”

后人曾去寻根

索额图有亲在沈阳

“希望传说和拉林地区其他文化遗产一起,能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能让‘京旗文化’传下去,那才是八旗祖宗留给后辈的财富”

在采访时,虽然何氏一族都不大愿意让记者拍“老影”照片,但听说记者是从沈阳来的,还是多了几分亲近。何玉歧老人讲:“何氏在沈阳还有亲呢。现在沈阳铁路党校的财务科科长何红超就是我们本家,论起来,他是我的侄子。去年他还来认亲了呢。”

回到沈阳,何红超给记者讲了他的寻根故事。“我父亲就是孤家子人,后来到哈尔滨工作,我也是1988年从哈尔滨调到沈阳来工作的,”何红超说,“从小我父亲就常给我讲,说我们是索尼、索额图的后人。我一直对这个很感兴趣,离开哈尔滨那年就回到孤家子看过何氏的族人。还看到了祖谱,在上面找到了我爷爷的名字。还有那张‘老影’,那时还在。”

现在,何业余时间就收集拉林的历史资料来看,他说:“拉林和沈阳还是有缘的。咸丰时双桥子人富升被任命为盛京将军,封为双巴图鲁(相当于双眼花翎)。”

这段故事记者在双桥子村也听过。传说,富升本只是个马夫,一次喝醉了,化身为一只黑虎,有算命先生说富升日后必有大出息。后来富升参军屡立战功,果然成为将军。拉林镇镇长贾洪林说,现在双桥子村的这些传说,还只是老百姓侃大山时的段子,“希望这些传说和拉林地区其他文化遗产一起,能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能让‘京旗文化’传下去,那才是八旗祖宗留给后辈的财富。”

揭秘

京旗24屯

边务农边戍边,“闲散旗人”迁拉林

哈尔滨社科院副研究员、京旗文化研究所所长王晶女士介绍了那段历史真相。

清朝时期,满族为贵族,生来不用劳动便拿朝廷俸禄。乾隆九年时,即公元1744年,京城的满族八旗子弟已人满为患,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加之东北常年受罗刹国(今俄罗斯)侵略,清政府决定将京城内“闲散旗人”3000户迁至拉林。

此后,这3000户八旗子弟在拉林过起亦兵亦农的“兵团”生活,按八旗编制,每旗有头屯、二屯、三屯3个旗屯,称为“京旗24屯”(亦说“京旗32屯”,按东八旗、南八旗、西八旗、北八旗,共32屯,但今在拉林地区有地名可查的有24个旗屯)。

红旗谱作者范文第4篇

不曾想到,就在这个我熟悉和常来常往的地方,有过一段与每一个中国人相关的故事,还留有一个待解的谜……

小红楼・百代

2002年的10月18日18:30,我应邀参加“LA VILLA ROUGE小红楼”的开张仪式。此前,我已来过此地。在小红楼的门口西侧,放着一台机器,上半部有个透明的有机玻璃罩子。上面没有文字说明。一问说是装修时从三楼找出来的,是唱片的刻录机。

在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的档案室,高级工程师“解放”同志听我说起此事,有点不解:“那楼不是做音像陈列馆了吗?那台刻纹机是我们留下的,不是说要办陈列馆么。文字说明早就交给我们经理,交到了市里。”说着,解放从抽屉里拿出了两张复印件,分别写着“刻纹机简介”和“唱片模版简介”。原来,小红楼前那台刻纹机的全称是VMS80立体声翻片机,是当时西德NEUMANN公司的产品。它主要由立体声刻纹放大器和刻纹机组成,功能是把磁带信号转到唱片上。

走进整修一新的小楼,带我参观的郭汉明和蓝彩章都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虽然“楼是物非”,但还能看到这栋建筑与昨天的联系:进门是聂耳的照片,三楼包房挂着年轻时代的周璇相片,还有一些收集来的雄鸡牌唱片。

上海不仅是中国最早引进蜡筒式留声机和唱片的口岸之一,更是中国唱片业的中心,当年中国最大规模的唱片企业和最享盛誉的唱片品牌都出自上海。而笔者所说的小红楼便是原先中国最大的唱片经营和制造企业――“百代公司”的一部分。

百代是法国人百代兄弟创建的,总部设在巴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来上海开设公司,公司全称是百代唱片电影公司。先是开在南阳桥,即今天的太平桥绿地。后来再买进贝当路(Pétain, Avenue,今衡山路)的地皮,于1921年在今衡山路811号建了唱片厂。百代是中国第一家灌制唱片的公司,当初主要是生产中国戏剧的唱片;截至抗战前,单是川剧就制作了七十多面。它生产的唱片商标,就是只“雄鸡”。

唱片进入上海人的生活已有年头,当时民间《竹枝词》唱道:“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关万籁生。社会宴宾堪代戏,笙箫锣鼓一齐鸣。”笔者见到一张老照片,荷枪的十九路军士兵,在对日作战艰苦紧张的间隙,还吱呀呀摇起唱机,咿呀呀地听唱片。

我家老唱片,在“”中被外公扫“四旧”卖了。记得唱片中的红圈上,有个LOGO,图案是天安门加华表,那就是“中唱”的产品。“中唱”是解放后由“百代”、“大中华”和“胜利”等唱片公司合并而成的中国唱片上海公司,上海人把“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简称为“唱片厂”。

笔者注意到郭汉明、蓝彩章们递来的名片:在小红楼的LOGO上,不仅有一方刻着小红楼篆体的印章,下面还有一排细小的英文:WHERE HISTORY HAPPENS。看来,渴望了解这里一切的他们,对这里发生的历史还是了解不多。实际上,这方土地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历史,就是与聂耳有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有关。

百代・聂耳・国歌

1934年,百代倒闭;同年6月25日,公司由英国的电气音乐实业有限公司接盘。因百代在中国的知名度已成为唱片的代名词,英商仍袭用了原公司名和商标名。

当百代转为英商后,管理人员除了一个名叫德高的法国人,其余均是英国人。最后一位管理者是英国人弗凯斯。因为对中国的事情知之甚少,弗凯斯就比较倚重华人中懂外语者,尤其是器重曾留学法国、1928年回国后进入百代任音乐部主任的任光。任光是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的主要成员,不仅录制了不少的进步唱片,而且还引进了著名作曲家聂耳、冼星海等人。

聂耳加盟百代是在1934年的4月1日,当年11月底辞职。在百代时,他担任音乐部的副主任。除协助任光,还做些作曲,包括抄谱、教歌等工作。离开百代的翌年初,聂耳进入同在徐家汇地区的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任该厂音乐部主任,该厂就是今天的上海电影制片厂。

虽然聂耳在百代只有不长的八个月,可他一生被录成唱片的21首由其谱写的歌曲中,竟有19首是由百代公司录制的。在百代出品的这19张唱片里,有人们熟悉的《毕业歌》(唱片编号A1897,由陈波儿、袁牧之演唱),《大路歌》(唱片编号A1907,由金焰等人演唱),《铁蹄下的歌女》(唱片编号A2382,由王人美演唱),《义勇军进行曲》(版本一:唱片编号A2395,由袁牧之、顾梦鹤演唱。版本二:唱片编号A2879,由民生实业公司职员演唱)等。

《义勇军进行曲》由百代公司制成唱片铜模,这个在《中国唱片厂唱片模版目录》中编号A2879的唱片模版,现保存在北京的中国唱片总公司。据曾在中国唱片厂管理唱片制版的赵家琪先生说,《毕业歌》《大路歌》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的唱片,也都是在那栋小红楼诞生的。

还是说说《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1934年,刚成立的上海电通影业公司约田汉写剧本。当年冬天,田汉就把剧本《凤凰的再生》交给电通的孙师毅。因田汉在1935年2月被捕入狱,由夏衍接手改成电影剧本,片名也改为《风云儿女》。影片描写了上世纪30年代初,青年诗人辛白华、梁质甫等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抗日杀敌的故事。它由许幸之执导,袁牧之、王人美、顾梦鹤、谈瑛等主演,吴印咸担任摄影。片中有两支著名插曲,其一《铁蹄下的歌女》,其二便是赫赫有名的《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分别是田汉和聂耳。1933年,聂耳由早于他一年入党的田汉推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歌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6月出版的《电通》杂志特辑上,并全文刊登了《风云儿女》的剧本。结尾是主人公辛白华长诗《万里长城》最后一节,即为《义勇军进行曲》之词。聂耳在谱曲时把歌词作了修改,将“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是聂耳赴日前主动向孙师毅、许辛之提出的。1935年2月,他在日本完成创作,把《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寄回上海。拿到谱子的贺绿汀,请时任百代唱片公司乐队指挥的苏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配器。

在写下《义勇军进行曲》后不到半年,聂耳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电通》杂志八月号为此推出了“纪念聂耳特辑”。《风云儿女》的创作者们或许从未想到,在《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十四年后,成了新中国的国歌。

国歌是国家之歌、是民族精神的展现、是人民心声的呼喊,是战斗历程的缩影,是宏伟目标的召唤。世界上最早有国歌的国家是荷兰,时间为1568年,国歌名为《威廉・凡・那叟》(Wilhelmus van Nassouwe)。中国最早的国歌要数1880年出自曾纪泽之手的《普天乐》。之后,做过国歌的有:《李中堂乐》《颂龙旗》《巩金瓯》《五旗共和歌》《中华雄立宇宙间》(《中华雄踞天地间》)《卿云歌》《国民革命歌》《中华民国国歌》(《三民主义歌》)《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等。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京召开。以马叙伦为组长、和茅盾为副组长的第六小组负责拟定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小组推选郭沫若、田汉、茅盾、钱三强和欧阳予倩组成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聘请马思聪、贺绿汀、吕骥和姚锦新为委员会顾问;并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刊登《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9月21日,政协设立55人组成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截至当日,共收到应征国歌632件,歌词694首。

同月25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会上,马叙伦等主张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其中写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1月15日的《人民日报》对此解释:“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的国歌而不加修改,是为了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建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

在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中国大地响起。此后,这首诞生在《风云儿女》里的歌是一路风云相伴。不仅“代国歌”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作词者田汉遭遇厄运。在“”中,名列“四条汉子”之一的他被污为叛徒而打入牢房。在那些日子里,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成了只奏乐而不唱词的无字歌。

十年浩劫过后,1978年3月5日的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聂耳曲,集体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改为: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旗帜,前进!/高举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

在田汉后的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集体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的一项是在原《宪法》第四章之名“国旗、国徽、首都”中增加“国歌”,改成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由此,在《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增加一款为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诞生地

国歌诞生于上海是毫无疑义的。那么,它又落在上海这6340.5平方公里土地的哪一个点上呢?2010年3月25日,笔者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世博・徐汇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徐家汇知识文化综合商务区”,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徐家汇地区文化牌的初步构想》,其中提出要打造国歌诞生地和徐光启这两个地标性景点。

我的一位长辈曾写信给有关部门,他的看法是:小红楼有可能就是国歌的诞生地。他的继母祁霭璐原是百代公司的会计。他听继母说,上世纪30年代在百代公司任职的聂耳,就在那栋小红楼上班。此外,《义勇军进行曲》又是由百代公司录制的。而有关部门在进行调查后认为:根据现有材料一时难下结论,因为还没找到对《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地点的记载。

当然,纪念国歌地不分南北,不论老幼。按常理,《国歌》的诞生地,要么与《国歌》的词曲作者有关,要么与它的首次问世唱响有关。

第一是看词曲作者。先看歌词作者田汉。一说歌词是他被捕后在监狱里创作,写在一张包香烟的纸上;然后托人带出,给孙师毅和夏衍。另一说法是田汉在被捕前就已完成歌词。有人曾为此求证田汉,可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这样,歌词的创作地可以确定在上海,但无法再具体缩小到某个区。

再看曲作者聂耳。1983年1月27日,夏衍在给《北京晚报》的信里写道:“这支曲子是聂耳于1935年在日本谱写后寄回上海的”。虽是聂耳在日本完成最后的谱曲,但有一说是他在赴日前就已在上海打好了初稿。若成立,那就是在徐汇区的徐家汇无疑。因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聂耳是否在百代工作,当时他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在徐家汇地区。

第二是看此歌的首次问世唱响。当时,《义勇军进行曲》是找了一些拍《风云儿女》唱歌基础好的演员先录唱片,然后在拍摄时播放。据《风云儿女》女主角王人美回忆(摘自《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在拍摄《义勇军进行曲》合唱这一场戏时,“唱片里播放着《义勇军进行曲》歌曲,大家边做着动作,边随着唱机里的歌声唱着。”

红旗谱作者范文第5篇

唱红财之歌,献礼党的生日--财政系统建党90周年演讲稿

伴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儿女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满怀豪情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特别是用四万万同胞换来的血色红安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红安,花如海,歌如潮,百姓安居乐业。如今的红安,天台山起舞,倒水河溢彩,人民幸福安康。路宽了,楼高了,夜变亮了,环境变美了。生活在这样的红安,我们无比幸福,无比自豪。然而这样的红安是离不开我们红安财政人前仆后继,孜孜不倦地执着追求,离不开我们红安财政人的血汗和忠贞不渝的付出。我们传递着党对人民的关怀,沟通了人民对党的理解和信任,是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大使。

我们还有恪尽职守,敬业奉献优秀代表:有把青春奉献给岗位的优秀党员姜咏辉,让青春在岗位上闪光的“三八红旗手”吴燕玲等等。。。。。。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品格忠实履行了党的宗旨给红安财政人树立了标杆和榜样。他们是红安财政人的一面旗帜,是红安财政工作的一片亮丽的风景。他们用青春和智慧,心血和汗水谱写着一曲勤廉为民,务实进取的财政之歌。

我们更有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普通财政人。有为了金库财力充盈,熬红了困倦双眼的同志,他们寻觅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着增收的新途径;有为了把党的阳光雨露滋润到各个角落,为弱势群体支撑起一片蓝天的同志,他们认认真真地测算着每一项预算,反反复复地审核着每一分钱。精心组织,谨慎划拨。是啊!每一分,每一厘都是血与汗,哪能不需要用智慧和汗水科学来把握呢?为党的恩泽保驾护航,是财政监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他们早出晚归,秉公执法,廉洁奉公,浩然正气震摄了歪风邪气,确保了党和政府的亲民温暖更加畅通无阻的传递。普普通通的人做平平凡凡的事,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同志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在平凡中蕴藏着感人心灵的可贵品质,没有一鸣惊人的创举,却用对事业的坚守诠释着为民理财的诺言。他们用勤劳和执着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财政之歌。

今天,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要感恩党的领导,献礼党的生日,唱响红财之歌,作一个歌颂者。讴歌我们的红安财政,他是我们红安财政人同心同德,共同拼搏的结果。活力四射,生机勃勃!他是我们财政人用大脑和双手,谱写的一曲财政之歌,建设发展的大合唱,雄浑激越,气势磅礴!我也要歌颂饱含着责任、荣誉、勤劳、勇敢、团结、真诚气息的红安财政人。我为能和这样的集体一起工作、生活和奋斗而倍感自豪和骄傲。我要再次引吭高歌:我骄傲啊我是财政人,无怨无悔痴心不改;我骄傲啊,我是财政人,无限忠诚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