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珍稀树种

珍稀树种

珍稀树种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树种;资源;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通过对该县树种资源系统调查研究,筛选出了分布于该县天然生长的珍稀和优良乡土树种资源,并对其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种质是指亲代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或体细胞直接传递给子代并决定固有特性的遗传种质基因。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林木个体和群体的繁殖材料总称[1]。而野生珍稀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资源则是当地经天然筛选而保留的优胜者,是构成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良种繁育的优质原始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研究开发和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自然概况古浪县处蒙新、青藏、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由于地球内引力的造山作用和地球外引力的风蚀冲刷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南部发育为绵绵祁连山脉,中南部为丘陵沟壑区,中北部则为倾斜的冲积、洪积平原,北部演化为腾格里沙漠。

2调查方法根据古浪县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分南部祁连山区、中部绿洲平原区和北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线路调查,走访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调查,将调查结果整理鉴定后编写了《古浪县树种资源》成果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古浪县珍稀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资源研究。

3分类及适应性、适用性研究古浪县山、川、沙三块具复杂的地理、地貌景观和严峻迥异的气候环境蕴育了丰富的优良树种。据其生态学、生物选特征及分布状况研究并确定筛选出本县珍稀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共筛选出珍稀树种5科6属8种,优良乡土树种11科18属23种。

3.1珍稀树种种资叉子圆柏(柏科,圆柏属):匍匐灌木,喜光,耐干旱瘠薄,常生于多石的阳坡,随云杉林而分布,在林缘形成稠密的地被,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有极好的作用,亦为城镇绿地绿化的优良树种,古浪县仅分布于昌岭山林区,南部祁连山区有极少分布。

祁连圆柏(柏科,圆柏属):常绿乔木,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风力强,对土壤条件要求宽,幼树耐庇荫。为优良的保水固土、通道、园林绿化树种,昌岭山林区有少量分布。

刺柏(柏科,刺柏属):常绿乔木,耐荫、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苗木栽植成活良好。为园林绿化和通道绿化的优良树种,本县仅见昌岭山林区有少量分布。

杜松(柏科,刺柏属):常绿乔木或灌木,耐荫、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生于针叶林中,为园林绿化和通道绿化的优良树种,本县仅见本县仅见昌岭山林区有少量分布与刺柏伴生。

沙冬青(碟形花科,沙冬青属):灌木,常绿阔叶,为常绿超旱生树种,喜沙砾质土壤或薄层覆沙砾石质土壤。本县仅见本县仅见昌岭山余脉丘陵地带有极少分布,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裸果木(石竹科,裸果木属):半灌木,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沙埋、耐高温抗旱性极强,生于石质山坡、洪积扇、山沟、沙漠、戈壁。本县腾格里沙漠深处有极少分布。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绵刺(蔷薇科,绵刺属):小灌木,喜光、耐寒、耐瘠薄、抗旱能力极强,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处假死状态,生于石砾山坡,沙前戈壁,本县腾格里沙漠前沿戈壁有极少分布。为保水固土、固沙造林优良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旱榆 ( 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喜光,耐干旱,耐寒冷,为干旱地区造林树。本县仅见昌岭山林场石砾旱阳坡少量天然生长,可作固沙造林用。

3.2优良乡土树种资源

油松(松科,松属):乔木,喜光,适于干冷气候,在酸性、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不耐水涝,不宜在盐碱地生长。较耐干旱瘠薄,土壤过旱生长缓慢,生长速度中等。适于水涵林、通道、城市绿化栽植。

青海云杉(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喜光、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条件宽,生长快;大苗移栽成活率高。为优良的水涵林、保水固土、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树种。

侧柏(柏科,侧柏属):乔木,喜光,干冷及暖湿气候均能适应,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微酸性、酸性土、中性土、微碱性土、石灰性土均能生长,且石灰性土生长良好。能耐瘠薄条件,生长缓慢,种子繁殖。不耐风蚀,在风蚀环境下易风干。为优良的水涵林、城市绿化栽植树种。

草麻黄(麻黄科,麻黄属):草状小灌木,喜光,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种子繁殖。育苗及苗木移植成活率较高。为固沙、药用栽培的优良树种。

白榆(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喜光,耐严寒,能耐-40 ℃低温,耐干旱,对土壤适应范围宽,生长快,萌芽力强。为“四旁”绿化、防风固沙优良树种。

银白杨 (杨柳科, 杨属):落叶乔木,深根性、耐寒、耐旱、稍耐盐碱,生长快,萌蘖力强,抗风,抗病、虫能力强。为农田林网、固堤护岸、水土保持、“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山杨(杨柳科, 杨属):乔木,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根萌、分蘖能力和天然更新能力强,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之一。

小叶杨(杨柳科, 杨属):乔木,喜光,不耐庇荫,耐旱、耐寒,能忍受40 ℃的高温或-36 ℃的低温,沙壤土、轻壤土、黄土、冲积土、灰钙土均能生长,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生长快,耐干旱瘠薄亦抗风耐风蚀。为“四旁”绿化、涵水固土、防风固沙的优良乡土树种。

垂柳(杨柳科, 柳属):乔木,喜光,适应性强,喜水湿,较耐寒。根系发达,生长迅速,为“四旁”造林和平原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旱柳(杨柳科, 柳属):乔木,喜光,抗寒、喜湿润,不耐庇荫,寿命50~70年,对土壤要求不严,通气良好的沙壤生长迅速。根系发达,侧根与须根密集如网,枝干萌芽力强,固土能力强,较耐干旱,抗风,不怕沙压。为水源涵养、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用材林的优良树种。

秋子梨(蔷薇科, 梨属):落叶乔木,喜湿润、耐庇荫、抗严寒、耐瘠薄,适于“四旁”栽培。

楸子(蔷薇科, 苹果属):小乔木,适应性强,抗寒、抗旱、耐湿、耐瘠薄。为苹果良种砧木或特色经济林树种。

红砂(柽柳科,红砂属):小灌木,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抗盐碱能力极强,为强旱生泌盐植物,有重要的特种用途价值。

多枝柽柳(红柳)(柽柳科,柽柳属):灌木或小乔木,喜光、抗旱、抗寒、耐盐碱、耐土壤贫瘠、萌芽力强、耐沙埋。为防风固沙造林、荒山造林及信道绿化的优良先锋树种。

西北沙柳(杨柳科, 柳属):灌木,喜光、耐旱、耐寒、耐盐碱、耐风蚀、沙压,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枝条柔韧细长,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

黄柳(沙柳)( 杨柳科, 柳属):灌木,喜光,抗旱,抗寒,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沙埋,萌芽力强,为固沙造林树种。

红刺玫 (蔷薇科, 蔷薇属):灌木,喜光、喜湿,根蘖性强,耐旱、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宽,亦作水土保持、护坡固土、观赏栽植树种。

西北子(蔷薇科, 子属):灌木,喜光、耐寒,中度耐荫,对土壤要求宽,耐瘠薄干旱。为优良保水固土的树种。

花棒(蝶形花科, 岩黄属):落叶大灌木,喜光、抗旱、抗寒、耐瘠薄、抗风蚀、耐沙埋、萌芽力强,根系极为发达,生长迅速。为优良的防风固沙栽植树种。

柠条 ( 蝶形花科, 锦鸡儿属):灌木,喜光,根系发达,防蚀保土能力强,分枝稠密,萌芽能力强,沙埋后发生不定根。为防风固沙或水土保持林重要树种。

沙枣(胡颓子科, 胡颓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耐干旱、耐沙埋、耐盐碱、瘠薄,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为优良的固沙、水涵树种。

沙棘(胡颓子科, 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抗寒,耐风沙及大气干旱;对土壤要求宽,既耐水湿盐碱,亦耐干旱瘠薄,生长快,根系发达。为优良的水涵、固沙林树种。

唐古特白刺 (蒺藜科, 白刺属):落叶灌木,喜光、抗干旱、抗盐碱、耐沙埋,适应性极强,具假死性。为优良的防风固沙、保水固土、改良土壤的优良灌木植物。

4建议加强科学研究,合理保护、开发、利用珍稀和优良乡土树种资源,促进生态建设多、快、好、省发展。

珍稀树种范文第2篇

[关键词]白皮松资源 小陇山林区 分布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400-01

1. 林^及植物资源简介

小陇山林区的地理位置定位在N 33°32’~34°41’,E 104°22’~106°42’之间,地域跨度较大,具置地跨定西、天水以及陇南三地区(市区),管辖1个下属林场,按照热寒带区域性质划分,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中间区域,山林区内雨水丰沛,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因此在其林区内有着十分丰富的职务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本林区内的裸子、被子、蕨类、苔藓类植物共有2750多种,经辨别有224科945属。

2. 白皮松资源的生长习性和分布特点

对白皮松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该类树种属于喜光根深型树种,因此对种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抗风能力较强,对于一些烟尘及二氧化硫类的污染物质抵抗力强。树木植株成熟后,树形树姿形态各异。白皮松由于其树皮呈乳白色,树干斑白,表皮外观与羽毛和鱼鳞十分相似而被命名为白皮松。樟子松、欧洲赤松、长白松、赤松以及白皮松被人们并称为五大“美人松”,白皮松的木材质地十分坚硬,树种自然散发松香气味,表皮纹路美观,因此也常被作为家用、文具以及建筑的热门用材。对于中药选材来说,白皮松的球果和种子都是极佳的中药材料,球果能够起到镇咳、平喘、消炎的功效,而清香的种子则有着润肺通便的功能。

作为东亚地区唯一一种三叶松,白皮松是我国的特产的罕见树种之一。在湖北西部、湖南北部、四川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太行上、中条山、陕西秦岭以及甘肃的东南部都存在有白皮松的散生林或小块纯林分布。

海拔1800m以下山地是小陇山林区白皮松分布比较集中的位置区域,由于其相对集中面积已经达到了5.1万亩,结合我国的白皮松分布资源情况而言,该林区属于较大的资源分布区域之一。混交林分是本林区白皮松资源的分布形式,侧柏、黄连木、栋类是陇南地区徽县境内嘉陵江流域的永宁河、红崖河白皮松林中数量较多的树种。而天水市北道区境内渭河流域的悬崖白皮松林则分布有油松、辽东栋、椴、鹅耳栋以及华东松等树种。

3. 白皮松林保护实施现状

“天保”工程的实施和进行已经让小陇山林区的林业实验局对白皮松优良树种的价值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林业实验局通过人员选拔和单位部门的构建而成立了林政稽查中队,相应的森林公安局也设立了下属派出所和警务区,进一步使得林区的管护责任得以落实,同时也加强了保护巡护的力度。宣传活动的开展频率也有所增大,以一些像《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条例》、《森林法》等与林区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内容,让林区群众对白皮松树种的保护认知有所提升。同时对白皮松开展了初步开发,组建并成立了小型采种基地,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较为具体的规模状态,但是在不断发展的现在,一定会对其进行构建完善。

4. 保护措施施行的意义

由于我国境内白皮松分布区较大的林区不多,因此小陇山林区的保护实施能够为我国植物区系的演变以及物种的检测提供价值性较高的研究资料。虽然该林区的白皮松大多分布于深林区,完成程度较佳,但是由于长期没有遭受过大程度的自然或人为破坏,因此对环境的变化和改变十分敏感。林区的地貌属于石灰岩熔岩性质,地形陡峭,谷深山高,土层厚度较薄,对此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评价分析,总体来说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遭到了一些不可抗自然灾害或人为故意破坏时,将遭受不可逆转的毁灭,恢复难度极高。

5. 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

5.1 综合利用,合理开发

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的建立使得这一珍稀树种的种质资源能够在生地得到较为全面且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加上适宜区域的种质资源培育,能够让其群落保持稳定状态,使得其生物多样性有所强化;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利用,进一步促进了白皮松种、苗的生产标准化、基地化、集约化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使得甘肃南部及周边省市区域造林绿化对白皮松种、苗的需求得以满足。

5.2 宣传的加强,提高基本认识

为了使得白皮松珍惜树种的保护措施的施行取得更加的效果,保护林区的相关部门可以对职工和社会宣传白皮松树种价值的重要性,让他们对该树种资源在理性和感性方面都有所认知,用身心去体会人类发展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了解白皮松物种保留的好处和优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关注。

6.归纳总结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小陇山林区珍稀树种白皮松的分布现状与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作出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笔者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资源保护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珍稀树种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黄山;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1.黄山风景区珍稀濒危植物概况

黄山风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森林覆盖率84.7%,植被覆盖率高达93.6%,为众多的珍稀濒危植物提供了庇护所和生存繁衍的环境,享有“华东动植物宝库”、 “人间仙境”、“人类生态第一山”之美誉。现记载的野生高等植物有1465种[1],是珍贵的绿色植物种资资源宝库。根据实地调查统计[2]~[3]以及1987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第一批)》[4],黄山风景区现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7种,隶属于20科,其中属于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9种,属于国家Ⅲ级保护植物有18种;属于国家濒危的有3种,稀有的有10种,渐危的有14种(详见表2-1)。

目前黄山风景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现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珍稀植物仍处于濒危状态,亟待开展就地、迁地保护等措施进行保护。

2.黄山风景区珍稀濒危植物观赏特性的评价

珍稀濒危植物多是深山老林的奇花异木,通常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其观赏特性主要通过叶、花、果实、茎干等器官的个体或群体表现。

2.1叶叶形奇特,着生位置多样化丰富了植物的景观性,并且叶色因季节性变化引起季相变化。金钱松因叶片而得名,叶片在短枝上簇生如铜钱且秋季呈金黄色;而鹅掌楸的叶则像古代马褂;凹叶厚朴叶先端凹缺,宛如芭蕉扇;鹅掌楸、银鹊树叶片秋季变黄;连香树叶色两季变化,即新叶紫红色,秋后变为美丽的红色;短萼黄连叶片繁茂,色泽葱绿。

2.2花花是植物最具美感的器官,以其姿态优美、芳香怡人、色彩绚丽或典雅、以及着生的部位和方式特殊而成为人们观赏的焦点。早春,天目木兰和黄山木兰的花先于叶开放,婷婷立于枝头,色彩明艳;天目木兰花粉色,黄山木兰花大且色多有白、淡黄、淡红色变异类型,预示着盎然的春意。鹅掌楸杯状的花,单生于枝顶,古雅别致。香果树,花黄色素雅。紫茎,朵朵洁白,在黄色花药的映衬下,更加生气勃勃,艳丽动人。

2.3果 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果实,增添了植物的观赏性。南方铁杉和华东黄杉果分别直立于枝头和下垂于叶腋,形似一座座宝塔;银鹊树果熟时,状如悬珠。黄山花楸入秋果红如火,密生于枝顶;领春木,翅果不规则倒卵圆形,且先端一侧凹缺,形似一把缺了口的刀;延龄草紫黑色的浆果着生于茎顶轮生叶之上,俗称头顶一颗珠。

2.4树干紫茎树皮红褐色或黄褐色,平滑,呈片状剥落;天目木姜子,树干通直,树皮灰白色,鳞片状剥落后呈鹿斑状;银鹊树树皮灰褐色,浅纵裂,且具有清香,给人印象深刻。

2.5树形千姿百态的植物,可以配置成风格迥异的植物景观。金钱松大姿平展、树姿优美;连香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落叶大乔木天目木姜子、香果树、银鹊树树干通直,叶茂荫浓,在园林中用途极广。延龄草等草本适宜于林下类似其原生生境之处,构成地被景观。

表2-1黄山风景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及主要观赏特性

3.保护对策和建议

根据黄山风景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现状和工作实际,提出以下保护对策和建议。

3.1 进一步健全珍稀濒危植物方面的法制法规建设

针对部分游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薄弱等因素,我们可以参照Anju Agrawal[5](2013年)等人提出的观点,借鉴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法,进一步落实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位于风景区内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并建立健全其标示,同时多媒体、多角度、多方式的宣传,让游客充分了解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意义,提高游客保护意识,使游客自觉的约束自身行为,以达到科普教育目的。

3.2 进一步加强珍稀濒危植物方面的科学研究

如今黄山风景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虽已基本摸清,但对其种群数量、生态学特性、濒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可参照Jarmila Gabrielová[6](2013年)等人利用生物学特性分辨出珍稀濒危植物的方法、JA Bacone[7]等人(2013年)印第安纳州地区珍稀濒危维管束类植物的初步名单的手段,系统的调查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分布数量、生物状况,观察研究其生态生物学特性,探索其濒危原因,还应建立动态监测系统,以掌握植物资源动态规律,逐步建立起植物资源管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3.3进一步加快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规划

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得益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规划势在必行,结合景区实际情况,优先考虑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等保护规划,确保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1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以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方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生境,或将植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的区域保护起来。结合黄山风景区的实际情况,目前就地保护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

3.3.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指将野生植株从自然分布区迁移种植到保护园圃,或利用野生植株的种子或营养体进行人工繁育,是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重要途径,是对就地保护的必要补充,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措施使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胡嘉琪,梁师文.黄山植物[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0.

[2]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1-5卷[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92.

[4] 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 Anju Agrawal, Krishna Gopal.Concept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and Its Impact as Biodiversity.J Biomonitoring of Water and Waste Water, 2013, pp 71-83.

[6]Jarmila Gabrielová, Zuzana Münzbergová, Oliver Tackenberg, et al.Can We Distinguish Plant Species that are Rare and Endangered from Other Plants Using Their Biological Traits?.J Folia Geobotanica,February 2013.

珍稀树种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喀斯特珍稀植物园;建设意义;布局方案;贵州荔波

中图分类号 S759.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223-02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全县国土面积2 431.8 km2,属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国家林业局重点扶持的九万大山贫困县之一。县内生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 203种,种子植物1 172种;县境内有茂兰部级自然保护区、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茂兰保护区分布着面积达22 185 hm2集中连片、原生性较强的喀斯特森林,这一地区被世人称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作为一种风景资源,还超脱了喀斯特地貌荒芜的固定模式,把山、水、洞、林、湖糅合在一起,森林地貌景观和水文景观交相辉映,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全县把保住青山绿水作为立县之本,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96%。贵州省委、省政府把荔波县列为旅游开发重点县,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为其重要经济支柱和优势产业,旅游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2010年旅游人数达到335万人次。

1 珍稀濒危植物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珍稀、濒危植物在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方面特征远古,具有很强的遗传保守性和环境适应性,并具有直接、间接或潜在的经济价值。作为较古老原始的类群,这些植物是研究气候变迁、人类起源和发展、生物区系、进化的重要材料。作为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我国及世界范围已分别建有植物园、树木园分别为140、1 600个[1-2]。

横断山、滇、黔、桂、湘西和巴秦地区等是我国植物特有类群的主要起源和演化中心,荔波县处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的过渡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域之一[3-4]。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小生境的多样性,使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植物达100多种,已发现的动植物新种达150种以上,2006年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候选地,通过世遗专家的考察评估,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通过,成为贵州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因此,在荔波县建设珍稀濒危植物园,对于开展物种种质资源收集、迁地保存、驯化和繁育、培育苗木,实现对荔波县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扩大栽培,具有重大的意义。

2 植物园建设的目标

一是通过园林设计,营造景色优美的园林环境,紧密结合植物学、植物培育学和园林艺术,将荔波喀斯特珍稀植物园建设成集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科教、苗木繁育开发、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二是开发利用珍稀物种中栽培和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建设实行规模化生产的珍稀苗木基地,既能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又可以满足城乡绿化需求;三是通过合理的引种栽培,进行种质资源收集、迁地保存、繁育、驯化和利用,促进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衍,保护生物多样性[1-2]。

3 植物园的选址及建设内容和规模

植物园位于玉屏镇尧排村兰鼎山森林公园内,建设规模22.00 hm2,划分为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区20.00 hm2、繁育试验示范区1.33 hm2、生活服务区0.67 hm2。

3.1 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区

建设面积20.00 hm2,包括珍稀濒危树木园区6.67 hm2,野生观赏植物区10.00 hm2,棕榈植物园区3.33 hm2。该园区布局于植物园西北部,延伸到中心区。

3.1.1 珍稀濒危树木园。选择珍稀濒危、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荔波县特有或较具代表性的树种有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异形玉叶金花(Mussaenda anomala)、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广东松、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短叶黄杉(Pseudotsuga brevifolia)、四药门花、樟树(Cinnamomun camphora)、闽楠(Phoebe bournei)、任木(Zenia insign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香木莲(Manglietia aromatica)、红椿(Toona ciliat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等21种濒临灭绝的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分别设置园区。

3.1.2 棕榈植物园区。选择适宜荔波县栽植的6种棕榈科植物(棕竹、鱼尾葵、槟榔、蒲葵、棕榈、省腾)进行引种驯化,建立棕榈植物基因库和繁育基地。将不同的种类按照自然地形进行孤植、群植,并在下层搭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形成自然成群、高低错落的景观效果[1-2]。

3.1.3 野生观赏植物园区。收集展示夜来香、观音座莲蕨、霸王鞭、荔波大节竹等60种荔波县特有的草本花卉和木本观赏植物,根据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造园要求,按自然地形不规则地种植[1-2]。

3.2 生活服务区

该区的建筑物模仿荔波县瑶族、水族、布依族原始村落的特色,通过园林美化,增加民族文化内容,开设专门展示珍稀植物标本、图片以及自己培育的苗木花卉的生态展览馆,形成风情有致的绿色动态空间,使生活服务区成为开展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科普教育和宣传、展示植物园的窗口[1-2]。

3.3 繁育试验示范区

该区位于植物园西南部,立地条件较好,包括苗木繁育试验地、苗圃、苗木移栽区、盆花盆景园、兰花圃等。各个圃地的用途不一,分别介绍如下:①盆花盆景园:利用荔波丰富的植物资源,进行盆景盆花的栽培研究。②兰花圃:已经初步收集了细叶兜兰、白花兜兰、虾脊兰等80余种荔波珍稀兰花品种,并逐步收集和引种其他珍稀的兰花种类,开展名贵观赏品种的驯化栽培、品种改良和进行兰花组织培育研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兰科品种。③苗木繁育试验地、苗圃和苗木移栽区:对收集到的荔波珍稀濒危植物进行检疫、培植、驯化、繁殖试验研究;对栽培品种进行繁殖、育苗生产[1-2]。

4 效益分析

整个植物园建设需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区、繁育试验示范区、生活服务区分别投资339万、161万、300万元。对在荔波县建立植物园的效益分析如下:一是荔波县自然景色神奇秀丽,游客众多,植物园按每年接待游客5万人(30元/人)计算,门票收入可达150万元/年,6年可收回成本。同时,还能带动荔波县生态旅游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二是植物园生产的大量绿化苗木和观赏植物,在保护野生珍稀植物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三是植物园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收集、迁地保护来自茂兰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附近森林的珍稀濒危植物,逐步建成珍稀濒危植物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对于保护和扩大栽培荔波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1-2]。

5 参考文献

[1] 刘军.文山县泰昌珍稀濒危植物园建设的意义及其可行性[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96-100.

[2] 刘军.文山泰昌珍稀濒危植物园建设规划探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3):23-27,32.

珍稀树种范文第5篇

关键词:郯城;银杏;调查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64-1

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属银杏科孑遗植物。郯城县是全国著名的中国银杏之乡,银杏资源异彩纷呈,十分丰富,但一些珍稀资源至今缺乏系统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严重影响银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郯城银杏珍稀资源的调查和收集,进一步摸清我县银杏珍稀资源家底,对于充分发挥我县银杏资源优势,提高本地银杏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调查路线和方法

在全县范围内,采用在全面普查,群众选报的基础上,成立专业队伍进行初选调查,通过调查测定、分析对比等手段,确定具有不同特色的银杏单株。对确定的单株做好标记,并对其生境、树高、胸径、冠幅等进行详细的记录、GPS定位、拍照。

2 珍稀资源类型及生物学特性

2.1 观果珍稀资源

2.1.1 猴子眼 典型株在马头镇桑庄,树龄100年,实生树。胸径47厘米,树高9米。生长势弱,冠近圆形,冠幅8×8米,3大主枝。结实不稳定,大小年产量明显。叶柄长5厘米,成熟期9月上旬,属早熟类型。种实近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平;成熟后密被白粉,油胞多;长2.14厘米,宽2.38厘米;单果重7克,143粒/千克,种椭圆。种核长椭圆形,两端钝尖,侧棱明显;单核重1.35克,741粒/千克,出核率22.7%。出仁率较低,一般75-77%,仁较苦。有胚率高,实验发芽率在95%以上。

2.1.2 高升果 典型株在港上镇王桥村村北,实生,树龄90年,干通直,生长势强,枝轮生,主枝开张角度80-90°,高15.5米,胸径38厘米,冠幅8×9米,芽基宽大较圆。叶片深绿色,长4.9厘米,宽6.3厘米,叶柄长4.3厘米。种实椭圆形,中间大、两头小,长1.43厘米,宽2.21厘米。成熟后密被白粉,油胞稀。种尖稍下陷。单果重6.58克,152粒/千克。种核长椭圆形,上下几乎等大。平均长1.97厘米,宽1.57厘米,厚1.29厘米,上部1/3无棱线,核尖扁、突,束迹不明显。单核重1.95克,513粒/千克;出核率29.6%。平均单仁重1.61克,出仁率82.6%。该株较丰产。7年生短枝结果颇多,常见每短枝结种8-9粒,每种柄双粒者占83%,4年均产核果75千克。9月上旬成熟,系早熟品种,有胚率高达90%以上。

2.1.3 老和尚头 典型株在重坊镇西高庄村(原工作区院内)。属马铃类。树龄90年,高5.5米,胸径35厘米,冠呈开心形,冠幅5×7米。2年生短枝结种2-3粒者颇多。产量大小年明显(近3年产量分别为250、15、100千克)。9月中、下旬成熟,属中熟品种。种实阔倒卵形,基部平,先端钝圆,种尖稍凹;油胞圆、大而稀。成熟后密被白粉。种柄上细下宽,平均长4.1厘米。平均单果重13.5克,74粒/千克,种核阔倒卵形,顶端微尖,二束迹明显,上3/5棱线明显。单核重3.5克,286粒/千克,出核率26%。单仁重2.63克,出仁率75.1%,味感微甜。

2.2 材用珍稀资源

2.2.1 极窄冠银杏 位于新村乡新一村禚宝内大苗培育园内,系1996年采用种子育苗,树高14米,胸围41厘米,树冠幅1.1×1.1米,其特点是干直,无大分枝,不分层,树冠窄,适宜于间作栽植。

2.3 观枝珍稀资源

2.3.1 垂枝银杏 典型株在郯城县渔场,树龄50年生,其主枝角度大于75°,分枝均匀,枝条纤细绵长,较普通银杏明显下垂,整个树冠为圆锥形。

2.3.2 塔形银杏 典型株在褚墩镇党委院内,实生树,树冠塔形,主干直立,无大分枝。小枝密,冠幅小,开花晚。现有三株,都未开花,性别不详。据2010年8月4日调查,西株树龄30年生,胸径 31.0厘米,树高15.0米,枝下高3.5米,冠幅4.4×3.4米。中间株树龄30年生,胸径27.0厘米,树高15.0米,枝下高3.0米,冠幅3.4×3.0米。东株树龄20年生,胸径21.0厘米,树高13.0米,枝下高3.0米,冠幅2.5×2.6米。

2.3.3 抱头银杏 典型株发现于重坊镇党委院内,树龄20余年(1995年栽植,苗龄7年)。实生雌株,年产量10kg左右。树干通直,圆满,灰白色,长势健壮。高11.7米,枝下高2.2米,胸径25厘米,冠幅5.1×5.1米。冠圆满紧凑,呈圆锥形。主干与主枝夹角多小于30°,侧枝长势弱。叶片开裂较深。

2.4 观叶珍稀资源

2.4.1 针叶银杏 位于新村乡新一村禚宝洋盆景园内,为嫁接树,叶松针形,系2009年禚氏从泰安市山左口引进。

2.4.2 斑叶银杏 《中国银杏志》记为金丝银杏、黄条纹叶银杏。位于新村乡新一村禚宝洋盆景园内,为嫁接树,树龄3年,性别不明,叶具条斑,黄条纹与绿叶不规则相间排列,从叶基至叶缘,条纹呈线状。系禚氏从新村乡老万亩银杏园发现,母树已被卖到外地。

2.4.3 金叶银杏 位于新村乡新一村禚宝洋盆景园内,为嫁接树,树龄3年,性别不明,叶金黄色,系禚宝洋从新村乡老万亩银杏园发现。该品种不抗强光。

3 小结

相关期刊更多

山西地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地震局

西北地震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地震局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