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鞍山师范

鞍山师范

鞍山师范范文第1篇

deprives can still keep natural laws’ validity, the author points out Chomsky’s idealization is not accessible. The key point lies in the exclusion of social factors in his research. Then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reason why Chomsky’s exclusion of social fac.从鞍山师范学院座什么车到鞍山湖南我是鞍山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想知道怎么在辽宁其他大学修双学位,想问一鞍山师范学院,三升本鞍山师范学院校内的邮政储蓄归属地是什么鞍山师范学院专家公寓怎么走啊?最好有详细地址位置和路线图有谁知道鞍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格式 !!

求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提过有益的建议或给予过帮助的同学、同事与集体,都应在论文的结尾部分书面致谢,其言辞应恳切、实事求是。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所引用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格式为:序号、作者姓名、书或文章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章.前言,选题背景,文章结构第四项:正文第五项: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图书----注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页数期刊----注明作者,篇名,期刊号,年份,期号报纸----注明作者,篇名,报纸名称,日期,版次第六.大学毕业论文格式、8000字以上 3、结构:(1)总体概述一汽丰田在中国汽五邑大学毕业论文格式下载郑州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沈阳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云南师范大学的毕业论文格式?包括几方面?每一方面写什么内容,最好有例文。

毕业论文格式一般是什么样的啊?

5000-6000字!一般毕业论文格式!急啊!帮帮忙!毕业论文格式是什么样的?机电一体化系毕业论文格式是什么毕业论文格式是什么?~2010年安徽大学自考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格式是什么?我们老师给了几份论文样式,我看了下都不一样啊,希望哪位学哥学姐能给我一份格式要.

鞍山师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装饰人才;实践办学;特色

1 校企合作办学的原由所在

校企合作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进步的需求,是校企双方共同发展、参与竞争的战略需要,是双方科学、实效发展的可行性选择:只有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发展;只有合作,才能更大、更强发展。鞍山绿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多年以来一直作为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在长期形成的友谊基础、事业基础、认同基础上,双方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2006年10月鞍山绿业装饰人才职业培训学校――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学实践培训基地正式成立。双方合作之所以具有一致的认识、主动的姿态、不竭的动力,原由从三个方面论及。

1.1 出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企业吸引、选纳大量优秀人才,构建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结构;有利于企业壮大自我,拓展生存空间;有利于企业提升文化层次、打造行业品牌,提升知名度。

1.2 出于学校办学的改革需要:校企合作办学有助于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有助于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校开拓就业市场,提高社会竞争力。

1.3 出于学生迫切的成才愿望:校企合作办学满足了学生完善知识技能、掌握实践经验、提高职业素养、增长创业才干的需要。

2 校企合作办学成功所在

2.1 合作双方具有广博的事业胸怀,着眼行业整体水平,推动社会进步。近些年来,室内设计师被媒体誉为“金色灰领职业”之一。据国家人事部门的权威统计,未来20-50年装饰设计行业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全国室内设计人才缺口达到40万,全国很多艺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上的需求,绿业装饰人才职业培训学校的创办,为全国装饰设计行业培养专业、高素质的室内设计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校企强强联手,目的是共同打造装饰装修行业的黄埔军校!让每一位走出黄埔军校的学员将装饰行业最具前沿的设计理念、精湛技术、优秀文化传承给鞍山乃至全省、全国的装饰装修公司,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为家乡奉献一份爱心。

2.2 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社会声誉,强势联合。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初建于1993年,现设有美术学(师范类)、书法(非师范类)、艺术设计、摄影、工业设计、装饰雕塑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美术教学楼8000平方米,设有画室、多媒体教室、陶艺工作室、设计实验室和美术展览馆等。多年来,美术系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系、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强教学、重实践”的特色办学思路,专业教学能力强。

鞍山绿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从1995年成立以来,在十二年的奋斗历程中屡创高峰,成为鞍山及辽宁省装修界的楷模。它是鞍山市装饰装修公司的领军企业,如今,它已是拥有700余人,十二支专业施工队伍、九大职能部门及六大品牌建材商场的规模化装饰公司。曾被市政府授予鞍山装修界唯一一家免检企业,被辽宁省评为“辽宁省十佳优秀装饰公司”,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质量服务双优企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

由鞍山师范学院和鞍山绿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的鞍山绿业装饰人才职业培训学校,是经鞍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确认的,是辽宁首家专门培养装饰行业人才的职业培训学校。 学校开创了省内美术院校与成功企业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校是鞍山室内装饰协会唯一指定的装饰装修行业培训机构,四十余家的理事单位(鞍山及周边地区装饰装修公司)成为学生毕业后实习和就业的保障基地。校企优势联合,共同造就装饰人才!

2.3 互动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绿业装饰人才学校座落在鞍山师范学院院内,以大学校园文化和先进企业文化互为依托,学员既可以享用一流的教学设备,涉足上百个施工现场,领略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操作流程,所学课程又有资深的教学管理专家策划、业务精湛的教师讲授、经验丰富的业内精英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的循环反复中感悟真知,置身于先进管理、优质服务中提升自我。

2.4 科学管理、规范教学、全面育人。学校根据装饰人才培养目标 , 成立校企双方领导小组,组建专门教学管理机构,确立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管理上 ,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 ,如,加强实践实训教师管理,对教师每一堂实践实训课教学进行跟踪评价与监控 ;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管理 ,及时将岗位中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知识引入实践教学中。走向职场,必须具备职业素质,学校开设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课。

3 校企合作办学的收益所在

3.1 发展双赢:高校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对于人才资源开发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可形成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而且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确保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3.2 效益互利:学校培养人才、增强学生和专业的社会竞争力,赢得了社会效益, 企业优选优聘,提升文化,打造品牌, 赢得了经济效益。

4 校企合作办学的特色实践所在

绿业装饰人才学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独立进行室内设计,富有创意思维,并能将其设计和构思通过徒手和计算机软件绘制出来;掌握空间设计、材料学、施工工艺、工程预算报价、洽谈客户等专业实践知识;能独立操作室内设计的完整工作流程,并具备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据统计,深造班开设的全部课程中,18%由高校教师专门授课,30%由企业设计师专门传授,52%由校企双方共同任教。教学实践特色在课程类别与安排上体现如下:

4.1 实验操作课程:电脑制图课程由鞍山师范学院专业讲师与绿叶装饰公司资深设计师共同授课,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精讲室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五大设计软件,传授最具工作实操性的绘图技能,使学生独立制作精美的效果图及完整的施工图。

4.2 现场实践课程:专业而又迅速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学校最大的特色教学。实践课程由绿叶装饰公司高级工程师、资深设计师和鞍山装饰行业的专家学者传授最直接、最实用的实践经验知识,学生们可以在绿叶装饰公司的上百家施工现场从水、电、木、瓦的每一种材料,每一种工艺去实践装饰工程的真实流程,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为止。

4.3 职业教育课程:学校培养的是“得才兼备” 人才,不但要教会学生专业技能,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职业素质教育全部课程由企业家讲授,企业家们用最真实的心声告知学生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课,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促使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品格修养,使其毕业时就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4.4 岗位实习课程:学生通过岗位实习,完成毕业设计与答辩任务,全面展示自我。对此,学校给与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

通过毕业设计,让每一位学生毕业后都将成为一名即精通设计、预算、报价、选材、施工等流程,又能独立完成谈单、签单工作的合格设计师。毕业设计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绿叶装饰公司设计部完成。从与客户进行当面洽谈到做出客户满意的全套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施工图、效果图)直至装饰材料、预算报价、施工及工程验收的整个工作流程,每位指导教师指导2-5名学员。

通过毕业答辩,让毕业学生直接走向设计师的岗位。学生毕业进行公开答辩,届时,诚邀业内专家学者、鞍山首席设计师、新闻媒介等专业人士检阅办学成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邀请鞍山室内装饰协会四十余家理事单位及周边城市的装饰公司莅临现场指导及优先聘用。

4 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向所在

目前,深造班中,45%的学员是高校相关专业在校生、毕业生,55%是社会上有一定美术专业设计基础,对装饰设计爱好者、从业者。校企间互动性的设计展示大赛、专家学者讲座等活动无论对装饰人才学校学员,还是对在校大学生、专业教师、管理人员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一年来的实践办学、互动交流,带给鞍山师范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精神理念方面的效益是无可估量的,更多的学生渴盼到绿业装饰人才学校系统接受实践培养与造就。审时度势,校企双方应将合作向纵深推进,尝试“3+1”学制教学改革,增设项目经理、工程监理、预算员、咨询师、产品顾问、陈设设计师、客户经理等专业培养方向,完善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于实践办学双方在装饰人才培养领域的探索、推进!

参考文献

[1] 孙宏伟.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 4): 23- 25

[2] 赵浩兴. 关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 29- 31

[3] 杜强, 臧勇. 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的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 4): 11- 14

鞍山师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鞍山模式” 创新 关键问题

所谓“鞍山模式”是指鞍山职教城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统筹职业教育管理的模式。这一概念是在《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1日第001版《合力打造蓝领人才培养基地——鞍山统筹职教管理,瞄准产业集群调整专业结构,学生享“两免两补一转”政策》一文中首次提出的。鞍山职教城是鞍山市委、市政府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率先建设的集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化继续教育培训、大学生实训、农转工技能培训“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是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教育部直接指导的职教园区。

1 职业教育“鞍山模式”的创新点

1.1 全面创新职教管理一城多校”、 “一产多用”的新体制 2010年12月,鞍山市委、市政府设立鞍山市职教城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对职教城建设与发展、创建全国蓝领人才培养基地等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和实施。改变过去教育管理主体多元化,政出多门,协调性、衔接性不强等问题。

“一城多校”是指鞍山职教城在鞍山市委、市政府及职教城管理委员会宏观调控和协调下,以良好的教学环境、配套服务为看点,尽可能吸引更多的职业教育院校入驻职教城。目前已集聚了一批优质的职业院校,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继续教育、中高职教育相衔接且本科、专科、中专三个层次职业教育并存的格局。

“一产多用”是指职教城启动的一批综合配套服务项目,使鞍山职教城兼具鞍山社会化培训基地和企业培训基地双重功能。同时,科技图书馆、体育场馆、实训基地等功能设施也可供鞍山职教城、广大鞍山市民共同使用;充分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1.2 全面创新职教城和职业教育新机制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新目标,职教城管委会坚持以围绕鞍山市钢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矿产品深加工和光电产业等五大重点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本着“对接产业、突出优势、创建品牌、体现特色”的原则和充分体现鞍山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①以服务五大产业集群为主线整合学校,实现一校一特色 根据鞍山产业发展及高技能人才需求特点,职教城管委会将其直属的9所院校进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整合后,培养钢铁、装备制造、光电、化工等方面技能人才的鞍山市钢铁学校;培养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方面技能人才的鞍山市信息工程学校;培养交通、运输、高铁服务等方面技能人才的鞍山市交通运输学校;培养旅游、酒店管理、餐饮等方面技能人才的鞍山市现代服务学校;培养农林牧渔、建筑工程等方面技能人才的鞍山市工程技术学校应运而生,学校办学特色更加突出。②积极打造主体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实现一校一品牌 职教城管委会放眼鞍山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积极调整各学校的专业结构,确定其培养方向。根据各校的优势教学资源确定主干专业,同时进行专业延伸和拓展,形成钢铁冶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物流管理、旅游服务等专业群,并进一步发展特色专业群。各院校撤并重复专业50个,开设专业覆盖了一、二、三产业,既自成体系又互为补充,初步形成“一校一品牌”的专业建设格局。③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职教城按照“主体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功能多样性”的原则,对各校实训设施、设备进行有效的整合集中,建成现代制造技术、现代服务、交通运输、现代信息技术、卫生护理技术、艺术中心、机加工、木材加工等8个实训基地和实习工厂。规模扩大使实训基地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显现,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多,技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④以专业为纽带整合师资力量,实现师资合力 职教城在整合学校和专业之后,将每个专业的所有专业教师进行了统一调配,促进了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也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更容易发挥师资的合力。另外,职教城创新教师聘用管理方式,加大了聘用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社会兼职教师讲授专业技能课和实训课的力度,鼓励外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团队建设。

1.3 全面创新职业教育新方式、新办法 职教城利用发展规划和产业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全国各地企业的合作,吸引企业入城。学校和企业结为利益共同体,在人才培养上,给企业更多的话语权,使学校与行业(产业)、企业的联系更为密切,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深度对接。使更多企业成为鞍山职教城的实训工厂,同时把职教城实训工厂变为企业代工工厂,使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实现“多赢”。

2 职业教育“鞍山模式”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职教城的育人能力和服务经济水平 ①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以“强化职业素质培养,突出岗位技能”为中心,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顶岗实习、工学合理结合等新型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半工半读”、“企业订单”、“实战训练”等多种培养途径,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②改革教学方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环境,深化任务驱动、校企交替、项目导向等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式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③丰富教学内容。学校注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建设精品专业。学校联合教育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共同建设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的精品课程和教材。收集整理相关的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建设以典型活动设计、优秀电子教案及课件、试题库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④转变评价方式。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仅关注专业技能,还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基本素质要求列入学生评价标准;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探索过程性评价模式;把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将企业式评价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构建“嵌入式”企业评价模式。

2.2 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互动共赢 挖掘职教城的教育资源,建立校企互动系统。以大型知名企业、规范型企业为合作对象,扩充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和提升实训基地的合作层次并举,实现校企间人才需求与培养的无缝对接。另外,要积极开展企业式校园计划,推动创业教育,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

2.3 拓展师资培养和引进渠道,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强调多层次性、多途径化和管理科学化。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加强“双师型”教师、梯队教师的培养。通过在职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并通过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积极建立教科研竞争与考核激励机制,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培训,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入教育教学,实现教师整体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

2.4 强化中高职沟通与衔接,建立中高职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目前来看,要积极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沟通衔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要把提高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课程沟通衔接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政府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升学制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先对口招收优秀中职毕业生升学深造。采取多种途径,为优秀中职毕业生升学提供多种渠道和机会,建立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中职毕业生到高职学习深造的升学制度。逐步探索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直至应用研究生教育的通道。

参考文献:

[1]翟帆.合力打造蓝领人才培养基地——鞍山统筹职教管理,瞄准产业集群调整专业结构,学生享“两免两补一转”政策合力打造蓝领人才培养基地[N].中国教育报,2011-5-11(001版).

[2]张成玉.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分析与创新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1-63.

[3]王振洪.嵌入区域经济发展 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0(9):71-72.

鞍山师范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2

摘 要 本文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局限下武术教育教学受到了影响,武术教育制度不完善;武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武术师资匮乏,武术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调查分析旨在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设想,为促进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蓬勃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武术教育 教学现状 对策

一、前言

学校是最重要、最广泛的武术传承阵地,将武术置于学校能更好的履行武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学习武术能使身心修养得到调节,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和谐发展;而且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崇礼尚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推动“阳光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本文旨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通过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设想,为促进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蓬勃发展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每区抽取初中、小学各一)8所中小学学生和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据研究需要,查阅国内外体育期刊、著作、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思路。

2.问卷调查法

对抽取的鞍山市8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为每所学校抽取20名学生和3名负责体育工作的教师,共184份问卷,其中学生问卷160份,发放160份,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60份。教师问卷24份,发放24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24份。问卷有效率均为100%。

3.访谈法

走访多位体育专家及教育、体育管理部门官员、校长和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对武术教学的意见和希望。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调查资料和数据,分析反映的现象及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情况

1.中小学是否开设武术课

鞍山市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较少,如下表所示。

据表1知,鞍山市中小学按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武术课的学校占0%,偶尔上武术课但不系统的学校占12.5%,从未上武术课的学校占87.5%。开课情况初中略好于小学,主要原因是初中师资力量和场馆器械优于小学,开课情况相对较好的学校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铁东区学校。调查表明,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整体形式不容乐观,武术被设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但鞍山市中小学武术的总开课率却只有12.5%,制约了武术的普及与发展。

2.中小学武术课授课形式

通过调查,鞍山市初中的武术课教学以复合型授课(一节课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内容)为主。由图 1 知,开课学校中,采用复合型授课的占 96%,采用单一型授课(一节课只上一个教学内容)的占4%。通过走访又了解到,复合型授课中武术内容也因种种原因得不到保证,武术课在中小学的授课时数太少,学生对武术课教学内容不能熟练掌握,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二)中小学武术器材场馆情况

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器材供应和场馆的建设的调查中,得到了以下结果。

武术器械和训练场所是实施教学大纲和完成武术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表2 显示,没有一所学校有完整的武术器械和训练场馆。无训练场馆但有部分武术器材的学校占12.5%,但这些武术器械几乎没有在体育课中出现过,极少数学校只是在体育课中偶尔教授一些武术基本功、少年拳等。87.5%的学校没有任何武术器械,更不用说武术训练场馆。

(三)中小学武术师资情况

体育教师的素质也影响武术教学,让非专业教师承担武术教学任务,可知对武术教学的忽视。

由表3知,抽样调查的2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 专业武术教师很少, 只占 4.2%,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业武术教师。这给鞍山市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在 45 分钟的课堂上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上好课, 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鞍山市中小学, 武术师资的不足和水平不高影响着武术教学, 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效果。

(四)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识调查

1.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

由图 2知: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主要是影视网络(58%)和武侠小说(30%),而通过学校体育教师认识武术的只占6%。可知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是影视传媒、武侠小说而非学校体育,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不足。受影视作品中武打特技的影响,学生对武术产生错误认识,过于幻想化,一旦发现现实情况,易导致情绪低落、厌学,直至逃避、放弃学习的情况出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当前影视作品对中小学生的错误诱导,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来认识和研究,并利用现代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武术。

2.中小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有所区别。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最多的是娱乐玩耍,其次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选择了解传统文化较少,这与小学生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相符。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层次的提高,心理日趋成熟,中学生学习武术以娱乐为目的的虽较小学生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主要目的,选择强身健体的逐渐增多,选择防身自卫的有所下降,选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逐步增多。这说明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还是正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以“了解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学生人数相对较低,说明将学习武术看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仍然不足。

3.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30%的小学生和28%初中生分别选择武术为最喜爱的运动,这符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中小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对武术有所偏爱。另外,社会上各种武侠影视、书籍等的影响,使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所以学生对武术多抱有向往的心理,这种心理又移植到武术课上。因此总体来看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还较高。

4.中小学生喜爱的武术内容

通过对16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图 5),小学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散打,其次是段位制套路和搏击操;初中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搏击操,其次是散打和段位制套路。两者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同一教材的喜爱程度有所区别,在编排和选用教材时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由于搏击操攻防特点鲜明,配合动感现代的音乐,符合中小学生喜爱娱乐、追求时尚的特性。相比之下学生对武术操和武术器械则没有多大兴趣,原因可能是武术操过于体操化,动作枯燥,缺乏韵味。

5.中小学武术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由图 6 知,学生对武术课教学方法表示满意的占 29%,基本满意的占 42%,不满意的占 29%,调查结果并不乐观。调查发现,武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问题,不少教师停留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再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过分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而武术的攻防本质往往被忽略,教师未讲清动作内涵及运用,学生也没有领会动作的精妙。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尴尬局面。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鞍山市没有一所学校具有完整的武术器械和训练场馆。无训练场馆但是有部分武术器材的学校占12.5%,87.5%的学校没有任何武术器械。

2.鞍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武术专项毕业的体育教师很少, 只占 4.2%。95.8%的武术课由一般体育教师担任,武术师资不足、武术教学水平不高。

3.鞍山市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较田径高,但不如趣味性、对抗性强的球类项目。我市小学生与初中学生对武术项目的喜爱有明显差异,小学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散打,其次是段位制套路和搏击操;初中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搏击操,其次是散打和段位制套路。

4.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是影视传媒和武侠小说而并非学校体育;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主要是娱乐玩耍,其次是防身自卫,选择了解传统文化较少;中学生学习武术以娱乐为目的的虽然比小学生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主要目的,选择强身健体的逐渐增多,选择防身自卫的有下降的趋势,选择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逐步增多。

(二)建议

1.建立和完善鞍山市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努力将武术中最容易普及和评分的一个项目列入我市升学体育考试内容,这对鞍山市武术运动的发展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终身体育观出发,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中小学武术课堂,让游戏贯穿中小学武术课堂。

3.加强中小学武术师资建设,通过各类体育学院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大量符合中小学武术教育需要的武术教师。

4.教师进修学校应注重对体育教师武术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掌握武术的教学技巧和要点,从而真正的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OO3(1):95~97.

[2]曾世华.论武术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贯彻途径[J].湖北体育科技.2003 .6(第 22 卷 2 期).

[3]龚良新,易子斌.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设想[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3).

鞍山师范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局限下武术教育教学受到了影响,武术教育制度不完善;武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武术师资匮乏,武术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调查分析旨在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设想,为促进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蓬勃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武术教育 教学现状 对策

一、前言

学校是最重要、最广泛的武术传承阵地,将武术置于学校能更好的履行武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学习武术能使身心修养得到调节,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和谐发展;而且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崇礼尚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推动“阳光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本文旨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通过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设想,为促进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蓬勃发展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每区抽取初中、小学各一)8所中小学学生和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据研究需要,查阅国内外体育期刊、著作、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思路。

2.问卷调查法

对抽取的鞍山市8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为每所学校抽取20名学生和3名负责体育工作的教师,共184份问卷,其中学生问卷160份,发放160份,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60份。教师问卷24份,发放24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24份。问卷有效率均为100%。

3.访谈法

走访多位体育专家及教育、体育管理部门官员、校长和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对武术教学的意见和希望。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调查资料和数据,分析反映的现象及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情况

1.中小学是否开设武术课

鞍山市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较少,如下表所示。

据表1知,鞍山市中小学按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武术课的学校占0%,偶尔上武术课但不系统的学校占12.5%,从未上武术课的学校占87.5%。开课情况初中略好于小学,主要原因是初中师资力量和场馆器械优于小学,开课情况相对较好的学校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铁东区学校。调查表明,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整体形式不容乐观,武术被设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但鞍山市中小学武术的总开课率却只有12.5%,制约了武术的普及与发展。

2.中小学武术课授课形式

通过调查,鞍山市初中的武术课教学以复合型授课(一节课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内容)为主。由图 1 知,开课学校中,采用复合型授课的占 96%,采用单一型授课(一节课只上一个教学内容)的占4%。通过走访又了解到,复合型授课中武术内容也因种种原因得不到保证,武术课在中小学的授课时数太少,学生对武术课教学内容不能熟练掌握,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二)中小学武术器材场馆情况

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器材供应和场馆的建设的调查中,得到了以下结果。

武术器械和训练场所是实施教学大纲和完成武术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表2 显示,没有一所学校有完整的武术器械和训练场馆。无训练场馆但有部分武术器材的学校占12.5%,但这些武术器械几乎没有在体育课中出现过,极少数学校只是在体育课中偶尔教授一些武术基本功、少年拳等。87.5%的学校没有任何武术器械,更不用说武术训练场馆。

(三)中小学武术师资情况

体育教师的素质也影响武术教学,让非专业教师承担武术教学任务,可知对武术教学的忽视。

由表3知,抽样调查的2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 专业武术教师很少, 只占 4.2%,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业武术教师。这给鞍山市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在 45 分钟的课堂上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上好课, 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鞍山市中小学, 武术师资的不足和水平不高影响着武术教学, 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效果。

(四)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识调查

1.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

由图 2知: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主要是影视网络(58%)和武侠小说(30%),而通过学校体育教师认识武术的只占6%。可知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是影视传媒、武侠小说而非学校体育,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不足。受影视作品中武打特技的影响,学生对武术产生错误认识,过于幻想化,一旦发现现实情况,易导致情绪低落、厌学,直至逃避、放弃学习的情况出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当前影视作品对中小学生的错误诱导,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来认识和研究,并利用现代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武术。

2.中小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有所区别。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最多的是娱乐玩耍,其次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选择了解传统文化较少,这与小学生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相符。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层次的提高,心理日趋成熟,中学生学习武术以娱乐为目的的虽较小学生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主要目的,选择强身健体的逐渐增多,选择防身自卫的有所下降,选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逐步增多。这说明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还是正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以“了解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学生人数相对较低,说明将学习武术看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仍然不足。

3.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30%的小学生和28%初中生分别选择武术为最喜爱的运动,这符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中小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对武术有所偏爱。另外,社会上各种武侠影视、书籍等的影响,使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所以学生对武术多抱有向往的心理,这种心理又移植到武术课上。因此总体来看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还较高。

4.中小学生喜爱的武术内容

通过对16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图 5),小学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散打,其次是段位制套路和搏击操;初中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搏击操,其次是散打和段位制套路。两者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同一教材的喜爱程度有所区别,在编排和选用教材时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由于搏击操攻防特点鲜明,配合动感现代的音乐,符合中小学生喜爱娱乐、追求时尚的特性。相比之下学生对武术操和武术器械则没有多大兴趣,原因可能是武术操过于体操化,动作枯燥,缺乏韵味。

5.中小学武术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由图 6 知,学生对武术课教学方法表示满意的占 29%,基本满意的占 42%,不满意的占 29%,调查结果并不乐观。调查发现,武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问题,不少教师停留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再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过分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而武术的攻防本质往往被忽略,教师未讲清动作内涵及运用,学生也没有领会动作的精妙。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尴尬局面。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鞍山市没有一所学校具有完整的武术器械和训练场馆。无训练场馆但是有部分武术器材的学校占12.5%,87.5%的学校没有任何武术器械。

2.鞍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武术专项毕业的体育教师很少, 只占 4.2%。95.8%的武术课由一般体育教师担任,武术师资不足、武术教学水平不高。

3.鞍山市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较田径高,但不如趣味性、对抗性强的球类项目。我市小学生与初中学生对武术项目的喜爱有明显差异,小学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散打,其次是段位制套路和搏击操;初中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搏击操,其次是散打和段位制套路。

4.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是影视传媒和武侠小说而并非学校体育;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主要是娱乐玩耍,其次是防身自卫,选择了解传统文化较少;中学生学习武术以娱乐为目的的虽然比小学生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主要目的,选择强身健体的逐渐增多,选择防身自卫的有下降的趋势,选择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逐步增多。

(二)建议

1.建立和完善鞍山市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努力将武术中最容易普及和评分的一个项目列入我市升学体育考试内容,这对鞍山市武术运动的发展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终身体育观出发,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中小学武术课堂,让游戏贯穿中小学武术课堂。

3.加强中小学武术师资建设,通过各类体育学院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大量符合中小学武术教育需要的武术教师。

4.教师进修学校应注重对体育教师武术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掌握武术的教学技巧和要点,从而真正的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OO3(1):95~97.

[2]曾世华.论武术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贯彻途径[J].湖北体育科技.2003 .6(第 22 卷 2 期).

[3]龚良新,易子斌.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设想[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3).

相关期刊更多

鞍山社会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鞍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鞍山社会科学院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鞍山市教育局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鞍山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