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联商务

银联商务

银联商务

银联商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银行外包;互联网金融;风险

2013年,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网络金融模式的创新,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随着技术的成熟、政策的支持,第三方支付、余额宝、人人贷、阿里金融等互联网技能模式异军突起。截止2015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59亿,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达53.7%。同时,手机支付的用户规模也已达到2,76亿。这就削弱了银行作为传统支付中介的地位。建立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商业银行本身对于信息化,大数据的处理能力明显不足,需要和专业技术公司合作或者将业务整体外包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紧随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大潮,不至于滞后或掉队。

一、商业银行外包原因的探索

(一)市场环境的变化,由技术引发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社交网络、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的发展,以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随之兴起。与商业银行的较高准入门槛不同,互联网金融具有大众性,大众可广泛参与并自由分享信息,准入门槛较低。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在短期内积聚了大量个体客户和中小微企业,极大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的方便快捷,使它们成为大众日常支付的首选方式。“余额宝”的推出不仅带来了高收益的理财方式,还节省了人们管理资产的时间,一举两得,备受欢迎。这些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衍生,使得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银行的生存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二)获得外部资源,探索新的生存和利润增长空间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平台的创立,使得网络支付和理财成为可能。同时这些平台也吸引和掌握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并为其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使得客户与银行的直接接触减少,忠诚度降低。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型商业银行不具备自主研发的条件。在效率优先、效益为重的原则下,银行不可能各方面自主化。通过外包,运用外包商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把价值链中的劣势环节转换为优势环节,从而趋利避害,实现新的与市场接轨的增长。

(三)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需要

业务外包可以使商业银行不用过多关注分支出去的业务,只需集中注意于自身管控的项目,把资金集中开发自控项目,使核心项目发展壮大。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企业擅长的领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无需过于担心外包业务,借助外力,使企业整体发展。从而能够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更多优势从提高现有竞争力。

二、我国银行外包业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ITO―信息技术外包,主要是将银行的IT业务外包,一直是商业银行外包的主流。但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扩大,银行开始转变思路,逐步实践BPO―业务流程的外包,即将整个运行系统外包,通过将业务流程整体外包给金融外包商,来实现双方共同把握市场和业务机会。但是,仅将业务外包停留在BPO阶段是远远不够的,KPO―知识处理外包是银行外包业务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竞争的加剧,新兴金融竞争产品的涌现,都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储备来应对挑战成为必然。这就需要银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研发环节等外包给具有专业技能的科研机构来完成竞争。现阶段,我国银行外包主要停留在ITO和BPO阶段,也有一些对KPO进行尝试的银行,但总体还不成熟,仍停留在比较初期的阶段,发展空间很大。下图为近几年商业银行开展的具体外包活动。

三、银行上述外包业务所带来的风险分析

1、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不当造成外部客户风险

外部客户风险是指承包商不具备相应资质和条件,以及承包商人员素质不符合商业银行外包业务所需要求而引起的风险。虽然招行在IT或银行卡业务等外包业务中,对承包商做过细致的考核,但是难。

(一)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在外包业务中首先体现为银行与承包商之间的合同条款不完善,存在漏洞,委托事项与权责划分不明确,从而导致出现纠纷时很难划分是何方的责任。如果出现第三方发生损失的情况,商业银行也需赔偿。其次,银行与承包商权责不明,容易被缺乏职业道德的承包商利用条款的漏洞,超越权限或者无权,这会导致银行出现无必要的损失。

(二)银行内部产生的管理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首先表现在商业银行外包业务相关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不能对从事外包业务的员工进行很好的监督与管理;其次,外包相关条款不完善,在对外包业务入场管理和监督时很难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最后,外包业务相关制度不完善,会导致突发事件或重大风险时银行无法应急处理,从而影响银行的声誉。

四、银行外包业务的风险控制及防范

(一)提高外包服务商准入的门槛,慎重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

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应对承包商进行全面、细致、科学、合理的评估。从承包商的从业资质、外包业务技术能力、公司员工的业务能力、业务操作和控制能力、经验的丰富性、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信誉的好坏等方面全面了解承包商,从而尽量规避因选择外包服务商不当而带来的风险。

(二)对外包业务操作流程进行监管,同时规范并完善外包业务合同签订流程

在外包业务中要严格按照外包业务合同条款及制度办理外包业务,明确外包合同流程的各个环节,不论是银行还是承包商都要严格遵守外包合同中各个流程的规定,不允许漏掉任何一个环节,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同时,对外包流程进行监管还可以避免合作方利用各个环节的漏洞,蓄意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从而威胁到银行的利益。

(三)国家应尽快完善银行业外包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尽快完善银行服务外包配套法律框架,明确商业银行以及外包商之间的权利义务,保证商业银行外包业务的顺利进行。同时,政府也应改善外包市场现状,完善外包市场基础设施,保证商业银行外包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楷.中国开展银行业务外包的研究[J].经济问题,2008,(02):81-86.

[2]温欣.商业银行服务外包风险来源及防范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3,(02):171-173

[3]刘莉,吴绒.金融外包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6-107.

[4]邓小勇.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D],2010.

[5]陈滢.知识转移视角下BPO中关系对外包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银联商务范文第2篇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取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考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素,选取中间业务收入的绝对量。再次考虑资本市场的指标变量通常有规模、活跃性和波动程度三种因素,选取股票与债券市价总值作为衡量资本市场规模的变量,股票和债券交易金额作为衡量活跃度的变量,证券市场指数增长率的标准差作为衡量市场波动的变量。在方程(1)中加入影响中间业务收入指标的变量:商业银行总收入。在方程(2)中暂时不对中间市场业务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关系做推测,这里主要关心中间业务收入对市场规模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入的变量是利率,广义货币供给M2。因此方程组确定为:2.数据整理商业银行相关数据方面,选用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13家商业银行1996~2011年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及总收入的数据,这13家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述13家商业银行均为本研究时期内我国最主流的商业银行,其资产总值和税后净利润占全部商业银行比例达到90%以上,可以代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基本情况。其中,广东发展银行手续费收入难以获得,因此没有加入样本;招商银行1996、1997年,中国银行2000、2001年,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手续费收入缺失,所以采用匀速增长假设对数据进行了合理推测。资本市场指标方面采用了1996~2011年分年度的股票市值与债券市值合计数、股票与债券交易金额合计数来表示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活跃性。选取各年每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增长率的标准差作为衡量市场波动的变量。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在非常高的置信度下高度相关,因此可以仅用上证指数代表整个证券市场的情况。利率r变量选用各年度商业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该利率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在利率发生变动的年份中以不同的利率乘以实行该利率的天数后加总,再除以当年天数,得到该年度平均利率r。3.模型检验和确立(1)单根检验运用计量统计软件stata10对所选取的主要变量序列做ADF检验。结果显示,Marketprice、Totalin-come、M2均未通过单根检验。由于样本数比较少,差分会损失一个样本数,因此这里选取市价总值与GDP的比例替换掉原变量继续进行检验,这样做既可以去除一阶单根性,又可以在方程中剔除GDP对资本市场规模的影响;选取商业银行总收入的增长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Midg替换Mid绝对量;为统一测量口径,用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替换,再次做ADF单根检验。经过变量替换后的联立方程主要变量均通过了单根检验,此时为平稳序列。(2)相关系数检验运用计量统计软件注意到在这些变量中Trade_GDP与Market-price_GDP的相关系数过高(作者认为是由资本市场的交易量和市值高度相关引起,这也验证了量价关系理论)可能引起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我们只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研究对象,剔除变量Trade_GDP。(3)模型确立再次经过经济检验、t检验、F检验和R2检验后,建立最终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模型如下:midg=-0.065+1.026Markeyprice_GDP-0.282Totalg-20.688Sd+εMarketprice_GDP=0.276+1.378midg+0.063r-1.323M2g+ξ(2)主要变量含义如下:midg: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Marketprice_GDP:年度股票与债券市价总值加总占GDP的比例;Totalg:商业银行总收入增长率;Sd:每日上证指数增长率标准差;r:三年定期存款平均利率;M2g: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4.模型结果及释义方程(1)中,其他条件不变,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与GDP的比率每增加1%,中间业务收入增长1.026%,这一结果说明中间业务收入与资本市场规模具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这符合之前文中的论述和分析。银行总收入的增长率对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说明商业银行在拓展业务扩大规模的同时,其营业收入来源仍然主要依靠传统业务,其他条件不变,总收入增长率每提高1%,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下降0.282%,这也和前文中直观印象符合。代表市场波动性的上证指数增长率标准差,对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具有负相关性,具体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标准差值每增大1%,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降低20.688个百分点。市场波动巨大可能导致中间业务萎缩,增速减缓。R-square为0.8576,自变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释因变量的变化,模型基本有效。方程(2)中,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的系数是1.378,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意味着其他因素不变,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每提高1%,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与GDP的比值增加1.378%,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资本市场规模的互动性得以体现,从系数上看虽然相差不大,但是考虑到两个比率的性质,股票市价总值与GDP的比率(又称作资本化率)在资本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可以达到200%以上,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则难以持续100%以上,因此从逻辑上分析,该互动关系中证券市场对中间业务的影响更大更具有持久性,相对应的,中间业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则是有限度的。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结论,利率与证券市场规模成正相关关系。利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证券市场市值与GDP的比值提高6.23个百分点,这说明了从长期来看国家利用利率调控股市的意图归于失败,利率上升导致间接融资成本上升,企业转而在证券市场上寻找融资机会,导致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在方程(2)中广义货币的增长率对证券市场规模并未产生显著影响,R-square为0.8911,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模型基本有效。

模型导向与政策建议

银联商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基于客户当前所拥有的存款、有价证券等各项财产,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目标,借助自身拥有的专业人才、信息数据以及投资经验,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等专业化服务。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晚且缓慢,在起步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理财业务都是以储蓄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财观念也随之改变,对理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对商业银行来讲,在理财业务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客户资源广且稳定。商业银行在过去的传统存贷业务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而这些资源为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社会公信力较高。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本着安全性原则为首的经营原则下,使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较高。再次,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财能力。商业银行对理财人员有严格的从业资格要求,同时在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了对金融、经济、法律等领域的人才扩充,保障了银行理财业务的专业性。最后,商业银行在对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中也具有较大的优势。从外部来说,有相关的监管政策来保证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有序运行;从内部来说,商业银行拥有较为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比较下传统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做起了"互联网+"业务,使得传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第一,运营成本较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通过互联网平台即可开展金融业务,相比而言商业银行则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才能够开展理财业务,营运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开支明显高于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业务。第二,商业银理财服务范围相对较窄。银行的理财业务一般针对的是在本行开户持卡的客户,不利于开发潜在客户。而通过互联网金融,客户可以采用不同的银行账户办理理财业务。第三,技术支持落后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解决了银行由于繁杂的机构设置而出现的客户信息分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运营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运用。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机遇

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时,应当转变传统观念,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客户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及服务水平,拓展多元化业务,降低运营成本。

1、理财产品惠普化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惠普金融,它将客户尽可能的全面化,以小、散客户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弥补了银行对理财客户的局限化。随着互联网用户的逐年递增,一些中小客户群体被互联网金融理财激活,传统商业银行在过去主要以大客户为目标群体的理财业务基础上,以惠普的精神扩大理财客户群体,为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领域。

2、互联网金融思维下的理财创新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如支付宝)将投资理财业务的纳入,为个人客户的小额存款提供了相较于银行传统理财产品门槛较低、操作简捷且收益较高的新理财产品,由此才出现了2013年由于余额宝的出现而导致银行大量存款流失的现象。商业银行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时,应考虑为不同的客户需求如期限、资金等方面提供针对性产品,同时要产品结构化,将资金分流投资于不同风险的产品,均衡风险和收益。

3、现有技术的更新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的市场交易额日趋增加,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作用被逐渐弱化,消费者的支付习惯逐渐倾向于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运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商业银行在传统理财业务基础上应拓展新服务模式。将线下模式转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可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一方面运用手机银行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运用手机理财的需求。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金融格局,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在这种新模式的冲击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虽然影响到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垄断性地位,但是互联网金融不会完全地替代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使商业银行开始转变思维,以以新的发展模式来应对这种改变。最终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同时,还能够将金融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理财服务。

参考文献:

[1]阮银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12.02.41-43.

银联商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贡献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计算,信息的更新和交易支付等互联网软件,网站等工具,来达到资金的存贷和融通、资金的支付和交易、信息获取和中间业务等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使金融参与者在使用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体会到互联网金融的开放和平等,信息共享的便利性。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包含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网络第三方理财产品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型公司。

以支付宝为例的钱包业务发展飞速。例如:2010年底以来,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首的网络快捷支付产品,通过一个互联网软件快捷支付,用户在使用电商平台中使用其支付中介是无须开通网银,可以直接输入卡面的信息就可以完成快速支付,整个支付链条完全绕开了银行网上银行的交易的中介,解除了其限额限制等规定,并且可以节省跨行转账的费用。

这样高数量和大金额的网上交易,互联网金融支付中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支付平台,还是金融投资升值业务,都有着重要的打击。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一个货经营币的机构,它的存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的中介业务。银行的业务一方面,银行以提供利息的方式来吸收人们手中闲余的资金作为存款,把社会上个人和企业中闲置的货币资金和节余集中合并起来,产生商业银行中的现金资本,同时以融资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使用货币资金的自然人或者企业去使用。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充当中介,为贷款人和借款人的提供存贷服务,提供不同的存贷利率,从中收取利差收益,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差收益是商业银行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盈利方式之一。银行又充当支付中介,为供应商即厂家和零售商即购买者办理货币交易的收付、结算等中间业务,收取中间费用。

三、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贡献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陆岷峰就认为: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的范畴之内,其本质仍是金融,但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所存在的一些不足,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又存在一种替代关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商业银行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中,中间业务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在银行中的应用,可以说金融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中间业务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规范程度。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充分意识到中间业务的转型升级对于其能否成功幸存的重要程度,纷纷重视对于中间业务的互联网化开发,不断增加中间业务获取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

互联网金融业务实质上只是对银行传统业务所较少涉及或尚未涉及的领域进行补充。传统银行正在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搭建自有的电商平台,化身“银行系电商”。并将互联网思维嵌入到商业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直销银行的兴起正是用户思维应用于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体现。直销银行没有实体网点,所有的服务和产品都通过邮件、电话、互联网等完成,颠覆了传统银行模式。因为没有网点经营费用,直销银行为客户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存贷款价格及更低的手续费率,降低运营成本。

商业银行学习互联网的平台思维,积极打造新型业务平台。更多的关注众多闲散用户,通过搭建合理平台将这些用户集聚起来,从他们中收获惊人价值。目前,商业银行搭建的平台,主要包括支付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等。以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例,商业银行是通过该平台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如果说某个核心企业构成了平台的某一个点,那么其上下游客户则构成了两个伞状线,即形成N+1+N模式,当平台内的核心企业达到一定的数量级,这些伞状线将结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借助这些信息,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分析某一企业的产品、规模、销售方式、结算方式、账期、履约情况等信息,从而为网内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来实现用户财富增长,从而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活跃度、增加平台黏性。

四、结论

可以说以支付宝为例的互联网第三方金融平台主要是利用了信息时代的便利,和移动客户端为网络资金流动多为媒介而带来的便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代表着我国金融界新兴模式的发展,多元化了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是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一次改革,迫使传统的金融模式做出应对。使传统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也在做相应的结构上面的调整,将线下银行线上化,发展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更改金融市场格局,从而起到不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伟峰.关于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5,5(1):6-10.

银联商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传统业务

1.互联网金融概述

1.1互联网金融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及移动设备等网上平台进行处理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以其“开放、平等、协作”独特的概念影响着传统的金融行业,但互联网金融也是从传统的金融行业衍生出来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其技术的要求较高,依托于移动设备、社交网络等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及高度普及的互联网。同时它是虚拟化的,存在于电子空间中,通过网络的方式运行。

1.2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

(1)互联网金融发展基于对大数据的运用。金融业的发展依赖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又是数据的生产者。互联网金融对数据进行处理加以应用,指导生产及销售。例如,阿里巴巴对淘宝、天猫客户进行分析购买情况,可以分析出购买者的消费能力及存在的潜在消费需求,可以针对此种人群制定相应的销售服务模式。同时还可以通过其通信地址来判断是否具备稳定的住址及周围房价等多维度判断信用及消费能力,互联网金融与客户资产信用相联系。例如:阿里巴巴集团下有许多子公司,各个子公司与总部之间相互协作,完成资本的运作;这样的网络图极大地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2)金融服务趋向平民化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中有条著名金律为 “二八定律”,即抓住最主要的20%客户。与此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大部分客户是小型企业,这些客户的需求与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理念不符。但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型企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3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意义

(1)互联网金融可以帮助小型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微贷技术等对小型企业进行分析评价其信用程度。根据信用情况, 投资人对小型企业进行投资。若是信用良好的,小型企业一半很快就可以得到融资;相反若是络上相关信息出现该企业法人违反约定,信用程度较差,相应的会增加违反约定的成本。这种的资源配置方式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对小型企业进行融资是十分方便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的现在,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将双方的价格进行有效的反映,双方进行自由交易,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贷款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等多因素选择贷款对象,在双方协商基础上完成交易。现在利率已经市场化,传统的金融行业依然按照央行的相关政策运行,这就导致了交易情况落后于市场变化情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2.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指有经济独立能力和保障的网上交易平台。在此平台上,买方将购买商品的资金暂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由其保管,待买方收货签字确认后,第三方支付平台方才付款给卖方。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有支付宝、财付通、银商等构成。由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我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金额总数逐年递增,同时每年的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扩大,第三方支付逐渐向着移动支付市场前进。目前人们主要在网购、转账汇款等消费模式上选择移动支付,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例如,阿里巴巴名下的天猫,2014 年销售额超过 570 亿元,其中将近有一半的资金来源于是移动支付客户端。

2.2 P2P网贷

P2P(peer to peer lending)意思为“人人贷”,其含义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将有闲置资金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第三方企业或个人。在中国,资金借贷的平台主要有2种:众筹模式和网贷模式。众筹看重其产品及创意,而网贷只是服务投资人。近几年,中国的P2P公司呈现指数增长,仅仅2013年到2014年一年时间,P2P公司数量增加了1500家。P2P 公司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小微金融的目标客户群的发展。

P2P的快速发展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存在着弊端。据FICO研究显示,现行的P2P行业面临着诸多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这就要求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提高P2P行业的从业水平和自律水平。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1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基于这基本国情,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界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较,商业银行在运营成本、信息来源等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一直享受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红利。而且商业银行还有资金清算、信息中介的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正是因为这样,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尤为重要,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因此在中国的金融市场里,商业银行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金融领域与互联网领域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业蓬勃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一定冲击。一方面,支付宝、财付通、银商的快速发展,其便捷的支付模式、操作过程,成为PC和移动终端消费的主流,逐渐取代了商业银行自有的支付业务;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资源广、交易成本较低等优势,逐渐撼动了商业银行金融中介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以及监管部门认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是金融创新模式,可以极大的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于我国对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开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与鼓励。从2013年各电商交易总额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淘宝网2013年的电商交易总额远远超过其他电商,达到了15000亿元之多;15000亿元的总额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交易产生很大的影响,降低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交易额度。

3.2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开放,与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相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受央行的限制,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还未完全打开,市场利率还受到中央银行的限制。互联网金融给客户提供服务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拓宽了客户的资金融通渠道。根据有关专家的预判,中国的资本市场将会发展为活力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刺激了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金融界的鲶鱼效应逼迫商业银行做出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措施,如利率市场化等措施。

4.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对策

为积极应对金融市场的变化,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采取诸多措施提升自身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如:树立合理的经营理念、实现实体与虚拟渠道建设两重选择、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及信息技术支持等措施。

4.1树立合理的经营理念

转变其发展观念是改革商业银行如今的现状的第一步。其经营理念要顺应市场的变化,从一个半开放的市场逐渐转向完全开放的市场。改革的阻力在银行的高层,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商业银行的高管层要转变观念,认清当前的形势,保持客观态度,正视互联网金融,把握发展的机遇,将传统的商业银行优势与互联网结合,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做客户想要的服务,这样的商业银行才能可持续发展。

4.2实现实体与虚拟渠道建设两重选择

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为渠道的建设。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渠道成为获得信息的主流。因此渠道的建设尤为重要,目前商业银行对渠道建设可以分为实体渠道建设与虚拟渠道建设。实体渠道建设主要就是建设实体网点,与互联网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虚拟渠道建设包括网上支付、移动支付、银行业务平台等业务,随着现在互联网发展,许多实体交易逐渐转向互联网络,虚拟渠道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现在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具有属于自己银行的移动客户端,像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客户一站式的移动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坚持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建造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结束语

本文简述了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做出分析,通过分析传统商业银行遇到的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挑战、机遇,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商业银行需进行转型才能适应当今金融界的发展,采取配套的措施才能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1]刘春泉.第三方支付与电子银行比较分析[J].中国信用卡,2004(10):42-44.

[2]尹龙.数字化时代的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金融研究,2003(04)

[3]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4):75-83.

相关期刊更多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妇女联合会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妇女联合会

中国电子商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