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加猪

毕加猪

毕加猪范文第1篇

黄石市铁山区陆雁鸿湾一对80后大学生姐弟,双双放弃待遇和前景不错的工作,回乡自主创业,办起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养猪场。

姐姐陆娟1980年出生,2001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从事广告设计,早就年薪过10万元;弟弟陆洪达比姐姐小9岁,2011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村委会工作。

创业之路虽然艰辛,但姐弟俩甘于吃苦,乐当猪倌。

女白领坚持养猪

4月26日中午,陆娟骑着一辆三轮摩托车来到村头与记者会合。她个头不高,嗓门很亮。

养猪场在楼房后面,依山而建,目前养着50头母猪,100头商品猪和70多头未断奶的小猪。走进猪舍,一股浓重的味道扑鼻而来,陆娟像个没事人样。“我早就习惯了。”陆娟熟练而敏捷地抓住一只正在吃奶的小猪,拎起来抱在怀里说:“再过些天,这些小猪都该断奶了,全部要转到二楼去喂养。”

说起养猪头头是道的陆娟,当初可是标准小白领。2001年大学毕业后,她在深圳一家公司做广告设计助理,凭自己的能力一年收入不下10万元。

因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当时还在读书,为了离家近一些,2005年下半年,陆娟从深圳回到武汉,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当年春节回家,陆娟听父亲说,当地很多屠宰户反映生猪市场不稳定,机灵的她嗅到了商机,就此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辞掉工作,回乡养猪。

家人当即表示反对,陆娟态度十分坚定,她摆出自己的两大理由,一是可以回家照顾妈妈,二来想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弟弟辞职来帮忙

2007年8月,陆娟拿出自己的积蓄,在父亲的帮助下建起养猪场,从江苏购进101头小猪。2008年雪灾,猪价暴涨,陆娟3个多月净赚约5万元。初尝甜头的她又从江苏买了140多头猪仔,没想到过了一两个月,很多猪发病,一下死了80多头,亏了十几万。

2009年,国内生猪养殖业遭重创。陆娟迅速调整策略,购进一批母猪,经过配种,每头母猪一年能生两窝小猪。2010年,猪价上涨,陆娟小赚了一笔。不过年底遭遇口蹄疫,200多头猪染病死亡,又亏了一大笔。直到最近两年,猪价相对比较平稳,陆娟的养猪场才平稳盈利。

陆洪达2011年毕业后,在当地村委会办公室做事。村里见这个小伙子比较踏实,把他作为村官的重点对象进行培养。

工作几个月后,陆洪达也萌生了养猪的想法。“我看姐姐实在忙不过来,太辛苦了。”当年年底,陆洪达加入养猪行列。

两人按照投入资金的数量分配生猪,防病主要由姐姐陆娟负责,陆洪达自己跑销路。“我很佩服姐姐,她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陆洪达对姐姐赞不绝口。

乡邻伸出大拇指

姐弟俩的父亲陆隆河表示,看到姐弟俩很投入,尽管吃了不少苦,也克服了不少困难,他觉得很欣慰。

毕加猪范文第2篇

顾建国是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99年毕业时,薛春盛就有意让儿子接管养猪场,结果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建国回来养猪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顾建国没辜负家人的期望,毕业后先在杭州浦发银行工作,后跳槽到浙江国信控股出任投资部经理,年薪20万,在杭州买房、结婚,日子过得挺滋润。这期间,薛春盛的养猪场因管理不善险些倒闭。2004年初,她再次萌生了让儿子出山的念头。与上回不同的是,这次的家庭会议上全家人一致支持她。

2004年1月,浙江大学在读金融学博士顾建国辞职回乡接管母亲的养猪场,当起了“博士猪倌”。

短短一年时间,顾建国在养猪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提高种猪品质,种猪售价不停地上蹿:先是从每头750元提高到900元,后又从900元提高到1100元,但仍供不应求。

这个位于浦江县城北郊的浦江县种猪场占地100余亩,猪舍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与印象中的农家猪舍不同,这里没有臭气熏天,每间猪舍都有编号,不同年龄段的猪分属不同的钢制猪栏,每头猪都有类似身份证的标签,记录表里详细地记录着每头猪的成本数据。

在上海市南汇区六灶镇,新型农民“小阿强”名气响当当。名气大不仅因为他一天能卖几十吨鸡蛋,还因为他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回乡卖鸡蛋曾一度轰动小镇。

“小阿强”大名顾澄勇,因为他卖鸡蛋打的牌子是“阿强”,所以人称“小阿强”。2002年,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前,顾澄勇原本有不少较好的就业选择。可身处信息行业的他见惯了工业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突然发现沪郊农企差得太远,许多企业连台电脑都没有,更别说用信息化手段开拓市场了。于是,毕业时顾澄勇没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到大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是主动选择回乡卖鸡蛋。

在大多数人眼里,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回乡卖鸡蛋,这多少有失体面,大学岂不白读了?然而,顾澄勇却不这么认为。他清楚地知道,虽然同样是卖鸡蛋,但他一定会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

顾澄勇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就是负责开发了“阿强”鸡蛋的“网上身份查询系统”,这在上海所有农产品中属于首家。为开发这套软件系统,顾澄勇和其他四名年轻人花了一年半时间。现在,“阿强”鸡蛋的包装盒里多了张小卡片,提醒消费者可登录上海农业网,根据卡片标明的查询码和生产日期,查询与这盒蛋有关的产蛋鸡舍、蛋鸡周龄、蛋鸡品系、饲料饮水及检验结果等信息,甚至还能看到鸡舍及员工消毒、喂养的视频画面。这满足了市民购买放心鸡蛋的心理需求,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

质量过硬,鸡蛋自然就卖得俏。短短几年,“阿强”牌鸡蛋享誉沪上。宝钢的工人、金茂大厦里的白领,吃的都是“阿强”蛋;华联超市、可的便利店货架上的鸡蛋也是“阿强”牌。生产“阿强”牌鸡蛋的汇绿蛋品公司现在是上海惟一一家获得蛋品生产包装出口注册登记证、鸡蛋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和北美的业界“老大”,“阿强”蛋已占沪郊蛋鸡饲养生产量的二分之一。

如今,公司内部已形成禽蛋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四大体系,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合作社的股东社员单位扩展到24个基地场,每天有30多吨鸡蛋从公司装车运往全国各地,2008年产值达1.1亿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猪倌”的顾建国和卖鸡蛋的“小阿强”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成功的答案不只一个。创业者不要“循规蹈矩”,而要勇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毕加猪范文第3篇

作者:小品可乐

人物 牛砸砸:男,50岁,破烂王。

李银梅:女,48岁。

乔跃进:男,51岁,李银梅的丈夫。

乔小娇:女,22岁,李、乔之女,某高校毕业生。

时间 下午一点。

地点 乔家门前,牛砸砸蹬三轮车上,车龙头上挂有收各种旧家电牌子。

牛: 收破烂咯,收破烂。大嫂,有破烂卖吗?

李: 有哇,不过,要你猜,猜着了就卖给你。

牛: 那好,我就猜得试试,你这物件还能动吗?

李: 能动,活蹦乱跳的。

牛: 能说话不?

李: 高兴就说,不高兴就像条死狗一样。

牛: 哦,明白了,这是彩电,电路老化了,时好时坏的。

李: 跟家电无关,我怕你难得猜着。还是......

牛: 你别说,我能猜着,活蹦乱跳,高兴了还能说话,对了,是宠物狗。

李: 我说过,不高兴就像死狗,说明他不是狗。

牛: 这到底是啥宝贝啊?

李: 我说出来你一定要收哦。

牛: 我破烂王不收破烂,不就失职了吗?

李: 一个破老头,你收吗?

牛: 你......收啊,只要你价钱合适。

李: 我不要钱。

牛: 你不要钱,我要钱。

李: 你要多少钱?

牛: 他喘气不?

李: 喘气。

牛: 你要我怎么整他?

李: 他喝醉了,像条死狗,你把他拖到垃圾场扔下就行了。

牛: 大嫂,他一直这样吗?

李: 原来不醉,就现在爱醉。

牛: 那他肯定碰上闹心事了。

李: 也没啥大不了的,就是我女儿今年大学毕业,暂时没找到工作。

牛: 这事还不大呀,做父母的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供子女大学毕业又失业了,那还能不急呀。

李: 急也不能整天烂醉如泥呀。

牛: 他这算好的,只管自己睡,不吵别人。

李: 正因这样才可怕,借酒消愁愁更愁,滴滴入到心里头。

牛: 大嫂,你知道我喝醉了啥样吗?

李: 啥样?

牛: 砸,除了人,我见啥砸啥,别人叫我牛砸砸。

李: 彩电?

牛: 砸!

李: 冰箱?

牛: 砸!啥值钱砸啥,砸完了我才肯睡。我老伴没法,就把左邻右舍的旧家电买回来供我砸。没想到这一砸还因祸得福,砸出个赚钱的行道,就改收破烂了。

李: 感情大哥也碰上了不顺心的事?

牛: 常有的事,前两年儿子大学毕业,工作很好找,可儿子非要读研究生,这一研究就研究坏了,现在正赶上就业难。他又折腾着下乡开什么科学养猪公司,还邀了十个同学一起去。

李: 大哥,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犯不着为你儿子着急,他都研究生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牛: 所以,我也想通了,他爱干啥干啥,他总不会对自己不负责任吧。

李: 大哥,你帮我抬抬这个破老头吧。

牛: 你真要把他扔到垃圾场去?

李: 我这是为他好,不治治他,把身子喝垮了咋办?

牛: 那好,我来帮你。(二人将乔跃进抬上三轮车)你搜搜他的衣兜,看看有没有钱,免得过后扯皮。

李: 放心,大哥,我这破老头从不藏私房钱。

牛: 你拿床毛毯盖上,醉酒的人最怕凉。

李: 大哥的心肠真好,这得多少钱?

牛: 算了,就当顺带的。

李: 那就谢谢大哥了。

牛: 谢个啥呀,我们不是有难同当吗?

李: 对对,有难同当。(牛推三轮车下)唉,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哎哎,收破烂的,你的称。(此时乔小娇上)

娇: 妈,您在喊谁?

李: 那个收破烂的牛大叔,他把称拉下了。

娇: 妈,您把啥东西卖了?

李: 没卖啥,就把你爸卖了。

娇: 啥?收破烂的要我爸干嘛?

李: 不干嘛,就把他扔到垃圾场去了。

娇: 妈,您怎么能这样呢?他不就是心里不痛快爱喝醉吗?我有了工作,爸自然会改的。

李: 娇娇,你找到工作了?

娇: 找到了,我跟同学们马上要搭车走了。妈,您帮我把行李收拾好,我去把我爸找回来。

李: 好咧,女儿终于有工作了。(进屋此时乔跃进上)

乔: 喝醉坐飞机,降到垃圾堆,我刚醒过来,又把野狗醉。

娇: 爸爸,您又喝醉了。

乔: 我没醉,就醉了两条野狗。

娇: 爸,您以后再也不能喝醉了。我有工作了。

乔: 啥?有工作了?好,我答应你,戒酒,你干啥工作?

娇: 下乡养猪。

乔: 拿酒来,我还要喝,还要醉。(唱)喝了咱的酒,女儿养猪愁更愁。

娇: 爸,我没工作你愁,我有工作你还是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乔: 养猪好哇,我在肉联厂杀猪,女儿到乡下养猪,咱爷俩成联合体了。

娇: 爸,听我说嘛,我们是科学养猪,养的是节能猪,环保猪,遗传基因猪。

乔: 好,节能猪,环保猪,基因猪,还有外星猪,月亮猪,说到底,不还是个猪吗?

娇: 爸爸,人和人不同,猪跟猪也不一样。就说这节能猪吧,比喻一头猪一天本来要吃十斤饲料,我们经过科学配方后,就只需吃三斤......

乔: 你给它省七斤饲料,它给你省七斤膘,一只肥猪让你喂成老鼠了。

娇: 爸,您不懂,猪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都在这三斤配方饲料里,不仅不会掉膘,还能提前两个月出栏,至于环保猪,猪吃得少了排泄物自然减少了。

乔: 又要猪儿长得欢,还要猪儿少吃点,简直是异想天开。

娇: 异想天开的是遗传基因猪,我们学校已经经过几代猪种实验,就是让猪进行近亲繁殖,让他们越变越小,并注入人的血统基因,培养出人所需要的不同血型的器官,将来可以直接对号入座,给人进行器官移植。这对人类是一种多大的贡献啊。这不是异想天开,美国已经实现了。

乔: 明白了,你是要把人变成猪。

娇: 不对,是把猪变成人,也不对,是把猪的器官变成人所需要的器官。

乔: 猪小姐,你是打定主意要到乡下养猪哦?

娇: 我们一起有十个同学下乡,由一个研究生领头。现在有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但还不够,我们还要科技下乡。农民不掌握科学技术,农村经济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也就难以安居乐业,城市的就业压力就不能减缓。我们这也是为国分忧啊。(此时,牛砸砸上。)

牛: 收破烂咯,收破烂。

乔: 你还是为自己多分点忧吧,大学生下乡养猪。

娇: 爸爸,您这种破观念就该叫收破烂的扔到垃圾场去。

牛: 姑娘,你说得对,我已经将他扔过一次了,还要再扔吗?

乔: 是你干的好事啊?我正要找你算账呢。

牛: 你算啥子账啊,是你夫人叫我扔的。你女儿还没读研吧?我儿子研究生毕业还去养猪呢。

乔: 你儿子是你儿子,我女儿养猪就不行。

牛: 你这种思想就该扔到垃圾场去。

娇: 大叔,您儿子是叫牛向前吧?

牛: 正是,姑娘,你叫啥名字?

娇: 我叫乔小娇,向前是我们的头呢。

乔: 我说牛破烂,你别在这添乱行不?(此时李银梅拿行李出来)

李: 哟,牛师傅来了,老乔啊,牛师傅儿子是研究生呢。

乔: 知道,是研究生猪的。

娇: 妈,我去养猪,您同意吗?

李: 同意,女儿长大了,该干什么,自己说了算。

娇: 爸,少数服从多数,现在是二比一。

乔: 你自己愿吃苦怕好了,只当当初我插队的。

娇: 爸,我们跟你插队不同,我们是自主下乡创业。

李: 老乔,女儿下乡,我这现金不够,你去取五百回来吧。

乔: 取啥钱,(脱鞋)我这还有小金库呢,哎,怎么没了?

牛: 在这呢,你鞋子当时掉了,我发现有五百块钱,就特地帮你保管,还你。

李: 老乔,你还真留了一手啊。

乔: 闲时备着急时用嘛。谢谢你啊,老牛。娇娇拿着,路上多加小心。

牛: 不怕,他们一起有十个人呢。

此时,牛向前举着科技下乡的红旗,领着一行九人排队上场,乔小娇立即背起行李加入,同唱——我们走在大路上,科学技术要下乡。大学生肩负时代的使命,立志建设科学农庄。向前进,向前进,科流势不可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毕加猪范文第4篇

但是在实际采访中记者发现,“研究生卖猪肉”并非大多数媒体所报道的那样……

学生:“我的工作不是卖猪肉!”

12月3日,广东省广州市东山肉菜市场。离档口很远就能听见整齐的吆喝声:“壹号土猪,野外放养;养足一年,肉香汤甜;砧板一响,黄金万两……”这天,(研究生)小施作为店长在这个档口锻炼。

细心的老顾客发现,割猪肉的“师傅”换成了陌生的面孔,他们的刀法看上去明显生疏,不同的是这些“师傅”比平日多了一份热情。

“你看,卖肉的都是大学生、研究生!”路过的一位母亲指着柜台,告诉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

……

自2008年12月4日和广东天地集团签订意向合同以来,即将毕业的女研究生小施就和“卖猪肉”联系在了一起,并被各路媒体轮番“轰炸”。“采访也就算了,他们还非要我去档口摆个POSE!或者拿块猪肉、或者叫卖两声,搞得我像拍电影一样。”

12月15日,小施婉拒了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的采访要求。“他们又要求到卖肉的档口采访我,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尊重我。”

“我没在档口卖过肉,这些话都是媒体自己瞎说的。”在各媒体里无数次露脸的小施对记者表示。“我2009年7月才研究生毕业,现在还在上学,怎么可能去卖肉?”

“媒体老是沉迷于‘卖猪肉’上,实际上我应聘的集团公司不仅仅卖猪肉,公司还有酒水、食品、饮料等下属企业,卖猪肉的仅仅是集团下面的壹号土猪公司而已。”小施对媒体的片面报道很不满意。“是有30多名研究生被录用了,但我们也不是全都去壹号土猪公司;去壹号土猪公司也不是去卖猪肉,10万年薪请个卖猪肉的,我们公司傻啊?”

“我觉得他们(媒体)就是在炒作噱头!因为他们说‘研究生卖饮料’不如‘研究生卖猪肉’更吸引眼球,尤其我还是个女孩子。”小施并不否认自己去的单位就是天地集团旗下卖猪肉的壹号土猪公司。“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年薪10万是一方面,我觉得这个工作更有发展空间。我来这里也不是为了卖猪肉,而是担任管理工作,公司对我们有承诺,区域经理、省级经理是我们的培养方向,我们来这里的第一年是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的助理工作。”

12月17日,她在自己的QQ空间里写道:“签工作的这段时间,一直饱受新闻的摧残,本想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签完工作,然后享受成功之后短暂的喜悦,然而总是事与愿违。(接受采访)我自己觉得心里很累,一家接着一家的,本来应该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的时候,却在为别人的茶余饭后提供谈资而折腾……”

“毕业后我肯定不去上班!”已经和天地集团签订意向合同的小高对记者表示。“这段时间,我简直成了班级和学院里的焦点。知道别人怎么称呼我吗?‘猪肉王子’!我不就是去一个有猪肉销售业务的企业工作吗?怎么就成‘猪肉王子’了?”

“据我所知,不少签订工作意向的人都准备放弃了。”小施对记者说,“我们现在还没上班,媒体就这么大肆宣传,等今年7月我们正式上班,还不知道该怎么报道了呢!”

随后,天地公司负责宣传工作的林小姐在电话里对记者表示,在被媒体广泛报道之后,已经有9名签订工作意向的学生放弃了工作。

企业:“你觉得我们公司傻吗?”

近日,有“广州猪肉大王”之称的天地食品集团向全社会招贤纳士:年薪8万―10万,只招研究生,不限专业,不限性别;职业:卖猪肉,招聘名额:30名。结果来了1300名各类研究生。此次来应聘的学生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南师大、暨大等知名院校,专业范围也无所不包,甚至还有比较冷门的海洋专业。且应聘者大多是班干部、研究生会主席或学习成绩前五名者……

“你觉得我们公司傻吗?”电话里,广州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如此回应记者。“我不知道媒体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我们确实再向社会招聘,但绝对不是像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只招研究生’,招聘的岗位也不是‘卖猪肉’。”

“我们从没有说招聘研究生卖猪肉,这都是媒体的误解。”陈生表示。“我们是一家集团公司,除了卖猪肉的天地壹号土猪外,我们还有龙虎豹酒、老伙记酒、乡下米酒、天地壹号陈醋饮料、天地壹号苹果醋饮料、壹号土鸡等6个品牌。新招聘进来的学生也会按照需要分配到各个公司,会有人分配到卖猪肉的公司,但绝对不是全部的学生都去,更不会是到销售一线卖肉。”

在陈生的指点下,记者在该公司的网站找到了相关招聘信息。招聘信息显示:天地食品集团2009年拟招聘本科生50名,培养方向为办事处经理,其中第一年担任区域经理、办事处经理助理,年薪3―4万;招聘研究生30名,培养方向为区域经理和省级经理,其中第一年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助理,年薪8―10万。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我们的薪水应该是很有竞争力的。”陈生说,“如果花10万年薪聘请研究生仅仅让他们去当普通的‘猪肉佬’,我不是太亏了?要知道,我们公司普通的猪肉分割师傅一个月工资大概3000元,而且刀法远远比他们熟练。公司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管理者,这样他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财富。”

“我是从北大毕业的,我创业的时候很多人就说‘北大学生创业卖猪肉’。”陈生说,“现在公司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怎么我招聘的学生还是在‘卖猪肉’?”

媒体:渲染噱头还是客观报道

“除去招揽客人、切猪肉之外,她(小施)还忙着接受采访――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广东电视台等。媒体在她身上找到了共同的关键词:研究生、学校最早拿到用人单位OFFER(录取通知)的学生、卖猪肉、党员、学生会干部、女性、企业第一轮就确定录取的对象、班中薪水最高者、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这是广州某知名报刊对小施的报道。记者通过该报刊编辑部联系到了当时采访小施的记者陈先生。

“我们的标题里确实有‘卖猪肉’。”陈先生对记者表示。“我的选题主角是小施,小施将来也确实是去‘卖猪肉’的那个壹号土猪公司上班,我只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了她。”

陈先生全程跟踪报道了小施和公司签约的经过。在签约之前,小施他们经历了很多轮次面视,这其中包括校园宣讲、集体面视、无领导小组讨论、一对一面视、多对一压力面视、董事长见面会和市场实操等。让很多媒体把所有应聘者都写成“卖猪肉”的原因主要出现在市场实操环节。

在签约之前,小施他们都到卖猪肉的档口市场实操。“大家都要经过这一步,这一环节为期三天。”小施对记者表示。“但是这三天根本没有要求吆喝和操刀,公司只是通过这一环节观察市场和管理员工。当然也有人吆喝了,那是很多人为了增加应聘成功的胜算而自己加进去的,我自己绝对没有吆喝。”

但是在很多的媒体的报道中,小施的“吆喝”被广为流传:“壹号土猪,野外放养;养足一年,肉香汤甜;砧板一响,黄金万两……”

因为是应聘者中为数不多的女生,小施成为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一些明显偏颇的视角又让她郁闷不已。“我只能说那是媒体人不得不做的,他们也要销量,也要吃饭,所以不得不做出一些噱头吸引人,而我们就不幸成为噱头的牺牲品。”

陈先生给记者发来了其采写的文章。“我并没有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小施身上,也没有去渲染‘卖猪肉’本身。事实上,我是想褒扬她的客观实际而不好高骛远的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有这种塌实劲儿。”

但在陈先生的报道之后,众多媒体争相采访“卖猪肉”的人和事。

2008年12月28日,小施的照片现身于搜狐网教育频道首页显著位置。“漂亮女研究生广州街头卖肉”,这样的标题让小施苦恼不已。“他们非要把我写成个‘猪肉西施’不可!”

民众:知识的耻辱PK积极的心态

一位白发苍苍的阿伯走进档口柜台破口大骂:“这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侮辱!我们的教育制度太失败了!”正在柜台卖肉的学生十分尴尬,阿伯情绪相当激动,全然不听工作人员的解释,也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读了20多年书,现在跑来卖肉,书全部白读了!”

在“卖猪肉”事件被连续报道之后,各种声音也通过各种途径显现出来,网络里的评论更是层出不穷。

“这不算什么,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这年头,卖IT的可能还真不如猪肉的。”

“脑体倒挂现象,值得悲哀。面子是小,饿死事大。”

“年薪8到10万!这是卖猪肉的年薪;假如去个看起来白领的公司呢?多了估计一年也就三四万。当白领很高尚,卖猪肉却很实惠。”

“这是企业的炒作!找研究生卖猪肉,这不是有病吗?”

……

“我们没有炒作,我们是在招聘人才。”在被媒体密集报道之后,天地集团也倍感压力。近一段时间,林小姐一直忙于应付采访。“首先,我想要再次申明的是,我们招聘的研究生不是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去卖猪肉;其次,即便真的去卖猪肉,我也不觉得是件耻辱的事情。我们董事长从北大毕业,最开始的创业也是从卖肉开始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北京伟博教育机构总经理王越也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向。“这说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产生了变化,这种观念的变化显示出了社会整体素质在提升。之前我们老把就业集中在少数热门领域,只想做体面的工作。现在这种变化表明了大学毕业生逐渐在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愿意做普通劳动者的心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教授说,“我觉得他们是睿智的年轻人。因为卖猪肉这个行业并未受到很多人的重视,竞争压力小,这个产业中优秀的年轻人不多,尤其是运营人才寥寥无几,因此进入后个人的上升空间会很大,也更有利于自我的发展。”

“卖猪肉?关我什么事,我是来‘打酱油’的。”一位网友在BBS上留言说。“年薪8―10万,老板出钱了,学生赚到钱了,两全其美的事情。将研究生卖猪肉称作耻辱的人显然是外行:一看‘研究’二字,就当他们必须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瘦得像个瘪三,忘了自家门号,才名副其实。”“众多事业都是从最底层开始的,比如律师最好有上门推销的工作经历;心理学研究有陪聊、婚介经验等等。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有这段卖猪肉的经历是非常必要且有用的。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大爷,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年轻娃娃,想管理谁?谁眼巴巴等你管理?”

“研究生卖猪肉”的新闻还在继续,小施则开始断然拒绝媒体的采访要求。

“你们是青年人的媒体,我希望能通过你们说些心里话。”小施对记者表示。“第一,我应聘到一家从事肉类销售的企业,但不是去卖猪肉;第二,按照合同约定,我在公司的第一年是担任总经理等高管的助理,一年后我将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第三,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锻炼自己,但不是像媒体那样让我感受压力……”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这样的大背景,“研究生卖猪肉”确实来得很新闻、很暴力,至少从表象来看,这样的新闻实在很有搞头。但是在大多数媒体的报道里,都在忽略几个基本的现实:明明是个别人到了“卖猪肉”的公司,但采访者视而不见;明明是做企业的管理人员,但采访者视而不见;明明知道只有一年的见习期,但采访者视而不见……”

毕加猪范文第5篇

1月中旬开始,突如其来的雪凝灾害天气使毕节市大银镇月亮山苗寨电停、水断、路不通,人吃的粮食、牲畜的饲料不能加工……困难接踵而至,面对天灾,村民们一筹莫展。

见此情景,李荣华挺身而出,积极组织全寨苗族同胞开展生产自救,带领养殖户加强牲畜的防冻和圈舍维修;利用自己养殖和病疫防治的技术特长,无偿拿出自备的病疫防治药物,挨家挨户为本寨养猪户免费进行疫病防治;检查因凝冻受伤的牲畜,现场传授防冻措施和喂养办法。

李荣华介绍说:“停水后,村民们要走很远的山路去挑水,路很滑,非常危险。”为解决乡亲们的饮水问题,李荣华让乡亲们到自家为了养殖修建的水池里打水。为给村民们解决照明用电和粮食加工用电问题,雪凝初期,李荣华在冰天雪地里步行几十里山路,购买了一台5.5kw的汽油发电机,花钱请人抬回家,无偿供应全寨用电,缓解了全寨村民在凝冻期间的生产生活用电困难。

“今年是个大灾之年,为了乡亲们能够过上一个好年,我们每个人有一份力就要出一份力,更何况作为一名党员,看到乡亲们有困难,我决不能袖手旁观。”李荣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相关期刊更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辽宁省教育厅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现代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