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穷无尽

无穷无尽

无穷无尽范文第1篇

1、包尔顿太太也许有些受宠若惊,对这些友好的表示感到费解,但潘登尼斯先生的善意是永无穷尽的。

2、问题可以继续提下去,直到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也不会提完,可见留给人类的未知课题,真是永无穷尽啊!

3、要像你的生命会永恒一般生活;要如你的精力永无穷尽一般工作。

4、旧中孕育着新,新中又产生着旧,新旧交替,永无穷尽,这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历史。

5、主对我们永无穷尽的爱,你们何时及怎样回报?

6、如果在旅途中发掘乐趣,那么过程就成了终点,()而且将是一个人终身的、永无穷尽的终点。

7、在不断更新的理解过程中,建筑语言不断表达着新的东西,构成建筑意义永无穷尽的源泉。

8、我是神大爱的对象,借着耶稣的血,我享有永无穷尽且无条件的爱,接纳,与价值;这事实绝无风险,并不依赖于我的表现。

无穷无尽范文第2篇

1、包尔顿太太也许有些受宠若惊,对这些友好的表示感到费解,但潘登尼斯先生的善意是永无穷尽的。

2、问题可以继续提下去,直到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也不会提完,可见留给人类的未知课题,真是永无穷尽啊!

3、要像你的生命会永恒一般生活;要如你的精力永无穷尽一般工作。

4、旧中孕育着新,新中又产生着旧,新旧交替,永无穷尽,这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历史。

5、主对我们永无穷尽的爱,你们何时及怎样回报?

6、如果在旅途中发掘乐趣,那么过程就成了终点,()而且将是一个人终身的、永无穷尽的终点。

7、在不断更新的理解过程中,建筑语言不断表达着新的东西,构成建筑意义永无穷尽的源泉。

8、我是神大爱的对象,借着耶稣的血,我享有永无穷尽且无条件的爱,接纳,与价值;这事实绝无风险,并不依赖于我的表现。

无穷无尽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留白艺术 课堂运用

“留白”原是绘画中的一个术语,是指中国画构图中的无画处。留白可使画面虚实相生,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效果。语文教材中教学资源丰富,内容含蓄,韵味无穷。在审美教学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恰似艺术的“留白”,因此,语文课堂也可借鉴“留白”艺术进行教学。又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师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留白”的教学艺术手段恰恰能给学生一个可生发、再创造的空间。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运用留白艺术为教学服务,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文似看山不喜平”,过于浅露直白的教学同样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猜测和期待的眼光去探索文章真谛的过程。”悬念留白正符合这一认知规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有意设下悬念,造成留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文中布下了两条线索: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到东京蔡京处;晁盖、吴用等人欲夺取这宗不义之财。我抓住这一点设置悬念:为什么文中只写杨志一伙一路上的种种艰难,而对晁盖等人如何夺取这十万贯的珍宝一事守口如瓶?其中的奥秘何在?杨志能否逃过晁盖、吴用等人的手掌而如期把生辰纲送到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再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阅读,学生会带着期待、好奇的心理去探索,完成这段留白。

二、发散思维,推理延伸

伏尔泰曾说:“最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尽!”一堂课的尾声也可以设置留白,让学生回顾和升华所学内容,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心理。教师可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富有创意的作业,让学生追寻探究。例如:“如果花木兰未立功劳前就被发现是女的,后果将如何?”(《织织复织织》)“夏瑜坟上的花环是谁放的?”(鲁迅《药》)“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以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莫泊桑《项链》)……类似这种尾声的留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所学知识推向深度和广度,增强了创新意识。

三、比较鉴赏,迁移阅读

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揣摩、领悟语言品味点,积累、沉淀语感。这时可采取比较法。教学中应挖掘可比因素,就文中的字、词、句作有意的遗漏、增补、替换、类比、换位等,以引出前后不同效果的比较。例如:“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老舍《我的母亲》),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去掉“含着泪”,表达效果是否一样呢?学生通过比较就能深刻地感悟到母亲既舍不得儿子离家吃苦却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替换为“过、入、到、满”等字又如何?学生在探究鉴赏的过程中,能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再如:将高尔基《母亲》中的母亲放在鲁迅《故乡》中的鲁镇,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换为林冲,将会怎样?类似的对比迁移阅读,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创造能力。

四、有意省略,计白当黑

“计白当黑”是国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绘画时常有意留下大片空白,这些留白具有丰富的启发性、暗示性,让人产生了许多美好的遐想和巧妙的构思,不断去创造、丰富、发展其美的内涵。音乐中的休止符和空拍子、电影中的“空镜头”、戏剧中的“静场”等艺术,无不展现了留白艺术所带来的美感。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法,根据教材的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思维的承受能力,在教学关键处有意留下一处空白,让学生自己跨越留白区进行思索、玩味。如教学鲁迅的《药》这篇小说时,我对故事的开端和结局进行了分析,而故意留下发展和高潮这段空白,这一教法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主人公夏瑜为何被杀?华老栓为儿子买药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恰好是文章的重难点。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在这个留白带进行探索思考,效果比老师直接分析好得多。这种有意的省略,使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产生了质的飞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适当停顿,引发注意

停顿在艺术上往往会造成强烈的效果。《老残游记》中王小玉唱梨花大鼓就是例证:“正在缭乱之际,忽然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双向的交流,教师若一味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课堂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适当停顿、留白,引发学生的注意。例如:分析重难点时要留白,教师要留给学生自由、宽松的思考空间。如柳永《雨霖铃》中写清秋时节的离别,念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我暂缓讲解,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淡淡的“无语”中道出了多少离情、多少缠绵,学生在填补和想象的过程中会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进入到文本意义与意蕴的深处,促进了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又如:讲到新旧知识连接处要稍微停顿,等学生思维跟进后再讲解新知识;有时课堂秩序出现“骚动”,教师不宜一味讲解,可运用戛然而止的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待其集中注意力再讲。

六、若有若无,以意会之

“若有若无”即具有亦此亦彼的不确定性,具有一种朦胧美的审美境界,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模糊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创造了这种模糊审美境界,那么教学便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例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写了罗敷的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罗敷的美是模糊的,我们不妨让学生处于“若有若无”的审美境界,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罗敷的美,而不必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或现实中的人物去概括和类比。否则,不但会破坏学生的审美思维,而且会影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实践证明,留白教学艺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机制下,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更优化的教学效果。语文课堂中的“留白”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生较多的启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获得审美的愉悦。这就要求教师潜心钻研教学内容,在诱导上多下功夫,让学生能通过对“留白”的想象、领悟,获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月霞《谈文学教学的模糊性》.《现代语文》,2007,5。

[2]彭玉华《浅谈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语文教学研究》,2007,3。

无穷无尽范文第4篇

每一堂成功的课,都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以便对教学起到概括梳理、画龙点睛的作用。完美的课终艺术会产生“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完善深化新授的内容,激发学生去主动探求新的知识,以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一、课终艺术的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1~2分钟注意不稳定;其后20~30分钟学生进入注意力最佳状态;下课前7~10分钟,注意又开始逐渐趋于衰退。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教师应当及时变换课堂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注意力再次反弹,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规律和方法。一般优秀的语文教师,结课时不是草草收场,不是书到临尾渐渐松,而是课了事未休,课终情更浓,课结智不停,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延续至课外。

结课艺术是教师的基本功。但目前有许多在职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者疏于研究,一节课下来,或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或老生常谈、落入俗套,或牵强附会、随意性强。有的甚至把课时挤得满满的,以致“溢”出课外;有的则多余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无事可做。这些无疑会冲淡一节课所学内容,长此以往还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这自然谈不上结课艺术。其实,一节课结尾该如何收束,应讲究艺术,需潜心研究。

二、课终艺术的概念

课终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深化,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以及对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沟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课终艺术就是将这一环节艺术化,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无穷的回味,余音绕梁,让学生的思路在美的享受中延伸,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

三、课终艺术的原则

课终不应是草草收场,书到临尾渐渐松,也不应把课时挤得满满的,更不应多余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无事可做。课终的完美收束,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在教学设计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应紧扣教学内容,使每个环节,包括课终的设计都是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做到与导课相呼应,贯彻整体性原则。

二是延伸性原则。课终艺术的极终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有限延伸到无限,让课尽而思不断,语尽而意不断。因此,教师设计的课终问题、总结的结课语言都要遵循延伸性原则,这样的课终才能称之为艺术课终。

三是适宜性原则。课终艺术要把握好适时和适度两个方面。现实中,部分教师终结课程有以下弊病:有的听到铃声便戛然而止;有的超前结课,空等下课;而有的又兴致勃勃,打结课持久战。好教师应巧妙安排课终,不能戛然而止,也不能拖沓冗长,而应适可而止。

四、课终艺术的方法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探讨课终艺术,发挥课终的导向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关注问题设疑研讨

“问题是积累和发展知识、思维和方法的原动力,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催化剂”。问题意识应始终伴随着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使语文学习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多样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提倡的是一种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为此,课终可将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程序,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执教《错过》(苏教版九年级)一课时,笔者考虑到这篇文章对于阅历不深的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便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和“如何将错过转化为掌控”这两个主要问题之后,对课终进行了这样的问题式设计:“有一句广告词这样说‘人生犹如一次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哪,关键在于美好的风景和心情’,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广告词的理解。”本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不是很深入,正是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深处。

2.探究比较迁移衔接

教材的编排往往先后有序,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任何教学都不宜孤立进行。教完某一课时,就要为过渡到下面的课或进行课外阅读作好铺垫。特别是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家的作品,总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既可以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准备,也可以给学生以有关知识的准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突破原有固定的思路,拓宽思想视野,并获得正确的结论。

比较可以是相同、相近的,也可以是相对、相反的,比较的角度、内容也因文章、作品的不同而多种多样。一种是将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作比较,如鲁迅《呐喊》小说集中的多篇文章,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就可发现鲁迅从青年时代到“五四”时期思想发展变化的线索。另一种是将同题材的文章作比较。例如,二十年代,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南京秦淮河,分别写了两篇题目相同的记游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两篇文章比较着读,就可以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还有一种是将不同国籍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这两出戏剧进行正反比照着读,就会发现,同是反映男女爱情的故事,却表现出东西方文化观念以及其他方面的显著差异。这里有很多值得探索、研究的现象。“有E匕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区分正误、是非、高下、优劣、雅俗,可以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阅读能力。

3.深化升华提炼主题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育,教师的职责就是“荡水”、“击石”,去努力唤醒学生心中的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记叙了他自己在地坛公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写自己,写母亲。作者身残后,长期耗在家附近的古园里,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园子里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笔下,古园的荒芜冷落正是他悲苦命运的烘

托。起初,他苦闷、绝望,好几次,想到死,常常“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经过长期深沉的思考,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于是,他用笔写下“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有蜜蜂、蚂蚁、瓢虫等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他生命的感悟。当我们谈到六个“譬如”,透过夕阳的余晖、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这样,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感悟史铁生笔下地坛的一草一木,在课终即可点化出主题:史铁生从没有路的地方自己碰撞开一条路,这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启发。天无绝人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可走。史铁生截瘫了,但是他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命运使他的内心体验更加细腻,更加深切。同样,每个人只要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都可以碰撞出一条路,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这样既揭示了课文的主旨所在,又能将课文所揭示的事理与现实的需要紧密挂钩,自然地叩击学生的心弦,抓紧时间去阅读语文课外读本《我与地坛》的选读部分,进而激发他们在今后人生旅途中不断登攀,永远进取,达到领悟事理、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

4.拓宽领域延伸扩充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关键不在教师讲得如何,而在于能否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实现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学习比从规则中学习来得容易。”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能力和本领。因此,提倡学生课终走出教室,突破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捷径。

例如在《(呐喊)自序》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的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尽管文中叙述了鲁迅先生过去的某些经历及思想感情的演变,但要透彻地了解他从青年时代到“五四”时期思想发展的线索就很难了。为此在结束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引导他们主动地去通读《呐喊》,了解作品全貌。再如学生阅读某篇课文或某一段落文字时,可要求他们在原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作出补充增添,并在内容情节、层次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有所变化。这无疑会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充学生的生活领域,引发学生的广泛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让学生不断从新的天地里汲取养料。

5.拓展思路启迪思维

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这是新课改向课堂提出的新要求。语文课如果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思路就会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

语文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更应主动适应时代的这种新的要求,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过去传统的教法,是把知识喂进学生的大脑;而当今的素质教育,是把方法教给学生。比如,语文课的字、词、句固然是知识,但是字、词、句知识发生的过程和方法也同样是知识,同时掌握与运用这些字词句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知识。因此,教知识、教过程、教学法才是真正科学而完整的教育。为此,教学中在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教师可在课终时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这对于提高其能力,发展其智力是大有裨益的。

一位教师在《明天不封阳台》(苏教版八年级)课终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实录如下。

师:本文所表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的。一个是自然与人类生存的物质关系,另一个是同学们意识到了但是没有表述出来的,那就是自然对人类精神的意义。有一位美国的生态哲学家叫罗尔斯顿,他说过一句话,请一位同学来读。

(幻灯片呈现,学生朗读)

森林和土壤、阳光和雨水、河流和山峰、循环的四季、野生花草和野生动物――所有这些从来就存在的自然事物,支撑着其他的一切。――(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

师: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和生命的支撑,还在于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撑。康德有过一句伟大的格言:“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她思索得越久,就越是对她充满赞叹和敬畏,那是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他向我们表达的是人从自然中感受到的精神熏陶。课文中稚气未脱的儿子把一片草地当做自己的伊甸园:作者和他的朋友们来到大草原会激动地趴在地上大喊“我回来了”:诗人冯至看到翩翩飞来的条子会由此翘望精神的家园……都是这种熏陶的具体表现。自然不仅是人类科学的源头,也是诗的源头,是哲学的源头,是宗教的源头。人类精神的成长是永远也离不开自然的。作者不封阳台,实际上也就是希望人类的心灵有更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啊!

这个环节的设置,将文章的主题从表层的环保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了更加广阔的“大自然”,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6.温故知新展开想象

想象是作者对自己心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阅读教学中也是写作过程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活动。在写作过程中,从定题、选材、布局到创作方法的选择,始终离不开想象,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思结千载”,“视通万里”。当然,我们说的想象,绝非是脱离实际的想入非非,而是在对生活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去“寂然思疑虑”(《文心雕龙・神思》),把各种素材在大脑中去粗取精,据主题需要而重新组合,从而进行创作活动。因此,想象又是温故知新的创造性的心理活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想”。

如学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后,课终可结合“天宫一号”上天,引导学生想象百年后的太空美景并进而思考,中学生必须具有怎样的聪明才智才能创造科学的明天等相关问题。语文课中大量生动的描述,可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这是创造想象展开的基础。而幻想,则只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未来所进行的一种想象。

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念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引导,抓住阅读材料中最能“借题发挥”,“见仁见智”的地方做足文章。比如教学小说《孔乙己》,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祝福》,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可安排学生揣测,同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教学《药》改写夏瑜的故事,把暗线写成明线,作者未到过现场,这主要靠推测来进行再造想象。

无穷无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苏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033-02

1 苏南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 信息技术定位问题

在苏南农村初中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在目前的形势下,学校被上级及家长认可的程度,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就读高一级学校的升学率。对初中来说,就是中考这一关键指标。信息技术教育因为不属于中考考试科目,课时安排、人员配置都受很大影响。以初一为例,在省厅规定一周两课时之前,绝大多数学校是一课时,甚至有时其他课程课紧张时,信息技术课程就要让路,改上其他课程。人员配置也是一样。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就成了学校内部的边缘学科。

根据教育部对课程定位的说明,“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能够看到教育部强调的课程本质在于“应用”,而不是简单的“使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框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没有作为单独一门课出现,而是包括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里,它强调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孤立的课程,是支撑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它应该具有支撑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功能。

可是,在实践中,苏南农村初中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操作、轻教材的现象,基本上像是在培养电脑操作员。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初中学校仅仅是作为一门上级要求开设的课程独立存在,除了某些其他学科的公开课融进了信息技术,跟其他课程没有什么更多的交融和汇通之处。学生学习方式还是集中表现在接受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利用信息技术来主动学习,现在看来只是一个美好的前景。

1.2 教材内容问题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指出:“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那么,来看看苏南农村初中校的教材是不是符合这些要求呢?教材以初一为例,在互联网没普及之前,上学期为计算机基本原理、Windows基本操作、汉字输入、Word输入,下学期就是Excel操作。当时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微软一家系统应用软件的教程说明,教师就像是开了个电脑学习班,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学生学得枯燥无味。现在加入互联网、音视频加工、动画基本原理等内容,看上去很完美,面面俱到,问题是这些内容随便找个出来,都是一个大部头,因为课程时间限制,注定每个板块都是蜻蜓点水。牵涉的内容实在太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上每学期的教学任务都不能按时完成。

此外,信息技术硬软件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而教材因为要先审核、后出版,出版后又要保持一定的延续些,所以其内容都是滞后的,大大减弱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鉴于教材的严肃性,学生最感兴趣的交友类软件和游戏类软件的内容,教材只能草草带过。教材的理论性强、概念多,降低了教材的生动性,造成学生对教材兴趣不高。

1.3 学生主观要求和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

信息技术课是唯一一门学生抢着进教室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苏南农村,电脑已经进入大多数学生的家庭,即使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也在学校或网吧里或多或少地接触过电脑。现代多媒体电脑跟互联网的结合使得电脑这个铁皮箱看上去无所不能,学生对可以接触到电脑的信息技术课的热情空前高涨,而这种热情主要还是集中在电脑的娱乐功能上。根据笔者的统计,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选择上机操作内容的话,男生基本是游戏,女生就是QQ聊天。所以一旦真正进入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学生的热情会很快褪尽,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尽快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才能自主地探索其他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只是局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往往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到无聊甚至厌恶。

1.4 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方面

电脑已经进入大多数学生家庭,家长的心理是矛盾的,有的视电脑为毒蛇猛兽,通过规定时间、设置密码来控制学生的上机时间;有的作为学生成绩的奖励工具,规定多少分可以奖台电脑;还有的家长是把电脑作为电子词典,只有在需要查找资料时才开机。在绝大部分农村家长眼里,电脑只是个学习的道具,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用。因此,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基本上只要教师教会自己的孩子能操作电脑就行了,因为他们也知道,在当今社会,不懂电脑知识是落伍的。因此,苏南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在家长眼里,基本上是作为一门技能课存在的。

1.5 苏南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从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来说,以前强调的是专业技能,因为当时掌握电脑操作知识的人不多;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苏南农村初中普通教师也能熟练进行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等,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已经成为次要的因素,创意构思才值得推崇。而信息技术教师最缺乏的就是这点,技术上可圈可点,在教学上充满随意和无序,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是常态,更别说什么艺术性之类。何况,在农村初中学校里,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一人多用,网络管理、维修设备、制作课件、成绩统计等都要找你,信息技术教师在农村初中学校里差不多成了打杂的。许许多多和信息技术教学无关的事情,牵涉了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太多的精力,反过来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

2 苏南地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出路

从上可见,苏南地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在课程定位、教材内容、学生、家长、教师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面临新的挑战。那么,苏南地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呢?

2.1 深化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之一,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电脑和互联网作为学习的工具为学生所熟练使用。当然,术业有专攻,信息技术教师依然会作为重要的指导者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那些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内容的传授还是要交给信息技术教师来完成。

2.2 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智能电器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等内容,人工智能等也将会被引入信息技术课程。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环境,信息技术教育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而且会拓展到社区与家庭,使学生和家长能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教育中来。此外新兴媒体的兴起,如智能手机已经开始进入苏南农村初中校,手机里面自带的微博、微信和手机QQ等在线功能,因为实时和方便,已经使一些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电脑和互联网已不是他们的最爱,智能手机和3G网络才是他们最得心应手的“武器”。以后,信息技术教学的平台,说不定要从电脑加互联网换成智能手机加3G网络。

2.3 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个人修养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目前看来,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操作和维护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信息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更新快。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另外,教育观念也要改变,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拓展、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从强调“技术”努力向讲究“艺术”转变。这样一来,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提升课程价值的过程中,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相关期刊更多

内蒙古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