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素质教育

谈素质教育

谈素质教育

谈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师 素养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紧任务。

一、对师德及为人师表的要求

提高教师素养重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应该说目前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普遍较高,但业务素质并不能替代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并具有渊博的学识,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还应勇于创新。没有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不能培养出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的。

二、教师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破除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确保基础理论“必要与够用”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增加内容的实效性与操作实践性比例。由于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采用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会应试,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较差。美国大学生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注重加强学术气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即教师通过教学研究,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对教师知识更新的要求

教师要树立再教育的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信息空前丰富,知识更新、转化非常之快,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每个人都应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对教师来说知识更新有更迫切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努力进行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养,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已成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只有课程设置内容综合化,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作用。

四、对教师个人能力结构的要求

教师能力结构中包括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机智等内容。

(一)言语表达能力。言语,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施加影响的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注重自己的言语能力的训练,以使自己的言语达到下面几点要求。

第一,准确通俗。主要表现在遣词造句上。第二,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运用判断去推理和论证时,必须符合逻辑规律的要求。

(二)组织管理能力。教师所面临的对象是构成为一个集体的班级,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组织管理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使教育影响发生作用的组织保证。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综合性能力。除了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组织之外,很重要的是表现在对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建设上。教师必须善于计划和安排,要有周详的布置和检查,并形成完好的秩序和制度,造成良好的环境,使学生都认真地去实现教师的指导。

教师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充分地运用学生集体的力量去推动各项工作,尽量避免“单枪匹马作战”。实践证明,通过小组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帮助去解决某些棘手的问题,往往比教师亲自处理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善于观察、熟悉情况、敏捷果断和富于经验的产物,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才能,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还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简洁.高校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

谈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语文教师

在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面对国际竞争,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开展了新一轮的广泛而深入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的发展,着眼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列宁曾经说过:“学校教育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和水平。”在学校教育的所有课程中,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基础的工具性的课程,对语文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对其他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担任民族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师要能成为学生的良师和学生人格形成的模范,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语文教师必须在探索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来。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三要义”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在课堂,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落实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精讲,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学习、参与训练,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二是全面提高。就是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教学生基本语言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与德育、美育结合的客观条件,基础教育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鲁迅的小说、茅盾的散文、郭沫若的诗歌、老舍的戏剧以及高尔基等外国优秀作者的一系列思想性、艺术性极强的精彩华章,都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用的素材。三是主动发展。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主动求知、主动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文道兼修,教导合一

文道并重,教导合一,这是中国教育实践的重要经验。语文教学首先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积累文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在政治思想上能明辨是非,学会爱憎好恶;性格上积极向上;感受华彩文章的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真谛,实现思想和情感的升华。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文道兼修。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品德高尚,坚持真理,言行举止堪为学生表率的教育工作者。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语文教师还要加强业务修养,不断提高教书水平,教导合一,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语文课中大多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来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充电”,以自己扎实的基本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如通过朗读,我们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归田园居》《荷花淀》所勾画的意境美,也可感受《麦琪的礼貌》《小二黑结婚》所表现出来的结构美和语言美。教师还可以通过文章的线索、词句、创设情境等方法诱导学生步入胜境,领略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境界。

三、提高语言素质,突出说写能力的培养训练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其“说”的水平和“写”的能力尤显重要,因为“说”(口头表达能力)不行,无以为师,“写”(写作能力)不行,无以为范,只有说写俱佳,方可锤炼成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 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还应做到说理述事具有逻辑性,描述人物具有形象性,范读谈话具有感染性,借助手势,具有谐趣性,发音正确,富有精确性,举一反三,具有启发性,阐述分析,富有教育性。

从“写”的角度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只的一大难点,要教好学生写作文,语文教师是关键。既要自己知道“怎样写”,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写”,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写作基础,掌握写作规律,通晓各种文体的知识,擅于不同文体的写作,语文教师要把自己工作中的作法、总结、感想等用笔论述出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样,既为学生做出榜样,又为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四、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适应未来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师,必须大力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教师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真诚地接纳、尊重和理解学生。

五、多积累,海纳百川

积累的途径是很多的,向书本学习,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在古今中外的著作中汲取营养,温故而知新,厚积而薄发,让自己成为知识长河中的一泓活水,这样,个人的专业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北大附中校长、特级教师程翔总结说:“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好老师也是学生托起来的,没有学生的敦促,就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给我的启发影响不限于学习,在做人上,学生的优秀品质也值得教师学习。向同行学习,技高为师。向自己学习,在反思中前行……

总之,时代呼唤素质教育,改革呼唤素质教育,处于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的语文教师应积蓄力量,默默坚忍,痛苦裂变,最后才能突破自我,羽化成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谈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教育目标的。“素质”一词包涵了更多内容,它不仅重视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多个方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可持续的、更长远的发展,这是和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地方。应试教育更关注眼前利益,完全为一张试卷而努力,往往陷入某种固定的思维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无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从数学这一学科来看,素质教育更容易被人忽视,以为数学本来就是机械的、无关情感的学科,谈不上什么素质不素质。持这一观点的人,大多是远离数学的人,不懂得数学素质在当今社会是多么的重要。本文拟从当前数学教育的弊端谈起,就数学素质的提高在理论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何为数学素质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需立足长远。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不矛盾,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与照顾个别学生的教育也不矛盾,它们是有机的整体,互为前提。所以,数学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在考试中拿高分,还必须为学生提供丰饶的成长土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有人认为,所谓的数学素质是一个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在处理数形规律、逻辑关系以及相关矛盾时的悟性和潜能,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能力、数学品质的和谐统一,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则是数学素质的精髓。论者认为,一个人的数学素质表现在四个特征上:第一,数学意识。用数学的眼光、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看世界;第二,数学语言。它是一种科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第三,数学技能。不仅包括基本技能,还包括“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第四,数学逻辑。数学是逻辑的体操,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①

在我看来,这些是数学素质的显性素质,其隐在的情感方面的素质也不容忽视。

二、数学教育的弊端

据新华社马德里2008年7月21日的报道,在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以总分217分的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三名获得满分的选手中有两位来自中国,②可谓成绩斐然,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数学家丘成桐到杭州与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他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什么数学人才。”目前,在中学数学教育方便存在多种弊端,阻碍了中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其弊端主要表现在:

1.缺乏对非智力因素的足够认识。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总觉得数学学习与文科学习无关。诚然,从短期效果来看,诸如语文、历史等学科对数学学习是没有直接效果的。然而,这些学科对于培养个人情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是优秀的科学家越是离不开情感力量的支持。

以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为例,他在追求和探索数学的至美境界时,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数学一个方面。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史记》,他在接受《东方之子》的采访时谈及数学和文史的关系:“因为我和朋友在做数学的时候,看一些问题看得很微小,看得很微观,单做一个很小的问题,一点点地做,没有一个很宏观的看法,我觉得看历史对我宏观训练(有帮助),……所以我看问题的方法跟很多我的朋友不是一样,跟我的学生也不是一样,我想跟我看文学的看法有一点点相同。”而文学则是他在情绪低潮时候排泄感情的一种方法。③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这些数学老师学习。

2.在教材安排和课堂教学上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论者指出,目前数学教材在编排上重应用而轻原理,常以实用与否来取舍教科书的内容,对原因和原理解释不够,其实,在学习过程中,追求原理是培养数学素质、能力和思维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外,教材的开放性不够,中学教材与大学教材衔接不够。④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更重视题型,往往把眼光放在习题的解答上,努力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让学生记住的往往只是概念、定理、公式等等,而疏忽了对数学兴趣的培养,没有把数学的魅力展现出来。

3.单一的评价体系。对于大多数数学教师来说,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只在那一张试卷上。它不能考查出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潜能,也不能考察出一个学生的创造思维,更不能考查出学生对数学文化和价值的体会和认识。这个评价体系——不过是评价标尺,也不能称之为体系,仅是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缺乏对数学这一极具魅力的科学的充足认识。这表现了对数学的集体的普遍的误解。这个评价标尺更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落后。

三、如何提高数学素质教育

首先在于端正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树立长远的教育观念,自觉抵制着眼于应试能力培养的做法。鼓励数学特长班的开设,但必须避免走向一个极端,不能减少、割裂或者剥夺了学生文史方面的学习和熏陶。目前,几乎所有学校学习奥林匹克数学的做法已遭到了专家的批评,它的副作用也渐渐的显露了出来。

其次,丰富课堂教学。这里的丰富是指:1.为学生多提供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许多时候,学习思维的练习远比得到一个固有的答案要重要得多;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到某一种思路上。正确固然正确了,但如果打压学生的“怪想法”,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会僵化和固定,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再次,关注想象和灵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是思维的舞蹈,在数学思维中,想象推演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获得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在数学领域中,许多高深的问题都是以“假想”“猜想”的形式出现的,这正是想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注释:

①韩学锋.《关于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j]》.《科技资讯》.2009.03.

②材料出自:chinamil.com.cn/site1/big5/xwpdxw/2008-07/22/content_1374106.htm。

谈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大家都在喊素质教育,大家都在搞素质教育,关于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落实,本人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

许多学校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中、小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础。

三、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校在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例如我班有位叫许敏的学生,入学时她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她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

谈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寄宿生;现状特点;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56-01

一、小学寄宿生现状与特点

寄宿生上课现象千奇百怪:不让家长走,在教室内、外打滚、不听讲、走神、嘴里吃东西、随便离位、不做作业、不听铃声;就餐让人啼笑皆非:要老师喂、用手抓饭菜,不洗碗筷,饭菜倒在桌上、地上,饭沾在脸上,菜汤泼在衣服上,有的吃饭不吃菜,有的吃菜不吃饭,有的吃不完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那儿流眼泪;睡觉起床更是“兵慌马乱”,要生活老师拍哄着睡、抱着睡,洗脸、洗手、洗脚、穿衣穿鞋全不会,踢被子,尿床,早晨起床穿别人的衣、鞋,反穿衣、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二、如何对小学寄宿生进行素质教育

1、向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学前班、一年级的学生,因长期在家受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宠爱,不愿离开家长半步,要求家长实行“”,即陪吃、陪读、陪住。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变了,物非人亦非,那种温暖、呵护的感觉显得荡然无存。他们只是一个劲地想家,依恋父母、爷爷奶奶。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和保育员首先可向这些学生进行谈话,先用夸奖的口气说:我们都是乖孩子,乖孩子最听老师话,不哭、不闹是好孩子。其次是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倾诉,多安慰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信心,鼓起战胜自己和困难的勇气,让孩子逐渐放下家长这个“依靠”,一下子放下,不现实,也不可能。再次,树立乖巧听话的孩子为榜样,抓住孩子一个细微进步,一个细小闪光点进行正面教育,因为个个孩子都爱听好话,戴高帽。最后,教师和保育员对学生的态度要温和可亲,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恐吓学生,因为这样只会招致学生的畏惧心理,师生的距离拉开了,甚至会造成敌对情绪。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比家里好,老师要比家长好。

2、培养小学寄宿生动手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寄宿生由于年幼,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凡事依赖父母,事事不会做。为了提高寄宿生自身素质,教师和保育员须从生活细节抓起,从穿衣穿鞋到洗脸刷牙,从排队就餐到刷洗碗筷,从摊床叠被到夜晚大小便,从课余娱乐到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这些都离不开老师和保育员手把手耐心细致地教,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叮嘱,都能产生巨大影响力和教育作用。生活老师要反复示范,示范的次数多了,学生学会了自理,独立生活的能力就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

3、创造宽松环境,开展健康有益活动 小学生实行寄宿制,每天早晚不上自习,他们应该有自己活动空间。学校必须有活动室、娱乐室、活动场所,并有老师和保育员引导小学生看动画片、放碟子、唱卡拉OK、看幼儿书籍,学生被精彩的文艺节目和故事情节迷住了,想家、打架、闹事的就会减少和杜绝。寄宿生成天关在教师里不行,还要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下跳棋、玩积木锻炼学生机灵、敏感的思维力,可以组织学生跳跳舞,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4、针对小学寄宿生,任课老师应具备的特有素质

(1)注意小学寄宿生的情感

情感是智力开展的翅膀。黑格尔讲过:“要是没有感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由此说明情感的重要,况且小学寄宿生整个人格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不能单纯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知”和“情”的关系,富有情感教育于教学之中,教学时做到亲切、融洽、和谐、自然,激起学生对学生的注意和需求;形成学生的信念和追求,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生活。

(2)注重对小学寄宿生的赞扬

相关期刊更多

炭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炭素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吉林炭素有限公司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