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诉衷情陆游

诉衷情陆游

诉衷情陆游范文第1篇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有情人被强行拆散的悲惨的爱情命运,黑暗的社会世道,使陆游与唐琬这对恩爱夫妻不能常相厮守而遗恨终生。当初的妻子,现在已变成了“宫墙柳”,可望而不可即。

“错,错,错,”正是陆游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一错,只在与唐琬相识又相知,结下了生命之中的不了缘;二错,与唐琬相亲相爱结为夫妻,比翼双飞夫唱妇随;三错,母命难违含泪忍恨痛写休书。终落得恩爱夫妻各分散,只得忍看“春如旧,人空瘦”,终日“泪痕红?”

桃花已落,池台亭阁依旧,却没有了往日的相聚与欢歌。回忆往昔的海誓山盟,幸福甜蜜的美好时光,都已随花落水流去,独留陆游伫立在沈园中的苍凉背影。“人成各,今非昨”,欲借信笺诉衷情,却也情路难通锦书难托,只得忍痛作罢。

诉衷情陆游范文第2篇

耳边战火纷呈,经历了三次科考的陆游重捡回报国之心,与小人秦桧的争斗已无意义,再有怎样的挫折也不能改变他的衷心!大敌当前,他赢得了难得的进谏机会,面对威慑天下而又懦于外敌的皇帝,他已无法自已!谈论当下局势,面对朝廷的退缩,这个年轻的男子落下了泪水,用坚毅的个性泪溅龙床请北征!

又以怎的心情撑起惊醒世人的勇气?皇帝,御驾亲征了!勇士,夺下失地了!国家,得到安定了!那坐以待毙的宋朝打败了不可轻视的金!敌人军首完颜亮也不得不退缩,后死于内讧中!

我想,这样一个有胆识的陆游是令人称赞的!勇气与智慧在这一刻得到迸发。

成了小官的陆游一直处在秦桧集团的不断打击中,但他从未放弃实现自己的理想!

游山西村,在这个浓情风俗四溢的乡下,陆游悟出了一生追求的哲理!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突然发现是经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上的!在官场上,陆游几经沉浮遭小人陷害,可他始终不放弃,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他总是无畏无惧的!

他的相信坚持了一生,他的信念也赢得了回报!秦桧死了,他的绊脚石不复存在,他的生命赢得另一个起点!

陆游的一生奉献在付出与牺牲中,得到的十分稀少。他曾不顾个人安危,进行劝谏,书写他的传奇人生,平定内心的付出渴望!

都说陆游的结局是个悲剧,对于倾注了一生的国家,他的安危已无法得到陆游的亲眼目睹!在陆游的绝笔诗中,他千叮咛万嘱咐,对于国事,一定要告诉自己,当宋军胜利夺得土地之后,“家境无忘告乃翁”!

在陆游的仕途上,从不缺少挫折,也许,他就是这样一位苦行僧吧!从不低头受辱,在旅途中用岁月书成报国忠心,在侠义的旁击,莽撞的推力中,他选择性的更改,拼了命的实现,终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

诉衷情陆游范文第3篇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美菰香,秋风又起。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词作中不少写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感怀。这首《双头莲》就表达了陆游空有一身抱负,却只能空自嗟叹的萧寂之感。

此词作于淳熙三年秋天。双头莲是词牌名,范至能是范成大,待制乃官名。上阕首句“华鬓星星”,点出陆游头发已白,象征渐入老境,盛年难再,更难堪的是凌云壮志忽已成虚景,一个“惊”字点出心情的转折。陆游自觉功业未就但还有机会,头发的点点斑白让自己惊觉雄心壮志离自己渐渐远去。“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壮志已去,又寄居他乡,萧条病愁,冲天的豪气也慢慢消磨,纵是梦中记挂那大好故国山川,无奈已经沦入敌手,何况此时“隔重重烟水”,身老病残,昔日一般朋旧也已凋零。“华鬓”“病骥”透露着浓重的感伤情绪,“惊”“断”“隔”这些字更是加重了这种暮年萧索的感伤。

下阕转而从成都的繁华写起,“锦里”指成都,但可“叹”只是做了一个闲职,空有一腔热血,“柴荆添睡”。这样的“清愁”只有靠酒来解脱,可是借酒浇愁愁更愁,空空感叹自己的心事能与何人说?报国之志越来越渺茫,看到“楚柁吴樯”(指吴地和楚地的船只,陆游借指故乡)作者动了回乡的心思,“美菰香,秋风又起”借用晋朝张翰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对陆游来说,这仅仅只是一种奢望,只能“空怅望”,一个“空”字将想而不得、只是镜花水月般的回乡梦彻底击碎了。

诉衷情陆游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迁移;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她与我们的民族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她以丰富的情感,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优美的韵律为历代人所喜爱和传诵。学习古诗词,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以陶冶情操,培养文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具体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地位。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其广度。

如果纯粹从教材的角度而言,古诗词所占的比例较少,我们不妨来读一读这一段话:以《论语》为例,这是一部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经典,她的思想浸润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基因的组成部分。可是,现在的中国人,从小到大,有几个人完整地或者较完整地读过《论语》?即便是出身如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的大学生们恐怕也没有几个真正地读过。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里选有《论语》的部分章节,但那比蜻蜓点水还不如,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更可悲的是,一旦中学毕业(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就基本上不可能再有机会与自己的民族经典相接触了。《论语》如此,遑论其他。民族经典的断裂,造成了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断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朱杰人教授在《光明日报》的社论。

“《论语》如此,遑论其他”这句话道出了如今教材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这样的一个现实环境中实现对于汉字地位的巩固?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诗词,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迁移学习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所谓迁移学习,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孔子。《论语・述而》中说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还有“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等基本上都是这个意思。在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形成,柏拉图的学员重视几何的学习并非因为几何的实用价值,而是因为几何学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考力。在近代,第一次采用了“迁移”这个概念的是英国的学者John Locke。他认为要使一个人有良好的推理能力,一定要让他及早习惯于推理方法,藉以训练他的心智。这些思想,体现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就是积累和运用。

一、同作者的诗篇之间的迁移

古诗词的作者大凡都是那个时代的名人,而了解作者,一则可感知其貌,二则可感知其德,以利于整体感知全诗。我们往往指导学生运用课外书,运用现代技术来寻找作者的踪迹。但是,从迁移学习的角度讲,我们不难看出了解作者的另一种方式,那便是解读作者的不同作品,以此来了解作者。比如学习《诉衷情》时对于作者陆游的解读,他的一生所作的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穿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分别出示小学阶段学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示儿》与《诉衷情》进行对比教学,这几首诗都是作者晚年的诗作,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通过这几首诗可见一斑。我们来看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片段】

上课伊始大屏幕出示爱国诗句,学生诵读。然后通过情景导入和初读古诗,学生对于诗人以及诗的写作背景和诗意已经有了粗略的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开始带领学生进行研读诗意。

师: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刚才咱们读了那么多遍,你感受到了陆游在词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哪一句话最能触动你的内心呢?

生: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师用多媒体出示此诗句。

师:请同学们再闭上眼睛想象这些画面(师读),并说说这些画面的内容、词人的形象。

生自由讨论。

师:诗人老泪纵横,那滴滴的泪是为谁而流啊!

生:为自己而流。

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生读)

师:这个泪又是为谁而流?

生:为沦陷区的百姓而流。

师:泪空流,泪白白地流,至死也是空啊!

出示《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生读)

师:9个字道尽了诗人一生心事,一起读。

师:还有其他的诗句吗?

生: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师:(出示“旧貂裘”的典故)读了这个典故,你知道旧貂裘的意思了吗?

生:就是不被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师:“梦”字,这里仅仅是指诗人夜里做的梦吗?同样是“梦”让我想起了诗人另一首古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媒体出示:铁马冰河入梦来

师:诗人一直在做一个统一什么样的梦?

生:诗人一直在做国家统一的梦

生:在做百姓免遭战乱的梦

师:是呀,但是这终究是一个梦啊。

出示: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一生谁会料到我心在抗战前线,人却在沧州慢慢老去。“谁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作者的无奈和遗憾。

生:还说明了作者被迫的境地,心有余而力不足。

师: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敌寇依旧,自己却已年老体衰,悲愤不已。所以说“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带着这种理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读

师:想当年的陆游又是怎么的?

出示: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生读

师:(出示“觅封侯”的典故)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陆游?特别从哪个词感受到?

生:从“万里”这个词感受到当年陆游的勃勃雄心。

生:我看到当年充满抱负的陆游,特别从“匹马”这个词感受出来。

师: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可他为什么要说当年之事呢?

生思考

师提示:当年怎样?现在又是怎样?

生:“当年”二字表现了诗人深深的无奈

生: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师:回忆起当年的飒爽英姿,作者心里慷慨激昂,如今的现实又让作者深感无奈和惆怅,满腔的爱国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情,在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带着这些感受我们来读这首诗。

指名读――齐读

齐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

最后教师出示了陆游一生生平,学生在古典音乐的配乐中完成了对陆游诗歌的完整诵读。

一堂课下来,师者智慧地旁征博引,将爱国诗句进行整合,学生诵读之声环绕耳际,从“泪空流”链接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到《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从“关河梦断何处”链接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铁马冰河入梦来”。通过一首诗词,引出其他相关诗词的学习,丰富了诗词的积累,同时也让学生对作者陆游的一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同题材的诗篇之间的迁移

古诗词中同一题材的诗歌是很多的,如爱国诗、思乡诗、送别诗、边塞诗等等。如《诉衷情》是一首爱国题材的诗词,教师在一开头就出示相关爱国诗词让学生进行诵读,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随后在精读环节分别引出其他相关诗句的解读,这样一则避免了把文字读死,就字论字的弊端,同时使得对于诗意的解读更立体,也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同理,我们学习送别诗,因诗人的情况不同,情致各异,故送别诗词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或是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或是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在生动的画面中蕴含情怀;或借诗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则兼而有之等。比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送别诗,通过借景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我们可以通过这首诗迁移复习小学阶段学过的送别诗,将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山中送别》,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渭城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这些小学阶段学过的送别诗加以复习整合。除此之外,再根据学生的课外积累丰富送别诗的内涵,在毕业前夕举行送别诗的吟诵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积累古诗词。

三、实现积累到运用的迁移

以上两点,均是让学生由学一首诗迁移到另外诗歌的学习,对于学生积累古诗词是很有裨益的。但是学习古诗词,并不只是为了积累而积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诉衷情陆游范文第5篇

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那么关于四年级的励志语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励志语录,供大家参阅!

四年级励志语录精选1.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

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

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3.松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樱钽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

4.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5.是金子,随便放到哪里总会发光的。

6.跪着虽不会跌倒,但可能被践踏。

7.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8.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9.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

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10.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12.只要是有益的话,小孩的话也要听。

13.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

14.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15.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四年级励志语录经典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4.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5.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6.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

7.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8.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9.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10.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11.不从泥泞不堪的小道上迈步,就踏不上铺满鲜花的大路。

12.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

13.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14.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1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四年级励志语录推荐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3.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关山月》陆游

4.、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陆游

5.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金错刀行》陆游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陆游

7.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陆游

8.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9.“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陇头水》)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鹧鸪天》

1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15.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1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1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1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2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相关期刊更多

苏州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

甘肃中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卫生厅

中国塑料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