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半场无战事

半场无战事

半场无战事范文第1篇

中美加入朝核问题谈判进程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两国的国家利益或者说在朝核问题上的利益关切。我从中美各自的角度加以概括。

美国方面:1.牵制中俄。2.保护与控制日韩。3.稳定朝鲜半岛局势。4. 朝鲜拥有核武器破坏东北亚地区战略布局。5. 防止核扩散,维护核不扩散机制。

中国方面:1. 确保朝鲜半岛的安全。2. 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确保半岛局势稳定。3. 牵制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扩张,保持中美两国战略关系的稳定。

基于中美双方在朝核问题上述利益关切,就能对中美双方在朝核问题上立场的异同进行归纳和比较。

一、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立场的相同点

(一)中美都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

中国和美国都是朝核问题参与国,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和维护两国利益是两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朝鲜半岛无核化无疑是中美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立场的相同点之一。中国忌惮日韩走上核武化道路而掀起军备竞赛浪潮,这会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恶化中国的战略发展环境,从另一个角度讲助长了美国的扩张野心,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不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对于美国来说,朝鲜拥有核武器将严重威胁盟国日韩的安全和利益,使日韩加速军备扩张中国,降低美国对日韩的控制力,还有可能把美国又一次推向战争的边缘,并极有可能威胁美国本土安全,这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中美两国都看到了朝鲜拥有核武器将会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和对自身利益的破坏,这使两国在朝核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并且都把朝鲜半岛无核化作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基础和原则。

(二)中美都主张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目前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局部地区矛盾不断升级,时有热战发生,而朝鲜半岛的局势也令人堪忧,不排除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战争可能会使相关国家付出惨痛代价和利益损失,中美两国都深知这一点。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今后中国更加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和强大,有利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发展的助推剂,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将分散中国的注意力,影响到中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中国必须尽最大能力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反观美国,它已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已再无精力卷入到新的战争中去,现在朝鲜半岛的局势使美国一方面可以保护日韩的安全不受威胁,巩固安全同盟,另一方面又能保持在东北亚地区的存在,极大地牵制中俄。这都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中美都寄希望于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服务。中美近几年来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多次强调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是两个国家的共同愿望,这也为双方进一步的合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三)中美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大国协调解决朝核问题

朝核问题具有极端复杂性,牵扯到各个国家利益,如何协调好这些问题与矛盾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所在。战争当然只是最后选择,只是一种手段,并不能圆满解决朝核问题。朝核问题的解决包括了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这样的大国,它们拥有极强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在朝核问题中,这几个国家应当扮演负责任的大国角色,为朝核问题的解决发挥应有的作用。1994年,美朝就朝核问题签署了《核框架协议》,解决了第一次朝核危机,但随后这个协议便失去了意义。1996年,美国倡议由中、美、朝、韩举行“四方会谈”,“四方会谈”虽然无果而终,但它标志着朝鲜半岛建立和平机制的进程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3年在中国的积极倡议和努力下,由中、美、俄、朝、日、韩参与的“六方会谈”如期举行中国,这是大国协调机制的又一次成功。它充分显示了大国协调机制的积极作用,使朝核危机走上了和平解决的轨道,并且为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创造了一个平台。这些成果使相关国家看到了朝核问题得以解决的希望,中美都尽量保持理智,在博弈中接受妥协,积极倡导以和平谈判为主要形式的大国协调机制,并寄希望于这种机制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大潜能,为朝核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这种考量符合中美两国的原则和利益,得到了中美两国的认可和青睐,相信它将发挥更大、更务实的作用。

二、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立场的差异

(一)中美战略目标的差异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端的一个“阵地凸角”,连接着东亚边缘外的连串岛屿,韩国东海和东南部的对马海峡则控制了连接前苏联远东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不但直接关涉到日本的安全,同时也连接前苏联部分重要的太平洋战略区域。另外,朝鲜半岛西海岸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京津地区隔黄海相望,扼渤海出海口,直接威胁到中国东部沿海的安全。朝鲜半岛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它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朝鲜半岛对中美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反对诉诸武力,确保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从而尽快促进经济发展,无疑是其冷战后国家战略最核心的目标。中国认为一个稳定和平的局势最符合中国创建一个和平与合作的周边环境的需要;一个通过各国合作建立起来的地区安全机制要比美国主导建立的地区秩序更符合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利益;朝鲜通过改革与发展进而实现朝鲜半岛的自主统一更能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区域环境。反观美国,其亚太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防止区域霸权的产生为主,它要尽量避免新兴崛起的大国挑战自己的霸主地位,这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美国在解决朝核问题过程中一方面寻求积极对话与合作,更多的则是主张采取施加政治、军事、经济压力与制裁的手段迫使朝鲜屈服,态度较为强硬,这显然是对朝鲜的极不信任。正因为中美在战略目标上的显着差异,使双方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这显然是解决朝核问题的阻力之一。

(二)中美在“无核化与稳定”问题上的差异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给予了朝鲜一定的信任和帮助,希望朝核问题可以通过对话得以和平解决,这是中国一贯的主张。中国积极倡导并努力与各国合作建立大国协调机制和地区安全机制,以维持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和平,在谈判协商中解决朝核问题,主张只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各国才能通过对话表达自己的主张以维护自身利益,在协商过程中彼此交流与合作,使朝鲜不断迈向无核化的道路,即以朝鲜半岛的稳定来实现无核化,在中国看来这是可行的。美国则站在了另一面。美国也积极进行对话与合作,但它更侧重运用诸多手段来给朝鲜施加压力,试图“以压促变”,总体来说态度比较强硬,缺乏合作诚意。美国认为必须使朝鲜放弃研发和拥有核武器的意念中国,使其无法对盟国日韩和美国自身安全构成威胁,美国才会积极与朝鲜实现平等对话,才能确保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和平。从这个角度讲,中美之间明显存在认识上的差距。

(三)中美关于“诚实的中间人”与“利益攸关方”的认识差距

中国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不建立自己的联盟体系,与所有国家都保持适度距离。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一般只遵守“就事论事”的原则,期望一切国际事务都能在彼此互信合作与交流谈判中取得结果。对于朝核问题,中国的态度也不例外。中国很巧妙的站在朝核问题协商谈判的平台上,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游走在各个国家之间,说服朝鲜放弃核武化,在朝美之间周旋,与各国共同努力建立大国协调机制与地区安全合作机制,这既维持了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遏制了美国的扩张野心,又体现了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关键性作用,维护了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很聪明的扮演了“诚实的中间人”角色,避免自己陷入漩涡,得罪相关国家。美国则总是对中国所扮演的这一角色不甚满意,它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对朝鲜施加影响和压力的国家,这样有助于美国解决朝核问题,它希望中国真正拿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做一个合格的“利益攸关方”。即中国应该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全面考量和理解美国的利益和原则,对朝鲜施加更多压力,以实现朝鲜自身的改变,这种改变所带来的效果远比美国采取各种行为所达到的效果要强很多。在美国看来,这不仅有利于加快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同时也在一 定程度上符合中国的利益。然而,由于国家战略和价值观的差异,中美两国基本还是各持己见,无法达成一致,这种期待中国追随美国的设想基本不可能实现。

(四)中美关于“朝核问题”与“朝鲜问题”的差异

中国认为朝鲜作为二战的产物,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它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享有国家,因此它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国家发展模式和政权组织形式,任何国家和组织不得干涉。朝核问题是在一定国际背景和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问题,它仅是朝鲜与美国关于核武器问题所爆发的一次危机。所有朝核问题的参与国都必须清楚朝核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应当采取“就事论事”原则,而不应参杂其他不必要的因素。美国则认为之所以会爆发朝鲜半岛核危机,关键就是朝鲜这个国家本身存在问题,美国将朝核问题界定为“朝鲜问题”。美国认为朝鲜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符合当代世界民主社会的标准中国,缺乏民主与法制制度,人权遭到极大践踏,过分增强军事实力,它的存在是对周边盟国和美国本身的一种实质威胁,美国认为对朝鲜实现民主改造或者彻底朝鲜现政权才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出路,这一思维与中国所持的态度截然相反,无形中拉大了中美之间在朝核问题认识上的距离。

半场无战事范文第2篇

在中国媒体的话语建构中,半岛电视台常常被塑造成“反美先锋”。下面是中国媒体直接或者间接塑造该形象的几种“例证”:(1)去年9月23日,美国政府授意伊拉克临管会宣布,暂停半岛电视台在伊拉克采访报道权两周。随后,又根据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国务院、五角大楼以及CIA和FBI的共同建议,要求布什总统敦促卡塔尔政府关闭半岛电视台,或至少是对其进行改组,撤换那些对美国抱有敌意的主持人和编导。①(2)半岛电视台凸显反美立场。今次伊拉克战争,电视新闻不再由西方的美联社、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和英国广播公司这几家垄断,中东地区的“半岛电视台”等传媒,提供了阿拉伯观点。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阿拉伯语广播,论点和西方传媒显著不同。据说它的反美国宣传已受到美国的指责。②(3)西方对半岛电视台的口诛笔伐始终没有停止过,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的美国报纸多次批评半岛的新闻只重时效性、轰动性而忽视了客观真实等原则,同时半岛的画面也被指责为偏向性过于明显。“9・11”之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试图游说卡塔尔埃米尔,希望半岛电视台能够减少播出“有反美倾向”的报道。③

半岛电视台真的“反美”吗?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半岛电视台不仅不反美,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亲美的。

在阐述半岛电视台不反美的原因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理解“反战”并不等于“反美”。人们一般都认为,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还是“美伊战争”,都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既然是反对战争,那么就必定反对战争的发动者,也就是美国。这种逻辑,初看之下似乎合乎道理,仔细思量,其实流于表面化和概念化。只需一个反问就可显现这种逻辑的缺陷:美伊战争期间,美国人民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战游行,那些参加游行的美国人难道是“反美”的吗?“反战”为什么不等于“反美”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从半岛电视台对战争的定性来看。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还是“美伊战争”,半岛电视台对这两场战争的定性都是反恐战争,而不是侵略战争,也就是说半岛电视台在根本上对这两场战争是持正面态度的,而不同于“二战”期间的“反战”即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性质持一种根本的否定态度。其次,从半岛电视台“反战”所持的立场来看。半岛电视台是从广泛的人道主义立场的角度反对战争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对平民造成的伤亡,它反对的只是对平民造成了伤亡的那部分战争或者确切地说是战事(这在战争中是支流),而不反对打击恐怖主义的那部分战争(这在战争中是主流),也就是说它反对支流支持主流。

理解了“反战”和“反美”的区别后,再来分析为什么说半岛电视台不反美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半岛电视台的老板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与美国的关系方面来看。哈马德曾经就读于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英国读书期间广泛接触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受其熏陶,所以政治思想比较倾向于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大本营就是美国,哈马德不可能不对美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实际上哈马德的确有较浓的亲美情结,他上台以来形成并保持了每年访问一次美国的惯例。另外美国对哈马德也是一贯持支持态度的。由此可见,哈马德与美国的关系非常紧密。哈马德作为半岛电视台的老板,他对美国的态度不可能不影响到半岛电视台对美国的态度,半岛电视台的立场就算不与哈马德完全一致,也绝不可能大相径庭。其次,我们可以从卡塔尔与美国的关系方面来看。阿拉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双方签有安全协定和共同防务条约,美国在巴林设有军事基地,在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有驻军。④事实上,美国驻卡塔尔的乌代德基地已经成为美国在海湾的最大军事基地。安全协定和共同防务条约把美国和卡塔尔两国的根本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从而使两国在国家安全这个根本的最高的利益上形成一致。半岛电视台作为卡塔尔的一家媒体,同样是必须服从国家最高利益的,不可能使自身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半岛电视台是不会反美的。再次,我们可以从分析具体的所谓“反美”报道的内容来看。仔细考察所谓的“反美”报道,就会发现这些报道的内容只不过是诸如“美国精确制导炸弹误伤平民”、“伊拉克平民痛骂美国”、“失去父母的孤儿号啕大哭”等。这些内容只不过是站在广泛的人道主义立场上还原了战争残酷的本来面目,其实与反美与否并没有多大联系。美国有许多反映“越南战争”的影片,主题多为反战,并没有被扣上反美的“帽子”。

但是人们为什么会认为半岛电视台“反美”呢?这种误读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这是由于人们不习惯阿拉伯国家会出现一个与美国政府意志不一致的媒体。由美国主导的世界已经习惯了一个唯美国马首是瞻,对美国言听计从的阿拉伯媒介环境,不习惯出现一个与美国政府并不是处处协调,甚至还时不时揭露批评美国的媒体,在这种不习惯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半岛电视台反美的错觉,并在此基础上以讹传讹。而任何一个国际传媒本来就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不能人云亦云;国际传媒界本来就应该多元化,不能“一言堂”。其次,这是由于人们不适应半岛电视台对美国媒体垄断地位的挑战,将“挑战”误认为是“反对”,而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在过去,全世界对海湾地区的了解及其意义基本上来源于美国的媒介,但如今半岛电视台打破了这种垄断格局,还向美国媒介发起了有力的挑战,并具备了挑战的实力和具有了一定的威胁性。

注释:

①佚名.《半岛电视台为什么换台长?》〔N〕《东方早报》,10 /30/2003

②xunxun.半岛电视台(Al-Jazeera)中东CNN.http://www.xici.net/main.asp?board=35667

半场无战事范文第3篇

限制着现今韩国人的生活与历史的民族分裂,迫使住在韩国与朝鲜的所有人过着畸型的生活。虽然我们民族的分裂是外势所逼,但我们仍应该以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以及团结,来克服分裂。但很遗憾地,我们民族自1945年分裂,更准确地说是从1948年2月7日分裂以来,已历经二十世纪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仍未能完成统一。民族统一不得不再度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课题。

这块土地上的民众,在外势的从属结构、结构性的不义、压抑性的体制下,遭受到双重的压迫与榨取。我们民族也因而生活于不断的分裂、对立、价值观的消失与扭曲中。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民族分裂。

只有克服分裂,才能使一千万离散家族团圆重逢,才能使他们生活幸福、有意义;只有克服分裂才能使这块土地上的劳动者、农民、贫民等过上一个像人样的生活,才能使被扣上左倾、亲共、匪谍等的罪名,入狱坐牢的无数良心犯,重获自由,解决韩国社会所有的问题与矛盾。曾经一度,韩国国内的部分极右保守分子,“兴奋”于并吞朝鲜,完成统一。但后来国际上已经证实,朝鲜政权崩溃的可能性极微,因而,他们似乎已经放弃原先的想法。不过,他们很快又转而期待周边的四大强国或六大强国推动南北朝鲜的统一。

也有些人提出全球化逻辑,主张我们民族应该放弃克服民族分裂的义务。事实上,全球化只不过意味着经济的全球化,其实是美国对其全球主导权的再度“誓言”。美国与韩国的现政权所高唱的国际化或全球化,尽管带着无数美丽的修饰词,但实际情况已经证实其不过是一个涂了糖衣的阴谋。我们必须说,没有真正的民族主义,地球共同体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坚决反对以地球村为借口的拒绝民族统一的主张。

在地球村化的趋势下,韩国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部分都在不断从属于美国。结果,韩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人权与社会正义以及民主、平等、和平、统一等价值都逐渐消失的畸形社会。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民族分裂的长期化、稳固化。

到底民族分裂是如何开始的?为什么能够如此持久?虽然很多人为这个问题提出解释,但所有的解释,对美国的朝鲜半岛分裂政策的认识,都稍嫌不够彻底,因此,本文希望再度强调此点。克服民族分裂,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至上的课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并对应美军的驻韩问题呢?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大致可分为主张美军驻屯是必要的一方,和坚决反对的一方。笔者当然是站在坚决反对的一方。

我坚决主张美军必须撤离是因为:掌握世界霸权的美国,是制造、贩卖高科技新型武器的世界最大的武器贩卖“公司”,而美军的驻屯使韩国成为它的重要顾客;另外一点就是为了保障东北亚以及世界的和平。

支配朝鲜半岛分裂的美国

现今,美国对韩国人来说,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是每个想要真挚地思考民族自主、民族统一、和平等问题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朝鲜半岛的历史中轻易获得答案。首先,我们可以从1945年以后的韩美关系中找到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纯朴的韩国人把入驻朝鲜半岛的美军当作是,热烈欢迎,但美军其实是以占领军的身份入驻朝鲜半岛的。更令韩国人失望的是美军把进驻三八线以南视作是“占领敌区”。以军事占领姿态出现的美国在韩国的首要的支配目标,自然是迅速以新的殖民地秩序对韩国进行重编。于是,“三八线成为划割资本主义体制与社会主义体制的冷战体制的政治警戒线”(韩国史讲义,356页)。美国的朝鲜半岛侵略政策并非仅局限于西方帝国主义膨胀的十九世纪,在二次大战之后,依然持续进行。

占领三八线以南的美军,将共同生活了一千年以上的单一民族,分割为二,并在韩国实施了三年的军政统治。1948年8月,才将政权交给了自己的爪牙李承晚,让李承晚在韩国建立单独政府(译注:非南北朝鲜的统一政府),对韩国进行间接统治。韩国成立单独政府在先,一个月后的9月,北朝鲜以韩国自先单独成立政府为由,也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是,朝鲜半岛的分裂终告完成。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韩国人了解到6・25朝鲜战争只不过是美国的战争,韩国人只是在进行一场战争。在三年的战争中,数百万人死亡,另外,还有三百余万从朝鲜南下避战祸的百姓,因而造成一千万人家族离散。

但是,朝鲜战争的问题并未因三年的战事结束而结束。“6・25朝鲜战争于7月27日签定休战协定而终结。很多人以为这场带来数百万人的伤亡与同族相残的悲剧的战争,就此结束了。但事实上休战协定之后,南北朝鲜隔着休战线仍然展开‘暗中的战争’,而且再度造成无数人的牺牲……。”(《韩民族21》1999年8月5日,32页)

据最近一家周刊的报道,从1950年朝鲜战争到1972年止,韩国派到朝鲜的情报人员中,共有7726名死亡或失踪。这个官方的统计,只会比实际数目低,断无可能故意提高人数。如果说南北朝鲜双方都派了这么多人员潜入对方地区,那么某周刊所言的“到1972南北朝鲜共同发表‘7・4南北共同声明’为止,南北朝鲜可以说是一直处于游击战状态”,是极为恰当的形容。

自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当时的李承晚大总统将韩国军队的作战指挥权交给美国以来,至今韩国的作战指挥权仍然掌握在美国手中。此点正可以看出韩国民族的非自主化。美国对韩国的支配,是有韩美相互防卫条约、韩美行政协定、战时国土征用权等对美从属性条约为后盾的。美国透过这些法律,得以完全实现其对韩国的支配。

另外,最近引起大家注意的老根里良民屠杀事件、坡州基地居民躲避事件、朝鲜半岛核武战争计划、5027―98作战计划等,又意味着什么呢?自从韩国版的梅莱村事件曝光之后,韩国其他地区的美军屠杀事件,开始接连被揭发,目前已有三十多个地区被揭发。

美军的问题并不仅止于朝鲜战争中的良民屠杀。2000年初,在驻屯坡州的美军第二师团爱德华军营,发生了邻近居民躲避事件,这说明了什么呢?2000年1月初,该军营收到华盛顿的美国陆军作战中心(AOC)的通报说,“营内被设置了爆炸物,一旦爆炸,半径一公里内将会完全被摧毁。”该军营收到情报后,立即将基地附近的所有美军、军眷,以及军事设备、装备,紧急疏散或搬移。但美军当局却在七个小时之后,才将此消息通报韩国当局。韩国当局开始疏散附近四千多名居民,引起一片骚乱。这一事例说明了驻屯在韩国的美军,不但不重视这块土地的主人的生命与安全,而且,还给予非人的待遇。

前美国国防部长的一番话,实在令我们毛骨悚然。六年前的1994年6月,美国已经做好对朝鲜核武攻击的所有准备,幸好此时到朝鲜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卡特,与金日成及时达成积极的协议,才使得核武攻击命令于发出一小时前紧急撤回,朝鲜半岛得以幸免于战祸。韩国人 没有人知道一小时后就将发生战争,我们能想象一旦战争爆发会有何等的后果吗?大概不单是朝鲜,连整个朝鲜半岛都会被炸毁。

非但如此,一场足以令南北朝鲜所有民众毁于一旦的核武战争,美国竟能片面地、稀松平常地发动。虽说我们是一个丧失军事的国家,美国怎能不与我政府、国民做任何的协商,就如此随意发动呢?

1999年11月李查基德・贺罗兰(Richard Helloran)揭发的“5027―98作战计划”又是什么呢?根据此项计划,一旦有情况发生时,美国将从距离休战线155英哩处,展开对朝鲜的全面攻击,一直打到朝鲜最北端边境鸭绿江、图门江,迅速占领整个国土,摧毁朝鲜政权。但是,决定此场战争发动与否的不是韩国的大总统也不是朝鲜的主席,而是美国的总统。

我们韩国人惧怕未来战争的真正理由在于,它在性质上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朝鲜战争,会是一场核武战争。美国已经公开表明,一旦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美国将发动核武攻击。当然这样的决定是从未与韩国政府商量过的。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攻击计划,与美国的新指针的法制化有着直接的关联。美日间已经在“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定”的美名下,达成新指针的协商,并透过日本国会予以法制化。新指针的配套法案包罗的部分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周边有事法”,而“周边有事法”指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朝鲜半岛。美国已经将朝鲜规定为“新的威胁”、“威胁区域安定的焦点”,并对朝鲜展开包围以及军事一外交一经济压迫。如今又更直接地利用日本,加重对朝鲜的压迫。于是,美、日加强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并透过法律、制度,将之合法化。而美日如此的举动,实际上已经威胁到亚洲甚至世界的和平。

规定驻韩美军法律地位等的s0FA(又称韩美行政协定),是人类史上最不平等的协定。这个协定已经使韩国成为美军的犯罪天堂,韩国国民已受不到应有的保护。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半个世纪之久,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目前,美国派了四万名美军驻屯在韩国,而且,在其建立的基地内,韩国是无法行使的。尤其是从临津阁自由之桥到板门店之间的地带,美国已把它当成是自己的领土。一般韩国人要经过临津阁到板门店参观,不是要向韩国政府申请许可,而是需要向美八军申请许可。这清楚地表示了韩国的问题已经不只是没有军事那么简单。而且,每年韩国政府还须向美军当局支付20亿美元以上的美军驻屯支援费。

在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上,朝鲜不断提出将停战协定改为和平协定的提议,但美国一直以各种借口搪塞至今,而且在另一方面又不断拟定、修正对朝鲜的战争计划。因而,现在我们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根本无法知道美国什么时候会展开一场致命的战争。

一般韩国人总是以为美国是韩国的解放者、救援者、友邦国、同盟军。但是,最近美国的真面目越来越清楚。因为很明显地美军的驻屯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在经济方面,IMF救济性贷款亦不过是为了对韩国进行信托统治。

韩国人对美国的认识的一个转换点,正是二十年前的光州民众抗争。光州抗争当时,因为要求民主化而遭到本国军队惨烈镇压的民众势力,曾要求美国的支援;而另一方面,军部势力也为了“讨伐”民众,而要求美国同意派遣军队,结果,美国拒绝了民众的要求,选择了支持军部势力。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国务院记者在招待会中质问国务院发言人,标榜人权的美国为什么拒绝光州民众的要求。结果,国务院发言人的答复是:“这已经不是人权的问题,而是重大的国家利益的问题。”

当时的光州民众亲身体验了此一事件,光州抗争也因此而失败。我们单从此铁定的事实,就可以认清美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我们亲眼见到在军事独裁集团与民众势力间的对立中,美国选择支持了谁。

除了这些事实以外,从过去五十年间美国对我们的所做所为来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绝不能再让美国继续驻屯在韩国。如果我们还想要建立一个自主独立的国家,如果我们还想要追求民族的统一与和解,如果我们还想要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我们就绝不可以容许美军的继续驻屯。因此,我们以民族自主之名,以亚洲和平之名,要求美军撤离朝鲜半岛。

半场无战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鸦片战争近代中国资本帝国主义两半社会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也正是这个打开中国大门的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让中国的历史,逐渐走向了不同以往两千多年来的道路。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属于封建社会,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将详细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以及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最后,论述学习鸦片战争对于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一、鸦片战争的导因

多年以来,鸦片战争的导因问题,一直是让大家争议不断的问题之一。部分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藉由鸦片战争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廉价劳工力和原材料。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行为方式和处理方法,导致了英国人的愤怒,从而引起了鸦片战争。

事实上,对于鸦片战争的真正导因,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量:

1.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迫不及待的向海外市场倾销商品,同时从殖民地掠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美洲为其提供资源,亚洲为其提供资源和工艺,非洲也被迫为其提供黄金和人力,使其生产总值占到了全世界生产总值的30%还多。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无论如何都将用尽一切方式打开中国的大门。

2.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在面临了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的来访后,英国还派出了另一支连清嘉庆皇帝面都没有见到的阿美士德使团,这引起了清政府更大的重视。甚至给英国国王写信表扬其“一心向化”的决心并且“好心”规劝:“路途遥远,请勿再来”。在这种一心紧闭国门的政策之下,必然导致对于中国内地工业及沿海外向型商业的严重遏制,导致中国失去了向世界学习,与世界共同进步的机会。

3.林则徐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分析任何一个人,都要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以及他本人所处的阶级中去分析。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不例外。作为完全生长在封建主义下的爱国官僚阶级代表林则徐,他本身仍旧固有封建官僚的不可逆的特性。他维护封建制,对待英国问题上,不能做到目光长远,客观分析利弊。而是一味的武力解决。这也把英国人最后的一点贸易希冀彻底打消。但我们不得不说,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仍然是我们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这众多的原因加起来,导致了英国决定利用季风向中国派出了战争的船只,终于,在两年之后,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古老中国的大门。

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正处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清王朝自1644年入关至1911年,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期间至乾隆时期,达到顶峰。长期困扰中国皇权的外戚、宦官、朋党、强藩等因素几乎均被削弱殆尽。大清朝实在处于一个四海升平的景象。但也正是这样,由于好大喜功的乾隆热衷于奢靡之分,晚期自上而下的腐败层层传开,导致国库空虚。致使后期财政危机表面化,给鸦片战争的失败买下了伏笔。

龚自珍说:“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人心混混,朝廷无才相,兵营无才将,学校无才士,田野无才农,居宅无才工,工场无才匠,街市无才商,甚至连“才偷”、“才盗”都没有的衰落时代。”晚清时期的衰败由此可见一斑。

1839年6月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引来了英国人1840的入侵。至此,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底是什么含义?半殖民地,即: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是指政权结构,是指国家地位介于独立主权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

而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半封建是相对于经济结构,介于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顺利、充分的发展,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于是长期停滞在半封建状态。

三、学习鸦片战争的意义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人从此意识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有更加先进的制度。也促使了后来中国人民一步一步的救亡图存运动的爆发,最终,历史的车轮一步一轮前进,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其后的新中国。鸦片战争客观上来说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若果没有鸦片战争,西方的思想就不能那么快的传进中国,换句话说,若没有鸦片战争,中国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只能更加弱后。

也正是鸦片战争的经过,清晰的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并不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只能让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当代社会是一个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社会,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日新月异,经济社会也迅猛发展日益全球化,整个世界都被联合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将富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上历史日程。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大钊也曾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学习中國近现代史,学习鸦片战争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帮助我们为祖国更好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 

半场无战事范文第5篇

卡尔的“军事细胞”与他家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卡尔的爷爷老卡尔曾参加过一战,身上受过十多次伤。在德国战场上,他曾埋伏在零下45度的雪地里十多天。在冻坏了一条腿情况下,全歼了一小队德国士兵。老卡尔被誉为“军中铁人”;他的父亲卡尔·约翰逊曾是美国空军特级飞行员,身上曾留下了30多块弹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父亲曾驾驶着美国当时最先进的B一52轰炸机,重创了日本在太平洋的舰队。他在飞机被日军击伤,自己还被打断了三根肋骨的情况下,硬是凭着高超技艺,将飞机最终降落在夏威夷美国空军基地上。他还受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切接见。

卡尔感到非常幸运的是,入伍不到半年,他就被派到阿富汗,参加了对的作战任务。能直接参加对敌作战,是卡尔最大的心愿。他感到自己也能像爷爷、父亲那样,在战场上,炼就一副铮铮铁骨。他常说,没有经过战火考验的人,就不能称为是真正的士兵。

来到了阿富汗战场。卡尔真正地感受到了一种血与火的考验,这些比军事课本上的讲解和平时训练,来得要更加真实、激烈、残酷,因为这里随时都发生着生与死的交量。

他的校友约翰逊,和他同在一个战斗小分队里。一次,他俩在参加一次围剿的战斗中,约翰逊被一颗机枪子弹击中头部,当场饮命。那一幕,他感到死亡离自己是如此之近,他仿佛触摸到死亡狰狞的面孔。

五月的阿富汗,罂粟花开得正鲜艳。种植可卡因,是阿富汗主要国民收入。可是,在卡尔的眼里,那些罂粟花却没有一点美感。因为战争,那些开得鲜艳的花,仿佛是滴满了鲜血,艳得凄凉。

这天深夜,卡尔正合枪睡在兵营里,突然,一阵刺耳的紧急集合令传来,卡尔一骨碌从床上跳了起来。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卡尔与士兵们就武装整齐地集合在操场上。

指挥员最新作战指令,据可靠消息,有一小股武装分子正渗透到坎大哈,妄图袭击一美军办公楼,他们必须要迅速包抄过去,全歼这一小股武装。

卡尔与一小队士兵接受任务后,迅速赶赴指定地点。刚赶到指定地点,他们就和那一小股武装分子遭遇上,双方立刻交上了火。

对方火力很猛。一度将卡尔这些美国大兵打得抬不起头来。他们向基地紧急呼叫,请求武装直升机给予支援。

突然,一排重机机子弹打来,卡尔只感到两条腿一阵麻木。忍着巨痛,他将手上枪中的子弹全部射向敌方。他被其他士兵救护下来后,很快地就昏迷了过去。等他醒来,他已躺在美国设在坎大哈的战地医院。

卡尔的伤势很重,他的两条腿齐根部被打了几个窟窿。为了挽救卡尔的生命,医生不得不对卡尔进行了臂部以下双腿截肢手术。这下,原来有192公分的卡尔,现在只剩下80公分了,体重也有原来的90公斤,减少到40公斤,缩小了一大半。

卡尔伤势好了以后,按规定,卡尔将获得一大笔抚恤金,回到家乡得克萨斯州在政府为他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里生活。可是,卡尔舍不得脱下那身军服,他需要端起枪,继续在战场上战斗。那枪炮声,子弹呼啸声,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休养环境。他坚决要求留在阿富汗战场上。

上司看到卡尔那么坚决和义无返顾,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成了“半截人”的卡尔留在了阿富汗,卡尔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士兵们将卡尔背在后背的背包里,与他们一起出征训练。

背在背包里的卡尔。成为美军驻阿富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关期刊更多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昌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教育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