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讽刺的笑

讽刺的笑

讽刺的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林黛玉 讽刺手段 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1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42-02

目前,对林黛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方面,研究者主要从这个方面对她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林黛玉的性格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她特别喜欢讽刺人。但这种性格往往局限在发现上面,因此,本文试图从修辞格运用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林黛玉讽刺的实现手段。根据穷尽性的调查分析。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会话共有450处左右(林黛玉的诗词除外),而她含有讽刺意味的会话至少有100处,这其中至少有90处左右含有讽刺意味的会话是通过运用修辞格来实现的。这些例子占到了总的含有讽刺意味的会话的90%,占总的会话的20%左右。所占比率如此之大,这足以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主要修辞格的运用

林黛玉讽刺手段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主要修辞格的运用来体现的。从穷尽性的调查分析来看,林黛玉对主要修辞格的运用大约有75处左右,占总的含有讽刺意味的会话的75%左右,占总的会话的16.7%左右。

(一)一种辞格的运用

林黛玉所运用的修辞格中,只运用一种修辞格的例子大约有40个左右。这些修辞格大致包括四种:1、反语;2、反问;3、对比;4、夸张。

第一,反语。林黛玉在会话中常常使用反语。正话反说,故意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从而使她的会话带上讽刺的意味。这样的例子有32个左右。其中只运用了反语这一种辞格的例子有15个左右,基本上都是对宝玉和宝钗的讽刺。例如:

(1)林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暖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第八回)

在例(1)中,宝玉和宝钗在一起时,有比较暧昧的行为。偏巧林黛玉看到了这一幕,自然是比较尴尬的,同时她内心也很不舒服。她所说的话,都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格,都不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在这段对话中,林黛玉通过对反语的运用,表达了内心的醋意,同时比较有效地达到了讽刺宝钗和宝玉的目的。宝玉和宝钗自然也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这从后面宝玉很不自在,故意扯到其他的话题也可以看出来。

第二,反问。林黛玉常常使用反问的修辞格,以便达到其责问和讽刺人的目的。在《红楼梦》中,这类例子大约有20几个,其中只运用了反问这一种辞格的例子有11个左右。它们主要是对宝玉的讽刺,也有对对宝钗、紫鹃、袭人、李嬷嬷等人的讽刺。这里仅举一例进行分析。

(2)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这里的也未可知?”(第八回)

在例(2)中,林黛玉两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格。第一处,“我为什么助她?”,对李嬷嬷说她助着宝玉的话进行了反驳和讽刺,“我也不犯着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这句话使她前面的反问更具有讽刺意味。第二处,她在责怪了李嬷嬷不该太小心的同时,又当着薛姨妈的面反问她“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这里的也未可知?”,从而讽刺了她多管闲事的行为。林黛玉对反问的巧妙运用,使她很好地达到了自己的讽刺目的。

第三,对比。林黛玉常常使用对比的修辞格。她常常拿自己与宝钗,史湘云等人进行对比,从而讽刺她们,表达内心的不满。这里主要是对宝钗的讽刺,还有对李嬷嬷、周瑞家的等人的讽刺。这样的例子大约有15个,不过大部分是与其他修辞格一起使用的,这在后面的例子中将会探讨到。单独使用对比这种修辞格并且达到讽刺效果的例子有3个。例如:

(4)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第七回)

在例(4)中,周瑞家的人给林黛玉送宫花,本来她是好意,只是因为是顺路依次送花。所以最后才送到林黛玉的手中。她没有像别人那样接到官花就谢周瑞家的人,而是在了解了别的姑娘都已经有了宫花的情况之后,就与众姑娘进行了对比,并讽刺了周瑞家的人把剩下的花送给她的这种行为。通过对比的运用。林黛玉实现了自己的讽刺目的。

第四,夸张。林黛玉常常抓住别人的短处不放,对别人的言行进行夸张的评价,而且这种夸张常常带有取笑、讽刺的意味。林黛玉往往是单独使用这种修辞格的,这类例子大约有13个。它们是对宝玉、宝钗、惜春等人的讽刺。这里仅举一例进行分析。

(3)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的,后二首都无考据,我们也不懂,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第五十一回)

在例(3)中,宝钗对宝琴的后两首诗说成是无考据的,且不大懂得。林黛玉开始就讽刺她“矫揉造作”,在解释了原因之后,她又运用夸张的修辞格,当着大家的面,说三岁的小孩都懂它们,进一步指出宝钗的说谎,也进一步讽刺了她的说谎行为。这里林黛玉对夸张的运用水到渠成,很好地达到了自己的讽刺目的。

(二)几种辞格的结合使用

林黛玉在会话中常常几种修辞格结合着使用,从而更好地达到自己的讽刺目,这样的例子大约有35例左右。

第一,反语与反问相结合。林黛玉在会话中常常结合着使用反语与反问的修辞格,这样的例子大约有13个,主要是对宝玉的讽刺,也有对宝钗和史湘云的讽刺。这里仅举一例进行分析。

(5)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会挑人。就算你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我指出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服你。”黛玉便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可那里敢挑他呢?”(第二十回)

在例(5)中,林黛玉嘲笑史湘云口吃的毛病,史湘云指出薛宝钗比林黛玉强。林黛玉听了心里很不满,于是使用反问兼反语的话语“我那里敢挑他呢?”对宝钗进行了讽刺。林黛玉反问兼反语的使用,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讽刺目的。

第二,反问与对比的结合。在会话中,林黛玉有时会结合使用反问与对比的修辞格,从而更好地达到自己的讽刺目的。这样的例子大约有7个,它们主要是对宝玉的讽刺。例如:

(6)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道:“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命他们前头照着。这个又轻巧又亮……(第四十五回)

在例(6)中,“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既是一种反问又是一种对比,双重修辞格的运用,林黛玉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人当然比灯笼更重要,同时也讽刺了宝玉因为怕跌灯而不点灯的行为。

第三,反语与对比相结合。在会话中,林黛玉使用反语与对比相结合的手段,使自己话语具有更好的讽刺效果。这样的例子大约有6个。它们主要是对宝玉和宝钗的讽刺。例如:

(7)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象是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第二十九回)

在例(7)中,贾母看到了宝玉的麒麟,便问谁还有一个,宝钗迎合贾母做了回答。探春称赞宝钗记性好,林黛玉便顺势讽刺了宝钗。林黛玉通过这样的对比:她在别的东西上记忆力有限,在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很有记忆,突出了宝钗的心机;同时又是以反语的形式说出来的,从而使她的话更具有讽刺意味。林黛玉通过结合运用对比和反语的修辞格,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讽刺目的。

第四,反语、反问与对比等修辞格相结合。在会话中,林黛玉常常结合着运用反语、反问、对比等修辞格,从而达到更好的讽刺效果。这样的例子大约有10个。它们基本上都是对宝玉进行讽刺的。例如:

(8)只见黛玉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作什么呢?”(第二十回)

在例(8)中,林黛玉既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格,又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格。她先将“别人”(这里指宝钗)与自己进行对比:宝钗在很多方面都比她强,对宝玉也更好,由此产生了对宝钗的妒嫉之心,同时也对宝玉进行了讽刺。反语和反问“你又来作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的运用,更加表明了她的不满与讽刺。通过这种穿插对比和反问修辞格的方法,加强了反语的讽刺力度,从而使林黛玉更好地达到了自己的讽刺目的。

二、其他辞格的运用

林黛玉讽刺手段的实现还体现在诸如比拟、双关、借代等修辞格的运用方面。这样的例子大约有15例左右,约占含有讽刺意味的会话的25%左右,占总的会话的13.3%左右。

(一)比拟

在有些情况下,林黛玉运用比拟的修辞格,故意抓住别人的短处不放,把人比拟得很难听,从而使她的话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在《红楼梦》中,这类例子大约有6个。主要是对刘姥姥、惜春等人的讽刺。例如:

(9)黛玉道:“人物还容易,你草虫上不能。”李纨道:“你又说不通的话了,这个上头那里又用的着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第四十二回)

在例(9)中,林黛玉根据刘姥姥的穿着及其扭舞的动作与蝗虫的相似,把刘姥姥比拟成是“母蝗虫”,从而讽刺了刘姥姥的俗气和滑稽、现丑的行为,引起了众人的发笑。这种比拟手法的运用,很好地达到了林黛玉的讽刺目的。

(二)双关

双关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用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林黛玉运用双关的目的是为了指桑骂槐,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别人的不满和讽刺。在《红楼梦》中,这样的例子大概有5个,主要是对宝玉和宝钗的讽刺。例如:

(10)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冻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圣旨!”(第八回)

在例(10)中,林黛玉在对话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格。她表面上是在责怪丫鬟雪雁不听她的话,只听紫鹃的话,实际上是在讽刺宝玉不听自己的话,只听宝钗的话。由于当着宝钗和薛姨妈的面,林黛玉不好直接讽刺宝钗和宝玉,只好运用双关的修辞格指桑骂槐,从而达到了自己的讽刺目的。

(三)借代

在言语交际中,林黛玉有时会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她往往借用这种辞格更含蓄地表达自己的醋意,也使自己的话更具有讽刺的味道。这样的例子大约有5个,主要是对宝玉和宝钗等人的讽刺。例如:

讽刺的笑范文第2篇

讽刺艺术细腻锐利机智1947年,《围城》一书问世,随之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中销声匿迹。30年后,《围城》从海外归来,已经蜚声国际,举世传诵,并被译为英、法、德、日、俄、捷、西等多种译本。《围城》在越来越多的注意中成为一种文学现象。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围城》深刻的主题意蕴,更因为其独具魄力的艺术特色:讽刺幽默。

一、讽刺艺术

讽刺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用讽刺和嘲讽的手段描写敌对、落后和反动的事物,有时甚至用夸张的笔法加以揭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艺术目的。中国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历来过于凝重,如冷峭夸张的张天翼、沉郁深厚的沙汀、京片子式的老舍。而钱钟书《围城》的讽刺却是铺张、细腻、机智、幽默,既见清代吴敬梓之功力,又有西方近代讽刺大家的风范。钱钟书的艺术成就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精通经史,学贯中西,通晓古今,因而目光深遂、透彻,能俯看人世间的纷扰,自然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而他睿智的才思所焕发出的创作才华更使他的小说语言既有讽刺的机锋,又有幽默的机智。

《围城》中的讽刺,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及其弱点的哲理性思考,是对人的文化心理的细微精确的把握。从而增大了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使讽刺意蕴更加丰富。讽刺的犀利性与蕴含性融于一炉,形成其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讽刺的细腻

嘲笑含辛涩,揶揄有沉思,夹感叹,用钱钟书自己的话来说即为“银笑”。也就是把讽刺的线条变得粗中有细,更富表现力。这一艺术风格在《围城》中随处可见。那么作者是怎样巧妙地运用多种语言手段使作品产生讽刺效果的呢?聊举几例。

在方鸿渐即将到达三闾大学的一幕场景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撇下一切希望罢,你们这些进来的人!”方鸡渐几乎是用《圣经》中上帝的口吻,来教谕尘世的凡人去解脱他们的苦难,而他自己却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耶酥基督,永远受苦受难。于是在看似平淡的文字里咀嚼出了苦涩的味道。

又如,方鸿渐归国途中,那些留学生们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祖国)服务”,却“成天赌钱消遣”;“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且“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作者用褒义的语言陈述贬义的事物,故意混淆语言的感彩,深刻讽刺了卑劣平庸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那少得可怜的爱国心!作者轻松的“银笑”,却让人一点儿都笑不出来,这就是其精妙所在,非大家手笔所不能及!

作者在对方鸿渐的心理描写中,有这样一段:“自己在巴黎从没碰见过她,今天偏避免不了,可见巴黎大而天下小”。乍看似乎不合逻辑,“巴黎大而天下小”再仔细一琢磨,嘿,神了!从讽刺的意图出发别出新意,真是“搞笑”。

另外,还有对“电视”的曲解,庸医“杀人”,“把四方剩了三方”,却是因为“那一方人抵抗力强”,“没给医绝了种”;陆子潇的“行政院”和“外交部”的妙谈,如此等等,不能遍数,但作者的“银笑”是得以体察到了

(二)讽刺的锐利、强烈、有力度

老舍先生曾说过:讽刺必须用极锐利的口吻说出来,给人一种极强烈的冷嘲,必须毒辣不留情。对于那些丑恶的事物和肮脏的灵魂,钱钟书的讽刺就如一枝枝利箭,毫不留情,饱含着尖刻和辛辣,一语破的,剃肌砭骨,让它们无所遁形。我们不妨从《围城》中摘取几个片段看一看:“事实上,唯有学中国文学的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世界上大事情可以随便应付,偏是小事情倒丝毫假借不了。譬如,贪官污吏,纳贿几千万,而绝不肯偷人家的钱袋”。“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作哀悼的文章。棺材店殡仪馆只作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一样是好题目”。

这些讽刺或借助比喻,或借助反语等手法,对于当时盛行的留学热和普遍的崇洋的心理作了深刻的揭露,加以毫不留情的嘲讽,如例(1)对于政治上的腐败,官员们的虚伪;如例(2)所举,以犀利的嘲讽笔墨,使他们露出丑恶的嘴脸;而例(3)又使我们对那些所谓的“文人”有清醒的认识。这些人把文学当作吃饭、挣钱的手段,文学成了他们肆意践踏的,沾染上了刺鼻的铜臭气。可以想见这样的文人,这样的文坛带给我们的将是什么。

(三)讽刺的机智

奇思妙想是钱钟书作品机智讽刺风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但又恬到好处的语言,在《围城》中随处可见,常常使我们在发笑的同时为作者的奇思妙想而惊叹。在内藏机锋浑然天成的语言中,蕴含着对人生世态的审美批判,更加强了讽刺的力度。

在形容大学里的老师时,作者这样写道:“讲师比通房丫头,教授比夫人,副教授呢,等于如夫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作者解释道“丫头收房作姨太太是很普遍的”,“而姨太太要扶正做大太太,那是干犯纲常名教,做不得的”。这样一个精巧的比喻,便把校园内部晋级评职的奥妙所在揭示出来,让我们为作者的揶揄发笑的同时也引起深思。

由于作者具有透彻的观察力,以及杰出的艺术才能,因此,往往能用形象的语言描写人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心里活动,从而深刻揭示出人物的心理特征。书中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途中,曾经见着一个烧掉屋身的破门,这引起了他的思考:“适才火铺屋后那个破门倒是好象征。好像个进口,背后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了,原来什么也没有,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撇下一切希望罢,你们这些进来的人。虽然这么说,按捺不下的好奇心和希冀像火炉上烧滚的水,勃勃地掀动壶盖。”这时的方鸿渐正处于失恋和失业的双重打击中,“情敌”赵辛楣无意中为他觅得了一个出路,然而与李顾之流的几天为伍,又让化感到前方一片茫然。三闾大学似乎也不再有吸引力,只是万般无奈中的一个选择。人被渺茫的希望所牵引、追求、奋斗,而一旦得到,才发现全不是所希望的那样。这里人的永无止境的寻找追求与破门般的绝境形成了绝妙的讽刺。

这种心理讽刺的好处是,使作者特有的心理因素,与精细的心理描写美妙地结合起来,讽刺的线条变得更柔、更细。钱钟书在作机智讽刺时,常常由此及彼,把彼此分离着的人和事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思考,找到他们之间的某些相似点,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机智的讽刺效果有赖于丰富的讽刺手法。《围城》中的讽刺包罗万象,讽刺手法也多种多样,诸如反讽叙述、灵活用典、奇特类比、反仿等,下面我们取其一二分别观之。

钱钟书在小说中对反讽有着广泛的应用。最突出的就是时间的反讽。小说结尾以祖传的老钟登场,“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宣告方鸿渐的教育、爱情、婚姻、事业以失败和幻灭而告终,把主人公这一普通的现代人和平凡的生命历程,提高到新的高度,不但揭示了整个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也象征着整个人类的基本生存状况,从而深化了《围城》的主题意蕴。

钱钟书的渊博知识使它得以在小说中灵活运用典故,达到讽刺效果。例如,辛楣爱上馆子吃饭,动不动借小事请客,朋友有事要求他,也得在饭桌上跟他商量。仿佛他在外国学政治和外交只记着两句,拿破仑对外交官的训令:“请客菜要好”,和斯多威尔侯爵的办事原则:请吃饭能使事务滑溜顺利。”一个小小的吃饭,可以运用到外交辞令,可见吃饭的妙用了。其实,这种请客吃饭的风气既不是赵辛楣首倡,更不会自他便终止。仿佛现代社会仍普遍通用这一原则,吃饭也如同过关的通行证,许多事情拿它一晃便可顺利通过,作者的讽刺意味不说自明。

二、幽默艺术

有的评论者说钱钟书是一个讽刺艺术个性渗透到全身心,渗透到全部文字里的讽刺家。其实,他的幽默气质更是渗透到全身心,渗透到全部文字中去。俄谚语说:“笑是力量的亲兄弟”。讽刺离不开幽默,幽默加大了讽刺的力量,钱钟书的讽刺语言中也常常是幽默的。

可以说,《围城》的幽默是整体性的,无论是情节的变幻,人物的塑造还是心理的描写,语言的叙述,到处都洋溢着幽默的色彩。钱钟书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凭借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把多种语言技巧运用自如,使作品的幽默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生动的表达技巧

例如,“鸿渐的心不是雨衣的材料做的,给她眼泪浸透了……才收泪让他把这件事说明白”。“大前天早晨,该死的听差收拾房间,不小心打翻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黑地,陆子潇挽救不及,跳脚痛骂”。例1不说鸿渐被柔嘉哭得心软,而说被泪浸透了。例2不说墨水淹了信,而采用代名词行政院。这种表达别出心裁,富有文学性,从而在生动形象的叙述中油然而生幽默感。

有时作者变换视点,转移角度,从而使语言显得俏皮。如“这车觉悟今天不是逍遥散步,可以随意流连,原来真得走路,前面路还走不完呢!它生气不肯走了……”这里不从人而是从车闹脾气写,把旅途的艰难,交通工具的简陋,写得生动有趣。钱先生深情幽默之道,常常变换技巧,在耳目一新的语言中渲泄自己不尽的幽默。

(二)别致的修辞技巧

“满嘴不经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上面疏疏地缀几粒娇羞不肯露出头的黄牙齿”。“高校长肥而结实的脸像没发酵的黄面粉馒头,‘馋嘴的时间’咬也咬不动他,一条牙齿印或皱纹都没有”。这里例1用“娇羞不肯露出头”来形容牙齿,让我们禁不住为王美玉的尊容捧腹大笑,这个别致的修饰语就突出幽默的意味。例2通过下文的补充‘馋嘴的时间’咬也咬不动他,来强调高校长肥而结实的脸,而高校长令人憎恶的面目活化在眼前,讽刺的同时表现了幽默。在《围城》中,钱钟书常交互运用两种手法,营造出浓厚的幽默氛围。

(三)活泼的修辞技巧

利用活泼多变的修辞格,达到幽默的效果是钱钟书常用的手段。例如,“他的旧法兰绒外套经过浸湿烤干这两重水深火热的痛苦,疲软肥肿,又添上风瘫病……”“陆子潇这人刻意修饰,头发又油又光,深恐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这两个例子都用了拟人的方法,衣服,头发,鼻子全成了有灵性的人物,使人读来活泼有趣,除了拟人,作者还常运用夸张的笔法去描写人或物,从而使我们在放大的影像中发现笑料。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对过些现象进行了嘲讽。

在这些修辞技巧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比喻了。作者的比喻长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而细细品味之下,又不能不为他的奇思妙想拍案叫绝。钱钟书善于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喻,使看似差异很大的东西和谐有机地联系起来,既生动、形象,又诙谐、幽默。请看下面两例:“以后的谈论,只像是人工呼吸来救淹死的人,挽回不来生气”。“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谈话和救人似乎毫不相干,但谈话的枯燥沉闷而又不得不进行,恰似人工救活的人,虽保住了生命,而没有生气,这样的比喻岂不奇妙。方鸿渐一番天花、梅毒之语,使请他来演讲的人尴尬不已,而受着“文明”教育的女生更如同受了污辱,这样想来,例2的比喻就由不通,而成甚通,引发我们发自心底的笑声。《围城》中这样的比喻举不胜数。精当而又耐人寻味的比喻,给小说带来了无穷妙趣。

《围城》的语言中,有很多是故意违反了现代语用法中的“会话原则”,使读者在不协调的叙述风格或变幻的语序中发生了理解上的心理转折,产生一系列对比、联想等,从而感受到作家这种语言的幽默性。作者在形容方鸿渐对苏文的口吻时这样写道:“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花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这段话中,作者融合了古代、现代、中国、西洋、官场、教堂等多个方面,语言任意驰骋,从而达到了一种独特的幽默效果,这里便是打乱了方式上的一致性原则,让我们从不规则中找到幽默。

从总体上说,《围城》是讽刺艺术的杰作,幽默是《围城》的总体气氛。钱钟书使讽刺的犀利和幽默的轻松得以中和,为文坛创造了一种轻松的“银笑”。

讽刺的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反讽;写作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32-02

一、反讽的概念

(一)反讽概念的演变

“反讽”(Irony)一词源于古希腊喜剧,为喜剧中的一种角色类型,即“佯装无知”者,因此反讽的原初含义即“佯装无知”的意思。尽管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其含义在不断地变异与扩充,但与“佯装无知”相关的隐幽委婉性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反讽的基本特征。诺思罗普・弗莱指出:“反讽”这个词就意味着揭示人表里不一的技巧,这是文学中最普通的技巧,以尽量少的话包含尽可能多的意思,或者从更为一般的意义来讲,是一种回避直接陈述或防止意义直陈的用词造句的程式。在以修辞学为基础的古典反讽理论当中,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阶段。苏格拉底之前,反讽表示说大话或轻蔑,内涵是否定的,含有狡猾、嘲笑、伪装和欺骗之意。苏格拉底之后,定义基本维持在“意义与所说的相反”这个轴心上,但有很多修正和补充,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用表扬来责备或用责备来表扬,是一种高雅的玩笑形式。

(二)反讽的今义

“反讽”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复杂且不断发展的流变概念,在定义上很难达到完美和统一。即使到今天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有个大概的理解,即目前对反讽的一般定义。“反讽”是一种修辞方法,又称倒反、反语,为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

二、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反讽在写作教学的运用”,本人的理解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将“反讽”这一写作技巧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再根据教师对课堂的三部分设计:定义辨析、模拟练习、归纳扩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反讽”并将它运用在实际的写作当中。

(一)定义辨析

在写作教学过程当中,要将“反讽”运用于课堂讲解,首先要辨清几个概念。“反讽”是一种综合性修辞术,但它又与另外一些概念密切相关。反讽的概念已经清晰,所以接下来就是简单的梳理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

1.讽刺。“讽刺”是一种用来使某事物显得荒谬可笑,并引起读者对这事物产生乐趣、鄙夷、愤慨或蔑视的态度,以达到贬损这一事物的目的的文学艺术。反讽与讽刺很相似但又有本质的区别。相似之处是,两者都以矛盾和荒谬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从而加以怀疑,揶揄和嘲笑。不同之处在于,反讽的运用者不像讽刺的运用者那样,站在二元对立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明确的假丑恶和真善美的判断,从而对真善美进行歌颂,对假丑恶进行鞭挞,而是超越相互对立的二元,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来审视,拷问这矛盾和荒谬的事物。

2.幽默

幽默是一个假装庄严和正经的作者,但他用某种颜料来粉饰那些客观对象,因而激起欢娱和大笑。常说这人很幽默,指的是这人很会逗人发笑,而且在逗人发笑之后,又会使人想到很多有道理的东西。

3.滑稽

滑稽就是通过使用模仿严肃的主题,或者风格,造成文体与主题之间的不协调来引人发笑。滑稽是在嘲笑,插科打诨中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之处,以达到批评和讽刺的目的。

每一个范畴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要切实融入到写作过程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总而言之,反讽与这几个概念都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是它们又有着区别。讽刺是对对象直接的言语评判,指向性强。幽默是在轻松愉快的发笑的气氛里,感悟另一番道理。滑稽则是利用不协调来揭露矛盾,发掘可笑之处。反讽则可以汲取它们的精华,让各种手法集于一体,表现它那种言在此意在彼的真实意图。

(二)实战练习

在对反讽与其它几种与之相关的概念有个了解之后,便应该运用真实的课堂进行一些模拟练习,用实践来加强学生对“反讽”的理解。

1.现实体验。简单模拟应该从师生的对话和生活实例中截取。正当老师在和同学们讲“反讽”讲到一半的时候一学生急匆匆赶来上课。这时老师便说:“我来这么早是不应该的,早知道就应该等等你”。从这句话中,老师没有很明显得讽刺这位学生的迟到行为,而是运用反讽以幽默的方式说出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老师的真实意图。这是教师的一个现实示范。当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生活中截取这样的实例。学生小红就在当日早上的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段:王朔说自己的作品比余秋雨发表的早,所以认为余秋雨应该算他的晚辈。余知道此事后说,在王朔眼里写散文的都是不入流的,他没有做王朔晚辈的资格。通过这样的实例,同学老师之间相互分享,便在脑海中积累了众多有关“反讽”的材料。

2.模拟练习――写作训练。上述现实中的体验只停留在口头,要想将“反讽”自如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那还是得选择一些经典的“反讽”作品好好地研究。可供参考的“反讽”篇目很多,《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还有《一个小时的故事》《冬天的话题》《堂吉诃德》《第二十二条军规》《等待戈多》等等都是可学习的对象。研究之后,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反讽事迹写出来。

从《阿Q正传》来分析,阿Q这名字就是富含讽刺之意,一个人的名字如此草率,这并不是为了方便记忆,主要的是突出这人的微不足道。那这微不足道的人,却又去欺负弱小,遇到比自己强的则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为在证明自己有罪的供纸上画上了一个不够圆的圆而遗憾,却不曾为自己的命运作出努力。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讽刺意味的人物。写作者在轻松地写这些滑稽的行为不是为了单纯地逗乐读众在这一系列的讽刺行为的背后,作者欲表达的更多是呼吁民众的觉醒。那么学生在阅读过《阿Q正传》后进行仿写。学生则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当然应当将反讽这写作手法运用其中。如:《小王自传》,则是通过对自己一些滑稽不当事迹来写这样一个正面性的题目初步达到了讽刺的效果,再透过滑稽事迹,说出自己的写作原意。

(三)归纳总结

根据演绎一归纳的方法,将学生在这一“反讽”写作教学课堂所得作一个当堂的归纳性总结,这一项工作主要由学生来做。在这之前的一些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练习对它作一清晰的概括。除了“反讽”的定义外,学生根据所学可以归纳总结出反讽的类别和功能。

1.反讽的类别。言语反讽。言语反讽又可称之为“描述性反讽”,是指在小说文本的某一局部,叙述者表面上陈述的意思并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读者要依靠文本叙述的独特语调和语境领悟其中的深意。如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在失业后做了封建军阀杜师长的顾问,在写给小说叙事者“我”的信中说自己:“快活极了,舒服极了”。这就是一种自嘲式的讽刺,要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挖掘其隐含的实意是“痛苦”,这是反语,言在此意在彼。

情节反讽。情景反讽又被称为结构反讽。其相对于言语反讽的微观性而言,更追求一种整体性效果。在表现手法上是文本的主体立意、情节编撰、虚实结构等文体要素共同孕育的一种内在张力,具有较强的隐性。情节反讽可以说是较早出现和较为常见的反讽形式,它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小说中。就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除了《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取得真经外,其它三部从作者创作的主导倾向看,则都可以见出事与愿违的遗憾:《红楼梦》里宝黛爱情的悲剧性结局。《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心保蜀望成伟业的宏愿,终因大势所趋和刘禅的昏庸无能而化为泡影;《水浒传》中众人报国无门,落草为寇,宋江等人祈望以招安的形式为国报效。最终落得兄弟亡散的悲惨下场。

浪漫反讽。施莱格尔提出了“浪漫反讽”的概念,他本人解释为“对世界而言是似是而非的,只有凭借一种矛盾的态度才能抓住其互相抵牾的总性”。浪漫反讽就是意在用事实与表象之间的强烈对照,来突出反讽。在《没有脾气的男人》中,男主人公表面是显得很温顺,实际上他对妻子有满腹的不满。

2.反讽的功能。讽刺功能。讽刺是反讽话语的主要语用功能。它通过所说的话和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来实现这一功能,目的是使听话者通过话语的含义间接理解言辞的锋芒。利用这种间接否定讽刺对方,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富于灵活性。之前提到的余秋雨的话就是讽刺意味很浓重的。王朔说散文都是不入流的,余秋雨便说他是没资格做王的晚辈。余秋雨是散文能手,那么此话意义不就反讽王朔对散文的无知。

婉约功能。在日常言语交际中,人们会碰到一些需要表达意见批评或厌恶、不满情绪的场合,如果直接表达,可能会伤及对方面子或自尊。这个时候,婉约功能就凸显出来了。《葛梅》中有这一小段对话“啊哈,葛梅同志!”我放下耳机,站起来大声说,“少见!怎么选了这么个‘好’时候?请坐!”葛梅明明想说来的真不是时候,为了顾及他人面子她却这样说,这样一来就显得婉约,礼貌。

扩张功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反讽的使用往往会比正面表达更强烈的效果。而且它会使读者的思绪不断流动,增强阅读空间。《没有脾气的男人》要是为了直接表达它的主题,就只写男主人公内心的真实世界。那就达不到通过现实与表象的对比引人进入思考的境界,缺少了少了那一份间接表达的含蓄和思维扩张力。

三、小结

在写作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掌握反讽概念,师生共同参与的实战练习,再总结出反讽的分类、功能,我想他们就能真正学会如何运用“反讽”于写作当中。

讽刺的笑范文第4篇

【关键字】黑色幽默 阿q 悲剧 喜剧 讽刺

鲁迅先生创造的《阿q正传》的过程可以证明他的幽默才能,同时也展现出他将轻松的幽默靠向沉重的社会讽刺。许多作家认为文学不能在限制在揭露社会表面现象的范围内,而应该阐述和研究混乱、复杂的意义,因为它在表面的掩盖下混淆了我们。但是鲁迅先生用他独有的笔墨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们的麻木不仁,其中所体现的“黑色幽默”也是值得一看的。

小说首先表现出作者的救民思想,批判某些革命者嚷着要解放人民的思想,却又在另一方面又不准国民这样那样。阿q就是这些思想的受害者。鲁迅用喜剧的笔调来写悲剧的命运。首先。阿q处于社会的底层被盘剥的最后只剩下一条“千万不能再卖”的裤衩,甚至连姓氏都不准有一个,他妄自尊大,不正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悲惨处境,常常说出“先前比你阔多了”或者“我的儿子会阔得多”之类的自欺欺人的话来自我安慰,自我麻痹。他什么都想比别人强,即使虱子也要想比别人身上多。因为自己身上的虱子比不过小d而发怒时,他竟然和小d打了起来。他那因为愚昧无知而将自尊心用错了地方的荒谬令人啼笑皆非。他用精神胜利发来满足臆想中的胜利。由于他的这些性格上的缺点,是他充满了悲剧的一生往往表现出一种喜剧的特色、荒唐、滑稽、可笑。由此可见正是鲁迅先生将幽默的特点正确分析,体现出真正的幽默的性质。用喜剧的笔调意以故作夸张的风格来描写一个沉痛的令人同情和哀怜的不幸弱者的悲剧命运。

鲁迅用极其精炼且带着夸张的笔墨来写阿q,所以《阿q正传》就显得幽默十足。人们在看过、笑过之后,不禁低头沉思,是不是“我”也有像阿q一样的行为。《阿q正传》是要暴露社会的病态和国民精神的畸形,作者在阿q这个形象上赋予了太多的“缺点”,所以具有讽刺喜剧的特色。阿q本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丑不在头上的癞疮疤,更不在贫穷、屈辱、失败,而在于他用种种的瞒与骗的手段,使自己永远得意,永远自以为胜利。这就是阿q好笑的地方。总之,他的主观精神状态与实际生活地位是那么的不调和,却总是想尽办法来解决,可这些方法却滑稽可笑。

鲁迅在作品中,用讽刺的火光去照见人物心灵深处的腐烂,用幽默的笔尖划破社会上的肿瘤。作者对赵太爷、秀才、举人以及依附于他们的赵白眼、邹七嫂等,对社会的种种偏见、恶习,燃烧起憎恶的怒火。至于阿q这样的有着严重的精神弱点的人,鲁迅虽对他们的被压迫处境是哀其不幸的,但因为作品的主旨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所以重点写其思想性格上的假丑恶的一面,因而讽刺幽默是作品的基调。作品前几章对阿q的讽刺很明显很集中。在最后一章“大团圆”。写阿q的悲惨结局时,也不是用的悲剧的手法,而是运用喜剧的手段写出。阿q被抓到大堂上受审时,一见到上面那人的样子,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下去了。在审问中,阿q虽然说的是实话,但糊涂到了极点:画押时,更是“阿q精神”十足。到了游街时,他好像知道要杀头了,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虽然着急,却也泰然处之。

“黑色幽默”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观察、解剖和描写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他们看到了生活中存在着可怕的东西,于是进行愤怒的揭露和嘲讽;同时他们看出可怕的东西具有滑稽的性质,于是在讥讽中和揭露中发出纵声大笑,但笑声中又包含绝望的情绪。《阿q正传》具有悲喜剧交融的风格,悲中有喜,喜中有悲,令读者发出含泪的微笑,于悲喜交集中获得精神启悟。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这个精神典型其实是生理上健全的善良的人物,他的人生其实是有做人的价值的。然而却被毁灭了,因此包含浓郁的悲剧成分。他具有精神胜利法,主观主义,懒惰冷漠等精神特征,又是无价值的,作家撕破给人看,使人在笑声中获得教益。所

,《阿q正传》又是喜剧的。

《阿q正传》高超的讽刺艺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作品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的针砭而表现出来。对敌人,鲁迅的讽刺饱含愤怒的感情,用幽默的笔触给以尽情的暴露和有力的鞭挞。如老把总对这个人物,鲁迅着墨并不多,是采用漫画化的手法。老把总本来是一个本性极其反动的凶残的家伙,但在审问阿q的时候却故意装出十分和气的样子,其险恶的目的,无非是想阿q套供,引诱阿q上他的圈套。强盗装正经,确是丑态毕露。特别是使人觉得可笑,是他带兵捕捉阿q的那一幕:

鲁迅喜欢用讽刺的形式来使读者置身于一种真实的世界里。他使用这种手法,是要表明现实中人的精神问题,过于麻木不仁。希望以此唤醒“沉睡”中的人们。鲁迅曾经总结讽刺文学经验时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他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不会注意的,不过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卑鄙,甚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阿q正传》所表现的讽刺艺术就是非常明显的,与他自己总结的讽刺文学的经验如出一辙。正因为有了讽刺艺术,《阿q正传》所表现出的警醒意义就深刻了,也正因为讽刺艺术,阿q的形象才会在大多数人的身上体现出来。所体现出的“黑色幽默”文学才会让人啼笑皆非。

参考文献:

[1]鲁迅.《阿q正传》[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2] 陆耀东、唐达辉.《鲁迅小说独创性初探》[d]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

[3]江潮.《阿q论稿》[c].东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

[4]孙中田.《鲁迅小说艺术扎记》 [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5]张梦阳.《阿q新论》[d]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讽刺的笑范文第5篇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散文和杂文等,创作甚丰。这些作品中最具有欣赏价值的是其现实主义讽刺语言,加上他巧妙运用反语、比喻、对比、漫画、夸张等手法,达到了用语鞭笞“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功效,犀利的点评、机智的讽刺,巧妙的比方,简洁而有力,语言艺术别具一格经典。鲁迅从没有把千疮百孔的社会写成“垃圾桶”,巧妙地比喻为“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屋里的人,有的熟睡,有的清醒,鲁迅针对各自特征,创造讽刺语言,得心应手,像一把把锋利无比的社会解剖刀,把一切恶势力和罪恶的社会,以及被一切恶势力和罪恶的社会理念扭曲的病态灵魂,讽刺得痛楚难藏,血淋淋地暴露阳光之下。鲁迅的语言之言简意赅,运用之熟练,无不满怀冲破“铁屋子”渴望,对祖国和人民倾注的全部热情与对恶势力的全部的憎恨,或嬉笑怒骂,或冷峻辛辣,或调侃戏谑,皆成文章。现从语言角度浅谈欣赏心得,主要分为三类:

一、运用白描语言,突出讽刺造型

运用憨厚朴实的语言,言简意赅的表白,准确动词的运用,让我们恰似目睹丑恶的行为,可怜的举止,灵活的形容词,妙语连珠,突现矛盾的本质,信手拈来,一语中的,极耐咀嚼,一字千金。例如,“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鲁迅正是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在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同时,很成功地与传统小说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狂人日记》),鲁迅惯用的这种白描手法在讽刺中强化了语言效果。祥林嫂及其悲惨遭遇故事,或多或少地成了鲁镇人们的饭后谈资。对于男人们没有任何精神作用,而处境优于祥林嫂的老女人自比有福的快感,为了陪衬怜悯祥林嫂的嚎啕悲泣,也有眼泪汪汪的,活脱脱地展现口是心非的同情。遭遇悲惨的祥林嫂,成了笑料,供人们“咀嚼鉴赏”,不难看出,一切恶势力和罪恶的社会才是造成故事发展的源头,“装”“塞”描写逼迫祥林嫂的改嫁的形容词、动词在鲁迅的字里行间,声泪俱下,用“铁屋子”里人们的“熟睡”简洁地勾勒出愚昧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怜画卷,神灵活现地勾勒出“熟睡”者,麻木、无助的心理。诙谐的语言、娴熟的夸张、形容,让我们在含泪的笑声中,体验封建礼教造成的精神内伤,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

二、运用谩骂语言,引申讽刺情感

面对中外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白色恐怖的浓重的现实,鲁迅举笔为旗,下笔如刀;用神采飞扬的怒骂、无比愤慨痛斥,化为匕首、投枪,怒向敌人,例如,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友邦惊诧论》),鲜明的语言使我们感到,鲁迅先生挺身而出,从反动电文中拎出“友邦惊诧”的谬论进行批驳,写下了这篇时事短评。鲁迅用他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揭露了极端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投敌卖国罪行,揭穿了极端凶恶的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三、用嬉笑烘托讽刺,语言生动富有情趣

相关期刊更多

风采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纺织工业协会

曲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宜宾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