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唐四杰是谁

初唐四杰是谁

初唐四杰是谁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初唐四杰;人格精神;儒家思想

朝代的更迭往往会伴随文化思想的变革。出现于初唐高宗朝中后期的四杰,其文化心态和艺术精神相对于前朝文人及当朝的龙朔诗人,呈现出新的特质,在他们的人格品德和创作实践上都有深刻的反映。

1 “心事同漂泊,天涯共苦辛”

初唐四杰的得名,历来众说纷纭,学者曾作详细的考证。一般来说,“四杰之称大抵始于咸亨初年。”《旧唐书•裴行俭传》言:“时有后进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以文章见称。”可见四人的齐名缘于其文。唐人称颂四人才藻相类,喜欢对其品评比较。其实四杰不仅文才相似,综观一生,同样福薄命舛。纵使少负才名,无奈沉浮辗转,处境悲凉。王勃天资聪慧又有家学渊源,相传六岁能文;杨炯幼时博学聪敏,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骆宾王七岁以一首《咏鹅》显示过人才气,流芳千古。但命运不但没有偏袒才子,还额外降祸。王勃二十七岁遇险溺水而死,生命刚刚启幕就匆匆收场。杨炯一生宦海浮沉,官卑职小,晚年凄惨寂寥。卢照邻虽活到了六十岁左右,但三十八岁即得恶疾,几成残废,因难以忍受病痛折磨投水而殁。骆宾王的结局更是说法不一,无论兵败被诛还是投江自尽,都无尽悲凉。引用王勃《别薛华》中的“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评价四人实为贴切。

2 初唐四杰的人格品德

传统文人受正统儒家文化熏陶形成“达则兼济天下,穷着独善其身”的思想,四杰也不例外。青年时的王勃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抱负,他以才华为进阶石,以极高的政治热情撰写《上刘右相书》,直陈政见,挥斥时弊,希望跻身台辅,决策中枢,“大论古今之利害,高谈帝王之纲纪”,受到当权者的重用。杨炯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卢照邻为邓王元裕赏识,被授邓王府典签。骆宾王宦海几浮几落,但政治热情始终不减。四人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王勃的《滕王阁序》云:“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可见其经世济国的宏愿。杨炯以《从军行》、《紫遛马》、《战城南》、《送刘校书从军》等边塞诗赞美边塞将士保卫边疆、建功立业的爱国抱负,更流露豪情壮志。卢照邻的《咏史》吟咏汉代季布的风云际遇,寄寓了他兼济天下的进取意识、积极入世的愿望和坚持操守的精神。骆宾王虽一生坎坷,但从未放弃政治抱负,《从军行》表现了他投笔从戎、忠君报国的凌云壮志。

有学者撰文说明王勃、杨炯的儒学思想源于关陇儒学和河汾之学。卢照邻、骆宾王所受的儒学教育基本上是齐鲁之学。朝代的更迭致使统治思想亦产生变革,唐朝的统治者自然摒弃前朝的不良影响,从新的角度发掘儒家思想的内涵,“贞观君臣继承了周、隋以来北方儒学强调的‘王道政治’的理论,并明确标举以‘尧舜周孔之道’为其政治指导思想。”四杰接受的正是这样的儒家思想,这成为他们经世济国、兼济天下的宏图伟愿的根源。

前面说到,命运对初唐四杰十分不公。在表达宏图伟愿的同时他们又有不少抒写内心苦痛的诗文。四杰将怀才不遇的个人感伤与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结合,表现出不卑不亢、白璧无瑕的高风亮节。王勃才高位卑,政治上屡遭挫折,一首《别薛华》将悲凉不幸浓缩字里行间,但他没有停留于此,《采莲曲》以优美的文辞、真挚的情感抒发采莲女对远征丈夫的思念,反映连年征战的社会现实。卢照邻的五言诗《曲池荷》寄寓了他抱才不遇、早年零落的心境,《赠益府群官》透露出个性耿介、不同流合污的品德。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既表现了“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无奈,又坦白了光明磊落的心迹。相对于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略早一些的龙朔诗人的利欲熏心、阿谀献媚,初唐四杰以诗文表白心迹,显示其兼济天下、刚正不阿的胸襟品质。

3 初唐四杰的诗文创作

前面分析四杰的人格品德大都是以其创作的诗文为佐证。但初唐四杰对文坛的变革不是完全颠覆性的。“历来认为,初唐文学思想是以对六朝绮靡文风的批判作为起始的,但是,无论是初唐史家还是以‘四杰’为代表的初唐诗人并未完全摆脱六朝文风的影响。”四杰承袭了六朝文体,对于声律对偶等形式因素,四杰并未排斥。真正为他们所不屑的,是内容贫乏格调萎靡的馆阁体诗风。四杰继承前代文体而批判前代文风。

无论是王勃的《滕王阁序》还是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都是对仗工整、文才华丽的骈文典范。《滕王阁序》用典繁多而贴切达意,《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挥洒自如而通畅易晓,两文都摆脱了齐梁以来骈文碓砌辞藻的弊病。初唐四杰对于骈文并不是一概否定,好的文学样式应该在有才华的人手中大放异彩,而不应落入平庸之辈,成为一堆无意义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这正是王勃等人既否定前代文人,同时自己的创作又颇为讲求形式技巧的原因所在。

初唐四杰是谁范文第2篇

赵婧是广州天河区一家化妆品公司的美容师。1999年10月,在一次聚会上,她认识了英俊潇洒的于伟杰。于伟杰是广东汕头人,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项目部经理助理。在于伟杰猛烈的爱情攻势下,赵婧投入他的怀抱,并于2000年5月和他结了婚。

婚后,于伟杰提出要做丁克一族。于伟杰出生在单亲家庭。父亲为圆出国梦,不惜抛妻弃子,母亲精神一度崩溃,完美的家一下子坍塌了。于伟杰目光苦涩地看着赵婧说:“这世界变数太多,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孩子的幸福,也不能保证他不受伤害。他还是永远留在那个虚无世界中好。”赵婧认为,孩子是影响夫妻感情的最大因素,尤其对女性来说,生养的过程就是失去自我的过程。两人在丁克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开始两年,他们小日子过得很潇洒。然而时间一长,赵婧总觉得生活缺少点什么。

一天晚上,赵婧梦见自己有了孩子,一声声地叫她妈妈,她兴奋得从梦中醒来,望着身边的于伟杰,不禁怅然若失。这个美妙的梦一下子唤起了她的母性意识。她想要个孩子,可是,丈夫要做丁克族,自己怎么办呢?

2003年春节过后,于伟杰被提升为部门经理,比以前更加忙碌,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饭,赵婧经常独守空房。她觉得他们的感情和经济已经很稳定,于是首次对于伟杰提出想要个孩子。于伟杰反应很强烈:“我们不是对孩子的事早有定论了吗?”赵婧对他说:“以前为了你,我不要孩子,但我是女人,想要孩子很正常啊。”

裂痕就这样产生了。过了好几天,于伟杰的态度才有所软化。那天他出差回来,温存地抱住赵婧,说:“对不起,我一直没有顾及你的感受,可是我不可能接受孩子。我们分手吧。”

赵婧没想到他会这样决定。她想要孩子,可她并不想结束婚姻啊!于伟杰耐心地给她分析:她若迁就他而不生孩子,会一生后悔的,到最后他们的感情还是会被破坏,没法一起白头到老,那还不如现在快乐分手。

在这件事情上,赵婧挣扎了半年,最终做母亲的愿望占了上风,她接受了于伟杰的建议。2003年10月,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从家里搬出来那一刻,她知道最要紧的事情是马上找个男人结婚,要个孩子。

荒唐向前夫借种,完美结晶成了包袱

2004年3月,同学给赵婧介绍认识了30岁的广州人唐柏。唐柏在一家通信公司做会计,因为前妻不能生育而离婚。通过接触,赵婧发现,唐柏很会体贴人。这年8月,两人结婚了。

与唐柏结婚前,赵婧与于伟杰一直保持着来往,并多次在他那里过夜。和唐柏结婚后,她和前夫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秘密情人。一天晚上,赵婧和丈夫过夫妻生活时,看到丈夫长相普通的脸,心里忽然想:要是生下一个孩子像丈夫,那将来孩子还不是怨我这个做母亲的。思前想后,一个计划逐渐在她心里产生:前夫那么英俊惹女人爱,加上自己也是美人,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天使,那就生一个前夫的孩子,保持现在的名分吧。于是,每次和唐柏过夫妻生活时,她都偷偷采取了避孕措施。

2004年10月上旬,赵婧怀孕了,她知道,这孩子是前夫的。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于伟杰时,于伟杰不由得呆了。他压根儿没有想到前妻与自己发生关系是为了借种。他反对说:“这怎么行!我是因为不想要孩子才和你离的婚,要是你生下了我的孩子,我还做什么丁克族?你还是把胎儿打掉吧,这样对你我都有好处。”两人争执了好久,谁也没说服准。

10月13日晚上,于伟杰感觉此事不能拖下去,就把赵婧约了出来,希望她能把胎儿打掉。赵婧流泪乞求道:“我求你了,我不想和丈夫生下一个丑孩子,只有我们的孩子才是完美结晶。如果你真要一辈子做丁克族,我保证,孩子不会给你带来任何麻烦。”

于伟杰见赵婧说得如此伤感,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他想,既然前妻如此固执地要生下孩子,那就成全她吧。想到这里,他对赵婧说:“你要生的话,必须与我签协议,以后你与孩子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打扰我的生活……”赵婧连连应允,完全按于伟杰的要求与他签了协议,于伟杰这才放心。不久,于伟杰去了加拿大读博士。

2005年7月,赵婧生下女儿唐意合,小家伙十分逗人喜爱。但赵婧做梦也没想到,女儿一岁后还不会说话,也不会爬。赵婧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多次提醒丈夫带女儿去医院看看,没想到婆婆说:“我们家又没有遗传病,孩子哪会有病?她现在还小,大了就会说话和走路的。”赵婧不好再说什么。

转眼唐意合过了两岁生日,却仍连爸爸妈妈也不会叫,大家不禁担心起来。2007年8月11日,他们带着女儿到广州中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是:“孩子患有脑瘫,任何药物治疗都无济于事……”赵婧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夫妻俩当场抱头痛哭!

唐柏和赵婧带着女儿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治疗,唐意合的病根本没有一丝好转。后来在广州一位专家帮助下,唐意合接受康复训练。三个月后,她能在地上爬动和坐稳,还能拉着攀护物站立,于是医生建议他们回家继续训练。此后,婆婆专门在家负责唐意合的康复训练。可不管婆婆怎么努力,孩子还是不会说话和走路,一家人渐渐绝望了。

最让赵婧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2008年1月12日,婆婆抱着唐意合到外面玩,回来后铁青着脸把孩子往赵婧身边一放,然后把儿子叫进房间关上了门。几分钟后,唐柏出来时脸色很难看,问赵婧唐意合是不是他的血脉。赵婧连忙掩饰内心的慌张,镇定地说:“意合不是你的女儿还能是谁的?你听谁乱嚼舌头了?”唐柏眼睛里喷出了火,愤怒地喊道:“外面的人都说女儿不像我,你今天把话说清楚,意合到底是谁的孩子?”赵婧当然死不承认。

两天后,唐柏在父母的催促下,带唐意合到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做DNA鉴定。鉴定结果出来,排除唐柏和唐意合存在亲生血缘关系!

拿到鉴定书时,唐柏气得发抖。两年多来,他竟然在屈辱中充当着一个傻女儿的爸爸角色!到了这个地步,赵婧只好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唐柏知道真相后,当即提出离婚。

2008年1月28日,赵婧和唐柏办理了离婚手续。她带着女儿净身出户,在外租了一套房子住下来。由于唐柏咽不下这口怨气,四处在熟人圈子里诉苦。很快,赵婧向前夫借种生下傻女儿一事传开了。赵婧是个要面子的人,她一气之下辞职,将自己关在家里哪也不去。

为排遣苦闷,她学会了抽烟、酗酒,彻夜打电脑游戏、上网跟陌生男人聊天……

向前夫追要抚养费,女美容师终醒悟

2008年3月11日,于伟杰从加拿大留学归来。赵婧得知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他,她觉得傻女儿这事应该让他知道。

第二天晚上,他们见面了。于伟杰听说事情经过后立即变了脸色,责问道:“我当初叫你不要生下来,你偏要那样做。现在好了,生出了一个傻女儿!不过,我们可是有协议的,我不能认这个孩子,你也不能剥夺我做丁克族的自由。”由于傻女儿给赵婧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她觉得于伟杰应该承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于是她冷冷地说:“我再婚后你还和我发生关系,你有什么权力指责我?现在我离婚了,这孩子你不认也得认!”“这个女儿我绝不会认的!我和女友商量好了,准备做一辈子的丁克族。如果事情让她知道,我还怎么面对她?”说完他气冲冲地离去。

面对于伟杰的冷漠,赵婧不甘心,认为两人种下的孽种应该由两人来承担。为了女儿的将来,赵婧决定不惜代价逼迫于伟杰承认孩子。于是,她经常到于伟杰住的地方去找,他。为了躲避赵婧,于伟杰天天躲在女友家不敢出门。

于伟杰不寻常的表现引起了女友的怀疑,就在她想向他问个明白的时候,突然接到赵婧的电话。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感觉被骗的她气愤地向于伟杰提出了分手。

女友的离去使于伟杰对赵婧恨之入骨,更加坚定了不认女儿的决心。2008年3月20日,不堪重负的赵婧以女儿的名义将于伟杰告到法院,要求于伟杰每月给付抚养费及康复治疗费2400元,直到女儿18周岁为止。

2008年4月27日,广州市某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作为被告的于伟杰,十分无奈地说:“这是个早该制止的错误,我想拦住这个错误,但无可奈何。现在却要我来承担这个错误所酿的苦果,这不公平!”于伟杰一直用“错误”来称呼女儿的出世,他认为铸成大错的是赵婧,赵婧应该自食其果。

并且,于伟杰的律师还提到了生育权的问题:生育是男女双方的共同行为,如果一方不同意生小孩,一方却把小孩生下来,就应该认定为侵犯了另一方的生育权。何况他们不是夫妻,并有协议在先,女方生下来的小孩与男方无关。

赵婧的律师反驳道:《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男方和女方私自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这份协议是赵婧本人签的,只能代表她本人的意愿,并不能代表她腹中孩子的意愿。而男方作为孩子的父亲,这个孩子一来到世上,就与生俱来地与他形成父女关系,并且受到法律保护,她有权找父亲要抚养费。

最后,法院判决,于伟杰此后每月给付抚养费1000元,至18周岁时止。于伟杰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08年6月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于伟杰却没有到庭。此案按撤回上诉处理,双方均按原审法院判决执行。

初唐四杰是谁范文第3篇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与之相应,文学创作上,中国古代正统诗文创作也进入黄金时代。以“盛唐气象”为特征的诗歌创作达到顶峰;天人同构的诗国家园臻于完善。由于诗歌创作的空前繁荣,诗歌批评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深化,在批评的方法和范围方面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展。殷??、王昌龄、皎然、司空图等人的意境探讨;白居易“为民请命”的诗学理论;韩愈“不平则呜”的创作原则,把中国古代具有朴素民主精神的文艺思想引入一个全新阶段。杜甫“以诗论诗”的批评方式,更是在批评领域开了先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号称“诗圣”。杜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杜甫的文学批评思想及其批评理论,是在陈子昂、李白诗论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由于杜甫所处的时代已经到了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期,因而杜甫的文学批评及其理论,更加注重民生疾苦、为民请命。

一、一代诗史,千秋殷鉴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10、11月之间。这年的10月,唐玄宗携杨玉环往骊山华清官避寒。11月,安禄山举兵。杜甫其时途经骊山,玄宗、玉环玩兴正酣,安禄山举兵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诗人途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已然感觉到了社会动乱的端倪。千载之后,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讲这些事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受到“山雨欲来”之势。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不能不令人叹服。

杜甫写诗是表现自己的真实性情。那么,他又是怎样看待别家诗作的呢?这在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作中可以发现一二:

他在为元结诗集作序时对元结的诗作赞扬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充分肯定元结能“知民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疾苦”,并在序中预言,多一些这样的官员,“天下少安可待矣!”

元结就是写《舂陵行》和《赋退示官吏》的道州刺史。他到任时,道州四万多户人家经兵荒马乱,所剩不及十一。元结在诗中仰天长叹:“去冬山贼来,杀夺无所遗。……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杜甫读后,抚掌击节,写下了《同元使君舂陵行》。这可看作是杜甫诗作和诗评与现实相结合的典范:忧的是黎民百姓,叹的是古道热肠。真可谓是“一代史诗,千秋殷鉴”。

二、为民请命,乐府新声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绾罢相,杜甫上书救援,触怒肃宗,被放还?州羌村(今陕西富县)探家。《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还家三部曲”:

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杜甫从陷叛军之手到脱离叛军亡归,从触怒肃宗到此次返家,风波险恶,现在竟得生还,不是太偶然了吗?诗人还家,消息不胫而走,引来偌多邻人。古时农村墙矮,所以邻人能凭墙相望。这些邻人,一方面是旁观者,故只识趣地远看,不忍搅扰这一家人既幸福而又颇心酸的时刻;另一方面他们并非无动于衷地旁观,而是人人都进入角色,“感叹亦?[欷”,是对之羡慕?为之心酸?还是勾起自家的伤痛?短短数语,多么富于人情味,又多么含蓄蕴藉。

第二首写还家后的矛盾苦闷心情。杜甫这次奉旨回家,实际上无异于放逐。对于常人来说,“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适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居定之后,他即时就感到一种责任心的煎熬,觉得值此万方多难之际守着个小家庭,无异于苟且偷生。可这一切又是迫不得已的。金圣叹认为,对于“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的诗人,没有比这个细节更能表现他的抑郁寡欢的了。

第三首写邻里乡亲来访叙谈之情事。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

全诗语言平易,诗意韵长,极类乐府之音,在杜

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后的《三吏》、《三别》构成了杜诗的另一风景——以新题写时事,以乐府写新诗,开创新乐府之先声。虽然他在理论上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点,但在诗作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毫无疑问是直接影响和启发了白居易诗歌理论的。

三、古为今用,继往开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可以看作是杜甫对文学遗产所取的态度。以诗论诗,最常见的形式是论诗绝句。每首可谈一个问题,把许多首连缀成组诗,又可见出完整的艺术见解。在我国诗歌理论遗产中,有不少著名的论诗绝句,而最早出现、最有影响的则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该诗由六首诗组成,前三首评论作家,后三首揭示论诗宗旨。其精神前后贯通,相互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戏为六绝句》第一首论庾信: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里曾说,“清新庾开府”。此诗中指出庾信后期文章(兼指诗、赋),风格更加成熟,健笔凌云,纵横开阖,不仅以“清新”见长。唐代的“今人”,指手划脚,嗤笑指点庾信,足以说明他们的无知。因而“前贤畏后生”,也只是讽刺的反话罢了。

第二首论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诗文,尚未完全摆脱六朝藻绘余习。“轻薄为文”,是时人讥哂“四杰”之辞。史炳《杜诗琐证》解此诗云:“言四子文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尔曹身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长流。”

第三首辩初唐四杰: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纵使”是杜甫的口气,“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则是时人哂笑四杰的话(诗中“卢王”,概指四杰)。杜甫引用了他们的话而加以驳斥,所以后两句才有这样的转折。意谓即便如此,但四杰能以纵横的才气,驾驭“龙文虎脊”般瑰丽的文辞,他们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这三首诗的用意很明显:第一首说,观人必观其全,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第二首说,评价作家,不能脱离其时代的条件。第三首指出,作家的成就虽有大小高下之分,但各有特色,互不相掩。我们应该恰如其分地给以评价,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向前入学习。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三首诗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魏、晋六朝是我国文学由质朴趋向华彩的转变阶段。丽辞与声律,在这一时期得到 急剧的发展,诗人们对诗歌形式及其语言技巧的探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六朝文学又有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特别到了齐、梁宫体出现之后,诗风就更萎弱了。因此,唐代诗论家对六朝文学的接受与批判,是个极为艰巨而复杂的课题。

当齐、梁余风还统治着初唐诗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继起,完成了廓清摧陷之功。“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而一些胸无定见、以耳代目的“后生”、“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他们寻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

如何评价庾信和四杰,是当时诗坛上论争的焦点所在。杜甫抓住了这一焦点,在《戏为六绝句》的后三首里正面说了自己的看法。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认为,仅仅学习六朝,一味追求“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一类的“清词丽句”,虽也能赏心悦目,但风格毕竟柔媚而浅薄;要想超越前人,必须恢宏气度,纵其才力之所至,才能掣鲸鱼于碧海;于严整体格之中,见气韵飞动之妙;不为篇幅所窘,不被声律所限,从容于法度之中,而神明于规矩之外。要想达到这种艺术境界,杜甫认为,只有“不薄今人爱古人”。“今人”,指的是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杜甫之所以爱古而不薄今,是从“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发的。“为邻”,即引为同调之意。在杜甫看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清词丽句”不可废而不讲。更何况庾信、四杰除了“清词丽句”而外,尚有“凌云健笔”、“龙文虎脊”的一面,因此他主张兼收并蓄:力崇古调,兼取新声,古、今体诗并行不废。“窃攀屈宋”是因为《楚辞》的精采绝艳,乃千古诗人的不祧之祖。由六朝而上追屈、宋,才能如刘勰所说:“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则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不至于沿流失源,堕入齐、梁轻浮侧艳的后尘了。杜甫对六朝文学既要继承也要批判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别裁伪体”、“转益多师”上。

《戏为六绝句》的最后一首: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栽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里的“前贤”,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杰)。“递相祖述”,意谓因袭成风。“递相祖述”是“未及前贤”的根本原因。“伪体”之伪,症结在于以模拟代替创造。真伪相混,则伪可乱真,所以要加以“别裁”。创造和因袭,是杜甫区别真、伪的分界线。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写性情,写出真的文学作品。庾信之“凌云健笔”,四杰之“江河万古”,乃在于此。反之,拾人牙慧,傍入门户,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堆砌词藻,步齐、梁之后尘,固然是伪体;而高谈汉、魏的优孟衣冠,又何尝不是伪体?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伪的区别,并无古、今的成见。

《戏为六绝句》虽主要谈艺术方面的问题,但和杜甫总的创作精神是分不开的。诗中“窃攀屈宋”、“亲风雅”则是其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论诗的宗旨。

这六首小诗,实质上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诗论的总纲涉及到唐诗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类小诗里发这样的大议论,是前所未有的。诗人即事见义,如地涌泉,寓严正笔意于轻松幽默之中,娓娓而谈,庄谐杂出。李重华说杜甫七绝“别开异径”,正在于此。

四、忆怀梦歌,千古诗情

杜甫的人品还表现在对文人、诗人、友人的敬重。他和李白的诗谊,有诗为证: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忆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率真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诗是何等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确实道出这首诗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的怀人诗,写得最多最好的,除怀妻、怀兄弟的以外,就属怀李白的了。写此诗时,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至湖南,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汩罗的爱国诗人屈原。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至交。天宝四载(745)分手,至此已经十五个年头。这两首诗,就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表达了对李白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体现了一种生死不渝的兄弟般的友谊。

《梦李白二首》有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前一首以“死别”发端,后一首以“身后”作结,形成一个首尾完整的结构。两首之间,又处处关联呼应,“逐客无消息”与“游子久不

至”,“明我长相忆”与“情亲见君意”,“君今在罗网”与“孰云网恢恢”等,都是维系其间的纽带。但两首诗的内容和意境却颇不相同,从写“梦”来说,前一首初梦,后一首频梦;前一首写疑幻疑真的心理,后一首写清晰真切的形象。从李白来说,前一首写对他当前处境的关注,后一首写对他生平遭际的同情;前一首的忧惧之情专为李白而发,后一首的不平之气兼含着诗人自身的感慨。

这两首五言古诗,字字句句,都侧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这样解道:“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仇兆鳌《杜诗详注》评价这两首诗是:“千古交情,惟此为至。”

总之,两首记梦诗相关而不雷同,全为发自肺腑、至诚至真之文字,所以深厚真挚,哀感动人。

当然也有高兴的,那就是《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初唐四杰是谁范文第4篇

怨天尤人要不得。历史上有不少英雄豪杰与文人才子,一生坎坷,既有时势的原因,更多的恐怕是内心那种怨天尤人的心态在作怪!

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四十岁的才子孟浩然跑到长安城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却是失望而归,名落孙山的孟浩然心情极度郁闷。好友王维于是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想安慰一下好友,谁知唐玄宗驾到。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想考考孟浩然的才学。孟浩然便吟咏了《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他这诗表面上是一连串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结果当唐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之语大怒,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自此,孟浩然再也没有得到唐皇的召唤,只好在山林之间发泄他的满腹牢骚。

清末民初的大才子易顺鼎,以诗著称,但大半生奔忙于军旅和官场,希望有所建树,结果事与愿违,处处碰壁的他心态失衡,满腹牢骚。他有句名言:“人生必备三副热泪,一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从来沦落不遇佳人。”爱发牢骚的易顺鼎变得放荡不羁,有一次,他给袁世凯身边的红人唐在礼的夫人写了一首诗,诗中有“黑妞才名何必讳,是梁红玉是张”之句。梁红玉是什么人?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将韩世忠的老婆!此女乃巾帼英雄,抗金时候冒着箭雨亲自擂鼓,助夫上场杀敌,成就一段历史佳话。梁红玉乃出身,尽管唐夫人张也是出身的贵妇人,但她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揭老底。易顺鼎此诗一出,唐在礼岂能不愤怒,对易顺鼎也就没有任何好感。当有人提名易顺鼎进入参政院时,唐在礼毫不客气地说,易某“狂妄,不宜预政”,就这样,一首诗毁了易顺鼎的仕途。

初唐四杰是谁范文第5篇

解读关键词:辉煌经验迷茫转型。

许子杰于1996年购置了第一台摄像机,即松下出的第一台DV机:DA1。当时对究竟买模拟还是数字机他做了一番思想斗争,那时候模拟机M9000和M3500很火,不过许子杰认定数字机会成为未来的发展大趋势,最终还是买了数字机,现在看来他当初的决定是明智的。他告诉我们“其实当初我只是爱好摄影,还不是真正想做摄像,现在想来也许是好奇心‘害’了我,带着对摄像的喜爱和好奇我步一步进入了这个行业,一直走到今天。”

1996年,带着第一台DA1,许子杰正式进入了这个行业,一路走来,有迷惑,有彷徨,也有欣喜,更有开拓。

引领 一路敢为先

1996年那个时候行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大部分从业者用的都是单位的机器,不管是什么渠道得来的,而许子杰的机器是自己购买的。那时候婚礼录像的市场还不错,待遇也很好,一场下来大概350元的报酬,再加上少则四五十,多则一二百的红包,加起来也至少四百元,许子杰告诉我们四百元在当时已经很‘是钱’了。1999年婚摄这个市场才真正形成。那时候许子杰已经做到了唐山市最大规模,和他合作的摄像师多A400人,他每天要刻录至少80张光盘。许子杰总结说“我之所以能在一个城市一路领先,还是缘于观念的敢为先,从机器的更新换代到市场的艰难开拓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攻坚高清1996年许子杰购买松下DA1花了1万2,当时是很贵的,后来数字机陆续降价,降到四五千的时候,其他做婚摄的纷纷引进数字机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起来,于是他召集了当地几个业内的人聚到起商量如何去创造更多的利润,结论是“走专业路线,就是买专业机器,进专业行列。由于资金有限,许子杰就去游说条件比较好的摄像师更新设备,在他的游说下有人购置了索尼的150P,还有佳能的XL1,但经过一段时间考验,市场并没有打开,于是他决定自己上,就向朋友借钱花了四万多购进了松下的DVC200,肩扛式摄像机,这也是唐山市第一款肩扛式摄像机,时间不长市场反响不错,于是别人也开始闻风而动,开始更新换代,购进专业机器,许子杰说“我们管”大机器。通俗的称作大数码,唐山市的婚摄行业在那时候开始了其大数码时代,并且带动了其它机型的市场。近几年人们相继又购买了索尼高清机,又开始了高清数码时代。

开拓市场“打高清这个市场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说实在的这个过程艰难得很。一开始人们嫌贵普遍不能接受,于是我先用和别人平起平坐的价格做出一两个来,把高清拍出来的和模拟拍出来的摆在客户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对比,让他们自己看哪个效果更好,问他们愿不愿意多花一两百元要效果更好的。”之后许子杰业务量逐渐上升,最多的一年全年录了110多个婚礼。

冒险创新当时DA1摄像机买回来之后就伴随着电池的问题。摄像机随机带的一块电池只能坚持40分钟,而一场婚礼至少需要3―4个小时的电量,而当时买一块电池要1000多,许子杰又心疼,一开始只能带着充电器在婚礼上边充边录。后来许子杰就想了个法子。他舅舅当时是牙科医生,会用石膏倒模,于是就让他舅舅倒了一块电池模,然后在上面装了两个电极。再后来他又想到了市电接口,但是当时在市场上没有能与摄像机吻合的接口,后来终于在土个小摊上找到了一个,电池解决了,接下来是电平的问题,摄像机是7.2V的电平,而市场上最小的是1.5V,四个加起来才6v,最大的12V也不行,于是许子杰就在当地的电子市场找了一位老师傅,这位老师傅平时喜欢研究,捣鼓这些,许子杰出钱让他设计,把12V的电平降到8V,负载的时候7.2V,空载的时候8V,因为松下的那款充电器本身就是7.2V-8V的浮动范围,老师傅给许子杰做了一个盒子,上面有电路,装了一个降压管,还有稳压管什么的,做好了之后试了试,果然灯还亮了,这样他又用了两三年。许子杰回忆说:“其实当时我也很害怕,这样做太冒险了,万一不成功被烧了,这么贵的机器就报废了。”再后来买DVC200,索尼高清的时候也用的这个办法。

行业 单兵作战一片散沙

谈到他眼里的婚摄行业,许子杰感慨说: 这个行业市场很大,但是也很混乱,由于激烈的竞争造成行业利润普遍偏低。

首先这个行业本身的特点就是规模有限,周期短,而且单兵作战,各自为战使得整个行业处于一盘散沙,规模难以扩大。

另外这个行业门槛过低,好像这个行业谁都可以去做,有的婚庆公司人手不够就会雇一批大学生去拍,甚至街坊里的大妈都会操作机器,这就造成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专业水平偏低,整个行业的水平也无法提升。 还有价格上的竞争,各家都纷纷以很低的价位去占领市场,现在拍摄设备价格不断下降,进一台2000元的小机器,它的成本很快就能收回来,但是价格高昂一点的高清机器在投入上就略显尴尬,所以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会使整个行业萎靡不振,利润普遍偏低。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主持人把控市场,这点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更普遍。原来都是摄像师帮客户找主持人,现在却是主持人帮客户找摄像师,或者全部由婚庆公司指定。现在办婚礼的人越来越讲求排场,他们宁愿去花更多的钱请主持人,而不是摄像师。因为看到拍摄的成品是在婚后,比起婚前和婚后,结婚当时的排场自然更重要。从这一点来讲起决定作用的是你的人脉而不是你的技术,这就造成摄像师提高技术的动力不足,致使多年来婚礼录像还保留在90年代水平。

明天 又一条探索之路

针对这个行业目前的状况,现在很多人都在问自己的明天在哪里?许子杰说其实他也在问。那么如果让他给出个答案,会是什么?许子杰说,他现在面临一个转型期,其实他早在婚摄做的最火的时候就考虑转型了,因为等这个行业衰败的时候再转就太晚了。他现在在北京做一些宣传片、短剧,还承接一些演出,制作之类的业务,因为宣传片这些与婚摄不同,属于集体操作动辄10万,20万,投资大周期长,利润多,当然风险也大。在老本行婚摄这方面还要继续走高端路线,注重技术和创新,“其实说到底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期刊更多

中文学术前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大学中文系

唐代文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