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下人家课文

乡下人家课文

乡下人家课文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教学;开发利用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指的是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资源的总和,乡土历史资源是师生身边的历史,也是国家课程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更广泛的资源,共同开发和丰富课程。

鹤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有许多可在历史教学加以利用,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开展爱国、情感、环保、审美、理想和文化传统等教育活动。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地方文化史,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遥远的历史不再是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

一、开发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依据、现状和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前,地方教师和学校并没参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计划的权利,一切都有国家统一标准。学校和老师只能负责教学,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只是课程的使用者,而不是课程的开发者。2000年以来,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改变,也带来了教学方面的变化。从适应社会发展来看,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多元化,为此国家开始推行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同时强调鼓励地方开发相关乡土课程资源。在此背景下,需要学校和教师具有新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意识。

当前,鹤壁各县、区及市直学校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乡土历史不是被列入中考考试范围之内,因此从各地的教育部门到各个学校,再到学生家长,对乡土历史的学习都不够重视,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只停留在“应试”的程度上。这种境况必须要改变,在今后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将一些直观具体的便于接受和观察的乡土文化历史融入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历史欲望,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历史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历史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非常有帮助。历史乡土文化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与利用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对于历史课程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开发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这些乡土历史资源中有很多素材。在鹤壁市,比如:浚县抗日第一人――常仙甫,周口村红枪会夜袭日军,浚县血案……学生通过学习家乡历史文化,在家乡人物的历史事迹中,可以了解家乡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地方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且地方史知识是大多数学生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乡土知识都是本地的、身边的历史,直观性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穿插地方史的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借助于地方史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地方史学习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选择与课程标准相关的地方史事,引导学生以课程标准为纲,以地方历史为资料,以本地社区为实践基地,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参观、搜集实物等,寻求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改变了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途径,养成从发生在身边的史事中搜集历史信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形成“历史就在我身边”的理念,有助于终身学习。在活动中,互相合作、交流、探究与研究,培养学生会读书、会调查、会找资料。

4.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精神和人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担当意识。在实地考察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感知和评价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

三、鹤壁乡土历史文化中可开发的资源

1.文本资源

文本类的乡土历史资源是指各种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为历史教学提供的历史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包括:鹤壁本地的一些历史文档、相关历史文献、历史年鉴、各类的大事记、历史小说、地方志、地方性的杂志、地方性的报纸刊物、历史人物回忆录等都是属于文本类的乡土历史资源。这些文本资源非常多:《浚县志》《淇县志》《鹤壁年鉴》《悦读鹤壁》《鹤壁日报》《淇河晨报》等。

2.历史实物资源

所谓历史实物资源,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有价值的文物或建筑等。历史实物资源的类型同样是丰富多样的。各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各地历史名胜、烈士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等。鹤壁市不乏具有乡土历史价值的实物资源。历史名胜:大缮健⒏∏鹕健⒃泼紊健⑽逖疑降取:妆诘睦史遗迹之类:朝歌古城、纣王墓、纣王殿、子贡墓、永济渠(浚县段)、黎阳仓、明城墙、云溪桥、鹤壁集古瓷窑、宋代采煤遗址、大吕寨豫北战役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石林会议会址、火龙岗歼灭战旧址等。其中的“永济渠(浚县段)、黎阳仓”还是我市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3.非物质文化遗产

鹤壁市境内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民间社火和浚县正月古庙会成功入选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民间社火包括:舞狮、高跷、旱船、背阁等。鹤壁市公布的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美术包括泥咕咕、浚县石雕、泥猴张的泥猴艺术3项。传统技艺有4项,分别是石林剪纸、郭氏银饰、李新寨铜制乐器和黄河古陶制作技艺。

四、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具体策略

1.历史教学中穿插讲述乡土文化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乡土历史文化知识。把教科书当做学生的“主食”,把乡土文化当做学生的“零食”。通过讲述,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鹤壁市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可穿插在历史教科书中这几处。

花窝遗址、大赉店遗址、刘庄遗址,七上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淇县朝歌、纣王墓,七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子贡、鬼谷子,七上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荆轲,七上第10课《秦王扫六合》

永济渠(浚县段)、黎阳仓,七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瓦岗寨起义,泥咕咕等泥塑文化,七下第2课《贞观之治》

唐宋瓷窑遗址,七下第4课《开元盛世》

五岩山、木版年画,七下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明城墙、云溪桥、恩荣坊,七下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浚县抗战第一人――常仙甫;浚县惨案;八上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

石林战役、石林会议,八上第17课《内战烽火》

鹤壁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八下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2.利用课外活动渗透乡土文化

开展乡土文化之旅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乡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鼓励学生运用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访问当事人等形式了解乡土文化,培养他们乡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使学生热爱家乡的大自然,热爱家乡的历史。

3.编写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选编乡土资源作为校本教材,可以弥补通用教材之不足,乡土教材作为教科书的补充教材,是教科书中没有的乡土文化故事,通过乡土教材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展历史,学的外延,符合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求。因此,要认真研读乡土文化资源,编写乡土教材。

五、结论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资源是一笔不容忽视的财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不仅仅是专家和学者的责任,更是一线教学老师需要研究的方向。

在开发利用各鹤壁乡土文化历史课程资源时,教师应本着史料的真实适用的原则,着重使用本地区具有对比优势的历史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各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使中学历史教学得到增益,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

把风俗习惯、乡土文化的知识带进历史教学之中,让历史贴近学生,让生活教育学生。让乡土历史资源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让历史教学更加有助于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乡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关注自己家乡的人文、经济、社会的发展,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建设自己家乡,传承文明。

厚重的乡土历史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份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沈敏.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3(08).

2.曾维君.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J].邵阳学院,2008(01).

3.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01).

4.姚菊泉.悦读鹤壁.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10).

5.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6.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北京教育出版社.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39―01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很显然,新课标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上。乡土文化就像一股清冽的清泉,涤荡着传统教学理念和运作方式,为传统教学吹进了缕缕春风。而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与自主性于一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学生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澄澈和滋润着心灵。那么,如何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突显校园文化特色呢?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阐述传承乡土文化,创建特色校园的点滴。

一、品读家乡历史,了解家乡沧桑巨变

笔者的家乡敦煌是一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以家乡曾经辉煌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为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家乡风貌,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家乡历史知多少”的命题,号召全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家乡历史变迁的史料,完成调查问卷,开展家乡历史知识竞赛。广大师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形式,搜集整理了大量Y料,将搜集到的史料整理成册,开辟专门的课时予以讲授,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家乡的沧桑巨变。目前,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已成为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

二、置身家乡美景,乡土文化接力传承

小学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也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校本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笔者结合校本课程教学实际,收集了大量的乡土资源素材,以家乡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为背景,让师生在寻找和品味家乡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发掘题材,让学生经过寻访和实地考察,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启迪心智。

三、挖掘民俗资源,感受风俗文化内涵

利用民俗风情文化,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引入敦煌“浴佛节”民俗风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深入实际,走访知情人,了解敦煌“浴佛节”的民间传说、习俗及历史沿革。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挖掘“浴佛节”的文化内涵。最后扩大“浴佛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作为向外宣传的材料或学校传授乡土文化的教材。这样,既可使学生受到浓厚的家乡文化的熏陶,也可发动学生为挖掘乡土特色文化献计献策,为以后发扬光大地方特色文化培养人才。

四、利用丰富物产,激发浓郁爱乡深情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特产,感受家乡丰富多彩的特产经济,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如,教学校本教材《家乡特产》这一课时,学生了解了李广杏的传说,并对家乡的特产产生好奇。教师顺着思路插入了家乡特产的介绍,学生听得到、看得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后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把特产资源作为校本课程的最佳资源和活教材,以“特产知识小调查”开展教学活动,查资料、上网搜寻、师生研讨,通过调查农户特产种植的情况、家庭收入情况,了解特产的种植方法,写观察日记,从而培养学生从小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五、激情展示文化,校本课程已见成效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切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芦川乡土文化是一门遵循学生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的综合课程。以校本课程《芦川乡土文化》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点滴实践,从剖析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芦川文化;开发;传承;整合

一、芦川乡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

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有助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生为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好问、解疑等多方面素质,便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地方教育资源特色,反映农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适时融进最新科技成果,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经济与文化,丰富课程开发的内容。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集聚当地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利于形成独有的“开放、崇文、融合”的文化特色,体现特色校本课程。

二、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不是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迎合学生生活要求的一门综合课程,依据历史与社会基础性课程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出发,以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芦川乡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为主线,以丰富的芦川乡土文化显性资源为内容,力求有逻辑、有层次地再现芦川乡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内涵与价值。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生活教育的深化,是基础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从课程建设、发展需要出发,学校已编写整套的校本课程,共三册。第一册《走进芦川》,内容是曾经沧海、绿禾水乡、乡间集镇与荡漾桥影;第二册《赞美芦川》,内容是乡土文物、民间美食、乡风民俗与民间文学;第三册《感悟芦川》,其内容是乡贤名人、教育医药、经济强镇与美丽乡村。每册都分上、下两编,各自设计三个专题、15课,共六个专题、30课。每课均编写“本课提引”“终于得知”“拓展延伸”“相关诗文”“乡土知识”和“活动体验”等六个部分。如,本课提引――提出疑问,点明本课话题;终于得知――本课主体,围绕题目展开;拓展延伸――对主体内容某个点的延展、细化,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诗文――引用相关乡土诗词、前人记述进行补充阅读;乡土知识――附录式的知识信息;活动体验――相当于课后练习。学生通过多次探究或综合实践活动,走出课本,深入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乡味,探寻奥秘,提高素养。

三、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笔者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活动,通过学校教研组集体研讨和座谈等方式,结合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凝聚集体的智慧,对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益尝试:

1.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课程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进而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真正目的。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满足不同群体对自身归属感的需要,以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每一位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年代尺,用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示成果。活动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得以体现。

2.促进自主发展,注重实践活动

自主发展,是指主体独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能力得到发展。芦川乡土文化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性格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乡土校本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探究目标与方向,组建“芦川寻迹”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家乡史、家乡情,追寻家乡历史与文化韵味。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建议展开,也可自己选取内容进行探究。

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空与机遇。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的能力与智慧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传承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只能在校内课堂上完成。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特征,当地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等不是唯一的,与其他地方必定有明显的差别。学校课程的实施需要乡土课程资源的支撑,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展现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学校文化建设与乡土文化,整合学科教学与乡土文化,展示芦川这片土地的沧桑历程和深厚积淀。芦川乡土文化代代相传,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部分内容:

通过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正把学校带到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感悟学校和社会密切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生活的必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智慧的复演。教师是教育的“大者”,是学生探寻知识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社会又是一所大学校,集校内课程资源于一体。芦川乡土文化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教师驱动学生传承、弘扬芦川乡土文化,真正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学生智慧的开启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垒.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第4篇

纵观21世纪初的整个人类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是口头上宣称文化多样性教育,但实际上执行的却是一体化教育。这种以工具理性为中心的政策模式已经造成了很多问题。当我们以工具理性思维模式诉求的时候,社会经济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可能会被破坏,社会发展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我在借鉴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国外“文化多元一体”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也可称为“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除了主体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一方面,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学习主体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适应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主体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适当地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家庭的意识。

在中国,要实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一般而言,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国家教育目标是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因此每个区域、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课程,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情况与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不同,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准而不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且它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

长期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强调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质量标准。可以说;建国60年来,中国大约有三十多年是“一纲一本”的时代,这个阶段中国的课程结构实行的是“过度的”国家普世主义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高度统一的课程结构开始松动,出现“一纲多本”的现象,但这个阶段的课程结构仍然贯彻的是国家普世主义教育理念,只是将国家权力下放到了省级地方政府,县市以及基层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力较小。一直到21世纪初期,我国才正式确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文件的出台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促进了我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很遗憾,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念至今仍未充分进入教育领域,也未引起课程专家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普遍缺少跨学科专家的参与。这导致到目前为止,我国开发的大部分地方性教材和校本课程质量不高、理论意识不够。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重新制订乡土教材开发的政策,尤其在乡土教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专家学者给予理念上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加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推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五年来,我带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该项目得到国家“985”工程项目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它以文化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个案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一般范式,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经验支持和参考范例。该项目选取了两所分别代表西北高原牧业和西南丘陵稻作经济文化类型的学校开展实验。我们首先对当地社区进行经济文化类型调查,根据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观点确定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最有用、最有价值的知识,然后选择哪些内容进^乡土教材,怎样进入,进入多少,同时考虑文化变迁因素。该项目已实施将近四年,历经“经济文化类型田野调查”“制定校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课程教材”“教师培训与实验教学”四个阶段。

另一方面,在香港乐施会、国家“985工程”的资助下,我们还开展了“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项目,抢救性地搜集、整理从清末以来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乡土教材。这些乡土教材记录并承载了当时当地的乡土文化知识,既是有形的资产,也是无形的遗产。通过官方与民间的协同努力,我们形成了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搜集、研究队伍。经过三四年的努力,我们收藏了3000多册乡土教材,其中既包括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乡土教材,也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字乡土教材以及台湾地区的乡土教材。搜集乡土教材是保留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希望所有有识之士支持我们的收藏工作。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关注乡土知识,保证乡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样,既贯彻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国家意志,也充分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乡土资源 激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03-02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因此教育活动必须追求儿童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持久的而非一时的发展。审视我们的教育,可发现人们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但往往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影响和它作为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吴刚平教授告诉我们:“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特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冲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充分挖掘利用本地教学资源,把书本知识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普遍的共识。因此,我认为,整合乡土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地采用乡土资源是顺应本次教育改革和发展,调动和发挥学生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发掘乡土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缺陷

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缺乏吸引力,就是思品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去甚远。发掘乡土资源,在教学上适当地运用,能更清楚地说明教材,弥补教材之缺陷。因为这些资源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活在学生身边的、学生也非常渴望能够了解的东西,将这些内容补充到课程中去,学生能不感兴趣?

例如,在学习了五年级下册(鄂教版)第三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四个内容:1.艰辛的求索;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4.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时,我们充分利用孙桥镇是革命老区这一乡土资源,将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新四军五师和日本侵略军浴血战斗的故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同时组织学生到孙桥镇青树岭村张家大湾瞻仰革命老人、的双儿女亲家张文秋的故居,参观张文秋纪念馆,开展:“追寻张文秋老人战斗足迹,缅怀先辈光辉业绩”体验教育活动。到京山烈士公园祭扫张文秋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给烈士墓扫墓缅怀革命前辈,讲革命故事,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树理想”系列教育活动。张文秋、李先念等革命老人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这就弥补了教材中的案例远离生活的缺陷,达到活跃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选用乡土资源,激活课堂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运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情上和思想上的震动,激发出对家乡的强烈的感情。

例如,在学习《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四年级下册(鄂教版)]一课时,为“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教师紧扣京山县孙桥镇蒋家大堰村桥米基地,这一得天独厚的家乡资源,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为振兴桥乡经济、弘扬桥米文化作贡献。学校以桥乡文化为主题办板报,图文并茂,让同学们了解桥米从选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到加工成大米的全过程,老师带领同学参观桥米源纪念碑,讲解碑文内容。参观京山许朝廷桥米有限公司,知道该公司位于桥米核心产区,年加工能力5000万公斤,有八个系列产品,荣获湖北省第八届消费者满意产品、第一届武汉农博会金奖,获绿色食品称号,各地传颂着“常吃朝廷米,健康伴随您。”了解农民出身的公司总经理许朝廷艰苦创业的过程,感悟自己的父母耕种付出的劳动与智慧,领悟“朝廷牌”桥米的深刻内涵。利用这一生动的德育资源,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热爱桥乡,长大后建设桥乡,一样大有作为。

三、巧用乡土资源,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状况会有较大差异。有一组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方式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不同效果:讲课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小组讨论50%,实际操作75%,教会学生立即应用所学知识90%。这组数据表明,课堂的上课方式要灵活多变,尤其要给学生充分的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巧用乡土材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如采用分组、辩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形式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这一单元后,及时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观察本地河流的环境现状,让他们调查河水的污染程度,并寻找污染源,了解当地居民的感受,访问环保工作人员的看法等;到周围小企业调查环境问题,对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等,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此类活动课既不占用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又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观察、参观、尝试体验,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等过程中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把握乡土资源,创设生活情景,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相关期刊更多

星火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牡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诗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作家协会