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敬畏自然教案

敬畏自然教案

敬畏自然教案

敬畏自然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敬畏感;师生关系;道德教育;缺失与归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21-02

一、问题的提出: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缺失

师生关系紧张已成为当下我国教育面临的棘手问题,而敬畏感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关系日益紧张的重要原因。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师生发生冲突的恶性事件屡见报端,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类似事件的发生与当下道德教育中学生对老师敬畏感的缺乏不无关联。敬畏感是人意识到自身有限性之后,追求自律、自省,从而实现主体超越及价值感追求的一种天性,是一种崇高道德情感,也是人的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却随着一些不良教育思想的入侵日渐式微。很多学生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交易关系,服务与花钱享受服务的关系,丧失了对老师的敬重与畏惧;一些教师不追求自身的超越,盲目迎合学生,导致学生难以对老师产生敬畏;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使得班级规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学生不认识老师,老师不认识学生,师生之情越来越淡漠与疏离,更是难以产生敬畏感。

“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1]古今师生关系的对比,可发现敬畏感的缺失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下,明确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下道德教育中的敬畏感如何发挥其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

二、对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内涵探析

1.中西方语境下的敬畏。敬畏往往与一定的对象相关联,如敬畏父母、敬畏自然等,其基本含义是敬重与畏惧,而且还含有“战战兢兢”之态。在中国语境下,敬畏意味着由敬而畏,孔子的畏即是我们所说的敬畏,它不只意味着害怕、畏惧,更是意味着为实现自身的道德信念而主动做到的道德自律,畏由敬生。在西方语境下,敬畏更多意味着由畏而敬,西方对人的理性无法洞悉广袤的宇宙以及神秘的上帝而感到畏。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语境中,敬畏感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德性追求。

敬畏是人对自己感觉的一种形式,但它来自于人与外界环境交流的过程之中,由意识向外又转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惊怵”。综上所述,“敬畏感就是为了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一种道德情感。”敬畏感是一种虔诚的、与生命活动相契合的认识自身局限而又超越自身存在的心理与道德体验。这一体验应持久地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并不与文化的精神本质相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敬畏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科学对世界的侵占,甚至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艺术对世界的侵占”,所以敬畏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平衡发展,延伸到师生关系领域,敬畏感的产生同样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2.敬畏在师生关系中的内涵。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倡导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但师者之所以为师,乃缘于其在灵魂上的高贵与卓越性,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甄别能力,要远远高于学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师生是不平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引领下,才能一步步达到灵魂和德性应有的高度。若学生意识到自身与教师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需要向教师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而自律、自省地追随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便会产生虔诚的敬畏体验。师生间的关系体现出了文化的基本精神并可以使双方获得做出适宜的行为所带来的价值感,这一价值感有助于敬畏体验的产生。

当然,敬畏感不仅仅意味着学生要敬畏老师,同样,教师要敬畏学生,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创造力的、充满了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体去尊重,去敬畏。教师要敬畏并呵护这些生命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缺失的后果

1.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师生本应该是作为亲密无间的共同体而存在的,他们共同追求真善美,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关系。但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师生只注重个体私欲的满足,不再有共同的理想追求,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在缺乏敬畏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门谋生的职业,将教书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手段而非灵魂德性提升的途径;学生将老师视为知识的占有者,学习就是不断从老师那攫取知识,以便为自己今后的谋生做准备。把师生紧密联系起来的敬畏感不再,他们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关系越来越疏离。

师生之间既已沦为互相利用的关系,一旦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私欲,师生之间便容易反目,导致冲突的发生。近几年,师生冲突的案例屡见报端,分析这些案例可见,敬畏感的缺失是其根源。学生不再敬畏老师,屡屡僭越,老师不再敬畏生命,将学生看成冰冷的物体,动辄严重体罚。如果师生互相敬畏,这种悲剧便不会发生。

2.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性,进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缺乏敬畏感,本质上在于对自身的有限性认识不足,无法完成自身的超越。真正的敬畏感能够引导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超越的倾向,是防止人性堕落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内在情感力量,学生没有敬畏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崇高的东西值得他去向往和追求,这必然会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弃对高尚德性的追求,过一种缺乏秩序感、约束力的散漫生活,甚至走向堕落。敬畏感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追求,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缺乏敬畏感的学生,就会缺乏精神家园,难以养成向善的美德,难以形成卓越、感恩、信任等人格,容易导致人格发展的障碍。

四、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归位

道德教育是作为塑造人、教化人的终极理想而存在的,因而德育要顺应人的天性发展,将人内在的道德自律和道德情感追求――敬畏感引导出来,并鼓励人们将敬畏感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努力践行,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归位,意味着尊师重道的传统的归位,也意味着亲密的、友爱的本真师生关系的归位。

1.要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当今社会,对教师的敬重远不如以前,因此,我们要重塑师道尊严,“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因此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美德,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对教师应提出以下要求: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和水平,切实做到好“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不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重视其育人的目的,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灵魂的高度,提高善恶真假的辨别能力,带领学生追求智慧与善美;再者,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与追求,不断超越自己。

2.教师自身要对知识、对自然、对他人和对自己有所敬畏。教师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要想让学生产生敬畏感,必须自身首先有所敬畏。首先,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流露出对每一位学生生命的敬畏;其次,采用多种方法和方式,如创设一种有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的奥秘、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等,促使和引导学生敬畏体验的产生。

3.加强德育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学生不仅要在认知上意识到敬畏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自觉的道德追求。德育教材应注重对敬畏感内容的编写,提高学生对敬畏的认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礼”的敬畏意识,这对于学生内心秩序感的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教师应创设一些活动,如对父母和师生之间仪式感的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敬畏感。

总之,德育应顺应人的天性和初始的人性体验,使人的潜能得以生长,使人的德行得以提高。敬畏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人性体验应该得到保护和“助长”。将师生关系中的敬畏感纳入有意识的反思和发展轨道之中,让师生恢复充满亲密性、友爱性和敬畏性的关系之中,教育的本真意义才会得以显现。

敬畏自然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敬畏 法律意识 培育

敬畏法律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准,提高公民对法律的敬畏意识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加强对大学生敬畏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公民敬畏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培育大学生敬畏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敬畏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修养。要认识敬畏法律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弄清“敬畏”的含义。《中华大字典》对“敬畏”的解释是:敬也,服也。由此可见,“敬畏”的意思是“敬重而又信服”。“敬畏”是指一个人对待事物既谨慎又真诚的心理态度。“敬”生虔诚之心,“畏”生谨慎之行。“敬畏”就是一个人认真对待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物,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怠慢。一个人具有敬畏意识,不是说这个人为人处事谨小慎微,而是指其对人尊重、待人诚恳、做事认真、工作有责任心,能够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感恩他人。2013年3月8日,同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①

敬畏意识是公民在自然规律和社会伦理方面所具有的一种敬重和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功能,能够引领和调控公民的言行举止。人们需要敬畏的东西很多,例如自然、权利、生命、法律、人生等,其中,敬畏法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道德是为人的根本,而法律又是道德的底线,一个连法律都不敬畏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讲就不是一个健全的人,因为他既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健康和发展,也会给他人、社会带来痛苦和灾难。2010年9月1日,同志在出席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②由此可见,敬畏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修养。

当前,人们对法律敬畏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出现了逐步弱化和缺失的情况,致使、坑蒙拐骗、挥霍浪费、破坏环境、假冒伪劣、不敬不孝、自残自杀等事件不断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缺失敬畏感,尤其是缺失对法律的敬畏意识。

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国家、社会、个人通过读经、祭祖、道德讲堂等形式来唤醒和强化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培育人们的敬畏意识。但这些努力与长期以来人们内心深处形成的固有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相比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伦理道德教育,着力培育人们敬畏法律的意识。一个人只有长存敬畏法律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最终完善。社会大众普遍具有敬畏法律的意识,社会风气才能清正,社会和谐才能实现。

敬畏法律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关系重大,敬畏法律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自然前提。回顾以往发生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身上的不幸,我们就会发现,造成这些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生敬畏法律意识的缺失。2013年4月,复旦大学发生投毒事件,一名医科研究生遭室友投毒身亡;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坨盐投毒事件;1994年清华大学发生学生铊盐中毒事件……除此之外,更令人惊恐的事情还接连发生在大学生身上:2008年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发生了学生杀害老师案;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2012年12月20日,安徽医科大学发生大学生杀害同学案。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中屡屡发生这样的悲剧,实在让人费解和惊恐。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大学生心理的脆弱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还看到了教育的苍白和乏力。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大学生敬畏法律意识的缺失,反映出高校教育的错位、缺位。

党的十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必须把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重要位置,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③苏格拉底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④敬畏法律并不是单纯地惧怕法律,也并不是把法律供于神坛而顶礼膜拜,而是对法律的热爱和尊重,是从内心到行为上以法为基本的道德。是人们对法律作为社会生活规则的深切理解和内心认同,是人们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一种行为自觉。

高校本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本应该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把“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作为行为规范。可一些大学生无视法律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创伤实在太大,给教育带来的思索也非常深刻。这些大学生并非不懂法律,而是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意识。敬畏法律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监视器,它体现着大学生对理想生活的永恒憧憬。具有敬畏法律的意识是大学生具有道德意识的心理印证,只有使大学生树立敬畏法律的意识,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才能形成,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大学生敬畏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毫无疑问,大学生敬畏法律意识淡薄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利化教育趋向的影响。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功利性。在制度有待完善、规则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淡化精神追求,助推趋利成为人们的本能追求。这种功利取向也同样反映到了教育上,使教育失去了根基,使学生失去了敬畏和感恩。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教师、家长关心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甚至某种程度上“关心”仅仅体现在分数的高低、排名的先后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的塑造和心灵的呵护,严重违背了人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

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把道德培育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弟子规》强调,“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古人认为,一个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前提是具有道德,这有着极其深刻的道理。而现实中老师和家长,一味强调孩子对科技知识的学习,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一直伴随孩子的是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各种层次的考级认证,致使孩子自小学会了竞争和自私,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和感恩。发生在一些大学生身上的人生悲剧与这种功利性的教育倾向有着密切的关联。

扭曲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文化价值形态上看,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化,还有西方文化;从公众的思想观念上看,既有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念,也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享乐主义和为所欲为等消极有害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价值观也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当他们看到一些人把追求金钱作为价值取向时,就会去效仿;当他们看到一些人不讲诚信而无需付出应有代价时,就会耳濡目染;当他们看到法律的权威受到挑战却无能为力时,就会动摇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目前,我国并不缺乏法律,真正缺乏的是公民的守法精神和公民敬畏法律的意识。李天一事件、李亚力事件相继发生,警示人们:金钱万能、权大于法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一些人的心中,也在时刻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另外,现实生活当中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没有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更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无视法律的思想,甚至产生效仿而违法犯法。

不良心理倾向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其心理发展表现出许多矛盾性。一是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二是情绪情感丰富,但波动性较大;三是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四是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大学阶段本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心理成熟的相对滞后使得大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极端化和片面化的倾向,而急剧的社会转型和多元的观念冲突更加剧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人生定位方面的困惑。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不断增多。有的大学生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清醒、不理智,往往出现重智商轻情商、重自由轻纪律、重民主轻法制、重个体轻群体、重个性化轻社会化等倾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另外,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过多家庭照顾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个压力”。一个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两个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与现实实现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自身低奉献的矛盾;三个压力就是学习、生活、就业压力。他们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换位思考,不懂得尊重、宽容、感恩,不愿受到纪律的约束,一旦自己的需要得到不满足,就我行我素,不计后果。他们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采取逃避或者报复的手段。

培育大学生敬畏法律意识的路径

培育大学生敬畏法律的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和师生的长期共同努力,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敬畏法律的自觉性。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索越深,越有一种敬畏感:一个是头顶上的星空,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律。”宣传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敬畏法律的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立法进程的不断加快,决定了必须通过深入的宣传活动,才能使公民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现行的法律法规,使自身的行为符合法制建设的要求。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他们真正懂得,法律存在的必要性主要在于保障公民安全、财产、幸福等基本权利。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制建设的进程,在参与中不断培育和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

高校要切实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安排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拓展教育教学内容。要营造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良好氛围,让学生领悟、感受法律的威严,自觉敬畏法律。另外,要拓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请专家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专题论坛、“模拟法庭”等活动,或组织学生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启迪;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法律知识,感受法律的威严,提高敬畏法律的意识。

敬畏自然教案范文第3篇

------警示教育学习体会

 

通过警示教育学习,深刻认识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

作为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

一、加强学习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同志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心存敬畏,就是要做到敬畏群众、敬畏法纪、敬畏责任。对群众心存敬畏,就是要牢记手中权力来自人民,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善于从群众的呼声甚至骂声、怨声中听出群众之所盼、所急、所需,做到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零懈怠、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零容忍。对法纪心存敬畏,就是要维护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权威,坚持依法依纪办事、廉洁从政,坚决不碰政策红线,不触法纪底线。贪廉只在一念之间。对法纪稍有轻怠,就可能一步步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对责任心存敬畏,就是要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必须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拒腐蚀永不沾,依法执教,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师热爱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二、廉洁做人 教书育人

警示教育,使我深刻领会到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将自己的工作实践,跟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做事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要为民做老实事,做本分事,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航标,千万不能背离了为民办事的航线,否则悔之晚矣。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各种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做到眼光远大,心胸开阔,自觉奉献,拒腐蚀永不沾。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自然界有艳阳高照也有风雨雷电,社会生活中有光明也有黑暗,但是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作为教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准则》和《条例》也同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主动融入到反腐倡廉工作中,始终保持教师的高尚情操,不忘初心,廉洁从教,树立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因此,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业绩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对待权力要有如履薄冰的精神,要慎权,要严于自律、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否则就“一失足成千古恨”。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查一下,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常思为民之责,手莫伸、人莫贪,在自己面前真正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铁篱笆。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警示教育的案例详实、全面,个个如宏钟长鸣于耳,不时地警示、提醒着自己,一定要以案为鉴 严于律己廉洁自律。

敬畏自然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提升;思政教师;信任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96

2015年的教师节人民日报有个时评,其最后一句话是“亲爱的老师,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愿我们所有人能给予你们最好的赞美,就是信任”可见,社会对教师的不信任感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思政教师作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导师需要理论与社会实际结合,需要教师人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以获得学生对思政教育更多地信任。这离不开凝练教师的三颗心。

其一,用关爱之心对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我们教师教育工作的基础,爱也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增进师生的友谊关爱,学生就会“爱屋及乌”,就会“亲其师、信其师”,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尊重学生,首先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90后大学生的观念与两课教育想要达到的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两课教学中一些基本内容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知。如有些学生不知道人大、政协是干什么的?等等。一些教师也会感叹现在的学生政治知识的素养太差,有时会忍不住出言不逊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一些学生本来就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此时就更会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而教师的讥笑,会把他们推出思政课的大门。因此,思政教师应充分了解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才能使教师认识避免偏颇。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跟学生对话交流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冷静,善于等待。当然,尊重学生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责任。对于个别学生比较出格的言行的做法应予以及时的指正,这也是对其他学生或教学内容的尊重。

关爱学生还要关心学生的整体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两课教师面对的是全校的各年级学生。大学生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可适当加入本校、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等介绍,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融入本地。对于二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则可适当进行相关理论的拓展教学,三年级可进行一些考研、就业方面的指导。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些课堂外的交流,可使师生处在一种相对平等的地位。而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师生进行的对话交流更容易得到学生许多真实信息,教师的表达也易生活化,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起到思政课教学的教书育人工作。

关爱学生更要理解、欣赏学生。学生的想法有时会很单纯,偏激。这需要我们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寻找他们特长与表达的闪光点。受赏识是人类的本性需求,大学生进校后,各种人才会显露,许多在原来高中的佼佼者会在竞争中败下阵,这会形成一种新的压抑。因而,在他们走上社会的最后一站,重塑他们的信心很有必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比如学生间口头或写作表达能力差异,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同。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总之,教师的关爱更多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师只有真心真意的赏识,才能得到学生积极反馈。反之,有些老师的表扬太滥,会使学生认为老师为讨好学生而惺惺作态。因此,在夸奖学生时,要善于捕捉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这样的赏识才能有的放矢,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持续不断的提高自己。

其二,用敬畏之心对待教学。所谓敬畏之心,就是有一颗恭敬而虔诚的心。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教育的对象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体,教育使他们的生命更有价值,同时他们现在所受的大学教育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而教师则在教学中燃烧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体。这是我们敬畏教学的理由。

敬畏教学必然要敬畏课堂。许多思政教师每天经历着相似的工作,重复着“年年岁岁课相似”的无趣生涯。随着时间流逝,上课的激情会渐渐消退,甚至产生了倦怠情绪。反观过去一些大师们上了一辈子课,但对每堂课仍如履薄冰。朱自清先生把上每一节课都当作大事来对待,哪怕是很熟的教材,课前也要精心设计,仔细预备,进课堂时还十分紧张。晚年的梁实秋在台湾省立师范学校教书,担任英语系主任。每周四晚上,他却从来不见客,因为第二天要给学生上课,他得备课。钱理群先生一次回母校南师附中为学生讲鲁迅。为了三天的课,钱老写了七天教案,前后准备了一个多月。钱老说:担心讲不好,战战兢兢。课堂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当老师的讲课得到学生的热烈反应,赞许,这也许是教师幸福感滋生的重要源泉之一。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学生的肯定,上课教师会快乐一整天。敬畏课堂要求老师精益求精地备课,仔细斟酌每一个教学细节,不拔高目标,不高谈阔论,不随波逐浪,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敬畏课堂要求老师关注学生的反馈,以极大的责任心和耐心聆听学生疑惑,困其所困,思其所思,悟其所悟,乐其所乐。总之敬畏课堂要求老师关注教学语言是否准确?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手段是否实用?教学氛围是否融洽?教学结果是否满意?敬畏课堂的教师会把课堂视为神圣殿堂,怀着虔敬之心,默默地探索、追求,穷其一生,无怨无悔。

敬畏教学还要敬畏知识。知识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实践的局限,因而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吸取别人社会实践中的思想知识。说:“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理境界的灯烛”。培根亦曾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呐喊。可见,知识在人类社会改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伟大意义和深刻作用。“若致知,则知识当自渐明,不曾见人有一件事终思不到也。知识明,则力量自进”。知识永远是人类最为神圣、高尚的营养和武器,知识能改变命运。在改变个人的同时知识更是驱动人类历史巨轮的引擎。理解到此一股敬畏知识之情就会油然而生。牛顿说过,“在宇宙的奥秘面前,我只是一个海边拾贝的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着知识积累与日俱增,知识圈圆周越来越大了,教师会感到不知不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因此敬畏知识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积极去思考研究,不断增加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厚度、拓展知识的宽度、挖掘知识的深度。由于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对革命和建设等理论的解释,这更需要我们用更丰富的知识,更深邃的思想,更生动活泼形式、更有说服力和理解力的语言,才有底气把课上好!在当前知识碎片化盛行时代,思政课教师更要耐住寂寞,沉下心来,认真研读相关理论典籍,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中国社会的实际。把两者结合而成的正能量传播到教学之中。

敬畏知识还要严谨地传授知识。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对知识的严谨传授态度。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传授的知识要有根据。对于理论内容要力求来自于原著的正确解读,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人云亦云。对于引用的案例力求客观公正,不能随意解读,以偏概全。论从史出,以理服人,坚持真理。严谨的知识传授还要求教师科学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要传授的知识尽可能形象、直观,减少自己的主观臆断。严谨的知识传授需要教师做好专业与教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用科研的深度、广度来服务教学知识的输出。此外,严谨的知识传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还需要对一些明显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予以坚决的抵制。

其三,用学生之心对待自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有些人教学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领会的教,而是尽他们所愿教的去教。”在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常可看到,教师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学生在教室中呼呼大睡。如果这种学生是个别现象,那可能有特殊原因,但如大部分同学都在我行我素,那就是出现了教与学的脱节。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阅历各异,工作学习能力和经验也有高低之别,观察思考事物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都有所差异。因此,教师与学生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习惯于用主观的、单一的思路进行思考,跳不出自我的圈子,长久下去就会形成先入为主、舍我其谁的教学态度。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要常用学生心看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否则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往往会导向经验教学。容易以己度人。因此,我们要常换位思考。要降低姿态、转换角度、调整视角、变换位置,在求同中存异,在比较中反思,将换位中思考。

换位思考有许多做法,但最基本的要完成二问。其一是: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什么?学生有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他们从心底里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承认、尊重和赞赏。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心情愉快,充满信心;倘若这种需要总是被忽视、否定甚至有意剥夺时,他们不仅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还会出现攻击性言行。其二为:如果我是学生,我不希望什么?思政课老师不妨经常这样反省一下自己。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不希望遇到一位上课刻板无趣,布置大量无意义课外作业的教师。因此,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完成换位思考的基本二问需要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此外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较固定的理论思维传授,但人因其自身的生活体验、意识形态等,可能又会有着多样的思维倾向。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最后走向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正确的思维认知。这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体验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如在讲课时,发现学生对某一内容不太感兴趣时,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精讲简讲,反之则做更多的讲解和讨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为人师表尤为重要。要让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让学生接受,自己要真信、真讲,一个真实的人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换位。

总之,教师三颗心其本质就是师德的一种表达,也可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标贴。教师用三颗心换来学生和社会对思政课教师的信任这也应当是全体思政教师的意愿。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也印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凝练师心获得学生认同与信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目标已立,建设还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姜泓冰.给老师的最好赞美是信任[N].人民日报,2015-09-10.

敬畏自然教案范文第5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虚妄的民主?在《敬畏民意》一书中,俞可平给出了清晰的答案——“谁是人民?人民将权力授给谁?人民如何将权力授予政府?这些都是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民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须臾离不开民意。”

民意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权力源于人民授予,所以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泛的政治口号,而是公共权力的根本价值追求,这其实就是民主政治的实质。民意不可欺,民意关乎世道人心,《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仅影响政治实践的成效,而且也决定政治实践的成败。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选举制度、代表制度、罢免制度本来是民意最重要的授权制度和控权制度,只有真正让民意的向背成为执政者权力去留的决定性因素,才是民意价值的实现,才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找到当家作主的感觉。

所以敬畏民意,是对执政者的一种提醒,也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忠告。任何政权的衰落,归根到底都源于对民意的漠视。书中除了对民主法治的现实意义、中国政治改革的合理路径等内容的着力描述,还论及了中国模式、善治与合法性、公民社会与社会治理等等。但无论是对于民主法治进程的呼吁,或是对中国模式以及善治与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实际上都反映出中国改革已经行进到一个至为关键的阶段。

党的十报告做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提出要“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敬畏民意,正当其时。

从尊重民意到敬畏民意,不仅是政治口号的转变,也体现了执政理念的提升。政治设计和政治制度安排,要以民意为出发点。执政者对民意的敬畏,既是吸取历史教训的结果,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

唯有敬畏民意,执政者才会谨慎用权,防止权力滥用。正如俞可平在书中所说:“敬畏民意,就要敬畏公民权利,敬畏法律制度,敬畏公众舆论,敬畏公共责任,敬畏社会评价。敬畏民意,首先就要倾听民意,畅通民意渠道,广开自由言路,虚心听取公众对政府的意见。敬畏民意,更要认真对待民意,要有科学的决策机制,善于将公民的需求转变成政府的政策。简而言之,敬畏民意,就要大力推进民主法治!”推行民主政治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民主法治的基本共识就显得非常迫切。

相关期刊更多

经济经纬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省教育厅

精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体育局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