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范文第1篇

透视剖析其体制创新卓见成效的改革历程,其敢为人先,改革奋进的轨迹值得思考与借鉴。

行政整合 市场运作

以前陕西省、市、县电视网条块分割,各自都建有“土围子”,中央台和省台的节目难以传输下去,地级市、县(市、区)的领导却频频亮相,成了地方台的电视明星。有的县电视台坯在地摊上搞到一些盗版碟即在节目中播出,小区里的节目播放情况更加混乱无章。2000年7月省政府机构改革后新建的广电局领导班子,针对上述现状,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要对全省网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当时动员会一开,一下子就像炸了锅似的,有的人当场就在会上争执起来。面对不理解所造成的阻力,领导层没有动摇而是冷静处之,几经议论分析,达到共识:“组建网络公司首先要承认一个现实,就是大家在网络的建设上,省、市、县三级都形成了各自的利益。你必须遵循他原有的利益格局,在遵循各自原有的利益的基础上去求发展”。基于这种考虑,他们最终确定了“行政整合,市场运作”的整合改革方案。所谓行政整合就是利用行政权力,把分属于各级的网络资产经营与管理权进行整合,以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能更好地传输到千家万户;市场运作就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把省、市、县三级广电部门的网络资产评估入股,确保各市、县以往在网络建设上的投资能得到回报。

“行政整合,市场运作”组建陕西广电信息网络股份公司的实施推行,不仅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肯定,而且得到市(地级)、县各级政府的积极配合。从2000年11月到2001年6月,仅半年时间,省广电就完成了对全省所有地级市和94个县(市、区)的广电网络资产评估以及股权入股等工作,切实做到了“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真正形成了明确的产权关系。2001年6月29日;终于水到渠成:为了整合资源,全国第一家省、市、县三级广电网络资产入股组建、实现网络的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现代企业――陕西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在全国创新赢先机,首开先河实现全省广电网络资产整合的网络公司。至今三年来,经营收入连年递增,由整合前的1.2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3.5亿元,保证了年增长40%的高速增长态势。整合后的“大网”,改变了以往的陕西广电网络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小环境发展,低层次运作的局面,激活了存量高达10亿元的网络资产,三年运营新增资产9亿元。全省有线用户增加一半以上,达到260万户,已经成为全国网内用户数量顶级的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敢为人先 借壳上市

从事业到企业,转型改制的嬗变,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新变化。据省广电网络公司一位知情人士回忆透露:“记得在二次改制会上,省广电局领导对台下的区县广电局长们风趣地讲,以前你们在自己所管的自留地里拔葱拔蒜没人管,今后随便拔,不行啦。”

网络公司的市场运作伊始,碰到的最大难题是,整合后所带来的区县两个亿的债务,同时,公司要谋求发展,也需要启动资金继续投入。资金从何而来?看来最当紧的要务足,必须打通资本市场,把资本市场一渠河水尽快引进广电来。何处着手引进?当时被广电决策层看好的是那时的陕西著名亏损股ST黄河科。富于戏剧性的是,广电网络借壳ST黄河科,还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惊险”一跳。

据陕西广电网络传媒上市公司董事长韩本毅坦言:2001年5月24日,招聘的人员中有一位来自黄河机电股份公司的人员,无意中说道,黄河机电控股权即将卖给上海的一家民营企业,预计将在两三天以后召开新闻会正式签订协议,闻讯的当天晚上,网络公司连夜起草了一份长达6000字的《关于建议介入收购ST黄河科的紧急报告》,报给局党组。然而,当星期一他们风风火火赶到省政府就此事呈报核准时,,恰好碰上了手拿请柬邀请省政府领导出席ST黄河科股权转让签字仪式的上海民营企业的代表。两路人马聚集在省政府,争抢的是同一个目标。当此之时,省政府领导婉言提请上海方面的代表在外面等候。先与省广电局的领导召开紧急会议,研讨收购ST黄河科的股份问题,经过两小时的认真研讨,省政府作出紧急决定停止向上海方面出让股权。2001年9月,经陕西省政府、中国证监会批准,陕西广电网络公司收购了ST黄河科51%的股权,经过整合,原黄河科技股份公司的存绩企业黄河电视机厂停产多年的生产线恢复了生产,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随之得到了改善。

敢为人先,借壳上市,陕西广电局争分夺秒,环环相扣,走好了“创新求变”,打通资本市场开局占先最为关键的一步棋。对这步精彩的棋路,陕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跃平教授指出,没有广电网络第一次的资源整合,陕西广电网络的借壳上市是无法实现的。而借整合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股份公司的嬗变,完成了“惊险”的一跳,打通资本通道后的陕西广电网络,将借资本之力加速其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据省广电局人士近日介绍,已经由ST黄河科吏名的“广电网络”,目前正在申请增发8000万新股,如果顺利,将可为陕西广电系统融回资金5亿多元。有了雄厚的资金,创新求变,谋求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创新求变

整体推进

陕西广电依靠体制创新,催生出好大一张网。难怪圈内人士激情洋溢地说,陕西广电网络这张大网,好比通达全省的一个高速公路网。高速路修好了,陕西的车能不能多起来,靓起来?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据访谈获悉,在省广电局的积极推动下,省上积极推进省有线、无线两台合并,并以此为契机,创新体制,打破部门、频道、栏目的界限,实现了人才、技术、节目频道资源的“聚合效应”,“1+1>2”,形成了以陕西卫视和综合频道为龙头,都市青春、经济资讯、影视、体育、政法、科教6个专业频道互动的电视传媒系列化新格局。

陕西电视台创新求变,积极推进以“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为主题的改革,各频道征提高品位上狠下功夫,力求节目质量上乘,为确保优质高效,各频道实行总监负责制,栏目也实行制片人制,责、权、利三位一体。同时,还实行栏目分级管理,栏目制片人、播音员、主持人均实行“竞聘上岗,一岗一酬,多劳多得”,有上有下,按岗取酬,彻底打破了昔日电视台按事业单位工龄、职称取酬的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压力变活力,活力变动力,动力变为创造力。

陕西电视台人事和分配机制全面改革与创新,带来了事业的兴旺发达,产生了丰厚的社会效应和文化产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陕台成功策划举办的金庸“华山论剑”大型系列文化活动、“美丽的眼睛看中国――世界小姐西安行”活动和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2004年中华大祭祖”等活动,在国内外均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成为吸引公众眼球的亮丽风景。除了注重重大选题的策划,陕西电视台还集聚了各方资源,侧重打造出一批在国内“闪光带响”的品牌栏目,给公众奉献了一个又一个丰美的文化大餐。

电视台创新求变的辐射力也给电台带来了勃勃生机,使之焕然一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永瑞深有体会地说,在深化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强势推动下,省电台近年来不断深化频率专业化改革,突出“内容为王,精办节目”,在对原有的卫星广播、财富广播、交通广播、文艺广播、生活广播改版的同时,今年新增了农村广播和音乐广播,使广播节目达到7套,成为继北京、浙江之后,全国拥有节目套数最多的电台之一。

创新求变,整体推进,带来了良性连锁反应。诸多频道精晶节目内容的旺盛需求,也刺激催动了下游产业一÷影视剧的生产,不少优质影视作品异彩纷呈,既让观众饱享眼福,又愉悦了心情。事实上,缘于陕西文化积淀深厚,影视人才济济,功力非凡,再加上省上对影视创作摄制的政策扶持,陕西影视业也“万帆竞发,百舸争流”,呈现出乘势而上的强劲势头,绘出了道道令人心醉的靓丽风景。无怪乎有媒体称誉:一花引来百花开。陕西广电网络、广告、影视剧生产,已经成为领跑该省广电系统文化产业的“三匹骏马”。

三点启示 催生新花

2003年8月李长春在视察陕西广电网络公司时指出:“陕西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陕西广电网络公司这个经验(体制创新),在全国各个省都有普遍意义。”观察与思考陕西广电网络的整合与发展的改革历程其中有三条有益的启示,值得深思与借鉴。

启示之一,陕西广电从2000年7月开始,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则,采用股份制的办法,历时一年半把长期以来条块分割的全省广电网络通联起来,组建了文化产业――陕西广电网络公司,这不仅搭建了一个监控有力、传输畅通的舆论宣传平台,而且使一个原本分散经营、单列亏损的网络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开发,从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其开拓创新,锐意改革也不仅仅是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多的是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首开先河”的前车之鉴。

体制机制创新范文第2篇

厦门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突出一个中心,抓好两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

突出落实《综改方案》这个中心

国务院批复《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从国家层面明确厦门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作用,赋予厦门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使命。《综改方案》赋予厦门在土地、税收、金融、市场准入、平台建设等方面80多项先行先试政策,是我市涉及领域最广、政策措施最多的改革方案,它包含许多创新的内容,比如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产业发展合作机制、创新市场开拓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同时也包含很多鼓励科技进步与产业创新的政策。

厦门以综合配套改革为总抓手,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推动综合配套改革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相结合,为厦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抓好科技与产业、科技与企业两个重点

科技进步与创新引领经济的未来与发展,我们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出发,重点促进科技与企业、产业的紧密结合。

一是科技与企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中心任务。友达、宸鸿从引进到实现产值超100亿元,仅10年左右时间。我们通过政策支持,把有规模、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培育更多成长型科技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鼓励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标准制订,推动自主创新技术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先进标准。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形成研发、孵化、转化、应用相衔接的创新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争取更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进入部级、省级行列。

坚定不移地办好火炬高新区、软件园等各类园区。由我市投资及规划建设的软件园产业基地、厦门科技创新园、湖里高新技术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和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高科技产业园区,正凭借优良的软硬件环境,吸引和孵育了一个个科技型企业,成为厦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

同时,大力培育各类成果转化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建设一批具有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检测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是科技与产业。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做大做强电子、机械、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以及文化创意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制定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不断夯实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后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建立视听通讯、钨材料、软件、半导体照明、电力电器、生物与新医药等六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的基础上,扶持云计算、新一代平板显示、空间卫星应用、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一批科技先导产业,为我市的发展储备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人才、投入、政策三个保障

以科技创新三大要素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是强化人才保障。创新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厦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中坚力量。我们将充分发挥特区优势,打破传统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在厦创新、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服务保障。同时,大力挖掘自身潜力,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为依托,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加大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紧缺技工培训和引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实施人才“双百计划”,每年安排1.5亿元,面向海内外加快引进一批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进一步形成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新优势。

二是强化投入保障。我市将坚决落实“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可供安排财力的4%”政策。把科技创新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结构,加快建立政府、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企业给予奖励、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目前有十余家股权投资企业汇集我市。

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上市“绿色通道”和“一企一议”制度,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设计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提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放大效应,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平台,成立了厦门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第一批设立4支子基金,基金总体规模5.321亿元。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近年来,我市在政策制定和机制完善中将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厦门经济特区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等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同时,我市发挥各种优惠政策示范引导作用,近年来我市仅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所得税额总计17.12亿元,2011年即达8.26亿元;895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加计扣除额达21.34亿元。全市技术交易活动日趋活跃,技术贸易额不断增长,2011年全市技术交易额38.7亿元,超过全省一半。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厦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厦门市科学发展新跨越。

(作者为厦门市副市长)

链接

厦门科技创新“四大优势”

2011年,厦门成为全国唯一同时获得“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和“十大低碳城市”称号的城市。目前,全市科技进步与创新已逐步形成了“四大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43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一半。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带动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61.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2012年1~10月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21.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增速超过全市工业增速8个百分点。目前共有2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A股上市,占全市A股上市企业数的71.43%。

二是研发优势。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省、市级研发机构近2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拥有火炬高新区、软件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35个重大科技平台,初步形成了包含部级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创新体系。

近年来,全市集中投入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9亿多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约35亿元,建成了部级集成电路(IC)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半导体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暨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多个服务产业链(群)。

同时,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1个,其中部级3个。建立光电、射频识别等1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体制机制创新范文第3篇

其中,《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办法》旨在加快企业改制上市步伐,着力培育自主创新主体,支持金融创新和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以及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企业上市促进机制,其支持对象主要包括在滨海新区注册的,拟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主要是国内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包括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新区企业。专项资金总规模1亿元,主要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贴、资金垫付、专项补贴等方式列’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支持。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明确设立科学技术突出成就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合作奖四大科技奖项。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设立奖励专项经费400万元,用于对近150项科技成果的奖励,每年评审、表彰一次。目前,该奖励办法已经开始实施。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由滨海新区政府设立全国首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新区政府将自今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天津滨海新区关于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提出力争用五到六年时间,将滨海新区初步建成服务中国北方、东北亚、中西亚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此,新区政府组织设立“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了16条具体的资金支持政策,主要用于加快培育集装箱物流网络,增强东疆保税港区和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对航运产业的聚集能力,提高现代航运服务水平,吸引航运人才教育资源聚集等方面。天津滨海将投

140亿建立低碳产业集群涉及六类

体制机制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1-0123-02

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上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迫切要求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将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战略层面,纷纷酝酿和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加快创新的制度化和机制化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实现科技研发效用的最大化,这也是高校当前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

1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环节,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高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人才柔性管理机制,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转变传统的薪酬制度,设计多样化的绩效工资形式,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拉开薪酬差距,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克服学术短期行为。对人员的职称评定,在保留原有的数量、外语水平和学历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果等因素,并逐步淡化一般性论文、著作等在职称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权重,增加应用效果的权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允许越级破格晋升职称,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促使科研成果的最大产出。

2.4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度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建相关领域专家组,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与形成引导。将知识产权转化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建立以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和服务基层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如开发应用类科研项目既要考察是否完成研究任务,又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考察的重点是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非发表文章的数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科研人员以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股权期权奖励等分配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孵化条件建设(如大学科技园区),打通技术成果通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研中介机构企业化运作,加强技术成果转移专业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桂,吴圣龙.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57-59.

[2]杨登才,石照辉,等.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31-33.

体制机制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勤;管理体制;创新

1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果

高校后勤经过近十年的社会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勤管理体制,总体上实现了准企业化管理,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改善了学校的经费结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1.1政企分开,将学校承担经营、服务职能的部门分离出来组成后勤实体,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了管理的企业化。

1.2变学校拨款的无偿服务为用户付费的有偿服务,实现了服务商品化。将过去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改为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将经费分拨给各单位,对教职工的福利也逐渐变暗补为明补,后勤经济实体以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换取经济收入。

1.3逐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质服务,实现了后勤服务主体和后勤基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1.4实体内部建立了适应企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全部列入实体编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定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5后勤实体与学校建立以合同制约的甲、乙方关系。后勤实体按照甲方的目标责任制,一方面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同时保证了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对后勤实体加强目标责任的过程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其经营服务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正是推进了这一改革,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办学规模到办学条件,从教育质量到办学水平,从后勤保障到服务水平,实现了我校近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学校和后勤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后勤也逐步增强了自己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基本适应学校发展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2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3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彻始终,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使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通过改革,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3.1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并认识到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带来了后勤的快速发展。当前后勤工作的问题,是社会化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因此,应充分认识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继续下大力气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取代不利于高校发展的旧的后勤管理体制。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影响,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2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因地因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的,检验后勤管理创新成败的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建立切实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

3.2.1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管理实践。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某些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做法,或机械地按上级指令办事,最终会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由此造成的错误决策甚至会造成学校利益的重大损失。决策者应该系统、超前的研究后勤管理理论,重视基层单位在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的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将创新方案建立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共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

3.2.2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本校的实际。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后勤管理体制的要求也不同,由于高校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校内情况各不相同,实现途径和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鼓励积极进取,同时也要反对盲目冒进。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的。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应该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2.3管理体制机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自然就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当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达、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时,社会能够在更多方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会高一些,较多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以由社会相关服务企业来经营管理;如果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社会提供高校的后勤服务成本高,也不能达到高校要求的服务保障水平,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就相对低些。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

    3.3继续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要引进现代后勤服务方式,提高后勤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服务也是一种无形的商品。要提高学校后勤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引进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后勤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学校后勤服务成为师生心目中优质的品牌。

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这种激励作用,对高校后勤市场同样具有较深刻的影响,学校后勤要自觉发挥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损失,使各项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同类服务价格;另一方面了解市场、掌握市场,主动开拓市场,不断地遵循市场调节的红绿灯信号,使服务在实践中增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要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利用、开发。学校后勤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学生宿舍、食堂、商业网点、体育场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日常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整合,从而使后勤企业形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状态。

3.4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类推进我校后勤体制机制创新

3.4.1经营型的后勤产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按照“勇于创新、稳妥推进、资产运营、彻底剥离”的原则,积极将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型后勤实体成熟一个改制一个,改成独立法人企业。

3.4.2经营服务型的,如水电暖、物业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逐步与社会接轨。

教学区物业管理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引进社会物业公司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教职工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学校改暗补为明补,以往用在职工住宅区保洁、保安及绿化养护管理上的费用按人头直接明补给职工,职工再按社会提供的物业化保洁、保安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服务标准缴费,解决在职工福利上存在的“住校内校外不公”、“单双职工不公”、“住大房小房不公”等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切实提高教职工住宅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学校教学区、住宅区的单位和个人均按社会收费标准、按实际计量缴纳水、电、暖费,水、电、暖服务逐步与社会接轨,彻底实现社会化。

3.4.3面向大学生生活服务的后勤实体,如学生公寓、食堂等,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育人为前提,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的国情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在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学生住宿、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原则,使这样的实体为大学生提供的服务既是有偿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福利性。

学生住宿保障工作是高校后勤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公寓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实施亲情式服务,人性化管理。对学生住宿收费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免费送电等形式。

饮食经营实行企业化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努力提高饮食经营效益,但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对饮食服务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食服务实体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原材料采购的竞争机制,建立应对物价波动的长效机制,并且积极争得学校支持,从而稳定学校饭菜价格、稳定饭菜质量,赢得学生的满意。

3.4.4社会型的,如校医院、附属小学、幼儿园等,适应医疗社会化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化。

校医院实行经费定额包干,促进其自我发展。校医院干部职工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管理、办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引入竞争、降低药价、赢得市场,同时还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

抓好附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办学规模,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稳定大学年轻教师队伍。

这种综合型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既能维持高校安全稳定,又能有序地引进社会上的市场竞争;既能充分地调动后勤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又能有力地缓冲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波;既能显著地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能明显地降低后勤运行成本。从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渐进过程中,稳步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3.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3.5.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工作程序。使后勤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到执章必严、违章必究。3.5.2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自觉接受纪委、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使后勤的经济活动在体制和机制上始终处于有关部门的参与监督之下;二是严格实行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标管理;三是加强后勤各单位的财务监控和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制度,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努力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四是在认真核算各实体的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应的定额费用,逐步推行定额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经济实体管理费的定额监控;五是科学论证、合理使用发展基金,努力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相关期刊更多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流体测量与控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