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贵族校服

贵族校服

贵族校服

贵族校服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贵州;“未识别民族”;就业

国家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推动和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实现“劳有所得”是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贵州作为一个移民大省,拥有着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的人口组成成分,其中有一些民族群体因各种各样的问题未能明确其少数民族身份,而拥有这种“未识别民族”身份的群体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困难。随着一代代“未识别民族”青少年踏入高校,步入社会,他们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迫使我们要关注这一类问题。

一、贵州省高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现状

从大西部整体就业水平来看: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等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疆域辽阔,但大部分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2013年,西部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176.08万,而贵州高校毕业生人数为9.6168万人,就业率为87.3%,乍一看贵州省高校的就业率颇高,较当年全国就业率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得出,仅2013年贵州高校未就业人数就高达26000余人。加之前几年的遗留未就业人数,来年的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从全省就业状况来看:全省的就业工作总体呈现“一稳、二法、三缓、四新、五服务”的特征,即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法一条例”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压力得到了较好的缓解,但“一大两难三突出”的特征仍然存在。

二、“未识别民族”――“穿青族”大学生的就业境遇

(1)贵州省高校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招生范围的扩大,“未识别民族”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给高校的教学管理都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课题。贵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其主要生源对象多来自贵州西南地区,其中贵州生源超过每年招生生源半数以上,其中以“穿青族”学生为代表的“未识别民族”群体身份认证问题在全校各个专业都有体现:①根据现存问题的产生,笔者对我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被调查的100名学生发放的问卷统计得出,拥有像“穿青族”一类的“未识别少数民族”群体占抽样群体的11%,数量庞大,但该群体学生普遍表示在日常的学习和集体事务办理时,民族身份难以界定;②该群体的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是民族文化在现代的学生群体中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扬和认可;③在面对相关的少数民族扶持政策时,“未识别民族”显然处于一种尴尬地位,能否享受少数民族身份待遇多半依赖当地职能部门负责人员主观判断。

特别是近两年来,我校第一、二批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逐渐踏上社会,“未识别民族”学生群体的就业初现端倪:一方面,少数以“穿青族”为代表的“未识别民族”从各自的民族意识中,他们认为自己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同时也愿意传承自己的民族风俗,不愿意被汉族或者其他民族同化,后期会由于民族问题未明不能办理有效身份证,甚至有些因证件不全无法参加国家组织的相关资格考试,最终导致无法顺利就业;另一方面,多数的“未识别民族”在民族方面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妥协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他们文化和待遇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和享有,如许多“穿青族”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后,只能将民族改为汉族而不能享受少数民族政策。

(2)据调查拥有这样“未识别民族”身份的“穿青族”学生在贵州省的各个高校都确实存在,且占全体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3.17%(民族大学除外),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生数字,这样一个庞大的不能“平等对待”的就业群体,对贵州省的高校就业工作是有一定影响的,而越来越多以“穿青族”学生为代表的“未识别民族”群体得到来使得这个问题的解决变得颇具必要性。

三、化被动为主动,抓机遇迎挑战

1.把握政策,产业兴“族”

首先,充分利用各方政策。现今,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注热度一直呈上升趋势,大到国家中央,小到地区单位,民族政策的制定还是相对宽松的,随着《贵州省就业促进条例》的出台,以及国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推出,无论是否是“未识别民族”身份,都应该充分了解,积极准备,主动出击,趁势而起。

其次,正视自身民族特色,合理选择就业途径:“未识别民族”就是“特色民族”,“穿青族”就是“穿金族”。2013年来贵州考察时说:“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来贵州可以生产‘空气罐头’”,这是奠定了贵州旅游文化城市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贵州拓宽就业发展上的一条特色之路。在贵州大山深处的神秘的民族,正是贵州生态旅游文化发展道路上的瑰宝,特殊民族身份的高校学子在选择就业途径的同时应该着重选择富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工作,创造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地,建立神秘未知民族风俗民情馆,同时带动地方食品、民族饰品等民族特色产业链的发展。

最后,走出大山看世界,走进大山促发展:弱国无外交,弱族识别难。无论是穿青、尔苏还是摩梭族人,他们被划归为“未识别民族”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共同存在的原因有一个,那就是“弱”,弱在人口稀少,弱在经济贫困,弱在科技落后,弱在文化缺失。一个人的富裕并不能带动一个民族的兴旺,要想“被识别”首要做的就是带动民族的共同发展,走出大山不易,走进大山更难。当一批高校的学子回到当地,通过自身努力带动起一个特色民族产业的兴起时,“被识别”不难,“就业”更不难。

2.“反哺”促建,特色富“族”

(1)“未识别民族”的成因就是因为该族群的可识性很少,人口、文化、饮食、风俗皆有待挖掘,“穿青族”作为贵州特有的民族之一,若能充分对该民族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及发展,对贵州省的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2)发展特色经济文化是开拓贵州省就业渠道的有利途径之一。在贵 州这样工、农、服务都欠发达的地区而言,特色民族文化经济是发展的首选途径。以“穿青族”为代表的“未识别民族”高校毕业生既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有先进的思想观念,既有蓬勃的服务热情又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作为回乡“反哺”的不二人选,他们不仅能解决个人的就业,更能带动一大批的当地人群就业。

(3)“高校就业”和“特殊民族”作为两大当今热门话题,期间特殊人群遭遇特殊境遇更是引人深思。笔者从实际工作得出感悟,力求改善社会之中各矛盾关系,旨在促使贵州省就业工作真正做到“特殊民族特殊就业,充分解读政策需要;正视自身民族特色,发展本族文化产业;‘反哺’就业优势强大,链条产业劲头更足”。

参考文献:

[1]崔智涛.从美国生涯咨询的发展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9(05).

贵族校服范文第2篇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七条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在“两大战略”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应以此为纲,在适应“两大战略”的基础上,积极培养人才,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教育的内生力量反过来推动两大战略的实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谋求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按照分类指导、分层发展的原则,有重点地加大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投入。我省高校普遍面临办学经费紧缺的困难,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首先要努力实现由单一国家拨款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转变。也就是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同时适度收取学费、鼓励企事业单位投入、校办产业投入、社会集资捐资以及设立各种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其次在政府有限投入的现实条件下,可以考虑根据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实施,在教育经费投入中对适应“两大战略”需要的高校加大倾斜力度,从而调动民族地区高校为贵州经济发展服务的积极性。

改变高等教育科类布局的不科学和不合理性,发挥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当前,我省高校中能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院校数量偏少,难以为“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在目前条件下,显然不可能靠新办多少大学去培养实施“两大战略”所需要的人才。除了将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外,还有一条现实途径,就是改造和提升贵州现有高校的科类布局。为此,贵州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新建、转制及升格的本科院校要加快转型,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教育教学内涵、转变发展方式来调适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两大战略”的实施服务。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 ,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转型,提升为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地方高等学府,是所在地域科研人才的相对集中地,是地方科学发展、技术革新的排头兵。在人才培养上,要积极实现从培养综合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型。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布局,提高高等教育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优化重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更新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深化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和适用性。在科学研究上,要紧密结合贵州地区科技、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实际,体现本地特色,积极开发应用型研究,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贵族校服范文第3篇

文化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民族文化发展在实践上该如何做?文化保护只是一个基础,而从文化规定为“活态”的存在来看,单纯的保护是不存在的,真正的保护是融入民族主体生产、生活之中的,因此,生产性保护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凯里学院刘宗碧教授关于原生态文化研究有这样一个观点,他把原生态文化发生的本质理解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活动,提出文化的再生产性保护途径,这是很有见地的。从这个角度看,黔东南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或者实现自己文化的保护,都应该做好文化产业化这篇文章,以做大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保护,并由此来实现地方的大发展。

凯里学院的建设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建设是紧密相关的,这关乎学校办学思路的确定。凯里学院作为源于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在办学职能上是为地方服务的。因此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民族文化在办学资源中的运用和以此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关于黔东南民族文化建设的谋划,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思考和开展工作:

在科研上把黔东南民族文化问题的研究作为重点领域和方向纳入相应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我校在人文学院设立有人类学重点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基点加强民族文化研究,以此推进民族文化学科的建设。如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等,它们通过民族体育、民族民间美术、民族音乐等学科的渗透和建设来推动;此外我校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建立有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省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以及10余个关涉民族文化的研究所或中心,创办《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近年,我校获得国家、教育部的近20个课题中有80%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等,民族文化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势头和建立了一定的优势。

贵族校服范文第4篇

拥有574年历史的传统男校

伊顿公学位于英格兰温莎,泰晤士河的河边。于1440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创办,素有“绅士摇篮”的声誉。这所学校,名为“公学”,实际上是一所私立中学。亨利六世将之命名为“公学”原意是为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作为进入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

不料到了17世纪,伊顿公学反而逐渐成为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因为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形成一种高贵气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及,致使该校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近年来,英国私校都从以前的男女分校纷纷改为男女合校,但伊顿仍保持男校制不变。这所学校每年招收1480名13至18岁的男生,每名住校生一学年(三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大约是26490英镑。伊顿公学学生的成绩都十分优异,也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公学。

伊顿公学的校徽右上角是代表英格兰王室的狮子纹章,左上角是代表法兰西王室的百合花徽章,下方是三枚衬着黑底的银色百合。使用两个王室的标志只因当时建校者亨利六世同为英法两国的国王;而黑底代表永恒,银百合代表圣母玛利亚。

风度翩翩优雅少年

伊顿公学还以古老传统和非常特别的校服而闻名。伊顿公学为不同职位、不同等级、不同荣誉的获得者设计了不同着装。伊顿的校服类似绅士的黑色燕尾服、白色衬衫、圆领扣、黑色的马甲、长裤和皮鞋。这套行头就要700英镑,加上配套的成打衬衫、领带等,装扮一个伊顿人,至少要好几千英镑。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带披风的,那是国王奖学金获得者的标志。

那些穿不同颜色马甲的,是伊顿5年级的“明日之星”,他们是从所有获奖者中选出的佼佼者。如果配有银色扣子,则代表最高级别的优秀学生,他们有权参与学校政务。通过这些日常服饰上的变化,突出竞争中优胜者的地位,使他们理所当然地鹤立鸡群,让学生充分体会优胜者的优越感、荣誉感。

校长、教务长、舍监和各学科负责人,也有不同的黑色学袍,稍微正式的场合,学袍穿,犹如宫廷朝服,也是等级分明。

不过,学生的生活也在逐渐改变。学生头上那顶传统黑色高帽已可不戴了;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穿着牛仔裤等便装游逛了。

或浪漫或勇猛

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其中,伊顿划船赛的礼仪优雅浪漫,“伊顿五人”、墙赛、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特有运动十分勇猛。在游戏般的体育运动里,男孩们不仅锻炼了体魄,而且能形成同学间的互相尊重、团结、合作、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高年级同学的言谈举止也是低年级同学的榜样,伊顿的良好校风、礼仪,就这样代代相传。

每年6月4日伊顿公学的颁奖典礼这一天,青少年个个穿上黑色燕尾服,胸前衣领饰孔上缀着蓝色康乃馨或牡丹,引领学生家长检阅学习成绩展览,出席感恩崇拜,然后观看伊顿船队在泰晤士河上游行的盛况。

这个从1793年便有记录的船队游行,通常在清晨阳光升起时开始。

贵族校服范文第5篇

凯里学院是黔东南州唯一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传承、弘扬、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凯里学院应有的担当。近年来,学院以保护、传承、弘扬研究民族民间文化为己任,努力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生态学府”雏形初现。

政治生态创“好生态”

凯里学院党委十分重视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着力把政治生态建设提高到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来,引导到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上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生态环境,体现出政治生态的“好生态”。2014年,学校党委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党委”荣誉称号。

2015年6月,凯里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让学校迎来了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特别是“把凯里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本科院校”的总体目标和“实现三个新突破、三个明显改善、三个显著提高”具体目标的提出,激发起全校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呈现出“人人想干事,个个想表现”的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个新突破即以教授博士双超120人(其中二级教授超5人)为标志,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实现新突破;以科研经费超2000万元为标志,科研项目和成果实现新突破;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标志,办学层次实现新突破。三个明显改善即校园文化环境明显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明显改善;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个显著提高即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果转化初见成效;服务地方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支持力度空前加大。

为此,学校党委近年来通过采取“四个一批”的方式,选拔、交流和调整了100多名干部,让想干事的有平台、能干事的有位置,发挥干部的聪明才智,做到人岗相适,同时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和正向激励保障、负向惩戒约束的机制,创建好的政治生态。

校园建设强“原生态”

近期,凯里学院迎来校园建设的大好消息:凯里经济开发区将与学校合作,共同建设凯里学院生态校园,将凯里学院校园打造成为4A级文化公园。届时,学校的各种设施将向市民开放,凯里学院将成为苗乡侗寨的一道亮丽风景。

走M如今的凯里学院,宽敞整洁的校园、鳞次栉比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碧波荡漾的开元湖,还有高高耸立的鼓楼、民族风情浓郁的风雨桥……无不展现出学校的独特魅力,成为贵州地方高校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凯里学院校园建设规划设计充分达到了恬静、幽雅、整洁、怡人、有序的校园自然生态效果,体现出校园建设的“原生态”。2013年,凯里学院荣获“贵州省第一批绿色大学”称号。

人才培养重“原生态”

在2016年第三届中国民歌合唱节比赛上,凯里学院代表队勇夺3项金奖,成为该项赛事的最大赢家。这是凯里学院人才培养“原生态”的一个缩影。

在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中,凯里学院逐渐形成了“原生态”特色。出版用于教学的《苗族侗族文化概论》等11套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侗族语言文学》等文化素质公选课;旅游学专业入选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人类学”等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建立了“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基地”等基地。

成为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57所高校之一,是贵州地方高校唯一入选院校;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院校之一,是贵州省唯一入选院校;被贵州省教育厅列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荣获贵州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优秀学子。近年来,学校学生分别获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组银奖、铜奖;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大赛“苗族姑娘”奖;“金蝉组合”荣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金黔奖”;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荣获独竹漂男子直道竞速60米和100米一、二等奖。此外,先后有39名学生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学校师生以苗族侗族生活场境创作的美术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学校先后荣获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特色文化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在刚刚结束的凯里学院申报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评估中,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打出的“民族牌、生态牌、地方牌”给予高度评价,一致同意凯里学院新增为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术研究传“原生态”

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凯里学院紧紧围绕“生态”作文章,着力构建民族文化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建有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以及“苗侗文化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2009年创办了全国唯一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该刊2015年入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扩展版;倡议并主办了“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组建了“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凯里学院大学科技园被增列为省级大学科技园。

此外,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立项,是贵州地方高校获此立项的唯一学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出版了《苗族侗族文化概论》等11套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

校园文化亮“原生态”

升本以来,凯里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先后两次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奖”,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凯里学院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充分肯定。

凯里学院本着“依托原汁原味黔东南,展示多姿多彩民族风”的理念,构筑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少数民族原创歌曲大赛”等20余项活动,让在校学生既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又受到黔东南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

在开展以“民族”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女生节”等近50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服务地方扬“原生态”

凯里学院承担着促进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建校以来,学校己为社会输送了近3万名合格毕业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历届毕业生中,仅黔东南州内就有200余人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多数毕业生成为黔东南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全州16个县(市)教育局长中有15位毕业于凯里学院;部分毕业生还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涌现出党的十七大代表杨作明,中国首位出席联合国会议的特岗教师、特岗教师的“凯里学院现象”代表人物刘习聪等优秀毕业生。

相关期刊更多

贵州民族宗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