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鼻子一酸的作文

鼻子一酸的作文

鼻子一酸的作文

鼻子一酸的作文范文第1篇

那是一次班级排练舞蹈的事情。

起初,老师是把我们都安排好了,排成一个群舞。没有舞台表演经验的我们,真的太开心了,好奇心胜过了胆怯。

我虽然不太爱表现自己,但是也很喜欢跳舞,所以有这样的一个机会,那几天晚上都开心地睡不着。

眼看着开始排练了,我们在课外时间跟着老师一板一眼地学起了动作,觉得既有趣双好玩,整个练习的过程中,欢乐的笑声此起彼伏。

每次排练完回家,我都会在妈妈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练习成果,妈妈也很期待我的表演。

很快就到了要演出的日子,结果老师却把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叫了出来,她说现在发现跳舞人员不用那么多,而且我们几个个子比其他同学要高不少,会显得队伍不协调,所以她让我们退出。

可想而知,我们几个在听到这个决定的时候,眼泪都出来了,可是老师把道理事实都摆在那,我们也只能接受。

鼻子一酸的作文范文第2篇

核酸检测弄鼻子还是喉咙是自己选的吗?

一般都是根据采样机构的方式来,不用自己选,大多都是从喉咙采样的。

核酸检测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口咽拭子采集,另一种是通过鼻咽拭子采集,可根据人群需要独立选择。绝大多数人可以忍受口咽拭子的收集。

当棉签进入口腔时,一些人无法忍受恶心和呕吐的条件反射。他们可以通过鼻腔收集鼻咽拭子。

检查新冠病毒核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鼻咽试纸和咽拭子试纸。吞下试纸,主要是将取样棉签从口腔中伸出,涂抹样本。鼻咽试纸从鼻腔进入,鼻咽试纸进入更深的地方,有更多可接近的分泌物,但一个特点是容易引起剧烈疼痛。许多人哭着打喷嚏。然而,一些孩子不合作,一些老人无法忍受严重的疼痛。他们也可以用咽试纸取样。

核酸检测鼻子和喉咙哪个舒服点

相对而言,喉咙会更舒服一点

在核酸检测中,鼻子和喉咙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材料取自不同的位置,分别位于鼻子和喉咙的深处。疼痛程度的检测方法也不同。咽拭子取样的不适感较少,鼻拭子取样的不适感相对较多。因为鼻拭子取样需要一根长棉拭子穿过受试者的鼻子到达后鼻壁,这相当于咽部上方的取样。

当棉签通过鼻腔时,会对鼻粘膜造成摩擦或挤压,引起酸胀或疼痛,特别是对鼻结构异常的受试者,如鼻中隔偏斜、鼻甲肥大等,可能难以通过取样过程并导致疼痛。如有必要,需要将其换到另一侧进行检测。虽然咽拭子和鼻拭子的检测方法相同,但据统计,鼻拭子的阳性率高于咽拭子。

做核酸检测鼻子出血有问题吗

一般没什么问题。

有些人的核酸检测是通过鼻腔采样的鼻拭子进行的。使用长棉签来获取鼻粘膜上的分泌物。敏感的人在采样后可能有打喷嚏反射或流鼻血。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可以到耳鼻喉科检查。

鼻子一酸的作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整和素α5、β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粒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鼻息肉组织(13例)中整和素α5、β1含量及凋亡的嗜酸粒细胞,并与7例健康人下鼻甲黏膜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组;整和素α5、β1主要表达在嗜酸粒细胞,其次在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表面均有整和素α5、β1表达,而下鼻甲黏膜组只有2例有整和素α5、β1表达,两组标本嗜酸粒细胞中整和素α5、β1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治疗后鼻息肉中整和素α5、β1的表达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整和素α5、β1在鼻息肉中高表达,但对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尚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整和素α5、β1;鼻息肉;嗜酸粒细胞;凋亡

鼻息肉是鼻部的常见病,发病率1%~4%[1],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嗜酸粒细胞增多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也是发病的关键。组织对嗜酸粒细胞的清除是依靠自身的凋亡作用来完成的。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中整和素α5、β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鼻息肉嗜酸粒细胞聚集及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9月~2005年12月依据海口标准[2]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3例,均为Ⅱ型1~3期。男8例,女5例,年龄17~63岁,平均46.7岁。同时期住院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下鼻甲黏膜标本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39岁,平均29.7岁。

1.2 标本收集 所有患者经变应原试验确定无变应性鼻炎病史,就诊前至少1个月未用过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鼻息肉患者一经确诊,咬取小块息肉组织备用,然后进行激素治疗:丙酸氟替卡松喷鼻200μg/喷,2喷/次,1次/d,连续4周。4周后给予鼻息肉摘除手术,留取息肉组织标本备用。下鼻甲黏膜在患者手术时取得。所有标本均分2份。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整和素α5、β1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博士德公司,苏木精-伊红(HE)染色剂、离心机(国产LDZ5-2型)、流式细胞仪(美国库尔特公司FAScan-420型产品)及其配套软件均由河北医大四院肿瘤研究所提供。

1.4 检测方法 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按常规制成石蜡块保存备用。检测时一组蜡块制成5μm厚的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200倍光镜下记数炎症细胞高分区嗜酸粒细胞的数量。另一组标本常规脱蜡至水后,取5g组织用眼科剪刀在260目尼龙网上制成单细胞悬液,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1次,离心1500r/min, 5min,弃上清液,重复上述冲洗、离心步骤,复制体积为0.2ml含1×105单细胞悬液,分2管,一管为PE标记鼠抗人α5、β1单克隆抗体,另一管为IgG PE阴性对照抗体。每管放0.1ml单细胞悬液充分混匀后室温暗处静置15min,每管加20ml PBS,上机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时使用激发波488nm,横轴为绿荧光,纵轴为90°侧向散射光,记数5000个,在直方图上,以PE标记IgG对照单抗调整并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

凋亡检测采用APO 2.7标记法取1×106个细胞,加入digitonin(sigma),冰浴20min,用冷PBSF冲洗1遍,加20ml APO2.7-PE,震荡、混匀,室温避光15min,用PBSF冲洗1遍,弃上清液,重悬,避光至上机检测。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AS 6.0进行分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13例激素治疗前鼻息肉标本中均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下鼻甲黏膜中虽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但数量明显少于鼻息肉组织;激素治疗后的鼻息肉标本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减少,但仍高于下鼻甲黏膜。整和素α5、β1主要在嗜酸粒细胞中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亦可见整和素α5、β1表达;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鼻息肉组织中整和素α5、β1的表达略较治疗前的鼻息肉组织中减少,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整和素α5、β1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情况 (x±s,%)

本研究发现,不论激素治疗与否,均未见凋亡的嗜酸粒细胞。

3 讨论

鼻息肉是以黏膜炎性病程进展及纤维渗出为主,以大量的炎细胞尤其是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本研究结果证实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含量大大高于下鼻甲黏膜,显示嗜酸粒细胞聚集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嗜酸粒细胞从外周血跨过血管壁并定向聚集到鼻黏膜局部,这一过程需要借助包括整和素、选择素等多种黏附分子来介导[3~5]。白细胞从血液进入组织的前提是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这一过程包括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选择素、启动黏附过程,使白细胞流动减慢并沿血管壁滚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因子,活化以整和素为代表的黏附分子[6];整和素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紧密黏附,白细胞穿越内皮细胞移行进入组织。但某种特征性黏附分子表达失控则引起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疾病发生。

大量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减少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张罗等[7]报道布地奈德治疗可减轻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提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使鼻息肉组织中细胞因子IL-5的表达水平下降。机体正常状态下,整和素α5、β1呈低表达,当病变局部的细胞因子如IL-5等释放时,整和素α5、β1等表达量上调,使内皮细胞对嗜酸粒细胞的黏附作用增强,进而选择性地聚集于鼻黏膜。本研究中丙酸氟替卡松治疗4周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明显减轻,同时鼻息肉组织中整和素α5、β1阳性细胞的数量较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有下降趋势,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1)标本不是新鲜组织;(2)药物本身的作用强度、剂量、作用方式和疗程等因素的作用,使糖皮质激素对整和素α5、β1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显得不明显。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鼻息肉与正常下鼻甲黏膜中整和素α5、β1的表达,发现鼻息肉组织中的整和素α5、β1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P<0.05),提示整和素α5、β1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整和素α5、β1主要在嗜酸粒细胞中表达,整和素α5、β1的高表达与嗜酸粒细胞的聚集密切相关,提示可能在嗜酸粒细胞黏附于基底膜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实验证明整和素α5、β1可选择性地介导嗜酸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穿内皮迁移,继而促进嗜酸粒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8]。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的凋亡,不论激素治疗与否,均未发现凋亡的嗜酸粒细胞,这与张罗等[10]关于糖皮质激素诱导体内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张罗等关于糖皮质激素诱导体外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得出与此相反的结果,而且Davidsson[11]最近的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药物喷鼻治疗后鼻息肉中可检测到凋亡嗜酸粒细胞,肯定了激素类药物在体内通过诱导嗜酸粒细胞的凋亡,促使炎性反应消散的作用。

鼻腔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鼻息肉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相关研究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激素作用的途径和机制。本研究关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相符,但激素诱导嗜酸粒细胞凋亡的结果与以往的结果有不尽相同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achert C,Gevaert P,Holtappels G,et al.Nasal polyposis:from cytokines to growth.Am J Rhinol,2000,14:279-290.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135.

3 李华斌,许庚,李源,等.P-选择素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和机制.中华耳鼻咽喉科志,2002,37:356-359.

4 Sneller MC,Fauci AS.Pathogenesis of vasculitis syndromes.Adv Rheumatol,1997,81:221-242.

5 Katz AM,Rosenthal D,Sauder DN,et al.Cell adhesion molecules structure.function,and implication in a variety of cutaneous and other pathologic condition.Int J Dermatol,1991,30:153-160.

6 Petruson B,Hansson HA,Petruson K.Insukin growth factor I is a possible pathogenic mechanism in nasal polyps.Acta Otolaryngol,1988,106:156-160.

7 张罗,韩德民,张勇,等.喷鼻激素布地奈德对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7:103-108.

8 Coste A,Brugel L,Mastre B.Related articles inflammatory cells as well as epithelial cells in nasal polyps expres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Eur Respir J,2000,15:367-372.

9 Hughe J,Lin Y,Van Damme J,et al.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 phagocytosis of apoptotic neutrophils:mediation by a novel CD36-independent vitronectin/thrombospond inrecognition mechanism that is uncoupled from chemokine secretion.J Immunol,1997,158:4389-4397.

鼻子一酸的作文范文第4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fexofenad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combined with fluticasone propionate in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effect on IFN -γ and IL -4 patients. Methods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luticasone propionat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exofenad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combined with fluticasone propion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changes of IFN -γ and IL -4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symptom score after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Fexofenad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llergic rhinitis; Curative effect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又被称之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流涕、鼻痒等,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目前对于此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抗组胺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使用率较高。但上述两种药物的种类较多,具体对于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疗效的方案并没有确立。有相关研究表明,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显著[2]。为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在研究中对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将疗效与单纯丙酸氟替卡松治疗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为20~48岁,平均年龄为(36.55±2.71)岁;病程为1.3~12.5年,平均病程为(4.62±1.80)年;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为21~49岁,平均年龄为(36.88±2.44)岁;病程为1.6~12.7年,平均病程为(4.84±1.73)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Glaxo Wellcome S.A.,外药准字:H20091100)治疗,1次/d,清晨使用,2个鼻孔各喷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国药准字:H20080437),口服,30 mg/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评价指标

①疗效评价[3]: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②临床症状积分评分:连续喷嚏3~5个/d为1分,6~19个为2分,11个及以上为3分;鼾鼻≤4次/d为1分,5~9次/d为2分,10 d及以上为3分;有意识吸气时出现鼻塞为1分,间歇性鼻塞为2分,几乎全天用口呼吸为3分;间断鼻痒为1分,有蚁行感但能耐受为2分;鼻痒难耐为3分。③观察并记录两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血清IFN-γ、IL-4水平

观察组治疗后IFN-γ高于对照组,IL-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水平对比(x±s,ng/mL)

2.3 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因为机体受到变应原刺激而引发免疫失衡现象,使得上呼吸道聚集大量炎性因子,最终形成鼻炎[4-5]。在李黎明等[6]研究中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失衡与变应性鼻炎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而IFN-γ与IL-4分别为Th1和Th2的代表性细胞因子。变应性鼻炎机体IFN-γ水平会显著降低,IL-4水平显著降低。Th2的升高会显著抑制Th1的水平,高IL-4水平导致炎性介质被大量释放,最终引发变应性鼻炎[7]。

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其具有显著抗过敏和抗炎的功效,其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而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治疗操作方法很简便,但是若单独采用此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并不满意。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其能够有效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有效率优于单纯进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IFN-γ、IL-4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李晓丽,王艳丽.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2):84-86.

[2] 屠晓明.盐酸氮卓斯汀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0):1359.

[3] 胡志勇,叶怀玉.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2):382-384.

[4] 倪洪亮,岳文江,冯焕敏.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4):45,47.

[5] 张治成,郭向东.电针对变应性鼻炎大鼠外周血IL-4和TNF-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8):46-47.

[6] 李黎明.罗红霉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4):444-445.

[7] 葛艳婷.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中国处方药,2015,13(8):119-120.

鼻子一酸的作文范文第5篇

1鼻粘膜给药的特点

鼻粘膜给药简便易行,药物经鼻粘膜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可免受胃肠道中酶的破坏和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某些药物鼻内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1],这对胃肠道吸收不良的药物有实际意义。鼻粘膜给药的缺点是制剂对鼻粘膜的刺激,主要是纤毛毒性作用[2],包括药物、附加剂、渗透促进剂和防腐剂对纤毛活动的作用。对容易引起纤毛不可逆毒性的药物,不宜长期鼻腔用药。此外,鼻粘膜给药的剂量受限;药物在鼻粘膜上停留的时间短,这对药物的鼻粘膜吸收有影响。

2对药物的要求

用于鼻粘膜给药的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

2.1分子量不能太大药物分子量的大小与其鼻粘膜吸收有着密切关系,分子量在4000以下能较好地透过鼻粘膜,生物利用度较高。较大的分子在有渗透促进剂的情况下,也能较好的吸收。常用的渗透促进剂有:①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9-月桂醚、硫代月桂醇钠。②胆酸衍生物:牛黄胆酸钠、葡萄糖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脱氧牛黄胆酸钠,它们对鼻粘膜常有刺激作用,不宜长期使用。③烷基取代的β-环糊精类,其中二甲基-β-环糊精作用最强,它可显著提高胰岛素、17β-雌二醇和黄体酮的生物利用度[3],β-环糊精类物质无明显纤毛毒性[4]。④环形肽类:杆菌肽。⑤其他: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钠,柠檬酸和聚丙烯酸等。其作用机制为:在膜上与糖蛋白结合,引起磷酯膜紊乱,改变膜结构,增加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降低鼻粘膜粘度;减少蛋白水解酶对多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降解[5]。

2.2分子中不应有强的极性集团否则不易透过脂质膜。鼻粘膜对药物的吸收与其它生物膜吸收机理相似,脂溶性药物易被吸收。

2.3药物对鼻粘膜中的溶菌酶比较稳定,不受破坏。

3给药剂型和方法

随着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鼻粘膜给药的剂型也得到发展,用鼻粘膜给药的剂型有:

3.1滴鼻剂是鼻粘膜给药的常用剂型,鼻粘膜表面pH值为7.39[6],为防止鼻粘膜水肿并促进药物吸收,药液pH应在5.5~7.5之间,并调节成等渗或略高渗溶液。常用的有辛夏滴鼻剂[7]、复方苍耳子滴鼻剂[8]等。全身性治疗的滴鼻剂有去氨加压素、二氢麦角胺、Butrorphanol、吲哚美辛[9],此外,还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普萘洛尔,硝苯地平,硝酸甘油[10]等。目前,国内正在研究的有胰岛素[11][12],安痛定,安乃近和α-干扰素等滴鼻剂[13]。

3.2喷雾剂和气雾剂药物被直接喷入鼻内,通过药物的直接吸收和肺部的间接吸收产生作用。制备时控制药粒在15~5μm范围,平均直径10μm比较适宜[14]。临床上使用的有宽胸气雾剂[15]、大佛水鼻喷雾剂[16]。将去氨加压素滴鼻剂和喷雾剂人鼻腔给药,比较吸收后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数据,发现喷雾剂比滴鼻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比滴鼻剂高2~3倍[13]。Lee等用羊鼻腔给药模型,在有二氢褐霉酸钠作促渗透剂情况下,比较胰岛素粉末喷雾剂、溶液喷雾剂和溶液滴鼻剂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溶液喷雾剂比溶液滴鼻剂吸收好,粉末喷雾剂的吸收与溶液喷雾剂相似[7]。

3.3膜剂是一种含药薄片,用时剪取适宜大小,贴在鼻鼻粘膜上,药膜逐渐溶解吸收而起作用。临床使用的有复方环丙氟哌酸鼻腔膜[18],鼻腔抗敏膜[19]。

3.4微球制剂微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剂型,药物被包埋在微球中或吸附、偶联在微球表面,从而延缓药物释放,微球材料选择具有生物粘附性的物质如白蛋白,淀粉和二乙氨乙基葡聚糖等,也有利于延长微球与鼻粘膜接触时间,从而达到缓慢释药,缓慢吸收的目的。微球制剂的粒子大小与吸收有密切关系,鼻腔给药的微球粒径一般应控制在40~60μm范围内。据报道:胰岛素淀粉微球制剂与右旋糖酐微球比较,淀粉微球降低血糖作用更理想。对盐酸普萘洛尔――人血清蛋白磁性微球的研究也有报道[13]。

3.5凝胶制剂用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卡波姆等制成亲水凝胶,加入药物,可延长接触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如Chu制成的盐酸普萘洛尔聚丙烯酸缓释凝胶[20];森本研制的胰岛素聚丙烯酸凝胶剂和降钙素的聚丙烯酸凝胶剂[13]。

3.6脂质体属于靶向给药系统的一种新剂型,它具有生物膜的特性和功能,进入体药物主要在肝、脾、肺等组织器官中蓄积,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治疗剂量,降低毒性。Vyas等用薄膜蒸发法制成的硝苯地平多室脂质体鼻腔给药,可延长释药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21]。将阿司匹林的前体药物赖氨匹林制成重建型脂质体,供鼻腔给药,使药物不受肝首过效应的影响,提高生物利用度[22]。

4开发前景

对鼻粘膜给药制剂的研究很活跃,尤其是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主要针对的是注射用药,已开发成商品和应用于临床的已有十几种剂型如鲑鱼降钙素鼻喷雾剂、高浓度去氨加压素鼻腔喷雾剂和胰岛素鼻用制剂等[13][14],还有正在开发中的破伤风疫苗和白喉类毒素疫苗凝胶剂以及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据报道[1]:口服吸收良好的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和布可龙等,鼻粘膜给药的吸收效果与注射给药相近。口吸易遭破坏的、难以吸收的药物如纳洛酮,丁丙诺非,氯非胺甲苯磺酸酯,酒石酸麦角胺等改用鼻粘膜给药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动物实验的生物利用度。人白细胞干扰素鼻内给药对人体内抗病毒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表明干扰素鼻内给药是防治呼吸道感染的经济而有效的给药途径[1],这为干扰素新制剂的开发指明了一条新路。

总之,鼻粘膜给药不仅可用于治疗鼻科疾病,而且还可用于全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鼻粘膜给药会成为治疗全身性疾病的较理想的给药途径,并被人们普遍接受。

参考文献

1黄胜炎.全身性用药的鼻内投药途径.新药与临床.1986,5(4):223~226

2冉鄂山.鼻用制剂对鼻粘膜的影响.贵州医药.1992,16(6):375

3SchipperNGM,HemmensWAJJ,RomeynSG,etal.Nasalabsorptionof17-beta-estradiolandprogesteronefromadimethy-cyclodextrininclusionformulationinrats.IntJpharm,1990,64(1):61

4ShaoZ,KnishnamoonthyR,MitraAK,etal.Cyclodextrinsasnasalabsorptionpromotersofinsulin-mechanisticevaluations.PharmRes,1992,(9):1157~1163

5SchipperNGM,VerhoefJ,RomeijnSG,etal.Absorptionenhancersinnasalinsulindeliveryandtheirinfluenceonnasalciliaryfunctioning.JControlrelease,1992,(21):173

6HiraiS,YashikiT,MatsuzawaT.Absorptionofdrugsfromthenasalmucosaofrat.IntJPharm1981,7(4):317~325

7沈传钧,姚永强.辛夏滴鼻剂临床观察.中成药研究,1983,(5):44

8余增福,陈述.复方苍耳子滴鼻剂治疗鼻部疾病1194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12):750

9黄志力,鹿儿岛正?,香荣一郎.大鼠鼻腔吸收吲哚美辛.中国药理学报.1995,16(2):117~120

10苏代泉.心血管药物鼻腔内给药.国外药学――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5,16(4):236~237

11唐天华,韩金祥,王美玲.胰岛素滴鼻液治疗糖尿病鼠的探讨.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86

12张占元,吴冬,赵光.胰岛素滴鼻剂的降糖作用.西北药学杂志,1991,6(1):21

13陆彬.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51~460

14庄林根.鼻粘膜给药制剂的研究开发.医药情报.1992,(5):15

15刘德军.中医鼻内给药的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1990,7(5):12

16覃丽秋.大佛水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120例.广西医学,1994,16(4/5):323~325

17LeeWA,NarogB,PalapoffTW.etal.Intranasalbioavailabilityofinsulinpowderformulations:Effectofpermeationenhancer-to-proteinratio.JPharmsci,1991,80(8):725

18王志朝,夏众源,王薇.复方环丙氟哌酸鼻腔膜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2):545~547

19朱瑞卿,肖湘,王胜利.鼻腔抗敏膜的制备和临床应用.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87,(3):175

20ChuJS,ChandraR,AmidonGL,etal.Viscometricstudyofpolyacryli-acidsystemsasmucoadhesivesustained-releasegels.PharmRes,1991,(8):1408

相关期刊更多

小哥白尼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出版印刷公司

骏马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呼伦贝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人民公安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