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范文第1篇

第一步:研读教材,找出重难点(读懂人物外显,感知人物内心,体悟人物精神),寻求突破口(以写促读,以写代读、写读互动)。

第二步:布置学生习作,主题为“一件惊险的事”,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自主命题。

第三步:教师课下认真批改作文,找出通病,整理典型案例。

接下来,正式上课――作文讲评与课文教学同步进行。

一、从独特的命题和首尾入手,学习再现深刻的主旨和巧妙的构思

许多同学命题缺乏新意。如《一件惊险的事》《有惊无险》《一件难忘的事》《忘不了的一件事》《令人恐怖的一件事》《可怕的蟒蛇》等。怎么办呢?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说说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一番交流之后,学生回答:课文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确实是一件惊险的事,而且是惊心动魄!那课文的题目是《一件惊险的事》吗?不是?为什么题为《半截蜡烛》?请再小声读文,边读边想。学生陆陆续续回答:

生1:“半截蜡烛”吸引人,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会产生许多疑问,这样就有了悬念,会让我们急切地往下读。

生2:半截蜡烛虽然只是一件不起眼的日用品,但在课文中,它与一场重要的战争息息相关,与一家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围绕着它展开的。我觉得,用“半截蜡烛”作题目比“一件惊险的事”好。

……

上课时,我并未指出其中的不妥,而是让学生再仔细品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结合自己的作文,比较比较,谈谈感想。学生很快发现,原来记叙文(像课文)这样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直接叙述进入也挺好,言简意赅。

本课的结尾耐人寻味――“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我说:德国强盗走了以后,伯诺德夫人一家每人说了一句话。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当中,有意思的三句是:

杰奎琳(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吓死我了!

杰克(沉着的):妹妹别怕,德国鬼子滚蛋了!

伯诺德夫人(紧紧抱着两个孩子):孩子们,你们经受住了考验,你们终于长大了!

提这一问题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丰富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作文的结尾是如此重要,如此值得推敲。反思自己的作文该如何改进,从实际结果来看,他们真的用心了,开头和结尾再也不那么草率了。

二、从生动的内容和情节入境,学习再现鲜活的形象和精妙的表达

刚才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已经感受到这是一件惊险的事。你知道这件事惊险在哪吗?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交流各自感受:

生1:“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这个地方让人感觉惊险,假如有人把蜡烛点燃不就完了吗?

生2:“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读着这句话,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看来,课文写得真惊险!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自己写的这件事惊险不惊险。同桌可以换着读读,交流交流。他们大都发现彼此的描述不如自己的想象,有表现惊险的语句,但很简单。读完作文,也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我们现在不急着修改,先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得如此“惊险”,如此扣人心弦的。通过学生反复研读,读品思议,教师点拨,师生交流,得出以下意见:

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方面是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另一方面是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受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杰奎琳化险为夷,都使人松了一口气。

2.环境氛围渲染得好。“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课文这样的描写,更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3.故事背景吸引人。这一惊险的情节,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抗击德军法西斯的艰难历程相一致。

4.心理活动刻画细腻。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课文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不仅如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相当细腻。

5.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传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继续燃烧、逐渐变短,秘密将会暴露, 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厄运也会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呢?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当时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至此,已实现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机敏和勇敢,激发爱国情感。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内心,学习表达方法。

半截蜡烛教案范文第2篇

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017000)方芳

北京市第八中学(100033)杨萌

1灭烛复燃

为了说明烛芯处有可燃气体,人教版教材中使用的实验是吹灭蜡烛,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便可复燃蜡烛。而实验中因白烟的散逸,很难点燃。那么,能否使火柴在距离烛芯更远的位置点燃蜡烛,以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呢?

在探讨具体的实验方案之前,我们先介绍一种设计实验的重要思维策略——溯因思维(或称作溯因推理)。在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中,溯因推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思维形式,溯因推理是根据已观察到的现象去猜测其内在机理的思维形式。在实验设计中,运用溯因推理的思维形式推测产生实验现象或者达到预期目的的内在机理,然后从其内在机理出发进行实验改进。抓住了内在机理,会使实验改进的方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思维过程更加有序化,实验改进更加有效。

1.1溯因思维1

蜡烛熄灭后上升的白烟越聚集,越容易引燃火柴,而吹灭蜡烛容易使白烟飘散。如何减少白烟的飘散呢?答案是要减少熄灭蜡烛时对火焰的扰动。接着再追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熄灭蜡烛?进而可以追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途径,撤去可燃物自然不可行,降低温度也不易行,隔绝空气最容易实现。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特级教师白福秦老师用铜片制作成锥形“灭烛罩”,用它把蜡烛罩灭,可使白烟上升得更为稳定。用金属制作的原因在于其容易加工,导热性好,兼具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的双重作用。若用简便易得的小容器,例如:青霉素小瓶、酒精灯帽、半截试管等进行实验,也可以取得类似的效果。

实验卡片1罩灭蜡烛复燃

(1)取一根普通蜡烛,点燃。

(2)用青霉素小瓶罩在蜡烛火焰上。

(3)蜡烛熄灭后迅速移开青霉素小瓶,并将一根燃着的火柴至于火焰上方接触白烟,可观察到一条火舌将蜡烛引燃。

1.2放大思维1

若期望增大复燃时火柴与烛芯的距离,白烟越多越浓重,效果越好。那么,如何使白烟更浓呢?通过加粗蜡烛和烛芯就可以实现。

这便涉及到设计实验的另一个重要的思维策略——放大思维,放大思维是顺承溯因思维的思维策略。通过溯因思维找到实验改进的思路和切入点,对这些切入点的特征进行放大甚至是夸张处理,使其特征更加突出,能够有效增强实验的效果。

加粗蜡烛和烛芯可以使灭烛复燃的效果更加明显。白福秦老师制作的蜡烛直径约2.5 cm,烛芯直径约6 mm,配合“灭烛罩”使用,熄灭后可在烛芯上方10 cm以上的地方引燃蜡烛。顺着这一思路还可以进一步放大,将酒精灯的灯芯放在熔化的石蜡中浸透,团成一团放在石棉网上点燃,用漏斗罩灭,点燃漏斗颈口处的白烟,轻轻向上提起漏斗,则看到漏斗颈口处的火焰顺着漏斗颈向下移动,迅速引燃棉线。

实验卡片2浸有石蜡的酒精灯芯复燃

(1)取约10 cm长的粗棉线(没用过的酒精灯芯),放在融化的石蜡中浸透(相当于蜡烛)。

(2)取出棉线,使之成为一团,放在石棉网上点燃。

(3)棉线燃烧片刻后,用一直径60 mm、高100 mm的漏斗罩住,少顷可看到燃烧的棉线全部熄灭。

(4)这时点燃漏斗径口处的白烟,可看到白烟被点燃,发出蓝色的火焰。

(5)轻轻向上提起漏斗,则看到漏斗径口处的火焰顺着漏斗径向下移动,迅速引燃了棉线。

改进后的实验能清楚地看到:蜡烛刚熄灭后产生的白烟能够被点燃,燃着的白烟能将已熄灭的棉线引燃。

1.3反向思维1

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反向的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两种形式。正向思维是指沿着人们的习惯性思考路线去思考,而反向思维则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路线去思考。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实验,绝大多数都已经形成稳定的实验方案,对于优化实验的方向也都有了习惯性的预期,若反其道而行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另一种设计实验的思维策略——反向思维。

若使灭烛复燃的现象更明显,习惯性的思考路线是加粗蜡烛和烛芯。反向思维,细的蜡烛就不行吗?笔者使用市售直径约9 mm的小蜡烛,用约5 cm长的半截试管罩灭,也可以在火柴距离烛芯5 cm以上的地方将蜡烛引燃。大蜡烛可使演示实验现象更直观,小蜡烛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中各取所长。

2引出白烟并点燃

沪教版教材说明从蜡烛火焰中,用玻璃管可以引出一缕白烟并点燃,如图1所示。实际操作时,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引出白烟倒没问题,但点燃时火焰不能连续。实验改进的目的是引出更多的白烟,使引出的白烟更容易被点燃。

2.1溯因思维2

从火焰的哪个部位能引出更多的白烟?对于这个问题的追问,不难回答:焰心处烛芯的顶部是火焰中白烟最多的部位。在引出白烟时,玻璃管的一端应保持在这个位置。尽管这一溯因并没有引发实验的改进,却可以使我们明确了一个实验演示的注意事项。

2.2溯因思维3

如何引出更多的白烟?需要玻璃管伸入火焰的一端的直径较大,从而产生改进实验的思路:将玻璃管一端扩大后能否起到更好的效果。

2.3溯因思维4

如何使白烟更容易被点燃?由这一问题出发可以猜想:若玻璃管点燃白烟的一端变细,则白烟被聚集,从而更容易被点燃。

将“溯因3”与“溯因4”的改进思路结合起来,即玻璃管的一端变粗,另一端变细,最简单的用品是直径较粗的尖嘴玻璃管,当然尖嘴不可太细,这样可能会阻碍白烟的流出。笔者选用直径为7 mm、9 mm,尖嘴处直径约为3 mm,长度为5 cm、8 cm的尖嘴玻璃管进行实验,均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卡片尖嘴粗玻璃管引出白烟并点燃

(1)取一根普通蜡烛,点燃。

(2)取一根直径约9 mm、尖嘴处直径约为3 mm、长8 cm的玻璃管。左手持玻璃管,将其粗的一端至于火焰的焰心处,可观察到尖嘴处有白烟引出。

(3)右手持打火机点燃引出的白烟,可观察到微小的淡蓝色火焰。

说明:因玻璃管较长,用手持玻璃管比镊子操作更方便。使用打火机可免去擦燃火柴的麻烦,且火柴将燃尽时会烧手。

2.4放大思维2

实验设计

如果进一步放大,继续加粗收集端的直径,收集的效果不是会更好吗?一端大、一端小的漏斗可以看做是放大甚至是夸张了的尖嘴导管。有文献称将漏斗倾斜45 °,罩在火焰上并靠近焰心,从漏斗颈引出的白烟容易被点燃,如图2所示。但经笔者实验,发现该方法无法成功。因将漏斗一侧压在火焰上时,由于空气对流另一侧可有大量的空气补充进来,这样即使有白烟引出,也会与空气混合并被蜡烛火焰引燃,引出的只是浓重的黑烟。

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一个好的想法必须付诸实践检验是否可行;另外,放大思维的放大过程也是有限的,超出一定的限度则适得其反。

2.5反向思维2

若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我们的习惯性预期一般为:白烟在引出过程中路径越短、阻力越小,引出就越顺畅,燃烧的效果应越好。于是,正向思维的路线是采用直的、尽可能短的玻璃管。若进行尝试会发现,玻璃管越短,用镊子夹取就越不方便,且并未发现更明显的燃烧现象。采用反向思维,与“直”和“短”相反的特征是“长”和“弯”。若进行实验研究,可制作不同长度、不同夹角、不同弯折次数的弯管,比较用它们做实验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已有研究表明,N形弯管或水平部分长度超过10 cm的直角弯管,能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是由于白烟在较长的曲管中行进的路程较长,因此曲管对形成的白烟有冷却、缓冲和聚集的作用,有利于产生速率平稳的白烟。

实验卡片4曲管引出白烟

(1)取一根弯曲的玻璃管,把它的一头深入火焰的焰心,可以观察到有白烟钻进玻璃管,从另一头冒了出来。

(2)若在另一头放个玻璃瓶,可以感觉到白烟比较重,向瓶底降落。过一会儿,瓶中充满了白烟,并有部分白烟冷凝,如图3所示。

(3)有2个弯角的导管(N形管)可用做白烟聚集器,如图4所示。曲管无需特别加工、订制,通过胶管把收集气体用的短弯管与短直角导管(其实对弯角角度没有太高的要求)连接起来即可。点燃蜡烛约1 min后白烟从导管缓缓冒出,便可持续点燃白烟。

(4)由于直角导管只有1个弯角,所以采用直角导管做聚集器时,导管的另一侧至少需要10 cm长,如图5所示。长玻璃管能延长白烟的滞留时间,一定程度上起着聚集作用。点燃蜡烛约1 min后白烟从导管缓缓冒出,便可持续点燃白烟。

2.6放大思维3

若对长、弯的玻璃管所能起到的作用进行溯因,由于它们“能延长白烟的滞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聚集作用”,因此改善了实验效果。接下来还可以进一步采用放大思维,即如何让聚集的效果更加明显?制作玻璃管连接干燥管、玻璃管连接试管的装置,引出的白烟可持续燃烧。

实验卡片5用干燥管、大试管聚集白烟并点燃

(1)以球形干燥管(通过试管夹、冷凝夹固定在铁架台上,下同)作为聚集器,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蜡烛白烟像舞台上的烟雾一样,在干燥管大小球内的下半部流动,点燃蜡烛约2 min后白烟从干燥器末端缓缓冒出,便可持续点燃白烟。这时,既使熄灭蜡烛,由于干燥管里聚集有较多白烟,末端的小火苗至少会持续10 s。

(2)以大试管作为聚集器,如图7所示,可观察到蜡烛白烟在试管内慢慢聚集,点燃蜡烛约8 min后,白烟从导管缓缓冒出,便可持续点燃白烟。

3抽出白烟并点燃

3.1溯因思维5

若对该实验的过程继续追问:白烟是如何出来的?是用玻璃管导出的,是一种自动的流动。由这种“自动”的方式出发进行思考:是否有比“自动”更为高效的措施?那就是采用“被动”的方式。换句话说,若用一个装置把白烟抽取出来,不是会更有效吗?我们身边唾手可得的用品就是胶头滴管,可以用它来设计实验吗?

实验卡片6胶头滴管取出白烟并点燃

(1)将胶头滴管的尖嘴伸入焰心的烛芯上端,挤压胶头后缓缓松开,就可以看见白烟被吸入滴管中。

(2)将滴管移出,尖嘴靠近蜡烛火焰,挤压胶头,可观察到白烟燃烧,如图8所示。

这一改进方案可以实现观察白烟和点燃白烟的双重功能。类似的,将尖嘴处于火焰中的不同

部位,抽取烟气,会发现烟气的状态与点燃的效果均不同。例如,在火焰最为明亮的部位抽出的烟气较稀薄,颜色发黑。如果在胶头滴管后衬一张白纸,并挤出烟气,可观察到明显的黑烟。

3.2放大思维3

用胶头滴管可以抽出白烟,但胶头体积较小,抽取白烟并不高效。借助放大思维,如果增大胶头的容积就能够提高抽出白烟的效率。若要把胶头放大,洗耳球与胶头材质和形状都相似,最容易想到,注射器也是可以实现抽出白烟功能的大容器。

实验卡片7注射器抽出白烟并点燃

(1)把胶头滴管的胶头取下,取一支10 ml的塑料注射器,将注射器与滴管连接(挑选合适的滴管,可使注射器前段细颈恰好能伸入滴管大口端),如图9所示。

(2)滴管的尖嘴伸入焰心的烛芯上端,缓缓抽动

注射器的活塞,可看到白烟经滴管流入注射器中。

(3)将滴管移出,尖嘴靠近蜡烛火焰,推注射器的活塞,可观察到白烟燃烧。由于用注射器抽出的白烟较多,可以观察到白烟燃烧形成稳定的火焰,火焰的大小可由推注射器的速度控制。

若将注射器直接连接针头,便是这个装置的简化版。但由于针头太细,冷凝的白烟容易堵塞针头,故使用胶头滴管与注射器配合效果更好。

4说明

笔者在做上述实验的时候发现,有的品牌的蜡烛熄灭后有白烟,有的蜡烛则没有。后经查证文献,可能是由于石蜡的型号不同其熔点不同所致:熔点偏高的蜡烛,烛体偏硬,燃烧速度慢而充分,燃烧中和熄灭后烟少味小,但火焰小。熔点偏低的蜡烛,烛体软易变性,燃烧速度快而不充分,燃烧中和熄灭后烟大味浓。因此在购买蜡烛的时候,选取质软的品种,实验效果较好。

收稿日期:2014-11-23

半截蜡烛教案范文第3篇

课伊始,教师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收集到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五分钟)

(交流完资料)教师激情满怀地进行小结:“孩子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也伸向了一个美丽浪漫的国度――法国。看――”(教师点击播放图片音乐)

教师深情地说:“飞机开始轰炸了,大炮开始开火了,无辜的法国人倒下了。温馨美丽的家园被飞机、大炮轰炸得破烂不堪,苍颜的老人失去了儿女,上学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只留下那片废墟。此情此景,震撼人心。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祖国,许多法国民众纷纷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抗争、机敏与狡猾的较量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同学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生死攸关”的意思是什么?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课题的关键词,真棒!

生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你想了解课文的内容,相信等下你读了课文,你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生3:为什么说烛光关系到生死呢?

师:是啊,记忆中的烛光给人温馨,给人浪漫,可这课的烛光为什么关系到生死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正是这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你一下子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真好!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烛光关系到生死呢?

通过这个课堂导入,教师让学生交流资料、创设情景、质疑问难,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者对课堂导入的用心良苦。然而,一个导入,你什么都想要,没有个取舍,没有个度,怎么行?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必须做到四个“适度”。

1时间适度

一个导入就花了十分钟,那么教学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时间如何得到保证?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因此导课要做到短而精,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直奔主题,尽量避免冗长的导入。笔者认为课堂导入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确定时间分配重点,课堂导入要控制在三分钟以内,不要超过五分钟。保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否则轻重不分,本末倒置,会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使课堂低效。

2激情适度

以上案例中,教师从一开始叫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到最后评点学生的质疑,整个导入过程都是声音高亢、满怀激情。虽说大家都在呐喊“语文老师上课应有激情”“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但激情过度容易导致学生疲倦,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因此,教师一定要讲究语言艺术,切莫一味的高亢激情,特别是在课堂导入时,教师的语言更应亲切平和,让学生感到亲近,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3定调适度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于漪老师的这个比喻非常恰切,课堂导入好比歌唱家唱歌定调,倘若第一音没定准,那么高潮部分要么唱不上去,要么走调。《生死攸关的烛光》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感受的是杰奎琳一家母子三人是如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课文让学生了解一下背景是必要的,但教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让听课者以为这是要讲“二战”或战争的故事。

4程序适度

半截蜡烛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导入

上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一堂语文课要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教师在导入阶段就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由此进入教师为之精心营造的特定学习情境中来。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像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谜语、故事导入法

学生大都很爱听故事、猜谜语,对此学生的态度都很认真,兴趣特别高。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新课时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谜语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美丽的丹顶鹤》主要描写丹顶鹤的美丽外形和高雅姿态。教师可以用谜语导入法,利用课件出示谜语,教师朗读“腿细长,脚瘦小,带红帽,穿白袍。”学生猜出谜语后,教师说道:“刚才的谜语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种野生动物朋友――丹顶鹤,它是一种美丽、高贵的鸟类,想和它做朋友吗?那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吧!”《大禹治水》是二年级的课文,用讲故事方法导入比较合适。教师可以先把故事的前半截简单说一说,留个悬念,再问:“大禹治水是否成功了呢?想知道答案吗?那一起来看课文吧!”这样的导入方法,一旦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中,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取得极好的效果。语文教师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课文中的相关故事题材,或与课文题目相关、或与课文中介绍的某一山川景物有关的故事,都可以作为“课堂导入”的讲述,在语言上应注意做到形象生动、声情并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多媒体视频导入法

多媒体技术以其方便的再现历史声音、展示文本图表、播放动画视频等特点,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中,在导入新课方面拥有传统的教学难以企及的优势。《七律・长征》是在红军长征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共四联,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但长征是离现代小学生很遥远的事情,他们甚至无法想象当时的情景。在导入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长征组歌》中的部分视频,如,《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会让学生观看得很投入。看完一组视频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刚才我们看的视频就是《七律・长征》这首诗里的一些场景,想了解更多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七律・长征》吧!”这样可以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对课文的创作背景有更多的了解。

三、音乐歌曲导入法

在语文课上,恰当使用声情并茂的优美歌曲导入,会营造一种别样的课堂氛围,使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不由自主地就投入学习中。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是著名作词家乔羽先生的作品,也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很多校园里大课间的背景音乐都采用这首歌曲。在导入时,教师就可以先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怎么和我们的第一课课文是一样的啊!这样就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月光曲》一文,记叙的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做,教学前播放《月光曲》,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会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气娓娓道来:“现在我们听到的就是钢琴曲《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它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探究的心理,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交代了本节课的重点。

四、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利用小学生喜欢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开课创设一些疑问,让学生在矛盾中、在悬念中,引发思考,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催生迫切的学习愿望的一种方法。设疑可以从课题入手――析题设疑;也可以从内容入手――悬念设疑。例如,《半截蜡烛》一文,导入时可让学生质疑,一般学生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课文中的半截蜡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样的设疑既能于“疑”中激发“思”,又直指整体性阅读的内核,直奔课文重点。一位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究竟谁怕谁?是谁吃掉谁?”学生回答:“这还用问?肯定是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教师接着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听从狐狸的指挥。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导入就完全抓住了学生猎奇的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开门见山直接揭题、简介作者及文本创作背景、复习旧知、师生谈话等也是简单实用的导入方法。无论什么样的导入方法都应服务于教学内容,紧扣课堂教学中心,坚持科学性,把握时间性,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有效导入的作用。

参考文献:

半截蜡烛教案范文第5篇

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重点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

四.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五.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红磷的燃烧实验

【问题引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实验,可以放给学生看)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确认目标】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问题讨论】出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

【回答】无色、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气来自水中。

【结论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板书】1、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

【学生活动】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

【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教师】既然化学性质要在化学变化中方可表现出来,我们就来进行如下实验。

【板书】2、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二氧化碳

【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板书】(1)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观察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

瓶底铺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为什么

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气瓶中。

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

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

【结论】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铁缓慢氧化生成的红色的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板书】(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3O4)

【演示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

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问】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板书】(3)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演示实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1.将小半截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中点燃

2.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现象:剧烈燃烧,蜡烛很快就燃烧完了。集气瓶内壁有小水珠。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集气瓶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了什么?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结论】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板书】(4)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混合物)(O2)(H2O)(CO2)

【问题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思考并回答】(更剧烈),(活泼)

【演示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

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

【提问】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

【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支持燃烧)。

【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抻入气体中,若木条燃烧复燃,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板书】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支持燃烧(助燃)

【教师讲述】我们说一种物质的性质决定了他的用途,我门来看一下氧气有哪些用途。

【板书】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助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木炭、硫、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随堂检测】

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C)在变成无色液体(D)在变成白色固体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A)镁带(B)红磷(C)硫粉(D)铁丝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

(A)氧化铁(B)三氧化二铁(C)四氧化三铁(D)氧化亚铁

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6.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点燃(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闻氧气的气味

7.要测定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A)碳(B)硫(C)蜡烛(D)磷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

(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带

9.下列反应的特征现象分别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火星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