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莲的诗词

莲的诗词

莲的诗词

莲的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苏轼;《莲》;解读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练》专题引入了咏荷诗歌五首,其中第五首是苏轼的小诗《莲》: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对这首诗进行了解释和翻译: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

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

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

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我以为这样来解读这首诗大不妥。

其中关键在于小诗第二句中“未抵”一词究竟当如何解释更为妥帖。《教参》上把“抵”解释为“至,到”的意思,那就既不合语言逻辑,又有悖于整首诗的意蕴了。

就“未抵”这个词本身而言,词义就尚需推敲:“抵”在现代汉语中固然有“抵达”的意思,但在古代汉语中它却有另外一个更为常用的意思。即“值”、“相当”、“比得上”。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杜甫《春望》一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中的“抵”即是此意。“抵”的这一意项从宋元明清一直沿用,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沿用,如俗语中的“老将出马,一个抵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抵”字也列入这样一个义项。

“未抵”固然有“没有抵达”的意思,但作为一个固定的合成词,却不能那样理解。现代方言词汇中“未抵”一词还是非常活跃的。不管是北方方言(如北京方言)还是南方方言(如吴方言),对于“未抵”常常读作“不第(入声)”,意为“不如;比不上”。吴方言是保留古音因素最多的方言。此外,“抵”作“抵达”解的时候,常常用于肯定句中,前面向来没有“未”、“不”等诸如此类的否定词的。比如“不日抵京”。依此推断,“未抵”二字合在一起解作“不如”更佳。

就整首诗的内容而言,把“未抵”理解成“不到”也是不太妥当的。请看此诗中第三句“旋折荷花剥莲子”:莲农卖莲房是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整整一株莲花连根带叶甚至及花到集市上卖的。大家也都知道莲花花蕊中藏有莲房,花谢了,莲蓬中莲子成熟。既然莲农所卖的是“莲房”,若照《教参》所言“未抵西湖泛野航”解作“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赏玩”赏荷观叶吃莲,下文又何来“折荷花剥莲子”一说呢!所以“折荷花剥莲子”的当时诗人自己而非《教参》所说的“莲农”,诗人所折“荷花”、所剥“莲子”亦非莲农所卖,而是诗人亲临西湖荷塘所致。

就整首诗的意蕴而言,把“未抵”解作“不到、未到”更是大不当了。《莲》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卖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因着对莲的喜爱(这一点,苏轼许多咏荷花的诗词便是明证)。“卖莲房”一事勾起了诗人曾经泛舟西湖莲塘的美好体验。西湖郊外莲塘的荷花、莲子沾满了清露、浸润着月色,故而诗人情不自禁的吟咏出“露为风味月为香”的妙句来,给人无限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且不说通感的修辞手法,仅仅口头咀嚼,真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露”也罢、“月”也好,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流淌在字里行间。

莲的诗词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97-01

在古诗词教学中,假如教师只是对文本进行简单分析,让学生机械记忆,那么将会抹杀古诗词的美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古诗词教学模式,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一、审美赏析,体悟意境

古诗词是作者在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借诗句描绘意境、创造意境,诠释情感,表达思想。正是因为古诗词具有的这些创作特点和文学特征,所以教师更要善于从意境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贴近诗句内涵的情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理解古诗词的主旨。以曹操的诗《观沧海》为例,曹操北征战胜了袁绍部队,返归途中登上碣石山,在碣石山上远望大海,看到眼前浩瀚、壮美的自然景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呈现了一幅浩瀚、雄伟、壮美的风景图。教师可以将这一意境作为教学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体会诗歌中的风景美、意境美、语言美,从而理解诗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有碣石山与浩瀚的大海,向学生呈现一幅壮观的图画,如浪花随风飞溅、洪波四处涌动,丛生的树木、耸立的山岛等,展示作者观沧海的情境。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进入文本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有了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够获得审美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反复诵读,培养情趣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语言美、韵律美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美感,让学生去领悟、去体会、去挖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感受力。古诗词审美情趣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培养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在教学《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本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朗读文本。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在学生朗读文本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时,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学生边朗读边欣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古诗词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赏析古诗词的能力,获得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

三、科学引导,感悟形象美

古诗词语言精简、传神,极具表现力。诗人通常采用隐喻、象征、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陈述事实,表达思想,抒感,赋予物象多重意义。文本中的这些物象,具有一定的美感和意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古诗词中的这些物象,分析作者如何借助这些物象来表达情感,从而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技巧。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一词中,作者借助莲花、牡丹花、等来指代某一种品质、某一类性格、某一种思想,通过分析莲花的性质和特征表达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传达了对拥有莲花一样品行的人的赞美之情。文中关于莲花这一形象的描写细致到位、形象生动,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几句简单的描写形象、全面、深刻地传达出了莲花的品质,言辞优美、韵律和谐,这就是这首词的美感所在。内容美、语言美、韵律美,这些美感都与“莲花”这一形象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将这些词句逐一进行讲解,边讲解边向学生展示一幅清丽高洁的出水芙蓉图,让学生结合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来体会《爱莲说》的形象美、音韵美、思想美,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赏析名言名句,理解文本内涵

古诗词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它们往往体现了一首诗或一首词的思想与主旨。这些名言名句语言精炼、含义深刻、思想精深,是一首古诗词的诗眼,也是古诗词教学的切入口。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背诵这些名言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例如,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例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学生对这些句子比较熟悉,更容易理解诗句的内涵,而教师也可以将这些名句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感受诸葛亮言辞的恳切,为兴复汉室而鞠躬尽瘁的精神气概。

莲的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废名;含蓄;再发现

中图分类号:I2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1004605

刘半农曾指出废名的诗“无一首可解”[1],罗振亚则认为是“现代诗派中最难启的‘黑箱’”[2],都是发觉了废名的诗注重暗示、曲折、含蓄的特点。废名不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如此,当他“重新考察”古典诗传统,亦形成了对传统中“含蓄”质素的再发现。

一、“明白清楚”的反拨

初期白话新诗以“明白清楚”为第一要务,胡适便于1920年8月在答钱玄同谈“什么是文学”时曾指出:“文学的基本作用(职务)还是‘达意表情’,故第一个条件是把情或意,明白清楚地表出达出,使人懂得,使人容易懂得,使人决不会误解。”[3]在胡适对新诗的设计方案里,白话新诗被当作对古典诗传统的反叛,成为诗体大解放的突破口和新诗发展的路向。而在胡适们看来,古典诗大多是“晦涩”的,与新诗的明晰性要求格格不入,因此,胡适选取了自己所接近的“元白”一派作为新诗立足的根据和理论指向,肯定了“明白易懂”的美学标准;而朦胧糊涂、晦涩难懂的“温李”一派,则被视为唐末出现的“妖孽诗”。在胡适“明白清楚”之诗歌理念下的初期白话诗只能如周作人所批评的像“玻璃球”般晶莹透彻得太厉害,整个新诗园地不过是一片“幼稚园”,甚至成了“一班闲人拿去放牛”[4]的荒芜之地。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全凭灵感与直觉写诗,在他看来,写诗应该“以自然流露为上乘”[5],采取宣泄式、独白式、申诉式等爆喷方式抒情,豪放粗暴,雄放直率,真符合了梁启超所谓的“奔迸的表情法”,即“情感突变,一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着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6],因此,郭沫若的诗基本上与暗示、含蓄无关。1920年代中期,周作人考察了“五四”以来的新诗后敏锐提出:“诗的效用本来不在明说而在暗示”,他主张要在“语体的简易”的小诗里表现“诗思的深广”,而这须“全凭着暗示的力量”[7],这种对暗示之力量的重视,显然敏锐地洞察了诗之为诗的本质特征,但在当时诗坛却并未得到重视。此后,经由李金发“别开生面”、穆木天强调“暗示能”、“诗越不明白越好”[8]、王独清“诗是最忌说明” [9]等诗观的阐发与实践,含蓄诗风渐有所长,但很快被1920年代后期革命诗歌的龙卷风所席卷淹没,大众化倾向占据话语主导权,要求明白易懂,能为所有大众读懂或听懂,直接宣告、真实披露、如实揭示等成为诗歌的传达策略,诗歌甚至成为革命宣传与鼓动的传声筒与宣传单。1930年代普罗诗社与中国诗歌会的相继出现与主导诗坛,诗歌更成为革命斗争的扩音器,提倡“明显的呼声,强烈的呼喊”,要求创造通俗易懂、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化的诗歌,因此直抒胸臆、直接描摹成为诗写的主要方式,而直白明朗则成为共同追求,表现方式追求通俗化,即“抒情单纯化”、“表现具体化”,一概抛弃隐喻、象征等暗示手法,主要采用“抒情”、“表现”、“描写”、“歌唱”等方式。但与此同时,戴望舒、杜衡、曹葆华、施蛰存等诗人所引入的以象征派、意象派为主汇流成的现代主义诗潮大行其道,曹葆华所主编的《北平晨报·北晨学园·诗与批评》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现代主义诗论与诗作,《现代》杂志、《新诗》、《大公报·文艺·诗特刊》等杂志报纸亦为西方现代主义的引入与推介作了大量工作,带给1930年代的中国诗坛巨大冲击。由于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风的影响,1930年代的诗坛出现了“晦涩”之争这一引人注目的文坛公案,其争论焦点“晦涩”其实是对“明白清楚”之诗风的反拨,是含蓄传统的承传,是诗之为诗的又一根本特征。在这场论争中,废名与卞之琳、何其芳、林庚等诗人的诗都被指为“晦涩”,确实,他们都在自己的创作中注重含蓄,使用隐喻、象征等暗示手法,因此,当他们回望古典诗传统,重新发现了古典诗词重暗示、含蓄的传统。

在对“明白清楚”的反拨中,废名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他一反胡适把“元白”一派作为新诗发展前例的姿态,而把当时被胡适视为“反动派”的朦胧晦涩的“温李”诗风作为新诗发展的根据,重新发现了“含蓄”的诗歌质素,无疑都是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也是对自身新诗建设经验的发现。

二、废名对“含蓄”传统的认同

胡适选取自己所接近的“元白”一派作为新诗立足的根据与理论指向,肯定了“明白易懂”的美学标准;而他认为晦涩难懂的“温李”一派,则遭其否定。他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便把中唐的元稹、白居易作为白话诗传统的代表,而把温庭筠的词、李商隐的诗当作唐末出现的妖孽诗[10]。一直遵循导师杜威的经验主义并以进化论为自己的理论逻辑根据的胡适其实并未厘清“元白”派与“温李”派的根本区别,他认为“五四”以来的白话诗乃是《诗三百篇》以来以“元白”为代表的“中国诗自然趋势所必至的”[11]。废名毫不客气地指出胡适“对于已往的诗文学认识得不够。他仿佛‘白话诗’是天生成这么个东西的,已往的诗文学就有许多白话诗,不过随时有反动派在那里做障碍,到得现在我们才自觉了,才有意的来这么一个白话诗运动。援引已往的诗文学里的‘白话诗’做我们的新诗前例,便是对于已往的文学认识不够,我们的新诗运动直可谓之无意识的运动。”[12]废名指出胡适是由于对古典诗传统认识不够而认为白话诗自古便有之,并援引已往的诗文学里的“白话诗”做新诗前例。在废名看来,新诗运动是无意识的运动,此观点显然与胡适相反。对于已往的诗文学,废名有自己重新考察后的新思考与新发现,他在《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开篇便指出,中国已往的诗文学向来有两个趋势,“就是元白易懂的一派同温李难懂的一派,无论那一派都是在诗的文字之下变戏法,总而言之都是旧诗,胡适之先生于旧诗中取元白一派作为我们白话新诗的前例,乃是自家接近元白一派旧诗的原故,结果使得白话新诗失了根据。”[13]28废名发觉胡适一辈由于自己接近“元白”一派旧诗而取“元白”一派做白话新诗的前例,结果正使白话新诗失去了发展的根据,因此废名否定了白话诗初期胡适一辈推崇与跟随“元白”之风的美学观念,而推崇以反动派“温李”为代表的诗:

胡适之先生所推崇的白话诗,倒或者与我们今日新散文的一派有一点儿关系。反之,胡适之先生所认为反动派“温李”的诗,倒似乎有我们今日新诗的趋势。

我又说,胡适之先生所认为反动派温李的诗,倒有我们今日新诗的趋势,我的意思不是把李商隐的诗同温庭筠的词算作新诗的前例,我只是推想这一派的诗词存在的根据或者正有我们今日白话新诗发展的根据了[13]27-28。

显然废名反胡适之道而行,否定了胡适所推崇的白话诗的发展根据即“元白”诗派,而认为“温李”诗词存在的根据“正有我们今日白话新诗发展的根据”。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事实上,废名反拨胡适追认“元白”一派为白话诗“正宗”的取向而选取以“温李”为代表的晚唐诗词及其同一脉系为新诗发展根据,并非由于其含蓄、暗示,而是认为其含有“诗”的内容和“诗”的感觉等新诗之为诗的内容,并注重呈现“感觉”,展开想像。但无可否认的是,正是废名自己诗歌创作中对含蓄、暗示的重视,使他无意识地在反对胡适时选择与认同了“温李”一派,因此,虽然废名并没有明确地在他对古典诗词的重新阐释中论及其对“含蓄”、“暗示”的再发现,但由于“温李”一派诗词的一个极其重要而鲜明的特征便在于“隐僻”、“含蓄”,“温李”诗词诚如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叙》中所概括的“温飞卿之绮靡”与“李义山之隐僻”(高棅:《唐诗品汇?总叙》),均“意致迷离,在可解不可解之间”(陆次云?:《唐诗善鸣集》卷上),“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因此,废名对“温李”一派的选择,在深层次上正反映了他对“含蓄”、“暗示”的重新认同,这亦是对古典诗传统的一种再发现。

三、废名对“含蓄”的实践

废名在新诗创作实践中极为注重使用暗示手法。据最新出版的《废名集》所搜集的废名诗歌,废名诗作从1922年至1948年达104首,而1930年代创作达80首。诚如朱英诞所言:“说到废名不能不说到技巧,说到技巧不能不说到晦涩”[14],1930年代废名的诗晦涩奇僻,语言虽简洁朴实,淡如清烟,但背后所深藏的机锋、意趣却深玄而蕴藉。正是这种“奇僻”的难懂,突显了废名诗歌的独特价值,显示了与“胡适期”诗歌不同的审美诉求与趋向。废名在其诗歌创作中,以“暗示”手法达成“含蓄”效用的方法主要在他对隐喻的使用。

吴晓东曾在解读《桥》这部诗化小说时指出:“废名的诗化语言的本质和精髓可以说正在于‘隐喻’。”[15]虽然吴晓东的总结是就《桥》而言,但由于《桥》乃一部诗化小说,所使用的语言是诗化语言,故而实际上指出了废名诗歌语言的本质。废名的诗之无解、难懂、晦涩,重要原因在于其“隐喻”手法的运用。“隐喻”是“把语言的字面意义‘转移’掉,从而转向它的比喻意义”[16],隐喻是从修辞入手的,但隐喻决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本质是文化的,尤其是经过历史长期积淀、文化底蕴深厚而又已为人耳熟能详的隐喻,如果不能返回历史文化的深处解读,就无法领略诗人的深意。

废名在诗中极其擅长使用隐喻手法。他笔下许多意象都隐喻着深远的文化底蕴,废名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其隐喻的内涵。废名诗中喜欢用“镜子”意象作隐喻,据废名在《天马诗集》中提到1931年5月曾写了四十首诗,编成《镜》[17],以“镜”做组诗名;而据笔者统计,废名1930年代创作的80首诗(以《废名集》中收录为根据)中,有10首写到“镜”意象,《无题》、《自惜》、《伊》、《花露》、《镜》、《沉埋》、《妆台》、《莲花》、《镜铭》、《壁》等诗中都出现了“镜”,可见诗人对“镜”之迷恋。“镜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长久的文化积淀,乐黛云曾在《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18]中详尽地梳理了中西诗学中镜子隐喻的衍变,他指出,镜子在中国诗学里是一个贯穿始终、经常被用来说明文学艺术本质的隐喻。老子便用“镜子”来比喻人心,《道德经》第十章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认为人心就像镜子一样,必须洗涤除尘,免去瑕疵。庄子的“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则认为人心能和镜子一样公正完美地反映周围的事物。佛教传入中国后“镜子”的比喻涵义衍变成“空”和“虚”,东晋和尚僧肇(385—414)所言“夫至人虚心其照,理无不统。怀六合于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肇论·涅盘无名论·妙存第七》)便强调了镜子的“虚”。唐末洞山良介禅师《宝镜三昧》中更进一步认为镜(心)、形(物)、影(镜象)三者都是虚幻:“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19]道家之“镜”也有“虚幻”之义,唐末道士谭肖所著《化书·道化第一》就说:“以一镜照形,以一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是形也,与影元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中国诗学受佛、道的影响颇深,“镜子”作隐喻便强调“静”和“虚”,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情性也……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镜”所隐喻的是“空幻”。而明代诗论家谢榛所言“夫万景七情,合于登眺,若面前列群镜,无应不真。忧喜无两色,偏正惟一心,偏则得其半,正则得其全。镜犹心,光犹神也。”[20]亦以镜子来比喻“静”和“虚”。可见,“镜子”的隐喻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底蕴。废名以“镜”为喻,暗示自己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人生观,和虚无、空幻的精神境界。如《镜铭》:“我还怀一个有用之情,/因为我明净,/我不见不净,/但我还是沉默,/我惕于我有垢尘”,诗人是一个怀“有用之情”的凡人,但在尘世又总惟恐染上垢尘,于是只有以沉默来保持“明净”,暗合了神秀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也许人生就是一面镜子,诗人以“镜”自喻自铭,映射了诗人内心不愿同流合污的明净之诉求。废名还有不少以“镜”入诗的诗句,如:“时间如明镜,/微笑死生”(《无题》),“如今我是在一个镜里偷生”(《自惜》),“光阴好比一面镜子似的”(《伊》),“我凄然泪下,渗淡西子镜”(《花露》),“自从梦中我拾得一面好明镜,/如今我才晓得我是真有一副大无畏精神”(《镜》) ,“我不愿我的镜子沉埋,于是我想我自己沉埋”(《沉埋》),“因为梦里梦见我是个镜子,/沉在海里他将也是个镜子”(《妆台》),“余有身而有影,/亦如莲花亦如镜”(《莲花》),“病中我轻轻点了我的灯,/仿佛轻轻我挂了我的镜”(《壁》),等等,废名对“镜”意象的反复使用,使“镜”获得了某种母题和本体意义,充满隐喻意味,镜像人生与实在人生、幻象与实象、世俗与理想交织于镜里镜外,而“镜里偷生”则成为生活于现代社会的废名的真实写照。

废名诗中的其他意象如“花”、“灯”、“月”、“海”、“星”等都使用了隐喻手法。这些意象由于积淀深远,因而都暗寓着深厚的文化蕴涵,尤其是佛学意蕴。吴长龙曾专门从佛学渊源上论及这些意象的佛学意蕴在废名诗中的投射[21]。佛学意蕴附着在意象上,使这些意象在废名笔下都具有隐喻意义。如“莲花”,这是一个与佛教渊源甚深的“花”意象。由于“莲花”本身出淤泥而不染,甚至不着于水,超凡脱俗,被誉为“花中君子”,而佛教寻求解脱人生苦难,从人世的苦海中超脱而抵达极乐净土,因此其追求的境界与“莲”的特性相吻合,如《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曾明确阐明对“莲”之品性的欣赏:“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而《从四十二章经》中的“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则奉“莲”的高洁、纯净为自己处世之楷模。因此,佛陀常被世人誉为“人中莲花”,正是象征着他不沾染尘世间任何烦恼和忧愁;而佛教中其他许多事物、事件都与“莲”有关,如“莲刹”、“莲胎”、“莲花戒”、“莲花智”、“舌上生莲”、“归宅生莲”等,都是由于佛教世界与莲花的深刻关联。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代序》中也论及莲花与佛教的联系:“莲以一暑为一轮回,《莲华藏世界》,以一花为一完整的宇宙”[22]11-12,“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莲为神座。如来垂目合十,结跏趺坐在莲花之上。观世音自在飘莲渡海,而往普陀”[22]7。在佛教中,莲花是常见的吉祥物,有着香、净、柔软、可爱四德,象征着美、善,而在诗人笔下,“莲”则常喻指智慧、纯净、境界。废名诗中的“荷花”意象便如此,隐喻着深远的内涵,常象征超尘脱俗、纯净无染的人生理想,集真、善、美于一身,如《海》:

我立在池岸

望那一朵好花

亭亭玉立

出水妙善,——

“我将永不爱海了。”

荷花微笑道:

“善男子,

花将长在你的海里。”

“好花”、“亭亭玉立”、“出水妙善”的荷花纯净、圣洁,象征超尘脱俗的出世之心,而废名在此更赋予它一种“佛祖”的意蕴,“善男子,/花将长在你的海里”仿佛禅语一般,富有哲理,“微笑道”显然有着佛祖的大度、超拔和智慧。《莲花》、《人间》等诗中的“莲”亦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性与高洁的境界。废名诗中的其他“花”亦非普通之花,而是隐喻着深厚的意蕴,正如《大日经·疏八》所言:“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是净心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放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 由于“花”意象本身便拥有开花结果的含义,因而它隐喻着“万行之因”、“成就佛果”[23]等含义,即象征智慧、真理、悟性等。废名在《拈花》一诗中化用了如来佛祖“拈花微笑”的典故,“遗世而独立,/微笑以拈花”中的“花”显然并非现实之“花”,而是与“拈花微笑”的“花”一样象征“悟”,象征大智慧,大真理。废名写“花”的诗还有《掐花》、《小园》、《莲花》、《路上》、《池岸》、《人间》、《墓》、《诗情》、《眼明》、《草·树·花》、《花的哀怨》、《栽花》、《果》、《坟》等,均赋予了“花”深刻的隐喻意义。与“花”、“荷花”意象相应,废名笔下的“海”意象则是“苦海”、“污浊”的象征。在佛教中,人生被视作“苦海”,世界则是充满了污浊的“魔”,人每天生活于“苦海”和“魔”中,要不断修行摆脱,才能由人生苦海的此岸抵达“极乐净土”的彼岸,而这种修行就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不受“魔”的污染侵蚀。因此,废名笔下的“海”与“花”常对应出现,如前所引的《海》,“我将永不爱海了”与“善男子,/花将长在你的海里。”两句显然寓意深刻,“花”要保持自身的高洁、纯净,需要超脱于“海”,但“花”却又长在“海”里,因此,废名在诗中所要暗示的寓意是人永远都无法真正脱离尘世而存在,只能生于“海”而不爱“海”,只能如“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方是真正的美。《渡》中的“渡于人生之海”、《人间》中的“我的泪是泪海之朵”等诗句中的“海”都是尘世苦海的象征。“灯”是废名笔下负载着隐喻意蕴的另一个重要意象。“灯”由于其光亮、光明而能帮人消除黑暗,解脱困扰,因而在佛教中象征着智慧,正如《坛经》所言:“一灯能除千年暗,智慧能更万年愚。”“灯”之光明,常喻指人的心性智慧,悟性慧根,因而从佛陀时代“点灯”就已成为一种供养方式,“灯”成为佛家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中的必备之物。佛前点灯意味着希望佛菩萨赐予智慧之光。废名笔下的“灯”是自我“明心见性”、驱逐人世黑暗、追求光明和智慧的隐喻,如“病中我起来点灯,/仿佛起来挂镜子,/像挂花似的”(《点灯》)中的“灯”是能驱逐内心黑暗和“病”的光明之“灯”,象征着光明、希望;“灯光好象写了一首诗/他寂寞我不读他/我笑曰,我敬重你的光明。/我的灯又叫我听街上敲梆人”(《灯》)中的“灯”则象征着深夜读《道德经》时与老子思想神遇的顿悟境界。《四月二十八日黄昏》中反复出现“一个灯一个灯”,诗笔由电灯柱上的“灯”旋即转移到“石头也是灯”、“道旁犬也是灯”、“盲人也是灯”、“叫花子也是灯”、“饥饿的眼睛也是灯”,“灯”显然由现实的“灯”引申到光明、智慧的象征,隐喻着人类对光明、智慧的渴望与追求。废名以“灯”入诗的作品还有《十二月十九夜》、《宇宙的衣裳》、《坟》等,其中的“灯”都带有象征和隐喻意蕴。废名笔下的“日”、“月”、“星”等意象亦都有隐喻意蕴。《坛经》中有云:“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24],“日”、“月”、“星”都象征着智慧、悟性。废名把它们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来,在现代汉诗歌语境中重新燃烧,虽然字面明白清楚,平易亲切,背后却深含丰富的意蕴,含蓄隐晦地暗示了诗人所要传达的感觉与精神世界。

可见,废名对被胡适否定的“温李”一派的认同与重新定位,使他无意识地重新认同了“温李”一派诗词的“隐僻”,形成了对古典诗传统中“暗示”、“含蓄”质素的重新发现,这既是他以隐喻手法形成暗示、含蓄等传达效力的创作经验之反映,又形成了他对古典诗传统中传达方式的再发现。

参考文献:

[1]刘半农.《刘半农日记》(1934年1月6日)[J].新文学史料,1991(1).

[2]罗振亚.迷人而难启的“黑箱”——评废名的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2):190-204.

[3]胡适.胡适诗话[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262.

[4]周作人.新诗[N].晨报,1921-06-1.

[5]郭沫若.论诗三札[M]//文艺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17.

[6]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M]//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七.中华书局影印,1989:77.

[7]周作人.论小诗[N].觉悟,1922-06-29.

[8]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 1926,1(1).

[9]王独清.再谭诗[J].创造月刊, 1926,1(1).

[10]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M]//胡适文集(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1.

[11]胡适.谈新诗——八年以来一件大事[M]//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 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300.

[12]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J].文学集刊(第1集),1943.

[13]废名.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M]//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4]朱英诞.新诗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77.

[15]吴晓东.镜花水月的世界——废名〈桥〉的诗学研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08.

[16]泰伦斯·霍克斯.隐喻[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4.

[17]废名.天马诗集[J].风雨谈,1943(4).

[18]乐黛云.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M]//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8-101.

[19]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784.

[20]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71.

[21]吴长龙.传统与现代的对接[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5.

[22]余光中.莲的联想[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0.

莲的诗词范文第4篇

文/千堇年

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情感元素的组合,借助于文字,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以何种的目的写诗,情感的寄托始终是诗歌本身的归宿。而一首好的诗歌,必是自我或是大众情感的华曲。

郭沫若谈到诗歌的创作时曾提到:“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澄清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像一面明镜,宇宙万物的印象都活动在里面。那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宏雄的诗,便成为屈原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

脱离了情感,诗歌也便就失去了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充其量只是文字的堆砌,枯燥无味,没有了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前不久读到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歌《等你,在雨中》,受益良多,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情感力量,让人动容。全诗如下: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整首诗通过一幅幅如梦似幻的场景描写,渲染出了渗透着淡淡伤感的唯美意境,清晰的情感倾诉通过这些铅字浮出心间,呈现在读者面前。读来让人动容动情,难以忘怀。

诗歌的题眼是“等你”,全诗的重点却避开了俗套的写法,并没有一味的去写“等你”的心情,作者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触勾画出了一幅幅在“等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幻觉和美感。黄昏初起,细雨蒙蒙的故地,彩虹映托下的莲花如火般鲜艳,“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切都如诗如画般美丽与真切,未言情真情却已浓。作者把整个诗歌的背景放在蒙蒙细雨的黄昏里,渲染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唯美的情境,然后任凭感觉的触角去感受“等你”的过程。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象你”一句深深地表现出作者的情谊之深:其实在作者余光中心中,你来与不来,都已不再重要,因为“你”已深深地根植于作者的内心,以致在他眼里,眼前的每一朵莲花都是你,而此刻“你”就在我的身旁。莲的美丽与圣洁,其实就是“你”在诗人心中的影像。细雨蒙蒙之中,诗人等待中的美人迈着细碎的步子仿佛从红莲中缓缓地走了出来,妩媚动人,艳若天仙。诗人忽然此时突发奇想,写到: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 小情人/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诗人似乎触到了情人的手,身体里散发出的熟悉的香的气息扑鼻而来,此时诗人觉得像这样的手应该就是月宫里采莲的那双手,像这样的手,应该是在仲夏小湖的木兰周里划动桂桨的那双手。意境唯美,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莲的诗词范文第5篇

一、《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 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

(3)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

二、《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

(4) “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红 掌 拨 清 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

色彩:白毛、绿水、红掌

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

(1) “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

(2) “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

(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五、《山村》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

(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相关期刊更多

税收征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出版社;武汉市税务学会;武汉国际税收研究会

临床检验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园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