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老症状

初老症状

初老症状

初老症状范文第1篇

“初老症”有许多条表现,包括熬不了夜、懒得交新朋友、健忘等,除此之外还有“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如果不喃喃自语,脑子就会打结”……很多30岁上下的年轻人据此把自己划入了“初老族”。有人认为,“初老症”是一种现代病症,是一种心态上的衰老,是社会压力所致。那么,这种自我“贴标签”的行为是否恰当?怎么理解所谓的“初老症”?我们不妨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一番理性的审视。

怎样才是真正的“老”?

随着“90后”开始进入大学,甚至连“00后”都开始玩网络、玩QQ,这时,很多“80后”的年轻人开始认为自己已经“老”了。那么,真正的“老”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一方面,“老”最显著的变化是人格上的变化。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前半生偏向重视外部世界,好活动、爱交际,也就是偏重“外倾性”;而后半生更重视主观世界,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更容易沉浸在对自我的关注之中,对自我有更深度的思考。也就是说,“老”的一个特征就是变得更加内敛。

另一方面,“老”更为显著的变化就是认知功能的退化。主要表现在视觉、听觉逐渐衰退,运动灵活性有明显的减退,加工速度变慢,记忆力也远不如前。

然而,出现人格上的变化,以及认知功能的退化,是不是就意味着老年人的智力开始全面下降呢?不是这样。心理学家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所谓“流体智力”是指与感觉、知觉、加工速度相关的智力;而“晶体智力”指的是个体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等,它是不会随着年龄衰退的,而会一直保持稳定。这就说明,老年人的经验在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很有很大的优势。

“初老症”=“初成熟”

“初老症”的50条症状里就有“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如果不喃喃自语,脑子就会打结”等表示记忆力衰退的条目。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中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退化,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也就是量表)和严格的诊断标准,仅凭一两条模糊的描述很难得出结论。

“初老症”50条症状中体现出的变化,比如开始按时回家、不爱凑热闹、注重生活细节、追求生活品质、注重社会规范、学会独立思考、对感情更加理性、更加爱惜身体等内容,都是“初成熟”的表现,是这个阶段正常心理发展进程的表现。

除此之外,“不再认识新朋友”是因为固定的人际交往圈子逐渐形成;“不愿改变习惯”是因为习惯经过长时间的形成已经被机体适应;“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不是落伍,而是不再追星,不再看偶像剧;“对于星座、运势、紫微斗数、塔罗牌”不再热衷,是因为褪去了“幼稚”的外衣。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初老症”的上述症状就会发现,“初老症”其实不是“初老”,而是“初成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观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发展阶段,其中25岁~50岁被称为“成年中期”,这个阶段的个体需要实现“繁殖感”、体验“关怀”。也就是说,他们开始迫切渴望关怀下一代,开始对家庭和子女有深深的责任感,强烈希望能给自己的下一代创造出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更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正是一个人高创造力、高生产力的时期。

因而,担心自己“初老”的朋友应该为自己的逐渐成熟感到高兴。他们告别了娱乐追星的盲从,开始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和家庭支柱,开始变得更有责任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

“初老症”≠“未老先衰”

“初老症”并不等同于“未老先衰”。“初老症”除了生理上发生了衰退,主要表现为年纪轻轻便没有了朝气,有了老年人的沧桑和成熟。这绝非正常现象,“成熟”的“度”要与年龄相匹配才正常。而这种不正常的过度成熟不仅源自于竞争激烈的环境、营养缺失或过度、不良生活习惯、身体功能衰退等客观因素,还源自现代人对真我的压抑、价值感与安全感的缺失。

在我看来,“初老症”是一种心理问题的表现,一个人处于长期的生活压力或负面的情绪中,思绪一直在担心着、思虑着、害怕着,必然消耗身体的大量能量,而当人体能量的消耗大于给予,消耗与给予相差过大时,就会产生各种类似衰老的症状,如: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易疲惫等,有很深的沉重感,整体表现缺乏活力。按照生理规律,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精力、体力最巅峰的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生活热情退却的“初老症”,根源还是在于压力太大。

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初老症在现代年轻人身上越来越明显,面对这种种的症状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初老症更偏重于心理的衰老,面对各种初老症的症状,我们要学会适应。

初老症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0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52-02白内障是老年阶段多发且严重影响视功能的一种眼科疾病,在其发病的初期阶段症状不明显,有时会被忽略。本文主要对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的患者68例,其中男性为43例,女性为25例;患者年龄为53-86岁,平均年龄为(65±5.23)岁;单眼患病为36例,双眼患病为32例,总计有100眼。

1.2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选取荷兰的飞利浦HD6超声诊断仪,并采用线阵探头,其频率为3.0-12.0MHZ,三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生产的眼科裂隙灯。

1.3方法患者身体保持仰卧位,嘱咐患者闭上双眼,然后为患者的双眼睑仔细将耦合剂涂匀,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缓慢置于患者双睑的上方,进行横纵的来回多次扫查。值得注意的是在扫查之前嘱咐患者缓慢转动眼球,以使眼球晶状体的结构充分显示。观察所测量的患者晶状体的厚度及眼轴长度等眼部指标,同时仔细观察晶状体囊回声情况及晶体和玻璃体的透声情况,还有患者的视网膜、眼球内壁等眼部结构的超声图像改变情况。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先进行实时的二维扫查,必要时再进行彩色超声血流显像扫查,同时尽量地调低超声脉冲的重复频率及壁滤波,直至没有杂色伪像出现为止,且其脉冲多普勒夹角小于15度。

2结果

2.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的诊断情况本组患者中有38眼为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5眼(5.0%)超声检查呈假阴性。有62眼为中晚期老年性白内障经超声检查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老年白内障合并症出现38眼(38.0%),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10眼、视网膜脱离11眼、玻璃体出血17眼。

2.2眼部超声图像显示特征老年性白内障的超声图像特征如下:白内障的初发期眼部晶状体超声图像和正常情况相比无明显的差异,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下,老年白内障初发期呈假阴性,中晚期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厚,且前后囊膜有强烈带状或者环晕状的回声;囊膜有增厚,且有强回声光点和光斑现象[1]。老年性白内障的合并症主要有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出血等。视网膜脱离超声图像玻璃体暗区呈现弧形的强回声带,而完全性视网膜脱离则显示呈倒八字形的强回声带。玻璃体混浊则显示为玻璃体内可见点状甚至片状的混浊物,且回声强度强弱不等,经运动试验及后运动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玻璃体的出血症超声表现为比玻璃体的混浊后相关运动试验的阳性结果更加显著。

3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风险也会增加。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眼部晶状体呈现老化、退行性的改变,临床一般认为是由营养不良及生理老化引起的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老化、退行性改变。白内障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损害视力甚至致盲的首要因素,老年性白内障也是致使老年人发生失明的首要原因,其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十分关键,引起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人身体的器官和血液流动进行检查,其临床应用中诊断效果明显,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8例患者100眼老年性白内障进行诊断。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阶段一般有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及过熟期,而其初发期的患者眼部晶状体的超声图像一般和正常情况无明显差别,常规眼部检查容易忽视[2]。常规对老年性白内障一般采取裂隙灯检查,但这一检查方式对患者眼部的病变情况了解并不全面,不能为患者的眼部手术提高更全面的资料。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裂隙灯所不具备的优势,当患者的晶状体混浊情况十分严重时,则不能进行裂隙灯检查,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则不受晶状体屈光间质混浊限制,从而深入探查患者晶状体的具体病变情况,是眼科临床诊断中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老年性白内障相关合并症的诊断中也有独特的优势,可准确检查出患者的玻璃体混浊程度,视网膜的脱离情况等,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丰富有力的数据。本次研究中发现有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症出现38眼(38.0%),这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性白内障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及准确性。

本研究中,有38眼为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5眼经超声检查呈假阴性,其假阴率为5.0%。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初发期检查呈现出假阴性,这与初发期患者晶状体呈现点状或者片状的轻微混浊,而超声检查不容易分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初发期的老年性白内障中阳性检出率很低。当患者病情发展到膨胀期,进入成熟期,甚至过熟期后,超声反应就相对强烈。在本次研究中,有62眼中晚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超声检查全部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这一结果与赵忻的相关研究一致[3]。

综上所述,在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操作简便快捷,无辐射且操作重复性高,确诊率高,是一种白内障中晚期理想的诊断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耀鹏,杨学文.高频超声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01):478.

初老症状范文第3篇

68岁的老唐患有冠心病多年,为了养病,他几乎足不出户,饮食起居都由老伴照应,老唐本来酷爱打乒乓,可自从诊断出了冠心病,他基本就和乒乓告别了。如今,老唐唯一的嗜好就是去逛花鸟市场。

只要不是下雨打雷,老唐一早就到小区外面不远处的花鸟市场,心里盘算着今天买些什么,家人虽然反对老唐剧烈运动,但很支持他逛花鸟市场,一来可以散心,二来也能让老唐活动活动筋骨。老唐更是如遇大赦一般,每次都在花鸟市场里逗留半天,恨不得把铺盖都带过去。

某日,老唐在花鸟市场逛了半天,终于打道回府了,老伴也懒得“数落”他,自顾下厨做饭去了。用过午饭,老唐正在里屋躺着,忽然感到浑身酸痛不适,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他自行服了一片“泰诺”,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天照旧去花鸟市场报到。

又隔了一天,发热症状非但没有缓解,还有愈发严重的趋势,老唐这才去就医,竟被诊断出患上了禽流感,老唐想起这几天新闻里关于禽流感致死的报道,顿时老泪纵横……

误区一:撑一撑、缓一缓

感染禽流感莫要错过最佳治疗期

从发热到确诊为H7N9禽流感,在24~48小时内进行对症治疗效果最为理想。而老年人发热喜欢“撑一撑”的传统意识,譬如案例中的老唐,就是因为撑一撑、缓一缓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发热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

大多数老年人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都是比较重视的,唯独对发热,老年人都习惯撑一撑、缓一缓,多数老年人将其当作一般感冒处理,自行找退热药服用,经过2~3天的服药后,高热还没有退掉,才想到前往医院就诊,这时却为时已晚。

贴士:基础性疾病让老年人更易“中招”

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必须长期服药,服药后体内脏器必然会受到损伤,脏器损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免疫力下降,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播时,就非常容易感染。

都是吃鸡惹的祸

伍老今年71岁,别看他年过古稀,身体却好得很。旁人常问伍老有什么秘诀,伍老总是笑笑说:“没啥秘诀,我就是爱喝鸡汤。”不错,伍老爱喝鸡汤,几乎到了每餐必食的地步,特别是他对挑选活鸡很有一套,每次都要亲自去活禽市场上走一走。

最近关于禽流感的新闻满天飞,朋友们纷纷劝告伍老停止喝鸡汤,最初伍老也有些害怕,确实停食了几天。可没几天,伍老实在按捺不住肚里馋虫作怪,照旧又去活禽市场买鸡吃,几天后,伍老被诊断出禽流感,随即就被医院隔离起来,鸡汤没得喝了,伍老的病情也日益加重……

误区二:零距接触活禽

禽流感病例一半以上有禽类接触史

大部分50岁以上禽流感患者中,其中至少一半的病人有跟禽类接触的经历,其中有杀活鸡的,有运鸡的,也有喜欢购买活禽的。在此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食用禽类一定要煮至充分熟透才行,同时提倡购买冷冻或冰鲜禽肉。

解读你所不知道的H7N9

Q:H7N9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和普通流感如何区别?

A:禽流感初期症状和普通流感类似,表现为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咽痛等。但在发病后1周内,禽流感初期的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这是禽流感和普通感冒最显著的区别。

初老症状范文第4篇

1 缺氮症

1.1 症状

缺氮会使全株成熟的叶或近于成熟的叶变为黄绿色,黄的程度逐渐加深,叶柄和叶脉则变红。严重缺氮时,叶肉出现红色斑点,后期斑点坏死,叶片从当年生长的新梢基部开始脱落,并逐渐向上发展。

1.2 发病规律

缺氮初期,新梢基部的叶片逐渐变成黄绿色,新梢随即停止生长。当继续缺氮时,新梢上的叶片由下而上全部变黄,叶柄和叶脉则变红。因为氮素可以从老组织转移到幼嫩的组织中,所以缺氮症多在较老的枝条上表现较早、较重,幼嫩枝条表现的较晚、较轻。严重缺氮时,叶脉之间的叶肉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点,到后期许多斑点发展成为坏死斑。在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的桃园易出现缺氮症;在砂质土壤上的幼树、新梢迅速生长期、强降雨过后的几天内容易出现缺氮症。

1.3 防治方法

缺氮的植株容易矫正,可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追施氮素化肥,症状迅速缓解。可以土施硫胺、尿素;也可以喷布0.1%~0.3%的尿素溶液。

2 缺磷症

2.1 症状

缺磷的桃树叶片皱缩,狭小,叶柄及叶背的叶脉呈紫红色,后期呈青铜色或褐色,叶片与枝条呈直角。

2.2 发病规律

因为磷可以从老组织转移到幼嫩的组织中被重新利用,因此老叶首先表现症状。缺磷初期,叶色较正常或者变为浓绿色或暗绿色,叶肉革质、叶片皱缩,狭小,严重时老叶往往形成黄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花叶。新梢基部叶片较早形成离层而脱落。缺磷植株的果实小且成熟早,果色晦暗,肉质松软,味苦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有斑点或裂皮。

2.3 防治方法

桃树缺磷除土壤含磷量少以外,盐碱土因含钙较多,磷被固定成磷酸钙而不能被吸收也是重要因素。

秋施基肥时混入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效果好。但磷肥过多时可引起缺钾、缺磷、缺锌,所以供磷也应适当。生长季节喷施0.1%~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遍可缓解症状。

3 缺钾症

3.1 症状

桃树缺钾的症状是叶片皱缩、向上纵卷,弯曲成镰刀状,晚夏以后叶变浅绿色,从底叶到顶叶逐渐严重。严重缺钾时,老叶主脉附近皱缩,叶缘或近叶缘处出现坏死,形成不规则边缘和穿孔,最后枯萎脱落。

3.2 发病规律

缺钾初期,枝条中部的叶片皱缩,继续缺钾时叶片皱缩更明显,扩展也快,此时如遇干旱叶片向上纵卷,以致全树呈萎蔫状。缺钾影响氮的利用率,叶片呈黄绿色,而后形成褐色斑块引起穿孔或缺刻,叶片破碎。由于叶片症状的出现,新梢变细,花芽分化减少,果实肥大期生理落果严重,果实小、畸形。

3.3 防治方法

桃树缺钾时,可根据树龄的大小,每株施氯化钾0.45~2.7千克,使树体内的钾素含量迅速恢复正常。草肥和禽肥也可以增加叶的含钾量。生长季节喷施0.2%硫酸钾或硝酸钾2~3次,可明显缓和缺钾症状。

4 缺铁症

4.1 症状

桃树的缺铁主要表现在叶脉保持绿色,而叶脉间退绿,严重时叶片全部黄化、白化,导致幼叶、嫩梢枯死,因此又称黄叶病、白叶病、褪绿病等。

4.2 发病规律

由于铁在植物体内不易流动,缺铁症从幼叶上开始出现,叶肉变黄、叶脉绿色,整个叶片呈绿色网络状失绿。随着病势的发展,整个叶片变白,出现锈褐色枯斑或叶缘焦枯而引起落叶,最后新梢顶端枯死。一般树冠、上部的新梢顶端叶片发病较重,往下老叶的病情依次减轻。

在盐碱土或钙质土的桃园最易发生缺铁症。

4.3 防治方法

桃树缺铁时可在发芽前对枝条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或在生长初期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并在整个新梢生长期重复使用。改土治碱,增施有机肥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措施。

5 缺锌症

5.1 症状

缺锌的桃树表现为新梢节间短,叶片小,常丛生在一起呈簇状(所以也称小叶病或丛簇病)。

5.2 发病规律

桃树缺锌以早春的症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于新梢及叶片,以树冠的新梢表现最为严重。病枝发芽晚,叶片狭小细长、叶缘略向上卷、质硬而脆,叶脉间呈现不规则的黄色或退绿部位,这些退绿部位逐渐融合成黄色伸长带,在叶缘形成连续的退绿边缘,由于病梢的生长停滞,在病梢的下部可另发新梢,但仍表现出相同的症状。缺锌树的花芽数量减少,结果少,果实小且畸形,品质差,成熟的果实多破裂。

5.3 防治方法

沙地果园、灌水过多的果园及盐碱地果园,都容易出现缺锌症。对缺锌树可于发芽前喷施4%~5%的硫酸锌溶液,或发芽初期喷施0.1%的硫酸锌溶液。同时,应对沙地、盐碱地、黏土地的果园采取改良土壤的措施,增施有机肥,结合秋施基肥每株成龄树加施0.3~0.5千克的硫酸锌,第2年见效,持效期3~5年。

6 缺硼症

6.1 症状

桃树缺硼的症状是新梢枯死、大枝呈现丛枝反应。果面凹凸不平,果肉变褐木栓化。

6.2 发病规律

桃树缺硼时新梢从上往下枯死,在枯死部位的下边会萌生新梢,使大枝呈现丛枝反应。缺硼树果实蚕豆大小发生畸形,果面茸毛脱落,果皮增厚、木栓化,果面变的凹凸不平,以后果肉变褐木栓化。由于硼在树体组织中不能贮存,也不能由老组织中转移到新组织中去,因此生长过程中任何时期缺硼都会导致发病,但通常在春天发生的较多。

6.3 防治方法

可在萌芽前喷施0.3%~0.5%的硼砂水溶液,花后喷施0.2%~0.3%的硼砂水溶液。结合秋施基肥每株成龄树加施100~250克的硼砂或硼酸。

7 缺钙症

7.1 症状

桃树缺钙时在春季或生长季节表现为叶片或枝条坏死,有时表现许多枝条异常粗短、顶端深棕绿色、大型叶片多、茎上皮孔涨大、叶片纵卷。缺钙时早、中熟品种果实的缝合线处变软。

7.2 发病规律

桃树缺钙时首先是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从根尖向后枯死;顶梢上的幼叶从叶尖端或中脉处坏死,严重缺钙时,枝条尖端及嫩叶似火烧般的坏死,并迅速向下部的枝条发展,致使许多小枝完全死亡。

初老症状范文第5篇

老年性肺炎为什么可怕

老年人抵抗力低,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减弱,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对他们而言确实非常凶险。严重的肺部感染病变面积大,病原菌毒性强,会严重影响肺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人体一旦缺氧,就会引起各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血液细菌感染、脑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除了感染,老年人年纪大了,吞咽功能下降,尤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脑梗塞的患者,进食的时候很容易呛着,把食物或胃部内容物吸进了气道,这些东西一点点的累积,就会引起吸入性肺炎。

肺炎很多人都会得,大多数人病好了之后照样生龙活虎。可为何老年人得了肺炎就这么可怕呢?

首先是因为老年人大多数有基础病,肺部感染会引起全身反应,并且可以加重这些基础病,并引起致命的并发症。

其次,老人对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承受力大打折扣,因此治疗时在药物选择上受限很大。而且许多老年患者因为其他疾病在入院前已经应用了一些广谱抗生素,很容易出现多重耐药菌。

再次,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靠自身免疫力对抗病原菌的可能性小,因此感染的程度往往比较严重。再加上老年患者肺部弹下降,咳嗽无力,很难将痰液排出来,这样一来又给了病菌继续在体内攻城略地的空间。对于既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又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肺部感染的危险系数更远远高于其他普通人。

老年肺炎治疗起来之所以棘手,而且容易发展成重症肺炎,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在发病的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人都是在病情加重时才被送到医院的。

临床研究显示,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在老年肺炎中,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众所周知,肺炎往往会引起发烧、咳嗽和气促等症状。但老年肺炎却多无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等典型症状,有症状者仅占35%。而且不少老年肺炎的首发症并非呼吸道症状,患者可首先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或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症状;或表情淡漠、嗜睡、谵妄、躁动及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所以对于老人的照料者而言,更需要对老人的表现细心观察,例如老人胃口变差、精神不好,这些情况一旦持续超过两天就要引起重视,最好带老人到医院看看。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老年肺炎

相关期刊更多

乾陵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乾陵博物馆

文化艺术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文化厅

龟兹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龟兹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