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绝版的周庄

绝版的周庄

绝版的周庄范文第1篇

关键字:《晏子春秋》 校注 孙星衍 黄以周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湖南思贤书局苏舆校本《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中“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卷上》云:“‘行义’一本作‘仁义’。”①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云:“元刻本及明刻各本无作‘仁义’者,孙云‘一本’,未知何本。此四句有二读:一曰,《太平御览》七十七引作‘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尚勇力之士,无忌于国。’②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尚勇力之士,无忌于国,’孙氏渊如《音义》从一本改‘行义’为‘仁义’,云本多作‘行义’非。念孙案此文本作‘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行’字绝句,读去声。‘尚勇力之士,无忌于国。’又曰:‘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正所谓‘尚勇之士无忌于国’也。今本作‘不顾于行义’者,涉下文诸‘义’字而误。《太平御览•人事部》七十七引此正作‘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尚勇力之士,无忌于国。’今本尚作‘义’误与此同,又此章标题云:《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义’字涉下文‘行义’而衍。”③钱熙怍从其说,《指海》本即删‘义’字,‘尚’字从下句读。二曰,黄以周《晏子春秋校勘》云:“卢绍公后校本云:‘不顾于行义’作一句,是卢氏不从《御览》,当已。”苏舆云:“黄说是也。下文‘推侈’、‘大戏’、‘费仲’、‘恶来’,皆古勇力无忌为乱于国者,引此以警庄公。是‘无忌于国’,本属‘勇力之士’说,王以‘不顾于行’绝句”,以‘无忌于国’属庄公,于辞为复。《御览》‘义’作‘尚’者,盖缘下文‘崇尚勇力’而误,王以‘行义’为涉下诸‘义’字而误,失之。”④吴则虞认为后一说是也。我同意王念孙的说法,应该是“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行义’为涉下诸‘义’字而误,应去掉‘义’字。这是不明文意而衍。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中“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刘师培《晏子春秋补释》云:“《墨子•所然篇》、《墨子•明鬼篇》均作‘推哆’,而《明鬼篇》又言其为汤所禽。惟据《抱朴子•良规篇》以‘推哆’与‘崇侯虎’并称为‘崇、推’,则‘侈’字当从《新书》或本作‘侯’黄以周《晏子春秋校勘》云:“‘推侈’音义作‘推移’。”⑤则虞云:“《墨子•明鬼篇》云:‘故昔夏王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推哆、大戏,主别(《御览》作‘生捕’)兕虎,指画杀人。’此处可能是一般形似而误。

湖南思贤书局苏舆校本《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中:“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张纯一著《晏子春秋校注》中是:“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其君,而礼不使也。”注曰:“旧脱‘其’字,今据上句增,文同一例。”⑥而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云:“孙星衍云:读‘令长’之‘长’。则虞案:以下文例之,‘其’字衍。”我同意吴则虞的看法,‘其’字可能因为不明文意而衍。“而礼不使也”,此有二说,于鬯云:“‘而’当读为‘如’,《诗•都人士》篇郑康成笺云:‘而,亦如也。’《庄子•人间世》篇、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而,崔本作‘如’,‘而礼不使也’者,如礼不使也,如礼不使,则是禽兽矣,文义自明。若以‘而’作转语,则不可辨。”此一说也。刘师培《晏子春秋补释》云:“案‘使’字当作‘便’,‘礼不便’一语,与上‘故欲君无礼’相应,‘便’、‘使’二字因字形相近而讹。”此又一说也。郭则虞也认为刘说甚是,我认为由于‘便’、‘使’二字因为一般形似而误。“禽兽以力为政”,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卷上》云:“‘以’作‘矣’。”⑦黄以周《晏子春秋校勘》云:“‘矣’字误,当依元刻作‘以’。下云‘群臣以力为政’,文与此同。苏本改从元刻作‘以’。”《四部备要•子部•晏子春秋》作“禽兽矣力为政。”⑧元刻本、活字本、嘉靖本、吴怀保本俱作‘矣’,黄之u本、杨本、凌本、吴刻本俱作‘以’,今从之。孙星衍和黄以周可能还没有看过元刻本,故其所云有误。

注释:

①(清)孙星衍,黄以周校.晏子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②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③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18页.

④⑤(清)孙星衍,黄以周校.晏子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⑥张纯一.诸子集成•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页.

绝版的周庄范文第2篇

一脚踏进周庄,我的心就醉了。这不是我梦中的家园吗?周庄漂落在江南膏腴地的水之湄,和我的故乡一样。只不过我的故乡除了一片平畴沃野,便是几十间简陋的瓦舍,零落无多的树木,毕竟比不上绝版的周庄。她凭水而媚,往来皆须舟楫,这就是演化出一种风情万种的水之美,水之韵。

漂在水上的周庄是古典的。不知是九百年还是更久远的时候,苏州、昆山之间忽然冒出这样一个绝美的水乡,真堪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代代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依河筑屋,家家枕河,于岁月的风尘中渐渐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石板路,一座又一座石拱桥,一爿又一爿小店铺和一幢又一幢古色古香的民居,还有那桥楼、河埠、驳岸和水墙,成为闪亮在明史中的繁华水镇。

我跨进“沈厅”那一道道高高的门槛,看到那飞檐画栋、粉墙黛瓦的明清建筑,那豪华典雅的砖石门楼,奇巧独特的雕花木床和古拙精妙的起居物什,便想起古镇上满街悬挂的“沈氏”茶馆酒肆、“万三猪蹄”、“万三糕”之类的彩帜旗幡,仿佛瞥见一个腰缠万贯的老人从那张雕花红木椅上站立起来。那不是赫赫有名的沈万三吗?他曾像一位睿智的哲人,在兵荒马乱中悄然躲进了这个宁馨淡泊的江南小镇,周庄正是他发迹致富的地方,他也是在这里富甲一方后兴冲冲跑到外面闯世界的。可惜聪明一世的沈万三也有糊涂一时的时候,读了《明史》,不禁感慨多多:你慷慨解囊出钱赞助刚得天下的朱皇帝修建一座南京中华门倒也罢了,怎么可以头脑发热又忘乎所以地甩出一堆银子要犒赏军队呢?这一下可惹恼了大明天子:“匹夫犒天下军队,乱民也,宜诛之!”可怜这位挺爽气的大款毕竟不懂政治,拍马屁一不小心拍到马腿上,险些掉了脑袋,要不是通过马皇后走后门吹枕头风讲情,说不准会惨遭“灭九族”的厄运,后来还是被流放到云南去了,不知终老何方。可是不管沈万三在“可爱的大中国”漂流多远,有没有“常回家看看”,毕竟还是为滋养他的这方水土留下了一个自古崇尚商品经济的周庄,一个富得流油的周庄。

漂在水上的周庄是妩媚的。她像一个婀娜多姿的江南村姑,青褐色的上衣是周庄的屋厦,乳白色的裙带是周庄的水巷,裙裾上缀满的杂花柳絮是周庄玲珑的装饰;碧绿的流水柔漫成她娇嫩的肌肤,双桥的钥匙宛如那纤纤细腰上的玉佩,更有那临水而居的一格格窗棂,不正是妩媚的村姑顾盼生辉的眼睛吗?我买舟上船,眼前便是盈盈绿水,船家解缆摇橹,小船便轻轻摇晃起来,我便在一幅幅水墨画中阅读了一条条周庄的水街水巷,好像欣赏那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看她的千姿百态,听她的悠悠情歌。

绝版的周庄范文第3篇

摘 要:庄子以出世的眼光透视人的生命,在复综错杂的现实社会以超凡脱俗的清明感知世界,从而得出回归本真自然、逍遥淡泊人生、 追求审美自由的结论。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关键词:庄子精神;艺术人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体现,无外乎儒道。而“道”是老庄思想中建立的最高概念,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指出:“老庄之谓‘道’实则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尤其以庄子而始为显著。”庄子以出世的眼光透视人的生命,在复综错杂的现实社会以超凡脱俗的清明感知世界,从而得出回归本真自然、逍遥淡泊人生、 追求审美自由的结论。

1.庄子的审美精神是什么

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地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做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1]庄子思想出发的源点,本无意于探讨审美或者艺术问题,但我们说到“道”的本质时,实际是在探讨庄子的审美精神。

“审美活动是一种自发自为的精神境界,它跟外物透过直观而得到沟通。心灵与外物接触不存在利益 、道德等判断,外物的固有自存证明了自身的合理性,无论形貌的美、丑;大、小;高、矮;长、短,都是自然的产物,充分表现了天的奇妙与奥秘。”[2]

庄子的审美精神是一种艺术上的直观体验,没有绝对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没有惯常的逻辑思维方式可依据;庄子认为,人的本质是艺术性的,人生其实是一种艺术的人生,并以达到人生最高审美精神境界为人生内部的意义;而庄子在他的审美活动中一直追求的,就是精神的自足和自由;自由地创造,自由地体验,消解由生理需求而来的肉欲,摒弃是非判断的知识活动,还原世间万物的平等性,以澄明的本我感知自然而然的美。

2.庄子的审美精神的特点

庄子认为审美对象包括了客观存在物以及自身。任何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审美的主体,同样,任何物象也都有可能成为审美的客体。

2.1 审美对象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庄子的审美精神中,审美的主客体之间存在某种互为主体的可能。以庄周梦蝶为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在庄子的梦境中,人化成了蝶,蝶化成了人,人与蝶之间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庄周和蝴蝶艺术的审美过程就是一种主客体不断渗透、转化、创造的双向建构过程,达到心物相化、道通为一,是庄周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

2.2意境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精神的想象蕴含着超越现实的特质,直接促进象征和意境的产生。宗白华在《艺境》中提到:“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3]意境是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它从根本上打破了“心”与“境”的对峙,取消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隔离,通过心与境、情与景、言与行、主与客之间的相互交融,达到对人生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所以最高的艺术,是以最高的人格为对象的东西。”[4]意境与庄子的理想人格呈现出互相映射、互相涵养的关系,人格因意境而高大,意境因人格而悠远。

2.3对自然、平等、自由的追求

庄子审美精神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然的无上推崇,这里的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存环境的自然,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二是指人的行为意识、主观心态方面合乎自然,自然而然、随性适意。不仅人的发展应该顺应自然,其他的客体也应该让其自然的存在。人类爱护万物的最好做法就是让万物成为万物自身,这是对万物最大的爱,也是自然界和谐发展的原理,也是对人自己最大的爱。

庄子推崇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存在,而顺其自然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万物的平等性。庄子在《齐物论》里有句名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就寓有平等的内涵。当世界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存在,一切才能合乎自然的发展,才能和谐的共存。而当代社会,人类总以世界的主宰者自居,以为一切皆可为我所用,一切皆应被我剥夺,殊不知是破坏自身的生存环境,加速人类的灭亡。

精神的自由、自主、自足,是庄子的审美精神里最令人心驰神往的瑰宝。心的作用、状态,庄子即称之为精神;既是在自己的精神中求得自由解放;而此种自由解放的精神,在庄子本人说来,是“闻道”、是“体道”、是“与天为徒”,是“入于廖天一”;而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来,正是最高地艺术精神的体现;也只能是最高地艺术精神的体现。[5]

3.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影响

当代社会人们的功利性太强,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水平越来越优越时,生活质量却在下降,个体的完满生存有很大的危机,审美价值、人生信仰的模糊不清,造成精神生活普遍出现严重的匮乏。为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圆满,当下的我们更需要从庄子的审美精神中汲取资源。

当代人大多忙于追名逐利,疲于认识外部自然虽然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带来生存的负面效应。人一旦追求极端就会失去内心的平衡,使个体趋于浮躁,很难保持心灵的平静,很难以审美的态度看待生活。庄子倡导不物于物、游心物外,不为繁杂的文化观念所羁绊,才能对生活作审美的直观体验,获得精神的自由。

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由此而成就艺术地作品;而庄子则由此而成就艺术地人生。[6]

艺术与人生不可分割,人生是艺术生发的肥沃基源,艺术又以美的涵养丰富人生。宗白华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7]强调主体心灵境界的空灵,达到心无世俗挂碍,生命之美自会呈现出自由灵性的光辉,人生和艺术形成同一的生命律动。

我们当以庄子的审美精神作为对艺术人生的指引,将生命的过程当做是艺术品的创造过程,摒弃俗世凡物的执迷不悟,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将生命的境界升华为审美的境界,才能缔造一个广阔无垠、平等自由的美丽人生。

注释: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44页

[2]黄君亮. 庄子的艺术精神,[J]. 齐鲁学刊, 1991, (04)

[3]宗白华. 《艺境》,[M].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第5页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49页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54页

绝版的周庄范文第4篇

特新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香港,以从事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贸易和制造业解决方案为主,很快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并于2000年在新加坡上市,拥有员工近4000人。2005年,特新引进日本的干粉电子照相技术和高精度LED显影技术,并在中国工程师的研发下,将其中的电脑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形成目前全新的电子操控台,机械部分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印刷机的整体设计也进行了创意式的改进,并于2008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QPress B2五色数码印刷机。

同年6月,QPress首次亮相全球最大德国德鲁巴(Drupa)印刷及纸业博览会,时为全球最大的B2平张数码技术瞬间在展场引起哄动,同业争相询问,加强了特新的信心,从此,特新正式走向图书印刷出版行业。2009年12月,特新成立东莞庄梓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庄梓),主营彩色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业务。2010年5月,特新在香港成立庄梓图书有限公司,进军网上书店(ibooks.hk)和网上出版(ipublish.hk)业务,实现了印刷――出版――零售三位一体。这宣告了特新从固有的科技型企业,开始发展新形态出版事业。

“‘庄’者,端严肃敬之意,‘梓’者,印刷也。‘庄梓’,就是尊重印刷,尊重图书。”特新企业有限公司宋诗逸董事说,“特新之所以会涉足图书行业,正因为自己研发的相关印刷技术,将带给图书印刷新的理念。但目前特新对图书行业还不是很熟悉,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在他的热情引导下,我们参观了宽敞的厂房,洁白的机器设备,忙碌的工人。笔者平生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大工厂,心中万千感慨。

数码印刷的完美选择

“自1993年全球出现第一台数码印刷机以来,数码印刷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数码印刷更是一个充满机遇、增长迅速的市场。近几年来,各大数码设备生产厂商也不断的开发新设备,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数码印刷设备的打印尺寸为A3。”据宋董介绍,“我们研发并主营的QPress彩色数码印刷机,是全球首部正度对开数字印刷机,B2尺寸的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设备拥有精美的打印效果、优秀的打印速度、大尺寸的印刷幅面以及模块化的设备结构,它让数码印刷有了一个完美的选择。”

“此外,正正是B2的尺寸,1200x1200的分辨率,它让按需印刷实现了价格和质量双突破,一本图书,哪怕是要印50本或100本,单本的价格都能控制在二、三十元,定稿后24小时即可付运,QPress绝对可以解决数码印刷的很多问题。”对此,宋董无限自信。

据介绍,QPress B2五色数码印刷机是在国内生产的唯一最大单幅,具有个性化的印刷机。同时,它是传统印刷的补充;它能短、平、快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是节能环保的印刷设备,代表了中国短版印刷技术的新高度。

当按需出版的成为一种趋势

如今的e时代,当电子阅读、数字出版等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传统的纸质出版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印刷产业更是首当其冲。难道如周浩正先生所说的:“纸本书的时代,只剩下1826天?”虽然对出版行业还不是很了解,但宋董还是有他的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在新兴媒体的影响下,图书出版将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facebook,博客,网志,形形式式的互联网文章,最终都可能结集出书,图书出版将出现类别多、作品多但印量少的态势,未来一本图书的印量可能只是50本,甚至是一本,那图书出版业者如何提供一个既省钱又方便的服务呢?这将是当下图书出版业者首要解答的问题。

针对当下的问题,宋董认为未来的出版将形成两大趋势:一是编辑职业化,信息化时代,忙碌的人们根本无暇顾及各类丰富的信息与资源,更谈不上如何筛选,这就需要“编辑”,让人们能够在最有效的时间,吸收到最丰富的信息;二是按需出版,即个性化出版,每一本书的出版将不限制时间、不限制数量,而是根据出版社、作者、读者的需求,甚至作者和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助出版。而按需出版的出现,就必然要求印刷必须做到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必须要个性化,必须要变革!而庄梓所推出的这种印刷技术,正好适应了这个时代的要求。

“‘一张起印,张张不同;按需出版,印艺无限!’这是我们经营的理念。”宋董说,QPress B2数码印刷机是以“少量印刷”为出发点的,在50~500册的范围内,可以将印刷成本控制到最低。“当然,这个印刷技术也存在它的缺陷,在‘大量印刷’方面,它的单价就会变得很高,我们正在努力研发有效解决的方案,这也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

因此,宋董提议认为:“QPress数码印刷机与传统书刊及商业印刷可以联手,并融入传统印刷业务,根据胶印和数字印刷的商业机会,将重点扩大到内容价值链的所有领域。利用混合工作流程,传统印刷企业可以在保持现有传统印刷方式的基础上,将数码印刷方式整合到传统生产中,从而可以在接到印刷任务时,进行灵活的活件分配与生产,在实现快速高效生产,成本节约和利润提升的基础上,以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传承中华文化抢救绝版图书

拥有众多优势的QPress B2数码印刷机,它又是如何诞生一本书的呢?它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流程?需要多长时间?带这种种疑问,笔者也走进了庄梓印刷公司的厂地,在宋董的配合下,我们见证了一本已经绝版的图书再现的过程。

绝版的周庄范文第5篇

,给予了在自然与社会之重重制约下的人生,以自由的希望、美妙的向往,对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庄子;逍遥;物欲;超越

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追求自我心灵的形上超越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脉络。在这个以心灵超越为旨归的思想体系中,心灵的自我超越则是庄子哲学的内在核心。

一、庄子人生哲学的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力图在乱世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他一直都在思考关于人生的种种困惑。那么在庄子看来人生在世为什么不自由,或者说又有着哪些束缚?

首先从庄子所处的时代来看。庄子大体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时,一方面社会正处于激烈动荡之中,诸侯战争,道义被暴力代替。另一方面正值百家蜂起的黄金年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士”阶

层大量出现。庄子表现出来更多的是愤怒与无奈,他选择了“无用”与贫困。同时,当时的政治统治严刑峻法也压制着个人自由。这种束缚是外在的。

其次束缚人不自由的最主要的方面是人的精神方面。仁义道德本身是社会文化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产物。但庄子比常人更具远大目光,他看到了当仁义道德被推向极端的时候对人心灵的束缚。于

是庄子把仁义是非比作严刑峻法,强调了道德理性和教条对个人自由的约束。

最后是世俗功利目标对个人自由的拖累。我们需要物质,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反过来走向另一个极端异化,为了外在的东西不择手段,没有摆正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将其位置颠倒。由此就会出现人的心灵

不自由。

二、逍遥人生中体现的对物欲的超越

“逍遥游”并不是指形体上的自由,而是指心灵上的自在;同时,“逍遥游”不是指纵情任性,而是要通过心理上不断的修养才能达到的。因此,可以说对心灵超越的追求才是庄子哲学的核心。

(一)对名誉的超越

名誉,它体现着社会对人的尊重以及个人的自尊。而庄子追求的是“无名”的目标,也就是忘记荣辱,褒贬由人,庄子认为名誉的称谓得到了,却丧失了自己真正的人格。

庄子垂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曰:“愿以境内累矣。”但见庄子“持竿不顾”,并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借“尧让天下于许由”而许由不为天下之名所动,不越俎代庖,表达

“名者,实之宾也”;更有藐姑射之神人,磅礴万物,不以物之功为事。庄子认为声名荣誉并不只是外在的一种称谓,更有它最实质的内容。古今多少人为了得到那所谓的显赫声名,不惜丧失自己的人

格,有以物资贿赂之,更甚者不管外在的是好的名声还是差的名声,不择手段后终归是声名远扬了。庄子所谓“鹪鹩巢林,不过一枝”说的也就是人存在的知足常乐的心态,并不是说绝对地摒弃一切的

荣饰,而要去追求的是实在的名誉,以及一种满足的状态。

(二)对功利的超越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变的大舞台,其中很多人陷入物欲的迷茫中不可自拔,不仅看不到自己存在的周边环境,甚至也逐渐迷失了内心的本原面目。《庄子・山木》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见得而忘其

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说的也就是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会随之而来。同时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反而会觉得会受其所累,“小人则以身殉利”。①而“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②批判的也就是利用不正当手段来获得利益。庄子“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③并且认为颜回是知足的,所以他“无累”,表达的也就是对贪得无厌,不知收敛的世人的摒弃。

“无功”也就是不讲功名利禄,不一味的追求外物。对于那些以“”换来的荣华的深恶痛绝,希望挣脱名利的束缚,正是对“无功”的反应。

(三)对财富的超越

庄子的人生际遇中的一点特质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关于庄子的“穷”。庄子所谓的“是贫穷而不是潦倒”在人生哲学中有很大的意义。“君子穷而不倒”,由此穷正是庄子的本色,亦是庄子功夫的起

点。“穷亦乐,通亦乐”,不是因为贫困与通达而快乐,而是因为他领悟了这其中的“道”。庄子并不是说财富是完全不必追求的,他也曾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做过漆园吏之类的小官。但他更注重的是个

人的精神修养,“不利货财,不近贵富”,④“不荣通,不丑穷”,⑤要去追求的是自己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相吻合,顺应社会发展,从而保全自身。庄子蔑视权势利禄,追求独立自由人格和逍遥自

适生命境界的精神,使得中国文人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有了另外一种生命追求。

在庄子看来,列子有待于风而行,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由此,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庄子高举弘扬心之主宰性的大旗,他呼吁“物物而不物于物”,认为人应

该在物的面前保持自我心灵的主宰性。庄子认为,一旦人的心灵摆脱了世俗的困扰,超越了自我,而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就实现了心灵与道的融洽如一,就达到了最高的自由。

三、物欲超越的现实启迪

对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谈到庄子,一般除了强调其浪漫的想象和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外,往往还会补充诸如“庄子的这种绝对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也显得消极”之类的评价。其实,

我们完全可以在不绝对夸大其思想的消极方面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积极因素,从而加深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

在庄子的文学著作中,庄子教会我们对事物、甚至生命自身有了更本质的认识。就像陈鼓应先生所言:庄子的逍遥并不是出世的,而是寄沉痛于悠闲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庄子思想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

。单从表面现象来看,庄子的逍遥思想确实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让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但实质上,庄子的逍遥不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而是对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他轻视功名利禄,这种人生态

度在今天更是难能可贵。庄子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因为他提到“顺物”,只有“顺物”,把握了客观必然,才能赋予自由以现实内容。而“游心”则是打破知性的遮蔽,认识事物的必然。庄子并

没有舍弃这个世界本身,而是追求心灵的超越。

从庄子哲学中,我们也能够理性地看待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当行动受限制时,我们可以在思想上到达发挥想象力,获得精神的自由;从思想方面来说,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虽然说行动与思想不是一

个层面,但却是关联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庄子的思想从现实层面来说,有很多值得去批判的方面,这在现实层面是苍白无力的,没有特别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精神层面来说,庄子的逍遥哲学启

示我们不必为荣华富贵而存心任性,不应当因为穷困而趋从世俗。不为外物所烦扰,要超越世俗和名利的羁绊,保持淳朴的本性,而不随波逐流。正如崔大华在《庄学研究》一书中说:“贫穷常给人的神以两

种完全不同的影响: 它是一种沉重的压力,使人的精神萎靡,颓废下去;它可能是一种净化、激化剂,使人的精神高洁、超脱起来。庄子显然是属于后一种情况。”⑥

参考文献:

[1]吴怡:《逍遥的庄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陈引驰:《庄子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傅佩荣:《庄子心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5]王德有:《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注解

①曹础基:《庄子浅注・骈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5页。

②曹础基:《庄子浅注・列御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3页。

③曹础基:《庄子浅注・天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3页。

④曹础基:《庄子浅注・天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3页。

相关期刊更多

全国新书目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新闻出版署

南腔北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美术向导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