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第1篇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我们今天给他的头衔是历史学家,而回到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政治家。司马光可以说是北宋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几乎他都参与。比如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领袖就是司马光。司马光所反对的,不是改革本身,而是王安石变法的策略与具体内容。反对失败后,司马光离开京城开封,来到洛阳,一住就是15年,而这15年就是《资治通鉴》完成的重要时期。从《资治通鉴》的编修受官方资助开始,到编修完成,前后19年,大部分内容是司马光定居洛阳时完成的。一位对时事有着深切观察和思考的政治家,在编修历史的时候,难道会像普通历史教师那样仅仅讲述历史吗?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对《资治通鉴》研究越深,对司马光了解越深刻,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资治通鉴》没有一个字在讲宋代,但每一个字都在讲宋代。司马光在讲自己编修《资治通鉴》的目的时,说“稽古以至治”,这句话的逻辑是,先去总结历史经验,然后找出治理国家的经验和规律。我们知道,在编修之前,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思想家,所以当我们认真解读《资治通鉴》,会发现,《资治通鉴》体现出来的东西,跟他讲的这句话恰恰相反。为什么是相反的?司马光在编修前,头脑中已经有一套治理国家的观念。在这套观念的引导下,司马光再通过《资治通鉴》“稽古”。所以是他的政治观念,决定了他如何稽古、如何叙述历史,而不是通过稽古,另行总结一套政治观念。

《资治通鉴》很多看似讲不通的地方,其实有它的深意

刘备的例子

当《资治通鉴》讲到某位重要历史人物出场或退场时,都会用一些篇幅来描述这位人物的特点。《资治通鉴》说刘备的性格“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这些表述刘备深沉有大志的正面语言,显然沿袭了《三国志》的文字。但《三国志》同时说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些描写刘备生性奢侈的语言,却被《资治通鉴》删除了。可以说,《资治通鉴》展现的刘备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歪曲的,不如《三国志》交代得全面。但《资治通鉴》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必须理解司马光以及那个时代儒者的基本思想。宋代的儒学思潮,逐渐形成了以道德涵养为一切基础的价值观,司马光是代表人物之一。对于这些儒学家来说,甚至于皇权最重要的合法性基础也在于道德。如果一个嗜酒好色之徒都能成大业,何以规劝以后的皇帝恪守道德律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看的教科书,对这个问题就有所考虑,因此删去了刘备喜好声色犬马的文字,仅保留关于他有大志向的描写。这就是典型的先有观念,后有历史。而《资治通鉴》对更复杂的一些政治话题,如改革、君臣关系、女人在政治中的作用等话题的讨论,看上去仅仅是在总结历史,其实有很深刻的现实指向。

董仲舒《天人三策》的例子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在《汉书》里有全文,而在《资治通鉴》中的短了很多。司马光删减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这和宋代思想背景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汉代皇帝的权力在原则上是绝对的权力,所以能制约皇帝权力的途径极少,效果也有限,所以汉代儒学也就更强调天人感应。皇帝是天子,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皇帝有天命,另一方面皇帝的行为要符合上天的旨意。也就是说,皇帝不能乱来,一旦乱来就会出现各种自然灾害,灾的本义就是指天火,上天用灾来警告皇帝的失德,如果皇帝不反省,那上天不再对皇帝有所眷顾,要换一个者。这是汉代思想家的想法。

到了宋代,这套不管用了。因为宋代科学知识积累了很多,历法也很先进了,对天文现象有了很深的认识,汉代的天人感应不再是宋代政治哲学的基础,这也是历史学在宋代特别发达的原因:因为你得找到另外一套途径来说服皇帝不能胡作非为,光靠天谴说是不行的。理学成为宋代的文化标签。宋代学者对于人性的认识,对于道德修养的要求,在宋学的系统中摆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比如四书《大学》中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要正,先修身,才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达到齐家的目的,这项完成后才有可能治国平天下。这套观念成为宋代政治哲学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宋代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汉代人产生了巨大差别。天人感应在宋代也还讲,但儒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感到政治哲学的基础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更新,也就是从天人的认识转换到对人自身的认识,除了哲学之外,历史学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了解了这样的思想背景,再来看《资治通鉴》如何处理汉儒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汉书》里的《天人三策》,开篇就讲天人感应,非常能代表汉代儒学的特点,而司马光偏偏将这段删掉了,《资治通鉴》中的《天人三策》,开篇立意已经和董仲舒的相去甚远。但妙就妙在《资治通鉴》中《天人三策》的开篇文字,也是《汉书》中《天人三策》原文就有的,司马光删掉了“天人”,留下并突出了“仁义”和“教化”,重点完全不一样了。仔细对比《汉书》和《资治通鉴》中的两份《天人三策》,很容易发现,主题由原先的“天人关系”转变成为礼乐教化。而教化是道德养成最重要的路径之一。从中也可以看出,司马光按照自己的理念来编辑传统文献,决定什么样的文字能够进入《资治通鉴》,什么样的文字不能进入。所谓“稽古以至治”,其实是司马光以自己的观念来剪裁历史。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第2篇

孙 权 劝 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文中的成语,理解文意。

3.正确朗读全文,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分析人物性格。(重点、难点)

4.领悟学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感启动

1.导入新课

很多伟大的领袖都强调过学习的重要性,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早在三国时期有位伟人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吴国国君孙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板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预习指导

(1)掌握本文有关文学常识。

(2)正确朗读全文,尝试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

(3)识记本文涉及的两个成语的现代含义。

(4)根据书下注释尝试翻译全文。

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是()

(时期)杰出的( )家和( )家( )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 )共( )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解释成语含义: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

二、解题生疑

根据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孙权是谁?

(2)劝谁学习?

(3)为什么劝?

(4)劝学结果如何?

三、读文求解

1.学生齐读文章,寻找答案。

(1)吴国国君

(2)吕蒙

(3)卿今当涂掌事,读书大有所益

(4)吕蒙进步惊人。

【 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

2.再读释义。

(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口述)、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1)叙述性语言:译文

(2)孙权:译文

(3)吕蒙:译文

(4)鲁肃:译文

四、三读析人

1.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

2.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展示人物什么身份、性格、心理。【评价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该人物语言】(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板书、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1)孙权:身份();性格();心理( )。

(2)吕蒙:身份();性格();心理( )。

(3)鲁肃:身份();性格();心理( )。

五、求异思辩

如果孙权劝学无效,吕蒙不学习,结局会怎样?(展开你的想象运用简短的话语进行说明)

六、学以致用

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或启示。(用一句话说明)

七、班长总评

学科班长总评

八、教学反思

课堂实践后发现的问题:

1.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审题过于仓促,导致很多同学都没有完整的回答出本题答案,在下次的授课中,应先给学生10秒钟的审题时间,之后再进行抢答。

2.据题生疑中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劝的”,也应该给予确定。

3.朗读由原来的三读:初读理解大意;再读释义;三读析人;增加到四读深入理解,设置在人物分析之后,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人物分析,学生板书的答案书写不是很规范,无条理,所以改用表格的形式,更加明晰。

5.题目《孙权劝学》既交代了人物也交代了本文情节,吕蒙就学和鲁肃鉴学亦是如此。所以在讲解人物形象时同时也交代了文章情节。

6.文章情节有详有略,由此应该引到文章写作手法的讲解。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主要讲叙了三强分晋到五代十国的沧桑历史,其中的改朝换代,人文风云令我感慨万分。

书中的人物不少,其中令我敬佩的人也不少。蜀国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一手缔造了蜀国;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文韬武略,使封建王朝达到鼎盛;女皇武则天,有治国之才,用人之术,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令我敬佩的人数不胜数,更重要的是我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点来充实自身,将来才能像他们一样有一番大作为!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历代虽有雄才大略之人,但臭名昭着之人也不计其数。秦始皇虽有统一六国的盖世功勋,但其凶狠残暴也是妇孺皆知的,他焚书坑儒,荒淫无度,建造无比豪华的阿房宫,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有隋炀帝杨广他心机颇深,虚伪做作,又荒淫暴虐,使得原本的繁荣盛世变得民不聊生。请君入瓮的来俊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们遗臭万年,为世人所唾骂。我更应该牢记前车之鉴。资治通鉴的本意也是如此。

这本《资治通鉴》令我受益匪浅,它使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我读它不仅丰富了知识更让自己终身谨记前人之事。记住小人的下场,学习圣天的品质,奋发向上,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第4篇

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有关历史意识的说法不一。石宏慧在《对“历史意识”概念的解读》中结合了中外学者对历史意识的解释,提出了历史意识包含的三层含义:①从意识的指向性来讲,历史意识是对人类历史的关注、思考和记录。②从意识的内容方面来讲,历史意识是在对人类历史的观察和思考中逐渐形成的历史观念、历史情感和价值观。③从史学意识方面来讲,历史意识是历史研究和学习中形成的时间意识、真实性意识、变迁意识、过程意识和认同意识等。总之,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然、人类自己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变化的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人类的历史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能力。这种能力逐步发展为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能力。正是这种特有的认识历史、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能力,使人类自己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愚昧向文明进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脱离自然、成为自然界的精灵,是从历史意识的萌芽开始的。

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历史智慧就是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认知中形成的有关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原理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历史智慧有大有小,大到治国理政,小到修身齐家。历史智慧与一个国家的历史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一个国家的历史越悠久,该国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的智慧越丰富。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历过战乱的年代,也经历过辉煌的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智慧。所以同学们应该充分挖掘、掌握这些历史智慧,以史为鉴,为今所用。

历史意识相对于历史智慧而言,比较抽象。培养和增强历史意识的方法贯穿于整个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从思维方面来讲,培养和增强历史意识就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论证问题。在思考、探讨和论证的过程中要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从能力方面来讲,历史意识是指一种特有的认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获得和增强历史意识。

中国古代经历了多个朝代,有的朝代很快覆灭,所建的制度被,有的朝代则经历很长的时间,经历了辉煌的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跟每个帝王的治国理政的方式有关。这对于今天的国家治理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例如,将唐代带到辉煌时期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清朝康熙和乾隆等君王中学习他们正确的治国理政方式。在多个朝代的更迭中,我们可以评析帝王的称霸之道、将相的为官之智,在生动有趣的历史事实中汲取历史智慧,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只有汲取历史智慧,才能在当今治国理政中少走或不走弯路。以史为鉴,鉴的是什么?据我所知,鉴的是如何让人民过得好,如何赢取民心,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中国是一个善于探究历史兴衰规律的民族,中国的先哲们给我们留下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治国如同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要恰到好处。这对今天也同样有借鉴意义,2013年国家主席就提出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 300多年的历史事实。“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资治通鉴》这本史书中渗透了多种智慧:为封建国家君主帝王提供了治理国家的经验、为当今社会提供了管理智慧、为个人提供了修身齐家的智慧等。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第5篇

一个阅读者告诉我,一个人无论走多远,他的肉身,都囚禁在自己的“狱”内,而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越狱。

一位朋友,他读了不少书,可读到今天,有三样书,他百读不厌。一本是《资治通鉴》,一本是《圣经》,再就是金庸金大侠的武侠小说世界。《资治通鉴》,它是写实的历史;《圣经》,它超度人的灵魂;在金庸的武侠江湖里,有人的爱恨情仇。朋友说,读了这些书,渐渐生出苍凉之感,常常一个人去深夜里的大地散步,在秋夜,望见树木藤蔓上有霜,感觉大地好像是在夜里哭过一场。

一个人通过阅读,把自己微小的人生不断放大,最后又通过阅读,把人生还原到最小,还原到尘土尘世里的生活中来。正如萨特所说,我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也将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阅读让人变得博大和骄傲,也让人变得渺小和谦卑。好比一位老司机,开了几十年车,不是越开越狂野,而是越开越胆小。读书也是这样一个相同的归宿,一个隐藏在阁楼里的读书人说,当书里的世界如袅袅轻烟散去,最后浮现出一轮书里的老月亮,挂在现实浑浊的天空中,还是千古不变的冷冷模样。

一个人的阅读史,成就了他精神上的浩瀚故乡。通过阅读,仿佛站到了世界的中心,可有时通过阅读,也感觉被抛弃到了世界的荒野。

我和一些热爱阅读之人交往,发现彼此通过精神上搭建的桥梁巧妙地相遇了。而当一些时光老去,桥梁如海市蜃楼般退隐,伫立在白雾茫茫的大水边,彼此却变得无话可说。

是阅读,让人生变得坦荡如原野。依然是阅读,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沉默。有时听着原野上那若有若无的马蹄声渐渐远去,最后成了虚无。一轮苍凉的老月亮再次悬挂中天,照耀着苍苍天地。一个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的语言,都变得稀渺似无。深厚的阅读,让一个人变得紧闭嘴唇,像那奔腾的河流入海,暂时完成了归宿,但还要在海洋中完成升腾。

河流入海,平衡着这个星球上的水循环。一生一世的阅读,完成了一个人一生认知这个世界的宿命。如果有幸,你会发现,这些阅读的时光,并不是自闭的生活,卡莱尔说过:“书籍里横卧着历史的灵魂。”那些阅读里构建的世界,正是通过阅读者,在看不见的时空里,向书写者伸出了手,掏出了心,完成了河流与河流、风与风、大地与大地的相亲相拥。

相关期刊更多

种子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电子质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电子制作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