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猫钓鱼课件

小猫钓鱼课件

小猫钓鱼课件

小猫钓鱼课件范文第1篇

有人说童年是美好的,有人说童年是快乐的,有人说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有人说童年是……而我说童年是值得回忆的。

那是我十岁的时候。那时正是盛夏,太阳像个满脸通红的小姑娘,又像一个大火球让人热得汗流浃背。

我正在房间里做着作业。突然,邻居杨雷跑进来气喘嘘嘘对我说:“博巍,我家的小猫上了门口的那棵大榕树却怎么也不肯下来,请你帮帮忙。”我放下笔,来到门口,只见门口的大榕树上一只小猫一动不动地在树干上,害怕得浑身发抖。人家是“骑虎难下”这只小猫却是“爬树难下”。

我想起了课文里的《小猫钓鱼》因为小猫的三心二意结果一条鱼也没钓着,今天我就来个鱼钓小猫。我从厨房里拿出一条小鱼,用爸爸不用的钓鱼杆把小鱼挂在钓鱼线的顶端。然后用吃奶力气把鱼杆甩上榕树。小鱼正好落在小猫的面前。

是不是小猫太嘴馋了,还是它太饿了,一见到小鱼,像是见到美味可口的大餐,它一个箭步扑上去……结果呢,没扑着,因为我早已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小鱼往下拉,拉到了低一点的树枝上。小猫迫不待地往上扑,它又与地面接近了一些。我就这样用小鱼把活泼可爱的小猫咪引到了地面上,我的小鱼最终还是完璧归赵,没让小猫吃了。

杨雷见小猫咪没事,便抱起它跳起了舞,还对我这个“大恩人”说:“谢谢你,博巍。”当时的得意劲儿是无法形容。

童年的往事就是这样的“快乐”、“忧伤”、“高兴”、“激动”……

小猫钓鱼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问题;“问题”分析

我们发现,刚踏出幼儿园大门的一年级小朋友,对于题目的“问题”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较欠缺。那么该如何帮助其提高“问题”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呢?

一、抓住课堂上的“鲶鱼效应”,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有这样一则故事: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鱼能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艘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严守着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渔船上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沙丁鱼受到惊吓也不断地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课堂上学生犯的各类错误就是活跃在课堂上的鲶鱼。在课堂上,学生会出现种种错误,有的教师采取马上制止的态度,而有的教师则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将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

车上原来有8人,下车3人,上车9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一学生列示为:3+9=12(人)

教师随后问道:3+9怎么可以加?说完就把错误擦掉了。

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明确给予反馈固然重要,但对错误的回答要有技巧,教师不要马上进行否定,而是要进行引导,这有利于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

二、抓住题目中的“问题”,筛选有用信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面对题目中的种种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例如:

课件出示:教室里有38人,第一次出去10人,第二次出去15人。

A.出去了多少人?

B.教室里还有多少人?

在讲解此题时,教师让学生读了4遍题,充分理解题意。

接着,针对第一个问题“出去了多少人”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问题是什么?――出去了多少人?

②求出去了多少人,与题目里的哪些数字有关?――第一次出去10人,第二次出去15人;与“教室里有38人”有关系吗?――没有。

③求出去了多少人,用加法还是减法解决?――加法。

10+15=25

针对第二个问题“教室里还有多少人?”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问题是什么?――教室里还有多少人?

②求教室里还有多少人,求总数还是部分?――部分;那么总数是多少?――38人。

③求部分用加法还是减法?――减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以及问题中的有用和无用的信息,他们习惯地用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地列示,并不去考虑所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缺乏“问题解决”的目标意识,只是盲目地将数字加加减减。

三、抓住算式的数学意义,分析数量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注重把解决问题教学与运算教学结合起来,将应用数与运算的知识解决的问题作为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第一学段需加强数量关系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理解数的运算的意义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根据分析数量关系的难易程度有层次地安排有关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地有机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通过情境和学科术语的融合具备运算意义上的逻辑关系,即数量关系。

比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

教师摘掉一个橘子后,如下情形:

并问学生:现在呢?橘子比苹果少几个?算式列在本子上,开始!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反馈。

①7-6=1

②7+6=13

③8+5=13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板书学生的回答。

随后问道:那么多的算式,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把问题读一遍。

学生齐读问题后教师问学生:是谁和谁在比呢?比的结果相差几个?

(橘子和苹果比,相差的个数是1个。)

教师接着问学生:哪个算式是苹果和橘子比,而且比的个数相差的是1个呢?

(7-6=1)

那么“7”“6”“1”分别表示什么?

(“7”表示有7个橘子,“6”表示有6个苹果,“1”表示橘子和苹果相差1个。)

教师随后在7-6=1后面打钩。问题还没有结束,教师指着“7+6=13”问:这个算式在解决什么问题?

(苹果和橘子一共多少个?)

教师表扬了学生,可惜问题不是这个。那么8+5=13这个算式是谁列的?你能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含义?

……(学生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没有理由的算式不成立,擦去。

分析算式里每个数表示什么意义,对于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自然地发现了错误,逐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逻辑关系。

四、抓住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1.重视自主提问,符合孩子天性

我们要抓住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系统地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要从重视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开始。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师出示主题图(池塘边有三只小猫在钓鱼,其中黑猫已经钓了15条,灰猫钓了20条,白猫钓了8条),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几只小猫在钓鱼?

更多的是提出了比如“黑猫钓了15条,灰猫钓了20条,黑猫比灰猫少钓了多少条鱼?”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表扬后者,因为他听清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提问氛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

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我们提倡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地关注学习内容;能唤起并暴露学生的经验;能为学习内容“抛砖引玉”,引起思考;能贯穿整个课堂甚至整个知识段的学习。

五、建立数学模型,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数学模型方法是通过建立客观对象的数学模型来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基本数学方法。小学生还处在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未成熟,数学模型方法具体、形象的特点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在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优化合作过程,促进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小猫钓鱼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吸引力;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88-01

娃娃刚进入小学,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爱讲话、管不住自己,好动等,如何让孩子注意力持久、思维跟着老师、以学习为中心上来,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为此,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就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数学课堂增添光彩,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培养对数学的情感和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的去学习。

一、创设情景故事吸引学生

不爱学习的孩子偏多,而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好像没有。因此,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合理利用背景故事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由被动或消极接受转变为自发和主动参与,能真正达到以学习为中心的目的。如,在教学《0的认识》中,让学生感知“0”的含义以及书写时,我根据课本素材“小猫钓鱼”编创了一个故事,一天,小猫一家去河边钓鱼,它们从早上一直钓到下午。现在已经背着鱼竿回家了。小猫一家钓了几条鱼呢?咱们翻开书本第八页看一看,图中排在最前面的是猫爸爸,第二是猫妈妈,第三是猫姐姐,最后面的是猫弟弟。他们分别钓了几条鱼呢?(学生回答)猫弟弟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这是为什么呢?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后,让学生把每只猫钓到鱼的数目作个记录,用一个数来表示,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我又问:一条鱼也没有钓着,该用几来表示呢?学生在说出“用0”表示的同时,也感知了它的含义,以下的教学呼之欲出。

二、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参与教学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几得。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像、动画、音频等提供生动、形象的情景演示,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数学信息,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一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了懒洋洋到商场购物的模拟情境:一天早晨,懒洋洋拿着一些1元、5角、1角、5分等零钱来到超市,它想:我买一块2元的巧克力吧,可是该怎么付钱呢?谁来帮帮我呀?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可爱的懒洋洋激发起孩子们的童心,纷纷给懒洋洋出注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下达到高峰。然后我让孩子动手付钱,换钱……孩子们在观察、交流、操作的过程中,自己感悟出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这堂课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感受到“元、角、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效果远远超过单调的注入换算关系,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四、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 。例如,在教学 “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全班学生分三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

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

第一组:有9头牛,先走了3头,又走了2头,现在有几头?第二组:草地上有4只羊,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5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组:河边有9只螃蟹,爬走了3只,又爬走了5只,还剩几只?

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

小猫钓鱼课件范文第4篇

一、问题情境生活化——联系实际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等构成了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突出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百分数的应用》一课,就可以采用如下的模拟情境——如此促销:

五一节那天,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平平去逛街。路过一家儿童服装专卖场时,门口促销小姐塞给了我们一张传单,爸爸仔细一看,上面写着——庆“五一”,大酬宾,本店所有童装一律5.1折!妈妈禁不住打折诱惑,拉着爸爸和平平进入了这家童装店,看中了一件标价200元的童装,说:“这款不错,打5.1折只要102元。"爸爸想了想,说:”现在还是别买了,咱们每年都在六一节时给平平买新衣服,如果现在买了,到六一节平平肯定又要买新的,干脆先看好了,到六一再买。“妈妈还没表态,旁边的促销小姐开了口:”先生、太太,我劝你们还是现在买吧,现在庆五一,打5.1折,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到六一,肯定打6.1折了……”

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中存在的生活情境,引出百分数的应用题,十分自然。

二、问题情境活动化——增强体验

学生对自己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的。比如在《比例尺》教学中,我们改变过去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近生活,实践铺垫,要求学生翻阅资料,上网查找、向有关部门去了解比例尺的知识。学生对课前这种实践活动兴趣很浓,他们通过观看、记录、制作,查找、获取了大量有关比例尺的材料。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直接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在实物投影仪上加以分析、讲评。学生研究自己搜集的材料要比研究教师提供的材料更积极主动。这样使学生感到新知识来自生活,有亲切感,能学好,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问题情境故事化——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百听不厌。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一天,小猫和猫妈妈去河边钓鱼,猫妈妈一心一意的钓鱼,钓到了一条又一条大鱼。而小猫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猫妈妈钓到一条大鱼可以用几表示,钓到两条大鱼呢?小猫一条也没有钓到能不能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本来数的认识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听到这个熟悉的故事后,学生的兴趣浓厚,很自然地就把学习转化成一种内在需要和间接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

四、把问题情境开放化——拓展思维

把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如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修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还需要几天方能修完?学生解答这道题时,既可以用上“4800米”这个具体量,如列式4800÷(4800×20%÷4)-4,也可以不用具体量,如列式为1÷(20%÷4)-4;既可以采用归一法来解,如列式为1÷(20%÷4)-4,也可以用倍比法来解,如列式为4×[(1-20%)÷20%];既可以先求总时间,再减去4,也可以直接求剩下的时间。这样,学生就可在求异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步趋向创新。

小猫钓鱼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主题图;使用

一、主题图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主题图指的是在教学中集中表现数学学习主体的图形、图表、图画等,主题图并不仅仅局限于几何方面的知识学习,基本上所有的知识都可以用主题图表现,灵活多变。在教学数学知识,运用主题图的时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教学中要如何用好主题图呢?下面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二、正确把握主题图

笔者在研究数学主题图的时候,首先是从教材入手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不再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是开始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因此,数学教材的设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合小学生的年龄等。在这样的理念下设计出来的数学教材更加生动活泼,在课本中有不少简单易懂的图片,小动物的数学对话等,这样的内容相较于只有数字知识等内容来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帮助,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

比如说,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告诉学生“83-12=71”。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其中的原因,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够从主题图的角度,去剖析这道题目,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比如说,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常会遇到的一些生活情景,比如说购物、询问年纪、身高等例子,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其绘制成生动的图片,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需要观看图片再回忆生活中自己遇到的情景,就能够准确的理解这部分内容了。

当然,在教学数学知识,应用主题图的时候,教师不可将主题图的作用仅仅局限于“看图说话”,还要学会运用主题图,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当赋予主题图更多的内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加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7+5=12”,然后,再拿出几幅画有不同数量小鸟的图片给学生观看,让他们看图思考除了“7+5=12”以外,还有哪些数字相加等于12,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举一反三,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又如在教“0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小猫钓鱼”,观察之后提问:“谁能根据这幅主题图编一个与数学有关的小故事呢?”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有一天,4只可爱的小猫一起去河边钓鱼比赛,戴蓝帽的小猫可认真了,一会儿就钓着了三条大鱼……戴红帽的小猫一会儿放下钓鱼竿去捉蜻蜓,一会儿去捉蝴蝶,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着……”这时老师抓住机遇问:“一条鱼也没钓着,应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在已学过的数中无法找到,从而引起认知上的冲突,就是要用新的数“0”表示。这样小朋友在有趣的“小猫钓鱼”情境中形象地体会到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从中感知了“0”的真实含义。由于学生学过《小猫钓鱼》的课文,编起小故事来不会太难,这样的主题图既让学生从中感知了数学问题的存在,又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三、灵活使用主题图

用好主题图,教师不但要理解、把握主题图的内涵,还要考虑主题图怎样用,如何用足用够,不至于形式化、表面化。

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部分教师对主题图的认识不够充分,认为所谓的主题图教学就是将书本上给出的一些图片,运用到教学中,按图教学即可,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能真正地发挥出主题图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想用好主题图就必须要将按图教学变为用图教学,真正地实现主题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比如说,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图片的内容进行引申,让班上的学生多角度地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这样几张主题图,橱柜里面有三种类型的洋娃娃,大的45元,小的32元,最小的28元,假如一个小朋友想要买两个不同类型的洋娃娃,那么他有几种选择?哪一种选择所付的钱是最少的,哪一种付的钱是最多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图片,然后再进行作答,学生可能会得出三个选择,即“45+32”“32+38”“45+28”,经过计算,学生也能得出最大的数字和最小的数字。通过,这种“看图―提问―列式”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了主题图的作用,也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时候更容易了。

总之,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教学小学数学的时候,将主题图应用到教学中,也许不是最有用的教学方法,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有助于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红.主题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阅读),2015(7).

相关期刊更多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

时代英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