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范文第1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鉴赏评价)。第8题:“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诗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第一问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和作者作答;第二问要注意分析写法及诗词意境。第9题:“两句的关系”,“红笺无色的原因”,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词句作答。

【备考建议】

1.读懂诗词。通读全词,借助标题、关键词句、注释等从整体上把握全词,理解诗词所写的主要内容,比如词人的某种感情(乡情、伤情、喜情、悲情、怀古、吟边、忧思等),或诗人对生命、人生、社会的某种见解。避免没有读懂就开始做题,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和答题上的偏离。

2.注重素养。平时备考要以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不要纯粹为做题而做题。注重培养诗歌的艺术美感,多些感性的审美直觉,不要牵强附会,硬贴标签。

3.注重积累。备考要注重文化积累,扩大知识储备。平时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积累文体知识,学会“知人论世”; 掌握诗歌类别,了解各自特点。

4.规范答题。明确答题要点,规范答题思路,组织好语言,按要求表达,尽量使用学科性术语。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5.新课标高考卷中,诗歌鉴赏与以往大纲版相比较,题量没变,但赋分变化,已由原来的8分增加到11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对诗歌鉴赏更加高度重视,加强对诗歌鉴赏的训练。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四十三年,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犹记 佛狸祠下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能力层级为A级。所选诗文范围均在教学大纲和课标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及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中。

注意(1)中“也”字易漏写,“耳”的字形,不能误为“尔”或“而”;(2)中“巫医”的不能误为“乌衣”,“百”不能误为“白”,“智”不能为“知”,“乃”字不能漏写;(3)中的“望中”不能误写为“忘衷”,“犹”不能误写为“尤”或“扰”,“佛狸”不能误写为“狒理”,“祠”的偏旁不能误写为“衤”。

【备考建议】

1.明确范围。近几年来,高考的命题在高中教材古诗文篇目为主的基础上,尝试少量选取初中教材古诗文篇目中的名句名篇进行考查,同时开始从高中语文读本和选修教材中选取少量名句名篇进行考查。因此主要记准《新课程标准》推荐要求背诵的64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14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50篇),即使有的篇目课本未选,也必须背诵;还要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名句名篇,关注初中学过的篇目。同时,应适当关注语文读本和选修教材中的名句名篇。

2.识记方法。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注意理解与诵读相结合,不仅要口头记忆,还要注意笔头书写。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同音字,顺序颠倒的情况。

3.有计划性。识记的内容多,任务重,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复习,巩固难记难写的词句,在后期不断缩小范围。

名句名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德语;名词化结构;分类;功能

在很多德语专业用语或者称科技德语的文献中,有非常之多的名词是从其他词性的词汇转化而来的,那么这些词汇就是被名词化了。名词化在科技德语中占重要的地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这种现象,以促进对德语专业用语之理解。

一、科技德语的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科技语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包括科技德语。现在的德语词汇中有十分之一是科技词,其数量之大,对日常用语也有很大的影响,专业用语常常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科技德语的描述对象是客观事物或者自然社会现象,是通过概念或逻辑思维来展示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因此,科技德语具有概念精确、文字简练、词义单一、逻辑清楚的总特点。科技德语在词汇方面的特点是词汇具有系统性、概念准确;概念性强的科技德语就需要用表达概念性好的名词来表达,所以科技德语中名词、名词词组也多;另外概念性强也要求科技德语的词汇具有规范性、语义明确,在科技类的文章中动词比名词要少,只占文章的百分之十上下,而且动词语义较弱,句子的语义主要是由名词来决定的。在句法上,科技德语主要有以下这几个特点。多用短句、简单句和陈述句;动词的主要使用形式是现在时和第三人称;多用被动语态,隐去施动者,使表达更加客观;功能动词结构使用广泛,使表达更加精确;扩展定语使用频繁,更突出事物特征,句子更加简练;经常使用不定式词组和分词词组等。由于科技德语的这些特点以及名词化所带有的功能使得名词化非常适用于科技德语,在科技德语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二、名词化的概念及分类

名词化就是将动词、形容词的词组或者句子转换成名词或者名词词组的过程,这些转换成的名词或者名词词组不仅仅获得了形容词或者动词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科技德语的名词化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类:词汇的名词化和句子成分以及整个句子的名词化。

1.词汇名词化

词汇名词化就是指把动词或者形容词直接转换成与其相对应的名词,这个过程中不涉及到句子当中其他成分的转变。

首先我们探讨动词的名词化。由动词的不定式直接转化来的名词只需要将动词的首字母改成大写,这些名词的词性都是中性的,如erben—Erben;由没有词尾的动词词干转化来的名词,这个时候,词干的元音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要变成过去时形式或者第二分词形式的词干元音,由这种构词方法转化而成的名词大多是属于阳性名词,如beitragen—Beitrag;在动词的词干前加上前缀Ge-而构成的名词,这个时候词干的元音有可能也要发生变化,用这种方式构成名词都属于中性或者阳性的,如schenken—Geschenk;在动词的词干后边加上后缀-ung,-e,-t和-ei构成的名词,这一类的名词都属于阴性名词,其中加后缀-t或者-e构成名词的时候,词干的元音有可能要发生变化,如versammeln—Versammlung,graben—Grube,fahren—Fahrt,backen—Backerei,其中加-ung构成的名词化在名词化的所有构成形式中所占比例最大,最常见;在动词的词干之后加后缀-er构成的名词都是属于阳性的,如sprechen—Sprecher;以-ieren结尾的动词由词干加-(at)ion变成阴性名词,如liquidieren—Liquidation;情态动词名词化则是用一个意思相接近的名词来替代所要转换的情态动词;德语中外来动词的名词化是通过在这些词的词干后边加上特定的后缀转化成相应的名词。

其次是形容词名词化。变格之后的形容词可直接用作名词,如果转化之后的名词指代的是人,那么名词词性和人的自然属性是相同的,名词的词尾和形容词变格词尾是相同的,若转化之后的名词指代事物,那么名词的词性则都为中性,形容词变格词尾同样也要保留;在形容词的后面加后缀-e构成名词,这一类的名词词性都属于阴性,如lang—Lange;在形容词的后面加后缀-heit,-keit或者-igkeit构成名词,这一类的名词词性也都属于阴性,如krank—Krankheit,lesbar—Lesbarkeit;在形容词的后面加词尾-tum构成的名词,这一类的名词词性都属于阳性或者中性,如eigen—Eigentum;还有少数的一些形容词需在后面加上-itat,-sal,-sel,-ei,或者-ling等等词尾来构成名词。

2.句子成分与整个句子名词化

句子成分与整个句子名词化要比词汇名词化复杂很多,句子成分名词化是将动词转换成与其相对应之名词,由陈述这一动作变为指称这一动作。句子中做主语和宾语的成分也要发生功能和形式上的一些变化,与动词相关系的一些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整个句子的名词化就是把整个句子转化成名词短语的一个过程。句子成分和整个句子的名词化要遵循以下这些规律。原来句子当中的主语或者第四格宾语要转换成第二格宾语,如Zahlen wurden addiert.——die Addition von Zahlen;带有介词宾语的动词,在名词化的过程中,介词通常保持着不变;在名词化结构之中,此动作的发起者或者发出者,也就是动作的主体,需要和介词von 或durch连用从而转换成状语,如Der Sch黮er gibt die Schularbeiten ab.——die Abgabe der Schularbeiten von dem Sch黮er;功能动词结构在名词化的过程当中,动词常常需要省略或者转化成为名词的一部分;在名词化的过程中,人称代词要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物主代词;在名词化的过程中,副词要转变成与之相对应的形容词;在有些情况下,与副词相应的形容词不是规则的情况下,就只能用意思相近的形容词来替代需要转化的副词。

名词化结构的句子实质上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浓缩汇合而成的,使句子的结构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分析这种语言现象的方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原法是一种有力的方法,还原法就是对原句子进行分割的一个过程,也是进行词类转换的过程,主要形式有三种,即:名词动词化,介词词组从句化以及分词从句化。通过抓住名词化语体中的特点和规律,并应用相应的方法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能够掌握这种语体,提高德语的阅读能力。

三、名词化结构的功能

由于德语句子的结构是框型结构,动词常常被放置于句尾,而且插入的从句也明显增多,产生很多复杂的套叠长句,这就使得句子不能够一目了然,增加了句子的理解难度。动词的名词化是克服这个框型结构的缺陷的有效办法,名词化结构能够提前说出句子中的主要内容,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清楚和明确,并且在语篇的衔接当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语言手段在德语特别是科技德语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在名词化语体的文章中单词与动词的数量要少很多,这就使名词化语体显得更加简洁、清晰、准确和客观。所以,名词化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法律文书、科技文章、报刊社论和政府文件之中。在这些正式的文章中,由于动词减少,名词就取代动词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名词化结构使语言更加简洁,语篇更加紧凑。名词化结构使得整个语篇中的词汇密度加大,使信息得到了浓缩,动词与形容词被名词化之后,之前的小句被改造成一个个名词性的词组,若干小句被组合成一个句子。在表达的信息量相同的情况之下,应用了名词化结构的文章显得更加紧凑和简洁。韩礼德认为,语篇的信息度高低可以通过小句的词汇密度来进行比较。名词化之后,小句的词汇密度相对加大。词汇密度由词条数量与小句数量的比例得出。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F黵 die Teilung eines Geschaftsanteils unter den Erben oder Vermchtnisnehmern bedarf es nicht der Genehmigung der Gesellschafterversammlung.

这个句子中一共使用了5处名词化,整个句子共有12个词条,所以其词汇密度为12。如果我们把这个句子改写为不使用名词化的句子,如下:

Daf黵, dass ein Geschaftsanteil geteilt wird unter den Menschen, die den Anteil erben oder das Vermchtnis nehmen, bedarf es nicht, dass sich die Gesellschafter versammeln und das genehmigen.

改写后的句子共有4个小句,18个词条,所以其词汇密度为4.5。从这个例子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名词化在语言经济、信息浓缩和表达紧凑方面的显著作用。

其次,名词化结构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将动词与形容词名词化就是把特征和过程转化为事物,事物是具有名词属性的,是能够用修饰词来修饰的,是可以被量化和质化的,所以名词化结构能够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的严密和准确。

再次,名词化结构能够使行文更加客观。动词所体现的是一个动态过程,常常有着自己的参与者及环境因素在里面,但是在名词化结构之中,原来的参与者往往被省略或者掩盖掉,施事被虚化,这种方式减少了语篇的主观性,就使文章显得更加客观。

最后,名词化结构使语篇衔接更加紧密,使语篇更加连贯。名词化结构有一种非常有效的衔接手段,通过建立“主位——述位”的衔接模式来实现语篇中的衔接功能,它对语篇的连贯和衔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名词化结构能够把若干条信息组织整合到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语篇衔接更加紧密,使行文显得更加流畅。

正是由于名词化的这些作用和功能适用于科技德语的语篇特点,能够满足科技德语的交际需求,名词化在科技德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科技德语中最典型的语言特点之一。

四、结束语

科技德语是社会发展和专业分化产生的结果,并随着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名词化结构将动词、形容词转化成名词,将句子成分甚至整个句子也名词化,使名词化结构的语体具有了语言简洁、语篇紧凑、语言表达准确、语篇衔接紧密连贯、行文客观的功能,在科技德语中的使用使得科技德语的表达方式更加集中、简练,可以用较少的词汇来表达出更多的信息。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学习德语中的名词化结构,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名词化现象在科技德语以及现在多种环境之中都普遍使用,常常使句子更加复杂化,使读者更加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学习者有意识的去做针对性训练来熟悉和掌握这些使用习惯,通过对德语的名词化结构进行分析,掌握名词化的概念及构成方式,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语体结构,提高我们对名词化语体的阅读能力,以便更好的阅读法律文书、科技文章、报刊社论和政府文件等。

参考文献:

[1]熊燕.从语言结构视角分析德语中的名词化语体[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2]姚力.如何对待德语动词的名词化和分词化现象[J].德语学习,1999(2).

[3]王宽信.德语的破框结构和动词的名词化[J].德语学习,1996(6).

名句名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名句名篇 问题 方法 理解 识记

名句名篇的默写是高考试题中一个比较稳定的考点。高考对其考查,意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采用3小题6句的形式考查,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名句,且均为直接性默写题型,难度较低,因而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诵,更要写得正确。

我根据学生在多次考试中的答题情况发现,在名句名篇的默写上,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错句、上下句颠倒、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默写时减少失误:

一、注意生僻难写字的偏旁部首。对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一定能得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生僻难写字重视不够。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中的“妃嫔媵嫱”四个字,都是女字旁,“妃嫔嫱”三字中都在左边,“媵”字中在右下角。如果注意到这一点,一般就不会写错了。我们在复习时,对生僻难写字必须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

二、注意领悟字的含义。记名句名篇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做到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幽愁”义为“深重的愁思”,不能写作“忧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漠漠”指天色,而不是拟人化的情态“默默”。

三、要注意区分同音异义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这类词对考生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中,“长”容易误写成“常”。

四、要注意通假字。古诗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现象,如果没有掌握好,就容易因读音要按照本字读而误写成本字。例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诗经・氓》)中的“属”和“说”,“属”通“嘱”,在此为“劝人喝酒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属”;“说”通“脱”,在此为“脱身”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说”。

五、要注意句子中的词序。有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这两句中,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蓬山此去”写成“此去蓬山”,“秋月春风”写成“春风秋月”。

六、留意试题后面标出的语句的出处。很多的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各种著作相互引用,已经变成了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如不注意出处,就可能张冠李戴、移花接木。2011年新课标卷默写题第1小题“子曰:‘三人行,_____’(《论语・述而》)”应填“必有我师焉”。如不留意后面标出的语句的出处《论语・述而》,就可能按韩愈的《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填写成“则必有我师”。

七、留意虚词等细微处。有些名句中存在着一些语气词、发语词等虚词,由于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而不被重视,考试时考生就极易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出现失误。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赤壁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以上两句中,就存在易被忽略的语气词、发语词,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中的“盖”字,“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而望矣”中的“矣”字,默写时很容易出现失误,故应在平时背诵时加以重视。

八、注意纠错,重点防范。1.对于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要重点防范。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登高》)中的“繁”不能写作“烦”,“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浸”不能写作“近”或“进”等等。2.对于容易漏字、添字的地方,也要注意。如“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有的同学容易将第二句中第一个“而”和第三句中的“之”漏掉。

名句名篇范文第4篇

一、主语核心点

【典例】注意以下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法作用。

1. Anyone who has ever been helped by a social worker has Jane Addams to thank.(2016年全国I卷,A篇)

2. Two-thirds believe more families will follow the example of Obamas family.(2016年全国I卷,B篇)

3. You are the team star! Working with others is your cup of tea.

【核心点解读】

上述例句中画线部分均用作主语。主语是句子所要说明或描述的人或事物,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短语和句子等来承担,通常位于句首。

【温馨提醒】

当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用作主语时,为了避免头重脚轻,通常在句首使用形式主语it,而把真正的主语放在句子末尾。

二、谓语核心点

【典例】注意以下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法作用。

1. Wh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ivil-rights movement in the US? (2016年全国I卷,A篇)

2. Many lifestyle patterns do such great harm to health that they actually speed up the weakening of the human body.

3. This restaurant has become popular for its wide range of foods that suit all tastes and pockets.

【核心点解读】上述例句中画线部分均用作谓语。谓语陈述或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位于主语之后,有人称、数、语态和时态的变化。

【温馨提醒】

依繁简程度,谓语分为简单谓语(由一个动词或动词词组构成)和复合谓语(由情态动词,助动词+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或由连系动词+表语构成)两类。

三、表语核心点

【典例】注意以下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法作用。

1. Helping others is a habit, one you can learn even at an early age.

2. Would you mind not picking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They are for everyones enjoyment.

【核心点解读】上述例句中画线部分均用作表语。表语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性质、品性、特征和状态,常位于系动词之后,由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从句等来充当。

【温馨提醒】

常见的系动词有be, become, appear, seem,look,sound,feel,get,smell等。

四、宾语核心点

【典例】注意以下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法作用。

1. A silence in a conversation may also show stubbornness, uneasiness, or worry.(2016年全国I卷,D篇)

2. On December 1, 1955, in Montgomery, Alabama, Rasa Parks would not give up her seat on a bus to a passenger.(2016年全国I卷,A篇)

3. The Smiths dont usually like staying at hotels, but last summer they spent a few days at a very nice hotel by sea.

4. Weve offered her the job,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shell accept it.

【核心点解读】上述例句中画线部分均用作宾语。宾语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位于及物动词之后,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句子等来充当。

【温馨提醒】

宾语可分为单宾语、双宾语、复合宾语三种形式。

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作宾语且后跟宾语补足语时,常会用it作形式宾语,将真正的宾语后置,采用 “动词+it+宾语补足语(adj./n.) (+for sb)+不定式(动名词或从句)” 结构。

五、定语核心点

【典例】注意以下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法作用。

1. O’Connor gave the deciding vote in many important cases during her 24 years on the top court.(2016年全国I卷,A篇)

2. Fortunately, I didnt get any channels showing all?night movies or I would never have gotten to bed. (2015年全国卷Ⅱ,A篇)

3. 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first thing the local government did was to provide accommodation for the homeless families.

4. We give dogs time, space and love we can spare, and in return, dogs give us their all.

【核心点解读】上述例句中画线部分均用作定语。定语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常由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从句等来充当。

【温馨提醒】

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词之前,作前置定语。短语或从句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词之后,作后置定语。

六、状语核心点

【典例】注意以下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法作用。

1. If we sit near the front of the bus, we’ll have a better view.

2. He then sat there,lost and lonely in the strange city... (2014年全国II卷,A篇)

【核心点解读】上述例句中画线部分均用作状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等,一般由副词、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或从句等来充当,说明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结果、让步、方式和比较等概念。

【温馨提醒】

不同的状语出现在句子中的位置也不同。

七、补足语核心点

【典例】注意以下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法作用。

1. Persons in other cultural groups value silence and view it a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 person’s needs.(2016年全国I卷,D篇)

2. She was born a slave and remained a slave for nearly thirty years. (2014年山东卷,C篇)

3. The discovery of gold in Australia led thousands to believe that a fortune was to be made.

【核心点解读】

上述例句中画线部分均用作补足语。补足语补充说明宾语或主语的行为、状态、身份、特征等,一般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等来充当。分为宾语补足语和主语补足语两种。

【温馨提醒】

宾语和宾补之间具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两者构成复合宾语。含有宾补的主动句变为被动句时,宾语补足语就变为主语补足语。

八、同位语核心点

【典例】注意以下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法作用。

1. I am Peter Hodes, a volunteer stem cell courier.(2016年全国I卷,C篇)

2. Dr.Peter Spence, headmaster of the school, told us, a fifth of pupils here go on to study at Oxford and Cambridge.

3. The visitors here are greatly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working hard for a new Jiangsu.

【核心点解读】

上述例句中画线部分均用作同位语。同位语对句子中的某一成分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或限定,与被其说明的先行词在语法上处于同等地位,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从句等来充当。

【温馨提醒】

当同位关系紧密时,其前后不用逗号隔开;当同位语只作补充解释时可用逗号隔开。

九、小试牛刀

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1. It’s important for the figures_____________(update)regularly.

2. Marco Polo is said_____________(sail)on the Pacific Ocean on his way to Java in the 13th century.

3. The doctor thought_____________would be good for you to have a holiday.

4. She tried_____________(live)alone, but she didn’t like it and moved back home.

5. It was_____________aloud noise as to wake everybody in the house.

6. The goal,_____________(make)two thousand cars this month, excites the workers.

7. The next thing he saw was smoke

(rise)from behind the house.

8. English is now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_____________(speak)by about 750 million people.

名句名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文本翻译;概念隐喻;过程;功能成分;词汇语法层

 

1 概念隐喻

Halliday在《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专门论述了语法隐喻问题,他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人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两种形式,并认为语法隐喻从语法层面上降低了句法阶级(down in rank)。(Halliday,1985/1994)系统功能的级阶理论认为概念意义依据其语义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order):1)复合体(语义序列[sequence]),词汇语法层由小句复合体来体现;

2)构型极(语义的构建[figure]),词汇语法层体现为小句;3)基本成分级(语义成分[element]),词汇语法层体现为小句的成分(词组或短语)。(Halli—day,1999)这是概念意义在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关系。当这三个层级转移(rank shift)到词汇语法的其他层级时,就构成了概念隐喻。胡壮麟认为,概念隐喻是通过过程转换、功能成分转换和词汇语法转换来实现的。概念隐喻中过程(process)的转换主要体现在及物(transitivity)系统中六种不同过程之间的转换,包括物质(materia1)过程、心理(menta1)过程、关系(relationa1)过程、行为(behaviora1)过程、言语(verba1)过程和存在(exis—tentia1)过程。每个过程都有其相应的参与者(par.ticipant),如在物质过程中,参与者为“动作者”(ac.tor)和“目标”(goa1);心理过程的参与者为“感觉者”(sensor)和“现象”(phenomenon),关系过程的参者为“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或“被认同者”(identified)和“认同者”(identifier等。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环境因子(circumstantial element)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层上体现为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胡壮麟,2004)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1exical grammar)既可以通过一般情况下的“一致式”(congruent form)来体现,也可以是通过转化之后的“隐喻式”(meta.phorical form)来实现。在一致式中,语义和形式、语义和语法之间存在“自然”的关系,如在及物系统中,过程由动词词组体现,参与者由名词词组体现。而在隐喻式中,语义和语法之间存在“非自然”的关系,比如过程和特征可以由名词词组体现,逻辑关系由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和介词词组来体现。简而言之,隐喻式指一个小句中含有较多的语义长而复杂的词组和短语,而同样的语义在一致式中可分解为较多简明的小句。概念隐喻是由一致式向隐喻式转移的过程,是对一致式的偏离(deviation)。(严世清,2004)

2 名物化

概念隐喻的各个过程之间的隐喻化都是在语义功能层次上发生的变化,这些语义范畴要经历“体现”(realization)过程才能进入词汇语法。也就是说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也存在隐喻化,最常见的就是“名物化”(nominalization)。概念功能词汇语法层中表达经验意义的动词、形容词、小句以及嵌入句(im.bedded clause)发生级转移(rank shift),在词汇语法层体现为名物化,经验意义被抽象化。通过名物化,一致式中表达过程的动词和作为特征的形容词被隐喻化为名词,它们的作用己不再是在小句中充当过程或属性,而是以名词词组的形式表达“事物性”。(高志清、石云霞。2007)如: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 is impaired by alcohol impairment描述事物时,名词化结构能有效地提高文体的客观程度。首先,名物化能够尽量摆脱动作执行者、环境成分对过程的影响,增加文本的客观性。比如一致式中的参与者可能会在隐喻式中变成名物化过程的修饰语,或在隐喻式中被省略。其次,名物化还能尽量减少句子中人际功能的发挥,能增加文本的客观性、公正性。Halliday认为语言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种纯理功能。在正式语体中,经验功能突显,人际功能应尽可能被抑制。名物化过没有限定成分(finite),使得叙述不依附任何具体的时间、场合,显得更加客观。此外,名物化过程没有语气的选择,使得叙述具有不可协商性(non—negotiable)。(Halliday,1985/1994)名物化结构也是提高语篇信息度的一个有效途径。一个语篇的信息度可以通过词汇密度(1exicaldensity[指一个语篇中的实词项与小句之比])来衡量。语篇的词汇密度越大,该语篇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名物化可以使语篇以较少的语言表达出更多的内容,具有囊括(encapsulation)和浓缩(condensa—tion)的功能(Thompson,2000)

3 概念隐喻和科技文本翻译

科技文本是语言中的一种功能变体,其主要文体风格体现在客观性、正式性和信息高度密集性。那么,在科技翻译中如何充分体现科技文体特征呢?我们认为,为实现特定的语义和文体功能,译者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语法手段,而概念隐喻正是实现科技语篇的文体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科技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语境变量和文体特征选择一致式或隐喻式来表达语义概念以实现科技文体功能。以下从过程、功能成分,词汇语法和文本信息等层面发出,分析如何借助概念隐喻促使译文从一致式转变到隐喻式以实现科技文体的客观性、正式性和信息高度密集性等文体特征。

相关期刊更多

照明电器光源灯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轻工业局

中国照明电器光源灯具文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岭南文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