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黑天鹅影评

黑天鹅影评

黑天鹅影评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黑天鹅》,酷儿理论,双重人格

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自1996年的处女作《圆周率》一名惊人后,陆续拍摄作品《梦之安魂曲》,《珍爱源泉》,《摔跤王》,得到广泛赞誉。而2010年的作品《黑天鹅》,更是备受世界各大电影节和影评人的赞赏。电影《黑天鹅》恰如其名,讲述了一个有关芭蕾舞的故事。女主角妮娜是一个资深芭蕾舞演员,随着新一季演出季的来临,她被困在了自我突破,与其他舞者的竞争,以及反抗母亲的管控之中。

从《黑天鹅》公映以来,评论多集中在舞台上白天鹅和黑天鹅角色差异影射的妮娜的人格分裂,从心理分析出发的妮娜的双重性格以及内心欲望,或是母亲强大意志和社会竞争压抑下的挣扎。酷儿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形成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视角。它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性别决定系统、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取向,通过使用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和性别研究等手段来分析和解构性别认同、权力形式和常规,尤其是其中的压迫成分。本文试从酷儿理论和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电影《黑天鹅》的女主人公妮娜的复杂性格和自我觉醒。

从整部电影来看,《黑天鹅》无疑是妮娜一个人的独角戏,她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唯一主角。电影情节与天鹅湖这部经典芭蕾舞剧丝丝入扣。天鹅湖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变成了一只天鹅,她需要真爱来破除这个诅咒,但她的王子爱上了另一个女孩杂志网,最终女孩儿自杀。这个女孩儿就是白天鹅,而夺走她的王子的,正是她的姐姐黑天鹅。舞者需要分饰白天鹅和黑天鹅两角,这个情节安排颇具匠心,直观的表达妮娜从形体到灵魂的矛盾性和双重性。生活里的妮娜,展现出来是白天鹅,严谨、努力、脆弱、天真、纯洁,但是懦弱。托马斯,电影中天鹅湖舞剧的导演,一再说如果白天鹅只有一个表演者,那就是妮娜。而真实的妮娜,却具有黑天鹅的邪恶力量,她热情并且奔放。在芭蕾舞的世界里,妮娜逐渐完成了从白天鹅到黑天鹅的蜕变,而现实世界里,她同样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性成为这个双重过程的触发机制。

在酷儿的领域里,“个体的性欲是一个流动的、未完成的、动态的、各种可能的性欲的集合。性欲有一种意愿、一种创造、一种自身表达的需要”。[1]电影,恰好提供了一个解读和批评性别表达的途径。妮娜向托马斯争取演天鹅皇后时,遭到强吻,这是电影中第一次出现有关性的镜头。托马斯意外的被妮娜咬伤,从而他看到了妮娜身上叛逆的一面,给了她这个角色,“给我更多的展示,就像你咬我的那口”。“这次是我引诱你,我要的是你引诱我”,妮娜在茫然中带着些许的雀跃欲试,托马斯通过性引导妮娜发掘其身体里的黑天鹅,激发了妮娜内心更多的欲望。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妮娜把她的被压抑的欲望,释放在自我抚摸和对竞争者莉莉的性幻想中。妮娜的复杂性格被折射在了她的复杂性欲上。人类性欲在一般观念上被限制于传统的同性恋或异性恋的范围之内,然而它本身是极其复杂的,“个体的性欲定义可能建立在他喜欢更老的或更年轻的,人或动物,单人或群交,自我一人或众多的不同伴侣,有性高潮的或无性高潮的,非商业性的或商业性的,仅用身体的或使用器械的,隐蔽的或公开的,突发激情的或计划预定的,还可以定义为对特别的动作、感觉或姿势的偏爱”。[1]《天鹅湖》中,一人分饰两角就注定了妮娜的双重性,而导演阿罗诺夫斯基为了加强这种双重人格的体现,又让演员的真实生活分裂,虚幻和真实相互交织,配合电影里频繁出现的各种镜子杂志网,幻化出妮娜模棱两可,不可捉摸的复杂性格。

电影无疑为妮娜的双重人格的巧妙表现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创造出了鲜明的影像对比。“酷儿”一词的创造者克劳迪斯认为电影提供了一个解读和批评性别表达的主要途径,电影文化引导及鼓励人们遵循性别意向和性身份的暗示。批评家要在“盲区”[②]内寻找电影所暗示的答案。[2]

妮娜在强势的单身母亲的管教下,形成了温婉、恭顺、谨慎的性格,虽然这只是表象,但也足以渗透妮娜生活的方方面面,她的舞蹈也就自然而然的技巧有余而热情不够。被压抑的生活常常意味着被压抑的性,一个长期性压抑的人在外在表现上肯定难以做到热情奔放。所以,在托马斯的办公室里狠狠咬下的那个吻,让他在最后一刻改变主义,把天鹅皇后这个领舞的位置给了妮娜,也是同样的原因,托马斯一再诱惑妮娜放纵自己。被压抑的欲望总是需要一个突破口,这也不难理解妮娜对于她的芭蕾舞有极其苛刻的完美追求。“精神动力就是欲望,而尤其重要的,是那种要认识自己的欲望。欲望在这里表现为人为克服外在差异——而所有最终显现为主体自身的内在特征——以成为一个自足的主体的持续不断的努力”。[3]因此,欲望与获得意识的过程以及主体逐渐增加的自我认识的能力密切相关,“身体不仅是欲望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它的基本媒介。”[4]妮娜毫不掩饰其对天鹅皇后势在必得的欲望,但对身体的欲望却讳莫如深,正如黑白天鹅本就是一人舞动一样,一分为二的欲望必然不能胜任对自我意识及自我实现的认知,所以,托马斯对妮娜说,“唯一阻挡你前进的就是你自己,是时候该放手了,放开自己”。

《黑天鹅》中,伴随着妮娜复杂性格的表露,性有其完整的渐进脉络。每当妮娜性格当中的黑暗面表露出来时,电影配乐总是伴以黑天鹅或是嘶鸣的叫声,或是翅膀呼哧的拍打声,而电影情节,亦总是出现挑逗性极强的性隐喻和性探讨。回顾《黑天鹅》,妮娜并没有与任何一个人发生真实而彻底的性关系,或者是与托马斯调情般的浅尝辄止,或者是与莉莉幻想中的暴风骤雨,再或是一个人的慰藉。不论是哪一种,妮娜的性行为都是被欲望对象挑起的幻想所激发,都是对理性的放弃以及对欲望的放纵,极具孤独、无助和颓废感。这些行为通过电影屏幕传递出来,极具表现力,还有什么比压抑的性更能体现人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追求和自由的渴望?梦幻现实交织之中,生活里,妮娜撕开背部的皮肤,揪下来的赫然是黑色的羽毛,双腿异化成黑天鹅的腿杂志网,双双折断;舞台上暴戾、惊艳和魅惑的黑天鹅配以芭蕾舞唯美和高难度的32圈“挥鞭转”,精彩演绎了妮娜心底蜷伏而后冲破温婉柔顺皮囊的黑天鹅。性的表现张力,凸显了妮娜的觉醒。蜕变,自由,这都需要血的代价。略带惊悚的镜头和情节,加深了对此蜕变的观感。影片最后,妮娜在精神错乱中杀死的莉莉其实就是另一个自己,此情节堪称神来之笔,假如妮娜的确是杀死了莉莉,那么她的最后裂变就带有了无法洗净的罪恶,当我们最后发现死亡的人就是她自己时,随后而至的和现实人物心理变化丝丝入扣的芭蕾舞表演让妮娜的死亡有了一种凤凰涅槃般的悲情和唯美,这时我们生出的情感只有同情惋惜而没有厌恶憎恨。凌空一跃的妮娜在肉体上死亡了,但在精神上却复活了,白天鹅的自杀追求到了永恒的爱情和自由,妮娜亦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妮娜长期和其母亲生活在一起,事实上也一直受到母亲的支配。通过二人的对话,可以猜测出妮娜的母亲是个并不成功的芭蕾演员,于是她将女儿视为自己的延伸、自己理想的寄托,将妮娜打造为她意志的代言人,确保她的“支配地位”,及妮娜的“附属角色”,母亲实际上是以父性的权威面貌出现的,变异的父权模式家庭环境带给妮娜双重压力——压抑的父权控制和令人窒息的母爱。[5]从妮娜母亲在生活上对妮娜无微不至的照顾如剪指甲、脱衣服等情节可以看出妮娜的母亲的强势作风,而妮娜在芭蕾舞上要求自己必须完美更是可以窥视到妮娜母亲对其人格的影响。妮娜之母,亦父亦母的双重形象,对产生妮娜父权和母权两方面的控制。这直接导致了妮娜自我意志的分裂,同时具有白天鹅的温顺、懦弱和黑天鹅的攻击性、叛逆性。而这种混乱的性别环境造成了妮娜在性取向上的模棱两可,她既在托马斯的诱惑之下难以自持,又在莉莉的鼓动之下对其产生了同性幻想。

妮娜未经世故而且单纯怯懦的主体人格便是“白天鹅”,而父权化的“母权”则成为时刻缠绕着白天鹅的魔咒,如同妮娜手机来电中持续闪耀的大写“MOM”如影随形。随着妮娜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其自我认知必然逐渐形成,这和“母权”的支配便会产生矛盾,其主体人格而又不得不依附于“母权”,因此妮娜逐渐增强的自我意志便被长期抑制且越积越深,最终导致了象征独立的后继人格分裂出来,这便是“黑天鹅”。一般说来,后继人格带有强大的攻击性和叛逆性[6],这在后期的妮娜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她视觉上的挂满墙壁的母亲作的画全部扭曲成活,对她讥嘲“乖女孩儿”,这也正是母亲经常称呼她的词。心理上的叛逆直接诱发了妮娜扔掉房间里所有的娃娃这一暴力行动,她拒绝再做母亲的乖女孩儿。但是回头看来,如果没有任何外因唤醒妮娜独立人格,变质的“母权”强大的控制力对妮娜的影响很难被撼动,《天鹅湖》的选角和演出就充当了诱发妮娜后继人格觉醒的角色。剧中剧的运用在英美文学历史上并不罕见,其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文性更是成为了现代主义的核心杂志网,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等多部戏剧都运用了剧中剧的设置,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幕间》,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等等都是此类文学作品的典范之作。电影黑天鹅的完美之处恰在于与《天鹅湖》本身的故事与电影情节相互嵌套,将妮娜带有憎恨、愤怒的后继人格对应为剧中外露张扬的黑天鹅的角色设计,给观众带来了直观的感官冲击,亦加深了对妮娜双重人格分裂过程的理解。

《黑天鹅》的基调以黑色为主,以世界经典的传世佳作《天鹅湖》丝丝入扣地植入,给影片增添了一抹华丽的色彩。黑色与黯然,亮丽与多彩,基调之外的格调,仿佛一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光影之间,妮娜精神上的恍惚幻想也将影片中悬疑和惊悚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且理所当然。妮娜背后的伤痕不仅仅象征着她内心的纷繁复杂的幻知幻觉,更是影片给予观众的一种启示,妮娜在现实与虚拟的世界中轮回,在寻求自我的路径中不断地挣扎,她的灵与肉,物质与精神,仿佛进入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不可名”的瑰丽奇幻境界。破开单纯柔弱的茧壳,灵魂指引着心智,一只高贵而邪恶的黑天鹅,在她的内心深处生长,诡秘而奇异的力量在暗黑中滋长,直至最后舞台上她扇动着美艳诡异的黑色双翼,完美地呈现给我们一个如梦如幻亦真亦假的绮丽之光影世界,恰如她倒在悬崖下的最后一句话:“我感觉到了完美!”

参考文献:

[1]李银河.酷儿理论面面观[J]. 国外社会科学, 2002,(02) .

[2]Teresa de Lauretis. Alice Doesn't:Feminism, Semiotics, Cinema[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4

[3]严泽胜.朱迪巴特勒:欲望、身体、性别表演[J]. 国外理论动态,2004,(04)

[4]Judith Butler. Subjectsof Desire: Hegelian Reflections in Twentieth-Century Franc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5]Kate Millett. Sexual Politics[M].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黑天鹅影评范文第2篇

李桂荣,笔名桂蓉,桂榕,女,1957年生。中国西安画院著名画家,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主攻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多年潜心传统,对陈淳、林良、吕纪、金农、等用工尤勤,深得其味。作品多次参加重大美术活动,并多次获奖。作品入选《诗词创意画集》、《中国西部经典》、《陕西当代国画精品选集》、《陕西写意花鸟画作品展选集》、《女画家作品集》等多部画集。

初识李桂荣老师源于一次书画展。无意中在欣赏众多画家的作品之余看到了她素墨淡雅的花鸟作品,便被吸引。她的作品给人一种恬静惬意的舒适感,让您能在浮华喧噪的尘世间寻找到一份慰藉。

李桂荣老师端庄高雅、和蔼自然,给人一种安静、温馨之感。她与书画的缘分并不像大多数书画家一样是受天赋抑或是家人的影响,她全靠自学,而当她开始自学的时候已经30岁有余。那年是1997年,在参加一次画展时,她有幸结识了西安国画院的王西京院长,更值得高兴的是她的画作得到了王西京的赏识与肯定。随后便有了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也就是这次机会,让她有幸进入了西安国画院。

未上过一天美院的她先后向杨梵、霍明、陈子林拜师学习,主攻花鸟艺术已有二十余年。她每日习书、临古、读诗、并经常外出写生,尤对玉兰、牡丹、月季、绣球情有独钟。在一次画展中,她格调清隽、秀雅的作品一鸣惊人,博得当代长安花坛花鸟大家江文湛先生的高度赞誉及艺术评论家程征先生的好评。

近几年来受姜文战老师一些艺术创新理念的影响,李桂荣在绘画过程中有了新的思想和突破。

2013年对于李桂荣的创作来说可谓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她突破了花鸟的传统创作,开始一种新题材——黑天鹅主题系列的创作。这种独特的创作系列可谓是独树一帜。

黑天鹅影评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串联剧情;心理成长;性格变化;视觉冲击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2013年度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文物建筑整体规划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2400410926)。

影片《黑天鹅》在2010年可谓成为美国当年票房可嘉的上乘之作,由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倾力执导。该影片成功塑造了一个芭蕾舞演员的心路历程和自我成长,在构建和预期达到的心理冲击效果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整部影片中,导演阿伦诺夫斯基对整部影片色彩艺术的把握与灵活运用,是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影片在整体建构与发展中,通过色彩的运用不仅串联了剧情的发展与人物心理上的成长,同时也巧妙揭示了主人公性格的变化并对观众产生了十分具有冲击性的视觉效果。

一、电影《黑天鹅》相关内容概述

《黑天鹅》整部电影展示了一个芭蕾舞演员的心路历程与成长轨迹。在电影《黑天鹅》中,塑造了一个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妮娜。影片讲述了纽约剧团打算要重拍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而当时正值舞团的前领舞Beth离去,整个舞团的领舞实际上处于较为尴尬的空缺状态,且Beth的离去使得舞团里所有有能力的舞者都对领舞这个位置垂涎欲滴,各自在心中盘算着想要冲击领舞的有利地位。作为纽约剧团的舞蹈总监,Thomas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重新通过海选及最后的测试新定一名领舞。而这个角色的要求却并不简单,总监Thomas为了测试每一位舞者的能力和最终的领悟力,提出了一个考核要求――冲击领舞的舞者必须分别饰演白天鹅与黑天鹅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妮娜自幼学习芭蕾舞,母亲对妮娜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望女成凤。在母亲的悉心照料和关怀下,妮娜的芭蕾舞技术渐渐炉火纯青并成为一名舞技出众的舞者。在这一次竞选领舞的选拔中,妮娜希望通过自己精湛突出的技艺,压倒其他竞争者脱颖而出,为此她甚至每天为自己加压,增加练习的负荷和难度,力争使自己在选拔中更加出挑。

在选拔的过程中,妮娜发现了一件令她感到晃晃不安的事――她发现Lily成为自己的选拔对手和劲敌,并且心机颇重。妮娜知道在平时的练习中,作为一名能够精准的把握人物性格和表演特色的舞者,自己能够很好完成白天鹅这个角色;而在黑天鹅的演绎上,妮娜则清楚地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如Lily。妮娜渐渐感到精疲力竭,身心俱疲。当妮娜自己回到家以后甚至更衣时发现了自己背部的红色斑点以及脚上的创伤。她独自前往找到了总监,并且希望总监能够给她一次机会让她成功的表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这一职位。总监想要趁机亲吻妮娜,却被妮娜强硬拒绝了,并表现出不满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出乎妮娜意料的是:总监居然选定了她作为领舞。妮娜的队友都怀疑妮娜是利用自己的色相得到了高位,在酒会上,Beth甚至对自己离职失落而当众发泄。外在的压力加上本身的伤病,一直影响着妮娜正常的发挥,似乎成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状态很是不稳定。总监逐步启发妮娜要进一步释放自己的激情,表现出《天鹅湖》中黑天鹅这个角色对世人的诱惑的一面和特质,为了表演好这个角色,妮娜疯狂训练,并且在精神上鼓励自己,甚而强迫自己逐步向黑天鹅这个角色靠近,而她的思维和精神状态,也慢慢滑向了有着黑暗色调和思维的黑天鹅的角色。

二、电影《黑天鹅》中色彩艺术的分析

《黑天鹅》整部影片中通过对色彩的整体把握与运用,逐渐达到主题的升华和各部分需求的变化。影片中描述的妮娜这个角色主要进行的是自我精神的一种痛苦挣扎,整个过程伴随着开始的可爱的乖乖女形象,到中途顺从的行为,又到对脆弱的自我的巨大挑战。影片中主要由几种色彩构成:白色、粉色、黑色和灰色等。也表现出不同的主体意向,通过对色彩艺术运用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揭示出影片的内在魅力。

(一)电影《黑天鹅》中色彩对于剧情发展的推动

色彩的整体运用与把握实际上串联起来了相关剧情的发展。从开始的浅色调,包括妮娜平日生活里的浅色成分及粉色的室内装饰风格等等,都不难揣测出剧情的基本走向和基调当时是处于较为轻松的、稚嫩的还未完全发展的萌芽状态,而后整体色调逐渐由开始的明朗靓丽走向较为隐晦、灰蒙蒙的效果,由此能够将观众带到一种迷蒙状态,逐渐揣测剧情将要发展的走向并能够大体感受到剧情的基调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后阶段的整体色彩基调实际上是较为阴暗的,表现出了女主人公妮娜在竞争中由于压力过大而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甚至通过部分黑色的色调来表现,黑调不是单一表现在背景方面,通过给人物设定的服装及妆容的颜色都不难看出,导演想要通过背景或者人物着装甚至头饰等细小的地方表现色彩的阴暗基调,从而给观众以一定的心理暗示,逐渐隐去剧情的明朗化,转而变成较为阴暗的剧情基调,也给予观众以一定的敏感提示,使得观众在理解过程中能够将整体剧情串联起来,朝比较阴暗的方向发展和联想。

(二)电影《黑天鹅》中色彩对于人物心理的暗示

影片中的色彩通过不断的渐变与转换,实际上还很好揭示了妮娜作为本部电影的主人公和最关键的因素的心理成长过程。影片开片的部分中,妮娜的着装是浅色的,心理是健康向上的。虽然在严格的家教和母亲的苛刻要求下长大,但是能够感受到其心理是较为健康向上的。而后的故事发展中,导演在背景基调上给妮娜赋予了一定的阴暗色调,不如之前开篇的部分那么明朗,由此也就渐渐开始揭示主人公妮娜心理的状态逐渐走向阴暗。

在妮娜同前任领舞Beth相遇的情境中,是在一个较为封闭幽暗的室内背景下,且Beth的装束实际上是深色调的,更大胆选取烟熏妆这样的代表性妆容,使得Beth看上去也不够明朗,而主人公妮娜眼中的世界也开始渐渐发生变形和扭曲,比如经常看到假想敌的出现,和自己的对峙,甚至和自己的公然挑衅,等等。阴暗的色调配上主人公幻觉的穿插出现,实际上断断续续,频率由低到高揭示出主人公妮娜精神状态越来越不佳,出现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不仅仅造成了妮娜对现存的一切开始质疑,甚至开始影响到她以后的表现与发展。这种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主线同样也是通过色彩的变化渐渐体现出来。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色彩基调的浅色到深色的渐变,能够感到窒息感和沉重感,由此探究主人公心理状态的变化和转换。

(三)电影《黑天鹅》中色彩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色彩的渐变与主观色调的变化能够揭示出主人公性格的渐变与变化,主人公性格是可以看出存在渐变的。明朗色彩中,性格是比较阳光的,这也具体和主人公的表情和交际行为相配合。在色彩转向阴暗色调的时候,主人公的性格发生巨大的转变,包括自己设立假想敌,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中。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妮娜为了释放挤压已久的压力,甚至开始了同性恋的行为,而她所遭遇的所谓“同性恋行为”也或许只是自身假想的形象之一,用以释放挤压的压力。而这个同性恋的对象,则也被设置为较为阴暗的色调,从衣服的黑调到背后文身的黑色翅膀,都使得主人公的性格在这个阶段中处于极端不稳定和变动的状况中,这种色调也暗示着主人公性格的渐变。

在影片的后部分,当主人公妮娜开始表演的时候,实际上整体基调都是暗色的。尤其当妮娜换好服装开始表演“黑天鹅”形象的时候,装束的设置是黑色为基调的烟熏妆,服装的设置也是纯黑色的裙子,这可以说是妮娜性格中黑暗面的暴发,也是妮娜性格中负面性格最明显的地方。在最后一场演出中,妮娜努力冲破了束缚自己的一切因素,做到了她概念中的“完美”,但是却因此失去了本身纯真快乐的一元化性格,夹杂着成熟、偏执以及其他性格特质,共同构成了黑天鹅与白天鹅二者合一的妮娜。

(四)电影《黑天鹅》中色彩的视觉冲击效果

《黑天鹅》一片中通过良好利用色彩的变化达到对观众的视觉冲击效果。影片中主要出现的四个色调是白色、粉色、黑色和灰色。粉色多出现在开篇的时候,妮娜的整体色调是柔和的,包括房间内部装饰颜色,都是偏向暖色的,给人以舒服的开端感,有利于使观众在意念中以比较平和的姿态接受主人公妮娜的出场。而后的色彩变化主要偏向白色的出场,当然白色实际上从开篇也以和暖色相互穿插的形式出现,但在具体开始讲述妮娜的舞蹈生涯的时候,白色介入了主要成分,用以表达妮娜往常较为擅长的“白天鹅”这一角色。白色的大篇幅实际上也在前部分表现着妮娜单一清纯的一面,无论从性格还是心理上都更趋向“白天鹅”的倾向,这在前部分已有涉及,就视觉冲击上来讲,白色的头饰和服装能够使观众更为熟悉,它是芭蕾舞演员较为经常涉及的色调,由此对妮娜这个人物的接受和主观上对“白色演出”的好感使得在视觉效果上出现轻快、愉悦的清新感。

后半部分影片中色彩多以灰色和黑色为主要表现的输出,仿佛一切事物开始呈现出黑色和灰色的暗色调,这在整体上给观众以压抑、沉郁的窒息感,使观众的思维不由自主跟随影片开始出现剧情的转换。包括妮娜遇到前领舞Beth,Beth的整体服装设计和妆容设计实际上也很大程度表现为黑色的色调。这在视觉冲击程度上与之前的暖色和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妮娜处于巨大心理压力无法排遣而假想同性恋情节时,对方背部出现的文身不仅是翅膀的图样,且呈现出大面积黑色,这实际上在思维上冲击了观众,暗示“黑天鹅”这一表演形象的时刻存在,也使观众随时把握主人公妮娜的精神状态和压力。

最后一场的演出中,导演安排了两次鲜艳的“大出血”的鲜红色调,同时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揭示了其完美主义的最后代价和实现方式。

三、结语

作为经典的心理悬疑惊悚类电影,《黑天鹅》无疑很好诠释了一个芭蕾舞演员艰难的蜕变与挣扎的心路历程,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很细腻地注重选取了相关的颜色,在整体把握和运用色彩艺术的过程中,分别通过色彩的运用与转换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成长、性格变化,达到了冲击观众视觉效果的目的,并作为整部影片的一条隐线串联了剧情,保证了剧情的完整性。对色彩艺术的成功运用不仅使得影片《黑天鹅》在内涵表现上更加细腻和深刻,也使得整体效果更加圆润和具有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侯贺英,么会玉.浅析电影《黑天鹅》中色彩的变幻与流动[J].电影文学, 2011(17).

[2] 范秀丽.《黑天鹅》的色彩意象与妮娜的性格成长[J].电影文学,2011(19).

黑天鹅影评范文第4篇

编剧:安德雷斯・海因斯/马克・海曼/约翰・J・麦克劳克林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米拉・库尼斯/薇诺娜・瑞德/文森特・卡索/芭芭拉・赫希

类型:剧情/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日期:2010-12-17(美国)

片长:108分钟

一直没觉得芭蕾艺术有什么好看的,而《黑天鹅》让我对于芭蕾艺术有种豁然开朗的认识。导演选择《天鹅湖》作为线索显然意图非常明确,它借用了黑白两只天鹅的形象,来推动对于人性中两种本质的探究。

故事是这样的:剧团要重排《天鹅湖》,因前领舞Beth离去,总监Thomas决定选新领舞,且要求领舞分饰黑天鹅与白天鹅。Nina自幼练习芭蕾舞,在母亲的细心关照下,技艺出众。然而,在竞争中,她发现心机颇重的Lily是自己的强劲对手。在选拔中,她的白天鹅表演得无可挑剔,但是黑天鹅不及Lily。她找到总监,希望争取一下。总监趁机亲吻她,却被她强硬拒绝,结果,总监居然选了她。队友怀疑她靠色相上位……这种压力外加伤病,一直影响着她的发挥。总监启发她要释放激情,表现出黑天鹅的诱惑。在强大的心理暗示中,她似乎也滑向了黑天鹅的角色……

一、“乖”的本质是压抑

电影里Nina得到了母亲最大的呵护和栽培,她美丽、纯洁,舞技超群,但却不能入选。总监说,如果只有白天鹅,Nina是不二人选,但Nina必须有能力呈现黑与白的一体两面。 Thomas也许是眼毒,也许是更懂人性,她知道在Nina“圣洁无瑕”的躯壳里,一定也有未被唤醒的“黑”,而他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它。特别是他强吻Nina被咬,更让他确定了她身上“黑”的潜质,当然,这是总监的一种很特别的考核,无疑,Nina通过了考核。

之于Nina,她圣洁的形象,是她母亲多年来倾心打造的结果,然而,艺术上的需求,让她第一次开始面对自己――自己的灵魂、自己的肉身――欲望、嫉妒、暴力、叛逆……一直生活在童话王国里的Nina,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惶惑与痛,她既要面对真实的自己,却也难以承受真实的自己带来的强大不安,更何况她的母亲一直在努力把她往回拉,而Nina则坚决地挣脱。

所以说,“乖”的本质是压抑,“恶”的本质是释放。

Nina以往的乖,实际上是在母亲的“教育”“爱”“诱导”之下,压抑了人性的本真,她的圣洁,只是一种假相,是母亲的自我欺骗。然而,这“乖”所压抑的本性一旦释放,将会有巨大的能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乖”往往是危险的,它有一种核聚变前夕的稳定,但也意味着一旦爆发将会带来巨大的毁灭。

二、黑与白的辩证

善与恶,是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简单化、粗鄙化的认知方式,相比起来,“白与黑”的意象则合理得多,因为世界不可能只有善没有恶,也不会只有恶没有善,客观存在的东西,实在是无可褒贬。我们的身体里也一样,不会只有高尚没有卑微,只有良知没有邪恶。这种纠结,是人最鲜明的特点,所谓“神性”与“兽性”齐飞、“天使”共“魔鬼”一色。我们是白与黑的混合体,我们从来就是个“灰”,因为成长的经历不同,我们会呈现相异的灰度;而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我们的灰度也会不同……

因此,如果我们被强令定义成“白”,黑色素积聚在内心,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必是脆弱的、危险的。Nina套上了Lily送的黑色内衣,正是自我平衡的一种暗示。她数次抓伤自己的后背,也无疑暗示了灵魂里“黑”的涌动。

Nina终究要演回白天鹅,她最终发现了,自己能够演黑天鹅,恰恰是因为自己化妆间里“自己杀掉了自己”,一旦发现了这个秘密,她“白”的一面立即唤醒,然而,流血的伤口也即刻显现。她带着流血的剧痛完成了整个表演,完成了黑白两只天鹅,但也承受了最大的自戕和伤痛。

这是一种决绝,不过,这也是自我平衡的起点,电影并没有给出Nina的后续,不过我们也有理由相信,Nina终于借着天鹅的躯壳,找到自己。

三、生孩子容易,教育孩子却难上加难

Nina产生幻觉,将她母亲推出门外时,门板狠狠地夹住了母亲的手。这个画面让我落泪――这种释放太痛了,痛的不是母亲的手,而是Nina的心。她的潜意识里,一定对这只“塑造”她的手,无比厌恶乃至痛恨,她做自己的渴望从来没有那么强烈过。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小的时候是他们的玩具,长大了又成为他们完成自己的工具,而综观人生,孩子还是他们“我执”于世界的替代品。他们往往执著于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以爱的名义占有、压制,但却很少想过,孩子属于他们自己,拥有自我完成的权利。教育孩子,其实质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让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看透人的秘密,自己的灵魂才能真正走向成熟。然而,绝大多数的父母并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只是放纵自己的“我执”。

父母的成长过程中自然有他的感悟和经验,然而这感悟和经验并不一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由于人的狭隘与卑微,人们很难对此有自知。他们爱孩子的形态,就会经常表现为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强加给孩子,而这种强加,却让孩子无法从自我经历中成长,让他们无法建立专属于自己的世界观。这是很要命的,因为时代、环境、阅历,甚至混杂了父母双方的基因……都决定了,孩子与父母是迥异的,他没有可能沿着父母的或者父母想要的路走下去。

父母有局限和卑微,面对疼惜的孩子,他们不可能真的理性,那些经受过苦难、挫折的父母在“压制”孩子的时候更是变本加厉,他们不愿意让孩子重复自己的错误和苦难,不愿意让孩子经历成长的阵痛,于是要么过于严苛制造白色恐怖,要么营造一个无菌的童话王国,说到底,这两种方式的本质是一回事。

网络影评

好的艺术一定是注入了灵魂的――仅仅是能连续做25个挥鞭转是没有意义的,你必须在表演白天鹅的时候呈现纯粹的圣洁,在表演黑天鹅的时候呈现彻底的欲望。不疯魔不成活,所有的艺术都一样,都必须拥有灵魂、打动人心。只要能让你长久地感同身受、为之动容,就是好作品。反之,即使再火爆,也不过是一朵浮云。

――代代是橘子

黑天鹅影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电影;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性本能;梦境

一、精神分析理论与电影

在电影艺术诞生的1895年,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共同创作了《癔症研究》一书,在其中明确提到了“精神分析”,这部著作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由此可见,电影艺术和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发展年代一致,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二者之间建立最初的联系。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弗洛伊德先后出版了许多著作。在其中的《心理分析入门》一书中,弗洛伊德就直接指出了精神分析与电影艺术的关联。他认为,电影是呈现精神分析的最合适的艺术形式,在光影艺术的配合下,个体的精神世界得以具象地呈现,人们也能够获得直接透视自身的可能。

就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而言,早在20世纪上半叶,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的电影中就已经出现了心理影片,但心理影片作为独立的类型影片存在于世界影坛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英国知名的电影杂志《画面与音响》就刊载了关于“新电影”的论文,该文认为划分“新电影”和传统电影的界限需要引入精神分析理论。1975年,文艺评论界正式提出了“电影精神分析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国家心理电影的发展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与电影的交融共进。[1]随着好莱坞电影的不断发展,美国电影在西方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面对电影界的“精神分析”热潮,美国好莱坞电影自然是身体力行地融入其中,近年来创作了许多享誉国际影坛、斩获多项大奖并获得巨额票房收入的心理影片,在这些影片中,精神分析理论被不断运用,也正因如此,美国的心理影片才能够在为观众带来新鲜的感官刺激的同时兼具深刻的故事内涵,令人回味无穷。本文将充分关注精神分析与电影艺术合流以来的美国心理影片,选择《妖夜荒踪》《黑天鹅》《发条橙》《大开眼界》《爱德华大夫》《穆赫兰道》等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心理电影为具体范例,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潜意识理论、性本能理论和关于梦境的理论入手,进行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美国心理影片解读。

二、美国心理影片中的潜意识深渊

作为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在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构建中,最为核心的理论就是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超越意识的存在,几乎支配着个体的所有思想与活动,其不易被发现的原因在于,潜意识深藏在个体意识的表层之下,就如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海平面的一小部分冰山可理解为个体的意识,而深藏于海平面之下的绝大部分冰山则应理解为个体的潜意识。由于深藏于个体意识之下,潜意识并不会受到社会文化中的法律的约束与道德的洗礼,而是遵循着所谓的“快乐原则”。简而言之,“快乐原则”指导下的个体会单纯地依照自己的喜好来思考、行事,虽然“快乐原则”经常被生活中的现实原则所掩盖、压制,但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最终还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遵循“快乐原则”,这是潜意识的本性。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本性,这种遵循“快乐原则”的个体无意识在许多美国心理影片中均有呈现,而最鲜明的代表莫过于大卫・林奇的电影作品。根据大卫・林奇的成长经历及创作状态,有研究者认为,大卫・林奇就是一个精神病和天才的结合体,而其执导拍摄的影片也传递着一种病态的美学特质。[2]事实上,与其说大卫・林奇的影片有一种病态的美,不如说是一种以“病”为引的精神分析。

20世纪末,大卫・林奇的影片《妖夜荒踪》上映,这部影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主人公弗莱潜意识世界的呈现之上。影片的故事从爵士乐手弗莱收到匿名的录像带开始,在录像带中,弗莱看到了自己与妻子的生活场景,甚至包含着不可思议的内容,即他谋杀并肢解了自己的妻子,而自己也因此获罪入狱。事实上,谋杀并肢解妻子只是弗莱被害妄想症的表现。在《妖夜荒踪》中,弗莱的妄想症不仅是出自极端的自我保护心理,还出自极端的嫉妒心理。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弗莱收到的录像带的内容也发生着变化,他竟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从事着维修的工作,并杀害了女友的情人和老板,而这个女友竟然与现实中弗莱的妻子神似。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弗莱源自极端自我保护和极端嫉妒的妄想症均是其潜意识世界的呈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个体的“快乐原则”长期得不到实践时,即代表着个体真实思想的潜意识便会突破意识的防线,以变形的方式出现,而影片《妖夜荒踪》中的男主人公弗莱就是坠入潜意识“深渊”的代表性电影人物。

在大卫・林奇之外,美国还有许多呈现出潜意识理论的心理影片,如在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黑天鹅》中,观众就看到了一个在长期压抑下潜意识喷发式呈现的女性人物形象,即女主人公妮娜,妮娜的扮演者娜塔丽也凭借在《黑天鹅》中的出色表现摘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在《黑天鹅》中,女主人公妮娜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在母亲的严厉教导下,二十多岁的妮娜终日过着刻苦训练的单调生活,她拥有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单纯,也正因如此,妮娜饰演的白天鹅十分成功。在剧本改编后,饰演集白天鹅与黑天鹅于一身的天鹅皇后的重任落到了妮娜身上,为了成功演绎充满邪恶和诱惑的黑天鹅,妮娜长期被环境压抑的潜意识开始喷发式呈现,而影片中放浪不羁的女芭蕾舞演员莉莉则成为妮娜潜意识的具象表现。为了实现黑白天鹅在一幕剧中的快速切换,妮娜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挣扎,最终以自杀的方式实现了这一转换,成功演绎了天鹅皇后一角。可以说,对女主人公妮娜这一人物形象内涵的深度挖掘是影片《黑天鹅》成功的关键。

相关期刊更多

江河文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电影画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文化厅

养殖技术顾问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