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集与并集

交集与并集

交集与并集范文第1篇

一、学生分析

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阅读能力欠缺,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初中成绩论。

二、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交集与并集的求法。

2、地位和作用:本节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集合之间的两种运算——交集和并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在后续的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恰当使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集合语言来描述相应的数学内容。有了集合的语言,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我们的思想。所以,集合是整个数学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能用数轴和Ven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掌握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求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德育目标:通过对集合符号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符号表达能力,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点与难点(特点):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的概念,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求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符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既吸引了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透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贴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 类比发现法。通过让学生类比实数加法运算引入集合间的运算;

(2) 图示法。利用Venn图和数轴让学生理解集合的交与并。

(3) 练习巩固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要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 观察分析法

(2) 练习巩固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5分钟)

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两个实数可以相加,例如5+3=8。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老师直接点出课题。+实例分析:请同学们考察下列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D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图示,让学生的回答达到这样两个层次:

(1)集合C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

(2)集合D由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

2、抽象概括、给出定义(5~8分钟)

在给出学生交集、并集概念的文字叙述之后,并给出交与并的符号。让学生试着写出集合。

3、通过两个例子巩固定义(5~8分钟)

例1是较为简单的不用动笔,同学直接口答即可;

例2是必须动笔计算的,并且还要通过数轴辅助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这两个例子的解决,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体现出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对交集、并集进行再认识(5~8分钟)

利用Venn图归纳,总结出交集、并集的性质让学生利用交集、并集的概念,理解推导,利用Venn图理解交集、并集性质,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5、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定义和性质。(1~2分钟)

交集、并集的定义、性质研究完了以后,设计“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拓展探究”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要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6、课堂小结(3~5分钟)

应先由学生总结,然后老师补充总结:

1、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2、借助于数轴或Venn图来求交集和并集。

交集与并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产业集群;组织本质;中间性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320038-02

产业经济是由许多行为人、社会制度结构和自然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所组成的大系统,对其研究则“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将概念体系组织成由子系统构成的结构”即构建经济学的分析逻辑。对高新产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如果仅是停留在对其组织属性界定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归纳产业集群系统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组织特质,推演其组织本质属性与集群组织的经济特征,使产业集群研究从经济现象的归纳向组织范式分析过渡。

1 产业集群组织分析的逻辑起点

1.1 经济组织的基点-分工与交易

“经济组织及其不同的经济特征一直学术界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关心的重要议题”。主流理论对经济组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组织,并逐步形成了庞杂厚重的企业组织理论。要研究产业集群这一类全新的组织形式,必须从经济组织的基点着手。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社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因而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组织的核心问题。经济组织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市场的选择,且基于效率原则不断演化。显然,分工的产生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组织的出现,经济组织是选择的结果。

关于分工如何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而演进以及交易成本和专业化分工如何对经济组织进行选择,杨小凯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一书中有着精辟的论述。基于分工的生产和交易是一切经济组织的共同特征;所以说,对生产特质与交易特质的分析是研究经济组织的逻辑起点。本文对产业集群组织本质的研究也是基于分工和交易两个维度逐步展开的。

1.2 产业集群生产特质

有关文献研究认为,产业集群“包括一系列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比如,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产业集群组织内部的生产企业依托产业链形成网络化的生产结构。有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区域的企业间存在着“后向-前向”和“需求-成本”两种关联效应,而这些关联效应使企业生产行为在空间上的集中得到不断巩固扩大,集聚的优势也得以加强。显然,企业集聚的动因是生产,在“集群式”模式下,实现整体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集群范围内各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态势与企业科层的不同部门间垂直或水平的协作关系在生产功能上是一致的,在生产流程上对产业关联和工序衔接的要求上也存在着极大的相似。然而,产业集群具有“弹性专精”的分工生产特征。由于专业化分工的存在,各企业组织形成了不同的比较优势。不同企业的生产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差异,彼此间存在着优势互补的要求。产业集群实行的是柔性化的分工方式-弹性专精:不同企业占据不同的价值链与供应链环节,这使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具备不同能力,生产能力异质性企业面临着自给自足和专业化协作之间的选择,其最优选择就是根据自身的专业化优势与生产能力特长参与产业集群的内部分工。事实上,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方式弥补了单个企业在生产生产能力与规模上的不足,形成集群整体的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许多小企业在整个集群的分工体系中将自己定位于产业价值链的某一特定环节,这样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又能够使之在技术及工艺方面谋求自己的特色,进一步深化了集群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进而形成产业集群的范围经济。此外,由于企业的集聚性生产,形成集群范围的经济外部性。很明显,产业集群的这种由于专业化分工获得的优势与单一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存在着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特质使得集群组织对企业科层生产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

1.3 产业集易特质

企业等组织形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内部组织成本,交易费用的存在使企业成为市场组织的替代形式。产业集群内部仍然以市场交易为纽带。集群内部企业是以交易活动为纽带联结而成的松散组织,一样存在着包括信息搜寻、谈判、监督等在内的交易费用。集群内部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彼此间并没有支配或者依附关系,都是以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集群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集群内部企业间的“需求-成本”联系和“后向-前向”联系完全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企业间的协作与竞争行为也完全是市场化运作,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存在着交易成本。很明显,市场交易是产业集群存在和运行的基础,产业集群具有非常分明显的市场组织的交易特征。

产业集群也是“一种减少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原因之一,产业集群呈现明显的地理集聚性,地理区位上的集聚,使得集群内部的信息的获取与搜寻成本、合约的谈判与执行成本以及运输成本都低于集群外部。此外,集群内部又很容易形成一种本地化网络,网络内的企业有着相似的产业背景和技术轨道,使得集群内企业具备相对而言比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这会极大地提高集群内的多边学习和技术扩散效率,进而有利于技术和知识的群落内部传播。尤为一提的是,集群内生履约惩罚机制使得内部交易的监督成本很低。集群内的企业间由于长期的协作关系,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集群文化,并以“潜规则”和声誉机制等形式为集群内部组织成员共同接受;集群成员会依靠对其他成员声誉的判断来决定对其的信任度,如果有企业成员私自破坏集群的潜规则,其不良声誉带来的潜在损失将会很大,甚至有可能被整个集群所抛弃;可以说,产业集群内部成员所共同维系的声誉和信任机制能够极大地降低信息非对称所引致的内生交易成本。

2 产业集群的组织本质

2.1 中间性组织的稳定性分析

资源配置的多样性制度安排是经济活动复杂性的重要体现之一。由此,近年来涌现了大量探讨企业间经济活动制度安排即网络组织的文献。把网络组织作为组织协调生产活动的中间性组织,最受质疑的是其组织方式的稳定性。有分析认为,中间性组织并未取得与市场和企业相提并论的地位;相反,中间形态的组织形式并没有解决企业科层与市场交易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这种中间性组织并不稳定,非常容易向完全的市场或企业科层形式转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中间性组织内部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机会主义的盛行会使网络组织内部产生各式各样的交易成本。有研究人员甚至提出,同一产业链上的多次交易有可能使效率的损失更多,也就是交易费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全球化,诸如分包制、战略联盟、集群生产等各种网络组织蓬勃发展,理论界开始探究起中间性组织发展的更深刻的根源。理查德森从互补性活动的角度为网络组织的存在提供正式的理论基础,认为企业采取网络安排的基本原因之一是企业双方对同一资源的相互依赖;与此同时,企业不可能拥有所必要的所有能力,客观上需要企业间的能力互补,其结果就是产生企业间各种中间组织形态。拉森和威廉姆森把影响规制结构的三要素与资源依赖的观点结合起来,并用特定资源依赖替代资产专用性。1)在行为者之间低信任程度和低内在化成本的情况下,不确定性、特定资源和交易频率依赖程度越高,资源配置越有可能由企业科层组织协调;2)在低外在化成本情况下,不确定性、特定资源依赖程度和交易频率越低,资源配置越有可能采用市场机制来完成;3)在召集成本较低和内在化成本较高或行为者之间信任程度高的情况下,不确定性、特定资源依赖程度和交易频率越高,资源依赖协调越有可能由企业间契约型网络组织形式协调。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凡是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中间性组织形态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组织稳定性,应促使其成长发展。郑亚莉认为在充分监督条件下,中间性组织内部企业合作是可持续的,组织整体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2.2 产业集群的中间性组织属性

产业集群组织虽然具有市场形式的交易特质,但却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内生的交易成本;虽具有科层组织形式的生产制度安排,却又对科层组织的僵化生产模式产生偏离。产业集群则秉承了中间性组织的特质即集群组织用较低的组织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一体化程度,同时,用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较高的交易市场化程度。产业集群与纯市场相比,牺牲了激励而有利于各参与人之间的协调;与企业科层相比,牺牲了统一性而有利于更大的激励程度,因此说,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具有较高的交易频率和交易确定性,同时,由于彼此间产品、技术的配套关系,资产专用性也高于纯粹市场组织方式;所以从产业组织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3 产业集群组织的一般特征

产业集群组织形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节约分工经济所引致的交易成本的种适应性组织制度安排,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不同于企业科层和纯市场组织的经济特征。

3.1 产业集群组织的经济效率特征

产业集群组织融合了市场价格机制协调的灵活交易优势与企业组织分工的计划性生产优势,在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弥补了科层的组织刚性和由此带来的效率损失。首先,集群内企业成员间相互作用,通过外部劳动分工而不是内部等级体系,安排各自的生产活动方式,是类似于“生产联盟”的经济组织,它克服了一体化生产带来的管理成本。其次,集群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信息不对称较低,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失灵,缓解了交易费用增加的趋势;此外,集群成员间基于价值链的分工和交易行为相对透明,集群成员对各自行为控制具有共同的潜规则约束,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政府干预的失效。

3.2 产业集群组织的网络结构特征

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通过经济交易活动和生产协作关系构成纵横交叉的网络结构。集群企业通常在地理上集聚,形成密集的企业群落,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产业集群区域里,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大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理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网络,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专业化以及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而产生的,是市场竞争环境中经济组织演进的一种结果。

3.3 产业集群组织的网络创新特征

创新是知识创造、转化、应用以及商业化推广的全过程。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网络创新特征。1)产业集群网络是天然的、优秀的创新空间。创新理论和实践表明,成功的创新需要不同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公司不可能孤立地创新。集群组织内部拥有通畅的知识和信息流动渠道,对于技术与知识的内部流动有促进作用,这都有利于创新的形成与创新成果的本地化快速扩散。2)集群组织内部存在创新协同效应。集群内的大多数创新活动都涉及到众多的行为主体,产业集群网络中两个“节点”一旦发生联系,它们之间的信息和知识即会在联系中实现交流:带来新的学习知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激发新知识新信息的产生,产生获取信息的机会,产生新思维交叉。

3.4 产业集群组织的契约协调特征

产业集群虽具有较稳定的组织形态,却不拥有企业组织的权威性。指令性的生产计划和资源转移在集群内部是行不通的。由于集群网络是由众多企业或个人构成,他们之间仍需要以市场交易为纽带。因此,产业集群的组织协调就需要依靠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市场契约来进行。集群内的交易行为并没有因为处于同一个组织而彻底改变组织内部信息不对称情况。因此,集群内部交易主体无法就影响各方关系的全部未来事件达成一致,也无法对缔约以后的各方行为进行完全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3.5 产业集群组织的资产专用性逆转特征

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其生产性价值的条件下,一种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或被其它使用者使用的程度。资产专用性的产生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随着分工的加深,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趋向提高。集群组织内部主体存在着比较细致的分工,资产专用性程度应该很高,然而,集群组织内部却产生了资产专用性逆转效应。而资产专用性逆转是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组织内部专用性资产的专用程度出现降低。集群组织中之所以出现资产专用性逆转效应,其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在集群组织内部,多数的生产环节有很多生产个体,在多个买方对多个卖方的本地化市场格局中,很多原本是专用性资产发生了“通用化现象”,也就是说,对于集群组织外部而言是专用性的投资或者专用性的技术,而在集群组织内部反而没有十分明显的专用性特征。比如,在一个高科技产业集群中,企业通常拥有一些高精尖技术,并且依靠专用性技术获得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在外部市场的竞争优势。然而,在集群区域内部,很多技术却并不是如此高不可攀,有些集群外部看来十分复杂的技术在集群内部却成为通用的一般性技术。其二,集群中资产专用性的转化限制被打破。产业集群组织内部某些企业可以共同使用一些比较昂贵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一些行业特征强的专用性资产,部分抵消了专用设施购置的沉没成本。

总之,产业集群秉承了中间性组织的特质,即用较低的组织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一体化程度,同时用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较高的交易市场化程度,它是一种介于科层组织与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参考文献:

[1]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以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18-125.

[2]李凯、李世杰,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与治理机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

[3]朱华晟,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以浙江嘉善木业集群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3):106-112.

[4]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

交集与并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交通工程;实施策略;质量控制;交通流数据;定性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5-0040-03

常规意义下的质量控制是针对交通流数据进行属性分析,就其中的错误、不规则时间点和丢失信息进行修正和补齐[1],并且融合多源信息尽可能提高数据的准确程度,上述范畴的质量控制属于针对采集得到的交通流数据的后期处理,更多的停留在定量层次上,因此未必能从源头上克服数据质量问题。除了从定量建模分析的角度来开发交通流数据的质量控制技术以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定性手段来预先保障交通流数据的质量,从数据采集端预先解决数据质量问题。比如确保选择最适合的检测器,使检测器系统性能最优化来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就是定性手段的一种。本文首先从交通流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着手进行分析,接着提出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总体思路,最后从技术、体制和政策3个层面提出有助于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实施策略与建议,作为实现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的辅助手段。

1 交通流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来看,目前妨碍交通流数据质量提高的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数据质量的定义与度量、数据检测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共享以及体制问题等,如表1所示。

2 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对策

以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着眼点,总结从源头上预先控制数据质量的对策,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分别从技术层面、体制层面和政策层面对交通流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和总结。

2.1 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的数据质量控制的定性解决对策和措施包括:数据质量的实质和度量指标、遴选最适合的检测设备、数据质量的敏感度研究、对现有质量控制方法的集成和综合等。

1)数据质量的实质和度量指标

首先需要对数据质量在定性层次上给以更加准确的定义。Strong等人将数据质量定义为“对于数据信息使用者的满足程度”,并指出这是一个宽泛的数据质量度量标准。English等人则进一步指出“数据质量是对于工业过程中的各类需求的满足程度”,并将数据质量定义为“始终如一的满足工作人员和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个定义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针对不同的需求主体具有不同的含义。可见,交通流数据质量的实质表现在:交通流数据质量是交通流数据对于各类交通应用数据需求的满足程度,衡量交通流数据质量需要明确其对应的数据需求。

在明确了数据质量的实质以后,为了进一步全面的衡量数据质量,制定下列数据质量指标,如表2所示。当然,还有若干其他数据质量指标适用于某些具体的交通数据应用。但是,上述6个指标是评价交通流数据应用中数据质量时所用到的最为基本和有效的度量标准。

在实施过程中,建议根据上述6项质量度量指标的内涵分别建立对应的定性和定量标准,以便实现针对不同的采集环境下得到的交通流数据的全面度量,并且将生成的数据质量报告纳入元数据标准中。

2)遴选最适合的检测设备

质量控制强调数据质量,这需要确保选择最精确和最有效的检测器进行采集,并且使检测器系统性能达到最优。综合来看,首先,作为目前市场主导的环形线圈检测器具有良好性能和检测交通参数的能力;其次,微波检测器在主要特性和所测得的交通参数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并且价位适中,是环形线圈检测器的良好代替品;再次,视频检测器检测交通参数的多样性,是其它检测器不能比拟的,并且精确度较高,但其价位较高是影响它普及的主要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建议以不同类型检测器的特性分析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的应用条件和环境制定更加具体的适用检测器的遴选顺序,具体的应用条件和环境包括:交通应用类型、天气和环境条件、所采集的交通参数的类型要求等。

3)数据质量的敏感度研究

由于不同的交通应用类型对数据质量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建议开展数据质量的敏感度分析,阐明不同的交通流数据质量水平和指标,包括准确性、完整度、有效度、时效度、覆盖度、可用度等六项度量指标,与具体的交通应用类型的关联和影响程度。另外,基于敏感度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明确对应于每类交通应用的数据质量的基准要求。

4)现有质量控制方法的集成

目前,各交通部门使用的数据质量控制软件通常是基于自行开发的算法而开发的,建议针对现有质量控制方法进行集成和综合,并且针对各类交通应用中的与数据质量控制有关的管理方法进行集成,最后在此基础上投资和开发更高水平的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领域的通用软件,这将增强各不同部门间的技术与经验的共享与合作。集成后的成果包括针对所有交通应用类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算法,以及用来保证高质量数据的数据管理方法。

2.2 体制层面

体制层面的数据质量控制的定性解决对策和措施包括:交通数据采集中的数据和资源共享、数据采集技术的人员培训、案例研究的开展、检测器设备成本的生命周期分析、检测器信息数据仓库的建立、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指南的开发等。

1)数据和资源共享

在不增加预算的前提下,各数据采集部门若要进一步满足用户数据需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解决对策就是加强各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但共享仅限于原始数据,不同机构要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数据质量分析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建议制定针对交通数据采集领域内的数据和资源共享原则,包括不同部门间的设备共享、数据共享、以及人员和投资方面的合作策略,尤其应该包括政府部门和私有部门间的资源共享的实施计划,以及对私有部门采集的数据进行评价和校验的指导原则。

2)数据采集工作的人员培训

由于交通数据检测设备的复杂性,进行人员培训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必要途径。随着先进的波频和视频式检测器的软件和硬件的飞速升级,安装和维护人员不仅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术,而且要对检测系统的各式各样前沿技术保持足够关注。在实施过程中,建议开展交通采集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包括检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常识、数据质量控制的技术培训、相关数据管理技术的培训、数据采集工作的元数据和工作文档的记录等。

3)数据采集设备成本的生命周期分析

建议开发一套计算数据采集设备成本生命周期的算法,设备成本包括购置费用、安装费用、培训费用和维护费用,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将对覆盖度和其他数据质量指标造成影响。对数据采集设备成本生命周期本质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制定交通数据采集工作和投资的规划,这将促使各交通部门关注数据采集设备的成本生命周期,并且进一步关注各类更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开发质量度量指标与设备安装和维护之间的关系函数。

4)建立数据采集设备的信息数据仓库

建议开展数据采集设备信息的数据仓库的建立工作,验证将要投放市场的新设备的功能,并且引导针对新设备的独立的精确度检测。基于所建立的数据采集设备信息的数据仓库,有利于明确各类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质量间的关系,对各类数据采集的创新技术进行验证,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交通应用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处理提供辅助决策。这将有助于交通部门根据其应用类型、预算和环境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检测器配置。

5)开发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指南

建议开展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指南的开发工作,其中包括:针对各类数据采集设备安装与维护方法进行横纵向的研究分析;确定数据采集设备的精确度以及其它校准指标的标准测试方法;制定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地点的选择策略;提供设备安装时所必须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指导;制定设备维护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2.3 政策层面

政策层面的数据质量控制的定性解决对策和措施包括:制定计算交通数据质量指标的度量标准、质量控制实施试点的开展、推行创新性的合同方法、制定有关数据采集标准等。

1)交通数据质量的度量标准制定

建议开发计算交通数据质量指标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其中包括针对各类不同的应用和集成水平的数据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除此之外,指导原则还应该包括应用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案例研究;数据质量指标要求;提供记录数据质量的元数据的规范和流程;估计计算质量指标所需费用。

2)质量控制实施试点的开展

建议选择试点单位开展质量控制的策略实施工作,目的在于总结各交通管理部门的提高数据质量方面的工作和成就,并且对数据质量提高后得到的投资回报予以评价。

3)创新性的合同方法

建议推行创新性的合同方法用于交通数据的采集,合同中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交通部门将部分责任分担给运营商,比如设备的维护、数据的采集,交通部门按照一定标准对承担方的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验收。

4)相关的数据采集标准的制定

建议制定相关的数据采集标准,例如数据的存储格式标准,这将是保证交通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标准化进程能够增强所采集数据的质量和精度,减少不同机构和部门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工作量,并且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虽然,在标准化初期可能会带来设备初始费用的小幅增加,但长远来看,对数据采集领域的技术进行标准化将是大势所趋。

3 结论

鉴于目前针对道路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层面上的定量建模分析层次,本文提出在交通流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定性手段来预先保障交通流数据的质量,研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策略,为现场交通流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从而期望在数据采集端预先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在研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策略层面上有不少文章可做,本文提出了质量控制定性对策应关注的若干方面,由于定性对策关乎从源头上解决数据质量的问题,因此其意义重大,建议制定相关的数据采集的标准和共享制度,并且选择若干交通管理中心作为示范点,对所提出的数据质量控制对策进行尝试。

参考文献

[1]姜桂艳,榱晖,张晓东,王江锋.动态交通数据故障识别与修复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1).

交集与并集范文第4篇

2017年是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元年,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央企集团应加强内部对碳排放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明确统筹管理部门,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建立集团的碳排放管理机制,制定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方案”。对于集团公司来说,通过集中管理模式、或半集中半分散式管理模式,形成统一管理归口是集团公司应对全国统一碳排放管控的必要手段。如果由基层单位分散化管理,将导致集团碳排放权管理整体效率低下,碳交易成本高,甚至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从目前碳市场治理结构来看,存在国家-省市两级,发改-企业-行业三重维度,如果不形成统一归口,很难形成话语权,反而受制于多个管理部门角色与视角差异,陷于被动;相反,如果集团形成统一管理归口,可以在政策倾斜和应对碳交易市场风险时形成有利局面。从国际与国内碳交易试点经验看出,只有形成统一的交易管理归口,聚集交易头寸,统一制定策略,才能形成市场主导地位,确保在市场定价中不被动,并且有能力实现自身经营预期。从推动集团节能降碳工作而言,不形成“数据-定价-技术-资本”四位一体的局面,很难对集团既定节能降碳目标形成推动作用,也无法充分利用碳市场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带来的机遇,并应对政策形成压力和挑战[2]。

2大型集团公司开展碳排放权指标交易管理的工作要点

2.1建立集团碳交易管理体系并统筹管理碳指标。借鉴欧盟碳交易体系(EUETS)实践经验,以及目前国内碳交易试点的交易管理实践,通过集团层面或分公司层面统一开展碳交易业务,同时指导下属企业完成碳排放履约。这样做的优势是可以发挥规模优势实现盈利或降低履约成本,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减排,并通过碳市场的妥善管理获得盈利。因此,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在实现集团碳资产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身碳资产在碳市场中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以有效降低履约和交易带来的市场风险[3]。2.2统筹管理抵消额(CCER)的开发与使用。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应合理制定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规划和进展,并统一规划CCER项目开发规模和进度,可以优先满足下属排放企业需求,兼顾目标市场碳交易经营需要。针对下属排放单位配额盈缺情况,确定需求与履约方案,根据市场价格趋势决定集团下属CCER项目和外购CCER数量配置。2.3借助碳金融工具,支撑集团相关业务发展。结合可行的碳金融工具(如质押、回购、大型减排项目债券融资、碳资产证券化、期货等),探索适合集团的碳金融发展模式,评估企业节能降碳、参与碳交易资金需求,确定资金机制与规模,最大限度发挥集团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创造资金价值。

3集团公司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碳排放权指标交易管理的目标

基于可靠的碳管理软件系统实施集团公司碳排放权管理,替代低效的逐级填表上报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内部碳排放/减排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集团公司内部历年基准碳排放摸底统计和未来的碳资产管理能力均有重要价值[4]。结合集团公司的管理需求,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碳排放权指标交易管理的目标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分级分类建立集团统一的碳排放基础信息库;包括碳资产总量及其地区分布、行业分布、重点排放设施情况等信息。(2)绘制重点碳排放设施的数据地图。(3)满足各单位碳核查、碳交易和信息披露的要求。(4)及时关注研究国家的碳减排政策和碳交易情况,为碳市场启动后的履约管理和交易管理作准备。(5)为集团内部企业转让配额提供信息,促进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配额的内部交易,降低企业发展的履约成本。

4集团公司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信息化平台功能建议

4.1控排单位(高碳)碳排放数据管理。(1)监测跟踪:从不同维度(年、月、分公司、行业、地区)对集团内下属控排单位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监测跟踪,并可导入历史数据、生产计划、减排方案等实现数据的统一精准管理。(2)月度数据填报与审核:根据集团内部精细化管理需求,进行月度数据管理,方便管理回溯,标记配额缺口,挖掘改善空间。对未按时上交的企业进行催报,同时进行数据的审核与交叉验证,如发现可疑数据,及时整改。(3)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管理:对控排单位的日、月、年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年度碳排放报表,进行碳排放数据的报告与披露。同时集团内部可进行对标管理和分析,根据控排单位碳排放数据库进行管理,对每阶段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将碳排放单位每阶段(按日或月)的煤耗、电耗、油耗、气耗、水耗作成曲线图,分析走势,归纳总结,作为控排单位制定节能降碳的数据基础。4.2减排单位(低碳)碳排放数据管理。对于集团公司来说,除了控排单位,还有可能包括减排单位。例如华电国际既有火电单位,也有众多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单位。对减排单位的生产数据进行按月收集和监测跟踪,统一规划CCER项目的开发和减排量备案,以便实现对抵消额的统筹管理。4.3碳排放权指标分配量预测与仓位预警根据控排单位各时期碳排放规律和碳排放趋势的分析,结合配额分配方案进行全年配额盈缺分析,当可能出现空仓时予以分级预警提示,并记录、报告预警,便于集团公司制定进一步应对措施和策略。4.4碳排放指标和抵消额的统筹管理。集团内部的碳排放权指标流转以及CCER抵消额的优先使用,可大大降低集团总体的履约成本。开发内部碳交易管理界面,用于内部买、卖需求的申报及撮合,可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同时也降低了手动管理的沟通成本及工作量。系统可根据集团配额及CCER碳资产分布情况,为每个控排企业计算出最优化的CCER使用和配额交易方案。4.5跟踪政策信息及市场价格。建立信息汇总平台,跟踪碳市场最新政策动向、市场行情,便于集团层面及下属单位能及时跟进当前市场走势、实时更新最新政策,规避由于市场和政策信息滞后可能导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碳交易的企业路径[N].中国海洋石油报,2014-10-17.

[2]宁彬.统筹能源环境管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N].中国石化报,2014-03-19.

[3]雷立钧,荆哲峰.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其实[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80.

交集与并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易费用;动态竞争;不完全契约;一体化理论

在建立企业集团的过程中,需要弄清楚企业集团存在与发展的经济学原因是什么。关于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大体上有四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基于动态竞争的战略管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一体化发展理论。本文分别从以上四方面加以论述。

一、交易费用理论

早期的交易费用理论创始人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可供替代的资源配置手段。在市场上,资源配置由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由权威关系来完成,当企业扩展至在其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与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方式或在其他企业内组织的成本无差别时就达到最优边界。其后的学者认为“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的出现是对市场机制的替代,并将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企业集团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垄断优势及多元化经营优势视为其存在的合理性解释。作为交易费用理论的追随者和发展者,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区分了交易的维度,使交易成本的分析具有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他从企业核心技术角度提出了企业“有效边界”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是一种连续生产过程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这个连续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之间如果通过市场交易关系相联系,就需要签订一系列的合约。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签订的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这就给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条件,这样就会导致专用性资产事前投资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会通过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把原来属于市场交易的某些阶段纳入企业内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成长就表现为企业纵向边界的扩展。

威廉姆森认为,根据交易维度的不同组合特征可以界定经济活动的不同管理机构;而交易契约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交易特征上的基本差异造成的。在契约关系的治理效率问题上,威廉姆森划分了三种不同的治理方式,与交易维度的组合特征相对应,它们分别是市场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和一体化治理,选择何种治理方式取决于维持交易关系(由不同的治理形式实施)的价值与治理成本的差值对比。尽管威廉姆森逐渐意识到由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经济组织实施的双边治理交易的常见性和重要性,但他并没有提供对这种后来称之为“企业集团”的复杂经济组织运行方面的分析。

当两个法律上完全独立的企业通过市场交换各自的产品或劳务时,会产生交易费用,它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费用。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企业有一种不断将相关企业一体化的倾向。但当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便会使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费用快速升高,产生规模不经济。因此,核心企业并不是把所有的企业都一体化,而是将某些企业作为其外部的组织,并通过资金、技术、销售等纽带与它们保持联系。这些企业仍然是独立的法人,但与核心企业又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即企业集团。

市场内部化理论可用来分析为什么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企业集团比单纯的市场交易更有效率。市场内部化理论主要是由巴克莱和卡逊等经济学家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不完善的外部市场机制造成了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术、知识经验等)交易的低效率,为提高这种交易效率,企业集团通过其有效的组织手段、行政结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市场机制是通过商品价格来传导信息、组织生产的。在外部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对某项产品的性能不了解等,相互欺骗的可能性就很大。越是信息不完备的市场(如中间产品市场),交易费用就越高。为避免相互欺骗和投机行为,交易者都需要付出很多成本。企业集团用内部各公司之间的行政协调关系部分代替了商品的交换关系,使买卖双方同属于一个行政组织,减少了相互欺骗的动机。在这种市场机制不完善或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行政组织来协调交易的企业集团显然比市场中的直接交易更能节约费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企业集团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可通过兼并,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将外部企业吸收为内部成员,二是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分化——子公司化来实现集团边界的扩展。在交易费用视角下,企业集团是存在合理边界的。

市场与企业集团之间的界限,完全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自身存在缺陷、信息不完备,在寻找交易伙伴、谈判价格、避免相互欺骗和投机行为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交易费用。加入企业集团(即核心企业的兼并行为)后,由集团通过内部的行政组织来协调成员企业的交易行为,可以节约市场交易成本,但其代价是增加了企业集团内部的组织成本和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当集团吸收某一企业成为集团成员后,增加的组织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之和小于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这种替代(即吸收该企业加入集团)是有效率的。当增加的组织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之和等于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集团达到最大合理边界。当增加的组织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之和大于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这种替代是没有效率的,不应吸收该企业加入集团。

单个企业与企业集团的界限,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治理成本和管理成本。治理成本是维持公司治理有效运作而发生的成本,它主要包括治理的组织结构本身发生的成本和治理活动的组织协调成本;管理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它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组织结构本身发生的成本以及经营活动的组织协调成本。单个企业内部靠行政结构来组织生产,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组织过于庞大而造成低效率,管理成本大幅上升,这时通过内部资源分化成立子公司,可以节约管理成本,但其代价是增加了治理成本和成员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子公司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管理向治理和市场转化的过程,即以治理和市场职能部分地代替管理职能。这种转化是否有效率取决于职能成本的比较,当某一子公司成立后,增加的治理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之和小于节约的管理成本时,这种转化(即通过内部资源分化成立子公司)是有效率的。当节约的管理成本等于增加的治理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之和时,企业集团达到最大合理边界。当增加的治理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之和大于节约的管理成本时,这种转化是没有效率的,不应将内部资源子公司化。

二、基于动态竞争的战略管理理论

从动态竞争的战略管理角度,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独立交易关系可被称之为“半结合”,基于半结合关系形成的战略则为半结合战略。半结合关系使得交易双方相互依赖,促进了信任的发展,并降低了一方利用泄露的信息的风险。拜德勒克(badaracco)认为,半结合战略有利于知识的流动,增加的信息分享将导致妥善处理差异性、复杂性与变化的更大能力,从而创造效益。保莫(baum01)指出:被拒绝参加网络的威胁(这意味着没有利用日益增长被分享的信息的机会),将能促进合作。公司采取半结合战略而不是结合或双方均不受对方影响的销售关系的原因还包括:成本和风险的降低;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增加灵活性;监督竞争者并使其保持中立。在小公司或追随者为何加盟企业集团的理由方面,塞门林革列出了三个明显的原因:可能寄希望于以后的增值而签订协议;和一家已经卓有声望的公司建立联系,可提高本公司的声望;由于组织或技术方面的依赖性而需要与大公司的战略保持一致。

企业拥有与之关联的另一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理由包括:第一,股权参与安排作为可信承诺,可激励有效的关系特异性投资从而降低立约和监督的成本。第二,持股安排可消除有关目标公司投资机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目标公司因信息阻塞而难以从外部募集资金的问题得以解决。第三,持股法人企业可以比其他持股者更有效地监督和影响管理,因为持股法人企业可能拥有一般投资者所没有的知识经验和营运技能。基于动态竞争的战略管理理论着重阐明了交易合作的必要性导致企业集团内部合作网络的存在,但并未涉及具体的合作方式及合作关系的维护问题。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

企业集团母公司与成员企业间合作关系存在的必要性是组建企业集团的参与主体加盟集团的首要条件,即企业集团内部网络性是集团成员能够获取增值收益的前提。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与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矛盾,兼之交易主体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状态的可能性,经济合同的完全陛是不可能的或成本极高的,因此通常是形成不完全契约,而不完全契约往往导致“敲竹杠问题”。当进行专用性投资时,只有与选定的对象进行交易,专用性投资才具有价值;一旦转换交易对象,专用性投资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因而专用性投资收益不反映在外部机会的价值上,这时投资方未能获取全部投资边际收益是由于重新谈判不仅产生盈余的再分配,而且导致外部约束条件起作用。因而,企业集团母公司与成员企业(或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易不能以契约形式的维持作为主要治理模式。

四、一体化发展理论

钱德勒认为现代企业的成长是在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相结合基础上成立起来的,而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纵向结合范畴。他还详细论述了美国现代企业早期的横向一体化过程:卡特尔——托拉斯——控股公司。一体化发展理论主要基于行业价值链的增值性和内部价值链的增值性,企业一体化发展的途径主要采取多元化发展(包括相关多元化和无关一体化)或专业化发展。

五、评价

相关期刊更多

现代交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社科院

经济视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大学

教练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