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昏恋

黄昏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昏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昏恋

黄昏恋范文第1篇

有一位女军医40岁时,丈夫因肺癌去世了,留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年幼体弱,经常闹病,三天两头住院。母亲倍加呵护,从小娇生惯养,含辛茹苦养大了他。儿子当了兵,提了干,又成了家,有了孩子。岁月的流逝和种种磨难使女军医苍老了许多,眼见着也60有余了,理应找个老伴享享清福了。一位老战友几年前也失去了老伴,得知她还孤身一人苦苦度日,便常来看她,帮她做些事,陪她聊聊天。天长日久,两人进出爱情的火花。儿子儿媳发现后,极力反对母亲改嫁,希望母亲给他们看孩子做饭,而且说:“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结什么婚,这让我们做儿女的脸往哪儿搁……”

从此,老军医的黄昏恋只能转为地下活动。转眼老军医快70岁了,依然在给儿子做不拿工钱的高级保姆,世俗与偏见使她没有勇气提出和老战友再婚的要求,就这样一直为了儿子一家的幸福苦度余生。

在女军医黄昏恋的困惑中,我看到了中国大多数父母育子后的尴尬。他们总是让自己饱尝生活的艰辛,倾力为儿女们营造温馨宁静的港湾,然而这样的厚爱却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当有一天老人累了,也真正需要更多的关爱时,他们却无奈的发现,一直以来他们全力以赴来教育关爱的孩子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变得不懂得感激他们的爱,不去理解他们的爱了。老人们不禁自问:我们错了吗?我们给与的爱错了吗?我们需要的爱也错了吗?

目前,中国有1.3亿老年人,其中60岁以上的丧偶老年人就有4500万人。人老人,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了,不再每日萦绕膝下,单身老人的寂寞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儿女,为了老爸老妈的身体健康,应理解和支持他们的黄昏恋。对着爱了你们已大半生的老人们,难道还要让痛苦与孤独伴随他们的后半生吗?

很多资料显示:丧偶的中老年人再婚可以重新焕发青春,提高生活质量,新的婚姻给与他们新的开端、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两个人似乎都获得了新生。然而,一群被爱浸泡得不识“爱”味的年轻人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意识,不知禁锢了多少黄昏恋人,剥夺了他们获得新生的权利。都说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可黄昏恋的脚步怎么还是那么迟缓?难道这就是我们宣扬的“时代的脚步”吗?面对这样的尴尬,笔者感慨:黄昏恋,你的门槛究竟有多高?

黄昏恋范文第2篇

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苦中作乐的微妙感情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是香港女导演许鞍华执导,有周润发、斯琴高娃、赵薇及史可等大牌明星的加盟,日前在加拿大多伦多放映,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上海及东北某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女性退休后充满戏剧性的悲喜命运故事。女主角叶如棠(斯琴高娃饰)面对金钱至上的消费主义氛围,希望开始新生活,她遇到来自广东的浪子老潘(周润发饰),京剧这一共同爱好,让两人找到了共同点,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尴尬地射中了丘比特之箭。

电视剧《饮食男女》:三人上演爱的喜剧

根据1994年著名导演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翻拍的电视剧版的《饮食男女》即将在上海首播。《饮食男女》请到了当年电影版《饮食男女》的女主角归亚蕾,与上海籍演员许承先和“金爵奖”影后彭玉,他们三人共谱一段十分有趣的黄昏三角恋,不仅可以让人感觉到家庭的温馨,还可以品味时尚的味道。

年过50的台湾美妇白苹到上海来散心,在上海认识了退休的孤儿院院长刘彬仁。丧妻的刘彬仁多年来领养了4个乖巧的女儿,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保姆刘妈把孩子们抚养成人,一家人和和睦睦,与世无争地生活在一起。不料生性活泼、做派新潮的白苹居然看上了观念传统、性格呆板的刘彬仁。由此,一场妙趣横生的“夺夫大战”在三个男女之间展开了。刘妈本来安心于在刘家当一个称职的保姆和管家,白苹的到来却令她感觉到自己地位的摇晃,对刘彬仁的感情也起了微妙的变化。于是两个女人展开了明争暗斗,对于刘彬仁的4个女儿来说,白苹的出现,在她们看来无疑是为父亲解决晚年孤独的最佳安排,而这样做,却必然要得罪多年来含辛茹苦把她们抚养长大的刘妈……最后的结局却是出人意料而皆大欢喜。

电视剧《情归西西里》:跨国恋加黄昏恋

中国与意大利合作拍摄,李威导演,著名演员宋春丽、洪剑涛、雅各布主演。

长篇电视连续剧《情归西西里》讲述了一段跨国婚姻家庭的情感故事。家住西湖边的邵老太太(宋春丽饰)到意大利的西西里看望因为赌气回娘家的洋媳妇丽迪亚和孙子雅各布。但是,亲家马里奥不但不肯帮忙劝说女儿,还主张女儿离婚。于是中国与意大利两个家庭,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夺孙”大战。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的岳父马里奥在与中国邵老太太的接触中,重新认识了中国人与中国文化,二人也谱写了一曲幽默的跨国黄昏恋。

电视剧《葛定国同志的夕阳红》:最真实的黄昏恋

黄昏恋范文第3篇

故事一:

两人原有的习惯很难改变

A女士中年离异,独自把孩子带到大学毕业。孩子在外地工作几年后要结婚了。孩子对妈妈说:“妈,我结婚后你会很孤单的,你找一个伴吧。”A女士想想也对,经人介绍,很快就和B先生结了婚。

刚开始,孤单了十几年的她很兴奋,再也不用一个人独行了,从外地回来还有人来接车,外出旅游连行李都不用自己拿。A女士说:“真是一辈子都没有享过这种福!”

可慢慢地问题就来了。B先生每天晚上玩电脑至夜里两点钟才睡,A女士痛苦无比只好和他分房睡。A女士是个爱美之人,虽然60多岁了,但日常着装绝不含糊。可不知出于何因,B先生对A女士的着装很看不惯,严格规定只要是两人一起外出,A女士的着装必须得到B先生的认可。有一次,A女士在家穿了一件新买的衣服,B先生要她马上换掉,她不肯,B先生竟拿起剪刀,把还穿在A女士身上的新衣服剪烂。A女士说,其实他们之间的问题都不是原则问题,可惜大家都是倔脾气,如果年轻还指望能度过“磨合期”,可大家都老了,原来的习惯很难改变,在一起生活真的很难相融,很累!最后,他们以分手收场。

故事二:

男方对婚姻的期望太现实

C先生是美籍华人,中年离异。年轻时由于工作忙,加上爱运动,生活还算充实。可自从60多岁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后,生活上就出现了很多困难。这时,他就想到要找个老伴了。

可他对女方的要求十分苛刻。一是女方的年龄必须在40岁左右。因为他算好了,等他到了70多岁时,女方才50多岁,还有力气照顾他;二是女方的健康状况必须很好。每次别人介绍女方和他见面,他都要问女方和她的家长有何病史,父母去世时的岁数。这样他就可以预测女方是否能健康长寿地将他照顾到去世;三是女方必须接受他定下的一条婚前协议。这条婚前协议的内容是:婚内生活的全部经济开销由男方负责,而男方去世后,女方不能继承他的任何财产。如此自私的男人,当然没有一个女士肯答应。后来,C先生把婚前协议改为:如果女方能把他照顾到去世,他会留下10万美金给她。

有一次,C先生请一位法官帮他牵线,和一位退休女医生认识。法官问他:如果女医生死在你前面,你是否会给她的后人留下10万美金呢?在场的人哄堂大笑。这哪是在找爱人,分明是在找保姆。所以好多年过去了,C先生仍然孤身一人。

故事三:

年龄越大结婚的冲动越小

黄昏恋范文第4篇

娶妻当娶朋友妻

1933年,47岁的北大校长蒋梦麟休妻再婚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非议。蒋梦麟与原配孙玉书是典型的包办婚姻,两人之间原本就缺乏共同话题,如今蒋梦麟身为北大校长,孙玉书人老珠黄,又因陶曾谷的出现,越加坚定了其离婚的决心。

为了显示这场“二婚”的重要性,蒋梦麟特意请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化人胡适为证婚人。眼看婚礼仪式在即,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却守在门外,不让丈夫出门。

也难怪胡夫人横加阻拦,北大校长休妻另娶本不算什么新闻,只是这娶的人竟是蒋梦麟莫逆之交高仁山的遗孀。1928年,北大教育系的创立者高仁山因政治嫌疑被奉系军阀戕杀于天桥刑场。好友遇害后,蒋梦麟同情陶曾谷丧夫的处境,怜悯她身体不好,时常到她家嘘寒问暖,工作上也多有照拂。不久,蒋梦麟出任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部长,陶曾谷随即成为他的秘书,朝夕相处,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

在江冬秀看来,蒋在道德上是有亏的,她担心丈夫胡适作为蒋的好友难免会受其影响,同样的事情说不定会在某天落在自己头上。有这层顾虑,所以她坚决反对丈夫去证婚,惧内的胡适无奈只能跳窗“脱逃”妻子的阻拦。

尽管不少人将这场婚姻视为“伤风败俗之举”,但一向西派的蒋梦麟却以敬爱和尊重亡友之名,对他与陶曾谷的感情做出坦然承诺:“因为爱高兄,所以我更爱他爱过的人,且更加倍地爱她,这样才对得起亡友。”

有坚实的爱情基础,婚后蒋陶二人一路相互扶持,感情甚笃。1958年,陶曾谷因病在台湾去世,蒋梦麟十分悲痛,命令家人不许移动亡妻房间的物品摆设。

黄昏之恋恋徐娘

陶曾谷去世后的两年里,陆续有不少人为蒋公说媒。蒋梦麟皆不为所动,直到1960年在台湾圆山饭店的一次宴会上,经媒人介绍,蒋梦麟认识了徐贤乐,迟暮的心顿时燃烧起来。

年届53岁的徐贤乐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政治经济系,曾祖父徐寿是晚清著名科学家,父亲徐家保曾任上海格致书院董事。徐贤乐早年风华绝代,明艳照人,在学校读书时是校花,在“外交部”是部花,后来在“中央信托局”上班索性成了局花。虽已年过半百,徐贤乐仍然谈吐优雅、气质俱佳。

此时的蒋梦麟已是74岁的老人,面对风韵犹存的徐贤乐,他竟像情窦初开的年轻人一般热情似火。见面后第二天,他托人递上情书,信中写道:“在我所见过的一些女士中,你最让我心动……”

徐贤乐本在犹豫蒋梦麟年纪太大,蒋梦麟的热情却令她招架不住。一次,两人因一点小事闹了别扭,几日未见,蒋梦麟坐立不安,最后他居然选用一张横幅一尺的日本绘画金边绉纹水色纸,以中小楷写了一首艳词相赠。诗称:“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他还特别注明“敬献给梦中的你”,倾慕之情溢至言词之外。

热恋中的蒋梦麟迫不及待地打算“将爱情进行到底”。在浓情蜜意中,两人也开始了谈婚论嫁。

梅开三度,人人反对

蒋梦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次续弦再次激起众人反对,连宋美龄也托“副总统”陈诚表达了自己“不赞同娶徐女士”的态度。陈诚苦口婆心地告诉蒋梦麟:“如果你一定要和她结婚,那么我们以后不能见面了,至少,你的夫人我们是不能见面了。”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蒋梦麟不仅不把朋友的话放在心里,外界的舆论更激起他的强烈反弹。

1961年6月18日晚上,病床上的胡适不惜拿自己与蒋梦麟近半个世纪的友谊作为理由和赌注,给蒋梦麟写了一封严重的“警告信”。信中,胡适代表诸方好友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列举徐贤乐爱财如命的前科:结婚之前,她向你要二十万元聘礼,你只给了八万元,她便极不满意。又谈到徐贤乐在29岁时曾与民国驻苏大使杨杰在重庆结婚,可结婚仅七个月就因银钱问题离婚收场,“故关心你幸福的朋友来向我说,要我出大力劝你‘悬崖勒马’……”

当胡适满心诚意将写好的信交给蒋梦麟时,蒋梦麟自然知道胡适不过是那一帮人的“代表”。蒋梦麟接过信,也不打开,直问对方:“我与徐女士的婚姻,你是反对还是同意?”胡适当即表明自己“坚决反对”的立场。固执的蒋梦麟不分青红皂白,当着胡适面将信撕碎丢进废纸篓里。胡适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风花雪月丢性命

因反对者太多,蒋梦麟采用了家庭式秘密婚礼。1962年7月18日,蒋、徐二人在台北市临沂街陈能家中举行了这场婚礼。此时蒋梦麟七十五岁,而徐贤乐也已五十四岁了。

不受祝福的婚姻真能获得幸福?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徐贤乐在蜜月期间就不断追问蒋梦麟的个人财产,还做成笔记以便随时查证;蒋梦麟的保险金与美国财产也都改登记徐贤乐为受益人;此外,徐贤乐不准他吊唁亡妻,还要求蒋的女儿搬出家中;她甚至私自向和蒋梦麟共事的“农复会”官员借支,同时为配住宿舍问题,在“农复会”与幕僚争吵,让蒋梦麟颜面无存。

令蒋梦麟尤其寒心的是,在赴台中出席四健会年会时他不慎跌断腿骨,住院治疗,徐贤乐却托言回家,暗中迁移户口,搬走东西。而后蒋梦麟出院回家,徐贤乐早已杳如黄鹤,夫妻情分遂降至冰点。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1963年1月13日,蒋梦麟写下一纸休书,说明他与徐贤乐意见不合,无法共处,这段婚姻给他带来深切的痛苦,决定分居。徐贤乐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她将蒋梦麟往昔写给她的情书和艳词一一公诸报端,强调两人原本亲密无间,恩爱无隙,全是受他人挑唆才弄成了至今局面。

黄昏恋范文第5篇

一般来说,能够再婚的老年人都要经历一番挣扎,其间需要“三驾马车”同时拉动,这条路才能走下去:一是社会的认同,二是儿女的支持,三是自我的调适。此外,还有诸多因事先准备不够充分而遇上的困难,如财产分配问题、生活方式和脾气秉性的磨合、健康问题、新的大家庭矛盾处理等。如果老年人有足够的准备,包括心理、健康、物质、法律等多方面的准备,就可能会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享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反之,如果盲目地再婚,则有可能出现比单身更糟糕的情形,让身心备受煎熬,得不偿失。

尽管老年人再婚会碰到很多问题,但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再找一个合适的配偶。子女隔着辈,保姆隔着情,还是夫妻相伴最好。夫妻朝夕相处,相互之间最了解。到了晚年,人的“倾诉欲”变得更强烈,而老伴是忠实的听众,更容易互相沟通和理解。所以,老年人再婚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希望享受感情生活。他们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也要提高对再婚问题的认知水平,尽量处理好新的婚姻关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摆正心态,自尊、自立、自强,多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获得一段高质量的婚姻生活。作为子女,只要老人的感情好,就应当尊敬他们,而不是为了财产和面子等身外之物进行百般阻挠,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才是第一位的。

再婚之路并不平坦,生活既给老年人又一次机会,也给了更多的考验。就请尽量做足准备,为自己赢得一次幸福的婚姻。

再婚中固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如果前提是双方都是真心想找个老伴儿过日子,那也还算是正常。可是,如果遇上了感情骗子,那可真够糟心的,对身心的伤害也更大。所以想再婚的老人,也要多个心眼,注意了解清楚对方的底细,不要急于同居或者结婚。

1.骗子多为钱财而来

老孙早年丧妻,后来在公园里结识了50岁的离异女子刘某。她能说会道,老孙和她在一起,觉得生活有意思了许多。相处没几天,二人就开始了同居生活。按照她的要求,老孙给她买了三样金首饰,还给刘某上大学的儿子寄学费和生活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她花了三万多元钱。后来刘某突然失踪了,大约过了两三个月,她又突然出现了,说是她的弟弟生病了,需要钱治病,他又给了刘某1000元。一天,老孙外出和朋友聚会,晚上回去后发现家中的冰箱和电视机没了,从此刘某再也没有回来。虽然明白上当了,但老孙也不好意思报案,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了。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专门盯上单身老人,看出他们孤单,容易轻信,警惕性不高,于是打着情感的幌子来骗钱。老年人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那些以前不认识、不了解,刚见过几次面的人,更应该慎重对待,不要对方说什么就信什么。即便是有介绍人或者经婚介所认识的,有时也要留个心眼儿。两个人有了交往的意愿后,最好见见对方的家人或者朋友,也见见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以增进了解,也听听别人的意见。尤其要留心有的年轻一些的女子,开始处处表现得很好,不久就要这要那,总是让对方给自己花钱,那可就要小心了。

当然,还要留心另一种人,他们也要情感,但情感的背后附加了太多的物质因素。70岁的马先生与妻子感情一直不和,两人拖了很多年才离婚。后来经人介绍,马先生认识了60岁的舒女士。饱尝家庭不幸的马先生渴望有个女人能真正地爱他,他觉得舒女士性格温和,很好相处。两人一起生活了一年多后,舒女士说自己没有儿女,为了给自己将来一个生活的保证,让马先生将房子过户给她。经不起女方的软磨硬泡,不顾女儿的反对,马先生将房子过户给了女方。谁知道,过了两年,舒女士突然冒出个儿子,而且嗜赌成性,每次赌钱后,就上门来借钱。开始马先生还借,看着总这样下去不是回事,就提出先还钱,却发现当初没有打借条,而且看舒女士也没有让她儿子还钱的意思。于是,马先生提出让舒女士搬走,却又想起房产证上的名字是人家的。马先生为此一病不起。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谁多花点钱倒还好一些。假如一旦遇到那种在房产或者其他大的花销上,总提要求的人,就要多想想了,尤其是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更不要轻易将大项的财产轻易处置给对方,最好能和信任的人商量一下,或者留好票据,找几个见证人,以免日后有变。其实,经历了人生风风雨雨的老年人,大多比较实在,但是在伴侣的选择上容易附加更多感情以外的因素。如果忽视婚姻生活中最关键的情感基础,可能会失去真正的幸福。

2.黄昏恋中也有游戏者

下岗多年的叶女士今年50岁,几年前和丈夫离异后,自己带着女儿生活。她想找一个经济条件好一些的老伴儿,年龄大一点也无所谓。结果还真就遇到了这样一位:某机关退休的干部,60岁,离异。叶女士一心想和这位男士走到一起,经常约他来家里吃饭,还从不多的钱里拿出一部分给他买保健品、衣服,对方也是来者不拒。半年过去了,一直不见他提结婚的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对方的确离婚了,可是早就又再婚了,并非他说的单身状态。叶女士气得找到对方质问时,没想到那人却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和你结婚?我就是想和你磨合磨合,看看我们适合不适合……”一句话说得她哑口无言。

相关期刊更多

黄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

黄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

躬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