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1篇

一、激情导入,初识人物

(课件展示:李时珍画像、郭沫若题词“医中之圣”“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1956年,我国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为李时珍的墓题词,开头的四个字就是“医中之圣”,医生中圣人级的人物。题词的最后一句是:“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郭沫若给予李时珍极高的评价。李时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他是通过怎样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攀登到祖国医学界的最高峰的呢?今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走进他寻访药材途中的一个小故事,一起走进李时珍夜宿古寺的那一夜。

设计意图:引用――树立人物的高大形象

选用郭沫若为李时珍的墓题词的开头和结尾两句话,让李时珍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起来,深深地根植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二、自主读文,感受一夜

那一夜是怎样的一夜?请你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用心感受。读完后,冉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想用什么词语?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艰苦 认真

设计意图:浓缩――在概括训练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文学创作中,认识、情感、思维以及想象是合一的,阅读者应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凶此,这一环节把长文读短,旨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另一方面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三、在“吃点苦”中,感受艰苦历程

对于这一夜,我们都感受到了艰苦,而李时珍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同学们,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吃的只是一点苦吗?他所说的“吃点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苦呢?请你自由品读课文,画出能让你感受到艰苦的词句,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品读课文后交流学习感悟。

1.路途艰苦

出示语段:“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好几个月”进行理解,引导学生想象:“餐”“饮”什么?体会李时珍所到的地方之多,所走的时间之长。

补充材料:李时珍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到过江苏的茅山、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河南的云台山。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一万多里。

读了这段材料,你除了感受到一路奔波之苦之外,还有什么更深的体会?

(荒山野岭、路途艰险、采药时会有生命危险)

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他――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他一一( );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他依然是――( )。

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留下了他的脚印,荒山野岭中留下了他的身影。李时珍跋山涉水,身临峰谷,明明吃尽了千辛万苦,他却说――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设计意图:激活文字――在想象中获得情感体验

叶澜教授曾这样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那么,想象便是这“生命的涌动”过程中最强大的推动力。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体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去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内涵。

2.住宿艰苦

出示语段:“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读着上面的几段文字,你从哪些字词感受到住宿的艰苦?

引导学生抓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露天的屋顶、几块砖垒成桌子”等重点词语,体会古寺的摇摇欲坠、破败不堪,住宿环境的恶劣和T作条件的艰苦。

一心察访药材,一路奔波,一路疲惫,推门看见的却是满眼的破破烂烂,如果是你,你的心情如何?

再想想家里有( ),有( ),有( ),你说住的条件能比吗?

出示:“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李时珍坚信:“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设计意图:咬文嚼字――在对比中体悟语言色彩

这一环节以读为主,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露天的屋顶”“几块砖垒成桌子”“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等词句来体会这是一座荒凉、阴暗潮湿、破败的古寺,感受条件的艰苦。然后把住古寺与住家里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到察访药材的艰辛。抓住关键词,就是抓住了细节,在让词语的内涵丰富起来的同时,文本的内涵也就立体、丰润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3.吃喝艰苦

出示:“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一个“啃”字,你“啃”出了什么?(干粮的硬、难以下咽、没有营养……)

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都喝的是泉水,啃的是干粮,有时好几天都不下山,你说这日子苦吗?可李时珍却笑着说――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四、在“吃点苦”中,树立人物形象

李时珍35岁断然决定,不惜一切重新编写《本草纲目》。在寻访药材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这样长期在外奔波已经快15年了!他挺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是什么让他那么执着,那么坚持呢?

学生交流。

补充资料:李时珍24岁开始行医。在行医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前人所作的药典《本草纲目》并不完全可靠,有些分类不清,有些记录的药效不准,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该多么危险啊!于是35岁的李时珍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重新修订《本草纲目》。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哪些想法?

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不怕吃苦,甘愿吃苦,值得吃苦!

设计意图:补充材料一一在补白中升华人物形象

这一环节补充的材料,让学生不仅了解了李时珍察访药材的原因,而且体会到了李时珍的那种决心,真正领悟到李时珍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句话的含义,同时李时珍的形象和学生对他的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搜集李时珍的小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题理解 学习表达

《李时珍夜宿古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76-02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则需要理解文本内容,内化文本语言,最终实现主题理解c学习表达的完美统一。然而实际教学要么过分强调语用,阅读指向写作;要么过分强调内容理解,对课文的解读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既是学习材料,更是学习对象,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其价值,真正实现文本主题理解与语言内化的完美结合。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以《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浅析实现主题理解与学习表达的统一的教学策略。

一,追求“对”,把握主题理解与学习表达结合的方向

学生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容易出错,阅读教学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文本,只有内容正确了,理解的方向对了,学生才能尝试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比如初读《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课时,学生在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短语时存在一定的障碍,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意。

师:你们先尝试着理解这两个短语中每个字的意思,然后联系起来说说看。

生1:老师,我知道,“饥餐渴饮”就是饿了吃饭,渴了喝水。

生2:“晓行夜宿”,“晓”是早晨。这个短语的意思就是早上起来赶路,晚上住宿睡觉。

师:是的,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是正确的,但是你们再读一读课文,结合文本中所描写的具体环境、事情,想一想这两个短语还包含哪些意思。

生3:课文中“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一句,我感觉他们走了很多路,吃了很多苦。

师:对,从这一句可以理解“晓行”的意思。

生4:课文说到他们住在一个破庙里,空中还有蜘蛛网呢,条件太艰苦了。

师:是的,这里可以帮助理解“夜宿”。

生5:他们晚上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泉水,从这里我感受到他们饮食很简单。

师:不仅简单,而且还很难吃,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

生6:啃。

师:现在谁再来具体说一说“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短语的意思呢?

……

对于“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意思,学生的理解虽然算不上全对,但在语言表达上却是规范的,笔者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让学生深入把握内容并结合具体表达,实现了内容理解与规范表达的有机结合。

二、追求“全”,把握主题理解与学习表达结合的范围

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就会得出不同的意思。对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指导他们从复杂的文本内容中提炼出要点。只有学生的理解全面了,才能在表达中准确理解文本的内蕴和深意。对于本课中的故事场景,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理解的。

师:认真读一读课文,小组间交流一下,课文中出现了几个场景?

生1:破庙。

生2:师徒二人啃干粮,也应该是一个场景。

生3:李时珍品尝药草。

生4:李时珍记录寻访所得。

师:现在,谁来总结一下课文中有几个场景?

生5:发现破庙、啃干粮、做笔记。

师:是的,这三个场景在课中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其实还有一个场景是描写得比较简略的,谁能找出来?

生6:是不是文章开头写他们走了好几个月了。

师:是的,把一个故事分成几个主要的场景,这也是一项阅读技能,现在你们能否围绕这几个场景复述一下文本内容?记住不要看书!

引导学生学会用场景来概括文本内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表达与理解方面加以指导。案例中,笔者在整体上通过文本语境引导学生进行把握理解,继而让他们通过场景尝试概括文本主要内容。从这一点来看,笔者的指点不仅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全面的理解,而且在具体表达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实现主题理解与学习表达全面融合。

三、追求“深”,把握主题理解与学习表达融合的深度

学生对文本的情感积蓄越丰富,其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表达不仅有说,还有写,或是有感情地朗读,这里的学习表达不仅是内容,也包括学生对文本处理的情感。针对这一课的教学,有的学生对第四自然段的朗读处理比较平淡,笔者这样指导学生学习。

师:这一段文字看似简单,其实内容很丰富,情感很强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破败”这个词概括得好,具体描写了回城、青苔、蜘蛛网等。

师:你很聪明,发现了这段文字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结构呢?

生2:总―分。

师:现在谁来具体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描述灰尘、青苔、蜘蛛网的?请认真读一读,把关键词圈出来。

生3:“到处”“长满”,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灰尘很多。

师:还有谁来说说这些词语背后所隐藏的信息?

生4:这里很荒凉。

生5:在这里睡觉容易让人感到恐惧。

……

师:如果你是庞宪,你会怎样说?

生6:老师,这庙太破了,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师(模仿李时珍的口气):我们就在这里住一晚!

……

学生的朗读没有情感,往往在于他们无法进入情感体验。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关注细节,通过感受环境艰苦,体会李时珍师徒为了修订《本草纲目》甘愿住破庙的事,这样学生在理解文本主题后,自然体会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激活了文本语言,还原文本语境。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问题;语文教学;思维

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

现在的课堂改革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而问题设计就像行走于知识山峰的阶梯,经历每一个问题,并解决一个问题,就会离知识顶峰越来越近。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就像烟花的引线,轻轻点燃,就会引出满天空的绚丽。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分析

当前进行的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有些教师就为了有问题而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出现了一些误区。

首先,有些教师问题设计相对简单,缺乏一定的梯度。例如,“你们觉得作者这样描写,好不好呢?”“作者进行这样的景物描写,美不美呢?”这些单一选择的问题,并不能起到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究的目的。

其次,问题设计缺乏针对性。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认真地研究教材,问题的提出也缺乏针对性,往往是东敲一锄,西砍一斧,问题不具备连贯性,学生对于问题的解答结果不能有效帮助理解文章。

最后,问题的设计角度不新颖。有些教师尽管在讲课过程中注意了问题的设计,但是问题设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任何新意。例如,“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有哪些?说一说每段的大意”等。

二、问题设计要立足学生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问题设计要立足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教师要在充分分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例如,《看雪》一课,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冬天你盼望什么?课文写了什么?谁在看雪?在什么地方看雪?看见的雪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看雪?你希望他们看到什么样的雪?”这些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主题。

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只对他好奇的问题感兴趣,问题也应该来自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师恩难忘》中,教师可以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很多老师,哪个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说说老师最令你难忘的事是什么吗?”这个问题,是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能够很简单地从头脑中检索出相关的情景和事件,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说出自己老师令自己难忘的事情,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和课文“难忘师恩的情感体验”融合渗透在一起。

三、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的勇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悬念,要能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不断研读获得一些知识和答案。例如,老舍的《猫》中,教师在上课之初就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喜爱小动物吗?能说一说你是如何表达你的喜爱吗?想知道老舍先生是如何喜爱猫的吗?通过什么事情知道的?”学生开始阅读,有的学生指出文章中老舍在客人来后摸着猫的头说:“客人来了,让个座吧。”老舍还曾经想为猫举办婚礼,这些表达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师继续提问:“老猫和小猫各有什么特点?老舍对猫的感情是虚情假意还是情真意切?你如何理解‘爱可以包容一切,哪怕是缺点’的意思呢?”这些问题就像沙滩上绚丽的五彩石,引导学生探究的脚步不断前进。

四、问题设计要能点燃学生的思维

一节成功的课堂要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要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的熏染下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全面观察的能力得到开发。例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李时珍和弟子庞宪为什么要夜宿古寺?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呢?课文中‘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通过这句话,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夜宿古寺后,李时珍师徒又做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给你什么感觉?你又觉得李时珍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让学生从各个侧面去分析、了解李时珍的个性品质,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对事情多角度、多层面观察分析的能力。

五、问题设计要能引发学生课后的探究欲望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是起于课堂止于课堂,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要延伸至课堂之外。教师的问题设计,要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要不断探究和思考。例如,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通过雨中让衣的情景,说明了一家人的和谐,森林里的美好。教师还要把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感悟让学生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在课堂之后也能够有探究生命的美好。基于这个目的,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你在生活中是最弱小的吗?你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能用自己的笔写出来吗?”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观察,用自己善良、敏感的心灵去感悟,从而把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

参考文献:

[1]张明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0(9).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词语解释 方法 词语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51

词语理解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语言技能,是理解句子含义,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对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词语解释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灵活多样地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

一、比较分析解词法,用心体会

词语理解并不是单纯的机械解释,它需要对比分析、揣摩推敲、用心体会,从而正确把握词语含义,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1)近义词比较辨析。通过比较近义词的异同,从中发现它们的细小区别,从而正确理解和把握词语意思。比如,“饱含”“包涵”“包含”这三个词语读音相似,都有“含有”之意,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饱含”指充满,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她的眼眶里饱含着幸福的热泪”;“包涵”为客套话,请人原谅,有包容、体谅之意,如“打扰了,请多多包涵”;“包含”指里面含有,包括,如“童年是一支笔,笔中包含着一个个遐想,让我们轻轻写下”。

(2)同一词语不同含义两相对照。在汉语中,一个词语可能有多种含义、多种作用。学习时可以将同一词语放在不同含义的句子中进行两相对照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词语意义。比如,“漂亮”一词,有好看、美观之意,也有出色、精彩的含义。学习时,笔者列举了下列句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①六一儿童节那天,孩子们打扮得真漂亮。

②他的演讲真是漂亮。

二、结合上下文解词法,体会作用

结合上下文解词法,即将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句中的关系进行词义的理解,从而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开头写道:“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在理解“饥餐渴饮”和“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时,笔者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时珍是如何领着弟子庞宪寻找住宿?如何喝水、吃干娘的?学生理解课文后回答:住破败的古寺,用枯枝杂草生火,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边喝水边啃干粮。这样,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学生自然就悟出了词语的含义。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句中 “乱砍滥伐”的“滥”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流水漫溢;(2)浮泛不合实际;(3)不加节制,不加选择。联系课文,就可以轻松地理解“滥”在文中是第三种解释,既而明白“乱砍滥伐” 的含义是指无节制、无计划和不合理地采伐林木的行为。对于“贫瘠”一词的解释,笔者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中“贫瘠”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然后,笔者呈现“贫瘠的沙漠”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感受,最后指出“贫瘠”的含义: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

三、联系生活解词法,诱发体验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中写道:“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在解释“急促”和“喘着气”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当你们一口气爬完八楼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有人跟你说话,这时你又是怎样说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急促地喘着气说”。这样,通过联系生活解词法,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深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又如,苏教版《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爸爸在解释“骄阳似火”时是这样说的:“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骄阳似火”的现象。

生1:夏天的中午,烈日炎炎,太阳烤得柏油路软绵绵的,远处的路面仿佛在沸腾。

生2: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花草的叶子都晒得长出了皱纹,像老奶奶的脸。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5篇

一、品读人物语言,触摸人物心灵

俗话说:“言为心声”。在“人物篇”的课文中,教师如能敏锐地捕捉住人物的语言,指导学生品读、感悟,便能与人物进行有效地心灵对话,从而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钱学森》一课,姜老师首先抓住了本课最为关键的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来指导学生品读。姜老师精心设计,有坡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真正读懂人物语言,读懂钱学森的心声。

问题1:钱学森站在甲板上,内心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为什么说祖国让他“魂牵梦绕”呢?俗话说“言为心声”,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钱学森说的话,我们来体会一下。

问题2:要想读懂人物的语言,就要放入文中读,了解说这句话时的背景情况。现在就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了解第一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问题3:要想读懂人物的语言,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用心感受。你再来读钱学森的话,用心感受一下,能选用一组关联词,说说当时钱学森的心声吗?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不是……而是……

学生在老师一步一步地指导下,认真品读着钱学森的话,感受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他时刻记着自己是个中国人,他放弃了金钱、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一流的科研设备,进而感受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二、挖掘课文留白,体会人物情感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用心阅读,就会发现有不少地方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我们老师能将这些空间巧妙的利用起来,给课文留白处着上精彩的一笔,我想,学生会对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更加深入,课文留白处也将会更加的精彩纷呈。

如《钱学森》一课,在学生明白美国政府是绝不会让钱学森回国的,并对其威逼利诱所做的一切时,姜老师及时抛出一个问题――

出示:此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钱学森说:

在此过程中,姜老师让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说出简短的一段话,通过想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三、丰富人物资料,烘托人物形象

教师拓展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在“人物篇”课文的教学中,适当地补充人物的相关资料(人物的语言、人物的故事、人物的作品……)有机地丰富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及了解,从而进一步烘托了人物形象。

如《钱学森》一课中,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的艰难,他受到了百般阻挠。让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来说说,钱学森回国道路上遇到哪些的艰难?(出示资料)

他们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出示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一起读。 进而突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

从以上案例来看,学生阅读了教师补充的相关资料,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人物,对其性格、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又一次清晰高大起来。

四、给予练笔平台,抒发内心情感

口说百遍,不如手写一回。课堂上对人物的“说”是琐碎的,是多侧面的,是来自不同人的不同感悟。“写”是整合,是从血肉到灵魂归位的重塑,是来自一个人的沉思,是对一个形象的立体感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恰当的时机写出对人物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学习人物、欣赏人物。

如:许老师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最后环节这样设计:同学们,此时此刻,瞻仰着李时珍的像,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出示李时珍画像)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丁有宽先生曾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三位老师都注重了读写结合,把握住练笔的契机,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了小练笔。让读与写浑然一体,让小练笔成为学生宣泄内心感受的渠道,而绝对不是一种强迫性的附加的“工作”。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一次品评的过程,认识也就更为清晰,进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相关期刊更多

实验力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理论视野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中央党校

中学历史教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