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苦难言

有苦难言

有苦难言范文第1篇

2009年12月10日,熊凯刚下班便接到母亲的电话: “最近你爸爸又跟我说,今年你要是带个女朋友回家过年,他说春节后给你换台奥迪。”

“妈,你放心,过年我肯定带女友回家,春节前,你就别再为我这事打电话了,换车的事,老爸说的是否当真?”为了让自己耳根清净,招架不住的熊凯现在是能哄就哄,同时也对老爸的“糖衣炮弹”颇有兴趣。

熊凯也算“富二代”,父亲熊发过去是大冶市大基铺镇一个地道的农民,现在是这个矿业之城小有名气的矿老板。

1998年,熊发所在村落附近的冯家山铜矿整体搬迁,剩下的一些边角余料之类矿石允许私人开采。脑瓜机灵的熊发马上洗脚上岸,和几个村民合伙开龙口挖矿。几年下来,由于政府政策宽松加上运气好,熊发卖铁矿石赚了近千万,成为富甲一方的矿老板。

有了钱的熊发,不仅在村里盖了气派的楼房,而且在大冶、黄石和武汉等城市都置有房产,给自己买了辆奔驰,给在武汉工作的儿子熊凯买了辆本田。

尽管熊发“超生”有3个孩子,但两个是女娃,熊凯是熊家的“独苗”。有了钱后,熊发偶尔会埋怨老婆不多生几个男娃。就这么一个独生儿子,马上就30岁,还没有成家的迹象,他这个做老子的能不着急?

于是,他跟儿子熊凯发脾气:“当年老子在你这个年纪,娃子都有3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再不让 老子抱孙娃,老子就跟你急!”

1999年,熊凯高考落榜,熊发苦于没什么文化,花钱给儿子买了个“大学”――武汉某民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是计算机。

2003年,熊凯到一家电脑公司实习。实习快结束时,儿子得知电脑公司要上新项目需要融资,马上把“情报”报告给老爸。熊发脑子灵,立即搞了一个“一箭双雕”: “投资200万到公司入股,儿子当公司副总。”

歪打正着,公司随后几年生意发展不错,不仅每年有分红,儿子还能在“副总’’位置上历练,将来自己的资产管理也后继有人。

自从熊凯上班后,父母开始操心儿子的婚事。熊发和老婆亲自上阵,发动亲戚朋友给儿子推荐了几个女孩。无奈两辈人审美观有差异,熊凯一个电看不中,自己谈了几个也不了了之。

一晃就到了2009年,快30岁的熊凯还没成家。之前,父母没少给他来硬的,但看来不管用。这回熊发见硬的不行,就开始采取糖衣炮弹政策,特地委托熊凯他妈说换车的事。

这几年,熊凯没少谈女朋友,但无论他出现在哪个场合,一看他那穿着打扮和用度,就是那种典型的“富二代”。生活中,倒是有女孩追他,但目的很简单――钱!几场恋爱谈下来,熊凯干脆横下心来:只谈朋友不结婚。

熊凯当然不敢向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2009年,熊凯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了,也应该成个家。但婚姻大事,再急也不能随便找一个啊!可眼下父母催得急,春节在即,自己又承诺带女友回家,这可如何是好?

那段时间。网上正在热炒“租女友”的话题,尽管熊凯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但为了“救火”,他想碰碰运气!

接到老妈电话的那天晚上,他在一家全国性的变友网站上发帖: “本人29岁,现在春节临近,为不让父母担心,现诚征一女友回家过年。女友条件是:26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漂亮有气质,懂人情世故,善与长辈沟通。要求同居一室但与感情、肉体无关。时间为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一共8天,共计2万元,见面时支付1万,任务完成之日再支付1万。另:父母如送见面礼归对方。非诚勿扰!有意者请在QQ上聊,QQ号XXXXXXX。”

玩的就是心跳:各取所需却又各怀鬼胎

重金之下,必有勇女。

让熊凯始料不及的是,当天,就有3个应征者上线。第二天10个,第三天20个,每天应征者还呈加速增长态势。有两个男士加熊凯为好友后,熊凯问他有何事,此公竟是来推荐自己的女朋友,还把女友的照片发了过来。这个阵势,一下子让熊凯傻了眼。

为了保证质量,那段时间,熊凯一下班就忙着挑选女朋友。为了不浪费彼此时间,他还请应征者提供照片和学历证复印件。经过一番筛选,熊凯从100多位应征者中,挑选了8位符合条件的女孩见面。

接下来,熊凯每隔几天就约会一次。到2010年2月10目,熊凯分别见了7个,但都被熊凯否定了。否定的理由各式各样:有的其他条件符合,但发过来的艺术照片和本人差别太大,形象不满意;有的形象不错,但太时尚前卫,温柔不够,熊凯又觉得没有贤妻良母的气质;有的见面之后,觉得熊凯条件不错,就试探能不能来真的,这和熊凯的初衷不符。

这是熊凯第一次“租女友”,没有经验再加上准备不足,结果很让熊凯灰心丧气。但当最后一个名叫柳俐的女孩粉墨登场时,才让他有一种抓到“救命稻草”的感觉。

柳俐自称师大中文系毕业,1986年出生在大连,身高1.68米,广告公司职员。柳俐的普通话很地道,说话也伶牙利齿,滴水不漏。

见面后柳俐的一番自我介绍,马上赢得了熊凯的好感!但柳俐妆容过浓,举止不够庄重。尽管熊凯不在意这些,但他担心家人接受不了。

但熊凯转念一想:不就是租几天吗?又不是真娶媳妇,没必要过于认真。再说自己也没时间再挑了,离春节还剩不到几天时间,还需花时间和柳俐多沟通,以免在父母面前“穿帮”!

于是,熊凯在和柳俐见面的当天晚上,就打电话确定柳俐被“录用”。

12月13日下午,熊凯开着本田雅阁接上柳俐。柳俐果然按照熊凯的要求,把自己打扮得大方得体。熊凯一见柳俐乖巧,心情自然高兴。柳俐一上车,熊凯当场就兑现承诺,给了柳俐一个万元红包。

为活跃尴尬气氛,在回家乡的武黄高速路上,熊凯故意讲了几个段子。没想到柳俐扑哧一笑后,随意调侃出的几个段子,反倒让熊凯感觉自己挺傻。

“柳俐,你这些段子都从哪听来的啊?”熊凯随口一问。

“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我这里段子多得很,要听我可以每天给你讲几段,而且不带重复,但可要另外收费哦!”柳俐有点得意忘形。

“你不是广告公司的职员吗?你们公司不会专门研究这个吧?”柳俐的话,让熊凯怀疑她的身份有假。

“我们每天和广告客户打交道,客户里什么样的人都有,这样的段子听多了!”机灵的柳俐很快为自己打了“圆场”。

到了老家,父母和两个姐姐和姐夫都在家门口迎接。姐夫还根据爸爸的要求,放了一个两万响的鞭炮,把“准媳妇”迎进家。

初次见面,善于察言观色的柳俐果然发挥出色,凭着自己的伶牙利齿和熊凯父母交流很顺利,一问一答严丝合缝。急于抱孙子的父母一高兴,当场给了她一个见面大红包。

一番考察后,柳俐觉得熊凯父母其实很厚道也好相处,而且出手不凡,确实是富贵人家,而且熊凯仪表堂堂,还是公司副总。柳俐心里想: “自己虽然是被租来的,但也不是不可能转正啊,要是我能嫁给他,那可以少奋斗好多年啊!”

想到这,柳俐的心态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她不再

满足于做个“临时出租女友”,她想做这个家真正的女主人。

大年三十,看完春节晚会后,柳俐洗澡后进了熊凯的卧室。一开始,熊凯把门关上后,他担心弄假成真,便请柳俐睡床,自己睡沙发。

柳俐问熊凯: “今天我表现怎么样?就是当你的真媳妇也不会丢你的脸吧?”熊凯也觉得柳俐的表演如行云流水,非常满意,连声说: “那是!那是!”

“既然感觉不错,你就别睡沙发了。要是你爸爸妈妈发现,不就全露馅了,再说,睡沙发不舒服还容易得感冒!你就别装了,上来吧,我们各睡各的被子!”见柳俐说得有道理,熊凯从柜子里拿出一床被子,和柳俐一起睡在床上!

就这样,诱惑不断升级。血气方刚的熊凯,实在经不起柳俐的专业诱惑,当晚就“越轨”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熊凯有点后悔,但见柳俐没什么,自己也开始心安理得!

从大年初一开始,柳俐表现得很勤快,嘴巴又甜,一有机会就和熊凯的妈妈唠嗑,增进感情,到了第三天,就对熊凯的妈妈改叫阿姨为妈妈。熊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而熊凯见未经同意,柳俐俨然以熊家的“准媳妇”自居,还让父母心里乐开了花,自己心里不禁五味杂存,感觉自己像个骗子,但又不好说什么。当初租女友过春节不就是图这个效果吗?

如此“演戏”度日,熊凯开始觉得新鲜刺激,后来感到愧疚和不安。到了大年初五,他开始盼着合约早点到期,一回武汉,就宣布游戏结束!要求“转正”被拒:“富二代”被讹有苦难言

正月初七,吃完中饭后,熊凯的妈妈说明天你们就要走了,要柳俐陪她去逛商场,说要给没过门的媳妇买几件新衣服。这对柳俐来说当然是好事,急急忙忙中,柳俐忘了带自己的包。

柳俐和妈妈出去后,熊凯苦笑一声就躺在床上。正胡思乱想间,熊凯听到一个手机的震动声。找了半天,原来是从柳俐包里传来的。

此时的熊凯,很想了解柳俐这位“陌生”女友。他打开包一看,居然发现里面有一盒。

“这些天我和柳俐,既然她包里有,为什么就不用呢?”熊凯一想倒抽了口凉气: “要是柳俐怀孕缠上自己,那可怎么办?”

熊凯一深想又觉得不对劲,一个未婚女孩,包里装有,现在只有坐台小姐才那样。熊凯越深想越觉得可怕,他本能地拿出她的手机,调取她和朋友的短信记录。

一看,熊凯简直晕死,就在自己和柳俐见面后的那几天,有几条柳俐和王妈咪、李妈咪的短信记录。内容谈的竞是有关陪客人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那一刻,熊凯气得七窍生烟,他担心自己不仅可能因此染病,而且还可能会被她纠缠而无法脱身。

下午5点多,熊妈妈和柳俐回家后,他压抑着心里的不快,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晚饭后,熊凯把妈妈叫到一边,叮嘱她再不要送礼物给柳俐。老妈不理解,熊凯一时也解释不清,只叮嘱母亲照办就行。

大年初八早饭后,熊凯就迫不及待地要回武汉,而柳俐似乎有所警觉。因为按常理,此时熊凯家应该还有所表示,而熊凯的母亲却只字不提。

回家的路上,两人各怀鬼胎,车内安静得掉根针也能听到,和当初两人回家过春节时的欢快迥然不同。

到了武汉,熊凯直接把柳俐送到她租住的小区门口。按照承诺,熊凯又给一柳俐一个万元红包,然后面无表情地说: “我们之间的合作,从现在起结束了,谢谢你!”

“熊凯,难道我们之间就再没有任何关系了吗?”柳俐见熊凯“公事公办”,脸色马上沉了下来。

“这本来就是一场游戏,是游戏总得按游戏规则出牌,怎么可能还会有关系呢?”熊凯态度明确,他不想让柳俐还存有任何想法。

“恐怕这事没这么简单!”见熊凯话已说绝,柳俐马上翻脸,丢下一句话后摔门而去!

那天下午,来不及多想的熊凯赶紧去武大中南医院,要求医生给他做一套性病检查!正月初十,当熊凯忐忑不安地在医院等待病情结果时,柳俐打来电话: “今晚8点我要见你,希望你能到,见面地点就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那个咖啡厅!”

下午5点,医院血清检测结果出来,医生面无表情地告诉他: “检测结果还好,其他的都没事,但淋病检测结果呈阳性,需要治疗!最近出差了吧?”

一听自己得了性病,熊凯顿感神思恍惚。医生告诉他: “不要紧,这种病可以治好,但需要配合规范治疗!”医生的话让熊凯有一种起死回生的感觉。

晚上,熊凯强忍愤怒。如约去了咖啡屋。

“我想成为你的女朋友,请你认真考虑后回答我!”柳俐开门见山。

“你看看吧!你把我害得还不够惨吗?”熊凯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他将化脸单狠狠地摔在桌上。

“随便什么女人,你都可以带回家过节。你得的这病就一定是我传给你的吗?你有证据吗?我现在还担心你可能把病传染给我了呢!”柳俐冷笑了一声。

柳俐的话差点没把熊凯气疯,但又让熊凯哑口无言。

“熊凯,我现在有沾有你的内裤,也有你发的帖子!既然是租用女友,你凭什么要求我们同居一室?你支付给我钱的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行为是!反正我是几进几出了,我现在什么也不怕!”柳俐话里透着威胁。

“你本来就是个坐台小姐!你还冒充大学毕业,什么广告公司职员,你可以去告我。但我告你诈骗!大不了,我们一起坐牢!”兔子被遛急也会跳墙,此时愤恨不已的熊凯心一横豁出去了。说完,他拂袖而去。

没想到熊凯的话抓住了柳俐的“软肋”。聪明的柳俐当然知道告熊凯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还拿不到一分钱,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接下来两个星期,柳莉说的“”二字让熊凯挥之不去,他到湖北中品律师事务所咨询。当曹建刚律师告诉他司法实践中很难定性时,熊凯这才如释重负,加上柳俐也没再来骚扰,熊凯以为麻烦从此过去了。

2010年3月29日,熊凯正在公司上班。柳俐突然闯进他的办公室,把一张化验单摔在熊凯的办公桌上后,压低声音冷冷地告诉熊凯: “熊总,你就看着办吧!你得补偿我50万元,然后陪我去做了这个孽种。否则,我要将这个孩子生下来,让这个孽种永远跟着你,直到你死的那一天!”

这一次,熊凯意识到靠豁出去肯定不行,他必须先搞清楚柳俐是否真怀孕。如果这次果真“中招”,他就只能认赌服输,自认倒霉。毕竟现在“生与不生孩子”的主动权掌握在柳俐手里。他无法想象,像她这样的坐台小姐,还能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一番深思熟虑后,2010年4月1日,熊凯亲自带柳俐去医院再做孕检。当检测结果确认柳俐确实怀孕时,熊凯不由得长叹~声: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面对现实,熊凯认为处理此事宜快不宜迟,他要趁柳俐还没有狮子大开口之前,尽快果断地处理完此事。

2010年4月9日,熊凯忍气吞声,被迫与柳俐协商“补偿”计划。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双方商定补偿30万。第二天,两人按照商定方案,熊凯动用了父亲给他的购车款,转账15万元给柳俐,然后马上陪同柳俐去医院做无痛人流。在亲耳听到医生说流产手术成功后,4月10日,熊凯又将余款15万元汇给了柳俐。

有苦难言范文第2篇

入选体育名人堂,对体育界人士来说是最高个人荣誉。同样,被逐出名人堂也是最大的耻辱。近日,曾担任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体操队主教练的唐・彼得斯被逐出美国体操名人堂,并被美国体操协会剥夺终身执教权,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20多年前所做的龌龊事被揭发了,两名当年他手下的女队员告发彼得斯性骚扰。

放眼世界体坛,教练性侵队员的丑闻比比皆是。

体操金牌教练染指未成年少女

唐・彼得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金牌教练,洛杉矶奥运会美国体操队所得的8金当中,女子全能金牌就是彼得斯亲自执教的队员摘得的。他所供职的加利福尼亚体操俱乐部此后还输送了多位奥运金牌选手。但就是这样一名功勋教练,却陷入了性丑闻事件中。

对于他的指控来自于一位名叫亚马斯洛的队员,她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在彼得斯的俱乐部受训,也曾经是美国体操队队员。亚马斯洛对前来调查的体操协会纪律听证会相关人员说,从1986年开始,彼得斯就不止一次对当时还只有16岁的自己进行性骚扰,而在一年后,也就是她17岁时,与其发生了性关系。亚马斯洛的证词得到了另外两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队友的证实,其中一位承认,在自己18岁那年彼得斯对她做了同样的事。

事实上,指证彼得斯的证据还不仅仅这些。一位名叫琳达的前体操协会总监助理透露说,彼得斯多次在她面前宣称曾与三名只有十几岁的女队员发生过性关系,其中就包括亚马斯洛以及之后愿意作证的另一位队员。

鉴于证据充分,美国体操协会在调查清楚后,很快就宣布了对彼得斯终身禁教的决定。不过,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法律,由于诉讼时效期已过,彼得斯性骚扰队员一案不会被提起公诉。彼得斯此前已宣布退出教练岗位并辞去了俱乐部主任一职。美国体操协会主席斯蒂夫・佩妮在事后接受采访时也对此做出了深刻的检讨:“的确,作为协会而言,我们不应该对这些地毯下的灰尘视而不见,很多运动员家属告诉我,这已经成为一种可怕的病菌在体操世界里肆意蔓延。”

其实,美国体操界的禽兽教练不止彼得斯一人。2000年到2002年期间,美国体操学院教练米歇尔・卡达蒙利用职务之便,性骚扰7名未成年少女,2005年12月8日,美国当地法院判处其“性骚扰”罪名成立,服刑20年。这位28岁体操教练的工作是专门教授8―15岁的小女孩,但没想到他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对七名小女孩进行性侵犯,这里面年纪小的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教练抚摸她们下半身的行为意味着什么。有稍懂人事的女孩感觉不对,告诉了家长,家长们了解事情真相之后怒不可遏,集体上告法院。

法官布克在谈到卡达蒙的罪行时说:“受害者少女的父母信任卡达蒙教练,受害者本人也信任他。但是他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背叛了这种信任。”

2008年,全美体操冠军得主珍妮弗・赛尔在新书《刷新纪录》中大爆美国体操界存在的黑幕,她指出一些顶尖教练性骚扰女运动员,其中的绝大部分女孩还未到青春期。

61岁游泳教练性侵弟子入狱40年

去年美国游泳协会曾公布了教练性骚扰弟子的调查结果,包括前国家队总监在内的46名游泳教练的名字被公诸于众。美国泳坛的性丑闻由来已久,在过去的10年中,美泳协总共吊销了36名教练的终生执教资格。

2010年2月,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郡判决61岁的前圣何赛游泳教练安德鲁・金入狱40年,罪名是猥亵少女,他带过的队员不乏参加过奥运会的好手。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至少有5名女运动员落入他的魔掌,其中年纪最小的不到14岁。这名14岁小队员还因他流产。对于被判40年的结果,他在签字认罪的同时,只是轻飘飘地甩了一句,“如果她们真的受伤了,我只希望她们多年前就告诉我这一点。”

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位名叫布莱恩・亨德森的游泳教练,分别在两间不上锁的高中更衣室里秘密安装了摄像机,并诱导年轻的女游泳运动员前往指定更衣室,进行偷拍。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印第安纳州著名选手的布鲁克・塔福林格,面对镜头,她感叹:“这感觉就和被人背叛、出卖了一样。”

除了美国泳坛,其他国家的游泳教练中,也不乏无良者。巴西游泳女运动员玛拉尼昂在今年2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己从9岁开始便惨遭教练性骚扰,这种精神创伤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运动成绩。

出生于1987年、身高1米74的玛拉尼昂表示,“我曾经努力去忘掉这一切,但是它却像噩梦一样驱之不散。我受到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可能这一辈子都没法解脱。我曾多次去找过精神科和心理医生,因为我想让这个噩梦完全从自己的记忆中消失,它完全毁掉了我的生活。”

在荷兰泳坛,一名游泳教练不仅借职务之便猥亵未成年女学员,甚至还变态地迷上了拍摄色情录像和照片。据荷兰警方透露,受这位色魔教头所害的少女已超过58人,最年幼的仅12岁。

韩国女排国手难逃色魔教练魔爪

不仅仅游泳和体操项目盛产色魔教练,其他项目也有害群之马。最近,韩国KBS电视台播出了一辑特别节目,揭发了在韩国体坛广泛存在的男教练借性侵犯及暴力手段控制女学员的丑恶现象,诸多内幕令人发指。

为了制作这期节目,KBS记者花了半年时间深入采访,取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也赢得了很多受害者的信任,多位曾遭受过性侵犯的女运动员勇敢地站出来接受了KBS的采访,其中还有一名前女排国手。

这位前女排国手表示:“当我还是个球员的时候,就遭到了主教练的强奸,不仅如此,后来那个人离任了,之后接手的主教练又作出了同样的事情。我的其他队友其实也都遭到了同样的经历,但她们谁都不愿意把这个事情说出来。”

此外,据韩国KBS电视台节目披露,在某高中的女子篮球部曾发生过一起恶劣的性侵犯事件,至事件遭揭发时为止,该篮球部的教练竟对属下绝大多数女学员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性侵犯。该校一位匿名人士接受KBS采访时透露,这名教练在学员中设立了一个值日制度,每天轮到的女学员得为他进行按摩,他就利用这样的机会蹂躏了大部分学员。

事件暴露后,该校的女子篮球部即宣告解散,而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那名教练虽然遭到了学校永久除名,但除此之外似乎并无其他惩罚,目前仍在另一所学校继续担任女篮教练。在接受采访时,他竟然大言不惭地表示,“学员和我有些肌肤之亲有什么不对?”

今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橄榄球队一名前助理教练因涉嫌15年间性侵犯8名男童而遭逮捕。

杰里・桑达斯基现年67岁,先前是宾州州立大学橄榄球队助理教练。他受控1994年至2009年性侵犯8名男童。检方指认桑达斯基1977年针对需要帮扶的孩子设立一家基金会,名为“第二英里”,借助这家基金会“物色”并性骚扰和性侵犯受害人。经由“第二英里”桑达斯基接触数百名男孩,检方认定,嫌疑人以加入州立大学橄榄球队为诱饵骗一些男童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犯罪场所包括校队训练场地、自己家、高中校园、大学附近的高尔夫球场。

有苦难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奥普拉・温弗瑞秀 苦难的承受者 身份构建 态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奥普拉・温弗瑞秀”(以下简称“温弗瑞秀”)被认为是史上最成功的脱口秀,在播出的22年时间里,它在全球范围内收到广泛欢迎,取得了巨大成功。它巨大的吸引力在于探求普遍话题的能力,这些话题跨越了年龄、民族、种族和宗教的局限,既有刺激性的性话题,也有常见的名人节食减肥和社会问题话题,比如犯、吸毒等。节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嘉宾们会亲身讲述自己是如何在吸毒、被侵犯的阴影中纠结,挣扎,最后如何艰难地挺过去的故事。

奥普拉本人也是一个伟大的偶像。美国《时代》杂志把她和纳尔逊・曼德拉、保罗教皇二世和比尔・盖茨等并列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物之一。她的影响力在于她的角色不限于主持人、媒体巨头,她还是观众的心灵治疗师,电视脱口秀是她进行公众治疗的一个平台,普通人在这里可以倾吐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得到专家的帮助。有位脱口秀主持人认为,奥普拉的成功在于她不惜开诚布公,敢于公开自己的私人生活和过去,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苦难。她在电视上谈过自己饱受虐待的童年,十几岁时未婚先孕,还谈过自己艰难的减肥经历。而她正是用自己这些真实的经历来证明一个人在遭受挫折时该如何克服苦难,取得成功。正如Moorti (1998)所说的:“把痛苦通过一个声音表达出来,就如通过电视这种媒体给了所有参与者一种宣泄的途径。” 那么,奥普拉是怎么建构她这种“治疗师”的角色的呢?本文认为,奥普拉正是是通过小心翼翼地唤起或是治疗系,或是忏悔系,或是宣泄系的话语,给嘉宾们提供一个倾吐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进而改造自我的公共空间,从而来建构自己一个“治疗师”身份的。

1普遍存在的苦难

“温弗瑞秀”另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深信苦难是普遍存在的,是每个人在生命某个阶段都会经历、承受的东西,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性的话题。本文探讨“苦难”这个主题,以及温弗瑞秀在“苦难的承受者”话语中所起的构建作用。以往对奥普拉的研究大多从社会学、媒体研究或者是性别研究的角度,缺乏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去看奥普拉是怎么选择特定的身份、不选择其他身份来构建话语的。本文尝试分析奥普拉节目话语的态度语言(attitudinal language),来看看她是如何建构一个公共的倾吐平台,如何对嘉宾的故事感同身受,又是如何获得观众的认同,形成和观众的一种凝聚力的。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苦难的承受者”这个概念,分析一下这个角色在奥普拉脱口秀节目中所起的作用。

正因为我们都是潜在的苦难的承受者,我们就有同理苦难、同情“苦难的承受者”的能力(Lllouz,2003)。“温弗瑞秀”正是通过把一个个苦难的承受者的故事搬上电视屏幕,找到普遍存在的人性,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苦难承受者。然而,温弗瑞秀不仅仅是为了展现苦难,这个秀还想为人们减轻痛苦,促成自我改造,使苦难的承受者能够有效利用帮助来克服苦难。节目中苦难的代表性是一个合作的结果:它首先需要嘉宾作为“苦难的承受者”展现真实的情感(通过情绪化、有说服力的语言),然后节目主持人和观众需要作出感同身受的反应。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对悲剧的公开展示能在观众当中唤起同情和怜悯,并提供一个情感净化和宣泄的平台。通过互相倾诉一个悲剧发生的经过可以实现共同承受苦难经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一场温弗瑞秀就如一次群体的“心灵治疗会”,我们分析这个会上使用的语言,是因为语言对表达苦难,对表达苦难的惯例性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我们表达痛苦、判断造成痛苦的行为或态度的原因的最主要的工具和符号。

2研究方法和语料

本研究语料来自节目的官方网站。由于苦难是一个普遍的话题,语料来自一期关于家庭谋杀案(孩子被父亲杀害)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母亲失去了孩子,核心家庭单位的“核心”遭到破坏,而这个核心是美国文化,也是各民族文化中家庭不可或缺的部分。选择这个语料还因为,众所周知,丧失亲人的痛苦是不能修复或治愈的,所以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不期待奥普拉能提供什么方法来帮助人们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快速地解脱出来。观众期待的是,通过对苦难经历的表达,痛失亲人的嘉宾能得到慰藉,能认识到自己的苦难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承受过同样的苦难。对“苦难的承受者”身份的构建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也通过体态语和其他形式)。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嘉宾们“苦难的承受者”身份得以构建。因此,嘉宾从奥普拉和专家身上得到的同情和建议就使得她们“苦难的承受者”身份更加真实。本文具体选择的一期节目是“抑郁的魔爪”(Depression’s Grip),讲述者是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双胞胎女儿被患有抑郁症的父亲亲手杀害。研究方法采用Martin & White(2005)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System)。

3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延伸,特别适合用来分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说话者是如何运用语言策略来进行关系的协商,表达态度和评价,进而与听众形成同盟(aligning an audience),构建一个情感社区(a community of feeling)的(Martin &White,2005)。评价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叙事研究,如英语语言、艺术、媒体和历史研究等。该系统分为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三个子系统,态度系统又包含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三个子系统。本研究拟运用态度系统来分析温弗瑞秀中表达的各种情感。

(1)情感系统。主要表示人们正面或反面的情感,如高兴/痛苦、自信/担忧 、感兴趣/厌烦等,主要由情感评价词汇实现。马丁对情感评价词汇进行了分类,从总体上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词汇,在意义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情感内容把词汇分为幸福/不幸福(happiness)、安全/不安全(security)、满意/不满意(satisfaction)。在“抑郁的魔爪”这期节目中这些情感词汇普遍存在。

例如:幸福/不幸福:he loved her(积极),it hurt too much to live(消极);

安全/不安全: support (积极),I was worried (消极);

满意/不满意:so thankful (积极),I see the shell you’ve become( 消极)。

(2)判断系统。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子系统: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社会评判是从规范(normality)、才干(capacity)和韧性(tenacity)三个角度对人的个性和行为作出判断;社会约束是从诚实(veracity)和妥当(propriety)对人的个性及行为做出判断。“抑郁的魔爪”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汇。

例如: 规范:should be going to kindergarten (积极),strange behavior(消O);

才干: calmly(积极),inability to sleep(消极);

韧性: she keeps going(积极),I just lost it(消极);

诚实:honest(积极), not true(消极);

妥当:help to be better people (积极),manipulative(消极)。

(3)鉴赏系统。主要涉及美学元素,从三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评价:对事物的反应、该事物是什么构成的、该事物的价值。这三种评价原则把鉴赏系统分为三类: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估值(evaluation)。“抑郁的魔爪”中有这些词汇。

例如: 反应:lovely(积极),most horrific (消极 );

构成:quite clear(积极), distorted (消极);

估值:good things(积极), didn’t seem to help(消极)。

评价理论能够揭示那些在“苦难的承受者”身份构建中最相关的态度语言和评价语言。无论是赞美或者谴责的态度,都是通过节目中传达的道德评价的来赋予的,评价理论提供了一种语言上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赋予方式。这些评价有执行作用,因为或褒扬或谴责性的语言能构建或者无辜、或者该受谴责的身份。评价理论还可以揭示文本中主导性的被标准化了的态度和评价。例如,消极地看待不应承受的苦难,或者是把自强建构成朝个人成长迈出的积极的一步,都代表奥普拉话语中常有的态度。“温弗瑞秀”的作用就是在观众当中认可和重现那些反应态度,同时创建一个用同情心和凝聚力来维系的情感社区。

4节目文本分析

接下来本文简要分析一下在所选语料中态度语言的作用、类别,并对“温弗瑞秀”话语定语言的选择做出一些阐释。

这个节目文本是以美国抑郁症患者的统计数字开始的。这是一个常见的开头,起着前后照应的作用,它预示着在抑郁症毁灭性的后果背后,有某个家庭发生的某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跟一个名叫大卫・克莱斯皮的人有关,他是一个抑郁症和躁郁症患者,因杀害自己的两个女儿而在监狱服刑。奥普拉本人对这个事件的评价是“terrible,terrible thing(很恐怖的事)”,这样,她表明了自己的立场(stance),并预期观众对故事会有负面的反应。文本虽然有对狱中服刑的大卫本人的一段采访,但这个节目是围绕着大卫的妻子金姆展开的。尽管她的孩子遭到丈夫残忍的杀害,这个妻子还是挚爱着丈夫。这个节目中也出现了所谓“专家”:一位是犯罪心理学家,迈克尔・维尔勒博士,还有一位是作家威廉・ 斯蒂伦(他在书中有对抑郁症的第一手的描述)。和其他的主持人一样,奥普拉通过借鉴专家意见,使得嘉宾创伤性的经历惯例化、理论化了;然后奥普拉通过与这些专家“合谋”,在这些专家(中间人)和嘉宾(倾诉者)之间重建了一种不对等的权力关系。这样,奥普拉和节目中的专家们(心理学家,作家,营养师等)一起,通过特定的发问,通过为观众进行故事的解读,奥普拉便拥有了限制嘉宾故事结构的权力,以及屏蔽不需要的反应的权力。访谈话语由此围绕着道德权威、主持人和专家的知识构建,这些人一起决定着说什么、怎么说。也就是说,虽然“温弗瑞秀”给嘉宾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没有道德判断的空间来倾吐她们最私人化的、苦难的经历,节目的话题和范围还是有限的。奥普拉和她邀请的专家们引导着故事的讲述,也引导着观众对故事的反应。

情感系统、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在这个文本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表达的态度和评价都引导和限制着观众对大卫,金姆,家庭悲剧,以及抑郁症、躁郁症的反应。节目文本把大卫的身份突出评价为一个抑郁症患者(标记为消极情感和消极判断――消极能力)。然后,这个判断被节目所有参与者认可,突显了群体在使这些身份惯例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而使得这些身份对观众更有说服力。

节目还邀请了观众来就西方的道德标准对大卫的行为进行判断,而这个道德标准有两条不兼容的道德准则:(1)杀害自己的孩子是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的行为;(2)人不能为自己不受控制的行为负责。节目策划的作用就是把大家的视线集中在第二个准则上,以便达到对第一条准则的效力进行轻描淡写的目的,进而提议:大卫不该受到谴责。可以看出,节目之所以能成功构建大卫“不该受谴责”的身份,就在于它有策略地使用了评价性的语言,利用了的观众的附和,最后使观众接受这样一个判断:杀害自己的孩子显然有罪,但抑郁症是大卫应减轻惩罚的一个因素。节目对于金姆的评价是:她值得赞扬,她是一个忠实的妻子,她要兑现自己结婚时许下的誓言(Who intends to make good on her vows)(积极韧性)。对于大卫的评价不能用赞扬来形容,但明显也不是谴责。他被评价为“suffering from a crippling disease” (消极能力),这样,即便他的行为没有合理化,也可以得到解释了。同样,金姆“忠诚的妻子”的身份构建不仅归因于她自己的积极情感和积极评价,也归因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无论是奥普拉、专家还是现场观众都没有对这一身份有任何相冲突的评价。

节目中的治疗系话语在构建大卫“抑郁和躁郁症的受害者”身份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用的语言把大卫和大卫的抑郁症视为两个独立、不相关的实体。对抑郁症的评价可以用鉴赏系统来分析,评价是“a negative thing that has afflicted David” (折磨大卫的消极事物),而“专家”的声音则来自犯罪心理学家迈克尔・维尔勒博士。他依据一系列的症状对大卫进行了一个看起来客观的诊断。这样,他的诊断在“大卫”和“大卫的抑郁症”之间划了一个分界线,于是大卫的行为就被定性为不受自己控制的行为了。作家威廉・斯蒂伦的关于抑郁症的第一手资料在强化大卫“苦难的承受者”角色上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节目中他的书被用来说明大卫的抑郁症不是一个异常的案例,因为像斯蒂伦这样著名的作家也曾经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如此,在所有抑郁症患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新的一致的关系,而观众也无疑会在大卫和作家的病例之间做个类比。

5结语

有人可能会疑惑:人们来到“温弗瑞秀”,得到的回报是什么?当他们在电视机面前回顾过去,回顾生活中发生的巨变时,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挑战?奥普拉在节目中反复强调,她认为给人们一个倾吐的空间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但不对他们做任何道德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奥普拉对嘉宾的观点或做法有疑问时,她会以一种试探的方式发问,并说明这个疑问是她认为很多观众也会有的疑问。注意,她会表示疑问,而不是不信任。节目中奥普拉没有表示不赞同金姆的选择,虽然她确实问过金姆这个问题。(“我想问,我也相信好多观众也和我一样想问,这个人杀掉了你的孩子,为什么你还选择跟他在一起?为什么不离开?”)我们能看出W普拉和观众不一定赞同金姆的选择,但这个问题一闪而过,并没有成为节目的焦点。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温弗瑞秀”中的身份建构得益于在特定话语情景中的态度语言的使用。节目现场观众一贯的态度、节目策划者的态度都对节目的意义解读和身份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那些与节目态度不一致、与节目主题有偏移的态度语言就被屏蔽了。可以说,“温弗瑞秀”的成功之处在于,奥普拉具有一种引导、限定观众对节目意义的解读方向的能力。另外,节目的“治疗”功能使得节目不仅仅流于对苦难和悲剧的窥视,而是升华为一个精神净化和宣泄的场所,一个实现自我改造的平台。通过探求人类普遍存在的苦难,奥普拉就这样实现了对所有人的心灵治疗,而这个治疗不仅包括“苦难的承受者”,也包括观众,即潜在的“苦难的承受者”。如此,奥普拉打破了痛苦的沉默,打开了一条救赎之路。

作者简介:程艳芳(1977.11-)女,汉族,江西余干人,硕士,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英语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烨辉.奥普拉・温弗瑞秀的传播学思考[J].现代传播,2006(2).

[2] 杨依人.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中美经典访谈节目的差异――比较《鲁豫有约》与《奥普拉脱口秀》节目风格的区别[[J].东南传播,2012(9).

[3] 王晶.试论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定位及作用[J].大众文艺,2011(15).

[4] Halliday 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

[5] Lllouz E.Oprah Winfrey and the Glamour of Misery: An essay on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有苦难言范文第4篇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我国当代有一位极富思想的哲学家、作家。他的散文文风活泼,他常化艰深为平易,他在多数作品中摆脱了学术的艰涩,并加入鲜活的生活场景,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散文又不乏艺术的新奇,文章写得质朴平实,所表达的又是一般人能了解的真实感悟。这人便是作家周国平。

他的小品文经常被选入中考试卷中,如2010年佛山《交往的质量》,扬州《忘记玄奘是可悲的》;2011年益阳市选用了《愉快是读书的基本标准》,济宁市选用了《论真性情》……

选文一

儿童大师

文/周国平

我从啾啾身上清楚地看到,幼儿期是语言能力的高峰,幼儿不但讲究表达的准确,而且擅长表达的生动。

看见一个小男孩把刚买的玩具弄坏了,她评论道:“任何一个小男孩的玩具都是悲惨的。”(6岁)

吃猕猴桃,她说:“我一看见猕猴桃,嘴里就酸。”喝可乐,她说:“可乐冒小泡泡,我的眼睛就想哭。”

她说脚痒,我问她是哪儿,她自己已经挠过,告诉我:“把痒劲挠掉了。”(3岁)

咳嗽,吃的药里有双黄连口服液,味极苦,但她每日三次都喝了。有一天她吐真言:“我苦得都发抖了。”

她不喜欢吃果仁巧克力,解释说:“我不喜欢硬的和软的在一起,我喜欢硬的和硬的在一起,软的和软的在一起。”(4岁)

她和妈妈以标准姿势接吻,然后议论道:“接吻太整齐了,感觉就像自己跟自己接吻。”(5岁)

她说:“晒过的被子一个味,都是太阳味。没晒时是各人自己的味,我的没晒也是太阳味。”(6岁)

为了让她好好吃饭,每天只准她在临睡前喝一次牛奶。一天中午,她要喝牛奶,妈妈妥协了,我表示不满。她对我解释道:“我脑子里只有牛奶,没有水,一点就点到了牛奶。”“点”是指用鼠标点击。 她问妈妈:“《猫和老鼠》里老鼠躺在沙滩上唱的那首歌,你会吗?”妈妈说不会。她接着说:“你听听我心里,我心里会唱,嘴里唱不出来。可是你听不见我心里。”

在车里,她很困了,我问她一个什么问题,她不答,我再问,她说:“我什么也说不了,现在我的脑子里什么也没有。”(3岁)

她告诉妈妈:“有时候我想醒来,可是还特别困,觉得自己睁开了眼睛,可是看见的仍然是我的梦。”(4岁)

她谈看《视觉游戏》的感觉:“开始没有看出来,后来我体验到了

幻觉。”

夜晚,她睡不着,向妈妈诉说:“我脑袋里面乱七八糟的,像刚吃完饭还没有收拾的桌子,黑糊糊的,像缠成一团的乱毛线。”妈妈用两个成语概括:杯盘狼藉,心乱如麻。

晚上,她躺在床上,很困了,向我诉说:“朝右睡,看见噩梦,朝左睡,看见笑话,都睡不着。”(6岁)

(选自《意林》2011年第10期)

赏析:小啾啾的语言幽默形象,令人忍俊不禁。用作者的话说,堪称语言大师!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许多生活语言的小细节,被作者描绘得具体生动。在本文中我们要借鉴作者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可爱智趣特性,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父亲的那种真挚强烈的父爱。

选文二

直面苦难

文\周国平

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所以,不论谁想从苦难中获得启迪,该是不愁缺乏必要的机会和材料的。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的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的做作。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浪漫主义在痛苦中发现了美感,于是为了美感而寻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伪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种语言,真的痛苦却没有语言。

望着四周依然欢快地生活着的人们,我对自己说:人类个体之间痛苦的不相通也许正是人类总体仍然快乐的前提。那么,一个人的灾难对于亲近或不亲近的人们的生活几乎不发生任何影响,这就对了。

幸运者对别人的同情,或者隔膜,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侥幸:幸亏遭灾的不是我!

不幸者对别人的幸运或者羡慕,或者冷淡,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委屈:为何遭灾的偏偏是我?

不幸者需要同伴。当我们独自受难时,我们会感到不能忍受命运的不公正甚至于不能忍受苦难的命运本身。相反,受难者人数的增加仿佛减轻了不公正的程度。我们对于个别人死于非命总是惋叹良久,对于成批杀人的战争却往往无动于衷。仔细分析起来,同病相怜的实质未必是不幸者的彼此同情,而更是不幸者各以他人的不幸为自己的安慰,以及幸灾乐祸,这当然是愚蠢的。不过,无可告慰的不幸者有权得到安慰,哪怕是愚蠢的安慰。

我相信人有素质的差异。苦难可以发生动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低人格,——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素质大致规定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锤炼或可助人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碎。

我的智慧是把痛苦当的必然结果加以接受,化为生命的财富。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如同肉体的痛苦一样,精神的痛苦也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甚至在一场共同承担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这痛苦并不会因为有一个难友而有所减轻。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11期,有删节)

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理解“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种语言,真的痛苦却没有语言”一句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本期)

选文三

论真实

文/周国平

真实是最难的,为了它,一个人也许不得不舍弃许多好东西:名誉,地位,财产,家庭。但真实又是最容易的,在世界上,唯有它,一个人只要愿意,总能得到和保持真实。人不可能永远真实,也不可能永远虚假。许多真实中的一点虚假,或许多虚假中的一点真实,都是动人的。最令人厌倦的是一半对一半。 纯洁做不到,退而求其次——真实。真实做不到,再退而求其次——糊涂。可是郑板桥说:“难得糊涂。”还是太纯洁了。真正有独特个性的人并不竭力显示自己的独特,他不怕自己显得与旁人一样。那些时时处处想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虚荣心十足的平庸之辈。质朴最不容易受骗,连成功也骗不了它。

“以真诚换取真诚!”——可是,这么一换,双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诚了吗?刻意求真实者还是太关注自己的形象,已获真实者只是活得自在罢了。 活得真诚、独特、潇洒,这样活当然很美。不过,首先一个人内心生活的隐秘性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受到尊重的,因为隐秘性是内心生活的真实性的保障,从而也是它存在的保障,内心生活一旦不真实就不再是内心生活了。

天赋,才能,眼光,魄力,这一切都还不是伟大,必须加上真实,才成其伟大。真实是一切伟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

精神上的伟人必定是坦诚的,他们足够富有,无须隐瞒自己的欠缺,也足够自尊,不屑于用做秀、演戏、不懂装懂来贬低自己。

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

在不能说真话时,宁愿不说话,也不要说假话。

必须说假话的场合是极其稀少的。

不能说真话而说真话,蠢。不必说假话而说假话,也蠢。

如果不说话也不能呢?那就说真话吧,因为归根到底并不存在绝对不能说真话的情况,只要你敢于承担其后果。

撒谎是容易的,带着这谎活下去却是麻烦事,从此你成了它的奴隶,为了圆这个谎,你不得不撒更多的也许违背你的心愿且对你有害的谎。(选自“周国平博客”)

赏析:这篇文章作者首段提出论点“一个人只要愿意,总能得到和保持真实”,然后作者纵横捭阖,从各方面来论证人的真实的重要性,人怎样才能做到真实,说真话,做到真诚待人?英国的莎士比亚也曾说过:“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一个对人对己都真实的人,他必是一个真诚的人。真实对待自己,坦诚对待他人,是作者在字里行间传达出真挚的写作意图,与人交往、与社会沟通等惟其如此,方显“真”之可贵。

《祖国炊烟》

1.小时候,炊烟是母亲的呼唤;离开村庄后,我就成了炊烟,炊烟就成了思念。

2.两处。东北的炊烟,特点是温暖;江南的炊烟,特点是温情。

四版

《直面苦难》

1.人要直面苦难,承受苦难。

2.夸大伪造的痛苦是

有苦难言范文第5篇

描写疼痛的成语

1、摧心剖肝: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2、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3、乱箭攒心: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4、酸甜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遭遇。

5、创剧痛深:指创伤大、痛苦深。

6、楚楚可怜: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7、不能自拔:拔:摆脱。比喻限入很深,不能从痛苦、错误等中解脱出来。

8、痛心切骨: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9、回肠百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同“回肠九转”。

10、头痛治头: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11、回肠九转: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12、劳筋苦骨: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13、呼天叫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同“呼天号地”。

14、咬紧牙关:谓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15、民不堪命: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16、爱别离苦: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17、呼天号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亦作“呼天叫地”。

18、同病相怜: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19、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20、咨牙咧嘴: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21、水深火热: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22、剥肤之痛: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23、苦不可言: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24、摘胆剜心: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25、创钜痛深:比喻受到巨大的创伤,痛苦之极。钜。同“巨”,大。

26、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

27、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28、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29、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30、彻心彻骨:彻:通、透。通心透骨。形容疼痛达到了极点。

31、酒食地狱: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32、酸咸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同“酸甜苦辣”。

33、七死八活: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34、死去活来: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35、苦不堪言: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36、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37、呼天唤地: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38、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39、苦难深重: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40、油煎火燎:形容痛苦或焦灼。

41、切肤之痛: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42、九曲回肠: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43、悼心疾首: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44、叫苦连天: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45、疮好忘痛:疮疤好了就忘了疼痛。比喻情况见好以后就忘记了从前的痛苦经历和教训。

相关期刊更多

石油库与加油站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