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修案例分析

思修案例分析

思修案例分析

思修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法 实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并帮助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如何上好这门课,使课程更具有吸引力,针对性,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是值得每一位思政教师都好好推敲、苦心研究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并且很多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革新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授课的实效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启发、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方法。在过去《思修》课的授课中,教师一般都是从理论到理论,甚至一厢情愿地用概念和理论体系建立的理想世界取代学生的现实世界,所以就造成了《思修》课中的很多理论过于抽象,让学生觉得这些理论知识离自己的现实生活较远,并不能解决切实的现实问题,进而产生反感和失望的情绪,导致学生从心底里抵触学习《思修》这门课程。然而,理论知识本身也不是空泛的,是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人或事上,是和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

另外,传统的《思修》课程大多强调教学过程的“教”,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过程,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甚至压抑了学生的某些创新精神。加上,现在《思修》这门课程大多都采取开卷的考核方式,这就使原本就有些“边缘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吸引力,很多学生只求过关,对于为什么学、如何学的过程不甚了了。而案例教学法在《思修》课的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凸显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因此案例本身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投入案例情境,对案例加以思考,进行积极的讨论,再加上教师在一旁的引导或总结,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增加了,改变以往学生对《思修》课一贯的刻板印象。

所以,案例教学法在《思修》课中的应用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还通过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自我思考、相互讨论等环节,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碰见在讨论环节中,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意见不一,辩论得面红耳赤,情绪激动的情况,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没有教师的立场主导,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充分地学习,充分地实现了学习主体化的过程,真正地能够实现“教学相长”。而且《思修》课中有关法律知识的案例是和大学生们今后走上社会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更有助于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自己受用的能力,奠定今后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基础。

当然,案例教学法在《思修》课中的应用,受益者远非学生一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深入教材、了解学生的过程。案例的搜集、选用秉承着最基本的实用性原则。所谓“实用”,首先,案例要切合教材。案例材料必须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有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所选用的案例必须是能够充分论证和阐明理论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吃透教材,悉心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及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只有将这些知识点熟知于心,才能做到在搜集案例的时候有的放矢。其次,《思修》课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选用的案例就需要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中,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现实状况、思想困惑和需求愿望进行深入了解,进而对搜集的实际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2]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筛选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也随之进一步提高。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首先,案例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授课过程是将理论知识与学生思想结合的一个有机的动态过程,这是《思修》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因此,案例的选择首先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切实回答解决学生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例如,在上绪论这一章时,教师大多会选取贴近大学生生活,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案例来反映大学生活特点,以此让刚入学的新生充分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并积极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如在讲到如何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围绕着教材的三点要求,笔者总结了“五自”,即“人格上自立,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自我教育”这五点要求,并根据这五点要求分别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选取了著名高校的学子四入名校、三次被退学、大学生放假回家带脏衣服等案例来进行教学。在第一章节有关于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时,笔者就选取了致力于农业事业建设的大学生师智敏的案例和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案例进行对比,以此来阐明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之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在第六章有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会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个感性上的认识,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然后选取在身边发生的一些往届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案例,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尽管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脱颖而出,要通过自己三年的努力与积累,同时,创业也是属于就业的一种有效渠道。让笔者颇有感触的是,每每上到这部分章节内容时,学生都十分感兴趣,并且听得很认真,相比较以往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学生上课的情绪及课后的效果都有了一定的增强。而如果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一个劲地警醒学生就业形势如何严峻,就应当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说服力是有限的。而当学生看到就业市场人潮涌动的现场图片,各大招聘网站的职位需求,有关就业的案例视频,甚至在实践环节中当学生真的走进人才市场去体验一番时,学生对就业问题就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了有关就业的相关知识和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更为理性和客观的层面。因此,在《思修》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案例,可以从具体案例中总结出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思修》课程中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与知识。

其次,讲授案例切忌喧宾夺主。之所以在《思修》这门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因为通过案例,可以引起学生对于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课堂中的案例并非仅仅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简单设置的故事或事例。不管什么样的案例,都有一个指向性,那就是教学目标。所以,案例只是起到一个切入的作用,只是表象和思想的交接点。[3]因而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案例,不能不加选择地在课堂上罗列。同时,案例的展示只是要透过案例的表象挖掘其深处的思想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背后揭示的客观世界的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因此,案例本身只是一种教学的桥梁,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环节,而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完成,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的一个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所以,如果在《思修》课中过于关注案例本身,而忽略对案例背后的规律和理论知识的探索、揭示,就失去了案例教学法本身的意义。例如,在讲授《思修》课第五章社会公德的部分,面对教师列举的不遵守社会公德,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加以批判,但引起学生的批判和不满是远远不够的,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案例来反思自己有没有和案例材料中类似的行为举止,从而对今后的实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次,把握好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导向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法制观。因此教师在具体分析案例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过程中思想引导的“度”,即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分析,要使学生鲜明地知道提倡什么、发扬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否则,案例分析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第三章有关人生观教育的部分,在分析“爱荷华大学的枪杀案”这个案例时,对卢刚毁灭他人最后自我毁灭这一事件,就有一些学生认为卢刚是英雄,是有骨气的中国人。针对这种观点,教师应旗帜鲜明地指出卢刚的这种漠视生命的行为是错误的,而错误的根源在于他人生观受到颠覆,心理承受力脆弱及社会责任感欠缺。通过这种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水平。而这个“度”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国家法律法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道德准则。

最后,案例教学法需要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思修》这门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并不是排斥其他的教学方法,相反,我们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同时必须注重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在授课时应保持案例分析、学生讨论与教师系统讲授、总结灌输理论的适度平衡。某些时候,由于这门课通过案例说明道理,运用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巩固理论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过多偏重事例就容易成为记流水账、甲乙丙丁的罗列现象,学生也只会出于猎奇心理去看案例,达不到教育目的。反之,若过多偏重于教师的理论教育,就成了基本原理课,抹杀了这门课的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合理有效地掌握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比例,切忌就事论事,而应就事论理,把理论与现实问题密切结合起来,把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黎海燕.“故事化”与案例教学——从百家讲坛的成功经验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思修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集实践性、思想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既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也不是法律知识的一味灌输,它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决定了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要加大启发式教学的力度,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有针对性的正面引导,而且由于学生参与了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首创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结合目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积极研讨、交流等形式,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接受教育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以课程培养目标为导向,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研究、解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生活实际中选择适宜教学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的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听到的答案基本只有一种,而案例教学提倡采用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等方法,吸引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真正实现了课堂"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枯燥乏味,而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学生只需要按步就班,不仅乏味无趣,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生动、逼真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自己去思考、去创造的空间。而且每个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见解发表评论。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1.做好课前的案例的选取和准备。

在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精心选取案例。首先,案例要有真实性。所选择的案例应当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例,而不是随意杜撰或道听途说的。其次案例要有典型性。教学案例没有典型性就没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和共鸣。对典型性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培养能力。再次,案例要有新颖性。在教学案例选择上要用的案例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教师应尽可能及时地补充、更新,选取新近发生且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2.适时的运用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引入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引入相关的案例,然后通过对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该理论知识。二是在学习内容之前先引入案例,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一个最具典型性的、全面反映该节课程内容的案例作为引导,在课前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法律知识,引入不同的小案例,对所学知识加以讲解。

3.合理掌控师生的角色承担

案例教学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担当的角色与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授有很大的不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有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角色定位是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负责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组织、引导、启发、记录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并予以归纳总结。

4.注意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教学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用案例教学法,也不是用了案例教学法就解决一切问题,绝不能用案例教学法来排斥和否定其他教学方法。

用辨证的观点来看,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有它的优越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案例教学法还处于摸索阶段,资料不充足,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积累案例材料和撰写案例,教学负担很重;对学生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学生需要搜集材料印证自己的观点,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与案例之间缺乏连续性,而且往往大部的案例只能隐含学科的一部分理论知识,案例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中就会缺乏系统性。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应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精心组织和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魏志波.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青年文学家

思修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汽车故障诊断

汽车故障诊断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如果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不求甚解,敷衍了事。笔者发现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案例教学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中应用恰当,将会对教学效能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在汽车故障诊断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分析”为载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带有启发性的典型真实案例,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因为新车型、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设备的不断更新,维修人员要做到有清晰的故障检测思路,有正确的检测方法,要能够确定检测参数及参数的检测顺序和参数的测量值的变化形式和正确范围,做到这些要求维修人员有很强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案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案例教学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里进行的,与传统教学的区别是有利于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另外,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教学向实践进行转化,帮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要独立自主的去思考、探索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中的应用

1. 案例的选取。

汽车教学案例的选择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范围内,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比如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汽车维修行业的实际,选择有一定技术含量、包含较多知识的贴近学生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典型性教学案例。如果选择的是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这些车型,会让学生感觉不太切合实际,另外学生对乘用车比较感兴趣,应该选择市面上一些有代表性的车型,如果我们教学仍然选择东风、解放车型,学生会认为所学的知识落伍,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另外,选择的案例要真实,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反映真实的内容。不能凭空杜撰,要有真实的车型、车况、故障现象、故障检测排除的相关记录,才能使课程生动、有效。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以方便理论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方便教师在车辆上制造该故障,使学生可以亲自去检测解决。

2. 案例教学的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可能会问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研究案例,将所涉及的知识掌握透彻,同时还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一辆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搭载2.0L14发动机,行驶10万千米,出现怠速不稳且经常熄火的现象,其他工况正常。这一案例是关于电控发动机的怠速不良问题的,怠速不良包括:怠速不稳、怠速熄火、怠速过高、怠速过低等现象。对于这一案例的教学准备包括:1)查找索纳塔2.0L14发动机电控系统资料,了解各系统组成;2)充分了解造成各种怠速不良现象的原因;3)思考学生可能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

3. 案例教学过程。

(1)联系教学内容,出示案例,给出技术资料。

比如在讲解怠速ISC阀时,可以使用上文提到的案例:一辆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搭载2.0L14发动机,行驶10万千米,出现怠速不稳且经常熄火的现象,其他工况正常。

给出案例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相关问题,为进一步深入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比如上述案例需要思考的问题:1)发动机怠速工况如何工作;2)怠速工作不良的种类;3)造成各种怠速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4)对具体车型的发动机资料进行阅读,思考具体车型发动机怠速不良的可能原因。同时提醒学生在思考案例问题时一定要阅读车型维修手册,了解车型信息,因为不同车型甚至是同款车型也可能出现不同的配置问题,所以为了顺利完成故障诊断维修工作,在平时就要养成注意查阅资料的习惯。

(2)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具体的故障原因。

结合车型维修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自己探究案例中的关键点,寻找故障原因,确定诊断维修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讨论完毕后,引导各学生进行总结,查漏补缺,思考自己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确定的诊断维修过程和方法是否恰当。

(3)发挥学生主动性,制定故障诊断流程图。

引导学生制定故障诊断流程图,小组成员之间就制定的流程图进行讨论,然后组织各小组之间相互辩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下以及不同思路的启迪中深化对案例的认识。

针对上文提到的案例,学生制定了怠速不稳的故障流程图,涉及到电控发动机的多个系统包括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怠速控制系统及气缸压力等方面。同时学生指出,流程图主要是针对怠速不稳的问题确定的,由于本案例中提到“其他工况正常”,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可以缩小至进气系统漏气及怠速系统的部件故障等方面。

(4)观看故障排除过程,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上文提到的案例,维修技师的操作过程如下:1)先用解码仪读取故障码,未发现故障;2)检查发动机外观:①查看进气管路无漏气,各管路连接正常;②点火及喷油系统无松动现象;③空滤器滤芯无脏堵;3)故障分析及判断,汽车除怠速外,其他工况工作正常,确定故障可能出在怠速控制系统;4)拆下怠速控制阀,阀内严重脏堵,阀体已被卡死不能转动,用清洗剂清洗后故障排除;5)最后用专用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教师结合学生的分析及技师排除故障的过程,点评学生分析故障时的思路是否正确,纠正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解决汽车故障的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思修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开展时,案例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话题,从选修到必修、普通高中到义务教育,都有众多同行锲而不舍地将案例教学付诸实践。

国家教育部制定并公开发行的文件中,“案例”一词最早出现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选修课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有“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其知识要求的表达均是“结合……实例,了解(或理解)……”。而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必修课程“地理3”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亦是将案例教学列为高中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学早些让学生接触到案例学习方法,特别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由选修内容变为必修内容后,从形式上看,人文地理比重增加,可能更有利于后续学习。

二、对案例教学法的认知

1.什么是案例

由于案例的运用是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它教学法的最突出特征,所以首先界定案例的含义: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台湾学者张民杰先生针对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专门作了说明:案例是真实实践的叙述;案例是以叙述形式的呈现;案例包含了事件中的人物、情节、困境或问题;案例乃分析、讨论、做决定、问题解决等的基础。

以上定义和说明,厘定了案例(case)与模拟(simulation)、例子(example)的意义差别,尤其强调了案例的真实及可供讨论的特点。

2.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自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倡导以来,不同教育领域的学者对案例教学法有不同的定义。张民杰先生依据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特色,对这些定义分类并归纳出以下表述:“案例教学法是籍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学习方法。”

有限的知识只能解决不变情景中的问题,而实际情景却在不断地变化,这需要提高能力、增长智慧。案例教学法正是在这方面弥补了常用于中学教学中讲授法的不足。

郑金洲先生总结了案例教学法的五个益处,用以说明为什么要使用案例教学法:①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②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原有的知识、能力加以整合;③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④案例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⑤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作为教师来说,也掌握了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三、案例教学在“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中的尝试

高中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活动建议是“用计算机设计……洋流运动的动画”。

教学设计思路是“案例规律迁移应用”,采取的教学策略是“边做边学”,学生要分析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实际洋流分布提取洋流分布规律寻找地理事物联系分析分布成因迁移应用解决北印度洋洋流分布修订分布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具体如下。

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图略),在图1中简要绘出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状况。

在图2中绘出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模式。

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图3的右图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用实线表示暖流,虚线表示寒流;依据世界洋流模式简图,你会联系到哪些地理现象的分布?请在左图中绘出。

中高纬度大洋东部为________________流,中高纬度大洋西部为________________ 流,中低纬度大洋东部为________________流,中低纬度大洋西部为________________流。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 型大洋环流,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时针、南半球________________时针;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型大洋环流,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 时针、南半

球________________时针。

总结: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印度半岛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冬夏季节风向有何不同?对洋流流向有什么影响?请在图4中绘出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示意图。

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时针、南半球________________ 时针。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时针。

绕南极洲—________________(南纬30°~60°海域),纬度更高的极地东风的________________环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海水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呈________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夏季盛行________________ 风,海水向________________ 流,呈________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整个案例分析及其应用过程,加上洋流基本知识,耗时两节课,效率明显比以往教学设计低,而且短期检测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比以往教学设计高。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学生区域地理基础欠佳(如完整“S”型的大西洋学生几乎没见过),实际洋流的分布比课本示意图复杂得多(如北太平洋中低纬有两个环流),造成规律的归纳有难度,加上归纳思维训练长期缺失,所以耗时长。

第二,学生初次接触案例分析,对自己总结的规律不敢十分确定,仍想在课本中找些东西来验证,不过由于现在课本的表述方式多为事实描述而不是规律的条文,因此造成答题失误。

基于对案例教学理论的学习,笔者在余下必修1的教学中,依然选择了“地表形态的塑造”中的“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中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案例教学尝试并收到一定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学习自信心加强,不再受困于课本和教辅。因为自己参与的案例分析的结果更加完整、规范,也更方便运用;这也反映出学生能力结构的提升和知识的内化。

教学效果有所提升。因为增加了归纳思维的训练,学生对规律的掌握,尤其是对规律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很大提高,所以教学效率和效果都有所提升。

学生更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现象。如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农产品上市时间及其价格变动等。

四、案例教学实践的思考

首先,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需要有较先进的教学理念、过硬的学科功底和教学能力,因为不仅要应对“教”,在目前情况下还要应对“考”,所以要完成“教学内容选择”、“前置准备”、“后置练习巩固”等案例教学的组成部分,个人承担难度不小,小组合作则需要成员间有相当的共识和水平,还要面对教学对象的差异等。

思修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从汽车诊断对汽车维修的重要性来探讨诊断过程中的思路问题,对于汽车维修人员来说,有一个好的诊断思路在诊断汽车障碍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汽车维修领域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维修人员在判断故障时失误较多,并不是因为他们技术欠缺,而是在诊断过程中过于急躁。遇到问题时不能冷静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确定维修思路前,千万不要忙于动手。首先要排除杂念,然后再遵循一定的诊断程序。

一、汽车故障诊断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查找合适的维修信息。对于装有自诊断系统的待检查的汽车来说,检查诊断的第一步就是查找合适的维修信息。必须拥有修汽车的说明书,不能用推测、猜想,如果实在找不到原车说明书,用同类车型作 参考 也可以,但要注意数据的差异。除此之外,最好拥有要维修汽车的服务通报。

同时,必须拥有汽车的电路图和结构图,没有相应的电路图对于诊断 计算 机系统的故障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制造商提供的维修手册、通用维修手册或 电子 数据系统中必须载有维修程序信息。诊断结果可以由专用的输出传感器表明是否有故障,但无法显示故障是出在传感器本身还是出在导线上,必须有合适的检查程序以确定出准确的故障原因。一本部件位置手册可以帮助找到汽车上的某一个部件,从而节省时间。

(二)积极的查找故障。有些汽车的间歇性故障是难于诊断的,除非是你检查汽车时正好故障显现。www.133229.Com换句话说,当我们进行诊断测试时,故障症候不出现,故障就难以诊断。

当故障一出现,立即直接到现场去诊断故障。这一方法对无法启动的故障尤为适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当告知顾客不要再试图启动汽车。这样做的费用可能偏高,但有时候,这可能是成功地诊断故障原因的唯一方法。一定要乐于多跑上几千米为顾客诊断,排除故障。

在汽车检修中,如果计算机装有可拆卸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那么必须拥有最新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刷新的信息。假如不具备这类知识,而汽车制造商却推荐更换“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来修正一项特别的驾驶性能,那么将在检查、诊断上浪费时间。

再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常识是,必须知道发动机的机械故障也能产生诊断故障代码,因此诊断故障代码并不一定是发动机计算机系统某一元件的故障。例如,如果是由于排气阀烧坏而使汽缸压缩性变差,而诊断故障代码显示的一直是氧传感器提供的缺氧信号。事实上,大量的油气混合气在这个汽缸内未燃烧,氧传感器能感应到排气气流中附加的氧气。这时必须能决定到底是传感器故障导致缺氧故障码还是有机械上的原因。

二、根据故障的性质不同进行不同的维修

汽车维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故障性质。根据汽车故障性质、状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维修方法。

(一)按工作状态可分为间歇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间歇性故障就是有时发生、有时消失的故障。永久性故障是故障出现后,如果不经人工排除,它将一直存在。

(二)按故障程度可分为局部功能故障和整体功能故障。局部功能故障是指汽车某一部分存在故障,这一部分功能不能实现,而其它部分功能仍完好。整体功能故障虽然可能是汽车的某一部分出现了故障,但整个汽车的功能不能实现。

(三)按故障形成速度分,有急剧性故障和渐变性故障。急剧性故障是故障一经发生后,工作状况急剧恶化,不停机修理汽车就不能正常运行。渐变性故障 发展 较缓慢,故障出现后一般可以继续行驶一段时间后再修理。与急剧性故障相类似的一种故障叫突发性故障。在故障发生的前一刻没有明显的症状,故障发生往往导致汽车功能丧失,甚至危及人身、车辆安全。

(四)按故障产生的后果分,有危险性故障和非危险性故障。突发性故障和急剧性故障属于危险性故障,常引起汽车损坏,危及到车辆和人身安全,是汽车故障诊断与预防的重点。渐变性故障属非危险性故障,故障发生后一般可以修复。

三、汽车诊断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有详细的汽车诊断参数。汽车诊断参数是诊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解体的条件下直接测量结构参数十分困难,因此必须通过状态参数进行描述。此时用来描述系统、零件和过程性质的状态参数称为诊断参数。一个结构参数的变化可能引起很多状态参数的变化。究竟选择哪些状态参数作为诊断参数,应从技术上和 经济 上综合分析来确定。

(二)合理使用汽车诊断方法。汽车在工作过程中,各种零件和总成都处于装配状态,无法对其零件进行直接测试,例如汽缸的磨损量、曲轴轴承的间隙等,在发动机不解体的情况下是无法测量的。因此,对汽车进行诊断时都是采用间接测量,如通过振动、噪声、温度等物理量的测量,来间接诊断汽车的技术状况。由于采用间接测量方法进行判断,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准确性”,例如,发动机工作时,曲轴主轴承的工作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和不正常状态两种情况,如果采用机油温度作为判断轴承工作状态的特征,并将油温分为“正常”、“过高”两种情况,则可能会产生误判。因为机油温度过高,固然可能是由于轴承运转失常所致,但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如机油粘度不合适、机油量不足、机油散热器不良等)造成机油温度上升。

“故障树”分析法,是根据汽车的工作特征和技术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的树枝状图形,来对故障的发生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并能用逻辑代数运算对故障出现的条件和概率进行定量估计。这是一种可靠性分析技术,它普遍应用于汽车等复杂动态系统的分析。树枝图分析法用于汽车诊断,不仅可以分析由单一缺欠所导致的系统故障,而且还可以分析两个以上零件同时发生故障时才发生的系统故障,还能分析系统组成中除硬件以外的其它成份,例如可以考虑汽车维修质量或人员因素的影响。

汽车故障的发生带有随机性,属于偶然性事件,如若建立树枝图,并用它来分析故障,则有助于弄清楚故障发生的机理,除可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可以根据树枝图中影响故障发生因素的出现概率,定量地预测出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即故障发生的概率)。

除此之外,汽车诊断方法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概括起来有:经验法、推理法、对比法、替换法、分析法、仪器辅助诊断方法等。对于汽车维修工来说,具体使用哪一种方法,就要看汽车的故障与原因了。

相关期刊更多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学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西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