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悼词格式

悼词格式

悼词格式

悼词格式范文第1篇

一、主持人宣布χχχ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会开始。

介绍参加追悼会的单位领导,生前好友。

介绍送来花圈和换联等单位和来宾的名字。

对因故不能参加追悼会而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哀悼的情况也要一并加以说明。

二、默哀3分钟。(奏哀乐)

三、单位(或直系亲属)致悼词。

四、家属致答谢辞。(直系亲属致悼词,不用作答谢辞)

五、向遗像三鞠躬。

六、向遗体告别。(奏哀乐)

追悼会主持词的关键,是要把悼词写好。悼词不能篇幅过长,一般以一千二百字以内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三千。悼词内容要层次清楚,事迹突出。

悼词的格式如下:

一、标题

悼词的标题有几种写法或用法:

一是在悼词正文前写上“悼词”二字;

二是主持人在追悼会上要用“xxx同志致悼词”;

三是贴出、刊印时要用“在追悼xxx同志大会上xxx同志致的悼词”。

二、正文

一是写明用什么心情悼念什么人;

二是写明去世者生前的身份或担任的各种职务名称,何种原因在何年何月何日几时几分不幸去世的,终年岁数;

三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介绍去世者的简单生平;

四是对去世者的称颂,可概括成几个方面,文字力求简洁;

五是对评价去世者带来的损失,应实事求是;向去世者学习什么,可分成几点写明,用什么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

三、结尾

自成一段。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是一句式:"xxx同志安息吧!"

二是概括式:"xxx同志和我们永别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

xxx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定要注意简短。

这里,我们写出一个范例,供需要用的朋友参考。

一、主持人宣布追悼会开始

李家国同志追悼会现在开始。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市文体局离休干部李家国同志的逝世,李家国同志因病经医治无效,不幸于2008年4月8日下午4时57分与世长辞,享年96岁。

前来吊唁和出席追悼大会的领导有:

祭悼并敬献花圈的单位有:

发来唁电的有:

在此,我代表李家国同志治丧领导小组向李家国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向前来悼念的领导和各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为举办李家国同志丧事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有关单位,戚族亲友、乐队、餐馆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李家国同志的孝眷表示亲切的慰问,请孝眷节哀顺变。

二、默哀3分钟。(奏哀乐)

向李家国同志遗像默哀三分钟。

默哀毕。

三、致悼词

现在,请文体局局长生同志致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文体局的好干部李家国同志。

李家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0年4月8日下午4时57分与世长辞,享年96岁。

李家国同志于1930年1月7日出生在江西省南康县吴家村的一个贫寒家庭。13岁时,就孤苦零丁只身一人开始学徒、为人打工。

解放后的1951年,李家国同志参加了店员工会、工人纠查队和宣传队,他们打起腰鼓到全县各地宣传共产党的政策。1952年10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12月26日赴朝参加了朝鲜战争,从事军部文书工作,历任文书、军作战参谋,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出了应有贡献。

1957年4月转业到高举县,先后在学校任校长,县教育局任局长等职。由于生性耿直,坚持原则,爱提不同意见,在中受过迫害,挨过批、游过行。1970年至1984年在红旗中学工作,任党支部书记。由于工作出色,责任心强,大胆管理,成效显著,这所学校进入了全省重点中学行列。

离休后,李家国同志仍然不忘学校的发展与改革,时时关注教育的发展情况,不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余热,真是“有限生命,无限服务,为党为民,无限忠诚”。

李家国同志一生,朴实、耿直,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也使孩孙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好爷爷、好外公。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家国同志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勤奋工作,不断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李家国同志您安息吧!

您的精神永垂不朽!

二八年四月十日

四、家属致答词

五、向遗像三鞠躬

现在,向李家国同志遗像三鞠躬。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悼词格式范文第2篇

格式: 

 

一、标题:悼词的标题有几种写法或用法: 

1.一是在悼词正文前写上"悼词"二字; 

2.主持人在追悼会上要用"xxx同志致悼词"; 

3.贴出、刊印时要用"在追悼xxx同志大会上xxx同志致的悼词"。 

二、正文: 

1.写明用什么心情悼念什么人; 

2.写明去世者生前的身份或担任的各种职务名称,何种原因在何年何月何日几时几分不幸去世的,终年岁数; 

3.按时间先后顺序介绍去世者的简单生平; 

4.对去世者的称颂,可概括成几个方面,文字力求简洁; 

5.对评价去世者带来的损失,应实事求是;向去世者学习什么,可分成几点写明,用什么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 

三、结尾:自成一段。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是一句式:"xxx同志安息吧!" 

二是概括式:"xxx同志和我们永别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 

xxx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定要注意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例: 

悼词 

敬爱的xxx总经理: 

今天我们全体员工怀着悲痛的心情,向您告别,表示哀悼! 

xx总经理,您在领导xx公司的7年来,一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超前的意识和锐意改革的精神,带领全体员工,为公司走向新的增长,发起一次又一次冲击,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得到了全体员工的尊重和爱戴。 

xx总经理,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根据市场经济的理论规律,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倡导"开发竞争"精神,在市场竞争中,使公司步入了全市利税千万元效益企业的行列,受到了政府的表彰和奖励,为同行业树立了光辉榜样。 

但是,正在我xx公司走向一个崭新地点的时刻,敬爱的xx总经理,您先我们而去,与世长辞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经济战线上失去了一名好先锋,企业界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在这悲痛的日子里,惜别了,您的精神永远鼓舞着xx公司奋发腾飞。 

 

悼词格式范文第3篇

    何谓悼亡诗?“抚存悼亡,感今怀昔之诗也。”[1]“悼亡”本指对亡者的哀悼之意。但在我国古代,并非所有悼念亡者的诗都能称之为悼亡诗。自西晋潘岳首先以“悼亡诗”为题,抒发追悼亡妻的伤逝之情后,悼亡诗才成为了特指悼念亡妻的诗,从此作为历史过程中文人们约定俗成的界定。所以,应将悼亡诗“视为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2]

    既然悼亡诗词取材于伤逝亡妻的主题,那么就决定主宰其间的是一种感伤之美。死者与世长辞,生者的悲哀却缠绵不去,故以天下至语写天下至情!悲哀的情感贯穿于字里行间,以寄托诗人不能排遣的感伤。

    一、        抚今追昔,以内心哀婉的悲情和妻子高贵的品格渲染其感伤美。

    悼亡诗词的感伤美,首先源于夫妻间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鹣鹣深情。恩爱夫妻,本该白头偕老, 可亡妻的现实又是诗人不能不接受的, 于是抚存感往, 巨大的悲痛从作者的心底涌出, 使得作品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悲情色彩。如江淹《悼室人》之六:“牕尘岁时阻,闺芜日夜深。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蜻引知寂寥,蛾飞测幽阴。乃抱生死悼,岂伊离别心。”;又如李商隐《房中曲》:“忆得前年春, 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 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 明日山头檗。愁到天地翻, 相看不相识。”诗人们或表达佳人早逝, 空留遗迹, 独帏凄寂之苦;或抒发追思迷离, 呜咽难绝的心绪, 其情其境, 哀怨动人。

    “为文造情不容易,为情造文更艰难”。[3]所以悼亡诗词在情感真挚这一点上, 比其它任何诗歌都来得严格, 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它往往以爱情为经, 以死亡为纬, 在表现人生爱与死这两种生命的极端情感时,句句带泪,曲曲传情。而贯穿其间的主线,就是作者丧妻后无法排遣的一怀愁绪、满腹心酸。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八首》其五:“伴客销愁日长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悼念亡妻, 流泪的应该是诗人自己, 可诗人偏偏不写自己伤心落泪, 只写旁人哭泣, 从旁人的感泣中表现出自己的伤心, 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 写出永远无法忘怀的哀思。其蓄情之深,含情之真,令人赞叹。象这种化解不开, 挥之不去的感伤之情,在悼亡诗词中可谓俯抬皆是:元稹《遗悲怀》:“昔日戏言身后世,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残夫妻百事哀。”;纳兰性德《浣溪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这些读之令人喉喧气塞的悲妻诗行, 是作者丧妻后心灵伤痛的自然流露。一首首悼亡诗词,就如同一个个喷射口。诗人郁结于胸, 无法排遣的悲伤,在字行间得到渲泄、转移、疏导。使人“一读则改容,再读则泪下,三读则断肠矣”[4], 其打动人心的魅力, 正源于它所独具的感伤美。

    悼亡诗词都是以一种追悼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妻子生前留给作者的恩爱与温馨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妻子的美丽与贤惠在诗人伤感的思念中显的更加无可替代,往往是“见尽世间妇,无如美且贤。”(梅尧臣《悼亡三首》);“我辈钟情故自长,别于垂老更难忘。不如晨牡兼狮吼,少下今朝泪几行。”(陈祖范《悼亡》)而更有细述者如元稹《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又如王海洋《悼亡》“ 千里穷交脱赠心,芜城春雨夜沉沉。一官长扬吾何有,却捐闺中缠臂金。”这里作者从生活小事忆起, 前者回想当初家境拮据时,妻子勤俭持家,体谅丈夫,粗茶淡饭,却毫无怨言。后者则回忆妻子生前为人大方豪爽,急丈夫好友之所难,不惜将腕上金镯相赠。平凡的锁事,衬托出妻子贤惠、无私的品格,清贫的生活更显出夫妻的患难情深,而诗人平和的叙述, 却充满了对贤妻的赞叹与怀念。

    陈寅恪说:“韦氏(元稹妻韦丛)不好虚荣,微之(元稹字)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5] 正因如此,元稹才会在《离思五首》中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样的千古名句来表达妻子韦丛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位置,从而更加渲染了诗歌的感伤之美!

    二、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以眼前的凄凉景致和妻子的生前旧物衬托其感伤美。

    触景生情是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触景生情,即先有景,而后生情,情与景合而为诗。悼亡诗词正是常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 赋物以情, 移情于景, 使景物人情化。 这时景物已不再是客观的自然物, 而是移入自然物中诗人的自我情感, 景物成了诗人悼念亡妻悲凄情感的象征。试看以下作品: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 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 尚自露浓花未开。”;史达祖《过龙门》:“一带古苔墙,多听寒螀,箧中针线早销香。”;沈叔培《山花子》:“ 碧柳千条露未干, 金衣百啭晚风寒。”这里绿苔寒露, 晕月晚风, 残蝉啼莺, 都是渗入作者主观悲情的景物。 句句写景, 又句句含情,它是作者怀悼亡妻悲伤孤寂心灵的写照, 是凄清落寞处境的再现, 作者虽未直接言悲说愁, 但悲愁之情自见。

    悼亡诗词的作者本来就敏感多思, 偏又遇上丧妻的人生巨痛, 所以眼前之景、触目之物从悲伤的心灵滤出, 一切都染上了伤感的色彩, 睹物思人的文字比比皆是。如潘岳《悼亡三首》: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其一)

    “展转盼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其二)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其三)

    潘岳借助对亡妻故物进行铺叙状写,以表达对亡妻沉痛哀悼之情,感情真挚,读罢不觉泪已湿襟。无怪后人陈柞明夸赞地说:“安仁(潘岳字)情深之子,夫诗以说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6]又如李商隐《房中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再如梅尧臣《悲书》:“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诗人们以悲愁之眼观物, 使所见皆愁, 即使是美好的景物, 在他们的笔下也被摧残、毁损, 他们的诗词始终透着一股睹物思人的悲痛之情。因此这不仅仅是外在世界的悲凉,更是作者内心的悲凉。悼亡诗人们正是借眼前景物, 渲泄出丧妻后的万念俱灰,其无法掩抑的沉哀茹痛, 令人回味不巳。

    三、        情含事中,以往昔夫妻间的平凡琐事对比如今人去屋空、孤独寂寥的处境,展现其感伤美。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潘岳《悼亡诗》)作者的妻子杨氏已经离他而去,只留下作者独自一人。回想起曾经和妻子的幸福生活,而如今却是人去屋空,如此强烈的对比下不难想像作者在感情上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妻子似乎在存亡之间, 想象中的形影不断在眼前出现。当诗人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痛定思痛, 就不能不接受冷酷无情的现实---自己已经与妻子阴阳永隔,留下的只是对妻子无尽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

    这种人去屋空的感伤之情,在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金缕衣·亡妇忌日有感》中更显出孤独凄凉,可称之为此中绝唱。一首词,悼尽人间悲情!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应久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个惧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是作者在妻子亡故三周年的忌日写的一首悼亡词。作者怀念亡妻,表现了沉痛孤寂的心情,写得哀婉凄恻。这首悼亡词以决绝表情深,说妻子魂梦不回,是因她觉得“不及夜台尘土隔”,想结再生之缘,却“还怕两个俱薄命”,又希望死者复生“湘弦重理”,成为连理枝,幽魂相守。整首词充满了孤独之感,格调低沉凄婉。作者对妻子的失去产生的生者徒伤悲,死者长已矣的慨叹用人去屋空、孤独凄凉的情感模式来表达,更显示出作者对妻子的情深,也更加映衬出了作品的感伤之美。

    诗人们追思往事, 最令其悲痛欲绝的是永远失去了妻子的温柔体贴, 这一痛苦倾注于笔端, 一首首催人泪下的诗词便由此产生了。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其二:“ 检得旧书三四纸, 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常事, 惟念山深驿路长。”全诗仅叙述一件小事, 即翻检到亡妻生前曾写给自己的书信, 信上妻子淡淡诉说对“并食”而炊的清苦生活早已习惯, 唯一惦念的是在外奔波劳顿的丈夫。又如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隆冬时节, 诗人从军边塞离家远行, 旅途中顶风冒雪,自然盼望妻子寄衣御寒, 可妻子已逝, 还有谁能记挂我的冷暖?追思往

    事, 诗人们情不自禁地记起妻子曾给予自己的关心温暖, 对比眼前孤寂无助的处境, 怎能不感慨系之, 黯然神伤呢?再如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 同在晴窗。谁念我, 今无裳。”;邵曾鉴《金缕曲·到家》:“年时握手揩双泪, 两相看, 千头万绪, 从何说起?任是纤腰墉无力, 强要瘦扶花倚, 强要做, 欢颜破涕。” 一个由今日的“无裳”, 引发对当初的绵绵怀想 , 一个由往日的生离 , 抒发今天孑然一身的愁怅 , 貌似客观平淡的叙述中, 包含着诗人对亡妻不能自已的深情。

悼词格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悼亡诗词 审美特征 生命价值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田园诗、咏史诗、边塞诗、各种诗歌题材层出不穷,但最感人肺腑的当属古典悼亡诗。中国自古就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说法,通过吟诵诗歌的形式抒发对亲人的缅怀之情。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在中国诗歌史上,很早就有悼亡诗,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题材,悼亡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特征,本文着重讨论中国悼亡诗的审美特征,从不同角度理解死亡这个词,揭示生命的意义,体悟比生命更珍惜的真善美的价值。

一、情感之真

情感和死亡是文学的两个重要母题。夫妻之情、亲情、朋友之情等都是人类最永恒的情感。无论是安适、平和时的融洽相处,还是坎坷、忧患中的相互扶持,其中都不乏内在的、真挚的情感,悼亡诗最主要体现的就是这种最真挚的情感。

(一)爱情之真

“为文造情不容易,为情造文更艰难”。悼亡诗描写夫妻感情时往往以爱情为经,以死亡为纬,在表现夫妻情感与死亡这两种生命的极端情感时,句句带泪,曲曲传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便令人断肠:“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1]78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便把思妻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秋风萧瑟,落叶遍地,残阳余晖洒满天,一派哀伤的景色,纳兰夫妇情感深厚,见到这般景色,为了爱妻而伤心欲绝的纳兰怎能不触景生情呢?怀念起一幕幕往事,曾经的寻常如今再也得不到。每一句都疼在心里,痛悼骨子里,这是一种化解不开、挥之不去的感伤之情。

(二)友情之真

知音不需多言,要用心去交流;友谊,不能言表,要用心去品尝。真情与否在文学作品中是不能假装的。古典悼亡诗悼念朋友的作品字字见情,流露出对逝者的思念,追忆往昔,情感传承延绵不绝。再如《伤王融》,处处在“伤”字落笔,斯人已逝,伤情不已。

(三)亲情之真

亲情是生命中最永恒的情感,父母之情、手足之情、儿女之情都是无法割舍的情感。悼亡诗中的亲情之真毋庸置疑,再如清代周淑然怀念亡父的作品,处处为亲人考虑,独自承受思念亡父的痛苦,只能偷偷流泪。诗中不仅写到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还写到了对母亲的关爱之情,浓浓的爱意溢于言表。字字句句都是从内心发出的呐喊,话到嘴边,却只能独自承受丧父之苦,使人读之泪流满面。

(四)咏怀之真

伟人是我们应该永远崇敬的对象,对历史伟人的悼亡是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崇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古典悼亡诗中有不少悼念屈原的作品,赞赏屈原的高风亮节,弘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这是一种历史的高度,读之使人心中顿生膜拜与敬仰之情,在诗歌中领悟到比生命更可贵的意义。所以说悼亡诗能达到如此感动人心的效果,关键在于真诚,真情流露是不能假装的。相反,一些缺乏真实情感的悼亡诗,无法取得以情动人的效果,最终被历史淘汰。所以,“以情动人”是悼亡诗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

二、情调之悲

悼亡诗成功的关键是哀伤体验,当体验足够深刻的时候,悲情便自然而然、不可遏止地流露出来。有的则表现为悼亡之初的长歌当哭,有的表现为久经积淀后的低吟浅唱,无论是强烈的爆发还是舒缓的流淌,都能产生一种感人至深的哀伤之美。传统的贵生思想对人的影响很大,死亡带来的存殁之感让人痛惜生命无常,并产生无尽的思念与怀想[2]613。

(一)抚今追昔

悼亡诗词的哀伤之美,首先源于夫妻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感情。恩爱夫妻,本该白头偕老,可亡妻的现实又是诗人不能不接受的,于是抚存感往,巨大的悲痛从作者的心底涌出,使得作品染上浓郁的悲彩。贯穿悼亡诗的主线,就是作者丧妻后无法排遣的一怀愁绪、满腹心酸。如元稹《夜间》:“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元稹的悼亡诗之所以感人与其真情实感是有关的,元稹写了不少关于梦中与妻子相会的作品,但都是在后期。在妻子离去之初,连一首写梦的都没有。因为悲痛的他根本难以入睡,即便睡了也睡不深,极易醒转。飒飒秋风,一床明月,一会儿临街坐望,一会儿绕树沉吟,元稹身心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悼念亡妻,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写出永远无法忘怀的哀思。其蓄情之深,含情之真,令人赞叹。

(二)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即先有景,而后生情,情与景合而为诗。悼亡诗词常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赋物以情,移情于景,使景物人情化。这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移入自然物中诗人的自我情感,景物成了诗人悼念亡妻悲凄情感的象征。如李商隐的《正月崇让宅》:“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3]201密所重关,绿苔掩映,回廊深阁,萧条沉寂。诗人长久地徘徊其中,不忍离去。举头望月,光影模糊,俯视大地,霜浓露冷,蝙拂珠帘,鼠跳窗网,一片破败,句句写景,又句句含情,它是作者怀悼亡妻悲伤孤寂心灵的写照,是凄清落寞处境的再现,作者虽未直接言悲说愁,但悲愁之情自见。这让诗人想起了往日与妻子的欢乐,世事无常,眼前之景、触目之物从悲伤的心灵滤出,一切都染上伤感的色彩,哀伤之情难以掩饰。所以说悼亡诗人们正是借眼前景物,宣泄出丧妻后的万念俱灰,其无法掩抑的沉哀茹痛令人回味不已。

(三)情含事中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4]143一首词,悼尽人间悲情。这是纳兰性德在妻子亡故三周年的忌日写的一首悼亡词。作者怀念亡妻,表现了沉痛孤寂的心情,写得哀婉凄恻。作者对失去妻子产生的生者徒伤悲、死者长已矣的慨叹用人去屋空、孤独凄凉的情感模式来表达,更显示出作者对妻子的情深,更映衬出作品的哀伤之美。这些令人心醉的情景,在作者的脑海中仍记忆犹新,可情投意合的妻子却撒手而去,作者越是回忆,越是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内心交织着悲戚、依恋、痛苦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其中悲伤的滋味只有诗人自己心中明白。

(四)以梦托情

中国悼亡诗除了多借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以外,还常书以“记梦”的形式。借梦的意象表达情感和悼念,更显得生动、真切。写梦,却不是为了写梦中之喜,而是为了极写醒来之悲。一喜一悲,由喜转悲,则悲情更悲,这正是中国悼亡词最深悲曲徊之处,正是它有别于西方挽歌,在表现形式上显得更凄绝伤感的原因所在。

三、凄婉之美

要眇宜修是细腻,精致之美。悼亡诗善于写亡妻生前的所用之物,物无大小,皆能生情,此即细腻之体验。不仅是写物如此,抒情也不例外。夫妻之间,亲密无间,细微之处,颇有难为外人道者。但夫妻深情而感觉敏锐的诗人,总能言他人所不能言者。如贺铸《半死桐》一词中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一句,“清霜”与“头白”相互映衬,形象而艺术地写出了失去妻子之后的孤独与凄凉。悼亡诗中的景色描写,最能体现要眇宜修的审美特质。如孟郊《悼亡》云:“山头明月夜增辉,增辉不照重泉下。”月色尽管明亮,其下之景致却给人朦胧凄迷之感,描写细致幽微、精妙绝伦。观察细致,情感真挚。要眇宜修是一种阴柔美,与悼亡诗的气质天然相合,因而它是悼亡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从先秦到清代,悼亡诗由点滴之聚形成涓涓细流,进而汇成一条小河,流入文学的江海,悼亡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审美特征。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了古典悼亡诗的审美特征,总的说来,古典悼亡诗类型丰富,作品描写的是真实的生死感受,着力描绘亡人生前的情景与场景,抒发对于生死离别的伤感,忠实地传达出哀悼之情,格调大多悲戚,以记梦的形式描写作者与逝者梦中相会的情景,借以表达对逝者的悼伤与思念及追悔,在意象的选取方面也有一定的特色,多为表现哀思伤感之情。但其主要表达的是珍惜现世生活,不能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比生命更可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者不可追,生者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命,做到不追悔、不懊悔,体悟比生命更可珍惜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4]纳兰性德,撰.赵季亭,冯统一,笺校.饮水词笺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悼词格式范文第5篇

在此,我代表XX向xxx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向前来悼念的领导和各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亲朋好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向xxx同志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请亲属节哀顺变。

二、宣布:xxx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在开始

请全体肃静,向xxx同志遗体默哀(三分钟)......默哀毕。

三、现在,请XX同志致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尊长,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xxx同志。

xxx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XX年XX月XX日XX点XX分与世长辞,享年XX岁。

xxx同志生于XX年XX月,XXX。XXX年XX月参加工作。XX年X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xxx同志XX年XX月至XX年X月任XXX

xxx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

xxx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虽然他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为他的家庭失去这样的好丈夫,这样的好父亲而惋惜,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自己的悲痛,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加倍工作,再创佳绩,以慰xxx同志的在天之灵。

xxx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xxx同志致以深切的哀悼,并向xxx同志的亲属致以亲切地慰问!

xxx同志您一路走好!

四、请xxx同志生前好友讲话

五、请xxx同志家人致答谢词

六、现在,向xxx同志三鞠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